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3 14:46:42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

篇(1)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政治思想 融合策略

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我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

1.利用灵活的教学形式,融合政治思想

政治史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其重要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编演历史剧的形式模拟历史场景,对于政治史中的交叉知识点,由于教师已经在政治史模块进行了讲授,因而在其他模块再次出现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排演历史剧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知识点,就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就辛亥革命这一知识点而言,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就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如选修4的专题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讲述了孙中山先生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在这里主要是从人物评价角度讲述孙中山参与各种活动。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复习必修1专题三《辛亥革命》的内容,自主排演关于孙中山先生各项活动的历史剧,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思维,同时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授。再如,十月革命这一政治事件在必修1的专题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选修2专题五《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中都有涉及。关于这一知识点的讲述,选修4与必修1基本上没有差异,都包括十月革命的条件、二月革命的爆发、《四月提纲》的发表、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爆发、历史意义。那么在选修4的讲授时,由于已经讲过该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模拟重庆谈判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形式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会更加喜欢历史课堂,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2.全程分析历史事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时序性差、时代感弱、跳跃性大等特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从横向看,包括同一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从纵向看,包括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束。由于高中历史教科书采用模块加专题式的体例结构,这就使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出现在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为了更有效地呈现历史发展脉络,教师可适当延伸教学,兼顾来龙去脉,串联相关知识,整合交叉知识点,再现历史全貌,形成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知识网络。

比如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知识点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有涉及,这一知识点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但被分割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不同的模块中讲授,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完整介绍该知识点,就必然会造成学生掌握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但如果在三个必修模块中都完整地讲述,则又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在必修1专题四《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为了让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整体的把握,教师可以完整地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在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转》中可以就事论事,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经济上的内容及意义,也可以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作为复习内容进行教学,在必修3专题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也可以采用在必修2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整合重建,可以避免一些知识点的重复讲授,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历史时序性意识,把握时代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交叉知识点加强了历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突破了历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深化了历史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能力和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3.教学过程详略得当

有些政治思想的内容可能在许多学科都会提到,也可能在历史学科中不是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详略得当,明确在哪些地方应该详细讲述,在哪些地方可以“就事论事”。

篇(2)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

(3)2011年考日本确立近代的内容及比较日英两国政体差异,注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不新,但设问角度新颖,对教师的复习角度也提供了借鉴作用。

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09年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更多关注史学观点和史学研究及人物评价方法,并非单纯考查考点的具体内容。

(2)2010年考亚洲觉醒先驱甘地题,试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从历史结论向历史认知过程的转变,特别突出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多角度探寻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等。

(3)2011年考拿破仑题,人物熟悉,但提供的材料学生不大熟悉,很好地考查了“材料在课外,答案在书本”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善于把学生不大熟知的设问转换成学生熟知的设问,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该题与选做1类似,也重在考查学生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

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2009年考近代法国国家政治体制设置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并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2)2010年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的观点对立与否,该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信息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3)2011年考康有为题,人物熟悉,但有关民主政治的知识却为广大学生所不大熟知,并进而考查了康有为与谭嗣同改革的观点异同比较。

(二)选做试题答题存在的症结分析

1.提取与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按提示语划分为四类型: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四是综合上述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如2009年与明治维新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说明”和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10年孝文帝改革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和第二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1年日本题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日本确立近代内容”和康有为题“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方面的主要思想”,便是这一类题型的最好写照,失分原因在于考生因不重视提示语、材料的引文出处和基础不扎实等而导致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不能达到论从史出。在答题中考生难以找出材料与试题设问间的关联点,造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无法达到论从史出,即所得答案没有史实做支撑。如2009年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目第二问“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入政治活动作何评价”,2010年甘地题目第二问“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011年评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情况。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思考之余发现症结存在主要缘于历史学科本身叙事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习惯于“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建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导致“苦教”与“苦学”的无效,只有摆脱以往旧模式,整合优化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方能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内在联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选修教材的编写者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时候,均撰文提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二者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从内容上看是对必修教材的必要拓展与延伸,是对必修I教材的延伸与扩展”,显而易见,虽然不同模块的立意及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它们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却是一致的。教师在讲授选修模块时应善于整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部分知识点存在的交叉和重叠之处,打破模块间的壁垒,并根据一定的主题(俗称的小专题)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本人另撰一文,内容涉及新课程历史备课如何整合、配置必修与选修教材)。如2009年选修1康有为题目第一问的第一个小问题《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的地位,这一设问的答案可直接在选修教材第15课P107页体现出来。本题较难的第二设问“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实质可从必修3教材第20课康有为主张向西方的学习实际处在“仿制度”层面,即主张中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观点;而局限性一问可直接参照选修1教材第14课P100页“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来进行回答。再如2011年拿破仑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可回归到选修4教材第9课P42进行摘录相关信息,而第二问的综述题则可回归第9课P41进行参考回答。总之,学生答题欠缺的能力是如何根据题意在分散的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选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当然,这一能力主要应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2012年选修教材复习备考建议

1.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不拘泥于选修教材,可渗透一些必修教材中有关的背景知识,注重与必修教材的衍接与深化,避免简单重复做无用功。

2.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选修教材复习效果。

篇(3)

一、核心考点整合

核心考点内容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是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进行考查的最基础的部分,是建构纵横历史考点知识体系的细胞,是高考历史学习“点”的功能体现。如果平时复习对核心考点知识内容没有准确掌握,形成不求甚解的程度,也就决定将来高考成绩一定不理想。因此在平时高考备考复习中,同学们最基本任务是要整合核心考点的基本内容,加强对其深度的挖掘和广度的概括,做到整合的考点内容要“透”、“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突出运用理解的功能,可以形成终身记忆考点内容的效果,这类整合形式通常可以采用表格形式,例如宗法制的整合:

通过这样的文字整合,逻辑关系清晰,宗法制的内涵、影响等方面内容清楚、准确、全面,基础历史知识得到夯实,是备考思想即“以不变应万变”的一种体现。

二、专题整合

专题内容往往是以时间为主线,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某一文明的某一方面内容的纵向发展历程,勾勒出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揭示历史发展变化的动因,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是历史学习“线”的功能体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共设计了25个这样特征的专题,是高考命题考查同学们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的主要载体。因此平时备考复习专题知识不仅要掌握学科主干核心考点内容,还应该学会专题整合的方法,把分散、孤立的核心考点知识纳入到直观、简约的历史科学体系中,突出历史发展阶段性和延续性,可以比较容易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历史本质,同学们的纵向历史空间、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类整合通常通过思维导图整合的途径来到达这样的效果,例如运用思维导图以全球史观来整合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这样整合,可以清楚地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发展的动力、发展过程、产生的影响等等,历史发展线索直观清晰,同学们可以对其历史进程有系统和全面的把握与理解,真正起到培养历史空间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模块整合

高中历史新课程共有三个模块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每一模块从宏观角度反映了中外某一文明内容的纵横向发展历程,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某一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反映历史发展的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体现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是历史学习“面”的功能体现。模块往往是高考主观题命题的主要对象,是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主要依托。因此在平时备考复习中应该通过模块整合,既要体现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又要突出同一文明的差异性,解释模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模块课程设计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科能力和史学素养。例如以文明史观为指导,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模块三进行整合:

通过这样整合必修三模块知识,可以直观清晰了解中外精神文明发展历程,理解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趋势和规律,使必修三考点知识从宏观上最终形成“点”-“线”-“面”的思维网络格局,培养分析、比较、归纳的学科思维能力。

四、通史整合

通史通常反映中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横向内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重现社会历史全貌,运用某一史学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来正确理解某一历史时期整个社会发展概况,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合力,展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高考命题中的主观题往往以通史的形式出现,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通史备考复习中可以通过通史整合手段来实现以上目的,提高运用史观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史整合通常是打通必修、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把散见于必修、选修教材各专题中的各个考点按照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给予横向联系,把必修、选修内容考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其中古代史包括古代世界和古代中国,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同时又应把中外每一通史分成若干历史时期,再以某一史观为指导把每一历史时期的考点整合成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新的网络知识体系,例如以文明史观为指导整合中国古代通史:

通过这样整合过程,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的全貌,揭示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五、主题整合

主题角度整合就是以某一具体问题为切口,把相关的一些中外纵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放到一起,找出其差异性、相近性,分析其缘由,以形成对历史事物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有利于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这是高考主观题命题的一大切入口,例如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

篇(4)

关键词:重庆;新课标;高考;历史;评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79-02

2013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研究今年高考命题特征,为以后高效备考打下基础成为所有高中教师的必修功课。尤其在高考历史命题风格独树一帜的重庆市,今年更是迎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其命题模式、风格会何去何从早已引起大家关注,现在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如能有效把握今年的命题特征,在以后的新课程高考备战中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重庆卷历史第14题分值高达32分,占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笔者拟谈谈对该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备考能有所启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今年重庆卷第14题以“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世界史部分凯末尔改革、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改革开放等内容。与近几年全国其他地区高考材料题通常以专题方式考查不同,本题考查的切入点只是“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但却综合考查了中西方的社会变革,包含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又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小切口,大综合成为新课标高考下重庆卷材料题的亮点。

一、小切口

“小切口”指的是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第14题以“服饰”问题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看起来命题切口很小,似乎与教材主干知识关联不大,但紧扣当前“关注民生”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又体现了历史学科近年来所倡导的以新的科学史观研究历史问题的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今年重庆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服饰”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同时“服饰”这一切入点又体现了社会生活史观的研究方法,而社会生活史观正是当前倡导的新的科学史观指导下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说,“服饰”这一切入点是新课程理念的很好体现。笔者大胆预测,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切入点的“小切口”模式将在重庆的新课标高考中继续贯彻下去。

在“小切口”的命题模式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运用科学史观分析问题是师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能力。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必须对社会热点话题有一颗敏感的心,随时注意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热点相联系,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但切忌为了应试去猜命题热点而造成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舍本逐末。同时要学会运用新的科学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与当前社会热点。除了基本的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科学史观,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科学方法,并运用到分析问题的实践中去。

二、大综合

第14题命题切口虽然小,但要求却不低,在考查内容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在考查目标上知识与能力并重,真正体现了今年新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综合性。

1.考查内容上的大综合――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第14题的三个材料分别讲述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凯末尔改革、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服饰变革。内容分布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板块,既有必修教材中的和改革开放,也有选修教材中的凯末尔改革,还有课外知识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全面分布的大综合模式能够有效的考察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真正发挥出高考的选拔作用,防止部分学生在高考备考中投机倒把。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命题模式在知识深度上通常更强调其基础性,知识广度往往会成为学生备考的难点。因此,在日常的备考复习中,师生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升知识的广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注意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相联系。在一轮复习时,当教材的基础知识涉及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帮助理解落实基础;在二轮复习时,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将必修、选修中所有涉及的知识加以整合,开展专题复习。第二,注意将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知识相联系。新课标教材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分为三个模块,古今中外混编,这有利于将同一个专题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但与此同时同一个朝代或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又会出现在三本不同的教材中,容易造成时序混乱。复习的过程中务必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将不同时代的同一专题知识纵向联系;同时将同一时代的不同专题知识横向联系。如果新课学习已经较扎实,直接按照时序整合必修教材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开展一轮复习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第三,注意将必修和选修相联系。除了新课标教材在编写中本身存在大量必修、选修知识交叉,联系复习有利于知识全面理解巩固外。从今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是混编在一起的。这意味着重庆新课标历史卷不同于全国绝大部分高考卷,即必修、选修综合出题,没有针对选修教材专门出选作题。为了适应这一特点,务必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必修和选修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笔者甚至认为,从应试的角度看,必修、选修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应该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篇(5)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试题,本文选择除上海卷外的8套试题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考生从中了解一些命题特点及规律,以便更好地备战2017年高考。

一、高考命题规律透析

二、高考命题的主要特点

1.从题型来看:较为稳定

全国新课标卷及各省试题的主、客观题保持稳定。如全国新课标卷为12道选择题(共48分),2道非选择题,第40题为25分,第41题为12分。自选模块共有4道选修题,即选修一、二、三、四各命制一道主观题,由考生任选其一作答,分值为15分。

2.考查范围、难度系数不变

从试题的考查方向来看,试题没有超出考纲范围和课本的主干知识。就试题难度来说,全国新课标卷的难度大,各省试题的难度小,基本符合考试大纲和选拔人才的要求。

3.体现能力立意的几个重要考查角度

(1)考查古今的纵向联系、中外的横向比较。如全国新课标卷Ⅱ第40题综合考查了中国近代及世界近代全球国际人口的迁移;浙江卷第39题综合考查了古希腊和罗马的相关知识、启蒙运动、孙中山的平等思想。

(2)考查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近几年的选择题基本上是新情境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与提取能力。

(3)选择题设问无指向性。这类题往往用 “这说(表)明”“反映了(出)”“据此可知”等设问语,注重考查考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4)知识要点游离化。目前,高考试题为了遏制猜题押宝和题海战术等背离素质教育的不良倾向,大量使用游离于教材之外的新情境设题,以真正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 “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和答案的开放性。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浙江卷第39题等,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和答案。

(6)试题考查内容的综合性加强。2016年的高考试题都突出了对必修一与必修二、必修一与必修三、必修二与必修三的综合考查,以及对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中外历史的综合考查。

三、2017年高考命题预测与备考策略

1.抓住2017年高考备考重点

(1)中国古代史:主要朝代的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的变化及时代特征;唐宋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和市镇兴起等方面的表现;重要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儒学为主线的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等;考生要注意从新视角抓住结合点,如重心变迁、中外联系对比等。

(2)中国近现代史:突出一条主线,就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主要表现和本质特征,及其深层原因、国际背景和相互关系,如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各种救国救民思想,包括改良、改革和革命思想的演变和实践,全球视野下清朝前、后期的比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角下的抗日战争,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等。

(3)世界史: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及主要思想家的主张;罗马法的主要特点;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与社会变迁、国际关系的调整及其纵横交错的联系和影响;近代西方主要国家不同政体形式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工业革命对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思想观念等各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方式的演变及其原因和影响;1500年以来,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及其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领域的多样化表现。

2. 升华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考生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教材中大量的史实依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并简化成历史线索,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第一,将知识点串成“线”。串“线”,就是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知识发展的线索,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必修一中的第一单元,我们可以对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的郡国并行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北宋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省制度,明太祖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等知识进行归纳,将这些知识升华构成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发展演变(汉至元)――强化(明至清)这一主线。

第二,将知识点铺成“面”。 铺“面”,就是将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整体,也就是对同一时期分布在必修一、二、三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如对1860年到1919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整合,考生可以将1860年到1919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用如下时间轴表示:

把近60年的历史用时间轴表现出来,再把教材中需要掌握的、符合此时间段的知识点不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全部按时间顺序放置于数轴上,如此一来,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快速地定位每一个知识点,连贯地掌握知识。

第三,把知识点织成“网”。织“网”就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考生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构建网状知识体系。下面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进行展示,如下图。

通过串“线”、铺“面”、织“网”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考生可以有效地掌握某一个专题或某一个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考生在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篇(6)

【摘要】罗杰斯认为:教学的主导权应该交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自主选择最有效、最合适自己的教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历史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可以围绕核心考点进行整合,也可以通过比较异同教材进行整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一起,掌握领会新课改的精髓。

关键词 罗杰斯;主导;教材;整合;课改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我们苏州地区历史教科书采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疑点(之前曾撰写(一幅图的商榷)一文,)如新旧教材的矛盾,考点重复、新教材说法含糊等。特别是教材在一些章节或段落的处理上,让笔者甚是为难,百思不得其教法。

某日,偶然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了有关比利时教育专家罗杰斯谈“整合教学法”的文章,文章提到“整合教学法”的主要模式:前5周“资源”的学习,即学习新的只是和技能。第6周是整合模块。在这周内,教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体验整合情境,包括各学科内或者跨学科的。同时还提出:教学的主导权应该交给每位教师,使他们能自主选择最有效、最合适自己的教材。看到这笔者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既然新教材有欠妥之处,那么就可以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让教师对教材大胆整合!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接受!

有了这种理念,仔细研究了下教材,这才发现新的历史课程其精神本身就是强调“整合”。原教材是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史的编年体排列,而现在主要是“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根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按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三(文化模块)以及选修六个专题型模块排列,其实质就是对历史知识体系的重新整合!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历史教师在处理教材特别是文科班进行综合复习的时候,继续对课本章节体系进行整合,才能体现新课改的内在精神!以下几种整合方式的尝试仅是笔者初步探索和个人浅见,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一、对某个章节知识点的整合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课本第一目录小标题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感觉欠妥。细细阅读文章,第一段强调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第二段则重点讲述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冲击(洋纱洋布等),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诞生的第一个原因。第二目录小标题为“洋务运动”,通过分析不难得出,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这是第二个原因。于是对该章节标题进行了重新整合,把第一个小标题改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第二个标题仍然是“洋务运动”。这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原因从标题上便一目了然: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再如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一,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原标题割裂了这层内涵,因此整合为《新文化运动后期主要内容》其二,原标题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小标题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仔细想来,大标题和小标题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传入只是强调开始。而自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通过5种方式,最终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此,讲课时,我把原标题整合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对课本分散或重复知识点的整合

如关于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教材在必修一、必修三和选修四中都有提及。综合这三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该宪法的性质、内容、影响,分析孙中山的思想、个人贡献,并辅以材料加以理解。

如上学期期末高二苏州市统考试卷上的第一题: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这道题就是典型的整合题。既要答到必修一的政治方面:召开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要达到必修一的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前问题的基本准则;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最后还要回答必修二的经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三、对多个单元知识结构的整合

必修三第三单元讲的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众所周知(按照旧教材的观点),近代中国主要的思想解放潮流有三次: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新教材在这个大标题下,主要讲了三课:包括《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仔细推敲一下,觉得不甚严谨,少了非常重要的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可能有人会说,因为辛亥革命重要,所以把这个内容单列出来。但是我觉得无论如何,应该给学生一个体系结构。因此,在讲这章节内容的时候,大胆整合:标题为《西学东渐的重新兴盛和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除了讲到了课本上列出的三个标题外,还整合了必修一、二的相关知识点:如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农民阶级的《资政新篇》;早期维新派的主张;革命派的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重点强调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四、对某个单元知识结构的整合:

以必修一为例,必修一主要讲政治史。什么是政治?广义是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不仅包含狭义上的政治,还包括外交。这样一来学生对必修一中如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等章节的理解就深刻得多。

总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历史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可以围绕核心考点进行整合,也可以通过比较异同教材进行整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和学生一起,掌握领会新课改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吴智园.高中历史跨学科渗透教学论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12)

[2]刘玉娟.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Z1)

篇(7)

首先,教科书被誉为教材群之“母港”,是教材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教材”,是学生知识的最重要来源。不过,教科书体系的构建往往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编写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的发展规律,难以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其次,新课程的教科书体系打破了原来通史的形式而采用模块加专题(或单元)形式。这种新的编写体例使教学内容的主题更加突出,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也给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模块甚至模块内的专题所统领的历史史实往往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缺乏通史学习基础的高中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学生难免会产生“宏大的模块、大跨度的专题,不知所云”“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堆积,使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再次,诸多知识点重复而带来的困扰。笔者以人民版必修一、二、三教科书作为参照物,以专题(或单元)为单位进行统计,25个专题中有21个专题的部分内容与人教版选修IA或人教版选修IB的内容有重复,占84%的比例。即使在3册必修教科书内部,有些知识点就是在不同教科书中出现而且有部分内容是重复的。以下表为例:

知识点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专题三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专题四第三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次工业革命专题五第二课《“蒸汽的力量”》和第三课《走向整体的世界》专题七第三课《人类文明的引擎》和第四课《向“距离”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科书编写体系的同时,切实关注“学者(学生)之心”,合理调整教科书体系和具体内容,使“教材”成为适合学生的“学材”。

二、如何实现对文本的尊重与超越

1.主题化策略

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的模块,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整合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与传统的课程结构要素相比,特别突出的一点是每一个模块都是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而且其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不过在教学实际中教师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而设计主题,摆脱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师设计的主题成为教学的中心,在学科课程的背景下实现教学内容的主题化。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人教版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上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对教科书中知识点的分析比较详尽,学生也能基本掌握教科书的知识点,说出一战爆发的原因。但是笔者在听完课后产生了一些疑问:难道这节课就是让学生知道一战是怎么爆发的?这对于我们现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不由地思考:是不是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的时候缺乏对主题的挖掘和把握?如果我们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矛盾及其解决策略”为主题来审视本课内容,就会发现这个时期国际矛盾的核心是“殖民地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而又不平衡的发展,当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和市场的争夺是一种必然,而这些国家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扩军备战,拉帮结派建立军事同盟,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矛盾并最终导致战争。如果各国能理性地坐下来谈判,以非暴力方式谋求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那么战争是否可以延缓、缩小范围甚至避免呢?由此,学生会对国际矛盾的表现和各国采取的措施这些知识点认识比较清楚,容易建立本课知识结构,而且还能思考当时为什么会以武力来解决国际矛盾,当今世界各国又应该如何来处理国际政治矛盾和经济纷争等问题。

2.结构化策略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驾驭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导向,教师不仅要搞清楚历史知识的内容,而且要把握历史知识的结构,力图使教给学生的知识是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可以说,把握和理解历史知识的结构,是教师上好历史课的基础。

再如前文所提到的“全会”,这一史实在必修三册教材中都有涉及。必修一主要介绍“全会”在政治方面的决策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必修二主要介绍“全会”经济方面的决策及对于推动改革开放的影响,必修三主要介绍“全会”前夕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所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并简单阐述了“全会”对于创立邓小平理论的意义。不难看出,三册教材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介绍都有所侧重,符合每册教材的主题的需要,但这种编写体例却很可能导致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重大事件的了解支离破碎,也难以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此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在遵守课标要求的同时也要体现历史的学科性。在教授必修一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时应立足于第一目“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介绍“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联系必修二、必修三补充 “全会”经济和思想方面的背景。立足于第二目“伟大的历史转折”结合必修二、必修三的相关内容全面介绍“全会”的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第三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分析“全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简单介绍会议在经济建设和思想解放方面的深刻影响。

这样的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可能要耗费两个课时,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此优化既能让学生了解“全会”的内容也能让学生理解其前因后果,既能让学生了解“全会”的整体内容也能让学生理解各方面内容及其重大意义,何乐而不为呢?

3.逻辑化策略

人民版(2009年11月第4版)必修三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由四课内容构成,分别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追寻生命的起源》、《人类文明的引擎》和《向“距离”挑战》,其中后两课各目的标题和主要知识点如下:

课目主要知识点三人类文明的引擎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珍妮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万能的原动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科”“技”结合的典范汽船、蒸汽机车、移动刀架、汽锤、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炸药四向“距离”挑战立体交通的诞生汽车、飞机穿越大洋的电波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改变世界的网络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从教科书的编排来看,第三课在于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第四课则强调科技进步使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这两课的基本史实是三次工业革命,第三课中讲到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四课中讲到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教科书所选的知识点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是这对于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线索和结构是不利的,或者说并不符合历史知识的逻辑。学习这两课之后学生难以建立三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结构,形成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而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的引擎”。

那么,我们不妨结合必修二的相应内容,对三、四两课教学内容按照史实的内在逻辑从整体上作一个优化:

人类文明的引擎第一次

工业革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万能的原动机” 蒸汽时代

第二次

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立体交通的诞生电气时代

第三次

工业革命 穿越大洋的电波

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文明的进步

从上面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三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更加具体,线索更加清晰,根据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类分别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引擎”的认识。

因此,要求教师在优化教科书的内容时,要遵循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的逻辑,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还要注意不同模块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散而神不散”,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实现对文本的尊重与超越。

参考文献

[1]赵亚夫.三十年来历史教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学历史教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