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月度总结

金融月度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8 15:50:00

金融月度总结

金融月度总结篇(1)

关键词:社会融资总量 结构分析 数据测算 政策解读

5月13日,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下行的压力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财政金融领域还存在多种风险隐忧”,尤其强调“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随后总理分别于6月8日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和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强调“盘活存量”,同时还指出“用好增量”。而且今年以来,对于中国经济出现了“金融热,实体冷”的讨论,可见当前社会融资情况确实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社会融资的含义

作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社会融资的含义进行简单梳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定义,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因此,社会融资总量为增量概念。从统计口径来看,社会融资总量等于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偿还)额的差值。

社会融资之所以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环境监测之中,主要源于伴随中国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融资渠道得到快速发展;基金、证券、保险及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日益成为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部门。因此,过去选用的新增信贷数据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的产生,可用于补充M2和信贷数据,以更全面地反映实体经济融资情况。

从社会融资总量的构成来看,其涵盖各主要金融机构和市场类型,体现整体金融理念。具体包括三部分:(1)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2)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信用或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或信用支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及债券融资等;(3)其他融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等。

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等式如下: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融资指标还存在3个统计范畴的特征:(1)社会融资总量的持有部门和发行部门均为居民部门,故外商直接投资、外债及外汇占款均不计入在内;(2)专指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总额,故国债发行不计入社会融资总量;(3)主要统计通过规范的金融工具、正规的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获得的融资,民间借贷尚未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范畴。

从增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的新变化

6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24亿元,虽然较前4个月的平均值1.98万亿元出现大幅回落,但社会融资的增速仍保持在相当高位(见图1)。同时,非信贷类融资也保持了较高增速,新增信贷与非信贷融资比例中枢处于下降通道(见图2)。

图1 我国近期社会融资情况(单位:亿元)(图中亿元去掉)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2 我国新增信贷/非信贷变化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增量角度观察,自去年7月以来,中国的社会融资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非信贷类融资增速快于社会融资整体增速,社会融资整体增速又快于信贷增速,而今年以来这种变化呈加速扩大态势(见图3)。

图3 我国近几年各类融资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但是在社会融资增速不断提高的融资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却没有如期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GDP实际增速由去年四季度的7.9%回落至7.7%,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继续降至7.5%左右。

而从融资效率来看,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融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曾先后三次出现连续5年增速超10%的阶段,分别为1983-1988年、1992-1996年、2003-2007年,而在这三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1(ICOR)均值基本就在1978年至2008年期间3.8的均值水平附近,即意味着4个单位的资本追加投入,就能够带来1个单位的新产出。但此次危机以来,与发达经济体广泛去杠杆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来增加经济运行中的投资规模,以帮助经济快速复苏,却出现融资效率快速下滑的局面,2008-2011年间,中国经济的ICOR快速升至6.3附近(2009年曾高达8.7),仅实现了9.3%的年平均增长率,到了2012年,中国ICOR已经升至7以上,经济增速则进一步下滑至7.8%。

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融资增速高,融资效率低”的局面,如何解释这一变化呢?需要从存量视角观察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受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我们只能根据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进行测算2,得到2013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为38.07万亿元,利息支出为1.22万亿元,即在一季度万亿元的社会融资总量中,真正意义上的新增融资仅为4.94万亿元(见表1)。

根据年报披露的2012年12月31日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到期债务量占2013年全年到期量的55.78%。债务集中到期,导致一季度数据具有明显季节性,银行可用资金量相对充裕,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今年一季度特别是春节期间的资金面没有像往年同期那么紧张。

预计未来随着到期资金集中释放效应的减弱,社会融资数据和实体经济的表现将会重新回归同向变化。按照16家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数据估算,预计2013年全年到期债务量为68万亿元,相应地,预计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总量将增加17万亿元左右,至2013年年末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将达115万亿元。

表1 社会融资数据的测算

项目(占比) 2013年1季度 2012年 2011年

社会融资实际发生额 100% 100% 100%

其中:债务到期 86.09% 78.91% 79.90%

利息支出 2.75% 5.80% 5.32%

真正新增融资 11.16% 15.28% 14.79%

项目(占比) 2013年1季度 2012年 2011年

社会融资净增量 100% 100% 100%

其中:利息支出 19.77% 27.53% 26.46%

真正新增融资 80.23% 72.47% 73.54%

数据来源:Wind资讯,作者估算

中国融资结构变化的两个趋势

(一)非信贷类融资比重提升很快

从增量角度看,2013年前5个月,新增本外币信贷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总量的52.46%,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16.05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水平也下降了5.40个百分点,较2007年水平则降低了14.90个百分点;新增非信贷融资占比则增加。

从存量角度看,2013年5月末,本外币信贷融资余额占社会融资总量余额的69.88%,较去年同期下降3.84个百分点,较去年年底亦下降1.61个百分点,较2007年底亦是大幅降低13.62个百分点;非信贷融资余额占比则增加。

可见,不论是从增量还是从存量的角度来考察,以本外币信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均在下降,相应直接融资占比均在上升(见图4和图5)。

图4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增量)

(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新增占社会融资规模新增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5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间接/直接融资结构(存量)

( 蓝色图例改为:本外币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红色图例改为:非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期限结构呈现短期化趋势

由于目前中国非信贷类融资主要包含企业债、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融资方式,故一般意义而言,非信贷类融资的期限要低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因此伴随信贷类融资比重的下降,而相应企业债券、票据等非信贷类融资比重的提高,债务期限结构将呈现短期化趋势。

同时,从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看,新增短期贷款占比自2010年以来持续上升,今年前5个月占比平均为43.6%,高于危机前的水平(见图6);从存量的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余额的比重较危机前提升了10%,达到40%左右。

图6 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期限结构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如何理解“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意图

今年以来,无论是高层,还是监管部门,都已多次强调“加强对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中潜在风险的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存在着另一个难题:如果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主动降低中国经济的杠杆率,那么同样也面临局部环节因资金链紧张而上升为信用事件的风险,因此政策面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对于未来的中国而言,无论是潜在增长率还是主观增长目标均在向下调整,因此客观上讲,实体经济来自于实业的现金流将很难出现大幅度改善,那么在微观经济主体不愿主动去杠杆,宏观不敢去杠杆的实际境况下,要在两者之间做好权衡,正是总理提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真正政策意图。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调控主导者,其在《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格外强调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重点提出“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全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规模巨大、方向多变的特征,溢出效应增大,外部资金流入增多助推了国内信用的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央行在本次报告中对于货币供给的措辞由上季度的“货币信贷增长符合预期”,变为了“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结合此前银监会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平台融资规范新政的实施,以及监管机构近期对于债券市场的清理,表明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已经成为了宏观调控的重点。而且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债券、股权、信托等投融资方式”。我们预计,加大对于包括影子银行在内的非信贷融资的监控,同时规范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将成为贯穿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金融监管基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注:1.增量资本产出率(Incremental Capital-Output Ratio,ICOR)=当年投资量(I)/生产总值增加量(ΔY),即年度投资与当年产出增量之比,是反映投资效率的经济指标,用以衡量一个经济体单位产出增长所需的投资量。一般而言,一个经济体的ICOR越高,其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越低。

2. 对于贷款利率风险,各家银行年报一般按合同重新定价日或到期日孰早,分3个月内、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5年以上等期限类别,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贷款余额予以披露,相应可获取2013年一季度和剩余期间银行贷款到期总量的数据。而在样本银行中,仅有少数对1个月以内的到期情况予以披露,故无法据其2012年年报获知2013年各月度的银行贷款到期量。由此,本文仅对2013年一季度数据进行测算,而未对2013年其他季度和月度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参考资料:

[1]盛松成:《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及实践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官网,2011-02-17。

金融月度总结篇(2)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各银行业存款资金的变动较以往呈现出变化较大的特征。而如何利用政策调控方式充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发展存款业务,增强存款稳定性,防范经营风险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普遍快速增长,因同业和理财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存款增长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为此,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这一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可以降低存贷款波动带给货币政策的干扰;另一方面能够抑制银行存款“冲时点”的行为,减少短时间内市场资金的剧烈波动,降低银行流动性风险。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有效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人民银行起草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存款保险制度又称存款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权益的重要措施。存款保险制度地建立,一方面大大增强了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为大、中、小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等竞争和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可以有效稳定存款人的预期,进一步提升市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2015年起,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纳入存款统计口径,包括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资产证券化中的特定目的机构)存放、境外金融机构存放等,明确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统计口径。

二、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发展变化趋势

近几年来,保山市加快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全市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出了信贷支持与保障作用。而作为信贷资金主要来源的存款,其稳步快速增长为落实国家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基础。随着保山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全市银行业存款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一)银行业存款起伏波动趋势较为明显

2014年以来,保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央行流动性管理和调控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各项调控政策,切实加强自身流动性资金的管理,保持合理的融资规模,同时,根据新出台的政策调控要求,切实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增强存款稳定性,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保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资金的变化趋势较以往呈现出波动较大的特征。从各项存款整体变动的趋势上看,2014年,保山市各项存款10月下降幅度较大,2月、3月、6月、7月和11月存款增幅较大,4月、5月、8月和9月存款增势平稳。从存款增长情况看,6月份,保山市各项存款环比增加了30亿元,增长5.09%;11月份,各项存款环比增加15.83亿元,增长2.54%,这两个月的存款呈现高位运行态势。从存款减少情况看,10月份,保山市各项存款环比减少9.82亿元,下降1.55%,存款呈现大幅回落趋势。从存款总体变动情况看,1~12月,保山市各项存款呈现波动起伏较大的特征。

(二)单位存款增势总体平稳,呈现短暂性波动特征

2014年以来,保山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稳健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积极助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增强了企业的资金实力。从单位存款变动发展趋势看,2014年,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2月、3月和6月增长幅度较大,而10月份下降幅度较大,其余各月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从增长情况看,6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增加20.12亿元,增长9.03%,存款增量达到最大。从减少情况看,10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减少5.66亿元,下降2.34%,存款呈现出回落趋势。从单位存款总体情况看,1~12月,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在平稳运行中呈现临时性波动特征。

(三)财政存款呈现持续性波动趋势

从财政存款变动趋势看,2014年,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3月份和12月份下降幅度较大,4~6月,财政存款连续呈现下降趋势,7月份,财政存款呈现回升趋势,增长幅度较大。从增长情况看,7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环比增加8.15亿元,增长141.25%,存款呈高位运行态势。从减少情况看,3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环比减少6.38亿元,下降44.68%;12月份,财政存款环比减少10.54亿元,下降42.59%,这两个月存款呈现大幅回落趋势。4~6月,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呈现持续性小幅下降趋势,8~10月,财政存款则呈现起伏波动趋势。从财政存款总体运行情况看,1~12月,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持续性波动特征较为明显。

(四)储蓄存款呈现短暂性波动趋势

1~12月,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增速较为稳定,占比稳步提高。但从月度增长情况看,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在6月和10月两个时点上呈现波动较大的特征。其中:6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环比增加10.28亿元,增长2.87%,增量较大,储蓄存款处于高位运行,而10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环比减少3.17亿元,下降0.84%,储蓄存款增速首次呈现回落。从储蓄存款总体增长情况看,1~12月,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三、保山市银行业存款波动因素分析

从存款发展趋势看,保山市存款波动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又有政策调控、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及社会融资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因素。总体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管政策调整和实施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自9月份以来,央行、财政部、银监会联合《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采取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和方式来吸收存款,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在此政策调控和指引下,保山市各金融机构按照要求,进一步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改进绩效考评制度,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相关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受此影响,9月份,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增势平稳,10月份,存款则呈现大幅回落趋势,环比减少了9.82亿元;而12月份,保山市银行业存款环比减少了1.86亿元,呈现小幅回落趋势。总体上看,银行业存款季末冲时点现象有所缓解。

(二)银行自身信贷管理模式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在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政策出台之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实行“以存定贷”的信贷管理模式。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增量存贷比”管理,即将贷款增量与存款时点增量挂钩,根据前期(通常为前一个月)的存款增长幅度确定当期的贷款计划和规模。在这一信贷管理模式的压力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加大吸收存款力度,集中安排理财产品赎回等多种手段在月末、季末等考核时点使存款实现大幅增长,而这些突击性增加的存款往往缺乏稳定性,随时会从银行体系内流出,从而造成存款呈现持续波动的特征。受此影响,3月、6月等季末时点,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呈现大幅增长。

(三)企业融资方式短期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近几年来,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各地方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融资结构,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股票、债券等方式的直接融资,积极发展企业股票、债券、信托、租赁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在这一发展趋势下,6月份,保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发行18亿元公司债券,对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受此影响,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增加了20.12亿元,环比增量及增速均创历史新高,短期内使存款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四)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及股票分流等因素对储蓄存款波动产生影响

今年以来,由于理财产品、基于互联网的货币市场基金得到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理财及储蓄方式及观念,极大冲击了银行的传统存款业务,对居民储蓄存款短期内产生了分流效应,受此影响,居民储蓄存款也随着出现短暂性的波动。1~12月,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从年初的62.16%下降年末的59.63%,下降了2.53个百分点。此外,自三季度以来,A股行情明显回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储蓄存款波动产生了影响。总体上看,2014年以来,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增量较小。截止12月末,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41.89亿元,新增额同比减少11.25亿元。

四、政策调控引导下银行业存款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一)大型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由于社会公众对限额赔付制度以及赔付效率的担忧,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型银行存款较安全的认识,可能会出现存款从中小型银行向大型银行,从农村金融机构向城市商业银行转移现象。这将会给中小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正常经营带来一定程度影响,甚至造成支付困难、挤兑,对其流动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从中长期来看,小型银行很可能通过大幅提高存款利率应对存款搬家吸引储户,从而带来存款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同时,中小型银行和农村金融银行由于风险相对较高,在实施风险差别存保费率情况下将缴纳更多的保费,经营成本显著增加。考虑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差收窄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挑战,各种压力叠加下中小型银行的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存款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影响较大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社会投融资方式转变的影响,存款逐步向银行外体系流动,金融脱媒态势凸显。金融脱媒一方面它是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储蓄结构分化和新型投资工具出现的挑战,经营管理压力日益增大。从实际情况来看,2014年以来,全市银行业普遍感受到资金脱媒压力,存款资金逐渐向高息资产流动,对传统银行负债业务产生较大冲击,存款高速增长或将难以为继。

五、政策调控引导下银行业存款业务展的政策及建议

(一)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增强存款稳定性

一是进一步树立审慎经营理念,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指标管理体系。要摒弃以月末、季末时点数据进行业绩考核的不科学做法,切实落实月度日均存款的统计制度,并按照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流动性水平、考核存款任务,防止银行员工由于存款考核机制不完善而引发的违规行为,确保存款市场有序竞争和流动性的稳定。二是各金融机构及上级主管行要根据地方经济增速合理设定属地银行机构的存款考核指标,认真分析资金流向,根据资金流的分布,逐步形成一个不断延伸的循环网络。同时,注重负债的动态管理,增强吸引稳定存款的能力,不断创新,改进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银行,切实增强存款稳定性。

(二)加大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增强资金来源能力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以金融产品为纽带,不断增强和拓展客户能力。同时,要积极改善存款结构,摆脱过度依赖单位派生存款的局面,切实增强存款的稳定性。二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引导企业合理运用资金,为企业提供理财等创新中间业务,切实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在实现银行和企业经营效益双赢的同时,促进单位存款稳定增长。

(三)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一是完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严格控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加强对理财产品、销售和理财风险的监管,对理财产品的规模要严格把关。同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时披露经营状况、资金流向、财务状况等信息。二是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监管部门要重视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监控,对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严格的风险监测和审批,对银行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定期测评,保证银行系统具有稳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金融月度总结篇(3)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 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金融月总结及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月总结及计划范文一:本人自20__年__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有一年时间。一年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记得当初毕业面试的时候,一位考官问我,农村信用社是什么。我顿时哑然,想了很久,才回答说农村信用社是一个金融机构。除此之外,对农村信用社便一无所知了。所以,当我被单位录用以后,如何去认识、了解并熟悉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便成了我的当务之急。

一、理论学习使我对农村信用社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不懂就学,是一切进步取得的前提和基础。《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中国金融》、《广西金融研究》、《信用社财务管理》、《农村信贷》等教材和书籍让我手不释卷,因为有了大学专业课的底子,使我对这些金融知识更为容易理解和掌握。一番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我开始知道,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按照自愿、民主、互利的原则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的合作金融组织,其经过5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后,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的根在农村,离开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但这些认识都还是肤浅的,还需要我在实践当中去不断深入地理解。

二、坚持思想政治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一直以来,方针、政策,学习各种金融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活动。通过不断学习,使自身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思想上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

勤勉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一年以来,我在行动上自觉实践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严格遵守各项金融法律、法规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三防一保”职责,自觉按规操作;平时生活中团结同志、作风正派、不贪污挪用、不谋私利,不参与、嫖娼等违法乱纪行为,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

三、实践让我的业务技能不断增长,工作能力不断加强。

刚开始时我是在内勤岗位跟班实践,从第一天开始,难题就接踵而至。对五笔、珠算、点钞、电脑业务、财会业务等业务技能要么是一知半解,要么根本就是一窍不通。从零开始,一边是同事们的悉心指导,一边是自己对着书本反复练习,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都要练上几遍。几个月下来,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而且已经能够独立上机操作业务。

今年三月份,由于人员的调整,我接手信贷工作,所分管的两个行政村人口一共3000多人,进村的道路极其难走,晴天灰尘滚滚,雨天泥泞不堪,而且个别屯离镇上有十几公里。加上刚开始时我对这两个村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面临的难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我克服重重困难,不摆架子,积极的走村串户了解情况。我首先找到了各村委会的干部,向他们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一段时间下来,我对所管辖村的经济基础、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支柱农业以及农户的一些基本状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便逐户的走访那些借款逾期较久的借款户,具体了解他们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马善国一家,在我走访时所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家劳动力充足,靠种植甘蔗每年有一定的经济来源,而于1996年所借的四千七百元借款却久而未还,所欠利息已经是一千两百多元。深入一了解,原来这笔借款当初是他的父亲所用,如今两个儿子分家后谁也不愿意承担年老体衰的父亲的这笔债务。为此,我两次登门找他们一家谈心,动员两个儿子一起分担父亲的债务。工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分债的手续一办妥,大儿子马上还了一千元及欠下的利息。截止今年六月底,我的各项年度任务指标都完成得较好。通过实践,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绩是对我一年来所有努力的肯定。

接手信贷工作以来,本人各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较好。截止六月底,个人揽存13.5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4%;收回正常贷款39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86%,比去年同期多收5万元;收回逾期贷款12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29%,比去年同期多收5.5万元;收回呆滞贷款2.9万元,完成任务的54%,比去年同期多收1.6万元;收回呆帐800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3%;收回利息4.9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9.5%,比去年同期多收2.1万元;发放贷款59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89%,比去年同期多增29万元。

正所谓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在取得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也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的不足:一是工作中有时魄力还不够,放不开手脚;二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时有时显得较为急躁;三是对一些业务技能特别是财会业务还不够熟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

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金融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以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2、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财会业务等技能才能更好的实践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3、“学精于勤而荒于嬉”,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

我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胆识和魄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的对待每一件工作。

总之,短短的一年见习期,是我人生角色转换的一年,是我不断成长的一年,也是我对农村金融事业由陌生进而熟悉、热爱并愿意为之终生默默奉献的一年。

金融月总结及计划范文二:从____年11月30日入司已经三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公司领导和同事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给予我很多帮助。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刚上线阶段,通过日常工作学习自己对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和客户服务有了更高的认知,同时积极与领导和同事进行沟通,尽快的融入了东兴证券这个集体。

在试用期阶段自己主要负责完成以下工作:1、由于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户服务平台正处于开发阶段自己进入公司,利用之前的工作经验自己首先提出客户服务平台功能需求,在____年12月14日和12月22日组织总部和营业部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客户服务平台进行测试,同时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金正公司工作人员,并且与金正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商讨对客户服务平台的功能完善,并于____年1月15日完成功能完善建议提交金正工作人员;2、负责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质检管理办法编辑,并且协助完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制定及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规范用语编辑,完善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制度体系建设;3、每月定时对总部和营业部客户服务中心话务进行抽查质检,并且将话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发送给各相关工作人员,并对质检问题进行沟通,同时每月提交客户服务中心质检月报,通过此项工作来提高客户服务中心服务水平;4、从____年1月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平台坐席系统上线之后,开始接听客户咨询电话,通过在接听客户电话过程中来促进业务知识的学习,同时提高自身客户服务意识;5、每日组织客户服务中心人员的晨会,通过晨会来了解当时市场资讯,共同学习每日疑难业务知识和新业务知识,同时学习公司近期工作任务与重点;6、针对客户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和标准使用语及相关工作对北京营业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了解客户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和提高服务认知;7、在总部和营业部客户服务平台坐席系统上线之后,指导营业部通过坐席系统完成新客户回访工作,并且及时解决营业部外呼人员在外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8、根据公司领导要求同时为了加强公司各部门业务相通,每日收市后负责搜集整理当日疑难业务,并且每周将疑难业务汇总发送总部经纪业务部各位领导和各营业部客服主管。

通过以上工作任务的完成自己发现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改进:1、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的接听客户咨询电话过程中发现对于公司很多业务知识方面自己仍然需要加强学习,从而才能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2、加强团队沟通协作,加入新的集体之后,并且在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建设阶段必须很好与领导和同事沟通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完成,尤其根据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发展目标,积极加强与各营业部客服主管的沟通;3、对于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建设阶段,应该利用自己之前的工作经验与客户服务中心运营管理的认知加强创新能力,寻找合适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建设的方式方法。

在正式成为东兴证券的一员之后,根据试用期发现的不足认真改进,同时积极完成公司领导分配的任务工作,对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作出自己的努力。按期完成总部和各营业部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服务平台坐席系统的上线工作,认真协助公司各营业部客户服务中心的上线工作,同时认真协助完成对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制度建设,而且加强对自己今后负责的客户服务中心呼入组的团队建设管理,积极主动配合领导和同事开展各项工作。

金融月总结及计划范文三:__年第一季度,我局以中央__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坚持走生态文明道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韶关”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的工作重点,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大经济环境中,直面挑战,迎难而上,为我市金融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三大市场平稳运行。

——银行业。截至__年3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34.87亿元,比年初增加27.07亿元,增长2.98%,同比增加89.50亿元,同比增长10.59%;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94.36亿元,比年初增加18.30亿元,增长4.87%,同比增加52.12亿元,同比增长13.22%。存贷比42.18%,比年初提高0.7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证券业。__年一季度全市证券业金融机构交易额267.15亿元,同比增加3.99%,新增开户数3905户,同比增加38.82%,利润总额2955.2万元,同比减少26.72%。

——保险业。1-2月全市保险业金融机构总收入4.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97亿元,增长16.94%。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4.0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1.73%,财产险保费收入879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9%。

(二)大力做好资本市场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韶铸集团改制上市。目前该工作已全面启动,韶铸集团改制上市项目工作计划和资产重组方案已初步制定完成。二是积极协调解决仟邦企业上市所需安监、环监材料的审批工作,该公司在新加坡市场上市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我市第一家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融资工作有望在第二季度完成。三是积极推进在我市发行第一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工作,目前该工作已获得市政府同意,我局正协调相关单位制定我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方案,引导我市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四是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宣传培训力度,与南雄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提高企业改制上市积极性。五是进一步调整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优质企业上市融资。

(三)推进地方金融市场加速发展。

一是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工作全面完成。经过半年的规范整顿,我市共有10家担保公司(其中2家为政策性担保公司)获得省金融办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工作圆满完成。截至3月末,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余额36441.9万元,第一季度,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共办理担保业务18笔,累计担保金额19640万元,其中政策性担保公司占全市担保公司在保余额和第一季度累计担保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7.91%和87.98%,政策性融资性担保公司作用凸显。二是小额贷款公司铺开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共成立小额贷款公司4家(其中3家已开业),始兴、仁化等小额贷款公司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其余各县(市、区)都争取在年内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截至3月末,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为8036.6万元,第一季度,累计投放资金3040万元,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作用逐步显现。三是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设立工作。我市第一家村镇银行始兴大众村镇银行开业筹备工作稳步进行,同时我市已向省金融办申请第二批村镇银行设立指标,进一步充实我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四)继续发挥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的帮扶作用。

一季度我局继续充分利用好1000万元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__年第一季度,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共为2户企业办理了转贷手续,累计发放金额3816万元,充分发挥了帮扶中小企业的作用。

(五)认真做好政策性农房保险的续保工作。

我局作为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牵头单位,继续认真做好督导工作。__年1月完成仁化县36843户农户的参保出单工作,确保仁化县政策性农房保险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为全市今年其他县(市、区)开展续保工作开了个好头。

(六)进一步做好集体林权改革金融服务工作。

加强与林改办、人保财险、农信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引导全市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等涉林贷款业务和森林保险业务,加大对林业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的保险保障,全力配合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截至3月,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99笔林权抵押贷款(其中67笔为农户贷款),累计发放金额2.37亿元,贷款余额为2.16亿元,林权抵押面积40.3万亩;各保险公司共承保林木火灾保险面积共约81.9万亩,保费收入372.9万元,保险金额达3.6亿元。

(七)探索金融业改革发展。

为我市金融业持续发展,我局多措并举探索改革发展之路。一是加强调研学习,前往肇庆市金融局、云浮市金融局学习政府性融资工作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并借鉴其经验,形成调研报告。二是结合韶关实际,努力争取省扶持政策,积极申报省“十二五”金融重点项目,已申报广东韶关“三农”政策性保险试点项目和广东韶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项目。三是与人保财险公司积极探索开展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拟通过保险保障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

二、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下阶段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努力做好“资本市场”这篇文章。把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一是充分利用其资本市场战略合作平台,形成推进企业上市的良好机制,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促进企业上市。二是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探索发行准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三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进产业投资基金、产权交易平台、早籼稻交割仓库设立工作。

(二)突出重点,继续发挥间接融资支持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今年,货币政策已经由适度宽松转变为整体稳健,间接融资投放受限,银行机构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资金和政策,增加信贷有效投入,保持信贷平稳适度的增长。一是国有四大银行应继续履行970亿政银合作协议,发挥国有四大银行经济建设主力军作用。二是要因势利导,继续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流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限制对“三高一剩”项目的信贷投放,确保信贷资金投放结构更为合理、有效。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来韶设立分支机构,继续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设立工作,拓宽我市融资渠道。

(三)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探索开展农村政策性保险工作。联合保险公司进一步探索自然人公共责任保险、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计生家庭意外险、小额借款人意外险等项目,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稳定剂。

(四)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夯实金融发展基础。充分借鉴郁南经验,积极推进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搭建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架构,提高政府各个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此项工作在各县(市、区)顺利铺开。二是继续完善系统建设,将更多的信用信息纳入系统,并积极引导相关金融单位和政府部门应用信用信息,以应用促发展。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信用知识和征信知识的宣传活动,构建诚信韶关。

(五)发展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确保我市金融体系布局合理。

一是深入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信社改革。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方案,推进农信社向农商行、农合行改革的步伐。二是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设立工作,为三农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融资渠道。三是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与银行机构的业务合作,撬动更多资金投入我市的经济建设。

金融月总结及计划的人还看了:

1.金融销售工作计划书3篇

2.金融培训总结范文3篇

3.月工作总结及下月目标计划

4.金融客服的工作计划范文

5.金融行业实习总结

6.银行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3篇

金融月度总结篇(4)

如前所述,正规金融资源总量包括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和资金服务的方式为非金融实体经济提供的金融资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正规金融资源总量如表1所示。从内容上看,可用金融资源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以及保费收入及赔偿金额等。从资金数额看,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额数额最大,2009年至2011年10月,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总量分别为4385.5亿元、5240.5亿元和6034.6亿元,分别占正规可用资源总量的88.1%、89.9%和91.2%,表明长吉图先导区金融资源总量中间接融资的规模巨大。实体经济获得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数额最小,其同期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122亿元、32亿元和81亿元,占正规可用金融资源总量的2.5%、0.5%和1.2%。统计发现,能够发行债券企业数量很少,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每年发行数量较少的债券,因通过债券市场获得的金融资源数量最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227.5亿元、258.3亿元和266.4亿元,占正规可用资源总量的4.8%、5.1%和3.6%。而长吉图先导区内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和赔偿金额在这一时期分别达到241亿元、295.5亿元和236.7亿元,占正规可用资源总量的4.5%、4.4%和4.0%。表1表明保险业供给的金融资源总量与实体经济在股票市场募集的资金额度大体相当。

长吉图先导区的正规金融资源的结构分析

在长吉图正规金融资源统计中,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贷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短期信贷、中长期信贷和票据融资。2009年至2011年10月,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中短期信贷分别为1745.8亿元、1782.5亿元和1930亿元,占本外币信贷总额的39.8%、34%和31.9%;中长期信贷分别为2361.0亿元、3301.8亿元和4005.2亿元,占比达到53.85%、63%和66.3%;而票据融资的数额分别为236.8亿元、136.4亿元和106.1亿元,占比分别为5.39%、2.60%和1.76%。在企业债券筹资中,主要发债品种为短期融资券,其次为中期票据,此外还有较少的公司债券和市政建设债券。而短期融资券的数额相对较少,2009年,短期融资券总计发行10亿元,占整个年度债券发行的8.19%,中期票据总计发行100亿元,占整个年度债券发行额的81.9%。2010年度,企业发行的债券品种包括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发行数额总计为22亿元,占整个年度债券发行的68.75%,中期票据的发行额总计10亿元,占整个发行年度的比例为31.25%。本年度虽然发行总额较少,但短期融资券的比例较大,中期票据相对较小。截止2011年10月,企业债券发行品种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市政债券,其数额总计分别达到7亿元、54亿元和20亿元,占整个发行年度的8.64%、66.7%和24.7%,中期票据在数额和占比上都占据重要位置。在企业通过股票发行筹集的资金中,主要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和增发两部分。2009年度,长吉图先导区的企业通过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14.8亿元,而增资发行达到112.7亿元,首发与增发基本持平。2010年度,2家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6.2亿元,2家公司增资发行募集资金15.6亿元。2011年1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7.6亿元。与以前年度相比可以看出,2010和2011年度,无论是首发还是增发的企业数量和募集资金额均在减少。从保费收入及赔偿数额看,2009年和2010年,长吉图先导区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84.9亿元和239.2亿元,保费收入增长较快,赔偿金额分别为56.1亿元和56.3亿元,赔偿数额基本持平。总体上由保险行业供给的可用正规金融资源总量增加。如果将正规金融资源中的短期信贷、短期融资券及保险赔偿金额称为短期金融资源供给,而将中长期信贷、中期票据和股票筹资称为中长期资金供给,那么正规金融资源中,中长期的金融资源占比大于短期金融资源供给。

金融月度总结篇(5)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及其风险

系统考察金融衍生产品自诞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与风险,分析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弊,无疑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分为利率产品、外汇产品和股指期货产品。从这三类产品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看,其产生和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满足企业规避风险的需求。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和金融的促进作用,更主要地表现为风险管理。

一是规避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据统计,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风险中,系统性风险占50%左右,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证券投资组合等均无法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却能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1993年以来,资产规模在5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几乎全部使用衍生工具防范利率等系统性风险。

二是增强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规避和转移风险功能,可将风险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将金融风险对承受力较弱企业的强大冲击,转化为对承受力较强的企业或投机者的较小或适当冲击,有的甚至转化为投机者的盈利机会,强化了金融体系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三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主要是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前者体现为给企业提供更好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后者体现为以多达2万余种的产品种类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提高定价效率等。

四是拓展了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过去二十年里,国际活跃的金融机构大幅度提高了衍生工具利润在其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当前每天的全球交易总额近3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0%~60%。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但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导致日本东京证券公司、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破产,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那么,金融衍生产品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在实践中是增加还是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呢?实证分析表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产品并未增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更多的是降低了其风险。

从股指期货看,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1975~1991年间美国、日本、英国、瑞士、德国、芬兰和香港等股指期货波动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所产生的14组结果中,有4组表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的存在减少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9组表明不增加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1组表明增加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总体看是减少了整个金融市场风险。

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身风险变化,国际清算银行(BIS)进行了大量研究,以1995年1月至2002年9月间为分析区间,分别对美国10年国债和标准普尔500的期货与期权市场的波动性与交易量月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基本呈现不相关或负相关,具体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说明,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后,该市场波动性急剧上升时,投机者会因风险过大难以把握而主动减少交易,交易量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不支持波动性持续走高,反过来有助于降低该市场的整体风险。

从国际上出现重大金融事件或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表现看,在金融动荡加剧时期,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剧增,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其规避风险功能,极大缓冲和弱化了全球金融风险。如表2所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6月至12月期间,各个季度末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名义本金余额和交易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上升,前者从危机前的9.9%增至危机期间的14.3%、21.5%和14.8%。在其后爆发的俄罗斯危机、“9·11”事件、世通案件期间,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均一致地出现大幅上升。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需求分析

金融风险按金融产品划分,可分为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股市风险。笔者认为,能够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已经存在较强烈的需求。

(一)外汇衍生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美元的币值与人民币币值保持相对稳定,而美元是自由浮动货币,美元对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会间接影响人民币对他国货币汇率,使持有外汇或以外币结算的企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而我国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实行限额管理,其限额原则上为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20%,境外机构可以保留外汇,不用结售汇。这样,持有外汇的境内机构、外资机构以及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均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需要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从我国外汇金融资产总量看,2002年末银行外币存款达12159.08亿元人民币,占同期银行总资产的7%左右,银行持有的国外净资产为31746.34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2003年3月末已达到3160.1亿美元;银行间外汇市场2002年交易量达971.9亿美元。随着我国外汇资产总量增大,交易规模快速增加,面临汇率风险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对外汇衍生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外资外贸角度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4.23亿元,外贸依存度达到50.18%,外商直接投资达527.43亿美元,若按照留存20%的比例计算,外资外贸企业每年约10000亿人民币的外汇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加之近年来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以年均10%和2%~3%的速度增长,未来汇率风险将随之增加。尽管结售汇管理规定已允许有远期支付合同或者偿债协议的用汇单位可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远期买卖及其他保值业务,但受风险意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国内企业未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另外,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相对贬值,对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产生了不同影响,特别是加大了进口为主的外贸企业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口材料的成本,从而使其经营利润下降。因此,这类企业会对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套期保值或对冲等方式锁定进口成本,规避汇率不利变动带来的风险。

总体看,较大规模的外汇金融资产和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和实体外资外贸部门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客观上对外汇衍生产品等避险工具提出了需求。今后,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这一需求将会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种类和交易规模上呈现更快的增长。

(二)利率衍生产品需求逐步加大

我国自1995年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思路以来,利率波动性逐步增加,变动频率加快,利率风险不断加大。1996年至2002年,我国连续8次下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8.96%下调至1.98%,波动性较大。在市场利率方面,已形成了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回购市场、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基础的二级市场利率;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已放开;国债和金融债券发行采取市场化招标方式;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改革范围不断放宽,利率风险逐步增大,如放宽县以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在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可以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等。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环境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升高,迫切需要通过利率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降低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与利率变动密切相关的金融资产规模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达182295.3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为139436.56亿元,各类有价证券余额为34267.11,面临利率风险的资产总量很大,对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规模较高。

从金融资产品种特点看,由于同业拆借和回购品种交易期限品种较少,且期限较短,二级市场短期利率波动性相对较低。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固息债占比较高,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在目前利率低谷时期,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短期无风险收益,大量投资中长期债券,若未来利率上升,该种投资结构将引致很大风险,使这些金融机构对利率类衍生产品存在较强的需求。

总体看,尽管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但债券市场利率风险较大,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进行,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加大,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三)股市衍生产品需求日趋强烈

从股市规模看,截止2003年末,我国A股和B股累计筹资总额为8772.36亿元,市价总值为38329.13亿元,占2002年GDP的37.84%,虽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初具规模。随着该种风险资产的增大,对衍生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提高。

我国股市波动性较高,笔者经过统计发现,自1991年发展股市以来至2003年3月,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益率标准差为22.13%。期间,股市震荡最大的时期是1999年5月至今,从最低1047点,直线涨至2001年的最高2242点,涨幅达114%,而后直线下跌,跌至2003年1月的1376点,跌幅近40%,而这一期间,我国GDP仍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使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中国股市的波动性之大,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例如,在1802~1975年的近200年中,纽约证券交易所月收益率标准差相当稳定,介于1.5%~8.8%之间,其中大部分时间处于3.5%~5.3%之间;1976~1991年间,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巴西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股票月收益率标准差中,除了阿根廷外,智利和台湾在15%~20%外,其他国家均低于15%,中国股市波动性位于世界前列,对能防范股市系统性风险的衍生产品提出了客观需求。尤其是随着QFII的深入实施,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的设立,理性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会迅速增加,对有效规避中国股市的高风险的衍生工具需求将迅速提升。

从股市规范化程度看,目前存在较多缺陷,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股票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无法做到“同股同权”,个别股票存在大户操纵和“坐庄”现象,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股市投资风险。总体看,我国股市发展到一定规模,风险较大,对能规避股价波动的股指期货产生了较大需求。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前述分析表明,随着我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利率和汇率等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对能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金融月度总结篇(6)

进入2013年,金融体系释放出的资金总额仍在逐步攀升。1月,该数据冲破机构1.9万亿的最高量预测,奔向2.54万亿元。去年全年,该数据已达历史最高水平,15.76 万亿元,这与2002年的2万亿元相比,已扩大了7倍多。

这个数据就是被央行和经济学家们密切关注的“社会融资总量”。2013年恰是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中央确定投资与消费的两轮驱动以及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后,实体和政府的融资需求巨大。

经济学家们提醒,当前需要警惕的是:这种由投资带动的融资需求以及债务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债务最终将会转化为通胀。

央行在2月6日的《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示,国内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部分领域投资冲动持续较强与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相对不足并存,结构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当前物价对需求扩张仍比较敏感,需要特别关注预期变化可能对未来物价产生的影响。在经济转轨发展阶段,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风险。

此外,还须注意的是,中国经济短期内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并不高,2013 年中国经济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但要警惕金融风险缓慢而持续上升。

飙升的融资总量

春节前后,迅速飙升的社会融资总量让经济学家们吃惊。

2月8日,央行公布2013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5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

“市场在去年底开始预测今年1月的融资规模是1.8万亿,我们预测是1.9万亿,这已是很大的量了,但最后是2.54万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表示。

“1月同比增速达160%,环比增速达近70%。这种情况是史无前例的,而且过去社会融资总量受中国新年的影响很小。”2月17日,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其新浪微博中写道。

“1月份社会融资总量是央行公布该数据以来最大的单月规模。”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副处长付兵涛对《支点》记者指出。

其实,自2012年5月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已连续八个月超过万亿并高于上年同期;从2002年的仅2万亿元发展至2012年15.76 万亿元的规模,11年的时间,扩大了7倍多,已达历史最高水平。

此外,伴随融资总量的扩张,去年以来企业债券融资活跃,信托贷款同比大幅增多。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同比多884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

“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2008年的时候占72%,去年到12月降到52.1%。五年降了20%,这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结构性变化。”1月18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分析会首次会议上表示。

作为观测宏观经济趋势的重要指标,社会融资规模为什么在近几年得以迅速膨胀?多位经济学家向《支点》记者反映,这首先与近几年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2009年,社会融资规模较上年几乎翻倍。

此外,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中国金融结构改革的方向,在此方向下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各种融资渠道增多。

而今年1季度的数据则充分说明了新年伊始市场对经济形势预期的好转。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尽管中央确定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5%,但提出投资与消费的两轮驱动以及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目标,社会融资需求巨大。“今年1月,中长期信贷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改变了去年短期占绝大比重的现象,这都反映了融资的中长期需求。”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研究部预计,2013年货币政策将稳中略松,货币信贷增速将有所提升,社会融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负债融资

经济学家们认为,社会融资规模的逐渐上升与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相关。2012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在2011年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后继续呈下滑态势,实体经济对金融的有效需求急剧萎缩。2012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之后,货币政策开始明显放松,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企稳回升,社会融资总量也大幅增加。

央行2012年第4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在投资回升带动下,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年末中长期贷款增长9.0%,其增速自2012 年4 月份以来一直稳定于9%左右,呈平稳增长态势,比年初新增2.9 万亿元,在全部贷款中占比为35%,比年内最低点回升2.7 个百分点。

其他融资渠道上,来自安邦咨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12年 11 月底,中国信托业受托资产规模达6.98 万亿,已接近 7 万亿,2012年以来扩张了 45%;此外,委托贷款近年的比重也在增加,2011年占比达 10.1%,2012 年为 8.1%。

投资带动的总需求扩张得到整体宽松的流动性支持。“货币市场利率即便在春节期间也没有出现飙升,宽松的流动性加上总需求扩张明显,这样就使整个融资规模大幅度上升。” 连平对《支点》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整体宽松的流动性支持下融资规模的迅速膨胀并没能抚平各地方政府的融资焦虑。

“其实这两个貌似对立的现象,统一在一个共同的根源上,就是企业跟政府都欠了更多的钱,都已经背负了很高的负债率。”鲁政委指出,中国经济正在以负债的形式增长,上演着经济学上的“刀锋理论”,上一轮与下一轮经济之间只有通过成倍的扩张才能避免企业资金链出现断裂,避免经营状况的恶化,避免经济出现萧条。

对此,安邦咨询将之归结为“债务经济”模式:国内依靠大量的负债来支持投资和经济增长,这在地方政府体现得尤其明显,也表现在中央政府的发展规划中,在市场和企业层面表现为企业债务增多,而且企业债务往往与地方政府相关联。

据鲁政委介绍,近年以来,国内企业负债率持续上升,从最初不足50%到2010年超过86%,资产负债率排前的两类行业是公用事业和工业企业。

而政府债务,据银监会统计,地方融资平台对银行的负债曾达到 10.7 万亿元。安邦咨询报告显示,2012 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与其他相关债务三类共计 1.84 万亿元。

地方融资纠结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无疑对地方政府形成新的融资压力。

城镇化过程中将产生对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大量需求,相应的建设资金保障是一个重要环节。综合大多数国家情况,其来源都与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升,以及土地、房产带来的未来收入有关。

但目前的情况是,房地产调控已打乱了“土地经济”模式,过去地方政府得以依赖的财税及融资渠道出现萎缩。据安邦研究团队的跟踪,2012 年 1 至10 月,全国 306 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合计 14027 亿元,与 2011 年全年相比减少 37.10%。

财政收入方面,央行的数据显示,2012 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7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速比上年低12.2 个百分点。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6 万亿元,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8502 亿元。2012 年税收收入为10.1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增速比上年低10.5 个百分点。

财政增收减速对中央和地方的冲击不同。根据中央预算,2012年中央的税收增长目标大约是9.2%。而各个地方所定的税收增长目标则较高,不少地方的税收增长目标为25%甚至 30%以上。但地方财政实际增收与目标相去甚远。

在今年1月18日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分析会首次会议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平新乔指出,中国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增长速度高度敏感,财政收入增速的变化,相对于GDP增速变化有着三倍左右的倍增或倍减效应。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了一个台阶,来到7%-8%的主轴的新阶段,财政支出增长应合理缩减以适应这种改变。

但如何缩减财政支出?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行政支出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地方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很多产业发展需要地方资金配套。土地财政收缩后,地方官员为融资已焦头烂额。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发展较晚,前两年经济刚起步就碰上宏观调控,这两年刚有起色又碰上经济下滑,再加上政府整顿融资渠道,如何发展经济是个难题。

2012年,地方政府已开发出信托、地方债、企业债、金融租赁等各种融资方式。但去年底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显然比近两年整顿地方融资平台的银行信贷问题更加严厉。

平新乔认为,2013年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最主要的窟窿可能集中在营改增、社保和保障房三个方面。

融资扩张风险

任何金融活动短期内加快扩张都会蕴藏一定风险。经济学家们指出,融资总量的快速上升将对通胀形成压力。

2012年,全年CPI同比涨幅为 2.6%,较前一年的 5.4%明显回落,顺利实现且大幅低于 4%的预期控制目标。不过,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2012 年的低通胀水平与中国经济处于“调控状态”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胀稳定或已受控制,中国现有的债务经济早晚将转变成为通胀。

“货币政策调控松紧两难。当前经济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其次企业负债率高,但央行往往迫于短期资金需求压力向高杠杆率屈服。”鲁政委认为,从这轮金融危机来看,央行的独立性遭遇挑战。

此外,鲁政委认为,当前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目标不匹配,央行控制融资的方法基本上还是数量控制,企业更多的抱怨融资难正是因为价格杠杆丧失了它的功能。从西方的货币政策演变的过程来看,随着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数量的工具越来越不足以胜任它的管理能力。需要更多地转到价格调控方式上来。

但连平提醒,西方国家总需求的扩张对融资带来的需求始终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中国总需求始终较大,因此,数量型调节和价格型调节需交替配合使用。

目前央行下一阶段的主要政策思路是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

融资扩张的另一个风险是政府调控范围内,在监控视野之下的信用活动越来越少。

李扬从201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狭义货币供应量M1以及流通中货币M0的增长走势中发现,货币供应显得紧,但货币融资总量显得松,松是来自正规体系之外的,且能够真正支撑国民活动比较小。

“这揭示出一幅极为复杂的中国金融局面,货币政策这一块很难自主。”他在上述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分析会首次会议上说。

付兵涛指出,目前尚没有足够的信息分析融资流向,但从结构上看,增加较多的几个渠道,银行承兑汇票一般主要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需要,信托贷款则相当一部分是流向基建和房地产。

从安邦咨询的调查研究可看出,2012 年,信托贷款融资利用矿产项目、房地产项目承担了较大的融资额度。

金融月度总结篇(7)

[目前的中国经济仍高速驰骋着,用“猛中带快”形容一点也不夸张。防通胀、防过热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尽管如此,目前是否通胀在即,如何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以下三位专家的观点对认识这一系列问题提供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日前在央行研究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潜在通货膨胀及金融风险、建设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大大增加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难度,也对维护金融稳定工作提出了挑战。

易纲称,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央行研究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

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易纲认为,要加强货币政策理论创新研究,深入开展货币政策的基础性研究,进一步探索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继续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动态监测和分析,认真总结金融宏观调控经验,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方面,易纲认为,要继续研究如何进一步推进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体系改革,认真研究我国的金融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规划,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和要求出发,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入研究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发展战略。

易纲同时指出,在金融稳定方面,要加强金融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加强金融风险处置的制度建设研究,继续研究如何加强金融债权的保护,研究如何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通过加强对金融稳定问题的研究,为人民银行更好地维护金融稳定服务。

樊纲:

防通胀应监控资产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顾问樊纲表示,抑制通货膨胀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并避免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中国应监控资产价格的变化。中国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不应只监控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上升,还应关注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及股票价格的变化。

随着国内资产价格猛涨、通货膨胀指标纷纷上扬、货币供应量持续膨胀以及贸易顺差急速增长,上述评论凸现出中国政府在防止经济发展过热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樊纲表示,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方面;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而抑制通货膨胀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并避免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波动。

樊纲指出,物价变动、资产价格、经济增长以及投资增长等诸多因素都需要关注,它们都处在货币政策的影响范围内。

樊纲表示,近期中国股市的持续上扬已令流动资金过剩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资产泡沫的形成以及过度投资还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出现大幅波动。

为了让经济发展降温,中国央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七次上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而存款准备率的第七次上调自5月15日起生效。在过去一年内,中国央行还三次上调银行的基准贷款利率,并两次上调存款利率。

对于中国的外部失衡问题对央行货币政策影响问题,樊纲表示,尽管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但仍在央行的掌控之中。

他称,当前央行仍有能力处理流动性问题,国内经济还未出现危机或增长过热,而通货膨胀率依旧相对较低。

樊纲表示,经济改革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央行为吸收流动性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的上升。全球失衡并非是由人民币汇率被低估造成的,中国需要让人民币适当升值,部分原因是为了缓解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向美国政府施加的压力。

樊纲指出,从长远来看,经济快速增长且通货膨胀率较低则必须经历汇率升值的过程;提早小幅度的调整汇率政策,让汇率逐步升值,风险要小得多,不稳定因素也会更少;这种做法胜过长期维持汇率不变,并放任问题恶化以致于最后被迫让汇率大幅度突然升值。

加息防通胀并不迫切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 鲁政委

在目前市场对央行可能会因未来CPI水平较高而加息的浓厚预期中,我们进行的一个细致分析显示:虽然二季度各月CPI受翘尾因素影响依然较大,但新涨价因素的压力减弱,将使得第二季度CPI可能逐月回落,因此,在防通胀方面加息要求并不迫切。

新涨价因素压力减弱。二季度CPI环比涨幅将下降。2001年以来的数据显示,CPI环比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总体态势是,3月份环比负增长,4月份略有回升,5月和6月环比则持续下降,7-9月份则开始逐月上升,10-11月再度下落,12月份又重新抬头。1月和2月由于春节所在月份不同,使得年际变化不太有规律。

环比涨幅下降意味着来自新涨价因素的压力有所减轻。因此,上述季节波动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初步直觉就是:尽管4月CPI当月同比较3月份可能很难显著回落,但5月、6月将会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下降。

二季度CPI同比将逐月回落。对于第二季度各月CPI水平,我们沿用“翘尾因素”加“新涨价因素”的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估计。我们分别以2001-2006年间4-6月份的环比算术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估算了这几个月将会受到的新涨价因素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总体CPI水平进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