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采购管理的要素

采购管理的要素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6 08:22:54

采购管理的要素

采购管理的要素篇(1)

材料成本是施工项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工程材料费用占施工项目成本高达60-70%,而其他方面成本加总也不过30―40%,按重点管理法的基本原理,进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重点是控制材料成本,相对于其它方面,节约潜力最大。因此,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对施工项目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的主要环节

(一)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

材料采购量对采购价格的影响。在较发达的材料市场,一般都是材料供大于求,材料采购量大,对供应方有较大的吸引力。此时,买方就处于较主动的地位,一般成交价格也就较低。

材料采购量对资金成本的影响。材料采购量较大,一般所需资金也就越多。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相对来说,材料成本在增加。与前一点矛盾,具体可以这样处理:

材料采购量虽然量大,但在材料供应方式上可分期分批供应,在材料结算方式上,也采用分期结算,可有效降低材料采购资金占有成本。

比较增加材料采购量所降低的采购成本与增加资金占用量所增加的资金成本孰大孰小,来判断是否增加采购量或增加多少采购量。

材料采购时间对采购价格的影响。建筑施工材料价格波动一般较大,在不同时间购买,供需状况不同,采购价格也不同。若能准确预测材料价格的波动,对节约材料成本影响较大。

(二)材料采购

依据材料采购计划,在具体进行材料采购时,除了前面介绍的采购量与采购时间对材料采购成本的影响外,还包括以下方面:

材料供应方的选择。不同的供应方,在材料价格、质量、履约能力、价款支付方式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施工项目应依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供应方。一般程序如下:

市场调查。材料采购人员应当非常熟悉材料市场,方能合理选择供应方,正确采购。

选择供应方。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重点管理法的应用。施工项目使用的材料种类是很多的,对不同材料采购,因市场状况、涉及金额的多少是有很大差异的,在选择供应方所花功夫也应有很大差异,要体现重点管理。其次是选择供应方应考虑引入竞争机制。

签订供应合同。

采购人员素质。材料采购是材料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是控制材料成本最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控制材料成本的效果,重点是看材料采购人员工作情况,材料采购人员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能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

(三)材料保管

加强材料保管,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方面。材料保管对材料成本的影响表现在:

避免材料失。若保管不善,施工项目上较贵重的材料就易丢失,会增加材料的购买量,从而增加材料成本。

避免材料变质。材料保管人员应依据材料特性,注意各种材料的保管,不注意就会使用不合格材料,影响工程质量。

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降低材料成本。

三、控制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的措施

(一)材料管理人员的选择

材料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重在是否有能力有效降低材料成本,这取决于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施工项目材料管理人员主要有两个岗位,一是材料保管员,二是材料采购员。对材料保管员,其工作较为简单。主要要求是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经验,一般就能较好的开展保管工作。相对来说,材料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采购环节是影响材料成本的关键环节,影响材料采购成本的因素又多,所以本文重点谈材料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材料采购人员的素质主要看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

对材料管理人员,要求能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能遵守企业和施工项目的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责任心,最大幅度的降低材料成本,要坚决避免材料采购中违法违纪情况,否则是不可能有效降低施工项目材料成本。所以,思想政治素质是选择材料管理人员的前提条件。

2、业务素质

在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若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则材料管理工作就能较好开展,材料管理人员的的业务素质包括:

有工作经验,熟悉建材市场。具备工作经验,可尽量减少工作失误,为更好降低材料成本提供了基础;熟悉建材市场,减少了市场调查工作量,能较好利用以前建立的合作关系,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能灵活运用各种采购方式。合理选择采购方式,是降低采购工作量、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途径。要能体现重点管理法的运用。

较强的合同谈判能力。材料采购人员具有较强的合同谈判能力,首先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其次是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

市场嗅觉灵敏。材料采购人员若能敏锐的洞察各种因素对材料价格的影响,则在建筑材料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遇材料价格上涨。提前采购材料;遇材料价格下降,到需要时才采购材料,必能降低材料采购价格,从而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二)材料管理人员的聘用

材料管理人员的聘用是通过《骋用合同》的形式表现。聘用合同的内容是对材料管理人员合理管理的基础。聘用合同明确工作期限、双方职责、双方权利等等。我国施工项目经理素质参差不齐,若施工项目经理素质较高,能意识到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则在聘用合同中会包括这样一些内容:材料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不低于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一般水平,对采购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的办法应明确,依据考核情况应明确奖惩标准,按合同一定按时实施奖惩。

(三)健全材料管理制度

材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材料验收制度、材料保管制度、材料发放制度、材料核算制度、材料管理奖惩制度等等。这些管理制度是材料管理人员进行材料管理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健全材料管理制度是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

(四)定期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对材料管理人员的工作依据聘用合同和项目部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宜每月进行一次。对材料采购人员的考核主要看材料采购是否能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如何?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如何?

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主要依据下式:

材料采购成本降低(超耗)额=材料采购预算成本-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采购管理的要素篇(2)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程;材料采购管理;成本控制

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数量增加且规模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石化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就需要强化项目材料采购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促进采购管理能力的提高。本文中笔者由此展开相关论述,并给出具体的成本控制措施。

1石化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现状

材料采购是石化工程项目建设展开的基础,而在整个材料采购管理活动中,采购成本与采购效率是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指标。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采购是石化企业获得工程材料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材料采购管理直接影响到石化工程项目正常开展及成本控制。如今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石化企业想要生存发展下去就需要重视材料采购管理工作。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石化企业都将材料采购管理纳入到石化企业管理范畴中,而且在石化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技水平的发展石化企业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引入到材料采购管理中,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但提高采购效率及质量还能了解到供应商的详细情况,确保采购过程中成本的合理性。虽说目前我国石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管理质量,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2影响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因素

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自身工作经验,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2.1价格因素

采购价格是材料采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采购的价格比较低,相应的采购成本也会降低,有助于提升石化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如果采购价格较高则会增加石化企业的采购成本,进而影响石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灵活性。

2.2数量因素

采购数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例如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区别。一般情况下,面对同样的供应商,材料采购的数量越多,所获得的优惠会更多,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成本。

2.3信息因素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流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就给石化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但是综合而言,我们在采购材料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产品本身的价格,同时还应将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等考虑其中,而物流信息就是其中需要研究的因素。

2.4人为因素

采购人员是材料采购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采购人员的综合素养也是材料采购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素质过低的人员可能会有一些违规的行为,从而给石化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专业的采购人员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得石化企业的材料采购与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3石化工程材料采购管理的成本控制措施

3.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采购环节,采购人员需要秉承着适度适量原则,避免出现采购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开始采购前做好相应准备,了解市场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采购方案,包括采购范围、距离与价格等,选择优质供应商与确定运输路线;选择合适采购时机。结合工程进度与需求合理安排采购顺序,避免材料长期堆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降低材料耗量;控制材料发放,对工程施工环节材料的领取与发放工作进行严格控制,推行实名制领取方式,同时确定施工中材料的具体应用。与此同时,设定专门的检查岗位,安排专人定期盘点材料,对比材料实际消耗量与涉及预期消耗量,调整材料浪费的部分,降低成本耗量。

3.2做好成本预算的控制

企业核算造价成本时,可以利用工程报价清单的方法对造价成本进行科学预算,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将成本控制向市场与公开方向推进,通过市场调节的方式进一步降低施工造价成本。当工程施工方案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时,可以采用单方造价包干的方式,明确施工环节中涉及的材料品牌、价格与数量等,规避垄断情况的出现。目前我国石化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施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同时控制施工造价成本。

3.3深入分析采购环境

市场环境的变化对设备采购和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前的采购环境进行全面性分析,尽可能的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一方面,构建有效的市场信息机制,收集和整理不同阶段的市场信息数据,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并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进行预测,这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采取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建立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平台,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对采购环节实行有效的控制。该平台能够将采购工作有效的联系起来,能够有效的提升采购效率,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4结语

石化工程项目建设时,建设方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合理控制项目采购管理成本,进一步降低材料采购风险,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分析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管理中如何有效展开成本控制工作。

作者:赵忠洵 单位:洛川县交口镇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物资管理部

参考文献:

[1]宋绍华.石油化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措施研究[J].化工管理.2016(08):24.

采购管理的要素篇(3)

关键词:制造企业 物质采购成本 探讨。

0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企业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采购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一般要占到企业销售成本的40- 70% ,因此控制采购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和采购从业者的工作重点。有研究表明,降低采购成本 1%可以使企业利润增加 5%- 10% ,在目前企业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降低采购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中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如何控制物质采购成本对于提高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传统的制造企业物质采购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计划预见性差:很多企业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脱节,请购计划零散,不能形成批量集中采购。

1.2 管理功能弱化,重作业层面,缺乏战略规划:企业重日常工作,轻日常管理,没有长远的管理规划,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1.3 供应商管理不到位: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供应商绩效考评体系不健全。

1.4 采购方式单一,总体成本偏高。

1.5 缺乏科学的采购物质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对采购人才队伍的培养重视不够。

传统制造企业在采购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因素对采购物质的采购方式、采购技术的灵活运用、采购人员的培训以及采购信息的管控等方面做得不到位,以致采购成本高、采购效率低。另外对供应商关系的定位不够准确以及采购组织模式不够适宜,对传统采购方式的弊端以及对物质采购成本控制理念认识不足。

2 制造企业控制物质采购成本的对策。

2.1 适宜的采购方法。

2.1.1 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就是要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下,将多家为企业提供各类物资的合格分供方引进内部,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促使其进行有序的竞争,让本企业最终获得优质、优价的物资。招标采购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在组织招标时可以跨部门参与,由供应、生产、财务、技术、审计等共同完成。通过招标,集体决策,获得规模效益,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

2.1.2 集中批量采购。

集中批量采购充分体现采购规模优势更大化的特点,其优点是集中数量优势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形成稳定的供应基地。集中采购主要是提高同类物质资源的集中度,其任务是对现有零部件及原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采购物质分类及标准化为基础,尽可能将同类产品向一家或少数的供应商整合集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和总体费用。

2.1.3 电子采购。

电子采购既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也是采购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是形式上和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的改变。电子采购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电子信息数据,可以了解市场行情,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和采购决策。ERP 系统管理为生产、采购、库存系统订制管理,为库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了基础,有条件的可以建立采购方与供应商信息互联平台,降低库存。通过供应商自动补货控制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2.1.4 采购物质分类成本控制。

为使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应该对物质分类管理控制。采购物料按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和使用资金额度的比重,分为重要物料和一般物料。分类采购的原则对一般竞争力强的大路货集中供应商,对重要的、稀缺的、垄断的物质要积极开发有潜力的供应商;对公司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的核心物质,应采取与供应商结盟的战略采购模式。

2.1.5 适量的储备。

建立合适的存货量,有效控制人力和搬运费用。储备过多,加大了资金占用;仓储少,影响生产使用,如何做到即不影响生产使用又不过多占用库存资金的最佳平衡是降本增效的关键。

2.1.6 准时化(JLT)采购是理想化的采购方式,在日本部分企业实行,以丰田公司最为典型。准时化采购即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数量,恰当的方式,采购恰当的物质。受企业管理水平的限制一般企业难以实施,笔者认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管理水平,适当借鉴采购理念适当应用。

2.2 具备合理的组织机构采购模式。

目前,企业的采购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分散型采购组织模式,第二类是集中型采购组织模式,第三类是复合型采购组织模式,第四类是集散型采购组织模式。采购的总的发展趋势从无序到有序,从分散到集中,组织要建立适合自己的采购模式,还要依照企业自身特点灵活运用。

集中采购组织模式是制造企业比较有效的控制采购成本的模式之一。集中采购就是在公司总部成立统一的采购中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汇集调整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子公司及分公司的物质需求,进行集中订货。对所需物质集中采购,集中管理,从而达到降本增效获取良好供应商的一种管理模式。

2.3 科学规范的供应商管理机制。

采购工作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供应商的选择是否正确,供应商是整个采购流程的源头,一定要从源头上把关。供应商的管理首先要把好供应商进入机制的评审关,要三证齐全,主营业务,尽可能选择生产商,而不是贸易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保障价格优势,保障供货质量,降低采购风险。

对供应商分类管理。首先应当对主要采购品种的分类,占 80%采购成本的 20%数量的为核心 A 品类供应商,考虑这类材料采购的数量、需求、规格、价格,质量等采购管理类别,重点选择该类品种的供应商开展工作,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单。第一,与合格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品质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同时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实行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第二,供应商绩效考评管理。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动态考核体系,从价格质量交期服务等方面的供应商行为作为绩效考评指标,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是增大或减少供货数量、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依据,实行优胜劣汰,对供应商造成竞争压力,实现有进有出的供应商动态考评运行体系,从而有效的降低采购总体成本。

2.4 全员采购成本理念。

现代的企业经营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企业管理目标,不但要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考验,同时力求让企业利润得到最大化。成本效益观念作为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的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以最小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经济利润。成本控制体系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全员成本意识。没有全员的共识,各项成本是无法管理的。节约成本即增加利润,只有建立了这样的意识,各种方案就才可能实施。建立全员的成本意识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和保障,是为更加有效的对成本进行管理,增加企业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是控制采购成本的重点,采购员除了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外,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公司产品和物料做到清楚掌握,对公司的主要物料的市场起伏变化了如指掌,只有对以上情况的完全掌控才能按照公司的规定办理各种采购手续, 才能签订合同控制交货,才能对所购物质的价格、质量、交货期以及服务等负责。才能在谈判中对供应商做出最优化的选择,所以公司应不断对采购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5 灵活的采购技术应用。

2.5.1 材料标准化,制造企业的特点采购物资的多样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辅材、设备和零配件,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符合企业设计的要求,同一种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规格。因此生产企业采购的物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由于企业研发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来满足用户需求,从而造成物质供应复杂多变,因此要对物质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设计或设备采购使用通用规格,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建立标准的物料分类和物料编码库,统一公司的物料基本信息,整合后便于集中批量采购。

2.5.2 价格与成本分析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方是非常重要的。采购首先要了解所购物质的成本结构,制造成本,利润水平等,只有对所购物质成本分析,庖丁解牛,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了解所购物质的价格是否公平合理,才能赢取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采购谈判中有理有据取得主动权,增加供需双方透明度。

2.5.3 关注采购品总成本,总成本并非简单的采购单价,而是物品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成本。除了价格因素外,还要考虑非价格因素对总成本的影响,如质量因素,付款方式,质保售后服务,运输方式等以及采购品对公司产成品质量、效率、安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素, 低价格可能导致高的总成本,却有时往往被忽视。采购决策影响着后续的产品质量、维修、调换乃至产品的更新换代,因此必须有总体成本考虑的远见,必须对整个采购流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成本和其他相关的长期潜在成本进行综合评估。只有通盘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决定,每个因素都可能对采购方的成本起到直接地,间接地,不同程度的影响。

2.6 广泛的信息支持价格判断。

采购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采购成本,是物质采购的重点,价格的确定应该以充分的市场信息为依据。第一,利用价格网络平台如专业互联网,行业网站,相关网站关注最新的市场行情动态,了解最新的相关原辅材料价格信息。第二,把公司整合的采购信息发布到互联网,并定期更新,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供应商。其三,完善以往采购记录,建立采购价格档案,原则上当前采购价格不能超过历史价格,如需调价,要有价格审批依据及物质成本分析报告。防止一切不合理涨价行为,以此控制采购物质成本。

采购物质管理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工作,既要保障供应,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又要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企业供应部门要紧紧把握重点环节,采用适当策略,增强成本管理理念,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措施,达到保证生产经营供给,降低物质成本,实现企业控制成本,节源开流,增收节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奎,王生平主编《。采购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年版。

[2]李敏著《。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采购管理的要素篇(4)

关键词:高职;采购与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31-0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生产和销售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直接推动了采购和供应链的全球化,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采购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约了采购与供应管理战略地位的提升。因此,探索满足市场需求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日益活跃,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国际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环节,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基地。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政府采购这三大需求,已经促使采购管理队伍的迅速壮大,并由原来的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一方面,大批外资、合资企业涌入,他们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业经验的采购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企业逐步认识到采购成本节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价值,必须迅速提高自身采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同时,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涉及面广,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有采购行为,都需要采购与供应管理方面的人才。

随着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化,政府机构加强了对采购行为的规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实施以来得到快速推广,在节约财政资金、加强廉政建设方面成效显著。通过规范的符合国际市场运行准则的采购行为增加营销价值、获取政府订单、进入国际市场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改革及有序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对加速培养专业化和复合型政府采购人才、加强政府采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采购职业人员需求巨大,高级采购职业人员短缺尤为严重。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采购计划、采购项目管理、招标投标、谈判签约、物料监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专业采购人员是非常稀缺的。

高校毕业生是采购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我国高校的采购专业建设已经严重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列入采购专业,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在财经大类里也没有列入采购专业。虽然一些高校尝试在其他专业下开设采购管理方向,或者被批准为目录外新专业,但数量不多,其所培养的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全国自学考试涉及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但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力比较有限;职业培训主要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主,而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认证费用高昂,良莠不齐。上述因素交汇在一起,影响了采购人才市场的规模和质量,制约了我国采购职业的发展和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采购人才需求的猛增,另一方面,教育滞后导致的人才供给不足以及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不足,由此产生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开发是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的基础。转型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增加对人才素质的开创性、主动性和应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采购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普遍很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知识覆盖面和专业能力比较欠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09年《中国采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采购管理的总体水平仍不高,表现为一些采购绩效指标不高;采购绩效与公司目标设计的结合不够紧密;采购部门在组织中的战略作用并未充分显现;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等。成本控制是采购对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贡献,商品质量、原材料市场和人才问题则是采购管理面临的三大主要挑战。

基于采购与供应对企业成本的节约效用,高层领导应更加重视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战略性特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创新的思路,加快培养和储备具有战略思考能力的采购与供应专业人才,构筑更具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解决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必须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多途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采购与供应管理向供应链和价值链升级的需要。

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及培养方向,依据职业能力和素质构建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弥补高等教育对采购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推动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需求驱动的高职院校采购与

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和建设理念 (1)专业定位。以供应链中的采购与供应活动为工作内容,以完成采购与物资供应为任务,为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外资企业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以提高采购与供应效率,发挥采购利润杠杆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2)建设理念。以市场需求和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典型采购与供应流程(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设计理念,设计7个任务模块,并提炼每个模块对应的职业能力,构建融理论知识、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于一体的“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掌握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熟悉采购相关业务环境及采购与供应业务运作流程,具有供应商开发、采购与供应、库存控制等核心职业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职业范围和职业发展 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起步岗位是从事基层操作的采购员、采购助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按照采购职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向管理级和规划级岗位晋升,具体如表1所示。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具体如表2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典型的采购与供应流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设计理念,对7个流程环节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和提炼,确定每个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并依据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设计了相匹配的12个任务模块与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训、实践课程。为了加强对采购与供应基础理论的理解,还设置了4门基础课程。由于政府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国际采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应根据不同采购类型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具体如图1所示。

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为加快采购人才的技能培训,规范采购行为,统一操作标准,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对从事采购行业的人员实行资格化管理。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利于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同时应按照采购职业资格标准整顿现有的采购队伍,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使采购人员的操作技术与技能更加趋于正规化、规范化。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采购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做好采购职业资格的认证和对接,鼓励学生获取采购职业资格,将有助于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进入采购职业奠定基础;高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可使毕业生能顺利地向采购职业人员转变,而采购职业资格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构建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三种国外证书和三种国内证书,国外证书包括: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的CIPS认证;美国采购供应协会的 CPM(注册采购经理)认证;国际贸易中心(ITC)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资格认证。国内证书包括: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采购师职业认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颁发的CPS证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采购师认证。这些证书各具特色和适合范围,有的还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学历方面的要求,对在校学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和特色选择符合条件的证书,并实现证书与教学的对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采购知识和能力,为将来的认证奠定基础。

纵观采购与供应的战略作用和发展趋势,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要分别研究其运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做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统一协调,构建多层次、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非常重要,这也是未来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黎明.应对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未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62-65.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09)[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3-18.

[3]倪东生.构建我国国际化采购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10):32-35.

[4]宋玉卿.采购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0(9):146-147.

[5]倪东生.政府采购领域专业教育的作为与突破[J].中国流通经济,2011(8):79-83.

[6]冯华,宋玉卿,郭红莲.建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05(5):119.

[7]况敏.对职业导向的高职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18):49-51.

[8]王焕琦,杜培革,张丽华,安丽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12-14.

[9]魏银霞,郭庆.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0):38-39.

[10]刘东波.论高职院校“职业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7):28-29.

采购管理的要素篇(5)

关键词:政府采购;采购监管;区级政府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42-02

一、区(县)级政府采购监管的现状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区(县)级的政府采购经历了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严格遵循《政府采购法》,秉承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狠抓制度机制建设,逐步落实各项法律制度规定,政府采购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采购范围和采购规模不断扩大,采购行为和程序不断规范,基本实现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电子化采购工作和采购预算编制工作也正在积极有序的推进。《政府采购法》的实施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反腐倡廉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监管方面,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在公共产品采购市场中的监督主体实际上尚未统一,有关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供电、供热等政府公用事业的采购项目,涉及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国家稀缺资源和国家利益的公共采购项目等,大部分还没有进入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督视野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讨。

二、政府采购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政府采购部门内控机制不健全

机构职责不分,权利不明,自裁自审的内部机制很难体现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原因之一是采购市场混乱,例如政府采购的多头执行体制导致多数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都设在财政部门,这种将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与集中采购机构合署办公的操作模式很难实现相互制约。原因之二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或行政错位,基础性工作不到位,在不经意间把政府采购工作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转嫁给了采购中心,使采购中心工作很被动。

(二)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不强,监管意识淡薄

此问题的主观原因是由于多数集中采购机购人员是从财政部门内部调剂而来,并非为机构内部岗位设置而定,或公开招募的专业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很难达到《政府采购法》规定的要求;其次是相关部门对《政府采购法》制度培训宣传力度不够,对采购人监督机制缺乏刚性要求;客观方面我国预算编制滞后,致使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实施困难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例如有些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往往是领导说了算,采买随意性大,缺少政府采购法制观念的约束。也有一些单位用计划替代预算,集中采购效应很难体现等。

(三)政府监管部门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

一是对政府采购人员监督力度不够,有的监管部门人员甚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有意对采购资金审核不严,不按预算控制政府采购,让许多没有采购资金的项目进入采购法定程序,致使供应商合同款被无限期拖延,履约困难,影响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监督管理程序不规范、不到位。例如很多时候监管机构只能监督开标现场的程序,一些前期和后期的暗箱操作无法监督到位,致使度身招标和暗中陪标现象屡有发生。

三、完善区级政府采购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建章建制,整合资源,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是规范运作之

根本

一是通过出台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改变目前区级政府采购中心设在财政部门的现状,清楚界定和规范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采购中心的职责,明确其权利和作用,形成各职能主体权利制衡、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协调格局。二是完善政府采购预算控制制度,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政府采购预算资金执行情况预警机制,积极采取措施保证采购计划全面合理有效执行,避免盲目或超预算采购现象的发生,使政府采购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二)提高人员队伍素质,约束采购人行为是政府采购之保障

首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用人创新机制,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廉洁自律的高素质政府采购专业队伍。他们不但要精通业务技能,还要通过廉政建设,打造一身过硬的,能抵制各种利益诱惑的职业素质。有关部门要定期对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状况定期进行考核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要建立采购评审专家库和完善专家评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从立项源头、采购流程、现场管理、履约验收等各个环节上,借助专家智慧,规范监督采购行为,全面提升采购质量。最后要根据政府采购法规要求,制订详细的采购人行为准则,刚性约束,明确采购人的责权利,采购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经办与审核、验收与记录的等不相容职务相互牵制,并且相互分离。

(三)建立政府采购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制约机制

第一要完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协调机制。财政部门监督、审计检察机关监督、各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稽核监督要统一协调,建立统一的监管规划方案,建立长效机制予以监管。第二是政府采购的内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集中对采购价格、资金使用效果、服务质量、信誉状况、等环节进行监督考核,定期公布,督促管理。第三通过社会媒体和公众监督,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防止分散采购的分散腐败转化为集中采购的集中腐败,在政府采购具体运作过程中,定期将采购机构、采购人员、采购项目、招标结果向社会公布,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第四建立和完善联动的《政府采购法》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震慑犯罪,维护《政府采购法》的严肃性,为更好地搞好政府采购工作保驾护航。

总之,严格执行我国《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规定,就是要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明确职责,加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强化监督,提高工作效率,为反腐倡廉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财政与税收专业规划教材:政府预算管理[M].

[2] 政府采购法[S].

采购管理的要素篇(6)

关键词:物资采购策划;实施与分析;目标采购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一、引言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设计在实施阶段中,项目管理模式已经基本确定,作为施工方如何科学地组织项目物资采购,切实将物资采购的各种可控因素的有利影响发挥到极致,避免不可控的因素的负面影响,就要抓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1)组织因素。组建的物资采购组织需要适应项目组织发展需要,适应于市场需要,物资采购组织需要有较为健全的班子人员、明确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及工作流程组织;(2)管理对策。根据工程投标预算的材料成本为基础,运用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科学编制项目物资采购策划;(3)经济环境因素。实施物资采购策划方案所需的资金环境,根据项目施工资金周转情况,物资采购所能提供的资金条件;(4)技术措施。物资采购组织实施中,由于设计和技术的原因引起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调整或施工机具的变化引起的物资采购变更。

如何抓好以上问题呢?就应该以控制目标采购成本,系统地分析影响物资采购的人、材、机、方法及环境因素,本文就此探析自己对项目施工物资采购的一些认识。

二、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按照国内大中型企业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方式,一般物资采购分公司和项目部两级管理机制,公司与项目部分级分权限对物资采购实施管理,因此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状况制定具体的物资采购管理规划和管理目标,并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网络和规章制度。

公司负责审定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方案和管理措施,负责大宗物资采购立项、定标及采购合同管理;负责考核和评价供应商;负责物资采购具体操作流程的制定和监察;负责建立物资采购数据信息库,收集、整理物资各类物资采购报表,供项目部共享。同时公司必须监督、指导项目部完善现场物资采购管理网络,定期对项目部物资采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项目部根据公司物资采购的管理规划和管理目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制物资采购管理方案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特别是对整个项目施工需要消耗的物资分类别、分进度进行采购策划及分析,选择最经济的并满足于项目施工的采购方案。

三、物资采购策划

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物资来源基本有发包人供应和承包人自购2种形式,项目部在编制项目施工物资进度计划基础上,需要分类策划采购组织方案,主要物资材料的组织方策划方案中,至少制定三种方案以便确定具体的采购组织形式,物资采购策划的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主要物资的目标控制采购数量、价格及金额,主要钢材、胶凝材料、木材、油料、火工材料等分期分批组织采购方案,以及实施不同采购方案的风险分析,方案的优缺点,根据公司审批决策的最终采购策划方案,项目部负责实施。

四、物资采购的目标成本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部进行物资采购成本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工程项目预算中的物资材料成本直接费用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工程项目部中物资材料计划消耗量、预算价格组成,通常来说,物资材料的直接费用作为物资采购控制的估算成本目标,它是建立物资采购目标成本的基础。

项目部作为具体实施物资采购方,它必须根据物资采购估算成本目标,结合公司的预算定额标准及市场行情情况,对项目的物资采购成本进行分解,确定物资采购的目标成本,其中包括物资单价和物资消耗定额。因此根据合同工程量清单核算的物资目标成本就作为物资采购的控制目标。

五、物资采购的实施

(一)物资采购经济分析。物资采购在启动实施前,在对工程合同分析基础上,必须对物资采购环境作系统评估。项目部根据物资进度需求、市场行情、技术革新情况以及采购周期、资金条件等综合情况,对可能采取的方案所发生的采购成本进行预测,并与物资采购目标成本对比进行分析,分析各种采购方案优缺点,从而可以从经济成本上为物资采购决策可行性指明方向。

(二)物资采购的立项。物资采购计划是在物资需求计划、物资现有库存基础上产生,物资需求计划是由工程技术部门根据工程项目承包合同、设计文件、合同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定额资料以及物资分期需求计划组织编制,并经施管部门、经营部门、物资部门参与评审,评审结果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审批后生成,项目部物资部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库存、在途物资情况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生成初步的立项采购计划。

物资采购实行先立项后启动的原则,项目部根据初步的物资立项采购计划提出分期分批新购物资的数量、采购方式意见,报公司审批。公司根据项目施工进度、物资综合资源分布结构,结合技术革新及新材料应用等确定立项采购的成立性或部分成立性。

(三)物资采购方式选择与确定。物资采购方式的选择与确定是物资资采购成本物资的关键工序之一。物资采购包括招标采购、比质比价采购、协商采购和寄售等,不管采取何种采购方式,必须以有利于工程施工进度及成本为目标,项目部可在物资采购立项中,阐述推荐的采购方式及其理由:(1)100万元以上的大宗物资采购,符合招标条件的,实施强制性招标采购;(2)小金额品种繁多的零星物资采购,可实施比质比价采购;(3)符合协商采购条件必须经过项目部物资采购委员会讨论形成并报公司批准后启动。

(四)物资采购厂商的选择、确定及管理。物资采购厂商的选择、确定及管理是物资采购的基本立足点。项目部能正确使用公司的优秀合格供应方的同时,负责评定区域内的物资采购合格供应方。对于以公开招标形式的物资采购,必须将供应商的资质条件具体明确。对于以邀请招标形式、比值比价形式及协商采购形式组织的物资采购,参与投标的厂商必须严格控制来源渠道,项目部等各级机构和个人不得指定或限制具体参与投标厂商的渠道、数量,公司要求项目部对物资采购厂商主要来源于四种渠道:公司评审的全国性范围的年度合格厂商;项目部评审的区域性年度合格厂商;按照资质条件网上寻找的合格厂商;推销或介绍等其他渠道来源的厂商。物资采购厂商的实行项目部推荐、公司批准的方式确定,大金额的物资采购来源渠道要多元化,坚决防范串标风险。

公司和项目部对物资采购厂商实现两级管理。公司负责全国性物资采购厂商的管理、项目部负责区域性采购厂商管理。项目部评审的全国性范围的年度合格厂商,公司可从中选择质量、价格、服务、交货期、资金实力等综合条件优秀的厂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项目部必须强制邀请该协议厂商参与投标,时刻保持物资采购厂商的竞争均衡态势。项目部评审的区域性范围的年度合格厂商,符合优秀条件,也可由项目部推荐、公司评审成为全国性范围的年度合格厂商。

(五)物资采购定标策略。公司和项目部实行分级定标权限,项目部负责采购开标、评标的组织及收集整理记录相关情况,经评标小组评审后,形成评标报告,同时根据公司物资采购供应平台或市场价格水平对物资报价的合理性进行审核,符合100万元以上的物资采购必须报公司审核定标,100万元以下的物资采购定标项目部可在允许的权限范围内定标。项目部要对评标小组形成的评审定标意见进行评估分析。

(六)物资采购合同的风险防范。公司对物资采购合同的风险防范措施为:(1)推行物资采购合同的示范文本,供项目部编制合同文本作为参考,同时对项目部大宗物资采购合同文本进行会审;(2)会审大宗物资采购招标文件。公司对项目组织采购中,对钢材、水泥、地材等主要物资采购的招标文件推行示范文本,并对具体招标文件进行会审;(3)跟踪合同执行。项目部按照季度填报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合同执行的自查,切实消除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

(七)物资采购的业务核算。公司和项目部的物资采购部门都要建立规范化的物资采购核算制度,核算物资采购是否达到原定的目标、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准备采取措施的采购活动进行核算审查,看是否有效果。如物资采购的效能通常运用价量分析法来定量分析物资采购的节超绝对值,将单元工程中预算的直接材料费用与实际采购的价量成本比较得出节超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作为考核物资采购的效能指标之一,若采购发生节约,需要找出节约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监控工序,若采购超支,需要找出超支的因素,并针对主要因素,积极采取对策。

(八)物资采购的纠偏措施。物资采购的目标控制从量、价、质三目标为核心来比较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差异。物资采购从量目标控制主要是对比采购量与定额消耗量及实际消耗量的差异;价目标控制主要是对比采购价与目标成本价及工程预算价的差异;质目标控制主要是对比分析采购的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差异。通常采用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采购成本的“三算”对比,并高度重视事前控制,同时分别对分析可能导致目标偏离的各种物资波动、技术革新与替代等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物资采购应急预案。在采购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采购周期进行定期的比较,当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存在较大差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如有必要,则需要调整控制目标。

六、结语

采购管理的要素篇(7)

关键词:物资采购;采购成本;成本控制

Abstract: Materials purchasing work of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its nature, is not only a production preparation work, but also an important work to broaden sources of income and reduce expenditure. Control purchasing cos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reduce product cost, accelerate the capital turnover, increase efficiency,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rchasing cost, then put forward how to control the enterprise procurement cos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rocurement; procurement cos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75.3

1 采购成本概述 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成本控制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用资金最多,最容易出现失控的环节。采购价格、数量、运输方式等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采购成本。所以,控制采购成本对企业经营绩效至关重要。据悉1%的采购成本降低可以使企业利润提高5%~10%。尤其在采购资金占平均销售金额比重逐渐增加的趋势下,降低采购成本既是企业“第二利润源泉”,也是实现赢利的基础。如何降低成本是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当今企业采购管理,是直面市场按质、按量、按时、以本企业所需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物资。

2影响物资采购成本的因素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从企业持续经营的整个期间来看,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成本是决定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采购成本构成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影响采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

2.1采购价格因素。是企业成本和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采购成本高低的决定因素。

2.2采购数量因素。建立在批量生产和科学合理的物品核算定额和储备定额基础之上,经济批量的采购方式和数量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2.3物品市场信息因素。在全球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分析物品市场信息,诸如物品的性能、质量、价格是影响采购成本的关键因素。 2.4物品的运送方式因素。以最短的里程,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及时、准确、安全、经济地完成物品在空间的转移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2.5物品储备方式因素。先进合同的物品储备方式对节约人力和运费以及少占用资金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6采购策略因素。在广阔的全球经济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机动的采购策略是影响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

2.7员工的素质因素。良好的采购工作,是决定企业产品开发,产品质量,采购成本的关键,也是决定流通企业销售状况的关键,因为采购策略事先就决定了物品畅销与否,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具备一定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采购和仓库管理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采购活动遍布全球,则更是如此。

3 控制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方法

3.1完善公司的采购制度,做好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企业的管理与社会管理一样,需要各种各样的制度来强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要控制物资的采购成本,完善公司的采购制度是首要任务,因为这是后续工作的基础所在。具体来说,企业需要建立严格可行的制度来保证物资采购活动的进行。一套完善的采购制度需要对采购计划的申请、提出、审批予以规定,要对其中涉及的各个部门责任予以明确的划分和摊派,以保证各个部门的良好配合,同时还要对采购的方式、供应商的选择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以防止某些人员利用制度漏洞罔顾公司利益来谋取私利。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该分门别类地建立起各种物料的供应商档案以及供应商的准入制度,对一些长期合作的正式的供应商则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档案,及时地对对方的情况加以了解,实行优胜劣汰,保证公司利益最大化;最后,还需要完善物资采购的价格档案,对物资的价格变动进行及时地跟踪,并与市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如果情况有异应该及时反应。

3.2经济合理地选择供应商。供应商是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资采购时,应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所有符合条件的物资供应商提供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物资采购实施的质量。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就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1)选择供应商的数量。供应商数量的选择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供应商份额的分担问题。从采购方来说,单一渠道增加了采购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因而,在进行供应商数量的选择时既要避免单一渠道,寻求多家供应,同时又要保证所选供应商承担的供应份额充足,以获取供应商的优惠政策,降低物资的价格和采购成本。这样,既能保证采购物资供应的质量,又能有力地控制采购支出。一般来说,供应商的数量以不超过3—4家为宜。(2)选择供应商的方式。选择供应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和直接签订合同采购,四种不同的采购方式按其特点来说分为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在物资采购中,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来压低物资价格,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物资,并且多种招标方式的合理组合使用,也将有助于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从而有利于控制采购成本。

3.3利用采购环境。物资市场供求关系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所需物资多方面的市场信息,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要用统一的信息化管理采购工作,即卖家(制造厂)和买家(企业用户)共用一个信息平台,要通过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计算机网络等资源,实现采购信息共享,发挥采购信息的计划、协调、控制的功能,有效地组织和控制采购工作的全过程,使各个采购管理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减少采购管理和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达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3.4采用更加科学的采购方法,降低物资成本。一般来说,季节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改变都会对物资的价格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采购时应该适时而动,而不是一成不变。采购人员需要掌握市场上物资价格的变动规律,找准采购时机,争取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多的物资。采购人员还应该与供应商及时地沟通,采用邀请招标等方式让供应商互相比价,以把握各种物资最低的采购价格。另外,采购部门应该尽量地与目标供应商直接联系,以减少中间的环节,节省不必要的成本,这样还可以得到供应商的直接的技术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效率更高。

3.5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地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好员工的作用。在采购活动的过程中,采购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企业的采购环节都是很容易出差错,采购人员很可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企业的利益,比如以较高的价格买进物资,然后从供应商处拿回扣,或者以次充好,然后中饱私囊。因此,在选择采购人员时,不仅要考虑到员工是否能够胜任采购工作,更重要的是对其品德、性格进行考察。此外,还应该建立一套相应的制度对采购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以防出现任何差错。同时,采购岗位最好要几年轮一次,以免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过于牢固的关系,损害到公司利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