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2 15:26:54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篇(1)

教育网免费江苏省宿迁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更多江苏省宿迁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相关信息请访问教育网。 【导语】江苏省宿迁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已,直接点击登录即可

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工作目标

探索和创新教育部门和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强化和落实学校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建立先进适用的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逐步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总结和推广安全教育成功经验,全面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江苏省宿迁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登录入口:suqian.safetree.com.cn/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篇(2)

教育信息化是教学条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以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开放式教育网络,不仅可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还可保障受教育的平等性,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强有力保障。

为此,宝安区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决定》、《宝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全方位深入推进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从2004年起,宝安教育局按照“充实、整合、创新、高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新思路,率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资源整合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地建成了宝安中学、高级中学、天骄小学等数字化校园,逐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学习、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数字化校园内的师生在校园超市买东西、在校医室拿药时,再也不用交现金了;会议考勤、学生进出校门再也不用登记了——只需手持一张储值足额的“校园卡”一刷就行。每位老师都可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同步录音、DVD录像,并将这些音像资料存放在学校教学平台上供点播使用。老师根据DVD写出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也可以反复收看,帮助回忆教学内容。

目前,宝安全区公办学校100%建成校园网,“宝安教育教学资源网”、“特色资源库”和“新课标优质课例资源库”等网络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另据统计,目前在“宝安教育教学资源网”上注册的教师人数已达15830人,资源数量达到50余万条,年平均总浏览次数超过116万次。不仅如此,宝安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还将多网合一,教育信息化效益和效能同步实现最大化。2006年以来,全区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费用已达3亿元。

此外,宝安区教育局还高度重视搭建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信息化平台,通过积极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全区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宝安特色资源库”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全区教师在“宝安教育资源网”上注册人数突破1万人,不断建设区内优质课件、视频课例、专题学习网站、“宝安教育中心图书馆”等资源,优质资源总量达4TB。为加强全区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经验分享与交流,2004年1月起创办的《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杂志已编印53期,共收集全区教师文章共计795篇。该杂志成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全方位支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宝贵地方资源,深得一线教师喜爱。

同时,宝安区教育局还大力推进教育电子政务,积极配合区政府门户网站内容建设以及区监察局网上办事等工作,完善“宝安教育在线”教育行政门户网站建设,实现网上协同办公、办事以及政务、校务公开。“宝安教育在线网”信息量达2万多条。区教育系统还采用网络视频会议模式,成功举办了几十场全区性的行政会议、业务会议,创新了会议及工作方式。区教育局也因此在历年全区电子政务工作检查评比中位居前列。该局还通过远程培训、远程教育、网络教研与交流等形式,成功举办了几十场全区性的培训会议以及与香港等地的网上教研交流活动。利用教育部新思考网、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网等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开展远程培训工作,建立了师资培训与网络教研的新模式,为获评“全国区县级教师继续教育示范基地”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为提高教学评价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率,宝安区教育局为学校配置了9套“网上阅卷与成绩统计分析系统”,实现了电子化阅卷以及统计分析。配置了12套“信息技术考试系统”,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与有效监督。

目前,宝安区在全区学校范围内推广建立了“校讯通网络平台”,教师、家长共10万多用户参与使用。该平台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迈向智慧成长

随着云计算、智慧校园等技术和理念的兴起,宝安再次升级教育现代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建设“宝安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以及推广应用,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大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内部信息化与公民办学校信息化的均衡优质高效发展,实现智慧成长。

宝安教育信息化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长期分散建设,形成了众多的应用系统,却无法被广泛共享利用。如何整合资源以适应新挑战也就成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从宝安区教育局了解到,为适应这一新的历史潮流而开发的宝安教育信息综合应用云服务平台日前已正式开通运行,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第一个教育云平台。

该平台自上线试运行以来,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参考案例。同时,该平台的成功建设和部署使得宝安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服务时代,提高了教育管理效率、教学教研效率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区域教育公平、均衡和优质发展,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宝安教育云平台,是微软公司与云计算战略合作伙伴深圳太极公司根据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资源共建共享、以信息化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信息化建设需求,联手打造的中国第一个区域性基础教育综合云服务平台。其先进的云服务模式以及试用效果受到了业界知名专家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篇(3)

关键词: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安全教育

闽台合作办学是福建省探索对台教育开展实质性合作、实现人才联合培养的项目成果。近年来,福建省闽台合作教育蓬勃发展,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闽台合作专业学生规模增长迅速。毫无疑问,各闽台合作办学高校都对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安全非常重视,并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应对各种事件,然而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台湾地区以及学生各种突发状况的现状,学生安全教育成为闽台合作办学高校必然面对的挑战。

一、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

通过文献研究显示,受现实条件的局限,学者们对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安全教育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仅是在现有人力条件下,力所能及地探索一种应对在台陆生管理需要的综合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如陈国仕(2014)探讨了闽台高校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学生工作模式,提出了加强学生管理可采取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强化服务功能等措施[1]。蔡素容(2014)针对闽台社会大环境和教育理念的差异、赴台陆生综合素质问题、多点合作办学管理难等带来的挑战,认为做好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在台陆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可行策略应是从闽校方、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学生自身三方共同发力[2]。这种综合管理模式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适应在台的学习和生活,但只将学生安全管理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粗略概况,并没有作为重点内容加以研究。从管理现状看,闽台合作办学的福建高校基本都对学生进行赴台行前教育,强调安全注意事项,且派出工作人员与学生一起赴台,进驻台湾高校,负责闽台合作专业在台学生事务,方便与大陆高校对接工作。然而,有些大陆高校与台湾多所高校合作办学,高校分布在台北、台中、台南等地,学生数量多而分散,而赴台工作人员仅仅一人或两人。工作人员缺乏导致学生入台后没有办法及时开展安全教育,学生发生安全事件时,工作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严重影响安全事件的有效处置。从工作人员的素质看,进驻台湾高校的工作人员虽然肩负学生安全工作的职责,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对台湾根本不了解,不清楚自身工作内容,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在学生安全事件发生时无从应对,并且受家庭、工作安排等因素的牵制,驻台工作人员更换频繁,赴台前又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以致于对闽台学生事务不了解,对入台后学生安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从台湾合作高校看,因为闽台合作的关系,对大陆学生的安全管理极为重视,到台湾后基本都由台湾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再教育。但是由于两岸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台湾高校平时对大学生管理相对宽松,学生相对自由自主,因而无法对安全局势做出预判和提醒,台湾高校没有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提醒,学生出现突发安全事件的几率较大。

二、学生在台求学期间可能面对的安全风险阐述

闽台合作专业学生赴台求学期间可能面对多重安全风险的威胁,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1.自然灾害。台湾自然灾害主要是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台湾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在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边界地区,因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地震多发地区。尽管频繁的地震让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抗震经验并应用于建筑等行业,但是突如其来的强震还是让台湾地区人员死伤惨重。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数据显示:2014—2016年2月29日,全球共发生340次地震,其中发生在台湾地区及其附近海域地震就达112次,占全球地震总频数的1/3,震级6级以上地震有6次,最近一次是2016年高雄6.4级地震,造成46人死亡,150多人失联,500多人受伤。毫无疑问,地震是台湾地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生命安全。飓风为台湾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平均每年给台湾造成至少数十亿元(台币)的损失,特别是生命的死伤。根据台湾中央气象局监测的侵台飓风资料库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5年间,侵台飓风达255次,其中强度为强烈的飓风15次,中度的飓风25次,轻度的飓风22次。加上台湾的地势、水土保持情况的影响,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台湾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威胁生命安全。2.事故灾害。空难与交通事故:闽台合作专业学生赴台求学,难免搭乘飞机或轮船等交通工具穿越海峡抵达台湾。飞机或轮船方便快捷,但在运行中无法避免潜在的风险,气象因素、人为操作、飞机故障等多种因素造成空难事件时常发生。即便平安抵达台湾,学生也可能遭遇交通事故。台湾是世界上机车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骑行机车便利实惠,让不循规蹈矩的陆生们跃跃欲试,曾有陆生违规骑行机车发生追尾事故,后暂停学业住院接受治疗。旅途意外事故:台湾的旅游业发达,交通系统便捷,大陆学生打着了解台湾人文地理的名号,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外出旅行,甚至骑行自行车环岛,一览宝岛美丽风光,但是旅途也伴随着凶险。苏花公路是台湾最美的公路,盘旋于断层悬崖之间,依山傍海,也是嵌在太平洋西岸的天险,号称“死亡公路”,每逢大雨必塌方,落石不间断,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极高。台湾七星潭尽管很美丽,但也很危险,是台湾海巡署公布的十大危险海岸之一。由于海底隐藏着深海沟,并不适合游泳,遇上大风天气,海滩上很容易出现大浪,多次发生游客不注意而被海浪卷走的意外事故。公共场所意外伤害事故:人的活动离不开公共场所,而公共安全风险时刻威胁人的生命。公共场所在节庆日等举行大型的聚会活动,特别容易发生重大公共安全意外伤害事故。2015年6月台湾新北游乐园粉尘爆炸,致15人死亡,500多人烧伤。2014年5月台湾捷运站发生伤人事件,造成4死21伤的恶性刑事案件。台湾公共意外伤害事故,给台湾各界敲响了警钟,促使人们反思公共安全保障。3.公共卫生。近三年来,流感病毒、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在台湾肆虐,影响较大。特别是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爆发已经成为台湾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多雨的气候条件及环境卫生清洁问题,致使台湾南部地区登革热疫情爆发,多年来高雄、屏东、台南为疫情集中地区。在台湾特殊的气候影响下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病毒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感染人数多。学生在台湾南部学习,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因此难免产生心理恐慌。

三、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建构

针对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安全教育的现实问题,基于在台求学期间可能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加强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而建构合理的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应当包括三部分。1.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思想即安全理念、安全意识,是人们对安全的认知、理解和态度。加强学生安全思想教育,要求在台负责教师及闽台合作专业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安全、理解安全、重视安全,同时认识风险、理解风险、预知风险。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主要包括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防范未然、守望相助、遵纪守法”的安全观。安全思想教育体现的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是注重“以人为本”,实现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学生安全思想教育,实现安全理念的灌输,提高学生对安全和风险的认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是通过安全知识的传播和灌输,让学生能够明确各类灾害风险,能够对所处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正确认知和预判。鉴于闽台合作专业学生可能面对的灾害、事故,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几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加强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飞机轮船等交通事故,传染病,公共场所的意外事件,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等等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类事故灾害和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并进行预防,懂得灾害风险发生时的应对办法,置身事故中明确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掌握正确的自救、求救办法,从而减少伤亡,赢得更多生存可能。3.安全技能教育。树立安全的思想意识、掌握扎实的安全知识,有助于应对灾害和风险。在灾害发生,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具备将安全知识转化为抵抗风险和求生技能的本领,才能赢得更多生存机会。因此,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学习扎实的安全知识,还要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技能,内容主要包括预防事故风险等危险发生的能力,灾害危险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以及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应急处置的技能,身陷灾难危险中如何正确的求救以及预防流行病、传染病等。锻炼学生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够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救自护,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灾害事故和危险,从而保障生命安全。

四、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的实践

面对闽台合作办学规模迅速发展的局面,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践也在探索中深入。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和实践探索回应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的现实需要,依托于闽台合作高校的优势,联合开展安全教育,凸出闽台合作在教育领域资源互补的特征,彰显闽台合作办学的优势。1.加强学生赴台行前教育,将行前教育与即时安全提示紧密结合。努力做好学生赴台行前教育,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台湾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台湾高校的学习生活方式,是目前福建各闽台合作办学高校的普遍工作。厦门理工学院针对闽台合作专业学生赴台行程,合理安排行前教育,着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防范未然、守望相助、遵纪守法”的安全理念。同时,在台负责教师建立并畅通运行安全信息网络,时刻关注台湾局势和班级学生的出行安排,关注在台学生的安全动态,给予学生即时安全提示,方便学生调整出行计划,明确安全注意事项,保障学生在台学习期间平安顺利。2.依托班级学生骨干队伍,在台期间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厦门理工学院在闽台合作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中培养锻炼学生骨干,依托班级学生干部队伍,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建立并要求学生干部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每天晚点制度、周末外出联络制度、安全周报制度。通过执行以上安全管理制度,在台负责教师和闽台高校都可以掌握学生安全动态,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关注,特别是旷课学生、迟归未归学生、周末单独出游学生等,进行学生安全动态跟踪,及时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3.利用学校微信平台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灾害预警,实现安全教育线上与线下的紧密结合。厦门理工学院依托学校官方微信平台进行校园安全知识宣传,利用期初、期中、期末、节假日、毕业季等不同阶段的安全教育重点,通过将编辑生动、图文并茂的安全案例整合成微信美文,在微信平台主页面推送,进行校园安全知识宣传。学生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安全知识、获取安全资讯。学校微信平台的推广,营造了网络线上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让学生获取、分享安全资讯方便快捷,与课堂线下安全教育紧密配合,相得益彰,增强了安全教育的效果。4.闽台合作办学高校联合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吕俊旭(2014)通过开展地震认知调查和比较研究,认为闽台两地大学生对地震灾害认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高等教育阶段台湾地区目前已经建立了相对健全的地震灾害安全教育制度、比较完善的地震灾害信息的传播机制,与此相比,福建地区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应对行为需进一步提升和加强[3]。鉴于闽台合作办学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优势资源,厦门理工学院与台湾高校联合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学生赴台学习期间由台湾高校聘请业界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开展灾害中逃生与救护技能演练,提高学生自防自救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陈国仕.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学生工作模式初探[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蔡素容.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在台陆生日常管理工作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篇(4)

1微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

2015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报告中的新数据展现了中国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截止2014年底,中国现有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9亿,互联网络的普及率已经达到47.9%,中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5.57亿,网名年龄结构方面,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名占比最高,达到31.5%,在网民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3.8%。微平台方面,中国社科院《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新媒体已进入“微”时代、6亿微信用户、13亿微博注册账号,新媒体的使用用户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使用人群多为24岁以下,占比33.7%。

2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安全面临的问题

2.1虚假信息容易扩散

微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物质构架,这种网络人际关系不同于现实的人际关系,微平台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资质限制,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微平台的开放性使得信息传播呈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态,在微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发表任何信息。现代网络技术进步使得微平台上的信息内容也异常丰富和多样化,但是大学生辨别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判断信息的真伪,也造成了虚假信息容易网络扩散。

2.2个人信息泄露

在网络世界,大学生主要基于微博和微信等微平台进行信息分享和社会交往。微博凭借平台的开放性、技术的低门槛等显著的特点,短时间内成为大学生使用的重要网络平台,但是也是这些特性,大学生很容易将个人隐私曝露出来,被不法份子利用,产生危险。

2.3微平台背景下产生新的安全问题

1)网络诈骗

微平台使用人群逐渐扩大,利用微平台进行网络诈骗的恶性事情也日益增多。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财物丢失已经不再完全是入室或者人群密集处被盗,而是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事件发生。网络诈骗花样繁多,陷阱不断,大学生使用网络频繁,容易遭受诈骗信息的侵扰,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被骗。尤其是交友诈骗,假冒亲友诈骗,网银诈骗等诈骗方式都是利用微平台展开的。

2)组织传播

快速发展的微平台也会被组织利用,有些组织利用微平台的开放性和传播非法的、迷信的信息。他们冒用各种名义在微平台上迷信邪说、蒙骗他人,发展成员。大学生离开父母独自求学,在外读书求职的阶段,往往会感到很多的迷茫和困惑,容易受到组织的欺骗和迷惑。

3)传销

传销通过诱惑,拉人入会,收取会费,盈利途径的行为。现在传销公司也运用“微信营销模式”和“微博营销模式”等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介进行传销,他们采用“90后大学生月赚百万”等夸张的标题吸引大学生,诱导大学生进行关注,抓住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特点,拉大学生入会,让其继续发展他人,骗取钱财。

3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3.1目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少制度保障

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普遍缺少制度的保障。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少重视,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氛围,安全教育并没有纳入课程教育。安全教育组织经常是临时的,不定期的,教授安全教育的老师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往往是照本宣科,没有精心设计安全教育的教学,使得安全教育也不为学生重视,安全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3.2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失去吸引力

以往高校的安全教育通常组织对安全教育工作文件的学习,利用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学校网站、海报等进行渗透教育,对学生开展预防教育,使得学生了解安全知识和技能,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慢慢失去吸引力,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等都具有局限性,持续时间短、内容缺少时效性、信息更新慢,学校网站和海报内容也不够丰富、没有互动环节、缺少双向沟通的功能,传统的模式使得学生对安全教育活动逐渐失去兴趣。

3.3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严重落伍

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大多侧重于法制安全,运动安全,饮食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基础的安全教育内容,但对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内容却涉及很少。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也没有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提出多样化的解决办法和策略,使得大学生在面临各种突况时候,不知道如何解决。

4利用微平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4.1注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安全教育模式开辟了新的道路,也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与时俱进,注重信息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需要通过相关内容的系统学习,全面了解微平台的技术特征,掌握微平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升传播的效果和效率,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平台,将微平台的安全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

4.2符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安全教育内容的发送

现有的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都可以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学校可以开通微博、微信等平台,考虑到到年轻人的接收心理和接收信息习惯,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信息。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用年轻人易于接收的表达方式,安全教育内容。针对大家的使用手机的习惯,可以将内容加以简化,考虑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板块化推送。

4.3及时更新内容,注重内容的时效性

因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信息的特殊性,要做到经常更新内容。不能编辑过时的安全事件新闻,这样会流失读者,减少安全教育的效果。不管是安全教育的信息还是安全事件的新闻,都要注重内容的时效性。在开学报到,节假日等特殊时期,可以有财产安全等安全教育内容。也可以针对近期校园内频发的安全案件,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更新内容,这样才能不流失用户。

4.4利用微平台的双向沟通功能加强互动

传统的安全教育,教师因为采用理论学习,往往变成“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学生与老师之间缺少互动,学生学习参与度低。现在,可以充分发挥微平台的双向沟通功能,与大学生积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解答学生的问题或者给出建议,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发送内容,形成及时有效的“微交流”模式。运用好微平台,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安全的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5结语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篇(5)

智慧启迪梦想,科学点亮人生

——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智慧校园” 创建工作汇报

 

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始建于2013年,学校以“多彩还给童年”为办学理念。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江苏省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的要求,结合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扎实有序地推进了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 智慧环境

1.校园网络。学校网络带宽达百兆以上,满足了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学校网络接入教育城域网,具备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功能。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活动场所。全网支持IPv4/IPv6。有线、无线网络统一身份认证,实行实名制上网。

2.数字终端。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132名学生,63位教师。所有班级都配备交互式多媒体一体机,并通过有线+无线与学校主网络连接。

3.智能广播系统。学校建有完善的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播放满足不同需要的广播,完成学校正常的上下课、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的播放,并完成安全应急演练及大型活动时的播放指令。

4.自动录播教室。学校建有可移动的录播系统,可实现现场录制、网络现场直播等功能。学校教师的教研课,研讨课及承办上级组织的赛课等活动均利用录播教室完成。

5.学校以焦点教育软件为平台,建有“焦点智慧教室”学习平台,焦点教育平台专门安排了工程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培训,经过培训,老师们都能熟练运用软件上课,在教学过程中采集教学与学习行为数据,促进了个性化学习,同时我们还将焦点教育软件应用于我们端午活动中,提升了活动的品味;另外我们还承办了区级智慧课堂应用现场会,在展示课中,我校赵国佑老师和陈霞老师利用焦点教育软件分别上了两节课,得到了现场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6.学校建有校园电视台,在实现现场直播的同时能多机位同时录制保存,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五期的录制和播放,内容涵盖校园内外新闻的播放、安全教育、小刺猬行动、才艺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7.所有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泰微课、一师一优课等公共服务平台上均开通账号,同时积极利用平台上传及下载适用于自己课堂的课件、教案等,并存于学校内网中便于互相学习参考。

8. 我校从2014年起就积极开展推进“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应用、共建共享。学校多次开展泰微课相关培训,通过培训,极大的激发了老师们制作泰微课的热情;大家积极制作泰微课,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中,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赵国佑老师一人就制作了一百多节泰微课,其中A等级达56节,B等级达52节,借助泰微课的应用,同学们觉得这样的课堂更加生动灵活、学习更加高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未来,学校将为每个班级配备电子班牌和智能一卡通系统,借助相关系统实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和班级文化、学生风采、电子课表展示等功能;目前已完成相关报批手续,下一步将进行招标落实等相关工作。

二. 智慧学习

1.学校建有学校内网,师生能充分应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泰微课等公共平台开展网上教研、公共科目研修、资源共享等教学活动。

2.学习空间。学校每个师生都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泰微课等服务平台建立了实名制网络空间,教师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型开放学习。目前,95%以上的学生,100%的教师空间处于活跃状态,空间得以有效应用。

3.学习资源建设。

学校通过培训,所有教师掌握了资源建设及上传共享的方法。通过校园内网建设了一大批课程资源,内容包括教学案、媒体课件、一师一优课、微课程等,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全学科资源体系。

4.智慧阅读。学校教导处利用电子图书系统和攀登阅读APP,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智慧阅读。充分利用电子大屏、黑板报、读书角、机房电子阅读、读写月等阵地宣传读书的意义,介绍读书方法,推荐阅读书目,推广古今中外的名人和大师的读书经验等;德育处、大队部密切配合,利用班会、家长学校、微信平台等渠道推荐阅读,开展美文欣赏,创设阅读的氛围,激发阅读的兴趣。

5.学生应用能力。学生利用信息课这个主阵地,学习了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各种学习资源的方法,基本适应了“智慧校园”环境。教师们在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信息课上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法律知识、个人安全防范、个人空间建设、参加科学素养大赛等已形成常态。此外,通过泰微课、学校网站、创客观摩等获取教育资源,将自己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自我测评等成果通过自制的PPT、WORD及个人空间与大家分享,形成了智慧学习的新常态。在2015年举行的江苏省“传承经典”阅读知识竞赛中,我校李思琪同学获得特等奖,我校也获得团体金奖。

三.智慧管理

1.学校网站。学校建设了主网站+微信平台的网站集群。主站内容丰富,板块设置合理,信息更新及时。校内各网络空间、各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学校微信平台利用信息快、数据流量小、可移动浏览与管理的优势,很好了补充了主网站的不足。泰微课更是为每个学生,每个教师提供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大大地提高了网络信息的个性化与安全性、快捷性。

2.教师空间。老师们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泰微课等平台上拥有网络空间,并已利用空间课件、视频等。

3.管理者及教师应用水平。学校建立了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制度,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门的信息化培训,包括泰微课的使用、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等。

4.教学服务系统。学校利用国家公共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泰微课、学校自主的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了专题性素材;利用网络教研、微课等系统为知识点学习与探究提供了工具;同时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网络办公系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管理系统、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江苏省教师管理平台、卫生管理系统、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语音教材征订管理系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泰州市资产装备管理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等。

5.安保服务系统。

建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智能校园网络安防系统,安装有高清摄像头100多个,录像储存不小于3个月;与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联网。安防系统结合校园百兆网对校园进行了无死角监控、一键求助报警等功能,并将配合一卡通系统实现学生出入控制、访客管理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6.家校互通。学校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微信群、一起作业等平台,进行有效的家校互通,内容包括作业传送、学生出勤、当天学习及在校表现等反馈,使家校联系真正实现了零收费,高效率;同时利用QQ群、微信群为学生提供在线服务,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此外,学校还通过微家校、学校主站、学校伏羲教育博客等平台,提供校内外科学、文化、艺术、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的信息功能。定期开展科学、文化、艺术、社会等课外活动,并发表相关报道或文章。

2015年,我校戴娥老师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刘晓棠老师在学科与信息化结合课堂比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2016年刘晓棠老师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得部级优课。近两年,我校教师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市一等奖多达30人次,在部级刊物上发表有关信息技术教学成果应用的论文多篇。2017年,杨红美老师带领学生在高新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高新区参加泰州市比赛获得二等奖;2018年赵日朋老师带领学生在泰州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泰州市参加江苏省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知识竞赛,斩获一等奖的殊荣。

四.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

1.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彭小艳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行政人员及相关教师参与。各项职能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总务处主任赵日朋具体负责校园信息化建设,电教处副主任卞伟、总务处主任助理杨红美协助负责相关工作。

2.规划科研。学校把“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列入学校2018年整体规划,并制订了专门的建设方案,时序安排清晰,措施切实可行。同时2018年,泰州市教育信息化课题《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相继开题并进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

3.制度保障。学校有《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创建方案》《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中心管理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建设与应用纳入《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工作考核细则》,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智慧校园建设。

4.资金投入。“智慧校园”创建设施设备由教育局统一配送。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的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校党支部委员会和经审小组监督执行,保证专款专用,并且按照“三重一大”决策要求,规范严格执行,保证了可持续的经费投入。

5.机制创新。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篇(6)

关键词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教育城域网;OAuth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09-03

1 引言

为融入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省―市―县―校”资源平台全网融通,构建基于开放平台的资源建设与应用生态体系,安吉县紧紧围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方案开展工作,通过创建区域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特色空间创建活动、名师名校长网络工作室建设和一师一优课等活动积极推进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各项应用。同时,安吉县也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地开展和建设本地特色应用。

2 安吉县本地特色应用

建设背景 自2003年创教育强县,特别是教育城域网建成以来,安吉县先后自主开发了一些基于B/S架构的管理应用系统,主要服务于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电子政务系统、研训政务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外出报批系统、校长日志系统、学生健康晨检系统、教学质量考务管理系统、填报统计系统、报修管理系统等。各应用“接地气”,方便实用。

但随着应用的增加,弊端也就暴露出来。各级应用都是以学校名为账号建立的,而使用的教师经常会因为工作变动或密码遗忘等情况给管理使用带来影响,因此,安吉县在2014年又设计开发了“安吉教育综合信息平台”,其目的是逐步汇集安吉县已建的管理应用,实现统一的管理服务平台。

设计实现 安吉县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是2006年开发并启用的,由教育局人事科、计财科具体管理,实现了安吉县教师人事、工资的网络化管理。人事变动和工资发放确保了数据的精准性,而“安吉教育综合信息平台”正是利用了人事系统的基础数据来开发的,教师只需输入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所属单位等信息即可注册账号,系统会自动与人事信息进行核对,并将账号密码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教师手机上,即便将来账号密码遗忘也可自助找回。已建的各个系统都作为该综合信息平台的子模块,各模块管理权限由学校管理员根据本校内部管理分工按需分配,教育局负责对学校管理员的设置,一般设置为校长或办公室主任。

应用效果 综合信息平台除了与各应用模块的整合外,还与县级第三方资源库进行了整合。教师登录后不仅可以查询自己的人事工资信息,还可以一站式登录县级资源库平台,实现区域内部资源共享。此外,在全县校园无线覆盖项目中,将Web认证账号也与综合信息平台数据库进行了对接,实现了无线认证、办公管理账号的统一,使全县教师在任何学校都能实现无感知认证连接到校园无线中,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因工作调动、业务变更而带来的问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安吉县本地特色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

3 对接省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互通意义 根据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试点方案,按照“统一规范、统一用户、全网融通、特色发展”的原则,依托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构建“国家―省―市―县”全网融通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要求,实现安吉县综合信息平台与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互通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方便教师使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一个渠道。为完善安吉县的特色应用,并积极推广省平台应用,安吉县积极参与了对接工作。

技术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把平台网站的服务封装成一系列计算机易识别的数据接口开放出去,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这种行为就叫作开放接口(Open API),提供开放接口的平台本身被称为开放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这些已经存在的、公开的平台接口而开发丰富多彩的应用。

通过学习《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开放平台第三方接入指南》,安吉县申请了开发者账号(http:///dspportal/home.action)。系统会自动分配账号,填写完成注册信息以后,登录账号系统提示完善开发者信息(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都填写应用图标就行),系统后台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开发者即可登录系统进入管理中心,在应用管理中选择API接口申请,待审核通过以后,开发者就可以调用这些接口了。

开发者后台根据接入类型的不同,提供了三种接入方式。

1)接入应用:用户通过浙江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转到第三方应用,第三方应用显示浙江教育资源平台的账号。需要依赖教育云平台的用户体系和基础数据去实现自身的业务,应用接入后在教育云平台的应用频道中展示,相当于教育云平台的业务模块。

2)接入模块:模块是挂载在应用下面,开发者必须要创建好应用以后再填写模块相关信息。

3)接入平台:平台有自己独立的用户体系,不需要依赖教育云平台去实现自身的业务,可单独运行,也可以和教育云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建设,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

安吉县采用的是第三种接入平台的方式,即省平台对安吉县综合信息平台开放账号登录,综合信息平台用户在绑定了省平台账号后,可直接登录访问省平_用户空间。

接入流程

1)申请――第三方应用向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出使用OAuth接口申请。

2)审批――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根据申请开通,为申请接入平台开通,即为第三方应用分配APP ID、KEY并下发给第三方应用。

3)对接――实施第三方应用的技术支撑方使用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分配的APP ID、KEY以及接口说明开始实施对接,开发、集成测试完成后,提供集成测试报告。

4)申请上线――第三方应用提供集成测试报告,并向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申请上线。

5)审核上线申请――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审批集成测试报告并允许上线。

6)正式上线――第三方应用升级并正式上线。

实现步骤

1)对接链接参数。

POST地址:http://:8087/oauthserver?client_id

=xxxxxx&response_type=code&state=x&redirect_uri=http://psp.

/user_yun.asp

client_id:安吉C合信息平台申请应用对接的app id(后台自动分配)。

state:安吉综合信息平台标识(原样带回的参数,一般是记录应用登录用户ID)。

response_type:OAuth服务响应类型,默认值code。

redirect_uri:回调地址。

2)获取token令牌。通过打开链接,会要求输入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用户账号和密码,验证用户信息成功后,系统会将配置参数成功重定向到回调地址。

POST地址:http://ip:port/apigateway/getaccesstoken

IP:122.229.30.199。

Port:8085。

POST参数:

appid:安吉综合信息平台申请应用对接的app id

timestamp:当前时间戳

keyinfo:根据Hmac算法client_id+client_key+time

stamp的加密数据

3)获取access_token令牌。

POST地址:http://ip:port/oauthserver/rest/getaccesstoken?

token=***

Token,即上面获取的Token令牌。

POST参数:

client_id:安吉综合信息平台申请应用对接的app id

code:获取令牌的参数

grant_type:权重类型默认值authorization_code

client_secret:根据Hmac算法client_id+client_key+code的加密数据

4)生成跳转链接。进入“我的空间”跳转URL地址示例:http:///index.php?r=portal/app&access_token=

***&client_id=***&response_type=***&state=1&redirect_uri=http:///user_index.asp&resource_url=http:///index.php?r=center/person/index。

参数含义如下:

access_token:接入的授权码,授权码有效期为15天

client_id:接入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app id

response_type:常量固定值,为code

state:常量固定值,为1

redirect_uri:为综合信息平台地址

resource_url:为跳转到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个人中心页面

其他对接除了与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接以外,安吉县还与省师训管理系统的后台实现对接,双方通过每日动态令牌的加密算法实现了综合信息平台到省师训平台的一站式登录,极大方便了教师菜单式选课和评价的工作;另外,安吉县还利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订阅系统,对县级名师名校长个人空间进行了订阅,并将订阅信息嵌在教育网首页和综合信息平台中,对教师空间建设既起到了督促引领作用,又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

4 安吉县特色应用实效

根据实际需求陆续开发的各类特色应用,为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电子政务系统从2004年开始就实现了文件、通知的无纸化办公;人事工资系统从2006年启用至今,实现了人事信息的数字化、人事调动一体化、工资发放网络化;教育采购审批从学校申报到教育局审批,实现了各类采购审批表格的自动生成;报修平台实现了学校填报,维护服务商实时收到系统短信提醒;考务系统从编排考场、在线登分、教学质量分析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外出报批管理模块实现了领导、教师外出申报、审批的网络化管理;晨检系统实现了在线上报、动态查询、自动预警等功能。充分体现了特色小应用发挥大作用的目的。

从安吉县特色应用的实效来看,既满足了教育局各科室、直属部门与学校之间的日常业务管理,也实现了教师到“国家―省―市―县―校”资源平台的全网融通。解决了平台多、账号多给教师应用带来的困扰,通过有效整合,目前安吉教育综合信息平台后台登录界面及对接效果如图3所示。

5 OAuth开放式对接加密算法的优化建议

从技术原理上来看,OAuth开放式对接方式非常安全,但它只是针对服务器而言的,对用户来说其实并不安全。虽然每次对接产生的Token是动态的,但一旦对接成功,产生的access_token却是不变的,用户通过链接跳转实现一站式登录,但此链接是很容易被人截取,一旦截取成功,对外公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此链接登录到该用户的个人空间,就可以任何信息,这就带来了安全隐患。

建议在产生的access_token基础上再加上当天日期信息,再进行加密,从而产生一个新的new access_token,然后进行对比,这样至少可以确保每一天的链接信息都是动态变化的,相对就会安全很多。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篇(7)

建立基于数据中心的数字校园统一平台

该校有两个校区,一个在房山良乡镇,一个在航天桥,多校区联合办学也是一个特点,因此需要在融合方面做一些工作,主要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基于以上背景和学校情况,北京工商大学确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一是解决多校区办学问题,二是解决与大学核心业务融合问题。

据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方德英介绍,根据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工作要求,该校这几年做的工作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是基础设施部分,持续投入,推进实现“三通”的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实现阜成路校区和良乡校区室内外无线网络覆盖。

第二是构建了一个数据中心,打造服务云,统筹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两平台”建设。建立基于数据中心的数字校园统一平台。建成学校数据中心,实现信息技术对学校主要业务的大部分覆盖,形成贯穿教学、科研、管理等基础数据库。

第三是教育资源,开展“慕课”资源建设,推进网络教学环境应用。以课程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建设为目标,心理测试,实现本科生课程的网上辅助教学,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有: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确保网络安全;优化基础设施,为“三通”奠定良好基础;私有云系统平台建设项目完成;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平台实现升级改造;实现BB平台的引入与二次开发;建成虚拟与仿真的实验教学平台;建成开放式在线学习系统(校内MOOCS);建成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建成统一流程平台(基于流程的学校OA系统);实现文献资源统一检索;建成学校数字资源云平台,“校园通”――数字校园一体化服务系统建成,围绕项目开展理论研究。

具体可以总结为网络安全、一页通、多媒体、数字资源平台、云桌面、云盘、协同办公等几方面。内容如下:

网络安全方面,学校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确保网络安全。一是搭建了完整的数据存储、在线备份和远程容灾的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按照计算机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建立起完整可实施的运维体系。二是实现日常网络安全监控与分析、安全事件审计、网络行为审计、漏洞分析与检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等保证网络安全无忧,预防危险发生。在运用常规设备防护的基础上,针对学校服务器实施集中管理。三是统一规划全校服务器IP地址,明确服务器管理边界,建立服务器DMZ区,所有服务器管理用户均需通过VPN登录实现对服务器管理。四是全校网页全部纳入网站群管理。

一页通主要是门户系统建设,通过门户系统,将学校主要应用系统集成到一起,并实现单点登录,从而提高校园网的使用效率。目前,已经完成服务器硬件环境搭建、门户系统框架设计、部分页面设计、系统集成统一身份认证的方案设计等。

多媒体方面,近年学校投入500余万元完成了教一楼多媒体教室和监控中心的建设,以及教三楼的多媒体教室部分设备的更新。年均投入及运维费约1万元/教室。

资源平台方面,借助云平台和云盘实现多校区教学、办公工作。虚拟桌面的引入,逐步可以使我们今后只需购置终端设备就可以了,使用、维护起来都比较方便,也解决了多校区的问题。

协同办公,关于办公软件OA系统,已经用第四套了,借助统一的工作平台,优化现有校园业务,把日常工作、业务、日程事件、会议、审批数据等实现网上处理。部分应用中实现信息在网上充分交流,提升事务处理能力。办事流程可见,办事记录可查。信息:足不出户,实时了解最新资讯;文档共享:积累无形知识资产,全员共享,卫生管理论文,方便查阅;自由协同:快速沟通,在线交流,权责清晰,富有效率;流程审批:在线处理,加快审批,过程留痕,可控高效。

与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主要有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教务管理系统、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系统、基于Moodle平台的程序设计训练平台、英语句酷批改网、MOOCs、图书情报等方面的内容。

BB平台

学校业务部门(如教务处)出台政策鼓励信息化与教学融合。Blackboard平台在2013年经过3次培训,在学校全面推广使用。从2014年起,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访问量和课程上传量作为申报本科教学优秀奖的参考依据。针对这个平台教务处有专门的《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教师使用手册》,评优秀教师必须在这里面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上传多少资源量,在线辅导答疑的时间有多少,将这些作为一个基本的条件,督促教师应用这个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教务管理系统

跟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教务管理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在教务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学校这两年把教学作为重点发展的方面,提出并实行千人大考。无论信息技术怎么支持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学校都想在最后这个环节把严出口。组织管理是靠信息技术支撑的,还包括验证。学校组织的千人大考,一个考场一千个人,作弊率确实大幅度下降。概言之,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在培养方案制定、学籍管理、排课、选课、成绩管理、毕业审核、教学质量监控、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千人大考排考、考试题库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部级实验室

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系统实现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包括实验室综合管理、试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毕业设计智能管理、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毕业论文知网等方面。学校也有一个实践中心,是部级的实践中心,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这也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英语句酷、MOOCs 也都通过政策吸引在教务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教师做慕课,特别是年轻教师参与比较积极,学校也组建了一个慕课的制作中心,这个中心就设在网络中心。从2014年到现在,大概有100多位教师制作慕课的时长达到3000多分钟。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体现有数据库建设、图书馆自助服务体系、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北京工商大学网络访问量统计等方面。例如基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学科评价、北京工商大学论文统计分析,从2011年开始以SCI、SSCI、Ei、CSCD、CSSCI等为统计源在统计全校科研论文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学校科研影响力的分析,为学校科研管理部分提供决策参考。完成北京工商大学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报告(1999-2011年)、北京工商大学科学论文统计分析报告(1999-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