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西涧湖流域河长制工作研究

西涧湖流域河长制工作研究

时间:2022-11-11 12:00:06
西涧湖流域河长制工作研究

0前言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自2007年,河长制作为无锡市应对太湖蓝藻问题提出开始[1-2],江苏、浙江、贵州、安徽等地先后开始对流域治理实行河长制制度,解决了以往部门联动失灵、水资源配置不均、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各地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河湖管护源动力得到加强,河湖保护规章制度得到健全以及执法监管得到提高。2017年,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琅玡区通过观察落实文件精神、统筹责任落实、开展重点河湖综合治理、河湖清四乱清江清河清湖等专项行动保护和改善了水生态,并将县级河湖全部打造成为水利风景区。本文主要以滁州市西涧湖为例,结合河长制工作要求,对西涧湖流域河长制工作实施的具体内容、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现状存在的问题

1.1西涧湖概况

西涧湖(城西水库)位于滁州市主城区琅玡区,地处滁州市近郊,东与来安区交界,南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西北两面和南谯区毗邻,琅琊区地理位置见图1。西涧湖素有“滁城头上的一盆水”、滁州人民“大水缸”之称,位于长江流域清流河支流小沙河上,坝址以上集水区面积为168km2,总库容为0.7112亿m3,是一座按大型水库标准管理的重点中型水库,涉及琅玡区西涧街道、丰山街道2个街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结合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同时也是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水库上游有琅琊山部级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良好,流域内有红旗水库、戴家洼水库、老虎庄水库等小型水库。

1.2水资源供需矛盾

西涧湖现状是滁州市一、二水厂水源地,两座水厂设计规模为15万m3/d,供水范围覆盖滁州市主城区,根据西涧湖2013年~2020年为滁州市第一和第二水厂供水的实际供水量,西涧湖平均向一水厂和二水厂供水1195.88万m3/a和2958.67万m3/a。西涧湖还兼顾农业灌溉和为琅琊蓄能电站提供循环水,多年平均农业供水700万m3,提供循环水1100多万m3。据水文资料分析,城西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5222万m3,50%、75%、85%、95%来水量分别为4658万m3、2782万m3、2051万m3、794万m3,水库本流域的水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供水和灌溉供水的需求,近几年主要是通过沙河集水库调水供需补源,而沙河集水库本身为滁州市第四水厂的水源地,自身供水需求较大,遇到特殊干旱年份,西涧湖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琅琊区为滁州市老城区,主要为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农田灌溉用水,居民用水效率不高,农田灌溉节水投入不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与全国先进地区差距明显,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20年全市非常规水源利用量0.41亿m3,再生水利用率有待提高,再节水型社会建设亟待全面加强。

1.3水污染防治有待加强

西涧湖流域现状水污染防治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问题主要是未能完全实现村户管网并网工作,水库周边还存在散户生活污水未截污纳管直排现象,对水质造成污染,散户截污纳管达标排放工作丞待开展;城西水库管控范围内,农业以小规模家庭种植为主,集约化程度低,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低。城西水库汇水区域内化肥年使用量6835t,按最高利用率60%、流失率20%估算,每年约有1367t化肥随雨水流入水库,其中氮的折纯量为189t/a,磷的折纯量为48t/a;农药年使用量约32t,按30%流失率计算,每年约有9.6t农药随雨水流入水库,化肥和农药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威胁水库水质;畜禽养殖问题主要是二级保护区内仍有1家小规模养殖场、部分农户散养家禽,个体养殖配备污染治理设施不健全、不完善,畜禽养殖综合治理率较低,部分养殖粪污直排入支流,对水质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需加强。

1.4饮用水源安全与水环境治理

西涧湖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依据《西涧湖和沙河集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城西水库已经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一级保护范围、二级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并对保护区进行封闭管理及隔离防护设施。但现状因为当地居民因种植开垦需要,一级保护区的隔离防护栏存在部分区段毁坏的情况,亟需对该部分损坏的防护栏进行修缮补充,二级保护区虽进行了隔离设施,但未实现全封闭管理(核实),丞需开展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封闭区式管理工作;城西水库管控范围内存在“散乱污”企业、堆场、废品垃圾堆放问题,垃圾随雨水流入水库,对水库水质造成影响,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需全面加强。1.5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亟待推进西涧湖并无具体的湿地工程规划,水源涵养林建设覆盖率不够,亦未定期组织开展水库资源现状调查和水库健康评估、公示,河湖健康评价制度有待建立和完善,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需进一步推进。水库一级保护区内林木绿化率较高,但二级保护区林木绿化率有待提高,湿地适宜建设点尚未进行建设,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建设不到位,针对入库支流小沙河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有待加强。

2河长制治理成效

自河湖长制工作全面推进以来,琅琊区通过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建立西涧湖流域三级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开展西涧湖清四乱清专项行动,并通过部门联合执法、开展专题培训等举措,保护和改善了水生态。西涧湖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正逐步实现。西涧湖流域现状已构建了区、街道及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区级河长1名,街道级河长2名,村(社区)级河长8名;2018年至今,三级河长年度巡河任务均100%完成,并沿着流域范围设置湖长公示牌、河湖保护宣传牌,并实行社会化监督,明确了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实行了社会化管护。管护责任单位制定了管护考核制度,定期对管护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同时也把管护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河长巡河内容,对管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河湖长制涉及到多个部门,通过琅琊区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致力维护西涧湖保护工作,2018年以来,区水利局联合区城管执法局、重点处、农业农村局开展了弃置采砂船清理专项行动和清流河拦网清除专项行动,联合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印发了《滁州琅琊区河道采砂及水利工程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加强河长制工作的长效管理。此外,通过主流媒体开展湖长制宣传,结合总河长令“清河清湖”专项工作开展了河湖长培训,2018年~2020年年均培训人员约15人次,对西涧湖湖长制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对专项工作任务进行了布置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河湖长从“有名到有实”的工作意识,促进了河湖长制各项任务的落实。

3对策及建议

3.1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推动河湖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对标在“9.18”讲话中提出的“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和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强化河湖长制”要求,探索优化本级河长办的设置形式,强化河长办统筹协调力度和履职能力,进一步厘清和明晰河湖长制工作与河湖管理工作的界限;完善履职考核评价制度,上级河长办对下级河长办履职情况,河湖长对河长办成员单位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和考核评价,完善激励问责相关机制,对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部门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诿、履职不力的部门和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追责问责。推进市河长制系统与省系统的对接工作,加强两级河长制系统间的数据对接和交换,实现省市河湖长制信息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联动更新,保证同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通报调度,按月通报各地镇、村两级河长湖长统计数据及巡河履职情况,按季度通报市、县两级河长湖长统计数据及巡河履职情况,督促各地及时完善相关信息。

3.2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以《滁州市“十四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方案》为控制上限,加强流域用水需求管理,完善城西水库非农取水户水资源监测监控能力,做好取用水管理规范化管理工作,组织水政监察人员不定期开展核查、监督取用水大户的取水计量安装运行、取水计划及年度用水总结、退水地点及水质情况,取用水管理制度及台账的建设和设立情况;做好城西水库备用及应急水源建设,实现与备用水厂的互联互通,完善供水储备与供水配套设施;加快实施滁州市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供水保障工程,引入长江水,缓解主城区用水压力,逐渐构建滁州市自南向北的配水新格局。

3.3加强水域岸线管护,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加快城西水库“库中库”的拆除工作,并巩固矮围拆除成果,水库管理机构定期巡查已拆除矮围,杜绝加高矮围或在已拆除矮围上设置拦网的行为;开展沿库滩地种植问题专项整治,依法依规通过库区范围内可耕作土地认定、确定水库滩地土地权属问题、进行征收水库滩地补偿措施等,并通过树立标识牌警示居民耕种。依据《城西、沙河集水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城西水库水污染防治分年度目标和任务,全面排查入河湖污染源,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加快推进城西水库二级保护区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水污染防治任务清单制度。根据水环境改善目标和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制定重点污染源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各项任务清单,并对任务清单实施动态管理,分年度下达年度任务清单,逐项调度、逐一销号。

3.4加强饮用水源地安全,做好流域水环境治理

根据城西水库饮用水源地隔离工程现状,结合城西水库河长制实施目标,需要对城西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陆域布设隔离防护措施,从取水口沿岸坡布置到取水口上游3km处,并折向水边线,下游的隔离防护从取水口沿岸坡布置到取水口下游100m处,并折向水边线,隔离防护措施要求距离校核洪水位线不小于50m;同时继续完善二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使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完全封闭。结合乡村振兴,以街道为单元,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水系沟通、堤坝护理、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措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等相结合,推进流域范围内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将入库支流涉及的农村水系和小微水体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将其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风景,让群众临水得其便,近水享其美,共享“河长制”带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3.5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执法监管能力

持续推进城西水库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二级保护区内的林木绿化率,建设林草缓冲带,完善城西水库生态湿地系统,流域范围内选择适宜点建设雨水调蓄性湿地和沟渠河塘湿地,加大对管控范围内支流、水塘等疏浚、清淤;科学调度城西水库水资源,在满足生活、农业供水的同时,保障水库基本生态用水需求,至2023年,保障水库最低生态水位常年达标,水库宽浅滩涂地带湿地建设基本形成。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与司法衔接机制;强化河长会议各成员单位协作,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形成执法合力。进一步完善河湖联防联控机制以及河湖联席会议制度;结合已有的水利信息化服务平台,根据河湖管理实际需要,完善软硬件环境,整合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成果,建设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数据库,开发相关业务应用功能,实现对河湖状况、河长信息、河湖治理管护等“一河一档”动态管理,构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运转高效的综合管理平台。加快监测体系建设,共享监测信息,实行河湖动态监管。

参考文献

[1]张桂林.关于新疆白杨河流域河长制工作实践探讨[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1,4(2):127-129.[2]赵鹏.泾惠渠灌区河长制工作实施成效及对策探讨[J].地下水,2021-04-109.

作者:钱龙娇 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