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农业科技 > 农作物 > 大豆科技 > 黄淮海夏大豆症青发生原因探讨与防治技术 【正文】

黄淮海夏大豆症青发生原因探讨与防治技术

徐彩龙; 韩天富; 吴存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北京100081
  • 黄淮海
  • 夏大豆
  • 症青现象
  • 发生原因
  • 防治方法

摘要:大豆症青是大豆正常成熟时期,植株仍然叶绿、枝青,有荚但豆荚空瘪或者籽粒瘪烂的现象。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症青现象于20世纪80年代零星出现,但近年来爆发式的发生,且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极大地打击了豆农的种植积极性。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数据,对大豆症青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案。多年多点调查发现,大豆症青的发生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40℃高温条件下大豆花粉活性仍接近60%;同时大豆花期一般可持续25 d左右,与近年来个别极端高温天气的发生存在时间上的差别,排除高温影响因素。症青大豆植株花叶病毒检出率同正常植株无异,排除花叶病毒感染的可能。接虫试验表明,蚜虫、粉虱、叶蝉等小型刺吸式害虫可造成大豆减产而非绝产,且症状与症青现象不同;黄淮海地区优势蝽类害虫点蜂缘蝽(Riptortuspedestris)接虫试验表明,随着接虫量的增加,症青症状逐渐加重;尤其是盛荚期接虫,为害最重。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点蜂缘蝽是造成该区域大豆症青现象发生的“元凶”。鉴于黄淮海地区品种多样,建议从大豆开花期开始进行点蜂缘蝽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杀虫剂,该技术已在大豆生产中得到验证。点蜂缘蝽的飞行、移动能力较强、寄主较多,实施大面积统防统治迫在眉睫。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相关期刊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