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25 16:03:34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体现了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都特别强调高校要注重和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作为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高等学校,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其高等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科研创新是一个大学综合实力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高校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提高高校的科研创新水平的关键措施是注重和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研究生是主体。但是,本科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相当大的群体,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在很多高等院校被忽视。杨振宁曾对中国大学生这么评价:“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大学生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和素养。在美国,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而在我国只有少数高校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比如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和江苏大学等等,但仍然存在“重争取、轻管理,重立项、轻过程”等很多问题和不足。在校的大学本科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和民族强盛的中间力量和希望所在,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本科生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学本科生创新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大学本科生整体创新能力方面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高校培养机制对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制约

我国的大学生教育的培养机制比较完善,但是其培养目标单一,教学评估方式单一,培养方案和过程对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考虑较少。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已有知识的能力和教师传授已有知识的方法,其教学结果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中心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好坏。这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创新能力,且缺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和自主化。同时,这种教育培养过程具有统一和规范的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很少考虑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使得很多本科生忽视了科研创新或者缺乏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大学生的培养机制促使很多老师产生只以“上好课为己任”的想法,使得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意识,安于教学现状。

(二)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不够健全

尽管我国很多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但是这些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还有相当多的大学仍然忽视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针对没有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的高校,要逐步向国内外具有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高等院校学习,制定和落实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政策。就已经制定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学校,要分析不足,进一步完善,从而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的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缺乏对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引导和科研兴趣的激发。科研认识的“无知”造成科研参与的“无为”。一方面,本科生普遍只以修学分、通过考试为学习目的,认为参与科研创新高不可攀,科研活动是遥不可及的。另一方面老师只以教学为主,缺乏在课堂上融入相关科研素养的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活动和方式。这样一来,本科生对科研创新缺乏认识导致对科研不感兴趣,同时也缺乏参与科研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2.目前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存在“重争取、轻管理”、“重立项、轻过程”的思路。很多高校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高度重视项目的申报和立项,但是后续缺乏项目合理有效的管理,开展项目的过程缺乏监督;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激励机制不健全,保证体系不完善;没有科学的项目评价指标,科研项目结题成果单一和水平普遍偏低,难以转化应用。

三、完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针对目前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现结合江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实际情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本科生的创新意识

要让大学本科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创新,必须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爱好,其关键是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创新认识和创新动机的培养。深刻的创新认识会促进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产生创新行为。增强本科生创新意识,高等院校还要制定相应的引导方式和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追求创新的热情。

(二)实施创新培养导师制

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国内的导师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比较突出。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完善和改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以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导师制。选择具有较强科研素养和能力的老师,全程指导、监督、管理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过程。教师双向选择对自己方向感兴趣的本科生,全面指导他们选题、立项、实施和结题等科研活动,从而真正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设创新培养课程

增强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参与科研创新和实践,其前提条件是要具备所选择的科研方向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某方向的基础、热点和前沿方面。每个学院根据老师们的主要研究方向设置相应创新课程,并由相应方向具有相当丰富科研能力的教师授课,同时课程辅以从事相关方向一些老师的专题讲座。本科生可以在全校自由、夸专业和跨学科选修创新课程,修完创新课程。

(四)制定创新学分制

创新学分包括创新课程创新学分和科研创新活动学分。创新课程实施学分制,其学分一部分记为创新学分,一部分记为课程学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与实践,根据科研活动与实践的过程和成果,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给予灵活的创新学分。如果学生只修了创新课程,后续没有参与科研活动,则创新课程的学分完全转化为课程学分。如果后续参与了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根据科研实践活动考核的方式,其总的创新学分采用灵活的创新课程学分和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加权的方式计算。

(五)完善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形成灵活多样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考核机制。一方面,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应该注重科研创新的实践过程,将具体参与科研实践过程纳入创新考核评价。另一方面,创新成果考核方式要多样化,比如采用发明、专利、制作,著作、论文、设计、讲座、科技竞赛活动等多样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将这些科研实践活动和成果,灵活地记入一定的创新学分。同时,根据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辅以创新激励机制。

四、结束语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2)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能力 专业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80-02

一 培养与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最早提出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是美国高校,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向“创新性人才”转变,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普遍受到重视。几乎所有的美国研究型大学都在开展某种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并已制度化和规范化。

自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提出“素质教育”,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工作得到空前重视。清华大学正式启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类似的本科生科研计划。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的大学逐步探索和建立起自己的本科生科研培养机制,本科学生科研训练被视为“培养并形成大学生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的最重要途径”。

2.有利于促进教育理念的变革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仅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同时,对于高校教育理念的变革,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与我们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向学生灌输已有知识存在很大差别。在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而非原来的、简单的机械式的接受,主要工作是引导启发而非传统灌输。这对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形成新的学生评价机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

在传统教学中,高校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承,把知识不断传承下去,而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除了传承知识,理应不断发展创造新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科研。科研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应是衡量高校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通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教师首先要掌握相关方面的前沿知识及发展动态,才能做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同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往往会受到学生思维的启发,进而推动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看,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课程结构不合理,如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比例不合理,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实践课比例相应过小,许多专业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践课,其结果就是造成当前我国相当数量大学生动手能力低;(2)相应学科知识比例失调,在有些高校尤其是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往往是因人而设,而非因专业而设,有些高校因师资原因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回避,这必然导致某方面课程过多,而有些课程过少甚至空白的境况,使得学生知识结构十分不合理;(3)课程与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造时形成的,几十年来几经调整、变化,仍未脱离旧套。其结果使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这使得很多学生都认为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根本就无用武之地,因而恶化成学生厌学。

2.围绕科研能力培养与提高,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问题,会衍生出其他很多问题,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到整个高校专业教学的成败问题,因此,必须对专业课程设置加以优化,其原则是:顺应国际潮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围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具体方式有:(1)各专业要根据专业特性,科学合理安排专业实践课,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就这一问题提供指导性标准,至于实践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各学校可以根据校情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但不得与指导性标准相悖,专业实践课不得流于形式,必须真正体现“实践”特性,结合专业理论课安排专业实践课,使专业实践课既有利于巩固提高专业理论课教学成果,又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优化主要通过教材来体现,那种几十年用同一版本教材的局面必须加以改变,教材内容必须体现本专业学科知识发展的最前沿动态,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也组织编写了相当数量的面向21世纪教材,高校在专业课程内容优化方面应力争做到内容的先进性、国际性与时代性,进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水平;(3)课程设置优化,必须体现课程的实用性,即不能仅追求学科或知识体系的完整,还需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尽可能两者兼顾,另一方面,还需通过课程设置来发展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这里主要是要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充分释放学生兴趣爱好,为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 优化高校专业课程教学

1.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优化并不等同于专业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内容优化主要是指某一门课程的合理与科学化,而教学内容的优化是从整个专业课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优化是个体,教学内容优化是整体。 教学内容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根据专业要求设置专门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模块,以强化专业化训练,在专业培训中,这方面课程要有适当的比例,其学分比例不能少于总学分比例的1/3;(2)突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学校要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提供必需的硬件设施,如师范专业教学,学校可建立满足师范生教学需要的微格教学教室,并与部分重点中小学建立课堂视频同步直播系统,使师范生在校园里就可以在在线观摩室见习、研习一些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和仿真训练;(3)各专业要专门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各专业把自主创新学习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围绕各专业教学问题开展自主创新学习,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

2.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

传统的教师一支粉笔从头说到尾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限制,强迫学生接受某种理念与观点,这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因此,要围绕培养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优化教学方式,这里主要是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去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而非原来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抑制,学校管理部门应鼓励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如案例教学法、探讨式的教学方式、漫谈式的教学方式等,同时,为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展尽可能提供条件。

另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优化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织机构、指标体系、评价模式与信息反馈机制都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参考文献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3)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 科研能力 培养

[作者简介](1975- ),女,安徽涡阳人,桂林医学院教育研究与质量控制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西 桂林 541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A17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76-02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新的医学问题,要解决不断出现的医学难题和医疗实际问题,则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因此,医学高等教育如何在本科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已受到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对医学生科研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加强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国内外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国外起步较早,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简称UROP),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开创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先河。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也开始系统地支持本科生科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也分别于1994、1997年成立专门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并提供服务,尤其是伯克利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上有独特的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著名的“伯克利模式”。

国内较早出现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之后,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近几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大学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科研能力得到训练。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作用和地位国内的大多数高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尚未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构建国际化的医学生科研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的。

二、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习往往停滞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的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填鸭式,实践操作环节多以验证性为主,有利于大学生科研基本功培养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很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机会少。虽然地方医学院校在发展学校过程中也注重打造校园科研氛围,但力度有限,对于本科生教学的关注多于关注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提高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

2.学生科研能力不足,整体水平不高。地方医学院校因其课业的特殊性,课程繁杂,很难从课业负担较重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当学生的课业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发生冲突的时候,自然会选择完成课业为主,结果导致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只能吸引少数的学生参加。另外,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缺少系统学习科研方法学知识的机会,而且学生的知识结构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自身开展的科研少,最终导致科研能力与意识不足,整体水平不高。

3.学生参与科研的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因地方医学院开展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工作时间还不长,缺乏统一的学生科研活动领导的组织和指导机构,以及科研活动实施的管理办法;不少院校尚未设立学生科研专项基金,也未建立学生科研成果鉴定和评价机制、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和奖励机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客观条件还不够成熟。

三、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1.加强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精神着手。本科学习阶段是学生今后工作和深造的基础阶段,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校也可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传递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让学生开阔科研视野、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提高科研兴趣。

2.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不仅要比学生早一步获取系统知识,而且要在科学研究中积累独特研究体验和科学情感;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跟进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其次,教师要改进其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取而代之的将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质量,教师树立研究的意识和具备研究的才能至关重要。

3.基于能力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获得最新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在具有获取最新信息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获取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证据,才有利于他们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本科初级阶段学校开设如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情报学、医学信息学、中文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使用、论文写作技巧等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更多的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一些介绍科研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精神。

4.加强教学资源的支持。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应不断加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的建设,为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最基本的硬件支持。学校大力加强对本科生科研的训练、指导,提供广泛的研究机会,也是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条件,如设立大学生科研协会,提供研究经费,进行研究的指导,接受研究活动的咨询;制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给学生提供广泛、开放的参与研究工作的机会等。学校应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专题网站”,使其成为学生了解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重要渠道。

5.建立客观合理的师生评价机制。要使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有研究者建议,对参与科学研究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作为奖励,将有利于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给予相对合理的评价。

要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热情,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学生科研的指导,也需要采取更为合理的激励措施。如在教师工作业绩的评定,职称的晋升,津贴、教学奖项的评定等方面,应考虑将教师在指导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工作列为较重要的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卞军,魏晓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2]陈静芳,周光纪.如何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

[3]刘海燕.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4]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2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4)

一、国外高校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分析

国外教育界认为,要从根源上提高普通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只有让学生在校时就获得一定的科研经验,才能将学生造就成富于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具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能、具有丰富的多样化经验的人才。为此,国外一些高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推广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 ),并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麦克维加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它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也是最为成功的促进本科生科研的学习计划之一。作为最早制定“大学生科研机会规划”的研究型大学,MIT的UROP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开放的机会,让学生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参与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并向参与的学生提供学分或工资。二是允许学生在每一门能获得的学科中进行研究,包括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不仅仅限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三是在研究项目的质量被评估后,教师和学生还能得到各种各样的奖励。[2]

从国外实施UROP的成功经验来看,UROP对普通高校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UROP是大学生获取直接知识的渠道。UROP证明,把科研引入大学教学过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是磨砺大学生思维的工具。[3]二是UROP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参加工作的能力。三是UROP能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增加他们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四是通过UROP,学生可以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业,确立专业思想,并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

二、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长期以来,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一直徘徊在通才与专才的探讨之间,而对本科阶段是否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关注不够,加之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高校开展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设置了障碍。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上仍然认识不足

出于种种原因,普通本科院校对培养本科大学生科研能力工作的认识上一直是不足的。一方面,高校一直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硕士及以上层次学生身上,对本科阶段的培养一直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加大,青年学生在进校后,就直接为就业而读书。事实上,社会许多岗位都需要具备一定研究、创造和发明能力的人才,只有所进人才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工作机制不完善

有没有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学生科研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相应机制,学生科研工作的随意性非常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是教学大纲,往往重视的是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实习实验也只是在课程内容的框架内进行。虽然有的普通本科院校也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列入了学生培养目标,但并无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也正因为这样,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项目覆盖范围欠广,形式较单一,难以实现跨学科、综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要求,且学生科研的规模与庞大的本科生人数不相称,参与科研的学生比例仍然较小。

二是学生科研无具体的评定和奖励制度。总体上讲,普通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没有与学生科研相配套的评定和奖励制度,学生做不做科研、做到什么程度、做的结果怎样与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培养目标无关。所以,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应有重视,无人督促,也无奖励与处罚措施,出现没有激情、没有动力的状况。

三是普通本科院校评教机制不利于教师参与到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能力、职称和地位已经实质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尤其是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基本上是对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评定,并不考虑教师对学生科研的贡献。

四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不足一直是普通高校学生科研开展的瓶颈。在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经费少得可怜,一个项目仅能资助200―400元,学生科研经费年总投入不足5万元。而在MIT,仅1998 年,教师就从自己的研究资金中拿出500 万美元作为参加UROP的学生的工资。[4]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上,如果不更新办学理念,这一局面是很难改观的。

3.重就业、轻培养的指导思想贻害了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级人才的科研素养与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的科研能力不仅是解决自身就业的关键,更是完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关键。而当前,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下,人为地分割了科研能力与就业的紧密关系,采取了以现实就业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有的甚至没有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更无从考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前卡内基教育促进会主席Ernest Boyer博士在《学术的反思》一文中指出:“教学是教育和塑造未来的学者,优秀教师能营造一个氛围,激励主动而非被动式的学习,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在大学学习结束后,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5]结合二十一世纪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的重要突破口。

1.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也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所以,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通本科院校要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重要途径就是建立以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导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既适应了“通才”的需要,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以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也达到“专才”的要求,学生如要解决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必然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切实构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长效工作机制

清华大学推出的“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就是一个类似于UROP的本科教育改革措施。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及早了解工业界,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SRT计划实施后,引起清华大学师生的广泛关注,提高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是构建贯穿本科四年教育的培养方案。结合本科教学四个学年,制定和实施分阶段培养计划,给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根据本科学生的特点及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可设计出科研兴趣培养、科研实践、科研能力养成和科研能力提高等四个对应模块,安排相应的科研内容,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工作。

二是建立严格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考核制度,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科研学分制度,明确学生参加科研培养的目标及应达到的程度,可参照学分制管理模式,设计学生科研学分,对参加大学生科技比赛、实用专利、学术论文进行评分,并计入学生毕业和授位条件中。应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科研成果的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均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性。普通本科院校应将教师个人科研与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纳入同一层面上加以考核。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考虑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任务,也可以考虑将指导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同时,要考虑给予教师一定激励,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获奖,学校应适当地给予教师以奖励。

四是要给以相应的经费保障,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统一。经费的安排首先要实现从院校经费安排上在教学与科研总体平衡的理念;其次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支持;最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教师应积极将学生引入个人科研活动中,并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

3.重新认识就业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

从高教性质来看,它本身就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生就业与其科研能力是一个统一体。如果学生科研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方向,其科研是苍白的;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其职业适应能力才会随社会发展而增强。所以,普通本科院校应重新认识学生科研能力对学生、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5)

关键词: 本科生 科研能力 培养

《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为此,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是高校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高校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高校“进口”(高校招生)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每一所大学的生源来自学生和家长的选择,高校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才会有优越的生源,高校声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为师资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可以外化的,是每个人都能看得见的,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取得科技发明,获得专利,就能证明该所学校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水平较高,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高校“出口”(学生就业)来说,学生科研动手能力较强的高校必定会有很好的“出口”,因为科研水平最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任何一家企事业单位都会引进这种具有实际能力的人。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曾指出:“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就像企业。”[1]从这个观点来看,学生就是学校的材料和产品,从学生进口,经过四年加工,到学生出口,只有合格的产品才会顺利出口,所以,高校解决了进口和出口,才能像企业一样运转起来,才能够很好地发展壮大。

2.高校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的人。”[2]所以高等教育不能仅仅向初等和中等教育那样,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的训练。知识在不断更新,只有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才能终身学习,才不会被突飞猛进的科技知识的潮流所淘汰。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可以参与到知识的应用和探索过程中。在科研活动中,任何一个数据都要按照要求精确到一定的小数位,不能有半点虚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此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合作者)之间要相互交流,有些科研项目甚至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人,这样就要学会处理好各类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科研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习,是应用科学理论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开发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是对个人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强调科研活动,能够使学生尽早成为国家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

二、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在重点大学相对开展得较好,比如,南开大学从2002年9月开始,设立百万元的本科生创新基金,以立项的形式开展了“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活动”[3];中国科技大学于1999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简称URP);上海复旦大学有李政道博士设立专项学生科研基金;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每年投入经费20―50万元;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江技师)每年设立10万元专项经费,并在2005年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生科研立项等工作。其他一些高校基本上每年用于学生科研经费基本上在2―10万元。学生科研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校团委,部分学校是校团委和科研处共管。但是,学生科研还存在一些不足:

1.从学生自身来看。

本科学生科研素质总体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科研认识不足。有些学生认为科研是“空中楼阁”,与自己相距甚远,高不可攀;有些学生认为搞科研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还有些学生认为搞科研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2)学生对科研方向不明确。一些学生对科研持有一定的好奇心,并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对究竟如何进行科研、进行哪方面的科研却十分茫然。由于方向不明确,所以在选题时要么太难,耗费大量精力却一无所获,要么太容易,以至于没有一定的研究价值。(3)学生缺乏科研主动性。现在,大多数高校实行学分制,本科学生在毕业时基本上要修满200个左右的学分,因此学习任务还是比较重的,有些学生虽然科研项目已经获批,但是不能够主动挤出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认真研究。

2.从指导教师来看。

教师指导不到位。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还有一定的科研工作。有些学校的教师每周有20节课,备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导致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而对于那些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由于科研水平和经验有限,往往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从学校方面来看。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欠缺,学生科研场所也不足,学生科研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目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科研经费太少,没有固定的科研场所,一些高校虽然有学生科研场所,但是不能真正对学生开放,而且场所的科研硬件配置也不是很到位。

三、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措施

1.建立科研“导生”、“导师”制度,加强科研指导工作。

在大学低年级(一、二年级)实施“导生制”。选拔成绩优异、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科研的导生,主要向没有任何科研经验的低年级学生介绍申请学生科研项目的一般程序,介绍查阅文献资料等进行科研的方法,纠正他们对学生科研存在的某些不正确的认识,从而让他们对学生科研有初步认识。在高年级,要聘请具有一定职称、学历、科研水平的教师担任学生科研“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科研选题、开展研究和成果申报等指导工作,并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在科研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高校还要完善学生科研相关制度的建设,从而增强学生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学生科研管理工作包括立项申请、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鉴定和申报、经费报销等环节,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按章依程序办事,尤其对于立项审批、结题验收和经费报销三个环节,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公平、公正、合理。

2.开展学生科研文化活动,强化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科研的积极性。

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活动,如: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科研作品、成果集中展示月、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等,为学生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和钻研求新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发挥才智、挖掘潜能提供舞台。对于教育部门和社会某些科研单位组织的类似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分管学生科研工作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抓住机会,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勇气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比赛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还要强化激励机制,对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对科研活动表现积极的学生,对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激励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根据科研成果给予学生1―3个附加学分;对取得发明成果或者获得专利的学生优先评选优秀毕业生或者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留校任教;还可以给予适当的科研奖学金(江苏技术师范学校对取得一定科研成果,或者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给予800―2000元的奖励)等。这些激励措施可以保护学生科研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心投入科研工作,而且,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一种榜样效应,促使他们学习先进,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最终形成以点到片,以片到面,直至全员参与的良好的科研氛围。

3.尝试新的考试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科研能力。

目前,高校现行的考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试卷(闭卷和开卷)考试,采取这种形式的课程一般都是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另一种是撰写论文,采取这种形式的课程常常是那些专业选修课及思想政治形势课。但是一些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只是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任课教师划的重点。江苏技术师范学校为了强化学生基础,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从2006年开始,对专业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实施“教考分离”措施,即任课教师不出考卷,仅提供教案,由学校聘请其他教师出卷,这能够比较如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高校还要建立适合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考试形式,防止“高分低能”现象的再现。对于工科学生,要根据工程背景和专业课程实际采取小设计、小答辩的形式,比如《VHDL语言――硬件描述语言》课程,可以让学生设计不同参数(每人一组参数)的数字滤波器或者设计具有不同功能(闹铃、定时)、不同时制(12时制、24时制、26时制等)的数字钟,学生设计好之后再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答辩(答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个别学生请他人代劳)。这样不仅考核了学生掌握和应用VHDL语言知识的水平,还附带考核了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等课程的知识水平。对于文科学生,可以采取让学生根据所学课程,深入企业、社会进行专题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向各类刊物投稿,对于公开发表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各种各样的考核模式,真正能够考出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考试结果,认真分析、总结,从而培养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

4.充分利用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企业或者科研机构中建立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可以解决高校学生科研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场所等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实践,也需要知行结合,学校要积极在大学四年级上半学期安排学生有1―2个月的实训实习时间。师范类学生教育实习要有实习学校,非师范类学生实训要有相应的企业或者科研机构。在实训实习期间,学生要能融入到企业现场的班组中去,能够比较全面掌握一个专业、不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2003年起,江苏技术师范学校尝试采取选送一些有就业意向的学生直接到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做毕业论文的方式,这种方式类似于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做毕业论文的形式,即学生有两位指导教师,一个是学校教师,主要负责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另一个是企业具有副高职称的工程人员,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工程和技术指导。实践证明这种利用实训实习基地真题真做的方式,成效显著,2003年第一批去企业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基本上都被联想、梅特勒・托利多等知名企业录用,迄今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因此高校要积极“联姻”,保证有足够多的实训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万静,胡军.想做个“三无”校长[N].南方周末――文化版D25,2006.11.16.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6)

关键词: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科研能力;培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43-02

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当前化学实验特别是有机化学实验已经成为高校新的污染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有机化学实验药品的用量急剧增加,化学实验教学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实验教学手段的过于陈旧,阻碍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是预先将实验目标、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设计好,学生只需要按照上述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可。这种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只是让学生对现有实验方法的一种验证,但由于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自由探索。

2.实验过程中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违背了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常量性质实验和制备实验是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的主要核心内容,易挥发性溶剂和毒性试剂的使用偏多,实验过程中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传统有机化学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内容为主,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教材所写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即可,不利于提高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科教兴国战略与质量工程建设的实施对高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经济、安全、高效、低污染的新型实验技术手段,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显而易见的,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对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重点推广尤为重要,因为它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微型制备实验把合成产物的数量控制在不超过后续测试的需用量作为一项原则。在满足实验所需获取的化学信息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使原料试剂的用量大幅度地降低,减少了化学反应对环境的污染。这种微型制备方法,非常规化学实验的简单缩小,大部分是近代科研方法的模拟,将合成与鉴定结合在一起。通过由常规到微型实验方式的演变,使学生体会到如何利用有机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来重新设计、改造、组合各种仪器装置,以满足不同的实验要求。

二、与传统实验课程相比,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色

1.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塑造绿色化学的环保理念。实验内容上秉承传统方法与实践创新知识相结合,在保留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和经典有机合成实验内容的同时,将不断发展中的有机化学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扩充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等相关内容。

2.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对实践课程教学最新进展的及时掌握。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不仅缩短了反应时间,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效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还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加强以及绿色化学理念的建立。

3.由于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试剂用量较少,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因试剂使用量大、原料价格昂贵、溶剂处理危险等问题,使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开展,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的培养主要考查学生对科研信息的全面收集、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以及积极实施的能力。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效途径。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工作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预习报告除了包括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图以及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充分地利用校园网图书馆的丰富资源,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反应物、产物、溶剂等相关的理化性质、毒性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养成主动掌握化合物性质的习惯。

2.有利于本科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巩固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单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技文献的查阅能力。改变学生实验过程中完全依靠老师的不良现象,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以满足现代科技社会对化学专业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3.有利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往往是“按部就班”,由于有机化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机会很少,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正确引入,使得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进一步微量化,为实验方案的重新设计和修订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对激发本科生的创造欲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本科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建立。对于有机化学反应,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产生有害物质的化学药品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涵。它对化学药品的基本原则是不用危害品,减少用量,回收并循环利用。微型有机化学实验降低了化学试剂和药品用量,节约了化学实验教学经费的支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实验过程中“三废”的产生,降低了对实验室环境污染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排放。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灌输预防化学污染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

5.有利于培养本科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是对常规化学实验的重新设计和再实验,通过使用微量试剂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所以说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并不是常规化学实验的简单缩小。因此,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要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由于试剂用量少,实验装置的尺寸相对较小,实验过程中容易引起反应物和产物的损失,这对反应产率的高低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细心、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利用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例如多安排一些合作性较强的实验,带有研究性、探究性的实验以及综合趣味性的实验,这些实验单凭个人力量很难完成,需多人参与完成,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通过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得成功。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表现欲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通过对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分析、思考与合作,建立起与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四、微型有机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摸索和探求,微型实验产品量少,做实验需要小心谨慎,特别仔细、认真,对称量仪器精度自然要求会比较高;微型实验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更细心、更高的实验技能和技巧,开始不容易掌握要求很精细的操作,需要用常规实验启发或者引导;此外,微型制备实验相对损耗大,易造成产率偏低,与生产实际偏离较大。所以在积极推广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正确看待常规有机化学实验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微型有机实验与常规有机实验的关系,合理安排两者比例。常规实验与微型实验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如何合理安排是关键所在。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微型化学实验和常规实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两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水平。

总之,微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将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既注重实验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强化,也重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相信通过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够使微型有机合成实验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得到进一步推广,从而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慧泉,马继龙,朱美安.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2):73-76.

[2]黄家锐,唐凤.综合化学实验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3):140-141.

[3]努娜,莫日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其改革[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45-46.

[4]王海滔,余振强,陈彦涛,吕广辉,刘波.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学,2010,38(2):202-204.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篇(7)

关键词: 本硕一体型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科技教育的发展愈发重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当下,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主体,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符合大众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现有体制下的我国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仍然较为薄弱,特别是本科生与硕士生的创新培养机制还存在较多漏洞,如部分高校忽视本科教育的发展,在师资、科研、实习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过度偏重硕士生教育,实行分制分管的管理模式,降低了本科生整体质量,最终难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需要,顺应高等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调整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体制,切实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注重教学上的适度衔接和融合,着力构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制。

二、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定位

(一)科研能力的内涵

所谓科研能力是指人们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领[1]。任何一项工作,即使是最简单的日常行为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包括拥有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应具备的特殊能力。笔者认为,科研能力是集观察、记忆、想象、实践等一般能力在内同时又囊括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科学归纳总结和撰写科研论文等特殊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反映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与综合国力提升的基本手段,有利于大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有助于高校教学活动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自2007年起开始在部分高校顺利实施并不断推进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为在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提供了参与到科研创新活动和更多的创新实践的机会,逐步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2]。

当然,重视和鼓励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意味着要求学生必须取得显著的科研成就,而是力图使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创新思维,逐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1.学习氛围欠佳。

当前的大学教育仍然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的直接目的便是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疲于应付各类考试,对知识的理解难以透彻,独立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更是极度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创造性难以得到开发。

一方面,尽管大学拥有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部分学生在摆脱中学高压束缚后往往变成“脱缰的野马”,沉溺于“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当中,学习兴趣与动力大大降低。大学课堂中迟到、早退、睡觉、聊天、玩手机等违反基本课堂纪律的行为屡见不鲜,同时部分高校老师对于学生此类行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的课堂环境下教学氛围、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仍然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调动。

2.学生科研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科研活动的认识和定位模糊不清,有待进一步明确,具体表现有:其一,缺乏基本的科研意识,将科研活动简单地理解为开展实践活动、撰写研究论文,同时又缺乏浓厚的科研兴趣,对诸如“创新训练项目”、“挑战杯”等科研项目的实际参与率低;其二,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团队精神,科研热情不高,能力不强,而又懈于自我“充电”,对导师依赖性强。

(二)本说体制衔接存在缺陷

1.学习氛围欠佳。

一般而言,本硕教学作为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均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与专业特色,本硕衔接体现出本硕教学的连贯性。我国许多高校在本硕体制衔接上仍然存在诸多缺陷:首先,本科生教学与硕士生教学在专业课程方面缺乏阶梯性,且教学内容并无太大差异,学生探索积极性很难得到提高,专业知识基础自然难以打牢;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上仅仅停留于理论讲学,缺乏足够的实践调研,学生对知识的强化不到位;最后,“课程短、作业少、应试简单”是在课业设置方面反映出来的又一欠妥之处,学生往往因为作业少、考试简单而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一旦学生自觉性差,同时又缺乏有效的外界监督,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差强人意,这将令课程教学显得毫无意义。

2.导师制遭遇诸多阻碍。

其一,由于学校是一个集教学与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特殊团体,且目前我国高校中部分导师在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基础上同时担任了社会行政职务,由于忙于政务,指导学生的时间有限,往往采取“重知识灌输,轻方法传授”的教学模式,追求课堂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培养硕士生独立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3]。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绝不仅仅依赖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领悟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两者的有机结合、合理搭配才是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

其二,导师与学生角色定位畸形。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往往是培养和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不少学生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以消极懈怠的态度对待科研活动。在他们看来,自己只不过是导师的“临时工”而已,从事琐碎、无关紧要的杂事,而所谓的科研课题研究只不过是“老板”布置的任务而已。殊不知,正是从科研活动的点滴参与中逐步积累经验、掌握技巧,科研能力才得到提高。与之对应的是,相当部分导师同样抱有类似的心理,视学生为自己从事科研活动的服务人员,因而他们在工作中所从事的往往是一些没有价值的、低学术含量的课题工作。可以想象,在这种畸形的师生关系中,利益已经成为捆绑彼此的枷锁,学生只能在大量的繁琐低级的重复工作中既耗费精力又虚度年华,科研创新能力谈何提高?

四、“本硕一体”角色定位

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本科生教育与硕士生教育处于两种相互独立的体系中。首先,由于本科阶段强调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学习,重视理论教学但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和科研锻炼,因而学生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在硕士生阶段注重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往往是本科生所欠缺的。其次,由于硕士生阶段实行导师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应试教学的局限性,但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却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旦学生没有较强的自制力,即使在他们向来擅长的理论知识学习方面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不少学生在面临从本科生——硕士生的角色转换时往往陷入一个比较迷茫、不知所措的局面。结合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际,我们提出旨在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硕一体”型培养模式。

“本硕一体”顾名思义,即是本科生教育与硕士生教育相互联系、充分互动的培养模式。在教学方面,针对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的“尖子生”成立类似于北大“元培学院”、浙大“竺可桢学院”性质的实验班,进行重点培养,推行低年级基础教育、高年级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路径。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的基础上可提前适应硕士生教育,学习部分硕士生阶段专业理论知识。在科研实践方面,由导师牵头,本科生与硕士生参与,共同从事导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不断加强本科生与硕士生的沟通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导师指导学生的科研实践工作,传授经验与技巧,弥补学生自身的不足。与传统“满堂灌、填鸭式”型教学模式相比,“本硕一体”型培养模式侧重于阶梯式综合素质训练,即在本科阶段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硕士生阶段强调科研实践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不断加强本硕生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形成本科生与硕士生的“双向互动”。

五、“本硕一体”培养对策

为保障大学生科研活动有序进行,高校应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建立针对本科生与硕士生科研活动的学术竞争、导师选聘制度、学术交流制度和激励制度,营造学术自由、宽容的创新文化环境,使师生能远离浮躁名利,专心沉潜于科学研究工作[4]。

(一)本硕一体化培养方案

通过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选拔策略,择优录取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的本科生作为“精英式教育”的培养对象,单独编班,重点培养。

在专业培养方案上,前期学生主要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及通识课程;中期则以专业核心课程和个性课程为主,后期开始科研训练和专题研究,并完成科研论文,为本硕衔接打好基础。在奖惩考核制度上,以普通奖学金为基础增设科研奖学金,奖励那些考核达标且在科研学术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生,考核不达标者取消重点班学习资格。

(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1.精选教学内容,避免形式化作风。

严守教材关,不断提高教材质量;注重教学形式改革,避免课堂氛围过于单调,通过诸如现场情景模拟、团队合作、多媒体互动等各种形式的教学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2.调整课程设置。

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调整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搭配比例,在重点学科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师资力量的竞争力。同时在适当增加基础学科比重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合理分配理、工、文跨学科课程设置,保证各类学生都能接受不同种类的知识。

(三)改革教学方法

1.重视启发教育。

立足于传统教学,弱化理论知识灌输,同时又不忽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给予学生充足的消化知识的时间与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维的引导者,通过介绍部分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导大学生关注和讨论学科中具有争议性和不确定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拓思路,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

2.重视导师指导。

大学导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提高修养。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研技巧与操作经验,解其不惑、答其所问,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导师不仅为学生剖析疑难,而且指示学生修养之法,学生受导师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品德与学问俱进。

(四)创建“本硕一体”科研团队

1.本硕合作,组建科研团队。

鼓励本硕生在组建合作团队的基础上,对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外,协助导师开展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三方的团队合作大大提高科研工作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实现本、硕生的优势互补,为培养高素质的科研创新人才提供便利的条件。

2.建立兴趣小组。

创建“本硕一体”的科研兴趣小组,由校方提供必备场地、器材设备及书籍资料。组织成员定期开展科研研讨会、学术沙龙,交流心得体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思维。

(五)完善培养考核体系

传统考核体系通常以文化成绩作为重要参考指标,致使学生片面追求优异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习方法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因而可通过在考核过程中加入科研创新成果、实践评价学分等一系列元素完善考核体系,例如但凡参加校级科研、创新、实践类比赛并获奖即可增加一个素质学分,市级比赛两个学分,省级、国家级比赛则以此类推;也可根据高校具体实际将指标量化,提高其可操作性。

六、结语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竞争的核心。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源头和知识转化的重要基地,具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三重功能,在创新型国家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有赖于科研意识、创新思维、科研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高校急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制,尤其是激励机制,注重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他们提供正确的科研导向,保障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实现创新性教育的互动,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出可切实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意中.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构想[J].南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2):41.

[2]冯林,张崴.质量工程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2729.

[3]李嘉曾.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