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2 15:26:41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篇(1)

(一)要素角度:金融结构合理性的表象特征“要素”的汉语词义是指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产业要素构成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产业功能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虽然说一个要素齐备的产业不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但一个要素残缺的产业一定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金融产业也不例外。事实上,金融发展史中金融结构的演变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各种金融要素构成的变化上,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追溯、抽象与概括世界金融发展中各种金融要素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以此作为金融结构合理性的判定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考察世界金融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在金融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初始走向发达的过程中,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多样化与多层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和种类丰富的金融工具体系。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是金融结构走向成熟与完善的重要条件与标志。一方面,功能不同、主营业务各异的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种类更多、数量更大的金融商品与服务,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的经济主体对储蓄、投资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管制的放松,各类金融机构间业务交叉化的发展趋势加剧了彼此间的竞争,竞争是效率的催化剂,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由此提升。

金融市场体系则相对复杂。一个多样化与多层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既增加了筹资者与投资者选择的余地,使他们很容易实现自己满意的效率组合,顺畅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但同时也使金融市场的发展日益虚拟化、脆弱化,容易导致金融泡沫、引发过度投机,增加金融运行的不稳定性。因此不能独断地将金融市场的种类和层次越多作为结构越合理的标志,毕竟不同国家金融监管水平不同,金融运作的规范程度不同,不切实际地发展一些与经济实力和监管水平不符的市场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但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的经济主体投融资和规避风险的需求,从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看,多样化、多层化也是一个共同的发展取向,只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其金融市场的多样化与多层化的进度与程度不一。鉴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

规律与要求,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宜盲目模仿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结构,不宜超前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而首先应该扎实地构建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的原生金融工具市场,并将此作为金融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表象特征。金融工具是所有金融交易的合法凭证。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越多,金融市场的交易类型越广,金融工具的种类就越丰富,因此,种类丰富的金融工具既是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具体体现,也是机构与市场功能和作用发挥的现实载体。这样,一个种类丰富的金融工具体系便也合乎逻辑地成为金融结构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过程中,金融工具价格的形成也逐渐走向市场化,并日益显现出稳定均衡的趋势。在金融发展的早期,金融工具种类单一,借贷资金供不应求,因此,在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的资金供求及其定价过程中,商业银行处于强势地位。随着其他金融机构的纷纷设立和竞争的加剧,大量的金融工具被创造出来,金融新业务的不断扩展,使资金和信用的供给能力日益增强,于是,金融机构与各类企业之间的定价博弈力量发生了变化,以利率和汇率为中心的金融工具的价格更多地取决于金融市场上资金双方供求的状况,逐渐走向市场化。并且,由于大量新工具的涌现提高了投资者的选择余地与投资收益,降低了投融资的成本和风险,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不同目的、不同风险偏好的经济主体参与金融交易活动。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加增强了金融工具定价过程中的制衡力量,进而使市场上各类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性大大降低,呈现出一种稳定均衡的发展趋势。由此,金融工具价格形成的市场化和平稳化也可以作为金融结构合理性的一种表现。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篇(2)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所采取的竞争战略与城市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行业竞争理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1]对于各个金融机构而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利用波特的五动力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结构,为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安徽省商务厅.中小外资银行涉足我国农村金融[DB/OL]./aarticle/sjgongzuody/200605/20060502215107.html(2006.05.18)[2006.07.13].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篇(3)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所采取的竞争战略与城市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行业竞争理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1]对于各个金融机构而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利用波特的五动力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结构,为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安徽省商务厅.中小外资银行涉足我国农村金融[DB/OL]./aarticle/sjgongzuody/200605/20060502215107.html(2006.05.18)[2006.07.13].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篇(4)

    巴曙松 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论文摘要:金融改革是新一轮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促进经济转型为重要政策目标的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在不同程度上均面临瓶颈,经济转型的重心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市场建设释放各要素活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就资金而言,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适应劳动力、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总体较为充裕的禀赋,重点强调金融体系动员资金的功能。因此,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的管制,以及能够迅速动员储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间接融资体系等总体上适应了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新时期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对铺摊子的规模诉求。这相应需要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  

    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很多方面还停留为传统经济增长动员资金的定位上,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正在凸显出越来越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1、金融体系功能不适应经济转型要求和城镇化要求。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结构主要围绕着为重工业初期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能够获得正规金融体系支持的往往是重资产的大企业,轻资产的服务业、农业、科技企业等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银行体系“短借长贷”期限错配风险不断积累,迫切需要金融市场提供包括权益性资金、市政债、民间资本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以及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提供者,满足城镇化的长期融资需求。2、金融市场结构失衡,突出地表现为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由于行政管制和审批等发展严重滞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十分有限。3、金融机构的微观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形似而神不似”,行政因素和政治周期对于银行的影响相对突出,需要长期投入的发展转型难以顺利推进。4、金融监管体系滞后于金融实践,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与大量涌现的跨业创新不匹配,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亟需明确。

    当期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展开。以建议更加富有效率金融市场和更加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来化解当前经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地方融资平台及高杠杆率的风险;以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体系和多元金融工具加速推进中国的重工业化进程,同时为高新科技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城镇化提供金融支持;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强化功能监管改革来提升监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调控能力;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来抓住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有利时间窗口;以社会资本有序进入金融行业增加金融体系的活力;以金融改革配合其他经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高改革的协同效应。

    考虑到新一轮金融改革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为重点,可以七个方面为主要突破口。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二是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循序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建立支持城镇化发展的金融体系;五是改善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六是构建中央与地方分层有序的金融管理体系;七是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提升金融监管协调的有效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表明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心由依靠资源投入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驱动,也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当前金融改革的战略取向和路径安排应当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展开。   

    一、金融改革是新一轮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为目标的经济改革的重要线索   

    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资源是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目前,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均面临瓶颈,经济转型的重心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市场建设释放各要素活力。就资金而言,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适应劳动力、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总体较为充裕的禀赋,重点强调金融体系动员资金的功能。因此,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的管制,以及能够迅速动员储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间接融资体系等总体上适应了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新时期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已经超越了对铺摊子的规模诉求。这相应需要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

    目前,中国金融体制还没有将重点转移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上来,金融功能、机构、市场以及监管的各个层次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衡问题,已经明显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并制约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体而言:

    (一)金融体系功能难以适应经济转型要求

    如前所述,中国金融体系的很多方面还停留为传统经济增长动员资金的定位上,忽视了金融内在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功能,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正在凸显出越来越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经济体系中存在大量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结构主要围绕着为重工业初期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通过利率管制人为压低资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正规金融体系支持的往往是重资产的大企业,轻资产的服务业、农业、科技企业等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后者恰恰是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据统计,2012年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1.58万亿元,仅占总贷款余额的18.4%,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53%。

    二是现有金融体系不足以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也不足以支持城镇化推进中的大规模融资。新一轮经济的转型升级应当伴随着金融资源从重资产行业向轻资产的新兴产业重新配置,也即落后产能产业应当“去杠杆”,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应当“加杠杆”。然而,在目前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重资产行业的杠杆率依然居高不下,新兴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背后折射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低效率。同时,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估算,未来十年大概每年需要2-3万亿的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目前,作为融资主体的银行体系“短借长贷”期限错配风险不断积累,难以腾挪更多出长期信贷支持,迫切需要金融市场提供包括权益性资金、市政债、民间资本等多元化融资方式,以及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提供者。

    三是金融抑制引发的双轨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体系功能的紊乱。利率和汇率是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的最有效信号,资金价格的双轨制必然导致资源的错配。在当前金融体系下,管制的利率体系与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并存,在岸的人民币市场受到较多管制与离岸市场上自由的市场定价并存。以前者为例,目前银行存贷业务仍实行利率管制,而非银行金融体系以及为规避利率管制而创新出来的金融业务则采取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利率双轨制衍生出大量的资金套利行为,并使得宏观调控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资金在银行业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之间相互转换,央行宏观调控的效果大大减弱。这些事实上的金融双轨制带来的种种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来改进。

    (二)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一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难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美国过去30年先后以重工业、科技行业为主的经济转型过程表明,在支持创新、动员金融资源方面,资本市场比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而中国金融体系突出的特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从融资结构看,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中,只有13.9%来自于债券和股票;从资产规模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在90%以上。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不仅导致系统性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内部积累,同时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十分有限。

    二是行政管制和审批是导致直接融资欠发达的重要原因。债券市场方面,由于主管部门不同,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存在分割,无论是市场参与主体、上市交易品种还是市场的托管清算均未实现统一,且交易所市场发展滞后于银行间市场。股票市场方面,证券的发行和上市交易受到行政审批限制,大量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难以获得上市融资的机会。行政力量的过度介入相当于为股票、债券等证券品种附加了隐性政府信用背书,不利于投资者的风险识别。

    三是股票市场结构仍待进一步调整。股票市场层次较为单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代办转让系统呈不稳定的“倒金字塔”形;养老金和保险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发展迟滞,A股市场专业投资者持有市值不足两成,远低于发达市场七成左右的占比情况;一级市场价格严重高于二级市场,2012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7倍,而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仅为17.8倍;估值结构不合理,蓝筹股价格明显低于非蓝筹股价格,绩差股价格畸高,严重背离企业内在价值。

    (三)金融机构的微观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一是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依然突出。截至2010年底,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53.85%,国有法人股占6.81%,远高于全球大型银行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形似而神不似”,行政因素和政治周期对于银行的影响相对突出,需要长期投入的发展转型难以顺利推进,基于良好公司治理的风险防范难以有效实现;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要求信贷规模持续扩张的情况下,银行很容易陷入“信贷扩张-风险资产累积-再融资-再扩张”的循环,而国有股占据主导地位也使得财政资金难以满足持续的银行再融资需求。

    二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权责划分不清。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本应以市场和公共领域为界限,形成互为补充的格局。然而,目前双方业务均突破了原有边界。一方面,商业银行参与的地方平台贷款一定程度上带有政策性业务性质。另一方面,部分政策性银行也逐步介入商业银行业务,依赖其拥有资金成本低、国家信用隐性担保、政策优惠等优势,与商业银行争利。同时,政策性银行偏离其初衷,也会使原有应得到政策扶持的薄弱环节融资难问题再次凸显。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篇(5)

关键词:金融稳定;区域风险;指标体系;金融地理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4428(2012)02-73 -04

一、引言

金融由于其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而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风险理论认为,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要比风险产生后的处理更为有效,特别是现代金融风险的爆发具有突发性与传染性的突出特点更要求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警上。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有赖于金融发展实际中的某些变量的先导性作用,因而,为了全面、客观地衡量区域金融稳定状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关键。

传统金融稳定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规模指标、经济指标或金融指标。然而,传统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指标在用于中国实践时并不能准确揭示各区域金融风险的共同本质。此外,中国区域发展的复杂条件、区域发展的不对称导致金融风险形成的因素更加复杂,其中不仅有金融因素,同样也有地理因素及新经济地理因素等。金融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强调跨学科研究,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分析金融问题,并强调在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地理环境对金融成长的持续影响。金融地理理论提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因素众多、目标多样、彼此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一复杂系统中,众多因素包括社会活动、经济活动、金融活动是紧密相关、彼此影响的动态过程。金融地理学作为跨学科的新学说,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是其研究的难点,也是其持续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解释区域金融稳定及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方面具有独特的说服力。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系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保持区域金融稳定运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对区域金融运行及风险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以为金融稳定评价提供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并对其未来走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在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中,在确定每一单项指标时,需要根据该指标所反映的对象特征与地位,确定其合理的指标名称、含义及口径范围,以确定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反映经济社会的指标多种多样,但就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本身而言,研究目的不同,最佳的选择指标也有差异。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合理指标以科学地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

(二)完备性原则

完备性意味着指标体系所包含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由若干指标构成的完备体系。从理论上讲,统计指标体系的附属指标需要有合理的数量,多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和浪费,少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不充分。最好是每一个附属指标各自代表着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状态以避免信息的重复与遗漏,从而使指标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客观、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状况,否则会造成结果的失衡和无法充分揭示区域金融风险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显著性原则

指标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所有影响因素的具体罗列,而应该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尽量地选择主要指标,排除次要指标,做到在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取舍以使最终纳入的指标灵敏度高,指标数值的细微变化都能直接反映出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情况。

三、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一)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很多,基于金融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何从众多因素中选择既有代表性、又对区域金融稳定能做出迅速反应的指标,是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所在。根据上述基本原则以及结合我国金融地理的基本发展状态,本文将指标分成四大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根据具体需要设立若干二级指标。

1、区位要素指标

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者认为,地理位置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比如Putnam将其称为“社会资本”(Socail Capital),Amin和Thrift将其称为“制度氛围”(Institutional thickness)。在指标体系中系统地纳入金融地理区位指标对正确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自然区位看,交通地理位置较好的区域与外界联系较为便利,地区发展的潜在经济机会较多,而不利的地理区位环境恶劣、对外往来成本大,因此经济金融发展的“先天”条件差。其次,从经济环境来看,较好的经济金融影响力为将来金融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金融业对于信息的敏感性很高,如果一个区域在地理上靠近信息源从而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则这个区域信息较为充分,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就较小。

金融市场是金融信息集聚的区域。由于金融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为实现金融信息的价值就需要实现信息向腹地传递以体现信息的“外在性”。然而,信息向外传递的过程中由于“解译”的偏差而出现信息“衰减”和“距离磨擦”,离信息中心越近的区域所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越准确,而离信息中心越远的地区,信息可达性差,不利于该地区的金融稳定。北京是中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心,几乎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总部都集聚在北京。因此,北京的金融监管信息是最丰富的。上海是中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最完善的城市因而拥有最密集的市场信息。因此,本文以到北京、上海的平均距离(取倒数,以进行正向化处理)作为地理位置的指标以反映该地获取信息的难易。本文的另一地理区位指标是东、中、西部哑变量。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划分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虚拟变量。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因此,经济的发展使沿海地区的金融资源积累和积聚较为充分,市场机制较为灵活,而内地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而金融资源的回报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效益与效率导向下,金融资源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单向配置、从而形成东-中-西部非平衡分布的特征。

第三个指标为经济区位指标。经济区位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金融地理理论认为,当地GDP/全国GDP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该区域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因此,经济区位指标由当地GDP/全国GDP作为变量。

2、金融发展要素指标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也即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主体的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不平衡,包括整个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不平衡;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等。为综合考察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状况,本研究将金融市场细分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及货币市场。

(1)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当股票等有价证券出现以后,经济的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信用制度和财富证券化的发展,一切财富都将可能会符号化、虚拟化。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由证券化程度反映,一般用证券市值/GDP衡量地区证券化程度的高低。发展水平较高的证券市场有利于证券业的规范运作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和金融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为体现证券市场的发展所具有的空间地理特征,本文另外选择上市公司数/证券营业部数及股票交易额/上市公司数两个金融地理学指标。

金融地理学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密集的地方,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对于券商来说,这一区域距离上市公司较近,就更容易获取上市公司的众多标准信息和非标准信息,特别是对于公司并购、接管等“小道消息”,而要想了解这类非标准信息,就必须具有相应信息的广阔背景(或文化)并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信息源。因此,证券公司具有接近上市公司的动机,从而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与本地上市公司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股票交易额/证券营业部数指标则反映了每个证券营业部平均交易额的大小。证券营业部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关证券交易的信息也相对密集,信息的相对充分将导致证券交易的活跃,从而股票交易额以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也体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

(2)货币市场

通常,货币市场指标由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两指标构成。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反映资金的总量实力,体现了区域可动用的金融资源总量。然而,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其不断由低收益地区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因此,就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投资,本地区投资也可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因此,根据经济地理学的内涵,本文认为,作为间接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高效、合理地配置货币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并不是反映区域货币市场发展水平的合理指标,因为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只能反映资源规模水平而无法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故本文采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额/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额以较客观地反映货币市场的效率,另一指标为票据业务总量指标。

(3)保险市场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中实现风险规避的重要支柱。保险业的高度发展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活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化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活动集聚,风险积聚将愈发突出,风险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以增强全社会应对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保障。本文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两指标度量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保险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指标则是指本区域每人的保险费用支出,该指标反映了保险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4)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集聚是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特征与必要前提。鉴于国内金融分业经营的法律约束,金融机构按业务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类金融机构与证券类金融机构。金融地理的“金融产业集聚”观表明,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一定区域的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效益,进而提高金融业的经营绩效。本文以每万人金融机构数为变量。

3、城市信用要素指标

较好的信用制度环境是金融业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金融体系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信用环境恶劣将导致逃废债务、金融欺诈等行为的发生,对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构成障碍从而威胁到金融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市场参与者信用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人们普遍有较好的信用习惯和较高的信用记录,信用风险也就相对较低,金融业的发展就有较好的信用环境。因此,一般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来衡量区域信用制度建设的差异。同时,人力资本积累了教育过程全部投资和劳动者自身的智慧,而且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与其他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属性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人力资本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然而,直接的人力资本数据统计比较困难而且缺乏,本文采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地区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的变量。公共图书馆发挥教育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及休闲中心的功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及终身学习环境,有利于城市整体信用水平提高。因此,将城市公共图书馆数量作为信用环境参考指标是合理的。

4、风险抵补指标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金融机构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程度二个方面,包括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与资本充足率两指标。

因而,根据金融地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本文从区位要素、金融发展要素、区域信用要素、风险抵补要素四个层面上构建了四个层次、15个子指标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体系(表1)。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如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二项系数加权法、环比评分法等。由于设计者所处环境和考虑出发点的不同,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但总体上看,AHP由于其科学性最高,也是目前在各学科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AHP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评价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根据问题的性质及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其分解为若干不同的组成要素,并按隶属关系将要素进行分层组合,从而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系统;然后,根据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对其进行定量表示,再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

根据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赋值及其分别构成的判断矩阵,运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判定矩阵各因素的权重:

1、n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aij)n×n

其中aij就是元素uj和uj相对于基准要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1/aij,aii=1;

2、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乘积:

3、将判断矩阵各个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并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即,

最后将W标准化,

AHP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见表1。

(三)对区域金融稳定情况的分析评价步骤

首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计算相应指标值;

其次,对各项具体指标值按既定权重进行加权求和,确定该区域某一单项指标类别的分值,

(0≤Pi≤100)

其中,Wij为相应第i个具体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Sij则表示相应指标的分值。

再次,对各指标类别指标按其权重分别加权求和,计算整个区域稳定状况的具体分值,即,

(0≤P≤100)

其中,Wai为第i个指标类别的权重,Wb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根据上式求出综合评价分值,对照表2中所归属的分值区间,即可对整个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四)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等级划分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通常可以根据计算分值将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程度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五个等级,在不同等级之间分值的取值范围不同,分值越高则表明金融稳定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等级划分与赋值见表2。

五、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计算

以内地某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述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为该省2009年金融年鉴的分析整理而得。根据该省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结果如表3。

(二)基本判断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该省各指标类别对其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对比表2的等级划分,区位、金融发展和区域信用三指标的分值处于较高金融稳定区间,而风险抵补指标则处于高金融稳定区间。在四个指标类别中,该省在风险抵补指标上的稳定性最强,而在金融发展指标上表现最弱。根据表3中的指标类别分值及其权重,则可计算出该省总的区域金融稳定的加权总分值P,

P=87X0.2+77.6X0.3+78.22X0.2+90X0.3=83.3

因此,可以看出该省金融稳定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区域金融风险基本可控。

六、结论

金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为经济服务,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成长和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渗透于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细胞和毛孔,直接关乎经济发展。无数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离不开稳定运行的金融业。因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是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金融是否稳定,需要一套科学、完备而显著的指标体系进行反映和评价。本文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地理性特征出发,创建以金融地理学为视角的评价指标系统,不仅在金融发展实践中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区域金融运行的基本现状,而且可以有利于各个区域针对其自身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指标“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区域金融活力,从而避免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Hoggarth G,SaportaV.Costs of Banking System Instability:SomeEmpirical Evidence [J].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June 2001 ),2001 :150~155.

[2]易传和.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9).

[3]韩枫.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J].上海金融,2003,(06).

[4]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07) .

[5]刘锡良,孙磊.金融结构视角中的金融安全论[J] .经济学动态, 2004,(08).

作者简介:

葛秀芳,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信息中心,经济师;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篇(6)

关键词:航空金融发展 航空金融市场规模 航空金融中介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航空运输大国,运输总周转量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2009年我国民航运输业旅客周转量实际完成3375.2亿人公里,货邮周转量126.2亿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量2.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445.5万吨;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和城市稠密等因素,未来三十年我国的航空运输业会取得巨大的发展。2009年末民用运输飞机期末架数为1417架,按照空客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民用运输飞机的购买需求为4041架(包括更新飞机的数量),成交金额约为4000多亿美元。目前我国引进的飞机中将近70%的比例是通过租赁方式购置的,即使是按照目前全球飞机租赁率40%这一比例计算,我国未来20年的航空金融市场保守估算也将达到1600亿美元。但是目前我国航空金融市场的现状却令人尴尬,国内独资或合资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足10%,而9成以上的业务被ILFC、GECAS等国外大型的租赁企业所垄断。鉴于我国航空金融市场未来巨大的商机,因此有必要对航空金融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阐明航空金融发展的概念,对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综述,进而总结和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航空金融发展的概念

航空金融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和航空产业相关的所有金融活动的集合,包括和航空产品直接和间接相关的货币兑换、结算和资金融通等各种有关的经济活动;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具有明显的航空产业特性的金融活动主要是关机的融资活动。因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而广义航空金融范畴里的很多金融活动是具有普遍性的,相关的论述已经很多,所以航空金融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狭义的范畴。

航空金融发展是指航空金融资产相对规模的扩大,同时伴随着航空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效率的提升和航空金融体系功能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航空金融发展一方面体现在“量”的扩大,如航空金融资产的扩张、航空金融中介机构数量的增加、航空金融市场交易量的扩大、航空金融工具数量的增加等;另一方面体现在“质”的提升,例如,金融结构由单一的直接金融转变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协调,促进资金的流动,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金融机构贷款与存款比率的提高,改善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金融调控能力由政府调节到政府与市场双重调节,稳定物价,防范金融风险,这都应视为金融发展的表现。可见,金融发展不仅仅指其中一个方面的提高或扩展,而是指“量”与“质”两方面的互动优化发展。

航空金融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航空金融需求

航空金融需求是指飞机的使用企业(主要是航空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根据自身生产运营的需要,为了取得飞机的使用权通过一定的方式在金融市场上融通飞机资金的数量。航空金融需求是主体偏好和客观能力的统一,也就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根据自身生产运营的需要”表明航空金融需求是引致需求,航空运输需求的扩大导致航空公司要增加飞机的数量来保证运营,因此影响航空运输需求的很多因素如经济增长、对外贸易、旅游等就会间接地影响航空金融需求。“取得飞机的使用权”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只有通过资产的使用,而不是拥有资产,才能形成利润”,同时飞机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提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率。“通过一定的方式”主要是指飞机租赁的方式,通过“融物”代替“融资”,这种方式对承租人而言,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有助于缓解承租人资金紧张问题。

航空金融需求研究的内容:首先是需求数量,具体内容包括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动态变化趋势和特点,对其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及各个经济变量对航空金融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其次是偏好,飞机使用企业的偏好是金融中介提供金融产品的基础,具体包括融资方式(贷款采购和飞机租赁)的选择、信用担保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内容;最后是价格和质量等其他内容,价格是指交易的费用包括显性价格(如贷款利息、手续费等)和隐性价格(如评估费用)这两个方面,质量指金融服务的人员素质、态度、服务便利程序等。以上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和金融机构发展航空金融业务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

(二)航空金融市场规模

Goldsmith(1969)在其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首次对金融发展进行了界定,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因此研究金融发展必须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基础。他指出金融市场(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工具)的相对规模是构成一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

航空金融市场规模是航空金融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航空金融发展的程度。航空金融市场规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航空金融资产规模,可以通过航空金融资产总量也就是具有航空特色的金融债券及权益性凭证等资产的数量这一绝对指标来度量,也可以通过航空金融相关比率也就是航空金融资产总量对航空产业产值的占比这一相对比重来衡量;二是航空金融中介规模,可以用从事航空金融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数和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总量等绝对性指标衡量,也可以用航空金融中介机构的金融资产占航空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即中介率等相对指标来衡量;三是航空金融工具规模,可以通过金融工具的种类、每种金融工具融资的数额、以及不同类别金融工具融资的数额占总额的比重等指标来说明。

(三)航空金融效率

金融资源作为社会各经济主体动员与分配社会经济资源的手段,其分配与配置状态对于经济资源的分配结构与利用状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经济资源的帕累托最优分配要求金融资源分配也必须达到帕累托最优,所以航空金融效率就是指航空金融资源的帕累托最优分配。对航空金融效率的研究有利于促进航空金融发展“质”的进步,具体可以从微观和产业两个维度展开。微观层面的航空金融效率是指航空产业中的组织包括金融和非金融企业等各经济主体所实现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层面的航空金融效率就是航空产业可利用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最终表现为金融推动产业发展的绩效。

微观效率主要表现为航空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和发展效率。航空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可以通过其业务能力和盈利能力加以反映,若航空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种类能够满足航空产业对航空金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就表明其业务能力较强,可以用业务种类丰富程度作为衡量的主要指标;航空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是建立在其业务能力基础上业务质量的体现,也是经营效率的好坏反映,可以通过资本收益率、成本收入比和不良贷款率等指标来衡量。航空金融机构的发展效率是指航空金融机构开创未来的能力,它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资本增长率、业务增长率、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指标来体现,其中创新能力是根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航空金融机构的发展效率。

产业效率主要包含了产业调控效率和投融资效率。航空产业调控效率指国家相关部门所制定的航空金融政策对航空金融的调控力度及起到的效果,产业调控效率越高,对航空金融业指导性就越强,这是由于高效率的金融运行对调控措施具有灵敏的反映度。航空金融的投融资效率是指航空金融融资能力,主要表现在飞机的融资能力上,取决于航空金融市场化程度和航空金融体系募集资金的能力等方面,它是航空金融市场和航空金融机构最基本功能,体现金融体系功能完善程度,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航空业发展的前景。

(四)航空金融中介

航空金融中介就是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为资金盈余者和资金需求者(航空企业)提供条件、促使资金供需双方实现资金融通及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总称。航空金融中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航空金融中介的筹资方式(包括接受个人或机构的存款、出售次级债券或者向投资者出售股份等)及评价、飞机租赁方式(包括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等)及评价、信息供给(金融中介如何解决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监督(金融中介受资金提供方的委托对借款方进行监督以避免道德风险产生)、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担和风险转移等)。

(五)航空金融风险

航空金融风险就是指在航空金融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造成的金融参与者的损失,这里的不确定性一般被认为与经济行为人面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无法充分准确地加以分析、预见的各种因素相关。航空金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航空金融风险很多来自于金融变量如利率、汇率及资产价格等的变动且这些变动一般是很难预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航空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管理。

航空金融风险的类型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象的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如市场交易对手出现不能支付行为,或其信用度发生变化所形成的风险。信用风险是伴随着金融发展的历史而存续下来的一种传统的风险。市场风险又称为价格风险,指由于金融市场因子(如利率、汇率、股价等价格)的不利波动而导致的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更为重要,利率波动会直接导致金融机构资产价值的变化。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融资流动性风险,前者是指由于市场交易不足等无法在通常条件下对所持金融商品进行变现所造成的损失,后者是指资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求,无法在通常条件下进行资金筹措的风险。

航空金融风险管理是指航空产业内的经济主体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金融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活动。根据BIS(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风险管理的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环节: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级及报告、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识别是指根据不同风险的来源对各种金融风险进行系统地归类和全面的分析研究。风险衡量是应用各种模型通过数据进行风险度量与分析,对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估计和测算。风险评级及报告是及时地评价、报告和监控风险。风险控制和管理是采用一系列的商务决策,选择金融风险管理的各种工具进行最优组合,以便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种风险。

(六)影响航空金融发展的因素

很多因素影响航空金融发展,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法制层面的因素,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 & Vishny(1998)认为金融体系是否有效发挥作用,不在于其组织构成,关键在于投资者保护和法律实施效率,法律体系的差异是导致国家间金融发展差异的根本因素,完善的法律环境从微观上对金融参与者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进宏观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第二,政策层面的因素,国内很多航空公司谋求从国外进行飞机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综合税收较高,从而加大了融资成本,合理的税收政策对我国发展航空金融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航空金融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可以提供适当的产业政策进行扶持,如实行优惠的贷款利率和进行必要的财政补贴都将促进航空金融的良性发展;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还需结合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际通行的做法,制定相应的折旧、担保政策等。第三,基础设施层面的因素,如高速信息网络的建设、公共信息枢纽和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等。

航空金融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方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比较科学、精确和客观的测评方法。在航空金融市场规模的研究中主要采用这种方法,按照航空金融的资产规模、中介规模和金融工具规模三个方面的相应指标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采用图表测评方式进行描述和概括,阐述航空金融市场规模的现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而阐述我国发展航空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篇(7)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安徽省商务厅.中小外资银行涉足我国农村金融[DB/OL]./aarticle/sjgongzuody/200605/20060502215107.html(2006.05.18)[200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