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20:37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篇(1)

一、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物业的价值不但取决于坐落位置、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室内外装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配备设备的品质性能、系统结构和运行状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竞争机制的引入,物业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事实上,设备管理几乎涉及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归纳其功效与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系到声誉和生存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社会声誉乃至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物业设施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人们能安心方便地生活和工作,企业被认可,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竞争力得以加强,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反之,如果一些设备经常处于性能不良或停机待修状态,直接影响整个物业的功能发挥,降低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声誉。甚至无法再取得人们的承认,丢掉市场,丧失生存的根本条件。

(二)关系到服务的成本和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设备管理对服务成本的影响,除了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外,还有设备的投资效果、停工损失、维修费用、能源和材料消耗等。

加强维护保养,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和减少停工损失。

树立经济运行的意识,注意节约运行中的能耗费用、操作费用,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来减少日常机物料的使用量,杜绝“跑、冒、滴、漏”等缺陷,以减少相关费用开支,使设备一直处于最佳、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普遍使用,设备所占资金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显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设法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程度,而设备管理的科学化无疑是关键。具体说,就是取决于设备经济管理的一系列环节是否达到最佳水平。

二、设备管理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良好的设备管理要做到:

(一)建立先进的设备管理体制

1、按物业管理企业的规模、考虑用设备的数量、复杂程度和设备集中程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检修人员的技术力量和组织形式,结合企业的特性、功能及工作特点(运行班次、有无假日)等各种因素、实事求是地设置设备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力求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体现先进性。

2、设备管理负责人必须熟悉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必须熟悉设备的技术理论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3、加强设备管理体系得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培训,对操作人员实行使用维护培训,对检修人员实行技能培训,并把各项培训工作列入设备管理工作计划中。

(二)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的物业管理企业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2、设备基础资料管理制度。

3、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制度

4、设备检修制度。

5、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6、培训教育制度。

7、特殊设备管理及应急制度。

8、各类机房、变配电房的出入登记制度等。

(三)做好设备管理的基础资料工作

基础资料工作是设备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基础资料必须正确齐全。利用现代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使基础资料电子化、网络化,活化其作用。

设备的基础资料包括:

1、设备的原始档案:

①基本技术参数和设备价格;②质量合格证书;③使用安装说明书;④验收资料;⑤安装调试及验收记录⑥出厂、安装、使用的日期。

2、设备卡片及设备台帐

设备卡片将所有设备按系统或部门、场所编号。一台设备有一张设备卡片,设备卡片上登记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基本技术参数、设备价格、制造厂商、使用部门、安装场所、使用日期等。

按编号将设备卡片汇集进行统一登记,形成一本企业的设备台帐,从而反映全部设备的基本情况,给设备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3、设备技术登记簿

设备从一开始到报废的全过程。包括计算、设计、制造、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报废,均应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每台设备建立一本设备技术登记簿,它是设备的档案材料。设备技术登录簿中有:

①设备概况:即设备台帐上的资料;②设计参数和条件、技术标准及简图;③设备运行状况;④备品配件;⑤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情况;⑥设备大中修记录(包括时间、费用、人员);⑦卡;⑧设备事故记录;⑨更新改造及移装记录;⑩报废记录。

设备技术登录应及时准确齐全,应反映该台设备的真实情况,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4、设备系统资料

因此,除了设备单机资料的管理之外,对系统得资料管理也必须加以重视。系统得资料包括:

①竣工图:在施工时原则上应该按施工图施工,但在实际施工时往往会碰到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变动,把变动的地方在施工图上随时表注或记录下来,尤其是管道及阀门安装的规格、位置、标高及走向等。如果在施工时没有把变动的地方表注或记录下来,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施工结束,把施工中变动的地方全部用图重新表示出来,这样的图纸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竣工图。竣工图应由资料室及管理设备部门保管。

②系统图:竣工图是整个物业或整个层面的布置图,在竣工图上各类管线密密麻麻,纵横交错,非常复杂,不熟悉的人员一时也很难查阅清楚,系统图就是把各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也称分系统),子系统中可以用文字对系统的结构原理、运作过程及一些中药部件的具置等作比较详细的说明,表示方法灵活直观、图文并茂、使人一目了然,可以很快解决问题。系统图也是对员工培训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参考教材。

(四)设备管理目标

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现有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及完好率,这是设备管理的根本目标。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检修时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技术性能的发挥、使用寿命的长短,固然同设备的先天条件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的后天条件,即设备管理的好坏。如果一台设备能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定期检查修理,就恩能够保持设备的完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反,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降低设备的有效利用率,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引起设备事故,造成设备的损坏或报废。

1、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根据统计,设备事故大多是由于操作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由于操作使用不当,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设备必然容易陈旧老化,设备的故障及检修也逐步趋向频繁,花费在排除故障及计划外检修(抢修)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越来越少,设备停机或无效工作时间越来越多,势必会大大降低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但是不能任意削减必要的维护保养时间来提高有效利用率,也不能任意加大设备的运载能力,使设备长时期超负荷运行,这样“拼设备”势必加剧设备的损坏直至报废。

2、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的完好与否是通过检查来评定的。行业的不同、企业的不同,评定的标准也不同。一般的完好标准为:

①零部件完整齐全、符合质量要求及安全要求;

②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功能达到规定要求;

③设备技术资料及运转记录齐全;

④设备整洁,无跑冒滴漏现象;

⑤防冻、保温、防腐等措施完整有效。

评定为不完好的设备,应针对问题进行整改,经过维护、维修,消除不完好因素,升级为完好设备。如果经过维修,仍无法达到完好的设备,应该加以改造或者报废处理,不能使其长期处于不完好状态。

(五)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做到专业管理同安全管理相结合越是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越应注意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应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管理业务水平的人才。但是纯依靠少数专职设备管理人员来管好企业的所有设备是不可能的,还应该发动企业全体员工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共同用好管好所管辖区域内的所有设备。因此,对操作使用设备的人员要加以培训教育,要求操作使用人员懂设备的用途、结构、原理、技术性能、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的排除及报告等基本知识,教育大家正确使用设备、爱护设备。最后应该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设备、维修人员会操作设备,并要求只有取得了国家考核颁布的技术资格等级证书的人员才能上岗,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实现设备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现代化设备带来的新问题

现代化设备在各类物业管理企业的大量使用,使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1、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可以获得高效率和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故障损失大、磨损腐蚀加快、严重污染环境和能源资源消耗大等。

2、设备的投资和使用维护费用大量增加,迫切要求注重设备与设备管理的经济效果。

3、现代化设备技术综合性强,全过程环节多,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管理,确保服务体系得优化运转。

4、使用现代化设备,岗位分工较细,经常是单工序操作,设备结构复杂,人的感官能力难以适应。因此,要求加强人机关系得研究,以保证人与设备的协调。

(二)传统设备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面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维修型设备管理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

1、传统设备的大量工作集中在维修阶段,而较少注意设备全过程的管理。

2、设备维修的目的是为保障服务的单一设备修复,本质是静态管理;在科技迅速

发展的情况下,只能是“复制古董”。因此,不能适应对现代化设备进行系统管理的要求。

2、传统设备管理不能保证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制造与使用分家,前半生管理与后半生管理脱节。因此,不利于有效解决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新问题。

3、传统设备管理在技术、经济、组织三者关系方面,侧重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同时对组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4、传统设备管理仍然停留在单纯配角服务的阶段。在企业转变为以经营为中心的情况下,不能为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及时提供技术、经济保证。

5、传统设备管理只注重设备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参加,没有把同设备有关的部门、人员组织协调起来,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于传统设备管理存在局限性,它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在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形势下,管理好现代化设备的客观要求。

四、设备管理的内容

(一)设备管理的范围

设备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都处于运动状态,分别表现为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种状态。设备的物质运动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的和化学的作用而产生磨损、疲劳、腐蚀和老化等性能劣化,因而需要修复、改造和更换,甚至报废处理。设备的价值运动是指设备在制造产品过程中的资金转化,即将设备原有价值和维持费用通过提取折旧和记入服务费用,逐步转移到服务的成本中去,从而导致设备净值不断下降的过程。两种形态形成设备的两种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他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因此设备综合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技术管理,而且包括经济管理。物业的设备管理,习惯上又分为设备投产使用前的前期管理和使用后的后期管理两个阶段。前期管理抓从规划到投产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物业管理企业早期介入前期管理工作,这将为后期管理工作和向业主(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打下良好基础。后期管理工作抓从设备运行到报废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它是物业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设备管理的具体内容

设备管理围绕设备的两种运动状态和整个寿命周期,具体开展以下各项工作。

(1)组织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展开,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人员培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贯彻和实施。

(2)设备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采购、订货、安装、调试、使用初期管理及信息反馈等。

(3)设别固定资产管理包括设备资产的验收、编号、移装、调拨、租借、封存、报废以及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等。

(4)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包括设备使用制度、操作维护规程的制定,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组织维护检查评比及管理等。

(5)设备修理管理包括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修理工艺的设计和新技术的采用,修前技

术、生产准备,修理技术文件、工作定额的制定以及设备品配件管理等。

(6)设备状态管理包括设备技术状态完好准备的制定,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状态检测、

诊断,设备的故障和事故管理等。

(7)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管理包括技术改造、更新项目的确定和计划的编制、改造、更新的组织和实施。

(8)动力设备(管网)管理包括安全运行、维护检查和供能管网管理等。

(9)设备经济管理包括设备投资、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用、改造更新资金管理等。

(10)设备信息系统管理包括信息系统得建立,信息的分类和处理,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等。

五、做好设备管理现代化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归根结底是设备管理思想、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成为制约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瓶颈。积极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对设备有效地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效能达到设备管理现代化是物业管理企业解决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领导必须重视,尽快完善本企业的设备管理体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开辟道路。

(一)树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思想

设备管理现代化首先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即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明确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使它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形成有机的结合。运用系统管理理论,改变过去孤立地看待设备管理的观念,做到与企业管理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完善设备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根据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合改革设备管理与维修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与设备综合管理思想相适应得全员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强化专群结合的班组设备管理。健全设备前期管理、状态维修、改造更新和奖惩制度,以适应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三)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

推广应用设备诊断技术,从状态维修向预知维修发展;应用ABC分类法提高备件管理水平;应用网络技术组织关键设备大修理工作,达到缩短修理工

期和维修费用、资源优化的目的,以提高设备寿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经济性。

(四)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

设备管理篇(2)

袁五一

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海外工程公司资产装备部

摘要:规范境外项目的设备前期管理、资料管理、维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及现场管理活动,达到提高设备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管理 维修 资料 备件 润滑

一、引言

随着我油田不断走出国门,设备不断增加。它们是企业生产的精华,

是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我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据

调查有些公司的设备运行仍不理想,设备故障停机率高的问题仍很严重。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维护技术力量跟不上,有的是缺少技术资料、

配件等,但归根到底是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做好设备的管理非常

重要,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于维护好使用好设备,促进科技进步和

公司的发展,使先进设备发挥最大的效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在此

就设备的管理及维修保证体系谈谈认识与体会。

二、高度重视设备的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调研设计、选型、质量控制、配套安装、调试与

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这主面的工作将为以后的设备使用与维护奠定基础。

首先在调研设计上,尽量使用国内结构先进、质量可靠、技术成熟的装备,

国内不能满足的主要装备引进,使装备整体性能、技术含量、适用程度保

持国内外领先;其次在选型方面,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

上适用”的原则;其三在质量控制方面,选派装备管理人员及制造监理人

员加强装备在制造过程中的过程控制,在装备综合调试过程中,让装备使

用者参与装备的综合调试,严格按照技术协议进行验收;其四是操作人员

的培训,它是这些设备能否发挥其最大效能的关键。由于现代钻井装备正

朝着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系统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广泛

采用计算机、微电子、 PLC 等高新技术,是光、机、电、液等先进技术成

果的综合应用,对设备操作人员、工艺技术人员、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都

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选派技术骨干到设备制造厂家培训,熟悉、掌握和预

验收所购设备非常重要,如果培训了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那么对设备的操

作、维修保养、检修就会得心应手,使设备发挥出最大效能。同时设法保

证这些人员岗位的稳定也非常重要。

三、做好原始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

原始资料对于设备的管理、维护及人员的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台设备的随机资料都要移交到装备科资料管理处,在认真筛选后归档,

然后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同时要复印一份交给使用单位,这对今后设备维

护保养、备件选购等都很重要。

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对设备的全寿命管理至关重要。对每台设备

建立设备台帐、卡片与备配件清单,把设备的使用和故障情况进行认真记

录,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就能为以后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必要的信息,同

时能对分析设备运行情况、研究改进设备管理与维修对策提供方便。

四、建立新的设备维修制度

我们传统的维修体系是采用集中维修体系,由装备管理部门负责全公

司的设备维护,这种体系易发生互相推诿现象,不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影响维修效率。建立有效的考核体制,将装备部门、基层单位形成统一的

利益共同体,就迫使他们对设备进行钻研,吃透各技术细节,迅速提高技

能水平,同时能密切配合,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快速判断并迅速解决,把

故障停机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着眼于“强保养,零等候”,以“强保养”

为前提,制定和实施以操作者为执行主体的各项管理制度;以“零等候”

为基础,保证设备的故障及时处理。

建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体系,搜集丰富的数据资料,通过优化设

备的使用、维修、改进、更新各个环节,以最低的费用实现设备的维修与

改造。

五、加强设备现场管理

保证设备安全、稳定、有效运行,必须做好设备的现场管理。现场管

理主要是指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和润滑管理等。设备使用期限的长

短、生产效率的高低,虽然取决于设备本身的结构和性能的好坏,但也取

决于其使用和维护情况。所以必须对设备实行特护管理,减少设备的人为

劣化,减少因缺乏保养而造成的停机。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建立设备用油

的技术资料与技术规范,贯彻润滑“五定”和“三过滤”的管理,并定期

检查、定时监测设备的润滑状态。

领导重视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各级领导要对设备的正确使用、维

护保养负领导责任,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对现场

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

坚持设备巡检、交接班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要“四到现场”,即设备管理

到现场、设备检查到现场、设备工作协调到现场、设备问题处理到现场。

六、强化设备备品配件管理

备品配件的供应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但这些备品配件往

往国外不易购到,很多还须从国内进,存在如供货周期长等很多问题,这

也是设备停机的原因。所以做好备品配件的管理,对于降低成本、保证设

备正常生产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1、根据经济合理、集中管理原则加强备品配件的计划管理

建立集中管理的备品配件仓库,基层单位、维修人员与管理人员要互

通情况,实行专人专项管理。根据历年的消耗情况,实行“3A 管理”,即

按照设备、部件和零件在生产过程,以及影响生产程度的大小,按照其重

要性、关健性而确定的一种等级排序,最关键的即为 A 类,其次为 B 类,

再次为 C 类。据此,我们把设备分为 A 、 B 、 C 三类,然后再把部件

分为 A 、 B 、 C 三类,最后再把备品配件分为 A 、 B 、 C 三类。

这样就划分出 AAA 到 CCC 共 27 类具有不同关键性等级的备品配件。

实现关键的备件不短缺,不重要的备件零库存,使备品配件管理逐步进入

一个规范化的良性循环。

2、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多种备品配件当地化途径

对于当地企业能够加工制造的,组织人员全面考察这些厂家的产品类

型、生产规模、技术力量、生产和质量管理情况等,在价格合理的基础上

从中选取合适的厂家进行协作配套。

对于当地化工作各方面要密切配合。首先领导要重视和支持,当地化

工作技术难度大,风险大,工作复杂,各级领导进行组织协调。制造者、

管理者、维修人员、操作人员都要密切配合,配件采购后各方面要协作进

行试用,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只有这样当地化工作才会成功。

七、积极探索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采用计算机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的必然选择。近几年国

内企业逐步开始使用计算机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功,仅

有先进的设备硬件,而没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很难产生出最佳的效益。

计算机辅助、网络化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计算

机集成状态维修信息系统的研究,将带来更多的先进维修方法和管理模式。

在企业设备管理中推广应用软件,如 EAM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CMMS

(计算机化的设备维护管理系统)、 ERP (企业资源计划)等,无疑将使

设备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八、结束语

只有加强设备的科学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既注重实际情况,又考虑

到长远的发展,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新

设备管理篇(3)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档案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of special equipment and meaning; The use of special equipment registration;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archiv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特种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中,特种设备的管理也被国家相关部门重视,而企业使用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安全使用,保障特种设备的运行安全,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并进行管理。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 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 MPa,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 MPa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

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企业购置特种设备必须使用具有相应许可资质的单位制造并经监督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械。并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企业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到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流动作业的起重机械,企业使用单位应当到产权单位所在地的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未办理使用登记手续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特种设备。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使用的单位或者个人,将采取措施制止继续使用。

企业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相应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安全管理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以保证其掌握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对特种设备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运行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索具、吊具,压力、高度、承载能力等安全因素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保证索具、吊具、压力、高度、承载能力的安全使用,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需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且定期演练,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企业使用单位建立起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设计文件、主要受力结构图,机械传动图,电气液压系统原理图;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使用和维护说明,出厂检验报告,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故障、事故记录。

设备管理篇(4)

为保证设备设计在核电项目管理中有效实施,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最优化,在设备设计管理策划过程中要坚持针对性、全局性、程序性的原则。

1.1针对性核电工程项目相比其他行业的工程项目,具有如下特点:①对核安全和核质量的特殊要求;②具有高技术特点的接口众多的系统工程;③资金强度大、建设周期长(一般需5~7年)[2]。因此,进行设备设计管理策划时必须根据具体核电项目的特点,集合外部环境条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措施,才能合理制定符合具体项目的设备设计策划。一般在进行核电厂核岛设备设计策划时如下因素需予以考虑:①具体核电项目的合同形式;②核电厂设计承包形式(总包院或总体院);③长周期设备供应合同采购计划;④核电工程建造周期(包括第一罐混凝土FCD时间点);⑤具体核电工程的厂址条件;⑥核安全当局审评问题;⑦核电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

1.2全局性设备设计涉及物项分级、标准规范选取、接口管理、分析管理、审查管理、变更管理、资质许可管理等诸多内容。以接口管理为例,设备设计在核电设计院内部与总体、工艺、水、电、气、土建、焊接、探伤、应力分析等专业均有功能接口和实体接口,在外部则与设备采购、制造、运输、安装、调试也有接口关系。因此,在进行设备设计管理策划时需要将整个核电项目涉及的所有管理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理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有全局意识,这对项目管理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1.3程序性设备设计管理策划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考虑,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程序是确保设备设计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和保证。管理程序是质保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备设计活动必须在程序规定的要求下开展设计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核电厂核岛设备设计活动是有章可循的。结合S院在核电项目中设备设计管理实践,设备设计管理策划确定需要编制的管理程序文件见表1。

2设备设计管理策划的主要内容

核电项目的设备设计管理策划可以是独立成文的设备设计策划书,也可在项目的设计策划中体现。但针对核电厂核岛设备设计的特点,设备设计策划书除了包括项目概况基础信息(例:工程项目合同依据、厂址情况、项目名称等)外,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2.1设计质量管理设备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质量管理是设计策划的组成部分。应把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具体化,应覆盖设计策划的各个方面,并提出措施,以便在设计过程中组织实施,保证设计质量。对于有设计质量保证大纲的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要求可在核电项目的质保大纲中予以明确。

2.2确定组织机构项目(设计)经理应根据项目范围或规模明确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备,主要涉及到项目的各部门构成、职能设置和权责关系等。以S院为例,按需从项目管理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明确,通过合理配置达到人力需求与配置的最优化。例如:①项目管理和技术领导岗位;②专业所(部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设备主设人;③编制、校核、审核人员。

2.3确定设计原则核电厂核岛设备设计原则可结合项目的安全性、经济性、先进性,以及业主的要求等合理确定设计原则,一般而言,核电厂核岛设备设计应考虑的主要设计原则包括:①遵守中国核电法规(如国务院第500号令、HAF601等);②遵守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以国外核电先进国家的规范标准作为补充;③满足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URD);④采用成熟设计,逐步提高设备国产化率;⑤采用模块化设计,缩短建造周期(针对非能动核电项目);⑥相比某参考核电厂,适当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

2.4设计阶段划分核电厂核岛设备设计阶段一般分为方案设计(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成熟度,一般按如下原则进行阶段设计范围的确定:①核工程中的核安全级设备,辅助系统中的主要设备通常采用三段设计方法,但对于在以往项目中使用过成熟技术,可以根据重要性和复杂程度酌情考虑采用二段设计方法。②不属于以上设备设计的其它机械设备、工具、吊具等可采用二段设计方法,即方案设计(或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在各设计阶段设备设计策划需要完成的主要设计文件见表2。

2.5设备设计计划设备设计计划的编制一般需结合核电项目设计合同谈判,深入理解和把握设计合同和二级进度计划的要求,对合同范围内的设备设计工作进行合理的工作包分解,配置相应的活动和逻辑关系,最终编制合理可行的设备设计三级进度计划。项目(设计)经理可以根据设计工作范围、项目负责程度、项目生命周期对进度计划开展合并、拆分、分步等操作措施。

2.6设计过程控制必须制定措施对设计过程进行控制,设计过程控制策划内容一般包括:①设计输入;②设计接口;③设计分析;④设计验证;⑤设计输出;⑥设计变更;⑦设计确认。这些策划必须遵循HAF003《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设计控制”章节的相关要求。

2.7设计文件控制通过对文件的编制、校对、审核、批准、发放、变更等进行控制,确保参与活动的人员能够了解并使用正确合适的文件。文件控制措施制定时需考虑:①文件由合格人员按规定格式进行编制;②按程序进行校审,保证文件的技术合适性和实际可操作性;③由程序规定的人员进行批准;④文件控制部门建立文件分发清单,定期公布已分发的文件清单;⑤文件的修订情况必须及时通知所有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2.8许可资质管理对于核电项目中涉及核安全设备,应根据HAF601《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履行核安全设备设计活动的报告备案,按照监督计划在核安全设备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前应做好接受监督检查的准备,针对监督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整改措施。

2.9设计服务管理根据合同或协议所规定的内容,策划设计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例:设计交底、技术澄清、工程变更申请、不符合项审查等)、主要流程和实施途径,包括设计院向设备制造厂派驻专业人员以及建立设计现场经理部等,以确保设计服务工作的范围、进度和质量符合合同的要求。

3结语

设备管理篇(5)

参照各个招标规范要求,应明确具体的范本,构成固定形式的文本格式,特别是商务文件。进行招标工作的具体内容应尽可能的详实全面,配备完整的清单,预防漏项问题。针对接口特别是外部接口应进行详细的叙述,做到清晰的分工,确保界面的清楚。针对接口位置,应确保具备接口关系的招标文件叙述的合理一致性,预防重复招标问题以及漏项现象。另外,实践工作中应采取有效的评标方式。例如,进行性价比分析、引入技术入围方法等。不应盲目的通过低价中标方式进行管理。应将具备能力,资质优秀、价格合理的企业吸引进来,而非选择价格低却不具备能力的企业。工作人员应全面了解合同内容,把握相关条款。明确合同自身的完整性。不论是否体现经济效益、是否轻松容易的合同约定事项,均应全力执行。

2设计管理与监理管理

设计管理工作中应确保参照统一的设计标准,清晰了解具体的审核事项、内容,提升设计规划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综合管线规划阶段中,应做好整体的分析,将相关系统应用的各类设施、工具均考虑进来并明确布置原则。实践工作中应确保出入口通风装置、地面灯具布置密度、变电所低压控制开关柜、电箱编号设置、回路控制、动力配电箱装置开关、给排水管路型材等规格、型号、标准的有效统一。相同供电设计阶段中,还应注重位于供电设施之上布设风管,特别是位于正上方的位置布设风口较易由于凝露水不断的下落导致设备系统引发的故障问题。另外,应预防变压器同低压开关装置不位于相同层令母线长度过大的问题,严格防控故障现象。针对传统电容补偿系统功能应进行细化研究分析,有效应对其无法适应当前地铁工程现实运行状况的问题。对于综合接地系统的引出端子应做好防盗设计,提升总体规划管理水平。另外,应强化地铁工程设计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管控,预防设计图纸存在矛盾现象或出现缺漏问题,对施工建设进度以及综合质量形成不良影响。进场员工应全面了解图纸内容,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时快速的进行现场指挥以及有效的调度管理。预防设计人员随意更换问题,确保给予地铁项目现场设计的持续性、有效性支持,令功能要求体现良好的一致性。监理管理工作中应确保岗位员工配备齐全,依据合同标准进行操作。同时,应确保监理人员经验丰富,资质水平优秀,控制人员的随意流动。针对不依据合同内容履行工作的人员应严厉的进行惩处。应全面清晰监理管理工作的义务,明确其享有的权利,体现监理工作的法制性以及权威性,确保监理真正的代表业主方发挥监督职能。

3业主管理及联调管理

设备管理篇(6)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创新;设备经营效益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04-02

企业设备运行管理,是指从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兼有技术、经济、业务三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机械设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项目工程质量、工期和效益,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资料统计,机械使用成本一般占工程总成本的10%~15%。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体制下,建筑企业为了中标不得不压低投标报价,造成施工企业在经济上更加困难,施工成本的压力更大。因此,在项目施工管理下,如何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越来越受到工程项目部的重视。

一、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设备管理包括库存实物和设备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搞好生产设备管理可以减少设备在库存保管中因丢失、锈蚀、磕碰损坏造成的损失;可以避免生产设备在发放过程中发生错发、漏发的事件;可以通过对生产设备库存情况的分析,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因库存年久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对设备资金占用情况的统计分析,摸清家底,制定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盘活资金的措施,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一)从生存发展的高度管理

对企业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装备效能的管理水平不仅能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公司领导者以及员工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要从生存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比如,将设备的保值增值率以及装备规划等系列管理指标列入管理者责任目标;将机械完好率、利用率、机械事故发生率等经济技术指标,作为企业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之一。企业管理层要对设备管理机构组织、管理网络建设、现代化管理设备的使用,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保障。

(二)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对任何施工企业来说,对设备管理应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并采取修订多项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在之后的制度执行过程中,企业要不断的根据自身特点,逐步总结内部的设备管理经验,然后对质量管理体系制度进行修订,对设备的供、用、管、养、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做到均有章可依;实行设备的细化管理。对设备技术档案工作、设备备件台账、企业的备件明细和编码的ERP数据进行整理,并随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技术参数、备品备件、设备简图等方面进行整理、归纳,从中总结出设备的关键点、使用周期以及内部备用状况,以此作为对设备检修及日常维护工作起到指导作用;编制、执行设备现场管理、实施细则,对设备进行现场定置管理,并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网络,并实施各级管理责任制;对设备管理机构的岗位职责建立细致的工作程序,并明确各部门、岗位间的工作接口关系,以明确设备管理的职责划分。

(三)点检定修、预知维修

设备点检定修和预知维修制度属于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是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施工企业应明确各方职责,优化点检和检修工作流程,并进一步强化、细化点检、预知考核,不断完善相关维修管理制度,有效保证点检质量,为设备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提供可靠依据。点检定修和预知维修的管理模式可逐年提高企业设备的出动率和实动率,故障率将不断下降。

(四)提高诊断技术

设备诊断技术是对设备故障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转变的重要形式。对设备故障进行诊断的技术应用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一是通过与机修部门进行合作,对设备状态进行检验分析,对设备结构件进行探伤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设备有效运行;二是通过自备的诊断仪器实施诊断。

(五)设备隐患的综合治理

(1)动态管理。是指在设别管理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安排整改,对于暂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及时制定有效的监护措施,并随时掌握其劣化趋势,根据条件限期整改;(2)档案管理。新、旧设备按其设备故障情况逐台建立相应的设备台账。设备台账应包括:相关设备隐患项目名称、隐患内容、隐患发现时间、当时计划整改时间、实际整改时间、项目负责人等;(3)全过程管理。从隐患的发现到最后消除,均有项目负责人按照定措施、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以及未整改前强化监护、强化整改的全过程管理、强化考核的“三定三强化”的原则来指导、执行,使设备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六)采取租赁和转让方式

采取租赁和转让等方式盘活闲置设备资产。建筑施工单位应对富余和闲置设备积极开辟新的利用渠道,采取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等方法,以租赁和有偿转让等方式盘活资产。对一些技术落后的设备经改造后,使其得到充分利用。这样可为单位节约资金,创造经济效益。

(七)加强培训、培养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企业内新设备、设施不断增加,对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形式下,企业设备管理、操作人员不能再只是一个纯工程技术人员,而应该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技术经济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市场的、经济的角度在原来的设备管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以便运用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济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因此,企业内应围绕设备管理及操作薄弱环节,采取多种形式的方式学习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经验,或采取定期对设备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

三、设备管理创新措施

(一)设备经济管理创新

设备的经济管理是设备综合管理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企业要想突出设备管理的作用,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动上重视设备的经济管理,从过去的纯技术管理向经济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贯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目标,盘活存量资产的设备管理思想,抓好设备投资的决策管理。比如,在遇到设备大修、设备更新和设备技术改造等项目,必须进行方案论证和经济效果评价,对投资回收期较短、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优先考虑投资;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比如按季度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加强内部流动资金管理。从设备备品备件、材料购置计划入手,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既能保证合理储备,又能防止备件和材料的积压、报废,对企业资金造成浪费。

(二)设备故障管理创新

设备“零故障”管理是以零故障率为管理目标。该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杜绝紧急维修和计划外检修。“零故障”管理于保证生产均衡稳定、降低维修费用以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要实现零故障管理,设备管理部门首先要坚持设备维护向设备点检定修制与包机制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旨在通过对设备按照既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随时取得设备状态信息,并依此制定相关维修策略,力争将维修工作做到设备发生故障及事故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其次是把设备维护与清洁管理结合起来。设备的维护与清洁管理同样是设备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在设备使用管理中,往往只片面地注重设备是否完好,而忽视设备的清洁管理。因此,设备管理部门要对症下药,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对设备的现场管理和外美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设备清洁管理标准、制度,并加以落实,推行设备清洁管理,或可制定内部阶段性检查评比实施办法,使设备清洁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三)设备质量管理创新

随着市场的企业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段提高,要求企业将管理中每个指标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经过纵向和横向的分解、细化,使每个小指标都能够做到层层落实到每个部门及员工,全面实行包、保、核的经济责任制,以此来保证设备管理目标的完成,从而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总目标的实现。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部分目标推行不下去或者执行不够好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相关制度或者虽然有制度但制度执行不够,究其原因是经济责任制不够完善或落实不到位。而相关制度的制定、落实有助于改进和激化设备的质量管理、发挥设备的良好性能、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消除设备故障。

四、结语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经营效益是企业设备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实中只有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管理及创新措施,建筑单位设备管理水平会有较大提高,设备运行会实现良性循环,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修海.浅谈加强项目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J].建筑机械技术与管理,2007,(1).

[2]关瑞娇,邹建辉.科学管理 提高工程机械使用效益[J].广东建材,2009,(2).

设备管理篇(7)

关键词设备前期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设备的前期管理重要性:

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从制定设备规划方案起到设备投产这一段全部活动的管理工作。研究内容包括设备规划方案的调研、制定、论证和决策;设备货源调查及市场情报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设备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的编制与实施程序的确定。自制设备的设计方案的选型和制造;外购设备的选型的选型、订货及合同管理;设备开箱检查、安装、调试、验收、与投产使用的分析,评价和信息反馈等。设备的投资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60% —70%,设备前期费用占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80%以上。安装调试设备达到设计性能最后一关,有些质量在验收时无法发现,只有在安装调试阶段暴露出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才能为企业挽回损失。

2.设备前期管理现状:

本人所在的企业是一家石油生产单位,现有设备4966台(套),设备资产原值3.65多亿。近几年,提出要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企业。不断加强内部改革,优化内部管理,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在现代化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积极推进设备“点检”技术。但是,由于百年老矿,设备种类多、型号复杂、使用年代长,管理基础差,使得设备维修费用大,企业生产成本急剧增加。但由于设备前期管理问题多,许多设备投用时间不长就出现故障,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设备选型不当,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管理的后期管理重于设备的前期管理。由于体制的限制,大部分设备都是上级部门配发。基层情况不一,设备前期工作在规划、设计、选型等出现了很多弊病,上级单位对地面建设没有统一要求,固定设备由设计部门选定,基层机动部门很少参与,甚至不参与。但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对于设备运行的环境及设备在工艺中的作用并不是很精通,因此设计出来的设备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不一定十分相符,部分设备出现“水土不服”,设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设备在设计阶段就留下了隐患。2005年-2007购置上海一家171台节能抽油机,由于选型不合理,该抽油机不适合陕北地理条件,使用3年后逐步淘汰。选用14台注水泵全部采用减压启动,能耗高、噪音大,后全部改为变频启动。污水脱氧装置,由于噪音大、操作复杂、故障多。07年逼迫停用。

2.2招标、验收程序不规范 ,给后期留下隐患:

在设备的购置方面,现在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招投标方式。设备的招标采购基本上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在评标过程中,采用低价中标的原则确定中标单位。虽然招投标过程比较规范,但是由于是低价中标原则,且设备的供应商绝大部分为中间商,招标单位相关技术人员事先没有或没深入的对所要求供货的制造厂家、供应商的能力、业绩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因此,有的投标单位在投标文件中虽然满足招标单位的技术要求,但对于在验收过程中不可能发现问题的设备,制造商或供应商就在制造过程中尽量的降低制造(或采购)成本,由此就导致设备在质量方面存在隐患,无形中也增加了后期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难度。设备验收时往往注重监管部门(纪检、审计、财务等)参与,而轻视了专业部门详细检查。2008年锅炉节能改造,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不够,质保期刚过就出现故障,无法运行。污水厂的离心泵,生产厂家大多数是非知名企业,运行时间不长就陆续损坏。

2.3 设备型号不一致,生产厂家多。备件杂乱,增加了维修成本: 由于石油企业建设分期进行,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每年都有设备采购计划,造成同类设备型号不同,不同期采购的同类设备生产厂家不同,备件和配件的互换性差,给零配件的贮存和采购带来相当的困难,一方面用而难备,另一方面备而不用,影响了工作效率。同时我们发现,仓库中的备件往往还未使用,相应型号的设备就已经更新或报废,有的在市场极易买到的阀门、O型橡胶圈、管件、传感器等却大量贮存,超过保质期仍未使用。目前我厂同型的抽油机生产厂家有12家,每个厂家减速器亦不相同,应用的轴承型号、齿轮模数、大小、都不一样,零配件损坏时,只能现场测量,临时加工,增加了维修成本,延长了维修时间。28部修井机,5个生产厂家,企业无法贮存零配件。一套污水处理系统,主要设备5个生产厂家,售后服务难以保障。

以上情况有诸多非主观原因,但也提醒我们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加强设备的前期管理。如果把在生产中必须停机,要花费大量精力处理的设备故障在设备前期管理中就考虑并予以解决,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肯定会降低,设备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提高。

3.如何加强设备前期管理:

要将设备的后期管理扩展到前期,实行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涉及到专业技术、财务资产、审计监督、企业管理等许多部门诸多问题,企业各个职能部门要齐心协力、共同参与设备的前期管理。才能实现设备周期费用最低,效益最高。

3.1统一认识,健全管理协调机构:

从领导到工人都要认识到设备的前期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的一部分,设备规划关系到企业规划决策的大局,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规划失误,轻则造成企业效益下滑,重则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设备前期管理不是设备部门一家工作,而是各个部门互相协调、共同努力的结果。职能部门参与设备前期管理工作,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是自己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建立健全协调机构,在主管领导下,定期召开协调会并安排布置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督促检查。目前,我厂各单位对设备后期管理中的维护、和维修非常重视,运行管理亦比较到位,但对设备前期管理重视不够,依赖性较强,提高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3.2机动部门全程参与设备一生的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工作是多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分别完成的工作。只有机动部门的介入和参与才能使这一工作达到设备综合管理的要求,也就是对设备一生进行全过程管理,达到提高设备综合效益,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效益。机动部门参与设备前期的管理工作,绝不是主力,更不是替代,机动部门也不可能代替相关部门的工作。而是根据自己掌握情况与认知,,已达到设备综合管理的目的要求,及企业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

3.3明确设计要求,保证选型合理: 各部门应紧密配合,进行必要的信息沟通,筛除质量不佳的产品。设计规划部门在设计前应充分了解设备各项参数、安全系数和安装的使用条件。方案实施时,应符合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和现有设备运行条件的要求,既要防止出现大马拉小车,又要考虑设备一定的富裕能力,结合企业的目前设备现状,充分进行调研论证,详细考察设备生产厂家及用户的使用情况,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综合考虑设备配套、节能等性能,使选择的设备最适合企业目前的实际生产情况。招标时不但要考虑设备的价格,还要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售后服务、以往业绩,以及设备的零配件的供应,综合各类因素,确定良好生产厂家。订货中对设备关键部件或处理工艺应提出明确要求,避免生产厂家钻漏洞。

3.4 加强设备监理,严格质量控制: 在设备到达使用现场前,设备制造过程用户很难监控,设备质量的好坏更多依赖于对设备的是否正确安装。要保证安装质量,首先应对设备安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但在复杂的专业化设备方面不一定拥有专业特长。尤其在高压、化工、电力等特种设备方面,选择施工队伍时一定要有专业安装资质证,资质要与作业工程性质相符。调试运行时,使用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应及时参与,既可深入了解设备的性能,也有利于今后的使用维护。调试和试运转时,应预先制定较完善的试验标准,包括设备的单机空载试验、设备系统联动负载试验和满负载、超负载(必要时)等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全面试验

4.结论:加强设备前期管理,是设备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提高设备运行效益的重要前提。设备管理人员,应针对生产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不断探索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新课题,为企业做大做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方华林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式.中国设备管理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