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4 09:34:18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篇(1)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教育大纲中对于小学数学的主要要求是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数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思维和良好的思考习惯,让学生能够具备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从中可以看出,除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本就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积极、健全的人格的任务。所以,小学数学教育理应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或者与素质教育有广泛的交叉。

二、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能力是通过观察将已经活动的线索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小学生在对数学题目尽心观察和分析之后,使用正确的思路还基础答案,这就是数学中的逻辑能力。逻辑能力不仅仅能用于数学,还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1]。

2.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人类的活动收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类是智力因素,一类是非智力因素。在生活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智力因素指的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因素,非智力因素更多的指向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了学生对于某项事物的兴趣和热爱,对于压力的抵抗能力等。智力因素很难改变,但是非智力是后天影响的产物,取决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可变性,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对学生施加正确的影响,让学生成为一个非智力因素更健全的人,将会对学生的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

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数学是人类探索自然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一个人获得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所必须的基础。尽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浅显,只涉及到加减乘除,整数分数,但是这些知识背后的理智和逻辑能够为学生奠定科学素质的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2]。

三、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路径

1.从思想根源上教育

思想在行动之前,想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建立素质教育的基础,需要首先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进行改造。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更加开放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认清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和长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分别吸引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具备发散思维,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从教学内容上教育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知识的罗列,并不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所以,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入素质教育,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把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入到小学数学教育中。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甚至也扼杀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掘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内涵,再适当的从课外材料中寻找能够凸显素质的材料,把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比了解知识更加重要的工作来做。

3.从教学环境上教育

教室是传统的教学环境,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堂上,教师在台上照本宣科,封闭的环境无法创造更多的可能。素质教育教师要给学生打开一方新天地,放开思维方式的束缚。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着大胆的脱离教师,把学生们带到更多的地方,活动室、操场、甚至是公园,在生活中为学生讲解数学的应用,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数学的价值,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体育游戏;中学体育;体育教学;重要性

一、体育游戏的含义

体育游戏是在游戏中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分支,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综合人体的跑、跳、投基本生活与劳动技能及各项体育基本运动形式,创编出来的各种形体动作。它属于体育运动的同时,也是一种游戏。相对于体育运动中较为枯燥、单调的练习,体育游戏把游戏中的一些特质充分融入其中,使体育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为活泼生动。

二、体育游戏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锻炼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的现象,正确的动作技术不容易掌握。体育游戏教学内容新颖,形式活泼,有丰富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寓教于乐,消除身体锻炼过程中的枯燥乏味和较易产生疲劳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能够对学生身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的游戏,体育游戏能够吸引学生参与,通过游戏使学生锻炼了身体,强健了身躯,愉悦了精神,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能发展学生的生理机能,发展体能,促进身体健康。

3.诱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

在体育课中有些技术动作难度较大,学生学起来较吃力或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为了加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可以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先穿插与教学内容接近或难度较低而又通过比赛形式的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对学习技术动作有了初步的概念,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角色,这样就能起到诱导练习的作用,便于掌握技术动作。

4.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通过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战胜对方、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型体育比赛视频,学生通过比赛,感受到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精神,提高自身的爱国情怀。

5.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大脑思维能力,在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诱导和鼓励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更加适合自己参加的体育游戏,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游戏在教学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有效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到实际教学中呢?

1.准备部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准备部分安排一些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准备部分运用体育游戏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兴奋性,起到热身的效果,防止学生受伤,也为基本部分打下基础。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传授的基本技术和技能都安排在基本部分。因此,在基本部分如果一直反复练习这些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不会认真对待,所以,在适当的时机安排一些与练习的技术和技能项目有关的游戏就会起到升华的作用,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3.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任务是让学生全身彻底放松,在一节课的放松部分能够引起学生发笑、运动量又小的游戏,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同时不能产生一种余兴未尽的感觉,有利于下一次体育课的开展。

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起到准备活动的作用,而且也可以达到放松身体、消除疲劳的目的。不仅可以作为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要根据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恰当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善于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根据学生的心理安排适合学生的游戏,随着体育游戏教学的不断发展,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参考文献:

[1]蔡锡元,李淑芳.体育游戏[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

[2]李仪.体育游戏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M].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出版社,1994-01.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244-01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基本知识,初步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能力,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智能,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和正确的观察力,从而促其健康成长。

一、初中生的年龄特征

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上都是90后,年龄在13—16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格叛逆,但渴望接受新鲜事物,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同时又是思想波动最明显的时期。针对学生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取代美育的功能。初中生正处在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这时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这个时期的审美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时机。

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人的和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落实素质教育,实质就是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美术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从教育的综合功能来看,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地使德、智、体、美、劳有机地统一起来,和谐发展。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中,美育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是自身,而且也渗透到德育之中,“以美辅德,以美辅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美育对德智体各方面教育均能发挥主要作用。18世纪德国杰出的思想家席勒也曾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出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指出:“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透露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这种和谐的人格结构、智能结构将是一种均衡互补的优化结构,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所应具有的典型特征。

三、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观的中心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进其身心健康,形式个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1.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我们知道,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美术能影响人的试论美术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的重要性文化、修养、品位、情绪,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一直感到校园生活枯燥乏味,严肃紧张有余,宽松和谐不足;这样沉闷的环境,对教师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无疑是一种伤害。

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以来,我发现平时古板的教学活动已经让这些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倦,如果我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话,效果势必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建较好的学习气氛,我利用学生们常见的物品,如黄豆、绿豆、红豆等作为作画的材料,先在纸板上用笔画了简单的图案,然后借助胶水,运用美术造型知识,拼贴起自己喜爱的图案来。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而且想象力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美术教育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创造,是人类自由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规律性与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到了近代,许多教育科目都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纳入自己的目标体系中,这在美术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些美术家,如罗恩菲德等人,甚至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推至独一无二的高度,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也都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列为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

美术不仅仅是创造美的过程(也就是俗称的画画),它是一门综合的基础学科,包括创造美和发现美(俗称审美)两个基本方面,同时,美术不是我们脑中虚构一个世界,而是我们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有一个很好的观察力不仅对美术有帮助,对其他各科如英语、语文、生物等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而美术学习是最好的锻炼观察力的方法,美术学科在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3.美术教育可以转移学生的不良兴趣爱好。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很多的初中生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很漠视现实生活,对亲人、朋友渐渐的疏远。培养其美术兴趣,可以转移他们这种不良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可以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在学生管理中的负担,也可以让学校提高了对美术课及美术教师的重视;家长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接触和学习绘画的条件;社会也为爱好美术及有美术特长的孩子提供了能让他们充分施展才艺的空间。

综观上述,中学美术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做好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德育教学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良好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具体到行为上即是对学生吃苦耐劳、勇敢坚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等品质的形成培养。

1.德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1.1德育是学校体育的基础,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

现阶段的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当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多,有家庭成员结构、社会环境、中学体育教学本身,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德育。此因素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中学生健康、学校体育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懒惰,自觉性低,纪律性差,组织性、集体性、体育意识薄弱都是造成中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养成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

1.2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实践场地。

中学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内容与其它学科都有明显的区别。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要求学生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它的某些项目能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这恰恰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在体育课中的具体反映。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体育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2.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烙在学生的心里,给他们直接的视觉和思想冲击。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学习环境、优化课程进程、突发事件德育教育、课外活动安排、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等教师作用的体现都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2.1营造有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对学生情感、认知、个性、道德、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包括物质化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精神环境。

2.1.1物质层面。教师能够在学校已有体育物质环境基础上,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发展需要和教育要求,精心优化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等设施,包括田径场周围的标语、橱窗、绿化,体育专用宣传画廊,等等,充分发挥物质环境对学生思想发展的陶冶作用。

2.1.2精神层面.体育教师能够发挥主体地位,起到表率作用,真诚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基本心理权益,和每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模范评比、体育明星,冠军事迹讲座等,在学生心中树立偶像参照物,规范其品德行为。

2.2优化课程进程。

对于体育学中的项目来说,每一个项目都有其适应学生学习的规律,体育教师应该:找到其内在规律,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合理的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补充适宜的教材内容,扩展学生的思想境界。

2.3课外活动安排。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丰富学生思想情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2.3.1根据学生思想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在校课外活动加以规划。一是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方式等;二是指导学生的自由活动和交往。学生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中会学到诸如团结、友爱、坚强等精神,而在自由活动中可以学会独立、自信等可贵的品质。

2.3.2指导和优化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活动。提高课间十分钟对学生情绪调节、情感交往、审美等方面教育功能,教师避免在课间找学生进行训诫性谈话,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2.4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

教师是德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德育效果的好坏。要想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对体育课认识更为全面,体育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做起。因此,体育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过硬的学科技能外,还应该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具有教化、劝善的功能,文化的熏陶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认识。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学生面前才能有说服力;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内在气质才能在学生面前有所展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3.结语

德育和学校体育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体育教师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上述作用,推陈出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真正体现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永洪.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与杂志2007,(7).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养成教育 中学德育工作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就养成教育的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1.养成教育为学生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养成教育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抓紧搞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抓好养成教育,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因为外国人来到中国,首先接触的就是我们的行为习惯。

3.养成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德育习惯的形成是我们品德教育的结果,它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认识而没有养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看看校风,基本情况就掌握了。因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重视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品行优秀、表里如一的人。

二、 养成教育的内容

1.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规范化。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最基本的,经过筛选,把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定成为规范,要求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到,并逐步养成习惯。原国家教委于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起在全国中学试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共五条四十项。它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便是我们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实施养成教育规范化的内容,要让学生人手一册,烂熟于心。

2.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内容较多,但它作为一个全国的纲领性文件不可能订得太细。各校、各年级、各班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使《规范》更加具体化、细目化。把原则的条文分解成实在的、具体的细目,便于实行。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目化有利于更好的贯彻执行《规范》。它能使《规范》更贴近生活,更形象,更易于学生接受。当然,细目化并非是琐碎化,我们在细目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力争使之既具体又系统,以便于教育效果的整体升华。

3.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养成教育的内容是科学的、有序的,这个“序”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研究这个“序”,揭示出这个“序”,并按这个“序”安排内容。使养成教育更科学、更完善。养成教育是整个德育教育序列的一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是完善人格,,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人的成才是有序的,养成教育当然也是有序的,它各部分都有自身的功能,同时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不按其自身的系统安排教育内容,就会使之成为一种无序的、混乱的教育,就会破坏养成教育的科学性,降低养成教育的效果。为了克服养成教育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必须制定系列化方案。制定序列化的方案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党和 国家对中学生的要求;另一条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我们所制定的“序”既要有中心,又要有阶段性,还要有必要的循环。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

1.广泛宣传,认真学习,让学生明确《规范》内容。学校要经常性地在各校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活动,不失时机地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和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宣传《规范》的内容。让学生重视《规范》,熟悉《规范》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执行《规范》的重要意义。

2.检查评比,强化文明行为,把《规范》落实到实处。为了使理性的认识能付之实践,使《规范》量化,学校政教处可发动学生会、团委会干部成立各种各样的检查小组,每天对各班《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对执行的不好的班级给予批评,并要求定期改正。检查的结果将作为期末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篇(6)

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课,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对职业技术教育寄予厚望,那么,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分子--数学教育,应持什么观点呢?

一、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对于数学教育以前的观点。

在以前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中国教育模式的左右,既不是学历教育又不是就业教育,致使数学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成了装饰品,课时可多可少,可有可无;有些学校鉴于数学在人生中的作用,象征性地开设一点,以应付学历教育的要求。

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对于数学教育现在的观点。

在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今天,民办中职、新办高职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都意识到:并不是一个单位所有员工的学历越高越好,这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对个人和国家都不利,而且有些人才在不适当的岗位根本就不是人才了,技术岗位就是需要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就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产生,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发展显得特别重要,可是大家束手无策,想改变又无能为力,说到最后,还是观点没有根本转变,没有将学历教育转化为就业教育,唯分数论还在蔓延,抱怨没有培养技术的事件和环境,中职、高职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有技术的劳动者,不是高层管理者,不是发明家,不是科技拔尖人才,那么,要求学生对理论的过于熟练而对技术的生疏到底有多少用?现在的电脑发展如此快速,数学中的很多运算用电脑本来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可要学生学会某种运算,就不是简单的事情,要从前面打基础,一步一步地学习,只要哪一个知识点搞不懂,就不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请问:在如今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都要如此这般地学习,一生又能搞懂几个问题呢?并且搞懂的这几个问题到底又有多大的用处呢?

三、数学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工具课,基础和工具到底孰重孰轻,要分人生的层次和专业的要求。

1、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的阶段,如小学、初中、普高这个层次,学生的人生方向尚不明确,就像一棵未成材的树,这个时候,他们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正需要灌溉,正需要积蓄知识的能量,因此应以"基础"为重;在职高、中职、高职的氛围里,他们是以学技术为主要目的,数学的"基础"作用就应让位于"工具"作用,数学应成为学习技术课的一个工具,既然是一个工具,我们就只要求学生能用这个工具解决问题就行,有人说,搞懂这个工具的来历对工具的应用要好些,这有一点道理,但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市场上吃饭的筷子很多,难道我们要搞懂它是什么材料、有多长、多粗、从大到小的变化率是多少、用什么工具、什么机器制造等这么多问题后才能吃饭、夹菜吗?不是这样的。

2、专业不同,学的技术也不同,对数学的要求就不同,如学经济的,去强调立体几何未免太过分了。

四、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对于数学教育未来的观点。

1、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我们应大力强调数学教育的"工具"作用,数学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识别工具和应用工具,就像木匠师傅的一大堆工具,刨子是什么、它有什么用、怎样用、在什么时候用,这就行了。

2、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曾听一位同仁说,同样多的内容,普高要学一年,每周六课时,我们只用一学期、两学期、三学期,并且每周只有四课时,我没法讲这课了,更何况我们的内容比普高还多呢,我当时开玩笑地说,你应该去思考"职教"与"普教"的问题了,不然哪天下岗了还不知道什么原因呢!大事我们不谈,高考的指挥棒也不关职教的问题,我国现在的普高基本上是唯分数论,因此职教应唯技术论才行,否则就达不到职教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职教中的数学教材不一定要全部讲解,应根据专业技术需要,选讲一些内容,何况对数学的要求没有普高要求高呢!这时间不就缓过来了吗?

中学教育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教育;重要性

数学教学是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过程,是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理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知识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这都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育。但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创新教育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创新教育的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影响因素

1.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处于压抑、束缚的状态,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自己内心的想法也不积极主动地表达。同时,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单一,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闷。

2.课堂教学结构不利于学生自由地学习与表达

数学是非常关键的学科,教师、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教学结构的创新,在教学中恨不得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学习需要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1.创新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状态逐渐转化为主动状态,从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逐渐提升为求知的动力。同时,创新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创新教育的实施,有利于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创新教学情境,将枯燥的知识融入一定有趣的情境中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多媒体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将声音、图片、文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一些难以操作的数学细节可以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学生用更广阔的思维思考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甚至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对于其他理科的学习具有关键的作用,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这些能力都会促进学生走向更高的层次。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创新,创新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上具有灵活性、敏捷性,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社会的前进与发展。

4.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创新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能力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逐渐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W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应该多层次、多渠道地发展创新教育,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晓立.巧用激励性语言,开启学生智慧――例谈“激励”在数学教学片断中的运用[J].青春岁月,2012(23).

[2]汪兰.关于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