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4 09:34:03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 创新体系 政策环境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环境包括国际环境,政府及其创造的相关制度政策环境以及科技基础、教育基础、经济基础、文化环境以及产业结构和金融体系等。我国已经脱离了计划经济时代,采用间接调解的政策是政府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我们已经有了引导科技发展的科技政策,引导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但以引导科技作用于经济的过程为宗旨的创新政策却相对缺乏。研究创新体系,把系统创新作为重点,强调创新和技术发展是系统中各角色相互作用的结果,把政府作为核心要素,分析政府的行为和角色,使政府政策制定的注意力既注重“市场失灵”和市场环境建设,更注重“系统失灵”。

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环境建设的主体,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制度安排和激励环境的营造者,可称为“大政府”;二是代表政府行使农业科技管理职能的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可称为“小政府”。大政府主要通过科技立法和科研投入、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的应用来尽力营造有利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其行为特征是通过各种政策来间接影响科技资源的流动。小政府则具体承担农业技术创新的决策和协调责任,主要通过战略规划、提供科技条件基础平台等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不同主体要素间的知识流动和资源整合。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其行为特征是依法行政,通过各种科技项目的规划、组织和实施来引导农业科技资源的集成整合和自主创新。确定政府调控的落脚点,使创新政策的制定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1 现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只有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并没有创新政策。所谓的科技政策,也主要是以计划形式出现的科技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台了许多创新政策,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活动。这些政策反映了我国政府干预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建设过程已从单一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向明确的创新政策转变,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个人的技术创新意识、动力、压力和能力明显加强,技术创新法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1.1 制度与政策

国务院于2006年1月9~11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期间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自主创新正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创新政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后,国务院于2006年2月16日又公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提供了政策保障。

(1)资金性政策

包括财政支持和金融扶持。其中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扶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两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扶持主要体现在技改贷款、科技贷款、创新基金和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的与农业科技创新有关的资金性政策都有很大的改善。

(2)人力智力性政策

首先是教育与培训。改革开放以来,与农业科技创新有关的教育与培训政策主要在于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突出强调创新教育。另外是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管理、奖励政策。农业知识产权主要包括版权及相关权利,商标、专利与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等。这些政策的不断完善都对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起到一定的作用。

(3)市场性政策

包括技术贸易政策和促进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政策。其中我国技术贸易政策主要包括技术引进政策、出口贸易政策、国内技术市场政策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中介服务体系政策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促进创新中介服务活动社会化:规范中介服务行业行为。引导中介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模式,完善农业推广服务网络。

1.2 法律体系

我国与创新有关的法律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颁布的,内容涉及教育、技术合同、标准化、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主要作用在于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创造,形成较完整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体系;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大大激励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鼓励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努力推动科技进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教育;维护社会公平竞争和保护环境,促进企业积极从事技术创新。

2 影响南京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政策探析

2007年8月南京市科技局的《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行动方案》,根据国家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的要求,制定了南京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行动的具体方案。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全市农村科技工作,围绕培育创新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扶持新兴产业、建设农村社区、造就新型农民等重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和人才进村入户、进社入企,加快农村科技进步步伐,提高农民自主增收和农村自主发展能力,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全面达小康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保障为指导思想。

2.1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南京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相对丰富的科技资源与相对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南京市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占R&D经费支出比例仅仅将近1%,表明了农业科研资金的来源单一,数量又少,但同时又必须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就需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同时还面临着多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科技创新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激励农业龙头企业的创新意识,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有待创新;科技服务业还不能使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要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相应的人才保障政策,激励政策缺乏。

2.2 原因探析

综合表1分析,政策调节失效的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1)行政管理体制不顺是根本原因

政企不分现象从根本上还没有消除,企业还没有成为创

新的主体角色。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尽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研资金的投入及使用方向由政府说了算,而政府对市场需求的灵敏程度不及身处竞争中的企业,不能与市场及时接轨。造成科研成果与市场需要的脱节,从要素稀缺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型。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明显投入不足,科研骨干、科技企业家、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农民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更优惠的政策吸纳到农业科技人员队伍中才能增强创新能力。

(2)缺乏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

法律法规不完善,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政策的有力执行和资金的有效使用。政策的宣传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户作为最终政策的受益者。不了解政策,不能及时得到信息,造成了政策传达的无效或延迟,不利于对政策实施的效果实行反馈,同样不利于政策制定者实时控制及调节政策不当之处。

3 对策建议

3.1 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体系

建立规范的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的法律政策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业融资、税收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涉足农业高新技术研发领域,加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鼓励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和技术市场的法制环境,修改完善《南京市科技进步条例》、《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和政策,推进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的运行,促进技术产权交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贯彻执行《关于鼓励在宁设立科技研发机构若干政策的意见》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降低准入条件,简化相关手续,鼓励外来资金来宁设立研发机构。给予研发投资企业在税费方面的优惠。同时要积极探索一条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路径,将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移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以获取更多的生产成果。切实利用国家财政、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定的优惠政策,促进完善园区风险投资机制,创造良好的投融资发展环境,支持园区高科技企业发展,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使之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加速创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3.2 深化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

首先,要尽快调整农业科研机构,优化布局,完善科研机构整合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学科与专业的设置。其次,要对科技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当前必须彻底改革农业科技立项、科研选题课题组织,成果评审及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改变科技项目立项与委托机制、改革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借鉴国外科研项目、基金管理的经验来进行农业科研项目的宏观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机构的活力和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评审制度。再次,要完善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指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及其运行机理,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模式、技术供给创新模式、技术创新诱导模式和政府政策推动模式。以政府政策推动为主,综合采用其他技术创新模式,是生产和市场发展需要;此外,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包括科研、教育、推广三部门的协调和推广服务主体之间的协调,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成为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实施产学研畅通工程――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产学研合作是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等四个节点的全过程创新。处在科学创新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他三个阶段的主导是企业,企业才是创新执行的核心主体。产学研合作要充分发挥南京高校科研院所比较多、高层次人才比较密集的优势,大力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吸纳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发展形成若干家自主创新能力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水平高、在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企业。同时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南京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着力解决产学研结合中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导在宁高校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发企业迫切需要的先进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寻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形成产学研互通工作网络和互惠互利双赢机制和符合市场规律的科技成果扩散、对接和转移机制,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及产业化。

3.4 大力推进人才高地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优化科技人员的分配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创业上有所突破,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用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冒险、容忍失败、宽容个性、不求全责备、鼓励冒尖、保护创新人才和大力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评价政策、分配政策、保障政策和奖励政策,健全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改变南京的科技人才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现状,支持企业成为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吸纳的主体。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篇(2)

关键词: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相继提出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如“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其核心要义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行业、国家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就成了摆在政府主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等机构面前的首要问题。对烟草行业而言,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烟草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既是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烟草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一、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

从管理工程学科来看,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包括管理活动和实体活动两大类。所谓管理活动主要指分析决策、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所谓实体活动就是指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

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则是由参与管理活动、实体活动的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协同创新的有机结合体,是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活动、创新资源配置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制度保障。

二、科技创新体系对跨国烟草公司的影响

(一)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保障跨国烟草公司快速发展。美国雷诺烟草控股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烟草公司,一直走在烟草创新的前列,如1956年推出了第一个过滤嘴染色的、薄荷味卷烟。从雷诺公司的R&D来看,研究方法先进完善,研发用的实验室数量不胜枚举;科研工作者人数多,水平高,很多研究人员除承担本职研发工作外,还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兼职相关学术工作;研究领域广泛,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够做到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这种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和强大的研发实力,保证了雷诺公司的研发深度和系统性,使其科研成果可以较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二)跨国烟草公司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在卷烟产品开发上重视市场需求。一是跨国烟草公司围绕影响产品质量和风格的技术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R&D的科技工作者每天就是做自己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科学研究,但是这种基础科学研究覆盖终端产品质量的各方面。公司如果有研发任务,将采取联合开发形式,即从有关部门从部门中临时抽调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课题组,开展联合开发工作。所以,最终产品实际上是对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的有机合成。二是跨国烟草公司重视市场需求。在决定开发某种产品前,首先要围绕客户需求展开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规划,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着力将品质管理与成本控制有机结合。从跨国烟草公司的品质管理来看,主要以控制、稳定烟叶品质为重点。经研究证明,卷烟产品质量的70%源于烟叶的品质。因此,如何在保证烟叶数量的前提下提升烟叶的品质就成了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某跨国公司以问题意识为指引,将烟叶品质评价与烟叶库存、生产计划相结合,开发出了一套烟叶品质管理软件,为购买和储备烟叶提供了数据参考,避免了过量采购造成的浪费。

三、我国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烟草行业总体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来自国外同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在此种大背景下,要增加国产卷烟的竞争力,要保持烟草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在生产效率、成本质量、核心技术等方面有所提升和突破,而这一切都必须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抓手,全面提升烟草行业的科技含量。然而,当前,我国烟草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比较低,总体竞争力还比较弱。

一是基础研究薄弱,相关技术研究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烟草行业内的科研机构每年都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但卷烟产品的设计、配方、制造工艺、品控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对烟草与烟气化学、香精香料、辅助材料等缺乏系统研究,可以应用于卷烟生产的科技成果寥寥无几。

二是国内市场创新主要依靠引入国外烟草集团的先进技术,鲜有独特创新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卷烟生产的创新技术如复合嘴棒、细支卷烟等均是借鉴国外烟草集团的成果,虽增加了国产卷烟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但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三是科技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整体研发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合理,难以集中力量重点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问题。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各类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比较分散,相互交流少,信息不能充分共享,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其难以吸收优质的科研人员,行业内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素质有待全面提高,缺乏科研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拔尖创新人才,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激励机制和创新环境。

四、加快建设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烟草行业基础研究,深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基础研究是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之本。要发挥经济、科技的政策导向作用,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成为开展基础研究的命运共同体,通过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等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同时要强化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构建行业科技成果公共信息平台,加强对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度激励,探索行业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试点。

(二)拓展科技创新投入渠道,提高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益

科技创新投入是提高烟草企业创新能力的保障。一是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投入机制,在国家提高对烟草科技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二是合理安排科技投入的使用。要围绕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科技资金使用,优先保障重大专项和基础研究的顺利实施。

(三)强化科技人才的地位,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人才在行业内并未受到重视,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烟草企业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思维灵活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各相关领域的优秀科技人才,引入新思想、新技术充实科研团队,打造高水平、多元化的科技创新队伍。二是在行业内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让企业科技人才能够享受到相应待遇,促使科技人员安心进行科技创新。同时,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向研发、技术等重点岗位倾斜。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烟草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作者单位:吉林省烟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篇(3)

关键词: “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作用案例

1.“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及特征

1.1“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指在政府的引导下,以满足区域内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影响产业或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创新需要为桥梁,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进知识、技术和人才要素的有效集成,充分发挥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的各自优势,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制度化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因此,产业创新联盟是强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技术合作开发、谋求高新技术合作发展的重要途径。[1]

“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是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当地政府部门三者紧密结合的一种互动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式。“三方联动”主要包括“三方融合”和“互动发展”两层涵义。“三方联动”是指同一区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上进行资源和功能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可以通过制度性安排(如成立领导管理小组)及非制度性安排(如创新的文化环境)进行。“互动发展”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政府在共同的目标和产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分工和协调发展,增强区域创新凝聚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个体和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

因此,可以将“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涵义概括为以产业需求为基础、高校(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各种资源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的集聚、共享、融合为纽带,形成区域创新集聚环境,以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发挥知识、人才的扩散效应,促进企业发挥成果产业化功能,提高区域内人才素质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1.2“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特征。

“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特征主要是由联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各自承担的职责决定的。

高校(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联盟的发起者和源头。在“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见图1)中,高校(科研院所)主要提供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输出,是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和新技术的策源地,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的原动力,为企业提供了创新人才、高新技术和项目。

企业是“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核心。作为“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中间环节,企业的主要职能是承接高校(科研院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把科学创新转化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对区域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同时,它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关键,能够作为高校(科研机构)师生、科研人员的实训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政府相关部门为“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保障。政府相关部门不仅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搭建桥梁、提供政策支持,而且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进行监督和协调。

“三方联动”:三方融合、联动发展

图1“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结构

2.“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建模式

2.1三方共建研究实体模式(见图2)。

三方共建研究实体模式,是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包括信息、技术)和人员,使其拥有资源配置最优化。

在这种模式下,参与共建研究实体的高校(科研院所)需要在特定领域具有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而参与该联盟的企业则一般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愿望和应用研究能力,能够并且有实力进行高水平的研究。政府通过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实体能够及时获得技术开发前沿和发展动态的信息,有利于科学地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正确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对于高校(科研院所)来说,不仅有利于自身科研实力的提升,而且能够紧跟市场需求、明确研究方向,同时培养高水平的专业研究人员;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在共同研发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成果产品化经验的积累,以便科学地测度和选择合适的技术和产品,加快相关技术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保证企业利益目标的实现。

图2三方共建研究实体模式

2.2三方共建经济实体模式(见图3)。

三方共建经济实体模式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研制、开发、生产、组成研产销一条龙的高科技经济实体,政府牵头为该经济实体提供专家支持、政策指导,该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集研究、开发、中间试验、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是现代企业中一种资本、劳动、科学技术相结合,所有资本相互渗透的经济组织。[2]这种模式结合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开发优势、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势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资源及政策把握优势,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转模式,组建成为较为紧密的产业技术联盟。企业通过该模式能够在降低科技开发成本的同时拥有核心技术或专利;对高校(科研院所)来说既能够建立稳定的科研基地,又能够带来长期经济效益。

图3三方共建经济实体模式

3.构建“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

3.1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动态、开放和更新。

“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了一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相互促进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其动态性能够促进区域内的创新个体(高校、企业)的知识、技术动态循环和整个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其开放性能够使平台内的创新个体根据产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变化来吸收和接纳外部的创新资源,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创新联盟内部的知识结构和项目层次;其可更新性可以促进创新联盟和创新个体及时、准确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依据变化进行技术的更新。

3.2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和资源的共享。

“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以制度性安排为基础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相关部门纳入区域科技创新网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联盟中进行知识互动,通过联盟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为三方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交流渠道和科技创新空间,使得区域创新能够在更深层面、更多环节产生,从而更好地发挥区域科技创新的功能。

3.3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有效的对接。

“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制度性安排紧密结合、联动发展,发挥知识和技术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能够将区域“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桥梁,使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接(见图),带动宏观和微观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活力和竞争力。

4.“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案例: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研究所公共实验室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4.1公共实验室的主体结构。

在公共实验室的构成中,高校取代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成为实验室构建的中心,也就是公共实验室的建设法人单位,即公共实验室是一个以高校为根基构建的、由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主导,集行业资源、企业资源和专家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在公共实验室的各结构要素中,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协调组成领导管理小组,对公共实验室的运行起宏观调控和协调、监督作用,通过对整个公共实验室的整体规划、政策导向和先进产业发展方向进行组织协调,以产业发展前沿和产业整体升级的重大需要为中心,是高校与其他构成要素紧密合作,对整体创新宏观环境进行引导。

在公共实验室中,企业成为研发项目或课题的实施小组,这里的企业既包括行业协会和行业大型龙头企业,又包括行业内的中小企业。企业在紧跟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供市场最新的需求,利用高校资源开展项目(课题)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并将自身的经营人才和高校的技术人才相结合,利用高校的实验条件、研究条件,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并使其尽快产业化。同时,高校和企业进行联合,互相提供应用技术和产业化指导,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和技术攻关。[3]

专家指导小组则由具有相关专业的省内(省外高校)及研究院的退休(在职)专家组成,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邀请和委托,拟订公共实验室项目规划、计划,监督项目(课题)的实施,在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可亲自主持项目(课题)。同时,专家小组内的专家还负责对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计划、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指导和咨询意见。

在设计公共实验室的结构过程中,应以实现创新技术所预期完成的项目(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技术产业化任务为基本原则。一般而言,应该具有一条主线,两个平台,两个连接的结构:一条主线――由温州科学技术局牵头,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为建设法人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管理小组联合,组成公共实验室,其主要以对公共实验室进行统筹规划、全局部署、协调管理为主要职能,处于公共实验室核心地位;两个平台――指在主线为根基的宏观管理平台和由行政管理中心、应用研究中心、科技咨询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组成的执行平台,该执行平台在宏观管理平台的指导下,整合高校资源、企业资源、专家资源,负责承担完成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的若干任务,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实验、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两个连接――由各企业组成的实施小组,以及由各高校(院所)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连接在宏观平台和执行平台之间,构成了为公共实验室提供项目来源、资金来源和技术指导、项目指导的两个模块。(见图4)

图4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品所公共实验室结构图

4.2公共实验室的运行机制。

公共实验室不是依靠股权或者行政隶属等机制来维系的实体组织,而是出于合作各方共同的战略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的战略联盟,具有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合作行为的战略性、合作伙伴的平等性、合作关系的长期性和整体利益的互补性等特点。[4]

4.2.1互动、平等型的管理机制。

公共实验室实施的是建设单位法人和领导管理小组共同管理的机制,由实施工作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共同在执行平台上进行项目的实施和应用、推广。公共实验室积极鼓励并支持有创新需求的企业进入,提出创新要求,由专家指导小组进行项目评估并联合实施工作小组在执行平台上共同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开发。在管理机制上,要协调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加强各方面的沟通,增强各要素的互动,鼓励公共实验室内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和知识共享。

4.2.2开放的合作机制。

公共实验室的建立,就是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开放教学、科研资源,与企业共同建立互用研究开发机构和平台基地。支持高校和企业间在科技项目、团队、平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联手合作。支持企业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对项目的需求融入高校研究体系,与高校院(系、所)在项目开发、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资源重组。

4.2.3以“导师制”为主体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

利用公共实验室的优势,通过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平台充分整合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导师辅导结对制,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教育和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导师应根据本人与企业合作所进行的科研工作和项目,切实安排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独立完成科研的部分环节,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接受系统的技能和科学素养的严格训练。同时,导师还应利用公共实验室中的资源,让学生参加企业交流活动和科技咨询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扩大视野,活跃创新思维。

总之,“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和运行有效地整合了政府、高校、企业的优势资源,搭建了以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高新技术转移为目的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的平台,强化了“产”、“学”、“研”各组织机构的联结纽带,使得联盟各方的科技创新优势得以叠加并扩大,实现了区域科技创新的规模效应,减少了科技创新过程的风险,同时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因此,“三方联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合作创新模式,是使得“产学研”主体收益最大化的多赢模式,对现阶段区域科技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培樗,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6):37-39.

[2]周赵丹.合作创新形式的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22-25.

[3]陈磊,张永宁.构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大学科技创新平台[J].理工高教研究,2008,10,VOL27,(5):47-49.

[4]吴承春,唐仁华.研究型大学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05,25,(1):39-41.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篇(4)

编者按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的投入、执行主体已经毋庸置疑,但离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还有距离。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结构性创新政策等制约了企业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主体,需要在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人才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国家研发体系结构调整是科技体制改革初期确定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到目前,我国的总体研发投入和支出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高层领导以及相关文件仍然反复强调,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学界则有不同看法,“误判说”、“急功近利说”、“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结构说”等争论不绝于耳。我们认为,这个争论源于对我国R&D活动结构性问题的观察视角差异,“高水平创新成果”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引导技术开发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向企业聚集、高质量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高水平技术成果主要从企业产生、原创性重大创新过程由企业引领将成为强化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主要标志和相关政策、措施的主要导向。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在高层次、重大核心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地位进行结构性的科学辨析,并进一步分析其制约因素,对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在数量结构上已经成为研发投入和执行主体

推动企业成为技术研发主体的改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的科技体制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占据技术研发主导地位的格局,通过多种改革与发展措施。使企业成为我国技术开发的主体,其主要科技统计指标就是企业在R&D活动投入与执行结构的数据。到1997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在统计数据上显现出历史性的突破,企业R&D首次超过研究机构(206,68亿元)和大学(58.14亿元),达到206.79亿元。到1999年我国企业R&D支出为336.7亿元,占全国R&D总量的49.6%,首次超过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R&D支出总额,确立了企业在我国研究开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此后,我国企业执行的R&D经费内部支出逐年上升,2011年达到75.73%,说明我国企业已经在数量上成为R&D活动的执行主体。从R&D经费内部支出的资金来源看,来自企业的资金已经超过70%,企业也是R&D经费投入数量的主体。企业执行的研发支出占比已经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和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与日本(75%)和韩国(76%)持平。2011年,我国R&D人员金时当量在三大执行部门的分布情况是:企业超过3/4,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合计不足1/4。全国R&D人员的增长主要来自企业的贡献。2011年,全国R&D人员比2000年增加了196.08万,仅企业就增加了170.83万,占全部增量的87.16%。从R&D人力投入看。企业也已经成为我国R&D活动的数量主体。

经过30年的科技改革开放,我国的科技体制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科技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目标已经实现,科技脱离经济的“两张皮”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我国企业在确立研究开发投入和执行结构中的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改革红利使我国的科技力量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发挥着世界瞩目的支撑作用,我国的创新能力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迅速提升。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我国科技体系的数量结构调整的阶段性任务完成之后,实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功能提升的任务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我国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国企业在数量结构中已经成为技术研发投入、执行的主体,但是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较少,企业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基础研究缺位,应用研究严重不足等诸多反映创新层次与水平的结构性指标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影响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功能发挥。

我国高水平技术成果主要不是源于企业领域的科技创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代表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上的技术创新最高水平。2009―2012年,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企业作为获奖第一承担单位的科技项目所占比重约为30%,2012年有所提高,达到33.33%,但与其占有75%的科技资源相比,企业领衔的高水平原创性科技成果明显偏低。在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6%,表明产学研用联动不断加强,企业在高水平技术创新中承担着试验应用的主要角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代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最高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中,企业专家作为第一获奖发明人所占比重更低,2011年和2012年分别仅为11.11%和9.76%。

对近年科技奖励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企业主要还是作为应用配角停留在产业技术开发的低端,尚未成为领衔开展高水平重大技术创新的主体。这种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的结构特征说明我国的技术创新仍然处于大学、科研机构技术开发力量引领企业技术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阶段,距离科技实力雄厚的企业引领创新方向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高层次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所占比重小

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来自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努力,观察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择业、流动和聚集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高质量技术创新的结构性问题。在我国企业研发人员中,高层次研发人才匮乏。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仅为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尚且如此。一些集体、民营企业的情形更为窘迫。2011年。全国R&D人员按执行部门分,企业具有硕士学位人数占全国R&D人员中硕士学位总数为37.73%,博士人数仅占13.39%。美国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占全部博士的比例超过35%,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不言而喻。因此。从研发人员的部门结构分布来看,我国企业相对于大学和科研机构虽具有数量上的相对优势,但人员层次远不如大学和科研结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明显缺乏。

高端创新人才在企业的比重小

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企业院士所占比重体现了企业在国家高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在所有工程院院士的763人中,来自企业界的院士所占比重约为24%,大部分院士集中在高校及科研机构,这也表明我国企业没有成为高水平工程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

从“”,入选者的分布情况来看。目前,科技部平台“”前八批共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441人,其中创业类人才共计512人,占比为35.53%,大部分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入了大学和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平台与国家重点学科和重息实验室平台引进的“”专家中,企业平台(包括新型研发组织)引进专家仅占11%,绝大部分就职于高校与科研院所平台。企业没有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选择平台。

结构性矛盾制约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流向企业

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制约了企业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性创新政策导向不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择企业就业

博士培养模式影响了博士的职业取向。根据1982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国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这一培养目标偏重与于基础科研,高校培养博士生多是理论重于应用,这反映出教育系统博士生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博士生很少选择企业作为就业选择目标的重要原因。在国外,尤其是美、英、德、法等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非常发达。美国除了传统的哲学博士(PHD)以外,还有56种专业博士学位、10种第一职业学位。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

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2008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专业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很多行业把专业学位看做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工商、工程等领域这种情形更为普遍。

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回国工作同样遭遇一些结构性的政策障碍。目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回国大多就职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官办机构,有政府的财政支撑,诸如子女就学、住房、医疗保障、人员编制等一些困扰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的问题,能在体制内得到一定的解决。而且随着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投入的增长。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科研工作能得到经费保障。但对于企业创业人才来说,诸如子女就学、住房等一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从社会上解决,而且企业在创业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很突出,国内创业环境还不完善,使得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选择创业顾虑重重。

在学术机构容易实现博士毕业生的理想,博士倾向于回流公共学术机构

总体而言,期望进入公共学术机构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博士毕业生的理想实现率还是比较高的,那些在政府或公司工作没有实现理想的博士大多也重新回到了公共学术机构。目前。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按工作类型分析,期望从事学术工作者实现期望的比率最高,达到90%。而期望从事公司政府管理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中有37%分流到了学术工作中。期望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中也有37%分流到了学术工作中。在我国,不仅博士的培养模式影响了博士毕业生就业取向,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政府管理工作和技术开发工作与他们的心理期望差距较大,影响了这部分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再就业。这与美国的情形不同,尽管博士离职主要还是在部门内部流动,但可以发现从高等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流向企业的博士比重分别达到16%和18%,而逆向流动仅为5%和4%,表明美国的博士再就业除了在内部流动以外,相当多的博士选择向企业流动。

研究平台的缺乏使高层次创新人才在企业无用武之地

企业基础研究经费少、研究平台弱等问题相当严重,很难有效吸引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在企业开展研发工作。

目前,我国企业的平均R&D强度较低,2005-2010年,大中型T业企业的平均R&D支出强度从0.76%提高到0.93%,但还是不及发达国家的1/4。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R&D一直以试验发展为主,在应用研究上投入不多,基础研究更少。我国工业企业R&D活动类型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发达国家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也以试验发展为主,但是他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的投入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R&D经费中,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一般占4%~8%,应用研究经费比重一般超过20%,最高的接近50%。而我国企业R&D的90%以上集中在试验发展阶段。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在我国企业R&D活动中的比例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凸显了我国企业R&D活动结构的缺陷,制约了我国企业高质量研究开发能力的提升,这种状况导致我国企业技术积累、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严重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必将被长期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推动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外大企业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大多设有科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美国的基础研究体系形成了研究型大学、国立研究院所和大型企业“三驾马车”的格局。我国在企业的研究机构不仅总量少,而且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很低。据统计,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和有R&D活动的企业数分别仅占企业数的7.81%和11.50%。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些重要研究平台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2011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99家,远远落后于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266家的发展水平。

思考与建议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当然主体。随着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主体的内涵实际上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内涵,更多是强调企业创新能力“质”的提井及其在创新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尽管通过长期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我国企业在研发投入、执行和技术成果产出上具有了创新主体的一些表征。但距离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尚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一个关键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中的高端人才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人才数量虽然庞大。但素质和研发能力都不能满足主导技术创新全过程的要求。这种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制约着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快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型

新时期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是实现从以大学、科研院所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企业主导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变。“科技成果转化”理念产生于我国研发体系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研究开发的主导力量。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公共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促使其下游延伸,并通过市场中介的桥梁作用实现成熟技术从公共部门向企业的转化。

在我国的研发体系结构数量型转变的改革目标实现以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主要任务就必须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的主要标志是企业的高端技术人才的汇聚,高水平研发能力提升,技术创新过程向前端延伸,引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纵观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数量结构变革大约用了20年,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导力量的质量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更加艰苦、漫长的过程。这将是下一个国家中长期规划应当实现的目标。2020年以前国家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提出新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为此,我们建议:第一。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中增设“企业就业博士”指标,争取到2020年在我国企业就业的博士毕业生占比超过20%。我们预计,随着政府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创新有效需求的不断提升,企业博士就业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任务应当能够完成;第二。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近期修订中应当充分体现我国技术创新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企业主导的“金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变,或者果断适应世界各国制定、出台《国家技术创新法》的大趋势,制定我国的技术创新法律。

加大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

高层次人才是科技人力资源中最活跃的部分,他们的就业取向是对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综合环境条件的评判、选择结果,博士就业是这种结构性环境差异的风向标。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首先应当以高水平的科技事业留人,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就必须大幅度提升企业高质量研究开发的有效需求,国家应当引导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平台,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基础研究。

第一,必须逐步改变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活动中应用研究所占比例过低的现状,引导企业的研发活动向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改革与发展目标中应当明确到2020年使企业超过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成为我国应用研究的首要研究力量;第二,国家应当加200%于企业从事基础科学的支持力度,实行企业基础科学研究投入200%的加计扣除所得税政策,引导企业投入并从事技术基础科学的研究活动;第三,为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向上游延伸,把技术熟化的过程从大学和科研院所转移到企业中来,国家应当加大建设企业工程中心的工作力度,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重点应当立足于企业,使科技成果转化、熟化、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逐渐成为企业主导的市场化过程,以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成为2020年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应当以企业为主体。

改革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企业流动

第一,要完善落实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政策和人事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差别化的职务发明股权激励政策,对于政策规定奖励科技人员的股权部分,公职人员应严格按照现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转换身份成为企业职工的科技人员可以获得限额范围内国有资产转移,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人员以到企业工作或创办企业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第二,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加快培养和引进我国前沿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急需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及优秀企业家。第三。对于回国创业和国内大学、科研院所下海创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医疗保险、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予以同等优先安排或资助。

在管理机制方面,首先要改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同时,要通过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缩小企事业单位在“三险一金”、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差距,为研究员、教授等到企业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继续支持实施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做法;并采取优先晋升职务、职称等措施,奖励服务企业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通过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创新人才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兼职。

加大专业博士学位的培养力度,造就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端人才

高精尖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知识和创新的关键因素。总结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博士改革创新,尤其是工程博士的培养。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需要为最大特点和重点,以应用型研究成果的效益作为培养质量的客观标准。高等学校在培养工程博士试点中。要在招生工作、培养方案制定,导师团队建设、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学位论文工作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对接,让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工程博士的招生和培养等工作,从而将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博士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助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篇(5)

关键词:创新平台;系统结构;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专门写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近期国务院又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些标志着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机遇期,既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挑战。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目标,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主导产业、高新产业、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又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推动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大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06年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政府财政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一批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中心,建设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011年1月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福建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及管理,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二、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关研究

平台概念源于工程领域。Baldwin和Clark(1997)认为平台是由模块体系、界面以及标准三方面所组成的。Robertson和Ulrich(1998)提出产品平台是一个产品系列共享资产的集合,包括零部件、工艺、知识、人员与联系等。Holmes等(1998)在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新平台的概念,其内涵主要是指创新基础设施、人才、前沿研究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在特定环境下相互作用,从而推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我国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00年之后,起初主要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提出高校应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从而使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后,徐金梧、李未、王生洪(2005)、苏跃增(2006)、马卫华(2007)、王立剑(2010)、戴晓琳(2010)等学者也都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问题。目前,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有半数仍然是从高校的视角出发的。其次,不少学者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特征、组成要素以及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吴国林(2005)提出,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由创新基础设施及必要的要素组成,创新平台应成为创新要素交流、沟通和扩展的地方。张利华等(2007)从系统失灵的视角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研究,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解决科技创新中系统失灵的有效办法。王瑞敏等(2010)分析了我国各省创新平台建设情况,针对我国平台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应用“系统失灵”理论,提出了集成平台建设的通用模式框架。孙庆(2010)对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此外,一部分学者对具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情况或经验进行了阐述。比如,李啸(2007)分析了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唐松(2010)以广东佛山市为例对四种类型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姚良(2010)对上海区域创新平台进行了案例研究等。

近年来,也有学者对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如:郑庆昌等(2006)《试论地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定位――以福建省为例》,谭文华等(2006)《福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陈舒等(2006)《扎实构建福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郑庆昌等(2008)《福建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郑庆昌等(2009)《科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内涵与构成探究――基于资源共享利益矛盾的视角》,刘江翔(2009)《海西科技创新的公共行政平台研究》,王国乾(2010)《面向福建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等。在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也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专题研究。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广泛的重视,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深入,但总体而言,尚存在如下质疑:第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有些学者在科技平台的研究中,虽然提及诸如:系统、界面、集合、模块、集成、虚拟等概念,但没有阐明其所依赖的基本理论。而更多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缺乏理论的支撑。第二,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与特征究竟如何?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必然导致对此认识的偏差,也因而造成在建设中缺乏蓝图的指引,短缺与浪费并存。第三,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究竟是谁?即使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但究竟该由哪个部门为主策划?如何改变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模式?等等这些,目前的认识,也不是非常清晰。第四,科技创新平台的运作体制究竟怎样?是计划体制呢?还是市场体制?或是混合体制,我们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第五,对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也不够,包括:结构、模块、共享性等及其评价,因而,提出的建设重点,也缺乏理性的根据。

三、创新资源集成管理视角下的科技创新平台界定

(一)创新资源

关于创新资源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相关的提法包括:科技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等。

周寄中(1999)在《科技资源论》一书中提出: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所需的各类要素的集合,并将科技资源分为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四个方面。

科技财力资源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企业投入两种渠道;科技人力资源是指直接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技术研发部门;科技物力资源是指科研场所、仪器设备等;科技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信息和科技文献两大类。

笔者认为,科技创新资源除上述四种外,还应包括集成管理资源。它如同生产函数中新增的管理变量,起产、学、研、用整合的作用。

(二)集成与集成管理

著名学者钱学森是我国集成思想的奠基人。钱学森(1990)提出:处理开放

的复杂系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集成方法,这为集成与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吴秋明(2004)在《集成管理论》中提出:集成是具有某种公共属性要素的集合。集成思想源于系统理论,但是集成体又与既有系统有所不同:首先,集成强调模块的独立性,其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组织,并不隶属于集成体,离开某一个集成体,模块照样可以生存;其次,集成强调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模块与集成体之间是平等的,双向选择的,而系统是至上而下的树状结构;第三,集成过程应当是自发的、双赢的,而系统的组成部分则可能会被牺牲掉某些功能和利益;第四,集成强调边界的动态性,集成体是一个虚拟组织,它随着目标和阶段的不同,会吸收新的模块进入或者放弃原有模块。

构建集成系统的基本过程是:构建基本功能模块一对模块之间的界面进行设计一根据特定目标对功能模块进行整合一形成集成系统。

而集成管理,则是对要素形成集成系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进而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

(三)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识别

1、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

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联盟,是由不同创新资源持有者所组成的战略联盟,以实现单个组织所无法完成的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它有别于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概念。集成系统是依靠“场力”而形成模块之间、层级之间、子系统之间的整合,从而实现各种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进而实现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本质

科技创新平台的本质是一个“场”,它是由市场需求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共同形成的资源配置“力场”,在这一空间中,不同的创新要素,在“场力”的作用下,向着共同的目标主动集聚,并发生交互作用,以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科技创新平台本质的研究,将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明确基本方向。

3、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

研究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构、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包括:整体性、多元性、独立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泛边界性。

整体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整体。

多元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具有多种要素构成,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价值链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产生、技术发明、传播、应用几个要素或环节。我们还可以将一个科技攻关项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务要素,由不同的模块实验室完成,等等。

独立性,指的是组成科技创新平台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他们既可以独立经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与其他模块协作,共同完成科研或交易工作。独立性是联盟的基础。

关联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不同模块之间具有价值的关联性,是一个异质群体。不同模块应当在一条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果要减少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是个关键。

层次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是具有层次的系统结构,虽然它们呈网络化的特征。科技创新平台必然要有“核”的存在,以及层级分布,这是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效率的基本要求。

开放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与外界有不断的能量交换,有不断地输入和产出,从而具有很强的维生能力。

泛边界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的边界是漂移的,它可以因需要而缩小,也可以因需要而扩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模块构建应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可以利用的创新资源纳入资源配置的视野,并进行有效集成与管理。

四、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践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在规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针对我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包括: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科技资源不够集中、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等问题,出台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指出建设四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即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近五年来,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增长迅猛,所覆盖行业也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目前共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8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个、企业技术中心313个;建设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例如:福州、厦门2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4个省级高新区,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厦门和福州2个部级软件园,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台湾学者创业园,闽台农业科技园区,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等。我们还建设了一批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如:2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专利技术(福建)展示交易中心,国家专利产业化(厦门)试点基地和福州市知识产权实施与产业化基地,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科技信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野外观测台站、检测仪器与标准、实验动物等领域,我们还建立了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了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五、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系统性。第一,计划的系统性。目前,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是由科技厅、发改委、教育厅分别牵头建设,缺乏统一的筹划。第二,建设的系统性。虽然,我们在建设四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即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总体而言,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并未形成,包括:作为整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图、作为模块的各种实验室、服务机构在科技平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层次分布、相互关系等等。目前的相关研究,也未对此进行阐明。缺乏系统性,将导致我们对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科技资源的分布等认识上的偏差,也必然导致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

(二)主体性。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全部由政府部门或其直属单位牵头立项、组织建设和验收,承担单位90%以上为科研院所、高校及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主动性不足,企业主体地位没有显现。

(三)经济性。科技创新平台在建设时注重前期投入和软硬件指标的达标,但是对于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后的产出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平台建设具有追求数量、轻视质量的迹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投入、轻产出,容易导致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四)经营性。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中,80%为研发平台,其他类型的平台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各个行业中能够自由开展技术咨询和交易的服务平台少之又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研发平台为主,忽视交易平台的建设,导致科技创新无法发挥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功能。部分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经营和发展动力;一些科技创新平台缺乏日常管理,甚至无法保持长期运行;一些科技创新平台依靠

建设初期的投入“吃老本”,缺乏经营、发展和再投入。

(五)共享性。尽管建设公共平台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们忽视了公共平台的识别,以及大公共与小公共的形成,因为,它们均以模块建设为基础的。此外,我们也忽视了公共平台的主体性、经营性和经济性。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使用共享资源和公共服务缺乏动力,无论是信息还是硬件设备的实际共享利用率都较低,共享平台呈形式化的倾向。

(六)虚拟性。我们不仅对科技创新平台自身的系统性认识不足,也没有把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置于全国甚至世界性的科技创新平台更大的系统去认识和思考问题,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一味地追求所有与所用的统一,这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科技资源的分布,只有从更大的系统去认识,并应用虚拟技术去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才能以低投入、低风险取得高效率、高产出。

六、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模式

科技创新平台,应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平台组成。

第一层次,研发平台、交易(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可以分为研发平台和交易(服务)平台两大类,如图1。研发平台负责知识和技术的产生;交易(服务)平台负责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也负责知识与技术诉求的传递,是研究与研究、研究与应用双向交流的纽带和桥梁。研发平台是基础,交易平台是集成。建设好研发平台和交易平台,对科技创新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对我省而言,将现有的技术研发协作平台,归入研发平台,主要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开发为目标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将现有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归入交易(服务)平台,主要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技术服务、科技评估、管理咨询等,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科技投资服务机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含:各类分析测试机构)、自然科技资源库(含:各类种质资源库、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基地)、科技信息服务网(含:科学数据、图书文献、科技成果与专利信息)、以专利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项目、成果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园区等。

之所以这样分类,在于技术研发协作平台是以研发为特征,而后三类均以交易(服务)为特征。

第二层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围绕我省某一产业,整合集成相关的部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以及其它创新活动参与者,构建形成从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上下游衔接、功能配套、分工协作的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平盟。无论是研发平台,还是交易平台,均由若干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一级平台)构成,如图2所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对我省而言,应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目标,围绕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我省产业的发展,具有集成科技创新资源,引领产业科技发展的作用。

第三层次,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根据具体领域的具体需求,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下,设若干重点平台(二级平台)。研发重点平台,以产业重大技术为基础;交易(服务)重点平台,以地区分布为基础。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承上聚下的功能。

第四层次,一般平台模块。即实验室或技术中心,或是县级交易(服务)平台,它们是围绕二级平台展开,是科技创新平台中的基础模块。

第二、三、四层次平台间的系统关系,如图3所示。

科技创新平台系统运行的总体策略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激活交易(服务)平台的活力,催生研发平台的深层次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与效益。

首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基础,运营是关键。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运行,既不是计划机制,也不是市场机制,政府管投入,却无法把握产出,大量的科技资源被占用、浪费。因此,如何设计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平台运行机制,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关键。

其次,激活交易(服务),是提高整个系统效率与效益的关键。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是,大量的专利成果得不到转化,同时,企业大量的技术问题又得不到解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连接供求的交易链。研究成果找不到买家,企业也找不到卖家。其结果是,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低,而研究人员的能力也越来越弱。因此,如何让交易行为由企业承担,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平台的主体,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结构化、系统化。上述论及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模式,仅仅是概念模式,应该更加深入地对我省目前已有的82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0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3个企业技术中心、2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各类园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等等,依照前述的系统层次分布,以产业为核心,进行功能分析、关系梳理,并形成系统结构图。

第二,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梳理,并考虑全国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需要建设的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需要虚拟的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创新平台,以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系统。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篇(6)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科技创新

1我国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构成要素是指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类个体和社会组织。就我国现阶段而言,主要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其中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而且应该是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政府主要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构成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撑体系。

科技创新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成科技创新主体。

2“官、研、学、金”在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然而,中国众多企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真正确立起自主创新能力,正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创新先天不足,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创立绝大多数是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种创新投资行为,尽管它开始规模较小,但是确实是基于技术上的领先,而中国众多企业的创立是基于原计划经济环境下的一种公共投资行为,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其次是创新投入不够;第三是创新把握乏力,对于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的积累就无法把握和驾驭创新战略。怎样解决上述问题,有以下几点:

2.1政府的作用

政府部门在科技创新中占有重要的角色。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到基础部门的研究,基础研究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有了基础研究才能到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例如:量子力学——核裂变、核聚变——原子能反应堆工作原理就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一个循环过程。另外,政府通过制定科技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专利政策、法律条规等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环境,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规范的实行。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这个网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指挥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织者。政府部门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职能是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制定优惠的政策,为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支撑,完善创新的投入机制,并为创新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为自主创新打造平台。政府的这种推动作用还体现在对本地企业的支持上,企业则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和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新市场等,依靠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获取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政府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控制的关系。

2.2“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研究院与企业的基础社会职能不同,前者是知识和技术产品的供应者,后者是需求者,我们要加强这三者的联系。这些年来一直持续不断的进行“科研单位向企业转化”为主要的科技体制改革,但是我国科研的主要力量还是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院。使得高校、研究院所开发的产品引用到市场变成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技术创新的最终归宿也在于市场,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获得超额利润。以双汇集团为例,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总资产60多亿元,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

双汇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创新型企业,积极与高校、研究院等建立联系,通过实行企校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将他们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双汇集团还在2000年时聘请清华大学中科院院士赵玉芬教授担任双汇集团技术名誉顾问,而且双方签定了关于共同组建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研究所、加强校企合作的技术协议书。

2.3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金融、中介组织既可起到沟通作用,从中将拥有各类创新资源者衔接在一起,也可以自己拥有的知识直接为用户服务。金融、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起着粘结功能,其服务范围非常广泛,最为直接的是提供科技成果和技术咨询服务机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咨询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各类评估机构、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种行业协会,还有许多中介机构提供法律、财务管理等其他服务,构成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网结点。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各创新行为主体基于各自利益追求的经济行为。相应需要金融、中介组织取代部分传统的行政行为。国家对各类金融、中介机构,要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大力扶持,政府的创新政策制定与执行,要紧密地依靠和有效地利用金融、中介机构,赋予其法律地位,实现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并逐步向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

3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研究

3.1政府引领企业创新方向

政府在推动自主创新过程中,要根据国际变化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态势,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地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确定战略性、前瞻性技术领域。通过选择不同时期的重点产业领域,选择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创新战略,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关键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带动其他行业和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能矿资源贫乏、人口稀少迫使芬兰只能强调以科技投入来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大力发展智力密集型经济为此,芬兰政府在1980年代初就提出以科技开发为核心的科技兴国战略,实行国家和企业共同投资进行研究开发,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2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首先,要创建必要的基础条件,比如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其次,要借鉴日本政府的经济资助与协调组织经验,以及美国政府的收购、合作等支持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协调组织功能,优化配置资源要素,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其三,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如对发展新兴产业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行税收优惠等。同时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完善金融市场,开辟多种融资渠道,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条件。

3.3积极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一是按照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国家和地方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用加强海外人才引进与创业的公共服务工作,实行灵活多样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方式等办法吸引海外创新人才到国内创业;二是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利用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诸如出国学习、专项培训等,大力培养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领头人;三要重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既要搞好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又要建立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例如建立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技术成果折股分红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利益引导机制,以充分调动现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四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孵化器等为基础,支持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商品化或创办高科技企业。

3.4要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鉴于目前我国产学研受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造成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的状况,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功能,鼓励和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结合,建立富有我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具体组织实施上,可以考虑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等,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诊断,共同实施科技开发,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可以由企业委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科技开发;还可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领办、承包现有企业,促进科技力量向经济主战场的转移。

3.5对基础研究给予财政支持

一是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如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项目和教育的投入;二是改变现行的由承担单位提供配套资金的做法,改为政府对企业的创新项目给予补贴;三是对于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的企业、对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等给予税收优惠。对于高技术企业应减收增值税,对于非营利机构要减免非经营资产转为经营资产的国有资产占用税和所得税,以推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的改制。政策的永久化也有助于鼓励私有企业增加研究与试验的投入。

3.6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凝聚创新人才,增强创新能力。形成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500强。推动在若干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产学研结合,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链。

3.7完善金融、中介机构建设

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加快构建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克服部门壁垒和地区壁垒,培育一批能够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服务的独立中介机构,引导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各种专业服务。要广泛开展对自主创新的宣传,加大对开展自主创新的企业和企业技术人员的精神奖励,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待遇。

参考文献

[1]李端妹等著.科技管理研究[J].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2007,(8).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篇(7)

关键词:南宁 科技创新 R&D 投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24-03

“创新”(Innovation)理论最初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需要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一理论提出后迅速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并在各国学者的努力下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科技创新”理论就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对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的总称,是一个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复合系统。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

科技创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众多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交互作用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不仅需要人才、政策制度、创新氛围等要素的协调配合和支持,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简称研发,它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了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三类活动。R&D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系统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对R&D的分析,可以很好的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状况,理清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资金投入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 南宁的科技创新现状

近几年,南宁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2010年的科技创新活动情况为例,南宁的科研经费投入上达到19.5563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9%,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3.89%;从事R&D活动的科技人员达到17942人,占广西R&D人员的39.87%;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以及科技成果量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申请专利1452件,获得授权专利896件,科技成果则达到960项;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发区共有17个,其中两个部级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自治区级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的科技孵化体系的建设也日趋完善,高新区现有留学人员创业园、南宁软件园、大学创业园、生物产业孵化园、中国-东盟科技企业孵化园、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专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此外,还设立有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基金,为中小型企业提高发展资金和融资担保,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自主创新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民的科技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为南宁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科技支撑。

2 南宁的科技创新投资渠道分析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大量资金、人才以及政策制度等要素的支持,尤其是对R&D的投入。R&D经费的投入强度、来源渠道和分配结构等是评价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下面将从R&D经费的几个方面来分析南宁科技创新活动的投资状况。

2.1 R&D经费的投入强度

R&D经费的投入强度就是指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科技实力及其对科技发展重视程度的指标。国际上通常采用这一指标作为R&D经费宏观结构的重要标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对R&D活动投资规模的描述主要有两个指标:(1)R&D经费的绝对数(GERD);(2)R&D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数(GERD/GDP)。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进行比较时一般使用GERD/GDP 相对数的指标。该指标可以很好的体现了R&D经费支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提高R&D经费的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表1列出了南宁市2006-2010年R&D经费投入的情况。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南宁的R&D经费投入强度是在逐年增加的,其所占的GDP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也说明R&D的经费投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成正相关关系的。2006年,南宁市的R&D投入只有4.5447亿元,到2010年已经增加到19.5563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3.89%。GERD所占的GDP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0.52%增长到2010年的1.09%。可见,南宁市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投入对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2.2 R&D经费的来源渠道

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规模、运行状况不能只看R&D经费的投入强度,R&D经费来源渠道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合理的R&D经费来源结构是实现R&D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R&D经费来源渠道一般有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贷款、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其他资金等。其中,政府和企业是R&D经费主要的来源渠道。根据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比例的不同,我们可以将R&D经费的来源结构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R&D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大于50%)、企业主导型(企业R&D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大于50%)和政府企业双主性(政府和企业在R&D经费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大体相当,是一种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的过渡性类型)。2008年,南宁市政府与企业的R&D投入比重为1.067:1,基本处于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的临界状态。到2009年,政府投入的比重下降到41.10%,而企业投入却上升至52.51%。这表明南宁市R&D投入结构模式已经逐渐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过渡。国内外R&D经费投入的经验表明,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示范效应。当前,在政府政策和投资的引导下,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了R&D经费的来源主体。

2.3 R&D经费的分配结构

R&D活动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一般来说,不同环境的国家或地区R&D经费在不同活动阶段的分配是有较大差异性的,会因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在发达国家,技术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这三者的科研费用的比例,在1:2:5范围内是合理的。如日本的基础研究经费为5.2%,应用研究经费为21.8%,开发研究经费为73.0%。具体来看,南宁市2006-2010年R&D经费投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个阶段的详细情况如表2。

根据表2中的数据,就南宁R&D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经费投入状况来看,2006年,南宁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投入的比例依次为11.68%、44.47%和43.85。2010年,这三者的投入比例为6.79%、27.27%、65.94%,基础研究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发展研究所占的比重则不断扩大,南宁市R&D经费在不同活动阶段的分配结构更趋合理和科学。

3 南宁科技创新投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南宁R&D活动的分析,虽然广西研发事业近些年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R&D经费投入强度相对较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较小

2010年,南宁的R&D经费投入为19.5563亿元,仅占全市GDP的1.09%。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发展初期,R&D/GDP一般在0.5%~0.7%左右;在经济起飞阶段,这一比例应上升到1.5%左右;进入稳定发展期,则应当保持在2.0%以上。由此可见,南宁的R&D经费投入与其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是不相符的。同期,西安市R&D经费投入为57.3亿元,占全市GDP的1.77%;重庆R&D经费投入为100亿元,占全市GDP的1.27%;成都市R&D经费投入也达到了45.4亿元,占全市GDP的0.82%。同这些同为西部的省会城市相比,南宁对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强度还是比较小的,科研经费的不足成为制约制约南宁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主要瓶颈。

3.2 R&D经费来源主体较为单一,多元化投资体系不完善

2009年,南宁的R&D经费共有14.8575亿元,其中政府投入占R&D 41.10%,企业投入占52.51%,其它渠道资金投入还不到6.4%。南宁科技创新活动经费来源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企业的参与力度也比较低,一些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投入还不到销售收入的1%,银行科技信贷体系和机制也不健全。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科技创新投入主体,多元化投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3.3 R&D经费分配结构不够合理,管理机制不完善

2010年,南宁R&D经费投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三者的投入比例分别是6.79%、27.27%、65.94%。可见,南宁在R&D活动中经费的分配结构还不够合理,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较少,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后劲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南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此外,南宁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缺少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科研经费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4 对策建议

4.1 继续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

国外学者Dominique和Bruno通过对17个OECD国家(1981~1996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后认为,政府对企业R&D活动进行财政资助和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产生明显的杠杆效应,政府的相关行为将刺激企业增加R&D支出,政府每资助企业研发1美元,企业就将增加0.7美元的研发支出。由此可见,政府对R&D的投资具有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应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提高R&D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同时,政府也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构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融资平台,鼓励企业提高R&D的资金投入强度,为企业进行R&D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一些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从而使每年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效应。

此外,还需要拓展其它新的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例如增加银行的信贷资金、鼓励民间借贷、进行投资合作以及引入投资中介机构的资金等,通过这些渠道既可以很好地弥补企业在R&D经费的不足,也可以较为灵活地适应企业活动的各种需要,进而提高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同时,还应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意识,着力激发企业家的创新观念和活力,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还可以鼓励它们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来筹集资金,推动企业更多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4.2 调整R&D经费投入结构,优化经费配置

R&D经费投入的结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要调整R&D经费来源的结构,让企业成为南宁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主体。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在R&D的各个活动阶段的配置比例。2010年,南宁R&D经费投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的投入比例分别是6.79%、27.27%、65.94%,可见南宁的R&D经费投入结构近些年已趋于合理。但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投入还稍显不足,而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的后期动力。基础研究过低将会降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后期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因此,应进一步优化南宁R&D活动中的经费配置,适当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R&D经费的利用率,从而增强科研经费投入对南宁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4.3 创新科研合作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创新活动的研发主体由于知识产权的优先性问题,同行之间往往缺少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这在无形之中造成了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复研究,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由此,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研发主体间的合作和交流就显得非常必要。国际上,在科技创新上进行合作开发是一种已经被证明的可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式,这种合作既可以是企业与企业间的联合开发,也可以是企业和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的合作研究。其中最常见方式的就是实行产学研结合,这种方式可以使各科技活动主体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从而使它们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同时,合作研发也有助于提高现有知识的利用率和己有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这些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后也能较快地抢占市场先机,使各个参与主体均获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为各参与主体后续的科研投入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此外,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制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让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4.4 强化科研经费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南宁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比较大,企业的参与力度也在逐年上升。但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南宁的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这就需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强化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减少和消除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同时,还应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和评估的制度,逐步建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管理机构,改变目前南宁科技创新活动中“撒胡椒面”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管理,保护知识产权,建立知识产权的奖励、资助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公平、有序竞争,为南宁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90.

[2] 宋刚.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09(6).

[3] 张晖明,丁娟.科技创新与跨越式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4.

[4] 南宁市统计局.2010年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广西日报,2011-4-13(4).

[5] 陈明.要形成高效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5(3).

[6] 张宏元,张玉英.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南宁市为例[J].财政监督,2012(14).

[7] 刘大椿.科学活动论・科学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