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员毕业总结

文员毕业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2 15:05:08

文员毕业总结

文员毕业总结篇(1)

20xx年5月4日,我通过面试,来到Xx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不觉已经工作四个月了,5、6月是毕业实习,7、8月为试用期,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虚心学习,埋头工作,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的四个月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工作初期,我认真了解公司的发展情况并学习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熟悉办公室文员日常工作事务,同时努力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工作的挑战。在党支部会议中,学习了党中央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体会到一切事情重在干实事。同时积极参加公司党组织活动,走进红色课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工作方面

端正工作态度,严守组织纪律。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的工作,始终以100%的状态对待工作。

1. 耐心细致地做好财务工作

我认真核对部门上半年的财务账簿,理清财务关系,严格财务制度,做好每一笔账,确保了收支平衡。对于每一笔进出账,我都认真核对发票、账单,根据财务的分类规则,分门别类记录在案。按照财务制度,我细化当月收支情况,搞好每月例行对账。

2. 积极主动地搞好文案管理

对部门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资料档案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分类管理是我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我采取平时维护和定期集中整理相结合的办法,将档案进行分类存档,我认真搞好录入和编排打印,并根据工作需要,制作表格文档。

几个月来,我基本上保证了办公室日常工作的有序运转,同时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情,并参与同事的工作资料的整理等工作。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我强化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基本上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落实。

四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创新精神。

不能积极主动地发挥认真钻研、开拓进取的精神,而是被动消极地适应工作需要。领导交办的事情基本上都能完成,但几乎都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

2.工作不很扎实,不能与时俱进。

忙碌于日常小事,工作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作不能专注于工作学习,很多知识虽然了解但却不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改正自身缺点,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首先,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严肃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严格的纪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我的工作积累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办公室的工作琐碎、繁杂,但是我将从多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工作任务。

文员毕业总结篇(2)

关键词:军校学员;毕业分配;心理;质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32-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军队院校招生与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调整。在招生制度方面,改推荐上学为主为考试入学为主,改生长干部主要从军队内部招生为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改主要依靠军队自己培养干部为军队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相结合[1]。这一系列调整直接导致了军校本科学员构成成分和特点的变化。改为考试入学为主后,军校本科学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但由于主要从高中毕业生中招生,就产生了由地方青年向革命军人的社会角色转换的问题。而军队自主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结合之后,军校本科学员的数量开始减少,但重要性却在凸显,因为这些保留的、军队自主培养的专业军官大多是难以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而在军队发展过程中又不可或缺。

随着军事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对军校本科学员的心理学研究也在日益增多。一项有关军校学员心理压力的研究显示,分配、考研对于军校大学生群体而言是仅次于学习的第二大压力源。毕业后的去向带给学员较大的压力,分配去哪里、考研的难度都是学员常常思索的问题,许多学员对此感到困惑、苦恼[2]。

既然军校本科学员的培养质量对于军队的发展十分重要,而毕业分配又成为困扰军校本科学员的重要压力源和生活烦恼,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和探究当前军校本科学员毕业分配心理的状况和特点,并帮助其有效应对毕业分配心理中的消极因素。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某军校随机选取大一至大四学员各1名(下文中提及的大一至大四4名学员分别用A、B、C、D代称),对在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这三名学员进行面对面访谈并录音,对在部队实习的一名大四学员进行电话录音访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性访谈法。半结构性访谈法,就是指访问者最初向受访者提出一些结构性问题,然后为做深入研究起见,采用开放性问题,以期获得更完整的访谈资料。这种质化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既把受访者的回答限定在与访谈主题相关的合理范围内,又给受访者以充分的空间发表个人见解,有助于笔者在较短的访谈时间内获取较充分的研究资料。

三、研究结果

(一)当前军校本科学员对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趋于理性、现实和一致

趋于理性是指4名受访者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指令性计划分配体制的服从和尊重,他们都表示毕业分配的具体去向自己不能决定,也就是说他们对待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态度是比较理性的,与当前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军校教育引导的有效作用。

趋于现实是指4名受访者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对待毕业分配的价值判断,即希望不去边、远、苦地区,希望有好的收入和工作、生活条件等。这与之前一项关于军医大学生毕业期待的量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即学员总体对毕业后的期待主要是继续深造(48.2%)、从事专业工作(27.5%);期望毕业去向主要是大城市或沿海城市(41.2%)、中等发展水平的城市(35.9%);对今后的就业前景所持的态度主要是一般(49.3%)[3]。

趋于一致是指4名受访者尽管年级和经历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待毕业分配的总体认知存在较高的一致性,这也反映出当前军校本科学员对待毕业分配的一个总体态度。

(二)相对于环境等其他因素,学员个体的人格特质对其毕业分配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受访者A和C成长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而受访者B和D成长在小城市和县城,但是前者对被分配到边、远、苦地区的顾虑却小于后者。尤其是受访者A,其尽管从小生活在一线大都市,又是家族的独子,但是其随遇而安的个性特征却导致其有意愿到更远的地方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笔者由此在思索,在一些人心中曾一度存在的城市孩子怕苦的偏见,是否应该向理性与现实回归。偏见有时就是存在于常规性的认识与理解中。当军校本科学员的价值观念由于毕业分配的指令性特征而被固化的时候,除价值观之外的个体人格特质就构成了制约其毕业分配心理的最重要因素。

(三)地域思虑是军校本科学员面临毕业分配时的最重要心理期待

4名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毕业分配的地域问题。A尽管对分配地域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表示分配的好的结果是留在距其家乡较近、经济较发达的某一地区。B表示毕业分配最好到离家近一点的地方。C表示毕业分配如果回到西部家乡不会有什么抵触情绪,如果分配到其他地方也很好。而D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更是明确表达了分配到一个城市、最好是离家较近的城市的愿望。可见,与收入、工作岗位、单位性质等其他因素相比,地域因素是军校本科学员毕业分配心理中的一个聚焦点。在其他因素几乎不被提及的时候,地域因素却被反复提到和强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两点是:一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客观现实所决定;二是在公共认知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刻板印象。笔者的一个家乡在西部的同学在毕业前夕也明确向笔者表达了不愿意分配回西部的强烈心理渴求。

(四)学员家庭,尤其是学员父母的态度,对学员的毕业分配心理产生重要的潜在影响

受访者A的父母希望他能够毕业后留在身边,尽管A表示父母比较开明,能够让其自主地选择发展道路,但是他还是流露出留在家乡附近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意愿。受访者B的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分到好一点的地方或者是分配回家。以上两位受访者的家庭都希望孩子将来回到身边。而受访者D的父母对这一问题相对比较超脱,认为孩子无论分哪里,只要自己努力,总会有比较好的结果。而受访者C的父母要求相对苛刻,希望C能够通过考研获得较多的收入和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而且父母一味的高期望值给C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其不得不采取逃避的态度对待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早期成长经验对其一生影响重大。学员对待毕业分配的认知倾向、价值判断和情感反应方式等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家庭。

(五)军校本科学员的毕业分配心理存在一定的过程性特征

就本研究而言,这种过程性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随着年级增长和毕业分配的日益临近,学员的心理状态愈发复杂。受访者A和B因为是大一、大二的学员,对毕业分配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情感反应。受访者C有一定的顾虑和焦虑感,对有效调控自己的毕业心态缺乏信心,对父母的期望感到很大的压力,在毕业分配这个问题上与同学彼此回避。而受访者D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心理状态则十分复杂。对待即将而来的毕业分配,他既期待又有顾虑和担心,并存在一定的紧张感、无助感和技能恐慌,同样逃避与同学的相关交流,而且表示其他同学存在一定的心理失衡。可见临毕业学员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各种情绪感受的相互交织成为其心理状态的最明显特点。

二是随着年级增长和毕业分配的日益临近,毕业分配的话题愈发敏感和隐晦,愈发地被学员所自觉回避,成为学员之间的一个“心理雷区”。受访者A、B均表示与同学就毕业分配这个问题有过交流,但是交流的范围限于关系较好的同学,而受访者C、D都表示回避与同学交流这一话题,因为过于敏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冲突。随着毕业的临近,毕业分配在学员心理中的感受性阈限在降低,愈发地成为了学员之间沟通的一个“壁垒”。

四、结语

在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结合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整合,静态与动态的整合,控制情境与自然情境相整合,实现事实与意义相统一,建构假设与验证假设相统一,客观度量与主观体验相统一,实现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研究某一主题的目的[4]。在今后有关学员毕业分配心理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内隐态度测量等方法实现对其的量化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效度和推广度。

在军校本科学员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广大学员的奉献精神,同时要合理优化毕业分配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分配原则,为学员主动学习成才提高强大的精神动力。要突出临毕业学员的日常管理和心理疏导工作。越到最后越要严格管理,对学员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分的要坚决处分,决不能有丝毫的迁就和照顾,这样才能把学员宣泄心理的产生降到最低限度[5]。要帮助学员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要疏导和排解他们自我价值与社会认同矛盾带来的心理冲突、个人心理期望与社会期望的错位导致的心理冲突,以及一些消极心理如“怀才不遇”心理、“攀高嫉妒”心理、“恐惧焦虑”心理、“自卑依赖”心理、“消极等待”心理等,帮助毕业生稳稳当当迈出人生重要一步[6]。结合本研究结果,还应充分挖掘学员认知心理中的理想价值成分,充分挖掘学员人格特质中的有益成分,充分发挥学员家庭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学员克服地域刻板印象,引导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学员在毕业分配这一问题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以便他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投入到部队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杨成平.我军院校招生与分配制度的特点及其先进性[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12(4).

[2]米香.军校学员心理压力分析[J].科教文汇,2010,(10).

[3]鲁娟,崔乔礼,李健.军医大学生毕业期待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

[4]向敏,王忠军.论心理学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对立与整合[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

文员毕业总结篇(3)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指导,而且取决于学生认真和努力的程度,还与教学秘书的辅助性工作息息相关。教学秘书在毕业论文中应当发挥能动作用。本文仅就教学秘书的辅助性工作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毕业论文工作中教学秘书的工作流程

1.完善论文选题工作

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而影响学生完成论文的效率和质量。有些教师选题结合自身科研项目,过分偏重实用,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作用;有些教师选题过宽过难,学生做不出来,又多次更改题目;更多的教师不对学生选题作出要求,导致学生选题盲目,更换同一专业选题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每年都会出现学生要求更换不同专业的指导教师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可能与教师本身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选题没有规划,该写什么题目不清楚,对论文指导教师不了解。此外,历年论文选题高度一致,前面写过的论文,后面的学生依然在写,造成写作资源的浪费。比如,网络虚拟财产的问题,已经连续几年有学生写作,但并没有多少创新之处。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学秘书应做到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教学秘书在分配指导教师和该教师指导的学生时,要对学生充分介绍这名指导教师的研究特长,然后征求学生的意见,看学生是否对这位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感兴趣,由其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二是教学秘书必须整理历年已经选过的论文题目,并对学生公示,以免造成资源浪费。选题应当根据学生自选意向和一人一题的原则进行,教学秘书应当提示部门领导根据情况提供选题,避免选题过于集中。三是在已经建立论文题库的学校或院系,教学秘书应当提醒指导教师每年更新题库,使学生的研究也能与时俱进。在学生选题完成之后,教学秘书应当回收选题方向和题目,建立毕业论文题库,协助督促每年更新,确保每年有20%更新率。

2.协助督查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建立合理的监督检查制度,以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这种检查,一般分3次,首先是初期检查,即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后,院(系)应当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论文研究计划、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进行初步检查,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指导教师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完成有价值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当负责汇总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毕业论文做特别记录,然后将选题情况报告院(系)或教研室领导。其次是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论文计划的执行情况。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完成之后,由于找工作或实习等原因,会将毕业论文弃置一边,拖延写作时间。为了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必须建立中期检查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可以由教学秘书主抓,毕业论文学习委员辅助进行,内容是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计划与实际进度是否一致。如果工作量过大,可以采取抽查的形式,然后将检查或者抽查的结果予以公示。最后是后期检查,也就是毕业论文答辩和评分的检查。教学秘书可以参与部分答辩,对此后面有详细论述。中国政法大学在毕业论文后期检查中的一些制度值得借鉴,他们引入“论文打假”制度,由教学秘书组织学生通过“打假软件”对论文抄袭情况进行检查。此举极大地抑制了学生抄袭的动机,提高了论文质量。

3.积极参与答辩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答辩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毕业论文答辩的效率。首先,根据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的学科分类,教学秘书应将同一学科的学生分入同一答辩小组,然后组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应当由本小组所属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组成。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例,答辩委员会的组织方式大约有两种,一是同一专业的3名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的学生就是这一答辩委员会成员指导的学生。二是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指导的学生不在其所在答辩委员会答辩。笔者认为,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第一种方式更有效率,因为,本专业的指导教师人数往往不足3人,如果由非本专业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可能导致教师对所写毕业论文内容

转贴于

并不了解,也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其次,教学秘书必须安排答辩时间,由于有些学生在外实习或为找工作参加面试,所以最好将答辩时间安排在周末,并且及时将确定下来的答辩时间以及基本程序通知学生。在答辩过程中,教学秘书应当抽样听取各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内容,注意答辩时间是否充分,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

4.及时提供保障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制度保障,主要是告知指导教师和学生关于毕业论文的现有政策,如毕业论文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学校和教学部门对毕业论文的要求等,向指导教师分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并按规定回收检查各项填写情况;向上级有关领导反映毕业论文制度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建议。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教学环境的保障,主要是指保障指导教师有一定的场所指导学生。目前,很多学校的指导教师都是在办公室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办公室人员众多,容易影响学生的思路,指导效率不高。学校应赋予教学秘书申请空余教室的权力,保证每天都有空余教室提供给指导教师。教学秘书对财物的保障,主要是指指导教师所需的办公用品、通讯设施以及及时统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兑现工作报酬等的保障。

5.认真总结归档

教学秘书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总结归档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对毕业论文本身的总结归档。毕业论文是学生重要的永久性学习档案,学校要求对毕业论文总结归档,教学秘书应当将毕业论文纸质版按照专业、学号顺序排列,存放在适当场所,同时保存毕业论文电子版。每个院(系)应当将每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形成一个文档,其中包括论文题目一览表、各专业毕业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档一式两份,一份由院(系)留存,另一份则上交教务处留存。其次,是对毕业论文工作文件的归档。教学秘书应当将有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毕业论文要求和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材料等相关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归类保存。对毕业论文制度进行总结也是教学秘书的工作之一。总结毕业论文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二、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秘书的专业素质

文员毕业总结篇(4)

一、就业训导班设立缘由

1.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十分严重。20世纪30年代前期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问题非常严重,学校及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社会动荡、经济危机和工商业的不发达,使得就业成为十分头疼的社会问题。1933年出版的《中国教育问题之讨论》一书中写道:“十数年前,中学毕业生没有出路;五六年前,专科以上学校学士也没有出路;近一二年来,连吃了面包回来的外国留学博士硕士也几乎没有出路了。” [2]即便是中央大学这样的一流院校,学生就业也大成问题。据1934年8月《申报》报道,“中央大学本届毕业生400余人,有300余人未得工作” [3]。个别较为落后的省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更是高得惊人。1934年9月《大公报》报道,山西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人数“以最近四五年内为最高,今年(1934年)更打破纪录,人数达到480人,目下正式找得职业者,仅1/10。”[4]教育部1936年曾对国内84所专科以上学校1933年、1934年两年度毕业生就业进行过统计,84校两年度的毕业生共为15 216人,其中未就业者共2 0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3.1%[5]。

2.爆发了第一次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职业运动。20世纪30年代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恶化,导致了毕业生职业运动的爆发。1934年,在专科以上学校较为集中、毕业生人数多而就业环境又相对恶劣的北平,首先爆发了毕业生的职业运动。职业运动大同盟盟员联名发表宣言称:“三十年来,政府及社会人士,但知广设学校,造就人材,而如何安插统计,则无人过问,任其自为问题,而不加以解决,则情势日益严重”,“同人等为时势之需要,为自身职业之企求,不能不有大同盟之组织,以公开之方式,求职业问题之解决”[6],并推派代表分别赴南京、江西等地向国民政府请愿。北平学生掀起的职业运动,得到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声援,一时间毕业生职业运动风起云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国民政府的就业措施无济于事。1934年毕业生职业运动爆发之后,为平复学生情绪,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1)加强控制文科招生数,降低文科学生比例,纠正文法科教育畸形之发展。文法人才过剩不合社会需要,而农工医人才缺乏不能推进建设事业之认识,早在国民政府初立时即已产生。20世纪30年代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之后,教育部的对文科招生的限制愈益加强。从1931—1936年,文科类(文、法、商、教育、艺术)招生比从74.58%降至55.23% [7]。(2)成立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及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职业介绍机关。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于1934年10月,负责对高端人才进行调查、登记,并介绍其就业。为配合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的工作,教育部还下令各省与全国各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设立职业介绍机关。截至1937年4月,全国共有58所专科以上学校设立了职业介绍机构,其中公立(包括国立、省立)专科以上学校33所,私立专科以上学校25所[8]。此外,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还尝试与银行合作实行小工业贷款,扶助有志于从事工业建设的工科学生。(3)着力增加各种招录考试。1934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考试院决定,自1934年起由政府主持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毕业考试,与任用考试相联系。在“定期考试外,扩大各种临时考试,只须各机关需要何种人材,通知考试院,即可随时以简便之方法,迅速举行……务使考取数日以增多,借广学校毕业者之出路。”[9]然而到1936年,除高校文、实科结构得以显著调整外,其他措施施行效果极其有限。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自成立到1936年4月底,在该处经审查合格予以登记的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共有1 565人,介绍成功者仅195人[10]。此外,1935年10月起,在南京、西安、广州三地同时举行的抗战前规模最大的一次高等考试(第三届),参加普通行政人员、财务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统计人员、外交官领事官、司法官、会计审计人员、卫生行政人员、建设人员等9类考试的3 941人,被录取者仅有251人(其中3名为女性)11]。

4.爆发了第二次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职业运动。在政府就业措施不力的情形下,1936年5月北平再度发生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服务运动。在服务运动大同盟散发的《告毕业同学书》中,学生对政府的就业措施提出了公开的批评,“虽然在一九三四年,也曾有过类似服务运动的所谓职业同盟,而他们所努力的结果,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工作咨询处、介绍所的设立,这种问题的本身,有何禆益?”学生进一步提出,“我们要求解决的,不是口头允诺、咨询处和介绍所的成立,而是分发任用。”[12]

5.成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为减少学生闹学潮的可能性,解决就业问题,1936年6月时任行政院长的蒋介石提议对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进行短期训练后加以任用。当月23日行政院即通过该提议。不久,训导班筹备委员会奉命成立。7月初,北平服务运动同盟的请愿代表抵达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在这种情况下,就业训导班加快了筹备进程。18日训导班筹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议决训导班简章,决定由教育部主持学员的招收,学员数额定1 000名,分两期训练,每期训练4个月,实习3~4个月。学员在入学前经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体检合格后,即可办理入学手续。

二、就业训导班的突出特点

就业训导班计划招生1 000名,实际上各校各处保送学员共有4 222人,后经考核,分两期录取了1 500人[13]。1936年10月15日训导班正式开学,一期学员456人。就业训导班被国民政府赋予了解决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大使命,正如就业训导班班主任丁惟汾在开学典礼报告中所言,“训导班之设立是一种新的事业,他的使命非常重大,它的性质与普通专科以上学校不同,教训设施,均无成例成法可沿。”[14]从就业训导班第一期来看它的确与普通专科以上学校不同。

1.以未就业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为训导对象,学员来源十分广泛。训导班以国内外专科以上学校1933—1935年度未就业毕业生为训导对象。从毕业院校来看,第一期学员毕业于国内外83所专科以上学校。456名学员中422名毕业于国内76所专科以上学校,占学员总数的96.93%;14名毕业于国外7所专科以上学校,占学员总数的3.07%。422名国内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中,136名毕业于国立院校,占32.3%;66名毕业于省立院校,占 15.6%;240名毕业于私立院校,占52.1%。14名国外院校毕业生中12名毕业于日本院校,占85.7%。学员毕业科系共有45个之多,但分布非常集中。从科别来看,法科最多,占学员总数的51.75%;文科其次,占28.73%。工、理、商、农各科则相对较少,分别为5.04%、3.95%、 3.95%和1.1%。从系别来看,毕业于法科法律系学员居第一,占学员总数的13.68%;其次是文科中国文学系,占11.18%;再次是法科政治系和法科经济系,分别占10.96%和9.87%。从学员籍贯来看,学员共来自23个省份。其中江苏籍最多,占全部学员的18.86%,其次是河北籍学员,占11.18%。其他学员较多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浙江、山东、湖南、山西、福建和辽宁,此9省之和占学员总数的76.96%。

2.以政府为后盾,规模大、力量强、师资雄厚。就业训导班每期正取500人,备取250人。第一期实训学员456人(含9名自行退学者),以学员人数计,规模与正规专科以上学校无异。而一次培养如此多的毕业生,国内专科以上学校可比肩者极少。以上海为例,上海专科以上学校中毕业生最多的复旦大学1931年也仅有毕业生441名[15]。此外,就业训导班由行政院主办,附设于中央政治学校。蒋介石亲任就业训导班委员会会长,以教育部长王世杰、实业部长吴鼎昌、行政院秘书长翁文灏和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丁惟汾(兼班主任)为常务委员,委员包括蒋作宾、张群、何应钦、陈绍宽、孔祥熙、俞飞鹏、张嘉璈、吴忠信、陈树人、刘瑞恒、何廉等,均为政界、商界、教育界名流,办学声势可见一斑。

就业训导班有很强的教职员阵容。其教职员之强,一是在于人数多。训导班一期有职员60名、讲师75名和军训教官8名,教职员总数达143名,其教职员与学员数之比约为1931年上海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员与在校生人数之比的2倍。1931年,在校学生达1 344名、毕业生数达441名的复旦大学,教职员总共只有144名。二是在于资历非凡。训导班各门课程均由中央政府各对应部门派员讲授,讲师数目达75 名。这些讲师不仅是各科专家而且是中央各部高级长官,75人中有68人具有专科以上学校学历,51人曾留学海外,其中获硕士学位者18人,获博士学位者5 人。不仅讲师如此,就连训练班训育处和军事训练部职员也资历不凡。

就业训导班的办学资金,正规专科以上学校也望尘莫及。在整个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专科以上学校办学资金始终处于困难状态。1934年政府预算虽规定年支出的15%用于支持教育文化事业,但实际上这是个从未达到过的目标。1936 年教育文化预算总额曾达到过4.5%的高度,而同年军事拨款占32.5%,公债还本付息占24.1%[16]。办学如此拮据,学生“在训练期间得月给津贴30元(包括膳宿、零用);实习期间,每人得酌给津贴四十元(包括膳宿)”,只有办学声势大、力量强的就业训导班能够做到。

3.以行政就业为指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目的十分明确。 就业训导班以培养学员辅助行政为目标,训练4个月,实习3~4个月,理论培训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培养目的十分明确。其训练要旨有四项:一为精神训练,注重人格之修养;二为体格训练,注重体育与军事;三为法令概要,注重机关之组织及文书程式;四为各科概要及现有各种事业之概况。这四项要旨充分地体现在其训练期间的课程设置上。从讲授课程来看,训导班为学员设置了36门课程,这36门课程包括政府组织、法制运用、人事管理以及各种建设事业之概况等内容,几乎涵盖了政府行政的所有方面,授课时间长达242小时。此外,就业训导班对学员实行军事化管理,还开设有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交通学、筑城学、地形学等军事课程。 第一期训练到1937年1月结束后,就业训导班根据学员所学的专业与培训期间的成绩,委派其到国民政府的各机关实习。其中到实业部的99人,到铁道部的 50人,到财政部40人,司法行政部15人[17]。就业训导班也向各银行推介实习生,如中国实业银行、国华银行、四明银行、中国企业银行、上海商业领储蓄银行等。

三、就业训导班折射出的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社会动荡,经济不发达,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非常普遍。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的普遍和严重反映在就业训导班的学员数量和来源范围上。从数量来看,1933— 1935年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仅有26 959人,保送就业训导班者即达4 222人之多,占15.67%;从范围来看,456名学员来源于83所专科以上学校、23个省份。尽管数据显示,国外毕业生就业好于国内毕业生;国外毕业生中欧美毕业生又好于日本毕业生;国内毕业生中国立院校毕业生又好于私立院校毕业生。但毕业生就业之难,就连以往就业有优势的留学生、名校毕业生、热门专业毕业生也不例外。据就业训导班第一期学员校别人数统计表,12 名毕业于日本院校学员中,6名毕业于东京大学、两名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两名毕业于明治大学、1名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1名毕业于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而 76所国内院校中,参加就业训导班人数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国立北平大学(30人)、私立大夏大学(21人)、私立复旦大学(17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6人)和国立中央大学(14人)。就连地理位置优越、专业应用性强、毕业生人数少的上海商学院,其毕业生就业也成问题。1933—1935年该校会计、银行、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系毕业生总数不过166人,据该校所呈请求参加就业训导班名单来看,到1936年申报之时1933—1935年度毕业生中未就业者达26人,其中仅有3人曾担任过教职,其余则从未有过工作 。

大专以上学校毕业生失业的普遍和严重,首先是社会动荡和经济不景气的必然结果。1931年以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新设工厂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1930 年全国新设工厂119家,1931年降为113家,1932年降为87家。更为严重的是,新设的工厂数远远低于歇业的工厂数。以上海1934年为例,这一年新设工厂28家,改组291家,歇业的有70家[20]。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华北地区进行的武装走私,使得本已处于衰退之中的经济雪上加霜,造成企业的大量停业。社会动荡不宁、东北地区沦丧及经济衰退使得社会总体就业压力大增。上海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的调查报告显示,1935年中国失业人口总数估计达5 893 196人[21]。在这样的局势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势必大大减少。

2.高等教育仿效欧美,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结构性失业严重。就业训导班学员毕业科系结构表明,法、文两科毕业生就业较工、理、商、农各科艰难,其中法律、政治、中国文学专业最甚。这与教育部1936年对国内84所专科以上学校1933年、1934年两年度毕业生就业统计结果一致。该统计表明:两个年度,文科(文、法、商、教育)未就业者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16.6%,实科(理、农、工、医)为5.7%。文、实科就业率之悬殊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高等教育的盲目发展关系甚紧。

高等教育发展之盲目重点不在于专科以上学校数目的增长及在校和毕业学生数目的增加,因为自民国设立以来至1935年,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总数不到8万人 [22]。人口以4亿计,每万人中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仅有不过二人。高等教育的盲目发展在于专科以上学校的滥设以及科系和课程设置的不符国情。

滥设专科以上学校,私立最盛。据统计,1928—1933年,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数量在短短的五年内上由74所升为108所,其中绝大多数是私立学校。这一时期,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数量仅由48所上升到57所,而私立专科以上学校则由26所增加到51所[23]。以上海为例,1931年上海33所专科以上学校中私立学校达23所。然而就学生数目而言,1931年上海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平均每所不过433人,其中学生数在300以下的共16所(私立9所),200 人以下的13所,100人以下的有4所,最少的中法国立工学院只有28人。每校学生平均数如此之少,加上经费常常不足,因此大多数专科以上学校办学因陋就简,喜设简单易行的文科,这成为大专以上学校学生文实科比例失调的原因之一。文实科比例失调的程度,据统计,1932年、1933年、1934年三个年度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中文科类(包括文、法、商、教育)毕业生分别占到72%、70%和71%[24]。当然,文实比例失调在根本上却是近代中国教育体制因袭美日诸国,教育设计不适国情所致。教育设计不合理不仅表现在文实科比例与国家发展需要不相适应上。

高等教育办学的粗糙、教育体制的抄袭、课程设置的不切实际,使得专科学校以上毕业生在社会上往往有眼高手低之嫌,有的甚至被工人讥讽为“饭桶”[25]。至于粗制滥造之学校,胡适曾经断言,“凡功课太松,管理太宽,教员不高明,学风不良的学校,每年尽管送出整百的毕业生,他们在社会上休想得到很好的位置。偶然有了位置,他们也不会长久保持的。”[26]专科以上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得在社会政治经济困顿时期原本困难的就业局势更加恶化。

3.用人机制不良,就业渠道狭窄。 就业训导班学员从训导到实习到分配工作,概由行政院支配,即行政院为学员打通了学用的通道,避免了社会用人机制的弊端和无效率。

近代中国专科以上学校生的就业,向来听任双方自由抉择,并没有加以统制。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选取人才更多的是采用引荐制,而不是公开地选拔,社会上大多数企业机关用人都是靠相互援引、熟人介绍,并且需要中人作担保,对于人选问题采取合理制度的,可以说是寥若晨星。加之国内没有一个足以取得社会绝对信任的人才介绍机关,使得在职业机会并不充足的20世纪30年代,往往出现有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人才的矛盾现象,这种供求不相为谋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事。这样更加深了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谋业的困难。时人指出,“吾人痛叹自十七年统一以还,至今已七八年,而官吏任用迄未入轨,试一查中央地方各机关之用人,要之多由请托推荐而来,其登庸者,大抵各有后援,非亲即友。即专以中央论之,官署之多,为全国冠,然试问各级官吏,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占几分之几?”[27]

以上海商学院为例。1932年该年毕业生不过只有35名,而1931年冬和1932年夏,校方分函至政府各部、各大银行及苏、浙、皖、鲁、川、粤政府各厅推荐毕业生达23次之多。非应届毕业生遇有失业也往往返求母校举荐以求谋得职业。此外,单位公开招录信息也往往通过私人渠道转达学校,校方为争取此类机会不遗余力,拳拳之心跃于纸上。1931年5月20日,校友中国国货银行熊菊龄来函,谓该月24日该行举行办事员考试, “此种机会不可多得……敢烦先生转告母校同学”。1931年11月,接沈达时消息知盐务稽核总所招考职员;16日,校方具函朱所长:“敝院尚有毕业生多名,拟前来投考,即祈赐报名单,以便分发填送,届时并请优加拔擢曲予成全”;21日,致函沈达时:“日前接读……无如同学前往报名时,业已停止报名,以致诸同学咸抱向隅之憾,筹思再三,惟有商恳台端从中设法,准予报名,以便应考”;想来该所托辞考场狭小,因为24日校方致盐务稽核总所的函中说:“此次贵所招考,因考场狭小,有不再容纳之说,敝院同学闻之,殊为怅惘,兹特专函请求,务乞先生垂念该生等向慕之殷,格外通融,准予一体考试,俾资成全。”如此可见当时寻求职业途径之狭窄及对私人介绍和通融的依赖。

4.毕业生学非所用,政界和教育界成为就业的最大流向。就业训导班学员以辅助行政和经济建设为训导指向,不管原毕业科系如何,训导结束大多被委派到国民政府的各机关服务。一则反映了政府成为容纳毕业生的主要和最终处所之一,二则反映了那个时代学非所用的普遍和无奈。

20世纪30年代,社会动荡,工商业不发达,专科以上学校教育的弊病,加上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使得“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除了绝少部分往生产机关服务外,其余的都在政教两界”[28]。就连开设会计、银行、工商管理和国际贸易等经贸应用类专业、身处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的上海商学院,其毕业生从政和从教者也占有很高的比例。上海商学院第三届毕业纪念刊载有1933年、1934年度毕业生职业类别比较图。表中数据表明,1933年和1934年上海商学院毕业生在教育和军政界就职者占毕业生总数的70%以上,其中从教者最多,两个年度均达到60%以上[29]。上海商学院尚且如此,其他综合类专科以上学校更可想而知。实际上,较之教育界,广大的毕业生更愿意进入政界,“各校毕业生初入社会,往往以能在政府机关为荣,家庭父兄希望如此,青年本身之希望如此”[30],但毕竟政府机关的位置有限,这样就使得政界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在进不了政界的情况下,许多毕业生退而求其次,把从教作为自己的出路,未受过师范专业教育的教师人数迅速增加,出现了大批毕业生挤教育界独木桥的现象。

四、就业训导班是国民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又一项权宜之计 不仅如此,就业训导班学员受训结束后,也未必都得到了政府委派的工作。政府部门原本人浮于事,拥塞不堪,因此训导班一期学员并未能全部被政府和相关单位吸纳。全面抗战开始后,就业训练班未派学员50余人,与其他政府各部裁撤人员一起,被组织进了战地服务团[31]。

2.国民政府就业措施并没有触及到就业问题的根本。造成20世纪30年代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迟缓,就业机会难以创造。要解决专科以上学校生就业难问题,舍发展经济外别无他途。然而,近代的政治环境又极大地束缚了经济的发展,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改良政治。当时的社会和政府并不是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1934年4月出版、何清儒所著之《中国青年职业问题》就把就业难的原因归结为政治的不良、社会的不安、教育的不合、经济的不足和心理的不足。他认为这些原因导致了机会缺乏、选才不公和人才不适用[32]。蒋介石也在1936年10月15日就业训导班开学训词中说:“吾国知识分子失业者之所以独多,其故原非一端。如经济贫困、百业不兴;如政轨未修、贤能失任;如社会纷乱,才愚莫辩,皆使学无所用之客观原因,国家诚当竭力设法以排除之”。然而在内忧外患之下,国民政府一则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无暇顾及,二则对专科以上学校生就业问题无能为力,在面对就业问题时,总强调“教育上之缺陷与青年本身修养之不健全”等主观原因,“所以我们只见到口是心非的高调政策”[33]和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措施,设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训导班即是其中之一。

文员毕业总结篇(5)

【关键词】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必要准备,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通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而且,毕业论文设计整体水平也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论文质量,对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高校院系结合本专业特色,在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教师培养、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它们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但相关报道多以理工科及文科院系为主,而关于医学院系特别是护理学院系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方面所做的报道却较为鲜见。近年来,我们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对2001级、2002级、2003级毕业论文工作加强管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为目的,通过施行举措,在督促毕业生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论文写作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本文将对这些举措进行介绍,以期为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适当的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程学时相对压缩,使学生在横向知识体系加宽的同时减少了专业知识的深度,加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使毕业论文工作面临着很多困难。其突出的问题有3个:

1.思想重视不够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的不断发展,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得指导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方面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资源趋于紧张。大多数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思想上不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指导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也非常有限。

而对于学生方面,有的学生平时课程学得不扎实,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容易造成对论文写作的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对指导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不能正确、灵活地利用论文检索工具。有的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在要上交时随便从网上东拼西凑地抄袭,敷衍了事。这些学生都是从思想上没有能认清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浪费了毕业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机会。

2.时间安排不当

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始,若时间安排的太晚,会给论文的开展带来困难。一方面,学生进入论文的设计时间较晚,不能深刻地理解题意,更不能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准备,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接触较晚,容易给师生交流和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带来不便。

3.格式欠规范

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排版样式多样,错别字众多。而且许多学生习惯性地从网上下载一些文字,然后进行简单的拷贝,一方面容易造成知识产权的问题,另一方面会造成文章的写作风格不一,使文章缺少连贯性。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举措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护理学系结合本院系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范要求,严格把关,以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

1.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好组织动员总结工作

系部广泛动员全系教师、应届毕业生和临床教学医院,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护理学系成立了学术分委员会,召开专业教研室会议,布置年度毕业生论文工作安排,制订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格式、确定严格的时间节点,最后形成详细的论文指导计划。在学生下点实习前进行专题毕业论文动员,组织有关教师讲解、宣传毕业论文重要性及写作规范。使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在掌握所学知识、培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学位和顺利毕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召开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大会暨优秀论文颁奖典礼,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及临床优秀指导教师,邀请优秀论文作者上台介绍论文写作经验,由专家现场提问点评,并安排低年级学生共同参加,以使其对毕业论文工作有所了解。

2.严格制定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程序,确保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根据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我系特制定了《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规定》,以规范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同时,又详细安排了毕业论文工作的具体程序,将毕业论文工作划分为准备阶段、选题与审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检查与指导、论文评定、工作总结和归档与保管阶段,明确列出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与要求、要求完成的时间以及完成人,并结合本科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一年的实习期划分为上、下两个阶段:上半阶段要求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半阶段主要集中精力撰写论文,并集中选择一个科室继续完成实习。然后再将两个阶段的时间进一步细化,列出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具体的时间段,保证了临床医院与实习生对实习与论文工作能够心中有数,确保了毕业论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我系制作了毕业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登记表、开题报告、评审表、成绩登记表等一系列表格材料,发给临床医院使用,并制作了论文“书写体例”,以统一学生论文的格式。还由郑国华博士制定了《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评分细则》,使论文的评审有据可依,从而也保证了论文成绩的公正性。

3.加强系部与临床教学医院联系,监控毕业论文工作全过程

为进一步完善论文管理工作,在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工作会议上,我系与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地区各临床教学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临床教学负责人一起,讨论了此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工作改革的情况,听取各方意见。2006年5月,我系在2001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完成以后,也专门召开了毕业论文工作总结会议,与福州地区部分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一起评选优秀论文、探讨改进工作的方法。2007年1月,举办2006年临床护理学师资培训班,对全省十五所医院护理人员代表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介绍“护理临床教学与毕业论文工作”、“护理科研基本程序”等知识。此外,考虑到我系的毕业论文工作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又专门安排了系部老师参加指导,负责与各临床医院护理部联络协调及为学生答疑释惑。并自2006年起,系部安排教师作为联络员,下到福州各临床教学医院,参加论文开题、论文答辩,并加强中期检查。

4.临床教学医院密切配合,保证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

临床医院重视毕业论文工作,组织成立毕业论文评审委员会,严格选聘指导教师,开展指导人员培训,交流论文指导经验,明确工作任务、职责,清晰论文指导流程。护理部针对学生论文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统计、分析、文献查阅等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论文评审委员会认真审定学生上报的课题,安排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并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协助学生论文拟题,为学生写作答疑,避免学生在论文创作过程中走弯路。护理部组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针对学生论文题目、论文设计、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护理部负责宏观调控,指导老师则耐心细致引导学生搜集论文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并针对论文相关内容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及时与学生交流并对论文进行修改,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最后学生论文完成后由护理部组织论文评审委员会对学生论文进行评审,选出优秀论文上报系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护理部及时进行工作小结,综合分析学生毕业论文水平,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取得的成效

1.学生表现了较高的悟性和科研能力,个人潜能得到发挥。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临床实际运用相结合,培养了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大多数同学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所选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统计和分析,掌握了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阅读专业资料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具备了撰写论文的能力。

3.临床教学医院反馈,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带教老师也加强自我充电,使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1):46-49.

[2]杨立军,何志鹃.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7,33(4):214-215.

[3]谷倩,彭少民,钟立汉等.高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实施[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75-77.

[4]欧丽,胡浩.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与答辩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189-190.

[5]欧孝夺.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16-19.

文员毕业总结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 就业情况 调查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开展机械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890所,这表明机械类专业已成为工程教育中第二大专业。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以及才华展示舞台。据有关权威部门的数据统计,现目前我国机械工业一直处于旺盛的人才需求状态,社会对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的总需求位列社会需求的第一位。现目前,生源好和就业旺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优势。本文对我校2014届毕业生机电维修专业和机控专业的就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为反映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

一、样本描述

在2013年9月~10月间,笔者对我校2014届机械专业毕业生机电维修1101班(60人)、1102班(60人)、1103班(61人)、1104班(65人)的246名学生的顶岗实习跟踪情况和2014届机械专业毕业生机控1101班的64名学生,总计310名学生的顶岗实习跟踪情况的调查,我校2014届机械专业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如表一所示:

二、调查结果

(一)我院2014届毕业生机械专业就业岗位

为了更加准确和具体地反映我校2014届毕业生机械专业就业岗位的就业情况,本次抽样调查将我校2014机械专业届毕业生机电专业就业岗位分为以下几大类型:①技工类,如维修工、钳工、接线员、售后服务等岗位。②销售类,如销售、策划市场专员岗位,③文职类,如文员、客服、仓管、实习生等岗位。④其他,如离职在家、无法联系、辞职待业、考公务员、学车等。我校2014届机械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分布比例情况如图一所示。从图一中可以看出,我校2014届机械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情况如下:48.3%的学生能获得技工类岗位,如维修工、汽车吊臂、钳工、接线员、总装、售后服务等岗位,24.2%的学生能够获得机械销售类岗位,如销售、策划市场专员等岗位,17.7%的学生能够获得文职类岗位,如文员、客服、仓管、实习生等岗位,9.8%学生从事其他岗位工作,属于灵活就业,如继续升学、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该调查结果同时也表明我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与美国社区学院培养的学生相类似,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性特征,同时有接近五成的学习就业为技工类,学生的就业岗位也与扩招前的精英教育时代有所不同,就业岗位分层相对明显,具备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性特征。

三、抽样数据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以及才华展示舞台。从我校2014届机械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情况可以看出,有接近五成的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为本专业对口工作,如维修工、汽车吊臂、钳工、接线员、总装等工作。这与我校大多数机械专业学生把从事机械行业内的工作作为自己个人职业发展的优选方向有关。现目前,机械行业的产业链相对较长,机械行业的相关配套中小企业也相对较多,这也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结束语

通过对我校2014届毕业生机械专业就业岗位的抽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较好,有接近五成的学生从事机械专业对口工作,如维修工、钳工、接线员、售后服务等工作。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行业的相关配套中小企业也相对较多,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叶江,邱长军,李岚等.湖南省属高校机械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意愿抽样调查报告[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4):155-157.

[2]李爱国.2009届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分析――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6):110-112,116.

[3]李爱国.2009届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09,(11):146-147.

[4]潘军君,王士强,王健等.机械专业就业前景及发展趋势浅析[J].河南科技,2013,(10):270.

文员毕业总结篇(7)

关键词:工程造价;毕业考核改革;企业考核;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The Research on Reforming of Graduate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Cos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idea combing enterprise assessment and comprehensive graduation designation in college which will promote the reforming of graduate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cos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laborates and gives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st; the reforming of graduate assessment; enterprise assessment; graduation designation

传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以毕业论文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形式单一、过程简单、选题陈旧、学生应付心理过重,无法真正地评价学生过去的学习成果,更无法从企业的角度获知学校人才培养是否合格。

鉴于此,本文从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出发,提出将企业考核纳入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范围的思路,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三年学习成果,为高职毕业环节考核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性建议。

一、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改革新思路

将企业考核纳入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范围要求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顶岗实习,并且在此期间完成在校导师指导的综合毕业设计,因此必须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紧密安排在校学习时间从而增加顶岗实习时间;顶岗实习不再是毕业之前的一个简单环节,而是毕业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实习导师并对学生实习进行全程跟踪;实习成果不再是顶岗实习报告,而是企业根据岗位要求对毕业生的进行的全面、客观考核,最终形成企业考核成绩;毕业生毕业考核不再是单一的论文成绩,而是由企业考核成绩及综合毕业设计两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加总求和得到的总成绩。

总体改革思路如下:

二、企业考核成绩确定

基于顶岗实习实际工作过程,用贴近岗位工作实际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围绕企业接受学生就业的要求和标准,采取校内综合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实现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企业实习内容必须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学生过去四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为基础,认真参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在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以工程预算员岗位为例,其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识图、工程量计算、询价、项目组价、软件应用、审核标书、编制标书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写作能力、较强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创新能力等。这些实习内容贯穿于预算员顶岗实习全过程,也为企业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提供了参考。

企业考核标准是对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综合评定,也是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走上工作岗位的客观评价,它它实习内容为基础,由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各项打分,最后综合计算总分,以预算员岗位为例,考核总分计算表格如下:

各项评分分为四个层次:优(90分以上含90分)、良(70~90分含70分)、中(60~70分含60分)、差(60分以下),各项评分计算出来后,根据各自己百分比算出各项综合得分,再根据各大项所占比重,计算出总分。

三、学校综合毕业设计成绩确定

综合毕业设计在进行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必须覆盖大部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制图与识图、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制作标书、软件的应用、招标组织与管理、工程A决算、索赔与控制等。以模拟招投标为例,将所有毕业生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个招标组和三个以上投标组,每个在校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小组。由学校统一向每个单元分配不同的图纸,由招标组负责招标事宜,包括选择小组领导、人员分工、招标公告、工程量清单编制、制作标书、组织开标、签订合同等,由各投标小组针对招标公告购买标书、答疑、编制报价、投标书、参加开标、最后签订合同等。评标委员会成员由本系领导及专业教师组成,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分,该成绩作为本小组成员的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成绩。

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成绩在整个毕业环节考核中所占比重,可以按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占总学制时间的比例来确定,定为7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降低。

综合毕业设计的图纸每年都必须变化,五年为一个周期,以防学生出现抄袭应付现象。

该方式不仅避免了传统毕业论文考核模式下学生严重的应付心理,而且与高职院校培养适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的目标相契合,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协作性,将原本压抑枯燥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意义。

四、改革措施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环节考核模式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可逐渐由毕业论文或简单毕业设计向综合毕业设计考核过渡,再由综合毕业设计考核向综合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双轨制创新模式过渡。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1.转变企业观念,继续深化校企合作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双轨制创新模式要求每一位毕业生均能在本专业岗位进行实习,故而产生了庞大的实习岗位需求量,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观念,将实习与就业区分开来,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岗位,但不一定是工作岗位,减轻企业对毕业生就业的消化压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校企业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使传统的校企业合作得到延伸。高校可以无偿向企业提供自己的教学设施、教学人才、活动场地、人才培训、试验设备、研究成果,为实习导师提供丰厚的报酬和职称评定机会,双方互利互惠。

2.继续培养双师型教师

综合毕业设计考核是对过去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不仅对学生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大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不具备长期的现场工作经验。因此,高校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或是定期企业挂职锻炼,或是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这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考核改革的必经之路。

3.注重实训环节,增加实训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