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历史学科的价值

历史学科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29 16:16:55

历史学科的价值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1)

关键词:课堂实践;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教学目的

G633.51

一、通过对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目的加以定位透视其育人价值

在定位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时,应该切忌不要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简单的等同于德育,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技能与知识。但是,在以往历史学科育人价值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理解误区。例如,中学历史学科是有一定相对完整的认识体系的,而对这些知识体系进行反复的、机械的记忆和背诵事实上并不能真正的掌握@些知识,即便部分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希望通过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来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过程中依然会采用不科学的满堂灌或者说教方式。当然不能否认部分教师会有精彩的演讲,在不同程度上会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但是大多数也只是对历史的简单叙述,而并非详细解读,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认识方法和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连对历史学科抱着兴趣缺缺的态度,更何谈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发挥呢?

教师没有对历史学科所蕴含的智慧及其在人格修养方面内化作用引起充分重视,导致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学历史教材的一成不变,无论是对历史事件的选择,还是对其内容的阐述,都乏善可陈,而学生可以从社会中、网络中获得与教材完全不同的历史结论,这就使得忽略情感体验、重视说教的中学历史学科陷入了遭人诟病、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因此,这就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堂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合理强调历史技能与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并重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经验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作用。

二、通过分析当前时展趋势透视中学历史育人内容

1.以发展和继承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知识的育人价值及实践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既可以从中总结经验,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作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继承历史上各位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若历史学科的部分育人内容相对具体化,则应该深化对具体内容的认知程度,并对其进行完善和丰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势必会涉及到一些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内容,而传统中学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重点教学内容是歌颂及赞扬如不畏、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十年前是这样,十年后依然是这样的一成不变的固定内容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革命精神的精髓。而在新时代下,则赋予了中学历史学科新的内涵,历史教育既要将在面对敌人时中国共产党英勇无畏的精神体现出来,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出在中国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诸多先烈是如何探索革命精神的。

2.站在历史本体的角度,开拓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内容

只有在不断地开拓中学历史学科中育人价值及实践的新内容,才能够有助于学生“求真”意识的培养。事实上,在中学历史课堂若教师只是采用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教师本身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历史这一学科体系。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及历史体系,我们不难发现,何为历史?历史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而并非是闭门造车,因此,历史为人们开放性的讨论提供了平台。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中学历史学科也应该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可以将其育人价值真正的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及“证史一致,史由证来”的思维意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学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极大地避免了教条主义出现在历史课堂中的可能性。

3.通过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透视中学历史课程育人境界

中学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实践中,在历史教学内容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所采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对教师的课堂质量、课堂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历史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只有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其在培养学生互动和合作的心理品质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其前提条件是历史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仅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而且也要抱着治学严谨及爱岗敬业的态度来开展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格修养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解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时,万万不能狭隘其育人对象,若仅仅将其对象圈定在学生范围内,则有失偏颇,也应该将历史教师本身也纳入到当中来。众所周知,中国人在评价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教书育人”一词,这就明确指出历史教师不仅要将系统的、完整的历史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且也要以身作则,发挥其育人作用,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而受到感染,从而实现自我反思,获得进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将育人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历史课堂实践当中,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够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在保证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境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对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和课堂实践的深入探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并不是德育,德育只是育人价值的一部分,以历史课程目标来设定其育人目标;其次,重新深入的认识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内容,并在尊重历史本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对课堂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后,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质修养,以达到提升中学历史学科育人境界的途径。

参考文献: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2)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25-0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历史课程建设中的关注重心,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之中,历史价值观是最上位的,也是带有终极性的。那么,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如何定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价值观问题,如何在具体教学问题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将是历史课程和教学中的一大关键。

一、历史学行走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要讨论历史价值观,必须先认识历史学科和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历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于她的性质,尤其是历史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几百年来中外历史学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正如何兆武先生所说:“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知识和理解的性质是什么?倘若不首先认真考虑并确切回答这些问题,就径直着手研究历史,那种历史知识就必然是盲目的而又混乱的,有如盲人摸象;那样的历史学就连所谓‘科学的’历史学都谈不到,更遑论‘人文的’历史学了。”笔者以为,对历史价值观的教学讨论,也应该首先回到对历史的本质认识。

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科学的实质、核心和灵魂就是“求真”:科学面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此,科学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求真。历史带有这种特性,可又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学,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人们对历史的解释常常是不同的。文学和艺术从头至尾都是一种个性、感性的自由表达,人们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解读也永远是“阐释”的,对文学、艺术追求的始终是美和善。虽然历史带有这种“阐释”的特点,但历史又不同于文学和艺术,因为对历史的“阐释”虽然是“自由”的,但必须基于史实的科学性。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认识到了历史的这种两重性和复杂性。刘节提出历史学是介于科学同艺术之间的一种学问,张荫麟指出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洪煨莲则强调历史既是科学又是哲学,到20世纪末,何兆武认为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是科学又是哲学,王学典提出历史学是科学的解释学。

正是历史学科的这种两重性和复杂性,使历史教育既具有科学精神的本色,又承担培育人文精神的使命。这就决定了历史教学不同于文学和艺术学科的教学,她必须以真实的史实为教学的出发点,立足科学性;历史教学又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教学,她必须关注善的目标,追求人文性。前者主要体现人的理性一面,它诉诸人的理性去发现历史的真相;后者主要体现了人的感性一面,它通过人的情感、意志等感性活动去领会历史的意义。前者以史实为本位,具有实然性,主要关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后者以史论为本位,具有应然性,主要关注人类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理解和评说历史。前者体现一种从史实出发,追求对历史规律把握的求真精神后者则体现一种以史论为依归,追求历史认识的向善臻美精神。这两种精神正是历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求真,历史价值观的底线和起点

早在2007年,任世江老师就提出了“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的观点,笔者觉得是很中肯的,也同样适用于对历史价值观的讨论。这个话题,在当时曾经引起一番争鸣,我觉得重要原因在于讨论时选择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一属于历史解释的话题作为载体。事实上,作为历史事实的“求真”与作为历史解释的“求善”,是历史教育的一体两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在历史价值观的层面上统一起来。

笔者认为,在历史事实的层面上,历史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求真”,这也是历史价值观的底线。正是因为学界对历史的科学性存在争论,讨论历史价值观的问题就应该回到历史学科的最小公约数。在历史科学性问题上,大家能够认可的最小公约数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实基础之上。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可能见仁见智,从这个意义上,历史是阐释的,可历史不同于艺术的重要一点就是这个见仁见智必须基于可靠的历史事实,历史不应是“任人妆扮的小姑娘”。着眼于史鉴作用的传统史学,如果不以可靠的史实为基础,那么所得借鉴就是错误的,正因为这样,古代的高明统治者们一方面要美化自己,企图篡改历史,另一方面又重视修史,想从真实的历史中获取真实的经验教训。着眼于历史阐释的现代史学,“首先是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本身;接着是根据史料对过去进行叙述和解释的历史学;再往上是对历史总体作出总结以探明历史意义的历史哲学;最后,是对历史学本身进行反省和思考和历史哲学”。这里“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本身”不能再现,而史料和对过去的叙述性真实是一切历史学的底线和起点。譬如,过去根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回忆,把戊戌的主要原因说成是袁世凯的告密,后来学界对历史事实的考证说明这一论点的依据不可靠,于是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也随之改变,这就是历史的特点。历史问题的争论可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媳妇还有一套理,但无论谁的理都要断喝一声;请拿证据来!如此,历史就回到了求真的底线上。

“论从史出”,这个“史”必须真,这就是历史价值观的“底线”,因而也是历史教学的底线。离开了求真的底线,历史就离开了其本质特征,失去价值,在历史戏说泛滥的今天,把求真作为历史教学的起点,作为历史价值观的底线,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求真”的历史价值观呢?笔者认为,开展“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一针对问题鉴别史料一根据史料论证问题一依托史料重现历史”的“史证教育”,既是掌握收集史料、鉴别史料、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等“史证方法”的学习过程地是形成“史证意识”和“史证精神”的教育过程。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就是历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三、求善,历史价值观的取向和归宿

如前所述,历史不仅具有科学的特性,更具有人文的特点:它通过人的情感、意志等感性活动去领会历史的意义、价值和追求,关注人类的价值和意义等理想问题,追求人类认识的向善臻美精神,具有应然性。所以,笔者以为求善是历史价值观的取向和最终归宿。

作为历史价值观的求善,主要体现能够运用正确的标准和尺度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能够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文化传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尺度,归根到底,是“善”的尺度。说“求善”是历史价值观的根本取向和最终归宿就是指对历史的解释和评价必须用“善”的标准,具体地说就是“人”的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历史价值观是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的灵魂和统帅。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历史研究和教学中较多地偏重于用阶级分析和道德评判的角度去解释和评价历史,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干扰着对历史的解释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片面性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出了历史人物和事件评价中的生产力标准,对许多重大的人和事有了重新认识,推动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进步。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差,那就是“生产力标准的泛化”,在几乎所有的问题上都用“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衡量,生产力至上,而“人”的因素被淡化,善的价值取向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不照顾具体的历史阶段和历史背景,一律以生产力标准作为第一标准,就会出现许多“历史的困惑”,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殖民侵略,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作用讲得多,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罪恶方面讲得少,甚至不讲;又如圈地运动,主要强调它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它所体现的非“人文”的罪恶和血腥讲得很少,忽视对“人”带来的悲惨和不幸……这样就离开了历史评价的主要方面,把历史教学求善的价值追求忽略了。再如,中国古代的一些民族战争,如淝水之战、岳飞抗金、明末清初的抗清斗争,如果放弃道德评价,纯粹从社会生产和国家统一的角度去看问题,学生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早日结束抗击,中国早日统一,社会早日安定,看不出这些战争的进步性!”确实如此,如果不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如果不从民族精神和对先进文明的捍卫这一角度去认识,是很难讲清楚这些民族战争的积极意义的。抛弃历史评价中“善”的标准,不利于人类的整体进步,也背离了历史学科人文性的内在特点。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3)

关键词:历史性建筑 评估 收益法

中图分类号:F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29-03

引言

历史性建筑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文、社会、环境与历史记忆,是人类延续的物质载体之一,担负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作用。但是由于v史悠久,加之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历史建筑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消失,保留至今已经为数不多。中国的历史性建筑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因历经沧桑、年久失修,大都处于自然毁损状态,而目前各地正在经历的城市现代化进程更加剧了这一状况。由于历史性建筑具有建筑又非建筑、文物又非文物的特性,使其价值评估难以确定。这种定价能力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非文物历史性建筑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历史性建筑的保护。

一、历史性建筑含义、特性及其价值

历史性建筑是指各个历史阶段(包括不满50年)保存至今,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其它价值要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传承或历史风貌的房地综合体及权益。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等。

(一)历史性建筑主要特征

1.礼制贯穿于当中。中国的历史性建筑有明确的礼制规定。建筑的规模和形制,均等级不同,有严格的规定。在单体建筑或大型建筑,乃至城市规划,都要贯穿中轴线,主要建筑都安排在中轴上,中轴线左右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前为大朝办公之处,后部为居住要地。

2.在重点部位进行装饰。一座历史性建筑不单纯是工程技术,同时也是一种综合艺术。在综合艺术中,要体现雕刻、彩画、壁画、色彩以及各种装饰,所以往往在一座历史性建筑中的一些部位做重点装饰。以一个佛殿为例,其柱壁石、屋檐、斗拱、瓦当、正脊门窗等部位都做得很精致。在梁架、斗怼⒘和饭现上都有雕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防御性较强。中国古城池、宫廷、庙宇、佛寺、书院、会馆等类型之建筑,都体现出一种军事防御思想。民居也是如此,每一户大宅都筑高墙,甚至修炮台,设望楼,安设水井,开设后门等,这一系列设计和建造,都体现出防御性。

(二)历史性建筑价值

纵观历史性建筑物的特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其文物价值。根据我国文物法规定,历史性建筑能够成为文物的必须具备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环境价值。除此之外,历史性建筑还应具有其经济价值。

1.历史价值。历史性建筑物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其历史价值可以从遗留下来的痕迹了解建筑物过去的风风雨雨和历史烙印。最为明显和持久的古代遗留建筑体现在传统文化历史的各物质层面。作为建筑,历史学家和建筑史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可以从建筑规制、建筑艺术等方面获取非常宝贵的物证。历史性建筑不仅是人类发展的文明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研究的实物资料,更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代的重要见证和文化传承。

2.科学价值。历史性建筑的科学价值,具体体现在建筑文物自身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前人创造发明、辛勤劳动成果的结晶,对当代建筑物的科学技术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在现在的仿古建筑物中,古代的一些建筑技术成果还在使用,而有些技术已经失传,我们已经无法模仿。例如,斗拱的构件,有严格的尺寸规定。清制“不复有单材足材之别”,材高为材厚(10分)的两倍,也就是“斗口”尺度的两倍。一切用料的尺寸,都与斗口尺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斗拱每拽架为三斗口,横拱间的高差为二斗口,檐柱径为六斗口,柱高六十斗口等等。这就是最原始的建筑模数的运用,它们是形成中国建筑比例尺度协调合理、建筑形制缜密完善的根本保证。

3.艺术价值。历史性建筑的艺术价值在于:(1)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也反映了文物产生的时代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审美视角;(2)这些历史性建筑文物都具有一定艺术鉴赏性,是历代艺术大师和劳动人民智慧、勤奋的结晶,有很多的宝贵经验值得当代人传承、参考借鉴;(3)这些艺术性的建筑文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永远被人们欣赏与学习。例如,中国的建筑彩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体现着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和偏好,是历史性建筑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历史性建筑能够成为旅游资源是其艺术价值在经济效益中的最佳体现,对当地的旅游经济也是很好的促进。历史性建筑一般来说是地方风俗习惯发生的“容器”,也是城市生活最有地方特点的场所,因而,历史性建筑对于城市的旅游业来讲,是宝贵的旅游资源。近十几年来,国际旅游业由传统的自然美景旅游有向兼顾自然美景而领略异国(异地)异质文化为主的旅游过渡的倾向。从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发表的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1995)》中的统计结果来看,对人文景观和风俗习惯的兴趣始终是国内旅游的一项重要的旅游目的,其中对风俗习惯的旅游兴趣在逐年上升。所以说,历史性建筑保护也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4.环境价值。历史性建筑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生态环境的特性以及供人们观赏、使人们愉悦的功能。

5.经济价值。商品价值的形成以稀缺性为前提,稀缺性是指物品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是有限的。由于稀缺和需求的存在,所以产生价值。历史性建筑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人类的需求欲望,同样存在着经济学的价值。而从劳动价值论来分析,历史性建筑作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投入巨大的劳动时间及力量,也符合了历史性建筑作为商品形式、存在经济价值的本质特征。

二、历史性建筑评估现状及方法选择

通过历史建筑综合价值的合理评价,可以为历史建筑的重点保护、修缮及再利用提供决策依据,而对历史建筑经济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可以鼓励引入民间资金,为进一步完善历史建筑市场建设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然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相关研究较少,由于缺乏完整科学的技术体系,无论是评价成果或是评估价值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经常会忽视历史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的特殊性,导致历史建筑的潜在价值被低估,无法科学、合理量化历史建筑各类信息功能,包括在经济上的反映,使得历史建筑在修复时无法实现优胜劣汰,在交易时很难达到公正、合理及客观性。

对于历史性建筑,常规评估方法有比较法、成本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等,针对不同的历史建筑类型,当前评估方法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造成了评估价值难以准确计算。

从估价方法的选用上来看,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市场比较法是最能体现估价对象公开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但运用市场比较法的前提条件是在短期内有一定数量的类似成交案例,这一点对于历史性建筑评估较难。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内某些区域内历史性建筑的交易逐渐增多。但是在区域既定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比较也仅仅是在历史性建筑物质实体的可比上。由于每个历史性建筑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无形资产价值不尽相同。因此,使用市场比较法对历史性建筑进行价值评估有较大局限性。使用成本法时,由于历史性建筑的建筑材料及工艺的特殊性,需要有别于普通房地产进行定价。除此之外,工期、税费、利润、人力、管理费用等,都与普通房地产有较大差异。运用成本法对历史性建筑进行定价,还应考虑折旧。如果从普通房地产折旧的角度去考虑,现存的历史性建筑几乎没有价值,事实上并非如此。正是由于历史性建筑具有文物的属性,存世时间越久远,其价值也就越高。运用成本法难以对这一部分价值进行定价。假设开发法多用于待修缮的历史性建筑价值评估,从理论上来说,假设开发法是成本法的倒算,即依然存在上述问题。

历史性建筑物评估,除建筑物自身房地产价值外,还存在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无形资产价值,此类价值难以进行计算。因此,笔者认为相对其他方法,收益法更能贴合实际情况,历史性建筑现多用于出租、经营等实际使用,运用收益法进行计算,除收益基础数据较为客观并较易取得之外,所计算的价值内涵中也包含无形资产价值,更能客观体现历史性建筑价值。

三、运用收益法对历史性建筑评估的具体操作及实例分析

现存的历史性建筑中有许多用做博物馆、旅游景点、书院茶楼、文化会所等商业经营性物业,并具有相应的收益能力。对于此类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评估其整体价值及租金价格等,宜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

在对历史性建筑的评估中,除去其本身所有的房地产价值,难以评估的是其无形资产价值。相比于其他评估方法,运用收益法进行计算,其历史性建筑的收益是房地产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收益,这种整体的收益正是我们能捕捉到的最真实反映历史性建筑价值的市场信息,不必刻意去剥离历史性建筑收益的价值内涵,除非要单独评估其中的某一种价值,而且刻意剥离反而容易产生较大偏差。

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评估思路

1.直接收益。

(1)租金收益。对于处于租赁状态的历史性建筑,租金收益可根据租赁合同直接取得。(2)经营收益。指门票或表演等,依托历史性建筑所取得的收益。(3)旅游收益。指因发展旅游业而给社会带来的可以测算的直接经济收益,比如,各类旅游企业所实现的利润和上缴的税金,这些收益是客观存在的,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说,通过旅游经济活动给旅游目的地地区带来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信息,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间接收益。

(1)经济繁荣和相邻地段的地价增值。通过历史性建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及周边房地产价格上涨。(2)旅游活动带动的商业、服务业和其它产业效益,历史性建筑作为商业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功能,能够促进周边商业租金上浮、服务业收入增长等效益。(3)文化市场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历史性建筑的设计构造、装饰色彩及建筑情调等所表现出的艺术个性、风格、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给人们在精神上或情绪上的审美感染力。(4)依托历史性建筑的文艺作品创造的经济效益。历史性建筑作为一种记载和表达历史文化、艺术形式等多重信息要素的综合体,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效用。

3.收益的求取。

(1)直接收益。通^已签订的租赁合同或经营状况,可采用实际或客观数据。通常通过已签订合同及周边市场调研可了解其直接受益情况。(2)间接收益。对于历史性建筑,无法求取直接收益,可运用市场提取法、特征价格法、专家打分法等计算其收益。

收益法所采用的评估公式如下:

V:估价对象在价值时点的收益价值;

A:估价对象未来各期的净收益;

Y:估价对象报酬率;

n:估价对象的收益年限或持有期。

(二)估价实例

1.工程概况。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地处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的一些建筑,该建筑多为1~2层砖木结构用房,建成年代较为久远,建筑面积约930平方米。目前营业收入主要有门票、皮影戏、老腔表演、服饰展览等。周边商业服务机构较多,周边配套设施较好,整体居住生活环境一般,商业氛围较好,较适合商业经营。

2.估价状况。

(1)年经营收入。

(2)租金价格。

房地产年租金=经营收益-经营支出-商业利润

=4197500-4197500*(20%+20%+19%)-4197500*15%

=890919元

即每平方米月租金:890919÷12÷930.04=79.83元/m2・月

估价对象六幢物业整体经营,且面积较大,根据估价人员调查了解,该物业租赁期限较长。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实际的成交价格可在此价格基础上下浮12%。

即:79.83×(1-12%)=70元/m2・月(取整)

通过收益法对历史性建筑进行租金或价格评估,其结果与现实市场基本相符,比起运用其他方法,其结果更为准确、客观。

四、总结

除收益法之外的其他评估方法,如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等,共同指向一个焦点性问题,即依附于历史性建筑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显然,这也是历史性建筑难以使用普通房地产评估方法的原因所在。相对于其他估价方法对于历史性建筑的价值或租金价格评估,使用收益法更为准确及客观。运用收益法对历史性建筑进行估价,根据客观调查或者财务报表较为容易取得基础数据,且计算结果不仅只是历史性建筑的房地产价值,亦包含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无形资产价值。目前,一些部门仍将历史性建筑认作城市中的“痈”,使原本应该留下的历史性建筑消失在改造过程中。拆除容易恢复难,时间不等人,所以, 现阶段加强对历史性建筑保护项目的经济评价, 做好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工作,给下一代留下历史性建筑这笔宝贵的财富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朱向东,申宇.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历史价值评定初探[J].山西建筑,2007(34)

[2] 朱向东,薛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科学技术价值评定初探[J].山西建筑,2007(35)

[3] 朱向东,丁辉.中国古建筑信息构成及价值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01)

[4] 吴守志,金建清.非文物古建筑价值评估初探.国际房地产评估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

[5] 马宁平.中国古建筑之斗拱构造艺术[J].安徽科技,2003(12)

[6] 苏童.历史文化名城天水伏羲庙历史地段保护的评价体系与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7] 刘晓君,王玲,王美霞,罗武干.古建筑保护项目的经济评r[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5)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 历史价值

一、 历史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定义中,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种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丰富的价值所在,作为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有它的历史价值所在,历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人类认识自身历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价值。无论是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总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特点,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历史价值中还包含了三小点,1:证史价值,是指人类利用各种生产于各个历史时期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去印证往昔历史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某些独特价值,2:正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纠正历史偏谬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种独特价值。3:补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补充,丰富历史文献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种独特价值。

二、 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我们认识到某一民族文化时所呈现出来的独有的价值所在,在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适应各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所创造出的各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具有文化价值,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是通过知识、技术与技艺,例如:传统游牧生产经验、传统农耕生产经验,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间医药、天文地理等民间知识与经验体现出来的。中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在丰富中华文明宝库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充足的人文资源。

三、审美艺术价值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上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艺术作品,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按照当时审美风格,美的标准创作的艺术产品,它们能流传到今天,说明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人们认可,接受和赞美。同时,人们也更加欣赏,因此,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去认识、探究和欣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优秀的创作原型和素材的艺术作品,例如,舞蹈、戏剧、影视、小说等优秀艺术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仅口头文学、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有审美价值,就连其中的民族民间文化、社会习俗、服饰织染、红白礼仪等也普遍涉及美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审美艺术价值。

四、 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我们解读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各种科技成就,并利用这些成就来创造新科技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认识价值与借鉴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还指某些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留和反映,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后人获取科技资料和掌握科技信息的基本途径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内容和因素,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史料和极有学术价值的资料,有助于我们从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等,多种学科领域去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认识活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我们不应轻易地扔掉这些历经沧桑的活态人类文化,而是要充分认识它们所具有的重大的、不可多得的科学价值,要积极的去保护和传承,从而更好的丰富了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提高人们的科学认知水平。

五、 社会价值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感态度培养 价值观形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47

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所受到的教育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建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所有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是初中教师进一步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具体的历史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一、增强教师课堂语言的感染性

初中历史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是基础的有关古今中外的历史常识,其内容对丰富学生历史常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基础性的特点也就导致内容的相对枯燥性。此外,历史学科是一门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学科,并且,我国历史悠久,历史知识在时间上跨度大,其内容与学生所生活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因此,无法有效勾起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的乐趣,为此,教师在对历史事件描述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增强自身语言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教师慷慨激昂的描述中既初步了解历史的真相,又能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述中使自己的感情能够得到升华和净化,从而培养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不是简单的词语可以描述的,历史是充满画面感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无法认识到历史知识的现代性和丰富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准确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因此更加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善于利用学科优势进行教学。在历史学科中,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来弥补知识的古老特点,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会远古的生活,感受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初中生的思维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历史资料进行更多的搜集,对网上资源中纪录片、历史剧或是其他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将其整理出来与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在图片和视频中、在具体形象的感知里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说,关于辛亥革命这一知识点,教师既可以引领学生在平时的观看电视的过程中加以注意,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讲解。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录片或是影片都非常多,教师可以列举视频中人物的话语或是进行人物形象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对人物形象的评价里自动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内在的情感,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枯燥,而且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进学生对历史进行研究的乐趣,对学生历史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历史事件的评定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上采取讨论的形式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评论是一种有效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的教学形式。通过讨论,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修正自己不正确的看法,而教师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把握学生基本的评定标准,对学生的世界观和认识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为教师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从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和修正。比如,秦始皇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教授完秦史之后就可以针对上面的论题开展讨论。对于秦始皇的评定学生会自动分成两组,一组认为其是暴君,而另外一组认为他是千古一帝。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其实,中学生的阅历和知识面导致其无法说出比较新颖的观点,只能通过教材和老师上课所传授的知识进行观点的辩论,因此,通过讨论,学生能在辩论的过程中复习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并且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化为自己的思想并从中培养起历史的是非观。此外,通过辩论和讨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来分析人物和事件,从而使学生培养起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四、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6)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2)19-0020-07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见解。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根据和基本方法,也是指导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史观和根本理论。

目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由教育部颁布施行。该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在“课程性质”的论述中,课标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教学建议”部分,课标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强调:“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出发,力图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1] (p.43)初中新课标的这些论述,指明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实现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我们认为,尽管高中历史教学有别于初中历史教学,但其共同点在于:都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新课改背景下,唯物史观是指导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课程目标”,课标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课标在“内容标准”中还提供了一些具体指导,如在高中历史必修(Ⅱ)中写到:“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观点(其展开就是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运用。再如,课标在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写到:“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只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一部分)的运用[2] (p.23)。由此可见,课标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这足以说明,唯物史观是指导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史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史观,并不排斥让学生掌握能正确认识历史、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其他史观。当前,在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的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与唯物史观并不相悖。相反,这些史观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所谓丰富,是指唯物史观可吸收、借鉴其他史观的研究方法,借以丰富历史认知。如整体史观的系统分析法(包括纵向系统分析法和横向系统分析法)、现代化史观的模式分析法、文明史观的类型分析法、社会史观的田野调查法、生态史观的生态考察方法,等等[3],唯物史观都可以借鉴。所谓发展,是指唯物史观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阶段划分、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等观点,存在明显缺陷,而其他一些史观的观点和论述,如文明史观注重从文明演进的角度阐释历史发展进程,整体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动态的发展过程,现代化史观强调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生态史观则强调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认识历史,等等。它们一定程度上正好弥补了唯物史观的某些缺陷,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使我们得以多维度、多视野地认识历史。

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究竟有哪些?这些基本观点和方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课标没有对其作相对系统的阐释,这让课改一线教师感到困惑和难以操作。我们认为,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具有相对完整和开放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有以下一些:

(1)实践观点及实践标准方法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其内容是很丰富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 (p.55)恩格斯说:对“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5] (p.221)。列宁强调:“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6] (p.49)进一步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7] (p.284)。这些论述表达了实践标准的思想:第一,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勇于探索;第二,用实践特别是其结果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第三,认识要为实践服务。

(2)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

实践观点具体化为生产观点。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来把握社会,进而将社会形态的基本结构区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个层次。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但是,说到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受生产力制约并且归根到底是为生产力服务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历史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它为我们正确认识、评价和改造社会提供了一个根本方法,即生产力标准,也就是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评价其他一切社会现象好坏优劣的主要标准、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检验对象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人们的社会活动。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判断好坏优劣的价值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要看是否有助于生产要素的改进、生产结构的优化、最终要看是否有助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辩证观点及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观点。其基本思想是:一方面,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同时,这些规律又固有其辩证性质;另一方面,社会历史又是人的活动过程,人在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能动性和选择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这一原理提供了辩证决定论方法:第一,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第二,正确进行主体选择;第三,坚持主体选择与社会规律的统一。

(4)整体观点及纵横分析法

整体观点,是对实践纵横发展规律的反映。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整体观点强调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5)群众观点及人民利益标准方法

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最主要最稳定的构成是劳动群众。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具体说来,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与此同时,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并不否认个人,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历史人物要么是历史实践的当事人和策划者,要么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唯物史观主张杰出人物加快或延缓了历史的进程,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历史规律,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

(6)阶级观点及阶级分析方法

唯物史观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阶级社会重大问题、科学地理解阶级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唯物史观分析方法认为,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他们在生产方式中所起的作用和获得社会财富的方式。唯物史观的阶级观点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斗争必然导致。唯物史观的阶级观点重视阶级斗争、暴力和革命的历史作用,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等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而运用这种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及其基本观点,来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就是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

(7)价值观点及社会评价方法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某种事物对人的作用、意义、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8] (p.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事物的思索以及我们的行为活动都受价值观的影响与指导,价值观是我们判断事物利弊、美恶的一个标准。价值观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它持久而有力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目标。唯物史观认为,价值观存在着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三个境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层层推进并不断升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要求人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一是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足于社会实践。

(8)历史观点及历史主义方法

唯物史观认为,凡是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就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有了历史的观点,我们在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加智慧、更加接近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强调:只有首先承认历史,才能够尊重历史。承认历史,就是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尊重历史,就是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这实际上是如何运用历史和对待历史的问题。借鉴历史经验、立足历史条件、顺应历史趋势,做人类历史发展的推进者,做最崇高的理想的实践者,这一个唯物主义者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历史主义是一种方法论,强调从历史的联系和变化中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前提是承认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它的基本含义是:尊重历史的实际,注意历史的演变,以是否推动历史的进步作为判断考察对象的价值标准。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上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系中,实践观点是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统摄着唯物史观的其他观点。生产观点是对实践主要内容的把握,是实践观点的具体化和深化。群众观点是对实践主体和生产主体的研究,是实践观点和生产观点的进一步深化。阶级观点是群众观点的深化和具体化,但要以实践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为前提和基础。价值观点是对实践意义和目的的揭示。辩证观点是对实践一般规律的反映。历史观点是对实践过程的概括。唯物史观以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以历史观点作为其逻辑终点。

近些年来,受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其他史观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淡化唯物史观、甚至抵触唯物史观的倾向,更少有人提及运用唯物史观指导高中历史教学。我们认为,依据课标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仍然要以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史观为指导。这是因为: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遵循国家对历史教育的规定和目标要求,体现国家认同的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赋予高中历史教学的特有使命。从总体上说,存在两种对立的历史观,一种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一种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种历史观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唯物史观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9]。科学的历史观是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的前提和保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历史观既是史学研究的关键,也对历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诚如课标所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发挥历史课程独到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2] (p.30)。这里所指的“科学历史观”,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高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接受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这是高中历史课程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同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依托的理论支撑。为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准确领会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具体说来,教师应着力做到以下几点: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和阐明社会发展规律

高中历史课程担负着阐明人类历史的真实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向学生指明社会发展前途的任务。因此,坚持唯物史观,用唯物史观阐明历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并不在于要求记忆多少历史事件和人物,也不在于仅仅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是与非、对与错进行反思,而在于通过历史记忆与反思,感悟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10]。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1] (p.603)。从而使他们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进而能够面对当前的挑战与机遇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便是学生学习历史课程获得的最大的历史智慧。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判断

当今时代,受开放环境下多元价值的冲击,中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高中历史教学能不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守和弘扬符合当今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将决定我们所培育的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将决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以唯物史观关于“价值观点及其社会评价方法”为指导,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判断,引领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尽量从历史记录与历史解释中厘清不同的价值观判断,并分析产生价值观冲突的原因,从而使学生能分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同时,要依据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科学地吸收世界和人类普遍遵循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明确包括唯物史观这一基本史观在内的不同史观的共同价值追求。如学习高中历史必修(Ⅰ)关于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使学生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学习必修(Ⅱ)关于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使学生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公平、整体效率、持续发展”;学习必修(Ⅲ)关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使学生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宽容、尊重、欣赏、开放”。总之,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直接涉及史观,甚至历史价值观本身就是史观。历史价值观知识无处不在,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知识可以转化为人生观知识,人们通过洞察历史获知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直接指导人生的选择和方向,知识由此悄然升华为智慧[12]。

(3)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精选与处理教材内容

持什么样的历史观将直接影响到教材内容的具体选择。历史知识纷繁庞杂,显然不能全部作为教材的内容,依据课标精选其中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的知识,便成为教师处理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一课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从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为此,教师要精选教材内容阐明这样的唯物史观: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古代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即铁犁牛耕。如秦国用牛耕,所以国强民富,具有与其他各国抗衡的实力。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东汉时,既有“二牛抬杠”,更出现了“一牛挽犁”。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古代中国农业耕种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利用阶级观点及阶级分析的方法阐明这样的唯物史观:古代中国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地主占有大量的社会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农民占有的土地较少。地主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农民在土地上艰辛劳作,只能获得耕作的少许部分,并承担沉重的赋役和徭役。土地的高度集中,导致“贫者无立锥之地”,耕者无其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由此引发社会动乱,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4)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突出历史人物评价的价值引领

如前所述,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并不否认个人,尤其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出现在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时刻,并产生关键性作用,个别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可以影响历史的面貌。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着重介绍了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23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主要活动,主要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东西方的先哲、欧美资产阶级时代的杰出人物、“亚洲觉醒”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旨在让学生了解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联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在该模块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客观地评价这些历史人物,使学生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13] (p.154)。这就是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衡量他们的全部活动。看他们对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同时,分析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并指出他们的过错与不足。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例如,对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教师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依据他们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来衡量他们的功过。教师可结合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同时应指出,秦始皇也是一个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君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他大兴土木,实施严酷的刑法,这使秦始皇饱受抨击。对唐太宗的评价,可探讨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纳谏和用贤之间的关系,指出纳谏和用贤是唐太宗的两大突出特点,是贞观之治的重要成因和内容。唐太宗在位期间,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及至晚年,唐太宗在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中渐趋奢靡,求仙长生,服丹暴亡。对康熙帝的评价,可通过平定三藩、、三征噶尔丹评述他在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强调康熙一生,文治武功,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既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转折点,这为我们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再如,对“东西方的先哲”――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评价,教师应按照唯物史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要注意各个思想家所面临的不同社会环境,同时考察这些思想家是如何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对“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等的评价,教师应按照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一方面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评价其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贡献;另一方面,评价列宁、、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和革命实践中,深化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从中感悟和体会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进行理论探索的非凡勇气和创新精神,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等的评价,教师应按照唯物史观引导学生重点了解这些科学家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时代特点,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他们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时代动因和科学探索的艰辛。如对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评价,一方面可用对比的方法,将他们的科学成就加以对照,从而了解科学的进步历程,体会科学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科学改变世界”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另一方面,可引用一些他们的名言,如牛顿的“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等,从这些嘉言懿行中,吸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这对于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正确的价值观大有益处。

(5)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实践观点讲授历史

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涉及“大革命失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问题。这是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仅仅依照马克思主义原有的理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当然要以无产阶级最集中的城市为中心。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都是采取了这一理论模式,而秋收起义的预定目标也是要攻占长沙。在秋收暴动后,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客观形势,认识到攻打长沙则必然全军覆没,只有在敌人力量薄弱或势不能及的农村山区才能保留和发展革命的火种。于是,他毅然放弃了攻打长沙的目标,把队伍带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中国革命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上述讲授就巧妙地渗透了唯物史观的实践观点。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发展是对唯物史观最好的坚持,丰富是对唯物史观最好的继承。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在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发挥柱石性的理论支撑作用。正如一曲美妙的音乐虽然需要不同的音符来表达,但多样的音符只有统一于共同的主旋律,才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在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这曲音乐中,这个主旋律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

【作者简介】陈辉,男,1963年生,重庆垫江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史、历史师资培训。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冯一下.试论现代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7]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张振海.历史课程的哲学理论基础散论[J].历史教学问题,2010(3).

[10]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82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第二部分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探讨。

一、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多元思想文化使青年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也在发生分化和碰撞。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重知识与分数、轻思想教育的做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匮乏,一部分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因此对青年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历史中既有许多爱国主义事迹,也有许多追求民主法治的篇章,更有诚信友善的先贤榜样。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素,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而且也切实可行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性

1.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教学目标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历史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也是历史教学的方向,因此,在进行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的时候,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目标设计,作为教学达成的重要指向。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联的知识点,善于通过精心设计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教育。因为只有将其融入历史教学目标中,在随后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才会有针对性地考虑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教学内容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和谐、法治等既是对国家层面也是对社会和公民层面的要求,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其实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通过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历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理解民主和法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坚定学生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增强对依法治国建设道路的信心。通过对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屈辱史,学习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丰功伟绩,从而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等的学习,学生要深刻认识到改革是富强的必由之路,从而坚定持续改革开放的决心。

3.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课外活动中

历史课程资源来源不仅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其实还拥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丰富课外来源,比如博物馆、历史遗址、历史文物等物质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广泛挖掘,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课外活动中。比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可以进行红色之旅,考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四军抗战纪念馆;也可以访问抗日老八路,开展口述历史的寻访工作;还可以举行历史专题小报展、经典影片回放、述说家乡历史等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学华.强化历史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