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育市场论文

体育市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7 22:17:32

体育市场论文

体育市场论文篇(1)

产值稳定、无污染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体育产业已经具备规模性产业经济的特征,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休闲体育成为娱乐项目之一也使得众多消费者纷纷参与,对国民经济产值的增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休闲体育具有生产与消费的连续性。休闲体育产业产品的基本效用有“通过身体运动提高人的机能,心理水平,实现‘再生产’能力提升的服务产品”的效用,体现在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健身强体的需要。休闲体育产品在被生产出来的同时就产生价值。大众参加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生产力,除了参与体育锻炼外,难以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健康。所以,休闲体育产品一旦产出,即可获得稳定的产值。现代人为消除快节奏工作带来的紧张与疲惫,大多数人优先选择在进行野外休闲体育活动,既可欣赏大自然,又可体味休闲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相对于其他休闲活动而言,具备无污染的特点。人们通过休闲体育活动获得明快、乐观的精神享受,其所独具的环保价值魅力诱发了现代人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欲望。

发展休闲体育经济的必要性

休闲体育消费需求随之生活化、商品化。我国的体育产业长期以来主要围绕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实行“金字塔”型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经费来源由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特征。我国的体育发展趋势已经过渡到社会、群众、国家共同办体育,走现代化的产业路线,积极地影响着我国各大城市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带动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休闲体育的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体育用品需求的增加,对体育产品的质量也将提出高要求。人性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休闲体育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人们普遍接受“购置健康”的观念,休闲体育的消费力度会随之逐渐兴旺。创造就业机会就业是一个社会最关键的事,在我国,就业是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超过一定限度的失业现象将带来恶劣的社会困扰。休闲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科学发明技术行业相比能为众多普通公民创造就业机会。休闲体育产业也将为具备精湛专业知识和体育专长的体育界高知人才提供就业岗位。休闲体育产业具有普适性特征,适合在众多城市中发展。而且如同前文所提,其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并在相关产业中间接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发展休闲体育经济的桎梏

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之时,地方政府往往为了出政绩,过分强调大型体育经济的发展,对休闲体育经济活动不够重视。加之专业体育经济人才的匮乏使得政府对休闲体育经济的认识不足,宣传乏力。熟谙体育与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大众化的休闲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线城市,政府与各社团组织宣传力度的强大使得休闲体育已形成成熟的产业。休闲体育产品单一化休闲体育是为了大众能够拥有积极向上的、科学文明的闲暇锻炼时间,使得国民的身心健康整体得到提高。我国于1995年实行5天工作制,同年下半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休闲体育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多年的休闲体育市场的产业式发展未能突破产品单一化的现象,没有体现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服务型体育组织也未能完善。此现象受到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从休闲体育市场的整体角度去分析,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经营者的自身原因是重要因素。

体育市场论文篇(2)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后现代化成分的逐渐形成,人们颇为关注的不再是物质财富的更多拥有,而是倾向于追求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其中身心健康成为备受关注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和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的体育旅游活动备受青睐,体育旅游成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相关产业联动的良好态势,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亮点。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六省三区一市;土地面积544.84×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56.8%;拥有人口2.25×108(1998年)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89%[1]。如此广袤的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秀丽的风光景色,深厚的文化积淀,地广人稀的便利条件,多坡地高原地形,亚热带气候,蕴藏着发展旅游产业,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西部地区旅游业开发速度缓慢,发展的规模化程度不够,规范性较差,社会、经济效益不显著,特别是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更是滞后。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有着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1.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形成和发展有着特殊的综合效应

体育旅游概念众说不一,旅游理论中也没有涉及体育旅游的详解。这里引用较为公认的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体育旅游是以非盈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以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它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2]。分为参与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观摩体育赛事的体育旅游、自发进行体育活动的体育旅游、参观体育胜地的体育旅游等多种类型。另一种是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体育旅游属于休闲论文格式、娱乐、度假、健康医疗类,依其旅游特点有项目型和综合型之分。如登山、攀崖、滑雪、放风筝、钓鱼、草地式羽毛球、网球、蹦极跳、热气球运动、沙地排球、江河漂流等属项目型体育旅游;综合型体育旅游具有体育项目类型化、多样性、集约式布局的特点。培育体育旅游市场,发展体育旅游业有着综合性社会效应。首先是陶冶情感,促进和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们的生活处于较为紧张的行进中,特别是信息业的发展,给人一种近地密集和远地压抑的心理感受,当然也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不良社会因素的存在和不时侵扰是现实情况。为此,通过体育旅游静化和放松被压抑的情感,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成为人们首肯的选择方式之一;其次是扩展视野,挑战人体极限,增长知识的作用。体育旅游者愿意选择自然风景区,特别是具有人文景观和探险地理特点的景区更为吸引人。究其原因,是为了满足城市化楼宇蒙蔽日久的视野渴望,是为了挑战自认为身体状况良好的身体极限,满足征服自然和险境的自悦心理,增长知识和见识,丰富人文史学占有理念;第三是体育旅游的社会、经济作用。通过体育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是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初衷,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转变,即由政府投资型转向民间、集体、个人投资型,允许在合理开发和正当投资的前提下,应得合理报酬。无形中盘活了资金运转和资金集中,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第四是有利于全民健身纲要的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推进大众体育快速发展的有效举措,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举国策略,体育旅游具有体育和旅游双重属性,体育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保持身心愉悦,旅游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谓一举双得;第五是培养热爱祖国,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体育旅游便利的提供给旅游者了解祖国壮丽山河的机会,特别是西部地区有着广袤的地域,一望无际的草原沙漠,顶天立地的蜿蜒山脉,波涛汹涌的江河湖泊,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人文景观,旷世的自然奇观等等。这无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塑造美好心灵的教育资源。体育旅游则是教育过程得以实施的组织形式和过程。

2.综合因素分析

2.1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物质基础西部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根据统计资料,西部地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8处,占全国总数的34.8%,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40处,占全国总数的33.6%,部级自然保护区41处,占全国总数的33.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座,占全国总数的31.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处,占全国总数的26.5%,部级森林公园39处,占全国总数的17.3%。(见表1)[3]不难看出,除森林资源较为缺乏外,其余将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此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布在占全国二分之一多的土地上(56.8%),且人口总数不到四分之一(22.8%)。可以说拥有地广人稀的便利条件,培育和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资源和土地是丰富的。此外,西部地区还拥有大量全国乃至世界旅游之最,如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最为宏伟的溶洞贵州的织金洞,世界现存最大的殿内铜佛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乐山大佛,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关隘甘肃的嘉峪关等等。当然多达20多条正在规划和建设中的西部旅游黄金长线也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亮点。

2.2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和越来越集中,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体育旅游人口继续增长成为必然趋势首先,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新的休假条例后,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且更为集中了。有研究资料表明,农业人一生中自由时间为整个生命时间的22.9%,工业人达到38.6%;1997年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劳动部等6单位对全国29个省71个城市14977位职工的调查,职工用于消遣娱乐的时间为每日1小时37分钟,聊天时间为每日1小时21分钟[4]。说明职工在新休假制度后,每日可用于体育娱乐、健身、医疗及体育消费等的闲暇时间超过3小时。双休日和长假期,保证了外出参与体育旅游活动的时间。加之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小型化家庭(三口之家)成为主流型家庭结构,举家出游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其次,人们的旅游观念也由静态观赏型向新型动态参与型转变,这使得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有了人口数量上的保证。但从研究资料看,我国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人口构成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类型和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年龄特征表现为两头窄,中间宽的现象;工薪阶层和学生参加体育旅游的比重较大;文化程度集中在高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家庭结构的特点是三口之间的人数居多,其次是两口之间,四口以上家庭参与体育旅游的人数较少;体育旅游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例关系,收入在900~2000元之间者占体育旅游消费人口的比重较高[5]。因此,营造良好的体育旅游环境,提高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吸引中青年、中等以上收入者成为体育旅游市场的主体人群。这些群体对体育旅游的要求较为集中,大都期望通过旅游购买及消费来缓解生理和心理的紧张感,休闲、健身、观战、体育刺激和竞技体育等可能从不同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体育旅游需求。也是可被争取的体育旅游人口主体。第三,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关注,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成为人们的共识。通过体育旅游满足和调整精神需求成为大众看好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体育旅游人口的继续增长将成为必然趋。

2.3挖掘、整理民族特色文化及遗产,有利于增添体育旅游市场培育的文化特色西部地区分布着壮、彝、白、傣、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众多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也是当地宝贵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西南地区聚居的彝族、白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等26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构成了当地丰富而极富魅力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6]。其中包括了大量少数民族体育类活动项目或形式,且具有娱乐、休闲和广泛参与性,成为从事体育旅游的良好机遇。西北辽阔的草原、雪山冰川、沙漠风光也成为不可多得的体育旅游资源。特别是积淀了中华文化之精华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刻和黄鹤楼、岳阳楼等西部独特的文化遗产,联同长江三峡、丝绸之路和四大盆地、四大高原筑成了西部体育旅游开发文化链,极具文人景观吸引力。既能满足居多数旅游人口的中青年、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旅游者的需求,又富有深厚的人文景观。有利于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文化特色。

2.4我国奥运会、亚运会、各论文格式类锦标赛等重大赛事申办权的成功获得,奠定了体育旅游市场培育的社会氛围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各类锦标赛举办权的成功获得,大大促进了体育文化现象的深得人心。体育旅游集体育与旅游于一体,既有体验体育竞赛的成功感,又有旅游观光的心理满足和刺激感。但现代旅游已由“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体育旅游也不例外,不再是一种福利性享受,而是趋于消费性、产业化。因而对体育旅游的认可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旅游活动和进行体育旅游消费的动因,这些内在动因的透发与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有关,国际性体育盛会的召开具有导向性。有利于激发人们从事体育旅游活动和消费的欲望,为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当然,也是吸引和扩大国内外体育旅游人口的有利机遇。

2.5西部地区体育训练基地的兴建,为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提供了科学导向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环境,成为国家、省区兴建体育训练基地的首选地,目前有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共建和命名基地36家,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如云南海埂训练基地颇具影响力。这些训练基地的建成和运动队的驻入,无形中形成了体育旅游的亮点,有旅游者专程去训练基地观光旅游。当然,训练基地还需与周边旅游线路统筹规划,丰富体育旅游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参与其中。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培育和发展体育旅游市场对促进旅游者身心健康、陶冶情感、美化心灵、挑战自我,繁荣经济,推进社会快速发展,全面实施全民健身纲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诸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1.2西部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物质基础。

3.1.3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和越来越集中,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保证了体育旅游人口继续增长的可能性。

3.1.4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培育体育旅游市场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3.1.5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和一批体育训练基地的建成,营造了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社会氛围。

3.2建议

3.2.1鼓励和吸引多渠道融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前提和基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资金短缺成为规模化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瓶颈。因此,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倾斜政策,多渠道吸引投资,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超级秘书网

3.2.2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西部地区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储备,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而有些资源的开发具有一次性特点,因而加强开发利用的科学研究,做到保护性开发急为重要。

3.2.3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体育文化极为丰富,有待进一步加强挖掘和整理工作。特色民族文化现象受现代社会的冲击异常严重,异化现象突出,整理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现象是培育体育旅游市场且得以长久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2.4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体育旅游人口参与。利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盛会,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体育旅游者参与到西部地区体育旅游行列,壮大培育西部体育旅游市场参与群体。

3.2.5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利用,成为培育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增长点,但急需科学评估,关注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丰收。3基金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005年)子课题。

参考文献:

[1][3]张蓬涛,封志明.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综合分析与开发对策[J].资源科学,2002,(2):26–281

[2]田祖国.我国西部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21

[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19-1201

体育市场论文篇(3)

摘要:“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显著特点是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创新做了一些尝试。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创新实践教学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最初主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成果与教学经验,近年来根据我国的旅游企业需求变化及各高校教学资源的情况有所变通。对于旅游市场营销这门集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的课程来说,要求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又能学而不死、学而能用,其教学体系应该有所创新。

1旅游市场营销理论教学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一般规律、原理与旅游企业营销现象结合起来,深入、系统地阐述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是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学什么,这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培训内容相结合,以便学生能够在就业前更容易掌握旅游企业的营销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2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创新

2.1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个具体项目为例,从项目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确认、市场定位、营销方案的确定到项目的预算与控制可以全程模拟,也可以局部模拟营销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教师在确定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并选编好案例材料后,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案例,可以提前几天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充实论据。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发言、小组讨论、自由提问等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对大量的旅游营销案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之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沟通能力。

2.2激励教学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都有极强的表达欲,只是有些学生敢于表现,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担心说不好被老师、同学笑话而采取沉默的方式,但如果点到他们的名字强迫其发言他们则讲得很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状态、心理,控制课堂节奏,这对教者与学者同样重要。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就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接受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优点,竖起你的大拇指,同时原谅他们的小错误并委婉地指出来。

2.3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用大量的图片、影音等图文声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强化同学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拍的图片以及平时录制的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等影音资料不断地、适当地做到课件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开课前给学生观看录制的一段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节目内容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遨游网销售经理,节目里谈到了销售经理的职业描述:负责旅游产品的推广、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等,这些都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相关。在视图、视听的效果下,可以让学生在享受中愉快地学习。

3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现在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两个方面。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等。我们可采用理论讨论、实践报告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时可布置学生就旅行社拟推出的某条新旅游线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这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亲自上街对市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市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撰写报告书。这种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扩充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更贴近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让学生有机会接近旅游企业真实营销现象,还可以检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与旅游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相符。

4旅游市场营销考核方式的创新

学科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客观上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试能手,素质教育下必然涌现一批高素质的奇才。我国高等学校旅游市场营销学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试卷上的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客观上导致学生忽视实践锻炼和平时表现,而只重视考前一周理论知识的突击复习,这种考核方式下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和控制。因此要创新旅游市场营销学考核评定方法。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应以应用能力为主,由教师提供多个命题,给学生充分的选择和准备时间,让他们递交一份完整的营销方案,成绩的高低就由方案的创新性、可操作性来决定。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完不成一个好的方案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促使学生平时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关颖婧.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2]李日欣.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探讨.商业经济,2007(1):1.

体育市场论文篇(4)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式有着自身的特点,为在经济机制运行的大环境中使自身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完善其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恰好能够为体育事业的开展积累、总结出有效的方式。市场经济与国际环境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了资源条件,促进体育组织成立自己的运行机制,在明确的方向中发展体育事业。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例如在党的十报告中,大力支持发展群众体育,将体育纳入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体育事业要以自主经营为主要形式,完善自身发展,限制自身可能出现的问题,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建立完善机制,促进体育适应市场经济活动

为促进体育适应市场经济活动的机制,要在发展体育事业的过程中增强全面意识,为体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主要包括市场意识的提高、经济意识的建立、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加入,全面增强体育长远发展意识,有效促进体育事业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市场经济活动下,体育组织要建立自身发展机制,包括对经济机制、人才机制和信息机制的建立,从体育事业发展内部进行完善。

(一)增强全面意识

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具备全面的意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结合市场经济的理念,加快体育活动参与,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谋得一席之地提供基本保障。体育组织要全面提高自身意识主要包括市场意识的提高、经济意识的建立、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加入。

1.增强市场意识。增强市场意识是体育事业在市场经济机制背景下发展的首要原则。体育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与市场发展有着重要联系,增强市场意识即在体育组织中融入市场机制,使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市场的发展形成相似对比。在市场意识的指引下,体育发展具有优胜劣汰的标准,例如在羽毛球项目的发展中,以科学训练为前提,对人才进行严格选择,最后实现优质羽毛球人才的培养,如林丹、张宁、鲍春来、李雪芮、谌龙等,促进了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增强经济意识。体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在推进经济前进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增强经济意识,需要对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引起高度重视。例如,在《2013—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中显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推进了体育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根据2013年的数据统计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各地的体育场馆和体育相关产业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现象。如此说明,为促进体育在市场中谋得更好的发展前景,需不断增强经济意识。

3.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体育在适应市场经济机制中的能动性意识。创新意识在各行业领域的发展中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才能跟上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在体育事业发展中拔得头筹。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促进我国体育运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我国女子10米气步枪运动员易思玲以优异的成绩拿下金牌,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女子200米蝶泳等多个项目也拿到让人满意的成绩。可见,在发展迅速的经济社会中,增强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4.增强竞争意识。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活动一样,以优胜劣汰为生存原则,因此要不断增强体育组织的竞争意识,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例如,我国的足球运动,要在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战略战术上加强研究,将攻防有效结合,有效提高足球运动的整体实力。

(二)建立发展机制

市场经济活动下,体育组织要建立自身发展机制,包括对经济机制、人才机制和信息机制的建立,从体育事业发展内部进行完善。经济机制是体育事业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建立的首要动力机制。换言之,为良好的发展体育事业,必须要有充足的经济支持。通过经济条件的保障,才能满足体育运动中所需要的硬件设备或软实力的提供,通过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体育组织的进步打好良好的经济保障;人才机制是关键机制,“一切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在任何行业的发展中,人才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体育事业发展中也要增强人才竞争意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如姚明、刘翔、林丹等运动员,代表我国体育组织走出国门,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信息机制的建立,主要是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的合理机制。现代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活动中处处体现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适应这种发展形势,体育也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机制,即通过全面的信息搜集,建立专门网络,为体育组织提供国内国际的体育信息和发展形势,为体育发展方向指明道路,促进体育事业长远意识的建立。

三、建立体育市场体系

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与市场经济活动有效结合,可以通过建立体育市场体系的方式,促进现代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1.加强体育市场组织管理,促进体育市场秩序和谐。目前我国的体育市场中存在较多的中介组织形式,主要进行体育市场的管理和生产消费活动,是进行体育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为有效规范体育市场秩序,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具有协调、约束体育市场主体行为功能的自律性组织;其次,要加快建立为促进体育市场发育,降低体育市场交易成本的中介组织或机构;最后,要鼓励成立可直接为体育产业部门服务的、具有桥梁作用的中介组织或机构。另外,要鼓励成立可以保证体育市场公平交易、公平竞争的公证组织或机构,成立可为监督体育产业行为,维护正常体育市场秩序的检查认证机构。

2.加强体育市场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提高体育市场管理效率,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的市场经济活动,就要从优质人才培养上入手。首先,以高校为依托,设置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发挥体育学科与社会经济管理学科相结合的优势,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其次,采用中短期培训的方式,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开办培训班对现有的体育经营人才进行强化培训。

3.加强体育消费,促进体育市场与经济体制的有效结合。在建立体育市场体系中,要加强大众体育传播,促进大众体育消费。可以通过加强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重视开展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立不同类型的体育组织,提高民众的参与程度。

4.促进体育产业的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体系。从体育产业自身的优化开始,根据市场经济活动特征对产业进行整合,通过激烈的行业竞争,制定科学的行业规划,促进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发展体育事业时,要使体育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互补,通过联合的方式促进体育市场繁荣。

5.制定相关政策规定,从宏观管理方面促进体育市场的规范。在市场经济活动下,要对体育市场进行宏观管理,即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发展政策,对体育市场中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控制和规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自身权益。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市场经济活动的变化情况,及时对体育市场进行调控,保证体育市场在良好的监督管理下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体育市场论文篇(5)

    体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再认识

    在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体育科学下属共13个二级学科,多数为交叉学科范畴(非本源性学科)。田至美[1]认为,纯粹的体育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体育科研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另外也有专家认为,体育概念的模糊性及其争议性,是造成体育学科多借鉴而少有自己理论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科把体育作为一种对象(现象)加以研究,地理学亦如此。正如JohnBale在其着作《SportsGeography》的序言中写到:“开始研究体育时,是用体育现象来讲解地理的。”[3]空间、占据空间的方式以及空间中人和物的运动及相互作用方式是体育界和地理界都关注的,这无形中给了体育与地理融合的机会。空间和地方是体育与地理联系的纽带。空间和区位这2个地理学概念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理解和界定体育重要性的中心问题[1]。运用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对体育现象进行研究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体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和体育学的交叉学科,必然受到2个学科体系的制约,但同时也孕育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需要指出的是,应将体育地理学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及学科的发展,将会有新的研究进入该学科视野中。史兵认为,体育地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目前体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竞技运动地理学,且集中于人文地理与体育关系角度选定研究内容[2]。体育地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体育景观,区域体育分异与联系,体育的形成、发展与传播,体育与环境问题,体育运动场所空间联系,体育地理信息系统6个部分[4]。前人研究注重与宏观地理要素结合,而微观层面研究比较薄弱。随着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兴起,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领域逐渐从宏观向微观转变,逐渐从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的制约转向人的反作用,逐渐从注重对物理空间的研究转向对空间中的“人”的研究。构建体育地理学自身的微观研究理论框架是进行该领域研究的基石。

    体育地理学微观研究理论框架的设计

    体育场所空间结构研究框架场所的相关概念“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永恒主题,体育地理学亦不例外。人地关系中的“地”,即人类活动发生的空间。研究层面不同,“地”所对应的概念也不同。在宏观研究中,“地”对应“城市外部空间(城市群)”“城市内部空间”等,而场所(亦称地方)等概念则对应的是相对微观层面。城市中各类场所组成的网络构成了整个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结构。场所是承载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地点,场所把人与地恰当地结合起来[5]25。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方或场所的学问,但经过抽象后,场所被概化而成为空间、空间关系以及空间中的行为和过程[6]。《人文地理学词典》将场所界定为:由人或物占据的部分地理空间[7]。场所不同于场地、地点,只有当人在场地或地点出现时,才能称其为场所;否则只能称其为“隐性场所”。从此角度讲,人对场所的体验,才是场所的本质;也正是由于人的存在,场地或地点才变得有意义。正如海德格尔所述,“生存是空间性的,空间是生存性的”,我们不可能把人和空间清楚地分开[8]。体育场所空间结构研究设想体育场所的分类是体育场所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目前关于体育场所的分类,官方与学界并无较为统一的标准及方法,最常见的是将其分为营业性体育场所和非营业性体育场所。但这种分类不一定能满足具体研究的需要,应视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分类。场所(place)是人文主义方法论空间概念的核心内容,它具有2层含义:1)场所实体景观形态构成了城市的静态空间结构模式;2)对场所的主观感知,即城市日常生活目的和意义[9]。人类的体育活动行为在城市体育场所中的经历,以及人们对体育场所的感知—意象即是人与城市体育空间的互动作用过程,反映了城市体育空间结构的动态发展和变化。不同社会群体对体育场所的感知—意象,可揭示体育社会现象的空间规律,解释城市体育场所的社会及文化内涵。城市生活中人的目的和行为赋予城市空间一定的意义,人们各类行为场所构成了城市。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行为同样塑造着体育场所空间,从而影响着整个城市空间结构。体育界对城市体育场所空间结构的研究,过于注重其物质空间结构,而忽视其社会空间属性。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上述研究倾向可能会得出人的体育活动行为过分机械化的观点或结论。体育场所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涉及不同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化、不同生活方式居民群体的场所偏好及其选择行为等。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及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科学。城市体育场所空间结构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应包括体育场所的密度、布局及形态3个方面。另外,各类体育场所固有的空间区位要素,制约着人们的体育活动行为,找出不合理的因素加以改进,可以为居民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指的体育活动场所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专门性的体育活动场所,也包括可以承载一切体育活动的其他非专门性物质空间要素,如公园、绿地、广场、水体资源、山体资源、楼宇建筑等。从此角度讲,适合开展体育旅游的自然景观也属于体育场所的范畴。体育地理学体育场所空间结构研究框架。体育场所空间感知研究框架对空间感知的理解空间感知是环境心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共同研究领域。环境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认知环境,才能从环境中获得指导行为的方法。行为动机理论指出: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促发了人的行为;动机表现为一系列决策活动,大脑的这种决策类似于“黑箱”,无法非常明确地阐释;选择是决策的核心,而人的选择基于判断,包括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2部分;价值判断的依据是决策者的价值观,事实判断是指决策行动所依据的客观事实;价值观决定着个体对其他事物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等[10]。感知是人类行为决策的基础[11]。空间感知(spatialcognition)是对空间和思想的重建和内在反映,是对结构、实体以及空间关系的内心描绘或认识。相关学者将感知地图(cognitivemapping)看作是空间感知的子集之一[12],也常把它看作是研究城市空间感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3]。有的学者将感知空间称为意象空间,认为居民受周边空间环境的影响,对其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知,这种认知经过居民大脑想象可以回忆出来[14]。将注意力集中在受城市空间影响的个人和群体行为的空间感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社区分析和土地功能分区研究,逐渐成为当前西方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最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15]。体育场所空间感知研究设想以往地理学中关于感知意象的研究,多侧重于城市地域范围。国外最典型的研究有凯文?林奇关于美国3个城市(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的城市意象研究。我国学者李郇等对广州、顾朝林等和冯健对北京分别进行了城市意象研究。近年来,此类研究有向微观层面转变的趋势,如宋伟轩等对南京城市社区微观空间意象的研究,王茂军、戴骏驰、王彤彤对大学校园城市意象的研究等。上述研究使用的方法限于认知地图(手绘草图)和照片辨认2种。对场所空间感知的研究属于地理学微观领域的研究内容,但对体育场所空间意象的研究至今尚未出现。场所感(senseofplace)是关于人们对特定地理场所情感联系的多维概念。赖特首创“敬地情结”一词,之后,段义孚、威廉姆斯和罗根布克分别提出“恋地情结”“场所依恋”等概念[16]。国内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将场所感分为场所依恋(placeattachment)和场所认同(placeidentity)2个维度。关于场所感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感知满意度研究是从个体微观的角度评价场所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场所的可达性、可入性、适停性、安全性、主观感受性等因子的满意度评价。体育地理学体育场所空间感知研究框架(图略)。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框架对于空间行为的解释《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具有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四大基本功能。王兴中认为,人的生活行为主要由家务、工作(上学)、购物、闲暇4类日常事务构成,与之对应的空间为家庭、单位(学校)、商务机构、闲暇娱乐场所[5]226-227。地理学关于城市居民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通勤活动、购物(消费)活动、休闲活动及迁居活动等方面;但对居民体育活动行为这一领域进行专门研究的较少,常把体育活动归于休闲活动的范畴。以往社会学中关于人的活动行为研究多属于微观研究,其最终落脚点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时间利用,很少涉及居民日常活动本身,缺乏宏观和空间的视角,其研究结果难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中[17]。关于体育活动的社会学研究亦如此,且以描述性研究为主。人文地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也并非完美无瑕,传统的行为地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研究就陷入了方法论的批判之中,近年来其在研究方法上已有与社会学相结合的趋势。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设想国内外关于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的研究较多,但大多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现有的从地理学角度对居民活动行为进行的研究,多侧重行为规律及特征的描述性研究,如狄耿华等利用行为地理学理论探讨上海市市民体育行为与倾向,蔡玉军等对上海市小学生非上学时间体育活动时空规律进行探索。李建国等从时间地理学角度研究居民体育生活行为的时空特征,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都市体育生活圈,注重行为与空间的互动。对居民体育活动行为时空规律的研究内容包括出行距离、出行时间、活动持续时间、圈层结构、交通方式、空间偏好等多个方面。单纯的描述性研究并无太大意义,但通过对行为特征、规律的把握,从多种角度找出制约体育活动开展的深层原因及机制,特别是时间、空间因素,才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体育地理学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研究框架(图略)。体育地理学微观研究整体框架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与行为是一个双重交互的过程,空间影响行为,又是行为所建构的结果,人们需要改变空间从而适应自身的各种需要。城市中的场所和空间为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而建立,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变化是城市空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是当前的城市及其空间模式与结构[18]。正如规划学家韦伯所述:“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本质是相互作用,而不是地域。”故城市居民的生活行为是城市空间发展、演化的主动力之一。随着“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等规划理念在西方的发展,关于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作用关系的研究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19-21]。微观层面的场所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主要涉及行为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现已有向人本主义方法论转变的趋势。将人本身视为一种变量,研究城市居民的各种日常活动以及由其构成的城市移动—活动空间体系,动态地描述和解释人类活动行为与城市物质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如居住空间对购物、休闲行为的影响),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使个体行为的满意最大化及城市整体空间和谐的最大化,并由此有效地指导城市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中长期城市规划。关于体育活动与城市(体育)空间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罕见。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系统作为城市日常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重视,并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感知是行为决策的基础,行为构建

体育市场论文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行创新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的营销人才。但目前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创新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目前部分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或为了晋升职称,或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性质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究其原因在于对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一些学生也盲目地认为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考试及格万事大吉,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记忆和模仿。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础。然而一些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都存在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问题。这样的课程体系设计无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实践途径。

3.教学手段、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有些院校主要的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国内营销教学重点大多放在理论上,基本上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一味追求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学生自主支配时间过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不够。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缺乏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目前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以教师命题考试为主,考试方法大多采用笔试,缺乏科学性。这将会形成学生单纯以背诵现有知识为特征的学习模式,学生运用知识、实践操作、探索创新的能力基本被。

5.师资队伍缺乏

一些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理论比较熟悉,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在教学中很难把理论和实践进行巧妙的结介,往往会导致所带出的学生理论上头头是道,行动起来却步履艰难,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的对策

1.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这是一切行动的基础。要明确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课程设置、授课方式、评价体系等要素科学结合起来。要树立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一次教育终身受用转变为终身教育、重理论转变为重技能教育的理念,打破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在知识继承与积累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格完整和个性独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经过塑造的学生,能从固有的知识结构中,经过整合转化进而能自发或自觉地从事创新活动。

2.确立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设置

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理论基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掌握通识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之外,还应掌握营销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知识等。

(1)营销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必修)中的《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商务沟通》《商品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广告学》《营销策划》《推销学》等多门课程上。

(2)相关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选修)上,涉及到会计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骨干课程,具体有《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上。此外,还应选修与今后工作所属行业的一些行业基础知识。

(3)人文知识。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主要体现在专业课模块中(选修)的课程上,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美学原理》《宗教学原理》《伦理学》《书法》《食品营养学》等课程。

3.构建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合理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一个中心、二个主体、三个层次、四个原则”的要求。

“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中心。

“二个主体”是指对学生实施实践和创新教育的第一个主体是学生所在学校的任课教师,第二个主体是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教师。

“三个层次”包括认知实践层次、专项实践层次、综合实践层次。认知实践层次包括入学教育、社会调查、普通劳动等内容;专项实践层次包括针对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其他专项环节,如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的课程实习及针对“学年论文”等进行的专项实习;“综合性实践层次”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全部知识进行的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项目实习。

“四个原则”是指在实习方案设计及实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四点原则,即目标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4.改革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积极推广讨论式、辩论式、研究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变“教师”为“导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多传授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对问题的过程多作分析,少下或不下定性的结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不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处理,更不要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通过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使学生从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从个体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从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5.完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试方式

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做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闭卷考核与多元化考核相结合。考试的方式除了最常采用的试卷考试即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专题报告、课程论文、角色扮演等多种考试方式。在考试内容方面,要着眼于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和创新等能力。

6.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鼓励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科研团队,提高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水平。同时要求专业教师切实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培育学生对其创新能力的自信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交给学生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体育市场论文篇(7)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社会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4-0064-03

1 引言

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文化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领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日益显现,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事实。这自然表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表明,深化对这一社会心理文化现象的认识,尤为迫切和必要。然而,在体育学术界,关于体育明星崇拜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现有为数不多的文献来看,主要从两个角度做了一定的相关研究:一个角度是一般性地谈论体育明星崇拜,另一个角度是谈论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前者较多地讨论体育明星崇拜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以及变迁过程等,而后者较多地讨论体育明星崇拜与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体育精神认知以及心理需要满足等之间的关系。

无疑,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讨论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提供了知识资源,但其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首先,现有研究大多将体育明星崇拜视作一种心理学事实,囿于心理学的解释路径,实际上,它远不只是一种心理学事实,而更是一种社会学事实;其次,学科视野的局限性决定了解释路径的狭隘性,而缺乏一种系统的结构化解释路径。鉴于此,我们将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作为一种社会学事实来对待,采用“国家一市场一社会”理论视角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行动力量及其逻辑,从而深化、拓展和丰富现有认识。

2 理论视角:从“国家一社会”到“国家一市场一社会”

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兴起于西方学术界,它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传统领域。随着该题域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成熟,逐渐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理论视角,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中一个成熟的研究范式。国内学术界对于这一题域的关注大致源于两个背景:一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的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研究者们引入西方市民社会概念和理论并解释中国问题,主张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于国家且与其相对的市民社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二是同步兴起的关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这类研究基本上都是在探讨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各种机制。

在“国家与社会”理论视角下,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建国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另一类是建国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前者形成了“士绅社会”和“东方专制主义”理论,后者形成了“全能主义”、“新权威主义”和“总体性社会结构”理论等。美国社会学家赵文词(Richard Madsen)将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现代国家取代传统社会,代表人物有Franz Schurmann和傅高义,认为新中国的社会体系本身是相互依存和协调的,旧社会的传统因素被取代;第二阶段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与社会的妥协,代表人物有怀默霆(Martin King Whyte)和白威廉(William Parish),认为新中国体制采取现代组织形式,但它驾驭了一个传统的或顽固的前现代社会,因此在很多领域国家是否能够实现对传统社会的改造尚无定论;第三阶段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与社会相互渗透,代表人物有赵文词和魏昂德;第四阶段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公民社会改造国家,主要受到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理论的影响;第五阶段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多元复杂性日益受到学界重视。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经济力量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突出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的深刻变化,有学者提出应将“国家一社会”的二元理论视角转换为“国家一市场一社会”的三元理论视角,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解释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进而提出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改革方案。巧合的是,几乎与学术界关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同步兴起的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也只有被置于“国家一市场一社会”的理论视角下,才能被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在这种理论视角关照下,国家是指体育主管部门及其行动逻辑,市场是指企业和媒体及其行动逻辑,社会是指青少年及其行动逻辑。将国家、市场和社会有机关联的是作为资源的体育明星。因此,围绕体育明星而运作的三种行动者的行动逻辑及其相互关系是透视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的社会学机制。

3 体育明星的多维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