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5 02:57:45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篇(1)

我市中小学校本研修试点工作已基本结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经验。13所试点学校全部被省教厅确认为省级校本研修示范学校。为了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校本研修机制,使我市校本研修工作得到健康和有序的发展,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校本研修的目的意义

1、校本研修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指导下,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由学校组织实施,着眼于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由学校自主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2、校本研修以校为本,通过学校组织各种研修活动,营造学校的研修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3、校本研修坚持从学校与教师发展的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力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效。

二、校本研修的工作目标

1、加强校本研修理论研究,在推进校本研修过程中逐步完善相关机制,丰富校本研修的内涵,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教师校本研修体系。

2、全市所有学校建立校本研修制度,逐步形成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创设自主研修和专业引领相结合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校本研修文化,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3、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师角色理念,全市所有教师人人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在研修中不断修正教育教学中的不良行为,提高专业水平和素养,促进自我发展,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教研水平的学科骨干教师,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能力。

4、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指导下,加强校际间联动,建构由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育专家学者、教研人员、校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区域协作机制,实现区域甚至全市范围内的教育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校本研修工作均衡发展。

三、校本研修的内容和形式

1、校本研修应以师德修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为主要内容,着重抓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修、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研修、新课程教学素养的研修、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研修和教师综合素养的研修。

2、校本研修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根据不同研修主题、不同研修阶段、不同学科和学校教师队伍的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探索出有本校特色的研修形式。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时,要引导教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自主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与成功经验,或者咨询、请教专家作为引领,研究制订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修正,促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与完善。目前,可供参考的研修活动形式主要有:案例分析、课堂观摩、自修反思、沙龙研讨、专题讲座、师徒结对、校际合作、网络交流、主题研讨、情境体验、专题辩论、课题研究、考察交流等。

四、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

1、*市教育局成立*市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师培训和教研工作的副局长、教研室主任和教研员、继教中心人员、市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组成。负责宏观管理,制定全市校本研修规划,指导、督促、参与和评估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筹措校本研修经费。

2、各县(市、区)教育局成立相应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县(市、区)校本研修总体规划,组织人员经常深入学校指导研修工作,初步评价本区域内各校校本研修工作,确认教师校本研修学时。

3、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本校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安排校本研修经费。

4、成立“*市校本研修专家组”,负责制定具体的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研究分析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的动态,总结推广学校开展研修活动的好经验,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培养各县(市、区)校本研修骨干和带头人。

5、*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市校本研修工作的项目执行机构,负责研修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建立校本研修网站、收集资料、聘请专家等。

6、建立校本研修激励机制,将校本研修活动与教师业务考核、职务晋升挂钩,表彰校本研修先进单位和个人。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市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全市校本研修的研讨、评价和表彰。各校要安排好校本研修活动经费,确保校本研修活动的顺利进行。

7、建立校本研修学时管理系统,对按要求完成校本研修计划的教师,每年录入校本研修20学时(本周期内录入学时上限为40学时)。

五、校本研修的实施步骤

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周期安排,我市第一轮校本研修工作自*年开始至2012年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试点工作阶段(*.3—2009.1)

1、在全市经过推荐,确定13所学校为试点学校。

2、举办校本研修工作高级研修班,聘请专家从理论层面给予引领。

3、赴上海浦东区考察学习校本研修活动的经验。

4、举办试点学校间的研讨交流活动。

5、以校为本的研修实践与探索。

6、校本研修试点工作成果展示活动。

7、总结推广试点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经验和做法。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准备阶段(2009.3—2009.6)

1、成立市、县(市、区)、校三个层次的组织管理机构。

2、成立“*市校本研修专家组”,对全市中小学校进行调研,结合实际制定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各校制定校本研修制度,形成工作方案,主要包括校本研修工作管理、职责分工、学习要求和研修质量考评等内容。

3、各校要根据本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专业发展要求,并组织教师学习校本研修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指导教师根据自我发展要求,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计划。

4、举办学校学科教研骨干培训班,培养校本研修骨干力量。

5、完成学校向上一层校本研修组织管理机构的校本研修活动或研修课题的申报工作。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9.9—2011.7)

1、各校将制定的校本研修方案的内容细化为工作计划,分步组织实施校本研修活动,并根据教师个人的研修计划,建立教师校本研修档案,及时收集整理校本研修活动记录、教师研修成果、书面总结等档案资料。

2、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部级、省级学科骨干教师和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引领校本研修工作扎实推进。

3、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在校本研修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围绕研修主题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探索适合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方式,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4、各级教研部门和各类教师培训机构要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研究,加强研修过程的专业引领,深入学校指导研修活动。

5、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强校际联系,有目的地开展区域研修协作活动。在各校取得阶段性研修成果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校进行校本研修活动的现场交流和示范观摩。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阶段(2011.9—2012.7)

1、学校对研修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材料及典型个案材料上缴上一级组织管理机构进行初评,并确认教师校本研修学时。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篇(2)

刚才,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同志对我区“*”期间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明确了“*”期间我区教师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并对*年全区教师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霍校长的讲话是经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的,代表教育局的意见。下面我就教师教育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明确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学校领导干部狠抓教师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围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期间,区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普通高中和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我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使全区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但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对照先进地区,分析现状,我们的教师教育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我区教师教育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干部教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理解肤浅,对教师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二是对教师教育工作缺乏整体谋化和长效机制,特别是各部门的职责不够明确,影响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效。三是教师的学历层次比较低。对教师的学历进修,由于制度不够完善,措施不够得力,使我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在*市处于中下游,低于省平均水平。四是城乡之间师资水平不均衡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五是创优意识不强,具有威望的名师、名校的数量严重不足,优质教师资源缺乏,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等工作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六是教师自我成长意识不强,育人功能低效,造成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七是作为学校层面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校本研修制度”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八是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程度不够。上述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影响了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影响了我区整体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之所以列举了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深刻了解我区教师教育工作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大家在今后工作中共同解决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目前,我区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居省市前列,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内涵发展已成为我们办优质教育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靠加强教师教育工作促教师专业成长这个最根本的途径来完成。

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的功能。“*”期间,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是,教师队伍建设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水平由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转变,在职教师培训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专业化为主转变,这对我们教师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广大干部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完成各种培训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广大教师的发展推动我区教育水平的不断攀升。

二、明确职责,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师教育工作任务。

我们应当站在教育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教师教育工作在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教师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检查落实,把这一事关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为此,教育局成立由局长*同志为组长,副局长*、*、*及进修学校校长*同志为副组长,人事科、教育科、成职科、计财科、教研室、课改办、仪器电教站等科室负责人、进修学校培训处主任和部分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区教师教育工作的规划、协调、管理及评价工作,确保教师教育工作的政策管理到位、资源配置到位、评价调控到位。

教师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区教育系统上下齐心协力,需要各部门的密切合作,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工作网络。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局各职能科室要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找准教师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各年度培训计划,以服务基层学校为宗旨,以教师的需要为培训的内容,以教师的成长为培训的目的,进一步增强教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需要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挖掘自身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的组织、管理、服务、培训功能。准确把握教师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认真谋化教师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各种集中培训,制定好各种培训计划,使全员培训、新任教师培训、非师范学历教师培训等各项集中培训工作有序、实效运转;不断探讨具有实效又富有创新的教师培训工作的模式、方式、方法,使公共科目的培训真正完成提升教师新技术、新理念、新课程和师德的主要任务。教研室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教法和教研工作的规律和内容,组织完成好各学科的教材教法培训任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指导各基层学校把教师成长与发展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做到科学有效的整合,构建“专家引领---区级通研---校内互助”的研修模式;特别要做好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使用、认定、考核等全方位的工作,力争打造一批名师。其它各职能科室要在政策制定、教师考核、学校评估、资金使用等各项工作中突出体现教师教育工作的优先地位,并把教师教育工作任务作为本职工作来完成。教师教育工作不是教师进修学校和哪一个科室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除以上各部门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外,更需要打造一支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具有战斗力的团队,各部门之间的一定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加强沟通、优势互补。

各学校要成立校级教师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校级教师教育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是规划学校教师教育工作方案,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及时研究解决教师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培植典型、总结经验,确保教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进一步加强研训站网络建设。加大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点必要的设施、装备等硬件的投入,为教师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为减少基层学校开支、方便教师培训、增强培训效果,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加强区片研训站的建设,设唐坊中学、西葛中学、柳树0中学、黑东小学、黄各庄中学、稻地中学、四中、大新庄小学、钱营小学、银丰学校、大齐学校11个基层研训站,教育局将投入部分资金,为基层研训站装备必需的多媒体、音响和图书等。为进行区片培训和教研提供必要的场所。

为使教师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将加强区级、区片级和校级三级研训员队伍建设。我们将在全区中小学中选拔一批骨干教师担任区级兼职研训员和区片研训员,要求各学校对此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要发挥好校级研训员的作用,确保各项培训任务取得实效。各单位要抓好契机,将研训员的使用与骨干教师的培养做好有机结合。

三、务实创新,拓宽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师教育工作,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教师教育工作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早出高素质的师资、快出高素质的师资、多出高素质的师资,是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从我区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开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师成长工作。

1、在教师成长工作中搞好“三个结合”。一是搞好教育、管理与培训的结合,以教育保证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纪,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政治觉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管理保证教师成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使教师成长工作顺利开展;以培训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素质。二是搞好培训、教研、教学的结合。以培训指导教研、以教研牵引教学、以教学实践理论和教研成果;以教学为教研提供素材、以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培训解答教研、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三是搞好区级研训、区片研训与校本研修的结合。一方面要保持三级研训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体现三级研训的特点;在加强区级研训、区片研训对校本研训的指导的同时,重点搞好校本研修。这是因为教师主要研训在学校、实践在学校,他的成长当然也主要在学校。

关于校本研修,我们已经下发了《*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了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基本形式、运行机制等,各位领导一定要率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运用于工作实际之中。在此,我重点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求大家一定要提高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正确认识。

校本研修是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这三个概念的整合和发展,它是以学校为研修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修内容,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为基本目的的一种集工作、学习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

从校本研修内涵上,大家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它内容不是全新的,只不过是对以往提出的校本培训、教研、研究的一种综合,系统的归纳、梳理和提升;它的几种基本形式我们以往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在实践着。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区的课改已走在了省的前列,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兄弟县区的认可。“校本”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基层中小学已经凸显出来。我们一些有远见的校长,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如三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小的“大语文战略”、二小的教师成长、新小的“金苹果”学生评价体系等。这些学校其实很有内涵,但没有打出知名度,就是因为缺乏理性的提升,那么今天提出校本研修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审视我们以往所开展的工作,对校本工作理性化思考,更好的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但是,目前我们有很多校长对校本研修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够,实践力度偏低。希望各位校长要认真研究教育局出台的这个文件,切实抓好校本研修工作。但是,搞好校本研修工作并不是多深奥的东西,也不要求大家标新立异,如果离开了教学工作的实际而谈校本研修,那么校本研修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不必单独去制定研修计划与方案,只要把对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的培养、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等这些基本内容分解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就可以了,主要是抓好落实,有目的地做好工作积累。但有一点要注意,在以后制定教学计划时,高度概括一些常规性的工作,从校本研修的角度,细致、全面的谋化好学校各模块的工作。

二是把握好校本研修的实质。

开展校本研修,必须立足学校和教师发展实际。问题即课题,校本研修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学校要筛选出“小问题”、“真问题”、“共性问题”作为“挂牌问题”展开课题研究,并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条主线,贯穿工作的各环节之中;同时,学校要构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问题链”,把“链”中的“点”分解到每个学期或学年之中,学校在研究解决问题之中,不断丰富内涵,提升品位,使校本研修更具实效性、方向性、系统性。行动即研究,学校要抓好校本研修的方案的设计、过程的落实、成果的总结三方面的工作,特别要建立好档案,注重数据的统计、典型个案、文字材料等过程的积累,把研究“有型化”;广大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因此,学校要设法使研究真正走入“平民百姓家”,学校要以确定的“挂牌问题”的研究来引领广大教师开展工作,搞好观察、调查、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之中研究;倡导教师对“生活体验”的研究,一边“生活”(实践)、一边“体验”(感受)、一边“研究”(思考),每天的工作就是最好的课题,使教学研究常态化。成长即成果,校本研修以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为基本追求。学校的层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师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自身素质不同,这些都决定了校本研修的方式和内容应该是多样的。各校在意见中提到的八种基本校本研修形式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的侧重几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求“全”,只求“实”。学校要帮助教师谋化好自己的成长规划,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既照顾全体又突出骨干,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发展;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写作(记录)是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教育科研的最佳方式,因此,学校要选择教学日志、教学随笔、教学故事、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心得体会等其中的一两点作为校本研修的载体,低起点切入,以呈现校本研修的可操作性和群众性、广泛性,不断深入、完善这些方面的工作,使之成为真正具有内涵的学校特色。

三是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领导。

明确校本研修工作的管理与指导责任。国办小学、初中、高中以学校为基本单位,进行独立的校本研修;乡镇小学以中心校为一级校本研修单位,中心校长负责所辖小学研修内容的确定、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根据所辖小学校长的业务特长,每位校长分包一个学科组或年级段;所辖小学为二级校本研修单位,各位校长在中心校统一安排下,创造性的开展校本研修和所包学科组(或年级段)的行动研究。区教育局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建立校本研修督导、评估机制,要把校本研修工作列入学校学年度重点工作,在学校星级评估中列教学管理星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估。

加强校级专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要有计划地对校本研修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把校本研修指导人员的培训与骨干教师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培训、外出学习等措施,培养和锻炼一支校本研修专业指导队伍,促进校本研修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健康发展。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示范校的评比制度,积极宣传和推广校本研修的典型,带动全区校本研修工作不断上层次。教育局每学年召开一次校本研修专题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规划工作。同时,积极进行省市级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校本研修中的“校本”不是“本校”,校本研修不能搞成本校的自我封闭的研修,要积极主动地与教研员、各地名师甚至知名专家对接,征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征得他们对学校研修工作的从理性上进一步提升,打造出学校的品牌。要结合课改、教学专业成长、教学心理素质的提高等新的信息和理念丰富校本研修的内涵,使学校的发展紧跟整个教育、整个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研员在校本研修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求教研员要按照“置身基层、勇立潮头”的要求,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深入实践,走向基层,走向学校,与教师直接对话和交流,主动参与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帮助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探索规律,为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2、以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一是以课改为牵引,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及与之相关的教研活动;二是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带动研训工作;三是针对我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借助专家引领的作用,开展研训;四是开展满足我区教学需要的学科教师培训,尤其是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五是开展针对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材教法培训;六是开展面向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在职教师的教育专业培训;七是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为目的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和新教育技术的培训;八是开展以培养名师为目的骨干教师培训;九是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搞好学历提高培训,重点提高我区教师的学历层次。

对学历进修工作做以下重点强调:

此项工作由进修学校和电大负责,要求两个单位挖掘潜能,广辟途径,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

要顺利完成此项任务更主要的是要有政策保障。教育局将把各单位的学历达标率纳入“*”目标体系之中,并作为星级学校评比“队伍建设星”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位校长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增强责任意识,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做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计划,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年度,要求各学校在“*”的前三年完成总指标的35%、35%、30%。要求各单位要将教师学力水平纳入教师考核方案,同时,在教师学历进修方面提供支持。

3、以活动为载体,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一是广泛开展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论文、课件、教具评比活动,以及教师才艺展示活动。二是广泛开展做课、说课、评课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共同进步。三是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每学期每人阅读一本教育名著。四是扎实推进“名校工程”、“名师工程”。在活动中注意分层、分阶段进行。分层的目的一是达到人人参与,二是为不同层次的群体树立不同层次标杆。分阶段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引导此项工作逐步向深入发展,以求较高层次的成果,培养较高层次的教师。

4、依托*教育资源网,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教师成长工作。一是改善教师办公条件,逐步实现教师人手一机的目标,为在网络条件下的教师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今年,教育局将出资为已经装备模式三的学校做好校园网布线工作,各学校要自身解决每个校园网的终端计算机。二是包括教师进修学校在内的全区各中小学都建立各自的网站,并与*教育信息网相链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今后的远程教学、远程培训、异地听课、讲课、异地教研活动奠定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教育论坛”的作用,在网络条件下,为教师成长搭建更多的平台;目前,我们的教育资源网已经开通了“教育论坛”,我们也已经搞好几次统一组织的校长论坛和小学的主任论坛,要求各位校长亲自参与并指导本校教师参与到“教育论坛”活动之中,让每一位教师在论坛活动中既享受到共有的资源,又能够为自身成长提供平台。

5、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区、乡、校三级的作用,开展校际、区际、市际、省际的人员交流、学术经验交流,以及教育、教学、管理项目的研究、推广合作。

四、搞好骨干教师的认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选拔,并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1、搞好骨干教师认定工作。

*年7月,我区确定了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07名,并全部进行了培训,但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我们还没有认定。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从今天开始到5月20日结束,我们准备把经过培训的原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各学段专任教师总数的15%认定为区级骨干教师。以下几种情况今年不认定或暂不认定:一是已经调离*或已经辞出教师职务的;二是跨学段调动的,三是临时幼儿教师,四是目前未任课的教师,五是未任原确定培养对象时所教学科的。要求各学校按照通知要求,严格把关,不能搞人情风,不能在校内造成矛盾或形成影响。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时间又非常紧,要求各单位会后立即组织专门人员做好此项工作。

教育局根据*年制定的《*区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方案》,对所有上报的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全面量化考核,根据量化结果,再结合层次、学科、城乡等因素,择优确定人员,依次确定出81名*市级骨干教师、81名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区级骨干教师。公示无疑议后,由教师进修学校组建骨干教师的档案,并上报*市级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已参加国家、省、市三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直接推荐为*市级骨干教师。已经是特级教师或被认定为省级骨干教师的人员,不列入本次评选范围。

被评选为*区、*市级的骨干教师,区、市教育局分别颁发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证书,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高层次培训进修方面享有同等条件的优先权。教育局对骨干教师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

对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各校都要建立骨干教师档案并加强管理,加强培养、使用和定期考核工作。区教育局依据考核方案对区级骨干教师每年考核一次,定期认定。被认定为骨干教师的,其称号的有效期为三年。对经过培训、考核不能被认定为骨干教师的人员将予以淘汰。三年一个周期过后,经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下一轮骨干教师的培训和认定。

2、做好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选拔工作。

骨干教师认定工作结束后,我们立即着手组织选拔一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这项工作比较容易操作,要求各校提前做好摸底工作。按通知要求认真落实。

3、对骨干教师的培养。

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如果离开了政策的激励,过程培养很难出名师。教育局将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出台我区骨干教师管理办法和培训方案,加大对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有培养骨干教师长效机制。“*”期间,全区计划培养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2人、市级骨干教师62人、区级骨干教师达到780人。

实施“名师工程”,以我区教育资源网站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名师主页建设,加大名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争取在5年内培养出区级及以上名师30名。在今年教师节前夕将命名首批名师,首批名师将在11月份利用说课、作课、讲座等形式,展示自身的教学风格,推介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

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进行骨干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两个层面的培训。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选择内容,内容呈现模块化,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主要内容为:教育法律法规、现代教育思想、教师专业知识、新课改理论及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科研的理念及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模块由培训机构根据需要选择确定,主要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选修模块只提供目录,学员根据学习条件、自身优势、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主要是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培训将采取集中面授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专家讲座、教研员指导、案例分析、自主学习与反思、参观考察、论坛交流、网络研修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对骨干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学习考核实行学分制。培训周期为一学年,培训时间200学时,培训教师修完每个模块后,要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考试及格者即取得相应学分,在一学年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即可结业。培训成绩将作为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和骨干教师认定的主要依据。

培养和打造骨干和名师,教研室担负主要职责。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培养骨干和名师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做到专业引领与岗位培养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实践中提高,给他们搭建一个既有利于自身成长又发挥其作用的一个平台;要积极创造条件开阔他们的视野,真正与专家对接,促其“知名”。其次,要努力提升骨干教师和名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要定篇目、压任务,要求他们自身要自觉的加强学习,还要开展读书报告会,专题论坛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交流、提高的舞台;最后,要提高骨干教师和名师的教科研能力,采用集中面授、教研沙龙、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方式,提升他们理念;加大课题研究工作力度,分层次召开交流研讨会,集中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困惑和问题,从中筛选出急需解决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确定为区级研究课题,进行挂牌研究,并将子课题分解到每一位骨干和名师,在行动研究中成果。

五、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建立健全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促进我区教师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年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起始年,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着相当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确保我区教师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本周期教师教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一是学校领导干部要教师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一个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好坏,关键在干部的认识、理解和重视程度,关键在领导干部的组织实施。以往,我们有些学校领导干部对继续教育就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继续教育没什么关系;有的领导怕教师因为进修而影响教学工作,上边的政策也不向教师传达;有的领导不积极宣传发动,不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而是设置各种障碍。这是非常错误的。作为学校领导干部,我们不但要自己带头进行终身学习,也要做好对教师的宣传工作,上边有了什么政策要让教师清楚知道,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进修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要严肃教师教育工作的考核机制。在以往的各类培训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和各种人情风的干扰,存在着考风考纪不严肃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管理,严肃纪律,确保取得真实的效果。

三是要健全制约机制,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在教师职称评定时要考虑教师教育的因素,按照上级规定,没有继续教育证书的,不允许参加职称评定;在各类评先、评优和提拔干部时也要将是否参加学历提高培训作为基本条件。

四是加强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为确保继续教育证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全区教师的继续教育证书要统一由教师进修学校保管,每年对教师继续教育证书进行一次验印,继续教育证书年度验印后方能生效。目前继续教育证书在教师自己手中的,各单位要组织好统一上缴到教师进修学校。

五是落实继续教育经费,保证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教育经费坚持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原则。上级文件规定的小学教师每年每人55元,中学教师每年每人65元的自缴部分,主要用于全员培训聘请教师费用、考务费、报名费和试卷费等,各学校校长要把道理向老师讲清楚,保证按时、全额上缴。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篇(3)

【关键词】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麻江县;有效性管理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一种教师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以下简称“网络校本研修”)。各地学者、 教学研究人员和参与教师纷纷对此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大多数学者均从培训的模式、运行机制和评价角度开展研究,涉及培训管理研究的相对较少,基本处于实践性探索阶段,还没有开展深入的系统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就本县2015年网络校本研修有效性管理进行了实践性探究,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在规定时间内达参训率、学习率、合格率三个百分之百的好成绩。

1.W络校本研修的“两个”融合

1.1网络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送教下乡”的融合

网络研修借助培训机构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各类研修资源的学习、典型疑难问题的研析、各类学习共同体研修和教研活动、个人自主研讨活动等。校本研修主要是学校各类研修活动、教研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联片研修主要是片区、跨片区研修活动和片区、跨片区教研活动等。“送教下乡”主要是县内优秀骨干教师送培送教到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师培训。

三者要紧密结合,相互支持,共同实施。网络研修的任务为驱动校本研修及个人研修提供引导与支持;校本研修活动中的研修成果共享、核心问题提出,通过专家指导与引导,学员在网络研修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和解决问题;学校各类研修活动和教研活动,体现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共同进行。

联片研修和“送教下乡”在网络校本研修基础上实施,贯穿整个培训过程;联片研修和“送教下乡”活动是整合培训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入;联片研修的成果对整合培训形成促动。

1.2专家引领资源、预设性课程资源与生成性优质资源的融合

网络校本研修,由六大核心研修主题引领,分别为:修师德(必修)、明理念(选修)、 懂学科(选修))、学技术(必修)、会应用(必修)、比成效(选修)。其中,3次为网络校本同步研修(学校学科教研小组借助“校本研修”下的小组协作空间在线磨课系统,开展基于校本研修的在线同步“磨课”活动),1次为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主题四),1次为应用成果评比活动(主题八),校本研修专家实地指导两次(依据各省研修开展情况确定)。

三部分研修资源相辅相成,其中包括必修和选修。选修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多种研修资源为片区、学校及学员个人的多型研修及教研活动提供支持和参考;片区、学校及网络研修活动的优质生成性资源逐渐纳入共享,供学员进一步学习。

2.网络校本研修的“双线”管理

2.1行政线的组织管理

2015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通知》(教师司函〔2015〕43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立即行使权力,转达下达文件,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研修规划及考核管理制度,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成立以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培训领导小组和以教师培训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工作指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管理及相关协调工作。工作指导小组负责项目活动设计、指导工作,并会同国家开放大学做好参训教师的过程监管和评价考核。学校负责制定校本研修计划,督促参训教师线上学习和线下研修的组织管理。

2.2业务线的技术指导

业务线的落实比较复杂,既依靠国家开放大学专家团队线上线下指导,又依靠县级培训团队工作坊和研修小组磨课指导。县级培训团队来源于两个层面,一是学校业务管理人员(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其侧重“网下”,协助“网上”,即“网上”专家通过视频指导;“网下”开展基于“磨课”范式的网络校本同步研修,以学校学科教研小组为单位,围绕“会应用”开展三轮基于“磨课”范式的混合式课例研修。研修组长是校本研修活动的直接策划、落实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县级指导者(县教师培训中心专职教师、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县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等)其侧重“网上”,参与“网下”,即“网上”根据《周工作计划》,学员在指导专家和辅导教师的引领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与班级为主题的学科工作坊主题研修;“网下”,组织专家实地指导。辅导教师选择磨课成果组织区域工作坊主题研讨,分享经验,指导问题,并组织跨校现场交流活动。县教师培训中心在其间起着纽带作用,为行政线提供决策参考和业务咨询,为业务线提供业务指导和资源服务。

3.网络校本研修的“双线”评价

网络校本研修包括线上、线下两个环节联系,却又环境迥异。线上学习发生在县域的学科工作坊的、学校研修组织的虚拟环境下,由平台自动评价;线下研修发生在本校、本片区的真实环境下,由县校评价。

本县“网络校本研修”四类角色的考核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辅导教师、校级管理员、研修小组长的成绩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己所辖学员线上学习情况(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参与活动、提交磨课量化记录、研修总结、优质资源等),占权重50%;二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包括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和提交资源数及简报等),占权重50%。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双线”管理与评价,并做到两个融合,才能有效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才能消除培训者倦怠情绪,才能增加培训者成就感,有效调动培训者工作和学习动力,使县域内逐步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教师边学习边实践,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生成和积累一批高质量的课例研究案例资源。

【参考文献】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篇(4)

县河镇中心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乐学”高效课堂,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外地外校成功经验,组织教师扎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以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以课改促学生全面发展,使学校逐步走上了一条以关注每位学生成功,师生共同成长的内涵发展之路。

一、强化管理,领导重视,抓住推进校本研修的关键。

  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每年都把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校本研修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学校成立以中心学校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教研、教师培训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实行领导分管教研组责任制,带头听课,带头参与教研活动,并要求在教研组内首先是带头学习,其次是服务,最后才是管理。

二、建章立制硬考核,努力建设校本研修制度化新局面。

为了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校本研修培训学习,中心学校出台了《县河镇中心学校教职工专题学习制度》、《县河镇中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县河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县河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考核办法》、《县河镇中心学校校本研修奖励制度》等,并出台了优秀研修小组的评选条件和校本研修奖惩办法。为了使其更具有约束力和深入人心,我们先后在2018年、2019年召开的教师会上将《制度》分发到各研修小组进行讨论并提交到教代会上讨论通过后正式下发到各学校(幼儿园)执行。一系列制度的出台,使学校的校本研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效规范了学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学校并将教师的研修活动的考核与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级晋职、岗位设置等挂钩,将教师研修学分转换成年度综合考核分,在《教师年度考核评分细则》、《学校常规管理考核评分细则》、《教育教学年度目标考核责任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研修活动。

三、培养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支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让市县级骨干老师,在校本研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对各级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成为我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导师制”,要求各级骨干教师传帮带一个新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开学初,新进教师在 9 月份先听“导师”课,然后请“导师”指导教学设计与试讲,先上一节课,一个月后上一节“合格课”,学校评委组与其他老师听课评课,评定为合格为止。第二年的 5 月份上一节 “展示课”,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努力借助外部资源: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的舞台,组织开展了学校的外出学习老师上一节“汇报课”或是开展一次专题讲座,让他们在讲台上展示学习所得。三是有计划地请进来。我校充分利用协作区、学区及支教老师的资源,有计划地邀请县教师发展中心、兄弟学校的学科专家来校听课、评课与讲座,使“专家引领”在我校校本研修中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四是给骨干教师搭建一个锻炼的舞台,我镇积极承办了2018年12月“国培计划2019-中小学校长工作坊第二坊总结会”和2019年4月竹溪县中青年教师大赛的语文和生命安全赛区的参观研讨活动,促进教师观摩学习和承担各级各类“对外公开课”,“向下送课,向上献课”的活动。 2018年6月又申报了“五yue德育文化+红色教育”一个“十三五”市级课题。围绕着学校的课题,我们逐渐明晰了研究的范围和内涵,切入点放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上。

四、做实教学常规研修,积极创新渠道。

1、学校校本研修包括全体集中研修(由行政办公室主持,校长、副校长轮流进行专题讲座或辅导,每周一教师例会时进行)、教研组长集中研修(由教务处组织,每周二、三、四下午分别是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进行)、班务研修(由德育主任组织,每周二上午进行)、校务研修(由校长组织,每周一上午进行)等多种层次,根据各自实际在学期初拟订相应的研修专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各研修组采用问题式研修、教学诊断式研修、案例研修及以实验课题为导引进行的研修等多种模式,其形式呈现为讲座式、中心发言人式、讨论交流式、个案评析式等多种形式。这些常规研修我校一直坚持扎扎实实开展,形成了我校务实的校本研修氛围。

2、为教师研修、培训提供时间保障,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设备和资源。①建立学校级研修模式;②各级研修活动教处统一调课;③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及校园网。

3、在做实常规研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拓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每学年上学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制定自我发展规划,校本研修计划等,老师们可根据各自实际确立自己的近期规划和中长远目标。学校有联网的电子备课室,每周定期向教师开放并进行教育技术培训。2018年,学校部分教师自发建立了“县河语文、县河数学”微信群,老师们在课堂上困惑随时在群里进行交流讨论,随着校本研修的开展与不断深入,其讨论主题与交流内容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群管理员这样号召:“这里是县河教师的天地,是校本研修交流的茶座!欢迎大家在此对县河的校本研修畅所欲言!”

五、坚持“三主”,即:让校本研修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力、成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成为学生受惠的主渠道。在校本研修工作中,我们注重了校本研修成果的转化,放大校本研修效应。

1、让校本研修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力。经过几年校本研修的探索,在县教育局的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素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先后被县、镇授予“小学调研考试优胜单位”“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十堰市教育局命名为“文明校园”。

2、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要求和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主讲镇校级公开课,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学竞赛与课堂研究,积极参加校内课堂研究、听课评课,多数教师能通过这些渠道完成校本研修的学分。绝大多数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为人师表,在每年师德师风考核中,家长评教师和学生评教师有90%以上的老师得分在90分以上。随着研训学习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教育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明显提高:95%以上的老师能熟练有效地采集网上信息、开发课程资源、下载改造或自制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均有了明显的变化。学校规范了《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的填写并由教务处纳入教学常规,每学期末组织专人进行检查、评估,填写参与率100%,合格率100%。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篇(5)

专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皖教〔2019〕23号)、《关于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中国教师研修网依据专家团队精心设计的实施思路、全国范围内2.0项目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炼梳理,结合合肥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升合肥市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指导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培训对象

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凡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在岗在编教职员工均须参加)。

三、整体设计思路

通过引领校先行分享整校推进方案和示范课例的方式,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指导团队提供学校整校推进的思路与策略参考,将优秀成果辐射影响其他学校,促进全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全员推进。

在此基础上,合肥市中小学全员教师,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通过60学时的教师全员混合式研修(包括网络研修30学时和校本研修30学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覆盖校内外全场景,围绕信息技术如何与学校教学、德育、行政服务等各项工作融合创新的问题,紧密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教科研活动、德育与学生发展、行政与后勤等方面的常态工作机制,以课例研究、优质案例资源库建设等为抓手开展研修活动,实现“一课多点”的课例开发,在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研修任务及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考核测评的同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指导力的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四、实施方案及目标

本次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主要包括项目启动期、整校推进期、测评总结期三个阶段。通过“引领示范、骨干先行、全员研修、片区入校、考核认证”的整体实施策略,实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1.项目启动期(5-6月):中小学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者集中培训

在开展教师需求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等调研基础上,以中小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融合创新示范课例三大任务为抓手,确保学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者理解能力提升工程2.0政策文件的目标任务,能够结合学校信息化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未来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科学制订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本校校本研修主题及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推进策略,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1)政策引领,聚焦方向

通过专家政策解读和平台演示,帮助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切实领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工作目标与具体任务,引领学校结合学校信息化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未来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更好地落实指导学校实施信化教学校本研修和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校本考核。

(2)案例赏析,模范参考

通过片区引领校分享整校推进方案和示范课例的方式,为参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提供学校整校推进的思路与策略参考,为培训指导者提供校本研修计划制定与实施参照,在观摩研讨的交流活动中,初步规划本校整校推进方案和校本研修计划。

(3)方案制定,融合创新

在政策领会和案例评析的基础上,分校讨论,融合创新,制定本校整校推进方案和校本研修计划,指导教师开展“一课多点”融合创新课例研修,助力教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阶段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集中讨论、校本研修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为期1-1.5天的线下集中培训;其中学校管理者1天,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为期1.5天。

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课程安排(1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一天

8:30-8:40

开班仪式

领导致辞

/

项目组

8:40-9:40

政策解读

省提升工程2.0政策解读

专题讲座

市教科院信息中心田钰主任

9:40-9:50

平台演示

平台使用演示

/

项目组

9:50-10:00

问卷演示

【问卷演示】演示说明教师信息化调查问卷

/

项目组

10:00-11:00

整校推进实施路径

【引领校经验分享】学校整校推进的路径与策略

案例分析

引领校

14:30-15:30

“一课多点”课例展示

【引领校经验分享】学校示范课例分享

案例分析

引领校

15:30-17:00

整校推进方案制定

【分校交流】校级管理者与培训指导者讨论、制定本校整校推进方案

交流讨论

/

培训指导者集中培训课程安排(0.5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二天上午

8:30-11:30

校本研修计划制定

【分校交流】培训指导者与教师骨干讨论校本研修计划与“一课多点”融合创新课例开发

交流讨论

/

            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课程安排(0.5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二天

上午

8:30-10:00

校本研修策略

“一课多点”校本研修策略

专题讲座

中国教师研修网徐守磊

10:00-11:30

案例展示点评

融合创新示范案例展示与点评

展示点评

/

2.整校推进期(6月-11月):教师全员网络研修+校本研修

各学校管理者和培训指导者组织全员教师学习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平台30学时网络课程,开展30学时校本研修,共60学时混合式培训。

(1)网络研修

中国教师研修网在平台上开发、提供专门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课程资源,包括:

①师德教育、课程思政、教改前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德育课程;

②信息化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热点、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互联网学习与创新、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合肥市能力点解读及应用软件等专题通识课程。

③覆盖30个微能力点的多学科、多学段的案例解析课。

(2)校本研修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设置针对性培训任务: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制定,在骨干教师带动下,教师全员掌握“一课多点”课例研修方法,形成可以涵盖多个微能力点的单节课或单元课课例,并鼓励教师参与市级优质课评比以及全国云研修课例分享活动。

考虑区县学校教师参训实际情况,分多种方式开展校本研修:

①整校独立开展校本研修。校级管理团队由校长领衔,教学主管校长、教导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构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带领管理团队,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负责制定本校方案并组织实施,落实研修管理与辅导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教研组及一线教师按照计划开展任务驱动式研修。

②片区引领校协同开展校本研修。基于部分学校教师较少、信息化实施条件较弱等现实情况考虑,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将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学校作为片区引领校,吸纳乡村教学点或参训人数较少的学校教师加入,由引领校协同管理和指导本片区的校本研修活动。

(3)专家团队指导(9月-11月)

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建立分学段、多元化的专家团队,遴选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和熟悉中小学教学的高校专家(以本地优秀专家为主),开展以片区为主的典型教学问题答疑、观摩指导示范课等指导活动,实时跟进培训过程,保障培训效果。

3.测评总结期:参加校本应用考核测评,总结提炼项目成果(11月-12月)

本次培训考核依据《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细则》,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完成不同角色(教师学员、学科教研组工作坊坊主、学校管理员)的60学时培训任务后,教师全员在合肥教育云平台提交至少20学分的能力点认证材料,参加校本应用考核测评。

学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通过筛选整理优秀作业、研修活动案例(规划、方案、教学设计、课例视频等)等培训成果,建设积累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优质案例,促进本地优质案例资源的共建共享。

序号

成果名称

形式

1

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方案集

文档

2

学科校本教研活动方案集

文档+图片

3

优秀个人研修计划集

文档

4

学科教学示范案例集

文档+视频

5

“一课多点”学科教学示范案例集

文档+视频

6

专家指导视频库

视频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

合肥市教育局负责本次项目的统筹管理工作。中国教师研修网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提供全过程的教学教务、后勤保障和质量检测等工作,确保实现项目质量、进度和项目目标,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二)疫情防控

根据《安徽省复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规定程序和要求,在培训期间,将按要求严格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积极配合培训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培训场所、设施设备和使用耗材等消毒工作和人员体温检测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附件1:网络课程资源

附件2:三种角色考核细则

 

中国教师研修网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篇(6)

本学期,学校研修工作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做事”,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以全市教师“千人赛课”为抓手,以抓教研组建设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落实创建优秀学科组,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教师教育八字方针,立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创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基本思路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研修工作“三大原则”,即坚持整体性发展原则,我校教师人数较多,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学科不配套,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校发展不够协调,本期和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将由教科室牵头,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的研修活动,最终实现学科均衡发展,教师整体协同提高,学科教学独具特色;坚持研修一体化原则,以教研组研修、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四课”(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活动、课型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案例分析为手段,以小课题研究、问题反思和总结为主要内容,以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提高质量为主要目的,实现校本研修的高效务实目的;坚持以教育科研为指导的原则,把握教师教育发展方向,引导教师改革教育工作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科研资源,实现校内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科研工作中,严格做到“三细”(细心、细致、细节)、“三严”(严谨、严肃、严格)、“三实”(踏实、务实、落实)的教学管理策略。

本期研修工作立足于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师资队伍建设工作;②课标研读工作;③师德、师能提高工作;④强化网络研修;⑤州市级课题实验工作;⑥教师个体小

课题研究;⑦探索五种课堂教学模式(早、晚自习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⑧研修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主、自觉研修氛围;⑨教研组建设。

通过开展以上九项工作,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三、具体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①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自培自修,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继教培训,力争人人达标。

②组织开展好“四课”活动。“四课”活动在我校长期坚持,形成惯例,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将进一步加强听评课管理,杜绝评课流于形式,只说优点,不说缺点的做法;听课节次严格落实,记录详备,严禁集中在一个时段完成听课学习任务,由教科室负责登记,并纳入继续教育灵活学时审登,凡听课节次不足或集中听课者将予以经济处理并在期终研修考核中予以扣分。新调入教师的汇报课在9月底完成。

③加强学校教学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将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确立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分层研修,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期终将评出优秀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管理将初步出台管理办法,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将纳入相应管理。

④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创新班主任工作机制。协调、配合政教处做好全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强化班主任教育理念更新,抓好案例分析,做好班级德育小课题研究,探索优秀班集体建设模式。

⑤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2008.9-2011.8)启动,对教师的成长规划进行分类,切实落实各层教师的学期成长计划。

2、继续加强课改实验工作

按照课改的总体精神和思路,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建立既具有学校自身特点,又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取得最大化的课堂效益。进一步深化课改,更新观念,在观念上要进一步强化新的教学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在行动上要实现“三变五让”(三变: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

①继续加强课改工作。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改这一核心,结合学科研修活动,开展好新课程研修工作,强化教师新教育理念的建立,强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在教

学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总结,在创新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并把教学反思形成制度,纳入教学常规检查,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基本方针。

②利用“四课”活动,深化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课堂研讨形式为主,把课改理论转化为课改实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探讨,同时为教师提供一些示范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教学圆桌(圆圈)会议的形式把评课引向深入。

③研读新课标。各学科教师,尤其是初三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课标,力争做到“不走样,常创新”。重视课堂教学设计:要弄清学生基础,明白教学要点,提升优质课堂教学比例。落实未认真准备的课不上、未细致思考的问题不提、未认真研究的题不做,尽一切可能减少课堂废语言、废环节。未备课却上课的视为教学事故,并与个人年度、学期考核挂钩。

④引导教师自觉反思教学,记录好教师自己在课改过程中的成长经历。纳入学期个人研修考核。

⑤盘活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资源,用管理制度切实引导他们发挥教学示范作用。骨干教师要心系教育,胸怀学生,带出一个学科,带好一批教师,并初步实施各级骨干教师工作学期考核制。

⑥课型研究工作要由教研组长落实,分步实施,集中力量研讨出五种课型的基本程式,并在教师的实践中加以完善。可能的话在期终评出先进个人和优秀教研组。

3、配合教务处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要确保我校的毕业班质量明年再上新台阶,完成学校制定的升学目标和质量目标。重点是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备课做到课前有思考、有思路,利用集体智慧,做到“胸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数(学生学习现状、差异有数),手中有法”。上课要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课堂要体现学生主体,实现能力目标,达到思维训练。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实行“走课”,推门听课、学科考点教学指导。

4、强化教育科研工作

①我校教科研工作的任务:抓好州市级课题的实施和管理,及时总结,形成课题成果,确保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集体备课有针对性,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课堂教学提质服务;小课题研究讲求实效;非课题化工作要积极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行动研究,把工作课题化落到实处。

②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研究,由教科室牵头,认真审阅教师上报的小课题,并筛选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课题立项。以教研组为阵地,学科教师为主研人员,以行动研究和叙事性研究为手段,把研究成果尽快梳理出来,力争今年有课题结题。

③全校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育叙事研究(积极参加校本研究网科研平台)和读书活动,参加读书活动的征文交流活动。

④加强特长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在教师竞教竞技(千人赛课决赛)活动中予以有力指导,力争在今年取得好成绩。

5、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

在春季培训的基础上,本期将把培训工作范围扩大,做到培训的指向性更明确。严格落实参加远程教育的教师的网上培训,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学时与学分。不仅仅人人要会利用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且要会制作课件,会熟练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要求每位教师要高质量的完成一份电子教学设计(课件、单元检测、模拟训练等)。凡未在e21教育网(省校本研究网)注册的年轻教师要以实名注册,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研修,每期完成10学时的网络研修形式的学习。全员达到市仪供站对此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并把培训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学期考核奖惩。

6、凡参加08年秋季涉外研修活动的教师必须服从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每次活动必须保证时间、保证质量,继教中心安排的所有研修活动都将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规范学时登记。

7、不断创新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组织开展网上教研和教育观念网上辩论赛等活动。抓好“四优”评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评优活动,力争上档次,出成果、展风采。

8、本期校本研修工作的几点要求:

①完善校本研修管理体制,尤其是评价激励机制的构建。

②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要以负责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完成个人规划表的填写。

③学科教研组建设不能淡化,而应得到强化。以研究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研组的专题研究—备课组的伙伴合作—教师的实践反思”三个层面评价教研组工作开展情况。依据《市学科教研组建设指导意见》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工作要形成单列计划,计划中要明确本期工作要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教研组的研修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重点解决本学科的1—2个问题,集中力量抓好组内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上课、课后反思和小课题研究,并体现学科建设特点和学科建设理念。

④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确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备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学习方式、作业设计;二是规范集体备课的运作程序:中心设计人提供教学设计讨论稿——集体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中心设计人根据交流讨论的结果,修改设计书——将修改后的设计书分发给组员作为教学执行书——填写课后小结。三是加强集体备课的考评。备课组要组织成员在开学初集中学习课标,规划好本期本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的重点,依据年级学生学科学情,找到学科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⑤小课题研究的申报与管理将实行教科室与教研组共同负责制,结果纳入教研组考核。

总之,08年秋教科室工作将以务实、高效为工作指针,全力以赴做好以上各项工作,为小渡船民中品牌铸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科研工作行事历

九月:01.校本研修工作会(教研组长)。

02.课标学习研读。

03.审批并确定立项小课题研究日程。

04.落实开展本期集体备课工作。

05.制定“四课”计划。

06.继续开展读书活动。

07.安排落实研修活动。

08.年青教师推评后备骨干教师的遴选启动工作。

09.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规划。

10.新调入教师见面课(汇报课)。

11.千人赛课组队准备参加市决赛。>12.推普周系列活动。

13.市教育工作会议。

十月:01.开展课改交流课和研究课活动。

02.立项课题实施研究。

03.举办“我与课堂”主题读书征文活动。

04.集体备课月检查考评。

05.安排落实参加市千人赛课活动。

06.读书活动检查。

07.10月上旬参加全市初中化学实验汇赛活动。

十一月:01.教研组建设经验交流。

02.安排落实市研修活动。

03.课题研究交流。

04.初三复习课型、讲评课型研讨活动。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06.学期教师专业成长计划实施阶段性检查。

十二月:01.课堂研讨交流活动。

02.初

一、初二课型模研讨交流活动。

03.立项课题的结题筹备工作。

04.教师优秀教学设计、叙事论文验收。

05.集体备课月考评。

一月:01.“四课”活动总结评奖。

02.立项课题结题、评奖工作。

03.校本研修、自主研修考核。

04.总结学期研修工作。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篇(7)

【关键词】小学师资;综合素质;校本研训;发展策略

一、小学师资素质提升的研究意义

新课程改革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出了新的紧迫的要求,尤其在现代校本制度建设背景下的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研究,对教师作用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内涵的理解也在相应的丰富而深化。比如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途径校本研究”。主张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乃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三大核心内容。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继研究“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与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此三个维度规范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但是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校本研究,却相对淡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提高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策略研究将成为本区域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校本课题。怎样才能让小学教师真正融入新课改之中,让广大小学教师在原有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提高本校教师整体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成为我校校本研究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我校(小学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师素质提升活动,效果显著,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学校也在此活动中取得了丰富的研训经验,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支适应社会发展和义务教育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是目前教师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步骤,更是有效发挥教师专业职能的研究智慧。同时,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策略校本研究,强劲拉动本校教师的校本研训工程建设,在专业引领之下,教师自主发展跟进,有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建设的步伐,也使教师专业成长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主张探究的具体目标,是使教师能够认识并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相关政策,树立起全新的义务教育理念;使教师能够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框架结构、基本内容、评价办法、管理体制等,转变其研训行为和教师培训方式;使教师能够掌握并应用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各学科教学实施建议,改革的突破点,更新教学技能,改变教研策略;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适应与提高理念,帮助教师解决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的义务教育师资队伍。

二、小学师资素质提升的研究内涵

针对我校小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现状,按照目前课改的教育资质要求,遵循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建设思路,鼓励小学教师积极开展学习、研训、反思、互动活动。通过培训报告会、专题研讨、读书沙龙、经验互动交流等形式,丰富教师的学习生活,推动教师逐步提升义务教育专业素养;搭建教师网络互助平台,创造教师素质提升校本研究特色。拉近各学科间的素质能力差异,形成能力提升同伴研讨氛围,落实校本科研促进校本教研的工作方略;营造小学教师专业引领机制,提高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利用我校的名师工作室,搭建名师与中青年教师的互动合作平台,构建名教师示范、灵活、开放的信息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校本研修模式。一是聘请区域知名教育家、名流教师、学科特级教师等为工作室顾问,名师工作室学科领衔人为导师,从教育理论到教学实践,从学科专业到教育专业,实现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典型引领。二是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建设名师工作室博客网站,领衔人通过教育博客推介自己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在网站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纾解小学老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信息化教学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青年教师提供学习与反思的交流平台,激发青年教师的教育热情和智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交流,自主校本研修,形成一种灵活、开放多元的新型协作的信息化教学教研文化;提供展示交流平台,增强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自信心。要搭建两个平台:一个是学校的研修舞台,学校帮助和鼓励进步较快的教师登台亮相,定期汇总经验,形成教学反思;另一个是全体骨干教师参与的具有导向作用的信息化教学“导学案”的研发平台,集中集体智慧,共同参与学习,适时补充修正“导学案”的不适应性实践因素。通过这两个舞台,让教师充分展示高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培养了教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提升了教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水平;引导制订小学教师个人发展计划,造就信息化素养提升校本研究学习型与研究型骨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机结合,在学校整体的大环境下形成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把教师的个人信息化专业素养提升校本研修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校本制度建设的发展性举措。通过目标指引,让小学教师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信息化教学素养提升校本培训为龙头,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各科教研为两翼,打造综合性教师研训特色。通过校本研究实践,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培养一批信息化素养提升教研型骨干教师,促进自己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综合教育素质。

三、小学师资素质提升的研究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