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0:47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农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农业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不符或人为操作不当,会出现设备变形、腐蚀、老化等故障,降低设备工作效率,对农业生产的进行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重视农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新时期农业机电设备现状

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结构优化、专业技术推广等方式使农民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使用先进的农业机电设备,能够大大减少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率。农业机械化能够解放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促进环保型效益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信息自动化的广泛普及,农业机电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农民使用并认可。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农业机电设备虽然有省时省力等优点;但由于机电设备的种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每个生产厂家的生产方式存在差异,造成同类机电设备在使用时,所产生的运行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与管理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设备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维修方式,确保农业机电设备排除故障后能够迅速展开工作。对于不同的机电设备,在管理前均应建立专业高效的管理维修方案,以应对不同形式的故障维修。一般来说,农业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管理主要包括:周期性维修检测、科学性维修处理、事后维修处理和使用环境管理、设备备件应急库存管理、维修计划预测管理、维修后质量管理等。只有对农业机电设备运行维修相关因素实施有效管理,才能够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维修整体的全面管理,从而保证农业机电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正常应用。

2农业机电设备的维修

2.1周期性维修检查。在农业机电设备生产时进行维护检查,系统化排除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和问题,减少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必要影响;无论在设备销售前还是销售后,都应周期性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查,一般对设备进行运行测试,观察检测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判断当前运行是否正常,并在设备运行结束后,检测与运行前是否一致无误,经过综合的考察,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无损。2.2维修设备要严谨。运用先进技术,提升设备质量,开发高效率的维修设备,改良现有维修方式的不足,用专业维修技术进行维修;正确对待设备检查时发现的小问题,对其进行正确处理,防患于未然。2.3设备故障处理。设备运行时出现故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仍在运行的设备进行停止,分析故障根源,用专业维修方法彻底解决故障;如果使用者不能自行维修,则应该送到专业修理场进行修复,如果设备难以转移,则要请专业人员前来维修。

3农业机电设备的管理

3.1设备使用环境管理。对设备使用者需要进行农业机电设备使用的专业性指导,应有专业人员在农业机电设备使用中,检查运行环境是否符合设备环境标准,避免环境因素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运行状态和操作方法提出应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机电设备的有序进行,确保农业机电设备安全、高效生产。3.2设备备件应急库存管理。在农业机电设备需要维修时,提前做好设备备件的库存,减少在维修过程中需要故障部件的额外准备工作,提升维修效率保证设备及时投入农业生产。农业机电设备库存备件的管理者应权衡好所需的备件采购,确保备件库存充足。3.3设备维修计划管理。在农业机电设备维修前,根据具体的维修情况制订所需备件、所需人力和时间等计划,确保机电设备维修有序开展。合理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减少机电设备维修耗费的时间,提高维修效率,使机电设备迅速投入生产运行。提前维修计划是一种预防性维修表现,能够从容应对故障,对设备迅速修复具有一定积极性。3.4设备维修质量管理。在农业生产中,设备维修的质量是后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只有确保农业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全面、彻底,避免纰漏,才能确保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对设备维修后的质量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先进的农业机电设备为农民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收益,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但若确保农业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则应建立科学的维修与管理方案,提高农业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余德权 单位:龙陵县勐糯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张茂华.农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对策.乡村科技,2016,(20)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2)

1.1煤矿机械设备陈旧,维修不及时

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愿意投入资金更换新的机械设备,于是就继续使用一些已经超过使用寿命或者存在故障的机械设备。还有一些煤矿企业对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视程度不足,只是单纯注重经济效益,为了赶生产,缺乏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定时检测,让机械超负荷运转。另外,大部分煤矿企业都采用定期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的方式,但是煤矿机械设备的磨损周期并不都一样,而是会随着生产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容易造成维修不及时等情况出现。

1.2对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一些地方的煤矿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不能进行很好的技术培训与管理,造成了机械设备的不规范使。还有些地方由于采矿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受资金约束,煤矿设备数量不足,再加上工人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不注意保护,就导致了设备频繁出现故障,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就相对较大,但待遇却很低,这就导致企业高水平的设备检修人才流失,机械设备的维修不能保质保量的进行,从而降低了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2.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2.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了保障煤矿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机械设备使用、维修和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培训。只有拥有了专业技术过硬的操作使用队伍,才能让设备最好地发挥使用效果,创造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平时应加强技术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机械设备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有关人员的维修水平和整体素质。其次,还要提高机械检修人员的薪资待遇,定期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使其在团队中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安心工作而不随意跳槽,从而保证维修团队工作的稳定、高效,更好地为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保障采矿工程的顺利进行。

2.2对不同机械设备选取不同的维修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设备,可根据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结构特点、故障情况等因素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采取性匹配的维修方法。比如,对于作业性质固定不变,但是一旦发生故障会给整个生产过程和安全带来严重后果的关键设备,可采用标准修理法;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设备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定期进行预防性维修;对已掌握其修理结构和修理间隔期的设备,可采用定期修理法。

2.3加强对设备的预测性检修

预测性检修是指,在煤矿机械设备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各种工作状况下的设备进行监测,判断其是否正常运行。预测性维修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监测出现异常,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并进行维修,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维修费用,保障煤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2.4推行绿色检修,加强设备检修后的验收

当前社会提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环境、人口和资源的相互协调。为了保障生态环境不因为资源的大量消耗而受到破坏,必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尤其在煤矿开采这样的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工程当中,更要提倡绿色生产。比如在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中,实行绿色检修,其目的除了要使机械设备恢复正常功能以外,还要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在保持被维修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资源,还能够减少设备使用、维修过程当中排放的有害物质,以求将对环境、维修人员和设备使用人员的危害降到最低。

2.5完善煤矿机械设备维修制度

任何行业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煤矿产业当中,为了保障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对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设。企业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详细信息和使用情况,建立一整套企业设备档案,并根据设备档案信息制定相应的维修制度,从而强化设备管理。

3.结语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TPM&,RCM、设备房标识系统

 

0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深入发展,地铁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作为大运量的公共客运设施,对设备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作为其重要保障手段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交通论文,设备管理与维修费用已经不再是一项辅助性投入,而是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成分。

为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减少和预防设备的故障,设备维护通常有两个目标:一是确定设备的维护策略;二是如何经济有效的落实完成现场设备的维护活动[1]论文服务。本文提出TPM&RCM相融合的设备维护策略,正是用来实现这两个目标,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设备房标识系统中,从而有利于提高该系统维修管理水平。

1 TPM&RCM相融性分析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eliability CenteredMaintenance)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设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优化设备维修策略的过程和方法,即回答了哪些设备该修、修什么以及怎么修(维修周期)等问题。TPM(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维护体系,确保维修活动的落实。

虽然RCM与TPM作为两种不同的维修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是二者如果能够协同运作,可以达到拥有更精确、更全面的维护数据,突出更重要的维修计划交通论文,明确更明晰的设备维护责任论文服务。简单而言,通过两者协同,一方面,RCM通过数据收集及理论分析确定最经济可靠的维修策略,并依据故障后果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将设备房现场设备管理中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影响运营服务质量的故障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将其故障现象、原因、后果、处理方法等部分的摘要。

2 TPM&RCM相融的设备维护管理策略

针对设备维护的基本目标以及TPM和RCM相融合的基本原理,TPM&RC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实施主要步骤包括:设备关键性分级分类、设备FMEA分析、维修周期优化决策、TPM可视化维修指导、规范化点巡检等,其中前三者利用RCM分析手段为TPM落实维修活动提供切实可靠的设备维修策略,而后两者则通过可视化规范化等手段实现这些维修策略的经济有效执行,且为持续的RCM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具体关系流程如图1所示。

3 TPM&RCM在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3.1 设备分类分级

为提高设备维护的检修效率交通论文,节约维修成本,实现重点设备重点维护,TPM&RCM相融的维修管理策略首先依据巴累托最优的管理分析法对设备进行关键性分析,确定哪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策略优化,考虑到设备的关键性主要由设备的安全性、失效频率以及维护成本决定,因此,选择这三者作为关键性影响指标,按照下式判断设备的关键性得分:

(1)

其中,为某一设备的关键性,为指标的权重,可分别设为5、4、3交通论文,为指标的关键程度得分,可依据实际情况1-9打分评判论文服务。当时,判断该设备属于K类设备,时,属于I类设备,时,为O类设备,这里的KIO分类分别代表Key、Important、Ordinary。

3.2 可视化现场管理

在进行设备的维护维修时,维修人员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无法准确的判断故障的原因;没有规范的维修作业流程;缺乏可视化的操作指导,容易导致错修漏修,维修工作效率低交通论文,也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和数据信息的积累,因此,为实现维修活动经济有效的落实这一目标,有必要将RCM优化的维修策略等信息与TPM有机融合,采用特定的可视化标牌等手段指导现场维修活动,具体内容见下表所示:

表1 设备可视化维修内容

 

项目

可视化内容

维修操作流程图

设备关键性

K--红牌

I--黄牌

O--蓝牌

操作关键点

红色标

黄色标

蓝色标

作业方式

仪器检测

手动检查

目测

检修周期

双周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4)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论文关键词:医疗部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1];(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2]。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

[3]。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4]。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五、小结

当今医疗设备技术飞速发展,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有关医疗设备的发展动态和产品现状,以主动、积极、周到的服务来保证档案资料的有效完整,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以此来促进有关工作的进行,使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投资得到良好的效益回报,促进医疗各项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维新.医院设备档案的管理[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6),340.

[2]郑新敏.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浙江档案,1998(7),28.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医疗部门;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论文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以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途径开发利用医疗设备档案资源。

医院行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拥有大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工作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加强设备和设备档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医疗、科研中的作用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设备档案的形成

设备档案是医院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形成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各种文件:如设备申请材料、可行性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材料、批复文件;(2)各种记录:如谈判记录、招标记录、定货合同、协议等;(3)各种原始凭证:如到货通知、提货单、发票影印件;装箱清单、操作使用说明书、厂家提供的安装图纸;(4)开箱报告、安装调试记录、验收记录、验收报告;(5)设备使用操作章程、维修管理办法、制度;(b)人员培训记录、设备布置平面图、线路图纸、故障维修记录;(7)设备报废申请及处置结果。从设备档案的形成过程涉及到设备从立项申请到最终报废,其时间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参与人员杂,因此,设备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既耗时又耗力且工作量相当大的工作。

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意义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为领导和专家的论证及设备的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由于一台先进的医疗设备功能多样、价格不菲,在引进时领导和专家将会进行详细的论证,包括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资金的投入、创造的效益等。而建立医疗设备档案,就能为此工作提供证据和参考。

其次,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是设备维修、检修和管理的必备条件。机器设备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力、化学原素的作用,一些零部件会磨损、腐蚀和松动,将会影响设备的精度、性能和工作效率,这就必须维护和检修,要维护和检修,设备档案是必备的条件,它能为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提供依据。

第三,利用设备保修期和维修期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三、医疗设备档案的科学管理的原则

医疗设备档案的特点及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使之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其完整性和利用效率。因为医疗设备档案有其特殊性:一是档案材料多,归档时间长,如一台大型医疗设备,从论证、购置到安装将会形成大量材料,并且还有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直至报废,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二是多种多样,设备有国产的、进口的,档案材料势必牵涉到多种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等;其载体有纸张、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三是档案使用牵涉多个科室,特别是设备的构造图表、操作和维修说明书等一类材料,使用很频繁。因此,如不集中统一管理,很容易造成文件的破损和丢失,破坏档案的完整性,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

四、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

设备档案的管理必须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便于开发利用,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设备档案工作必须纳入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与设备计划管理、设备采购、使用等工作紧密结合,保证设备文件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完善管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档案法》,强化各级管理人员依法治档的意识。我院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档案管理网络小组,实行医院、科室、操作人员三级管理网络,定期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修订和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部分,纳入院部对科室的目标考核,及时与有关人员的考评、职称晋级、年终评优挂钩。明确设备操作者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做好日常设备记录;每次使用后,要将使用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每半年将整理好的记录上报给设备科负责人,经核查后交档案室存档,在全院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3]。

2、确定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范围

我们根据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明确了医疗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设备申购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性文件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积累的文件。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随着设备从申购到安装使用,其相应的材料由设备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再移交医院档案室。同时将有关材料复印下发有关使用科室,让各科的设备操作者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做好资料的归档工作。

3、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首先要明确管理范围。对于中等以上医院,凡是1000元以上的教学、医疗、科研仪器设备,不论其资金来源、购买渠道如何,均要建立设备档案,纳入管理范围。其次要确定归档范围。上述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其选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以及随机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设备档案主要形成于申购过程与运行过程。申购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申购单、论证报告表、政府采购计划报批表、医疗仪器生产许可证、购销合同、协议书、发票复印件(原件保存在财务档案中)、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维修手册及其他随机技术资料等。特大型的设备还包括招标的有关材料、卫生资源配置许可的有关资料。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的进口设备,还有海关免税证明、质量保证书、报关单、外贸合同、发票、商检报告等。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情况记录、医疗仪器设备档案卡、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每年的经济效益分析、最终的报废表等。这些资料一般按年度归入设备档案。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塔运司;设备大修;项目管理;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TE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0-0076-02

Abstract Tarim Transportation Company is a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service enterprises in the PetroChina. Since the equipment overhaul management model has some problems, has severely affec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arim Transportation Company’s equipment overhaul management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optimize tower equipment overhaul management model and developing a model to optimize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implementation priorities.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maintenance after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introduction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ideas that can improve the company's equipment maintenance level.

Keywords Tarim Transportation Company; Equipment Overhaul; Project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0 引言

塔运司是集运输、修理、采油技术服务、油田生产技术服务、物流贸易、基地后勤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运输服务企业。单位现有员工2973人,固定资产4.51亿元,车辆设备1046台,近年来紧抓“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等历史性机遇,单位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以运输为主营业务的单位飞速发展离不开车辆设备的强力支撑,对车辆设备等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设备管理人员数量少,管理方法和手段还相对落后,如何能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下,对设备进行高效、高质、低成本的管理,保证各种日常生产活动正常、持续性经营是本单位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单位现有设备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难题。

1 塔运司设备大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塔运司设备大修管理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事后维修模式,等到设备出现故障的事后再进行维修。为了适应现代的设备大修管理模式,应该采用计划维修为主,事后维修作为补充来完善设备大修管理模式。计划维修通常由公司设备总监牵头制定设备工作计划,然后由分公司设备主管负责具体执行。塔运司设备大修管理,存在在的问题主要有:

1)分散式设备大修管理模式。分散式设备大修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对设备的故障快速反应,但维修资料和人员力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2)人员素质和项目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在现有的模式下,计划员对设备维修工作的关键点不够了解;分公司设备主管急于处理眼前的问题,而对项目型的维修工作投入不够;设备总监重全局对单个项目重视度不够;工程师缺乏设备维修管理项目化的知识;3)设备基础管理薄弱;4)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差。塔运司目前设备大修管理成本预算和实际费用相差很大,预算费用往往是根据想当然设定一个值,而没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严格的控制。设备维修进度也比较差,往往领导重点关注的就加紧维修,没有科学的进度控制管理。

2 塔运司设备大修管理模式的优化

2.1影响塔运司设备大修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影响塔运司设备大修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

1)设备的故障性质

设备的故障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要正确认识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发生的频率等,有针对性的选择维修方式。

2)设备的停机损失

设备的停机不可避免的对企业的效益产生损失,停机时间越长产生的损失越大。因此,对停机损失比较大的设备应该采用定期维修、点检维修或状态维修等维修方式,尽可能的避免发生突发性的停机事件。

3)设备故障后果

设备故障的后果一般包括故障的发生对生产、设备、环境、人身安全等影响。设备故障后果越严重,选择的维修级别越高。

4)设备故障费用

设备故障发生以后应进行费用估计,以利于选择最优的维修模式。最优维修模式的选择应该是费用与损失后果之和最小。

2.2塔运司设备大修管理模式制定步骤

现在设备维修管理中,维修模式是动态的,应该针对不同的设备故障、状态及损失后果而制定相应的维修模式。塔运司设备大修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主要如下所示,维修决策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1)重视维修流程,确定关键设备。维修流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维修的效率,怎么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设备维修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重视维修流程的同时,确定关键设备,减少停机损失;

2)通过故障分析来确定设备的故障模式,然后再根据模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维修方式。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在具体实践中选择维修模式的思路为:(1)故障发生比较频繁,且容易预测的设备维修方式为状态维修;(2)故障发生时有明显特征或有明显规律性的应该采用定期维修;(3)故障发生时间间隔小,经常发生故障的采用改进维修方式;(4)故障损失较小、非关键设备,则往往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

3)关键设备的单台维修。

图1维修决策选择流程图

3.3 设备大修模式实施重点

为了把塔运司设备造成停机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根据各类设备的具休情况,实施方案如下:

1)设备分类。将全公司设备根据优化的维修策略分类,采用相应的维修方式;

2)实行点检制。所谓设备点检,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对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办法;

3)引入状态维修。应用设备检测技术,做好预测、状态维修设备定期故障当然采用定期维修,突发故障则采用状态检测维修。把状态监测和人工检查点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减少设备的突发故障,把损失降到最低;

4)改造组织机构。随着维修模式的转变,原有的设备维修组织机构也随之变化,受TPM(全员生产维修)理论启发,改造现有的组织结构。新的设备维修组织机构如图2所示。

图2 组织结构流程图

设备的日常点检和保养由各分公司跟班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点检部的点检维修人员对各个公司的重点部位进行重点的检查,并根据跟班维修人员日常点检发现的问题,在巡视检查过程中处理,设备发生故障后,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进行维修。维修人员不能处理的设备人修和改造工程委托专业的维修队伍进行。

4 结论

为了适应现在设备维修管理的需要,我们应该在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上进一步引进设备维修管理项目化的思想,优化组织结构,将设备维修的计划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为管理目标,切实提高塔运司设备维修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宏进.战略项目管理[J].价值工程,2011(2).

[2]钟掘.现代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3]中国设备管理协会[M].设备管理与维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4]杨颖林.项目管理公司参与下的项目管理流程研究,工程建设与设计[J],2010(1).

[5]土少波.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如何提升中国机械制造企业的竞争力[J].项目管理技术,2004(6).

[6]川施明融.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改革当议[J].中国电力,2002(2).

[7]刘莉.论现代项目管理的四大转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8]吴学伟.优化工程进度的新方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4).

设备维修管理论文篇(7)

论文摘要:设备管理是指企业为了保证生产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最有效地发挥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而对设备进行的采购、运行、维修、保养、改进等各种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总和,且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产品质量、经济效益都密切相关。文章结合了作者工作经验,理顺了企业设备管理的流程,总结了设备管理方法。

1.前言

设备管理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产品质量、经济效益都密切相关,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运行状况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本费用,而且危及到重大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因此,认真搞好企业的设备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管理网络、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

2.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一生的管理,指设备从规划(方案讨论)、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登记造册到使用、修理、改造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必须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目的,这是有别于单一管理维修传统设备管理的主要标志。

3.设备管理方法

3.1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具体的设备管理网络

3.1.1成立设备管理委员会,强化设备管理。设立多级设备管理机构,从厂、车间到班组,都应设立设备管理组织,明确规定各管理层具体的工作内容。

3.1.2 形成覆盖全厂专人负责的设备管理模式。将全厂设备按照隶属关系和职责划分,划归部门管理,指定人员专管,具体负责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和维护维修任务,并承担设备管理目标考核奖惩和事故处罚,保证台台设备有人管、每个故障责任有人承担,构成基本的设备管理模式。

3.1.3 建立运行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双重负责的设备管理体制。建立运行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双重负责的设备管理体制,明确规定双方设备管理职责。

3.1.4 明确现场监督检查专职机构和人员。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考核制度,进行事后奖惩很重要,但对设备管理进行事中控制,随时现场监督检查就显得更为必要,能够及时发现违章违纪行为和设备运行缺陷,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3.2认真落实行之有效严格规范的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为了保证生产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保持其技术状况完好并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而编制的一些规定和章程,主要包括如下管理制度:

3.2.1设备档案管理。设备技术资料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全面、准确、系统的掌握设备静态和动态信息并不断的整理完善可使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单位要设有设备管理归口处,负责设备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设备档案管理内容包括:①设备明细目录②安全使用说明书③设备清单④合格证⑤设备档案登记⑥图纸资料的保管⑦设备档案资料借阅等。

3.2.2 设备运行管理。设备运行管理包括设备交接班制度以及设备点检制度。

①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内容包括设备启停记录、运转情况、设备运行状况变更、运行参数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②严格执行设备点检制度:岗位工人必须按照设备点检要求对设备进行点检并按规定作好记录。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检查的设备和内容,一般采用听、看、闻、摸和测等检查办法,并按要求做好记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真实登记设备运行中的技术性能和参数数值。

3.2.3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①定期维护检修。每台设备都应按照其安全标准和技术特性制订日常维护及定期检修制度,详细规定设备维护检修的周期、内容和要求,建立规范的设备档案,完整记载设备的技术参数、检修记录、维护记录和技改内容等,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性技术资料。特别对重点设备,要根据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科学安排停产检查维护,一般以年度为周期,通常选择在经营淡季或不利于设备运行的季节。

②故障管理、工单管理。设备检维修工作主要通过故障管理和工单管理实现。设备发生故障时由车间设备员编制《故障通知单》,设备主任通过对故障性质的判断确定处理方式,即应急计划、月修理计划、固定维护,维修完成后设备故障消除,实现闭环管理。

3.2.4 设备管理。设备是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油脂变质或设备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必然会导致设备故障频繁出现,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因此做好设备工作,是减少机件磨损、减少机械故障的重要手段。设备要严格执行“五定”(“五定”是指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制度。

3.2.5 设备维修维护费用的定额考核。加强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定额考核,对促进设备管理、避免材料浪费是十分重要的。正常的设备维护材料费用是必要的,设备的故障检修和零件损坏费用则是可以避免的,因此,通常以正常的维护费用上浮一定比例为基数,或以上年度月平均维修维护费用为基数对各个车间进行考核,实行节奖超罚,把奖励和处罚的金额每月兑现到车间,车间按内部考核兑现到班组和个人,从而,激发各部门及员工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

3.2.6 设备管理考评问责制度。设备的管理制度还包括检修现场管理、检修质量管理、工器具管理和设备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等,企业一般将设备故障次数、维修维护材料费、设备现场卫生状况和违章违纪人次等主要因素作为指标对各车间进行设备管理综合考核,每月按照得分高低对车间排序,并实施奖罚,年终将各部门的月考核得分汇总,得出年度设备管理考核分数,实施全年考评奖罚。

3.3 逐步培养设备管理的新思想、新理念

3.3.1培养以人为本的设备管理理念。要让设备操作人懂得怎样操作,让维护人懂得怎样维护,需要建立员工日常技术培训制度,让员工熟练掌握设备的结构原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等;要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办法,通过激励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3.3.2树立设备人格化的管理思想。设备管理必须分工具体、职责明确,从客观来讲,不能出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管理空缺,从主观来讲,不能出现思想上和态度上的管理松懈,须将每台设备管理任务分包到人。把每台设备与承包人看成统一整体,“荣辱共享,利害相连”。

3.4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设备潜力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4.1 应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技术革新,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改善和提高设备素质,增强设备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3.4.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检修工期,减少停机损失,降低检修成本。

3.4.3物尽其用,积极清理并调剂、利用闲置设备。

3.4.4采用新工艺积极开展旧件修复。

4.结束语

我厂通过这几年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落实、推广,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不但使企业每年的设备维修费用大大降低,而且干部职工的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葆文.简明现代设备管理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