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4-04-16 16:20:19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篇(1)

(一)坚持稳中求进,业务经营指标再创新高

一是各项存款稳步增长,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12月末,全市各项存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同比多增亿元,增速%。二是各项贷款持续增加,实体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实体贷款余额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较年初增加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增速为%;票据余额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较年初下降亿元。三是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普惠小微实现“两增”目标。涉农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同比多增亿元,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个百分点,完成全年计划的%,贷款户数万户,较年初增加万户,完成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四是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财务收入完成预期目标。总资产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实现财务总收入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同比亿元;财务总支出亿元,同比亿元;实现账面利润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同比亿元。

(二)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明显

一是坚守定位,加强贷款投向指导。按照2020年信贷投向管理指导意见等系列信贷文件,将信贷资金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普惠型涉农、普惠型小微等关键实体经济领域倾斜,持续压降票据规模。二是促进转型,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为切实破解“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鼓励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审核,大力引导优先使用线上渠道,加大线上线下融合力度。三是典型带动,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为切实破解实体贷款投放缓慢和各机构之间投放进度差异较大的问题,组织召开实体专题促进会,直接带动了实体贷款的快速增长,保障了全年任务的完成。四是快速行动,保障抗疫金融服务。疫情期间,扎实有效落实出台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措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民营等政策举措,加大金融抗疫力度,有力地保障了疫情期间金融服务不间断、不打折。五是纾困解难,扎实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大低利率复工复产专项信贷的投放,认真贯彻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利率优惠、尽职免责制度等政策措施,充分满足普惠小微信贷需求,用足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及激励政策,有力有效地传导了政策红利,实施让利于民、惠及于民。

(三)强化业务营销,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扎实推进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建档评级授信。结合实际情况,下达了年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建档评级授信计划,依托“双基联动”,基于线上数字化信贷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电子建档信息采集的力度、准度、速度。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实施个体工商户全面建档评级授信,加大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的投放,增强与经济发展的黏合度。二是认真开展名单制精准营销。针对县域纳税百强、重点项目、国有企业及公用事业、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涉农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客群,优质客群规模日益增大。三是持续扩大首贷客户规模和提升首贷率。鼓励实施全员营销,加大信贷政策宣传的覆盖客群,深入推进“阳光信贷”工程,持续扩大客群辐射面。四是持续推进专项营销。开展财政类账户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专项营销,充分满足账户开立、资金结算及金融需求。五是不断优化营销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考核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四)加大线上拓展,加快数字化转型力度

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整个社会进入停摆状态,抓住时机,大力推广营销“战疫快贷”产品,通过非接触式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有力提升了信贷服务供给效能。二是加大线上信贷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现场经验交流,传播有效做法,对快速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不断加大对日益丰富的线上数字贷款产品的组织培训和营销推广力度。及时制定全市营销活动方案,下达阶段性任务目标。四是加强对线上贷款的管控力度。建立专题微信交流群,按日督导加强对线上贷款逾期和不良的清收力度,培养客户的守信意识,提升贷款的管控能力。五是推进数据采集和营销方式转型,为客户经理配齐移动PAD,支撑客户经理“走村串户”高效率采集经济档案信息,以营销工具打通线上线下服务。

(六)压实责任担当,助力脱贫攻坚再立新功

一是严格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持续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将政策覆盖至易致贫边缘户,确保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责任不卸。二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大力推广“脱贫巩固贷”,有效解决部分贫困户及边缘户扩大生产规模资金需求。三是扎实做好风险防控。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监测机制,持续加强风险防控化解。四是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帮助贫困户打通销售渠道,拓宽收入来源,通过与当地贫困户签订食材采购合同等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扶贫产品的电商直播购物节采购。五是责任担当受到认可。金融扶贫以来,勇于担当,努力付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全市累计受到当地政府集体表彰次、个人表彰人次。

(七)加大风险防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多措并举防控表内不良。主要防控措施有接收抵债资产处置亿元等措施。同时主动向政府汇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情况,积极争取政府、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依法起诉、公职人员清收、财政帮扶等方面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大力开展银行业不良资产风险化解工作,创造良好的清降不良贷款环境,二是加大表外不良清收力度,向表外要效益。主要通过压实责任、加大日常催收、依法清收、接收抵债资产清收、公职人员清收等。三是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和过程管控。建立不良贷款指标监测日(月)报机制,按日、按月综合分析各行信贷资产质量变动情况,有力地保障了风险管理责任和工作机制的落实。五是强化责任认定,严格追责问责。六是加强流动性风险管控。按季度组织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及时对预警进行原因查找,并确定整改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资金成本不断攀升,利差加速收窄

存款定期化、定期长期化趋势愈发明显,使得资金综合成本不断攀升;从央行政策导向、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客户心理预期、当前市场环境等方面综合研判,贷款利率长期走低已不可逆转。

(二)实体贷款投放普遍乏力,健康长效机制有待建立

实体贷款投放较为乏力,完成任务较为困难,投放上仍然偏好大企业。主要原因:一是健康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新投放贷款质量难以保证;二是人力资源配置转型较慢,信贷人员占比提升较慢;三是尽职免责制度落地不到位,不能有效解除客户经理的后顾之忧;四是考核机制转变太慢,客户经理的权责利不对等;五是作风转变不到位,普遍缺乏危机感、紧迫感。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篇(2)

为统筹做好防范返贫和继续攻坚工作,进一步巩固我乡脱贫攻坚成效,防范边脱贫、边返贫,确保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基本方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依靠外部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坚持扶贫与扶

智、扶志、扶技、扶业“五位一体”,树立综合扶贫、持续扶贫

的理念,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减少贫困群众因病、因学、因灾等支出,构建防范返贫预警机制,提高脱贫质量,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主要目标

对全乡贫困户实施分类管理、分级防控,着力在思想上扶志、在能力上扶智、在发展上扶持,让具备劳动能力的脱贫家庭至少掌握1-2项劳动技能,发展1-2项特色产业,提高脱贫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实现由“帮扶为主”到“引导为主”的转变,实现“基本脱贫”到“稳定脱贫”的转变,实现“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确保贫困户脱得掉、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工作举措

(一)建立防范返贫预警机制。通过发挥乡村和帮扶人员的力量,着力构建防返贫常态化三级监测体系,按照突出重点、分类管理的原则,对脱贫户实行三级风险防控。

1.划分三级返贫风险等级。根据脱贫户现有的产业、就业及家庭收支状况,综合判断其脱贫的稳定性,将返贫级别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极易返贫户,主要包括无产业、无就业或产业规模小、家庭经营性收入少、自我发展能力弱或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较大的脱贫户;二级为容易返贫户,主要包括劳动技能不强、就业不够稳定或产业规模较小、发展资金不足、市场信息不灵的脱贫户;三级为不易返贫户,主要指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有稳定就业或产业发展较好、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脱贫户。或者自身缺少发展力,但是子女条件较好,能够持续稳定尽赡养义务的老人户。

2.强化三级返贫风险评估。由各村为责任主体对全乡范围内的脱贫户进行返贫风险评估,通过研究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情况、

稳定就业情况、收支状况,综合判断脱贫户的自我发展能力,由村两委、驻村工作组、帮扶干部准确对脱贫户返贫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乡复核后报县脱贫办备案。

3.建立三级预警监测体系。贫困户结对帮扶人为一级监测。

帮扶责任人在开展帮扶活动时,及时了解贫困户现状,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家庭收支情况等,一旦发现贫困户有返贫苗头,立即向乡村报告;乡村为二级监测。由乡统筹安排,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具体抓落实,对村内一级极易返贫户进行定期走访,对帮扶干部反馈的贫困户有返贫倾向的情形要及时进行现场调查核实,每月收集返贫信息监测情况。县脱贫办三级监测。由县脱贫办牵头,通过开展全覆盖督导等,着力发现贫困户疑似返贫苗头,并将乡、村防范脱贫户返贫工作纳入日常督查考核。

(二)建立防范返贫帮扶机制。对脱贫户在保持扶贫政策不变、帮扶措施不少、支持力度不减的前提下,正确运用“授鱼”与“授渔”的法宝,妥善处理“输血”与“造血”的关系,通过分级施策、提前预警、分层干预,切实提高脱贫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1.因势利导,分级施策。结合已脱贫户返贫风险等级,针对对象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分级管理、精准施策,提高脱贫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一级风险户在措施上以“帮”为主,重点帮助谋划项目、理清思路、发展产业、解决就业,继续加大输血力度,确保其有稳定的经营性收入。二级风险户在措施上以“扶”为主,重点在能力上扶智,在持续“输血”的同时着力提高“造血”功能。重点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确保具备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有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或稳定发展特色产业。三级风险户在措施上以“引”为主,重点在思想上扶志,引导其加入新型经营主体或自主创业,激发其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热情,最终发挥其主体作用,引导其独立发展。

2.跟踪观测,定期评估。帮扶责任人要定期上门走访,落实帮扶措施,了解帮扶对象产业发展情况或就业情况,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了解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情况,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及时掌握动态变化。乡镇原则上每半年要集中开展一次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及时了解脱贫户的风险等级变化。对脱贫户家庭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影响风险等级的,要随时调整风险等级。

3.正向激励,反向预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奖惩

激励机制。对风险级别逐步下降的脱贫户,通过挂牌换旗等行动,传播“脱贫光荣、勤劳致富”的正能量。对风险级别呈上升趋势的要提前介入,及时提醒帮扶责任人,详细了解风险上升的原因,及时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提高帮扶的有效性,从源头上防止返贫。

4.行业归口,补齐短板。对通过调查、民主评议、乡审核、县级认定等途径及时确认的返贫户,按照“缺啥补啥”原则,县脱贫攻坚办将审定核实后的返贫人员情况以发点球的形式转交给相关行业部门,各行业部门要第一时间研究针对性解决方案,进行重点扶持。如因灾导致的无安全住房返贫现象则交由县住建局、发改局或区国土局等相关部门核实解决;因病导致的返贫现象应交由县人社局、卫计局核实办理;因学导致的贫困现象则交由县教科局核实办理;如因突发事故导致的残疾

现象则交由县民政或县残联协调解决。

(三)建立防范返贫保障机制。完善帮扶政策,充分发挥社保兜底的功能,推进政策、对象、服务的有序衔接,堵住返贫的最后关口。

1.增加稳定收入。一要加强产业扶贫,确保有稳定的经营性收入。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措施,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家庭成员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都有产业扶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贫困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制定产业扶贫措施,大力开展特色种养业扶贫,稳步推进扶贫车间,着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扶贫。釆取扶贫产业小区带动、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等模式,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二要加强就业扶贫,确保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掌握1项以上劳动技能。积极搭建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对接平台,大力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公益性岗位、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岗位,吸纳更多贫困劳动者就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三要加强资产收益扶贫,确保有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全面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让贫困户获得稳定分红收益。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2.加强保障兜底力度。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对象等贫困人口给予基本保障。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完善健康扶贫政策,大幅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负担。构建到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教育精准脱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和资助政策,推进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大力实施“雨露计划”,

对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给予资金补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贫困户防范风险能力。

(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

标,对已退出贫困户、贫困村保持政策稳定,开展精准帮扶,激发内生动力,继续实施提升工程,巩固脱贫成效。

1.继续保持政策稳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后,在攻坚期内原有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

2.继续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村出列以后,在攻坚期内帮扶单位与贫困村不脱钩。贫困人口脱贫以后,贫困户联系人继续履行包保责任,关注被帮扶对象,定期上门回访,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予以指导和帮助。

3.继续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扩大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各个环节的参与

度。实现帮扶政策和贫困群众参与情况挂钩,鼓励贫困群众光荣脱贫、勤劳致富。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尊重和发挥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思想引导、能力引领、典型引路、路径引入,着力帮助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

4.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全面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继续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加快推动水利建设扶贫工程,保障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加快贫困地区电力基础设施改

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

四、强化责任落实

(一)

提高认识,压实责任。防范返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

果的重要内容。各村、各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防范返贫作为实现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

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持续性,把防范返贫问题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突出位置,确保实现稳定脱贫。

(二)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篇(3)

今年以来,农发行**支行认真贯彻落实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和上级行有关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在抓好自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支持**委县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普惠金融和扫黑除恶等各项工作,现结合督导方案,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情况(截至6月末)

1.贷款指标。各项贷款余额32.92亿元,同比增加4.53亿元,增幅15.9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2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69亿元。各项贷款累计发放3.46亿元,其中发放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相关贷款2.83亿元,扶贫贷款1.04亿元。

2.基金指标。农发专项建设基金投资余额4.83亿元,支持项目4个。

3.存款指标。各项存款余额10.19亿元,比年初增加0.28亿元,增幅达2.81%;各项存款日均余额9.1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

二、重点工作推动情况

(一)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后,我行认真落实《吉安市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方案》等要求,迅速启动信贷应急通道和复工复产绿色通道,通过提高办贷效率、优惠利率、优化服务、减费让利等措施,紧急投放贷款2.83亿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其中:投放包含医院建设内容等重点复工复产项目贷款0.8亿元;投放重要农副产品保供领域贷款300万元;支持其他复工复产贷款2亿元。

(二)全力支持普惠小微企业发展

我行高度重视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吉安市银行保险业2020年普惠金融行动方案》,加快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今年,我行新营销了**、**发展有限公司2户普惠型小微企业、拟授信额度380万元,已向**新发放贷款100万元,还有**280万元授信已上报市分行审批;届时,我行小微企业贷款企业总数将达到5户,贷款余额达到2730万元。主要措施有:

一是提高办贷效率。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通贷款绿色通道,、、、300万元应急贷款在1个工作日完成贷款调查审批和发放,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实行利率优惠。对复工复产企业贷款利率实行首年优惠50个基点(执行LPR利率),为**、、、2户企业今年发放的2亿元最少减少利息支出100万元。三是开展减费让利。总行今年1月取消了4个服务收费(即:取消账户余额管理、账户收支控制、资金池、综合资讯服务等4个服务项目收费),大幅调低5个服务收费标准(即:国际结算业务进口信用证不符点处理、汇出汇款办理、进口代收光票托收办理、进口代收跟单托收办理、出口托收光票托收办理等五项业务收费标准),总行2月再次出台《关于减免受疫情影响地区金融服务收费的通知》的减费措施,对受疫情影响地区客户一律减免人民币结算、国际结算、银团贷款、委托贷款、企业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企业理财等5大类46项服务收费。四是开辟线上业务办理通道。让企业“少跑腿”,企业网银、银企直连等业务单笔支付限额提高至5亿元,并保持7×24小时运营,满足客户快速汇划资金需要。

(三)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行持续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打好金融扶贫、定点扶贫、消费扶贫、捐赠扶贫和“回头看”整改等一系列组合拳,不断加大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力度。

1.扎实开展金融扶贫。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04亿元,其中:粮食最低价扶贫贷款0.04亿元,中长期项目贷款1亿元。截止6月末,我行扶贫贷款余额18.59亿元,占贷款总量56.47%。

2.有效开展定点扶贫。近年来,我行认真贯彻落实**委县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共选派干部3人组成帮扶工作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进行挂点帮扶。

3.认真完成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工作启动后,我行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全面落实“思想上高度重视、责任上压紧压实、行动上措施到位、成效上经得起检验”的工作要求,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行上下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截至5月20日,我行29项整改任务全部整改落实到位,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深化。

(四)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我行高度重视,组织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学习会,学习党中央、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及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及吉安银保监分局《2020年吉安银行保险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点》等文件。组织成立扫黑除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黑恶犯罪长效常治工作。

今年以来,我行将扫黑除恶排查工作融入到全行各项专项排查工作中,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零容忍,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之机,突出重点,强化管理。一是与员工异常行为排查相结合。排查重点行为:员工工作表现方面、社会活动方面、投资消费方面等情况,结合员工行为排查,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排查。二是与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相结合。在全行范围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整治活动,主要排查员工是否涉足非法集资活动、机构是否为非法集资提供服务或便利、是否有外部公司假借银行保险机构名义,利用机构信用误导欺骗投资者,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借此活动之机,排查我行是否存在涉黑涉恶现象。三是与部分重点领域风险排查专项工作相结合。主要对我行员工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内外勾结违规办理业务方面、私出保函、违规兜底方面、重点领域屡查屡犯方面开展自查。借此活动之机,排查我行是否存在涉黑涉恶现象。四是与反洗钱可疑交易排查相结合。我行集中组织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可疑交易监测及线索排查。此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可疑交易监测及线索排查工作,结合前台、中台、后台工作实际,对存量客户进行全面排查。截止2020年7月16日,我行未发现涉黑涉恶线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行将持续围绕监管部门和上级行的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先锋主力和模范作用。

1.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我行将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聚焦重点,主动作为,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守住“六保”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做出应有贡献。

2.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我行将继续用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优势,发挥“头雁”作用,围绕银保监分局“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的总体方向,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持续推动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在全行范围内探索出一条可持、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篇(4)

【关键词】 金融扶贫;模式创新;推进路径;淄博市

一、淄博市金融扶贫工作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淄博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启动实施了“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扶贫开发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10万户,26万贫困人口的年人均增收1000元目标,淄博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为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但同时,淄博市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目前,全市仍有7.5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总量较大、分布零散、脱贫任务艰巨。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的部署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以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进行广泛深入动员,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层层压实责任,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怎么退”的问题,确保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全市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加快扶贫脱贫工作的过程中,淄博市银行业因地制宜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在加强网点建设、提供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扶持和带动贫困区域脱贫,取得了一定成效。

1、不断增强金融扶贫的政策支持力度

坚持组织推动,政策支持,确保形成金融扶贫合力。一是推动成立市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信息共享力度。二是出台《关于开展金融助推脱贫“直通车”活动的实施意见》、《博山区关于开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实施方案》、《博山区小额扶贫信贷评级授信管理办法》等文件。

2、积极提升贫困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水平

完善存取款、转账、支付(各种支农补贴发放)等基本金融服务,要求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自助服务终端、流动服务、固定服务等多种渠道,拓宽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贫困村的覆盖面。以助农取款服务点为基础,不断加载小额存取款、转账汇款、缴费、财政扶贫资金汇划等基础金融服务功能,打造惠农支付综合服务平台。

3、不断创新小额扶贫信贷的投放力度

2007年,淄博市在山东省率先试点探索依托互助资金开展扶贫小额信贷模式。2014年淄川区被确定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区县。近年来,淄博市以列为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小额扶贫信贷为抓手,坚持组织推动、创新带动、机制拉动,着力打造淄博金融扶贫品牌,为全省金融扶贫试点闯出了新路子。先后2次在全国贫困村互助资金培训会议上介绍经验。全市10个区县实现了小额扶贫信贷全覆盖,累计撬动金融资本11500万元,受益贫困户1.3万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

二、淄博市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的探索

1、与互助资金结合

2007年以来,沂源县探索建立了由财政资金、村民自筹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和互助公积金组成的扶贫互助资金。在此基础上,利用互助资金搭建的诚信平台,扩充互助资金规模,拓展“银社”合作业务,由县政府提供担保资金支持,与国开行和农业银行合作共为互助社批发贷款6000余万元。

2、打造“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

一是对16个旅游扶贫项目实地开展融资需求对接,摸清融资需求,提高金融扶贫的针对性。同时,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二是淄博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推出“光伏扶贫”产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比如淄博市齐商银行推出“党贷福”光伏扶贫产品,采取贷款支持一块,财政扶持一块,挂包党员干部帮扶一块的方式,在淄川区西河镇为贫困户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邮储银行淄博分行在沂源县推出“光伏扶贫小额贷款”,以财政资金为担保,为每户贫困户发放光伏扶贫小额贷款。高青县以光伏企业为依托,采用“渔光互补”模式,充分利用滩涂地建设光伏电站,惠及贫困户1500多户。

3、创新政策性金融贷款方式,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资金,精准定位贫困地区多元化融资需求,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公路道路、水利、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

4、瞄准扶贫生产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财政出资1000万元用于扶贫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要求金融机构以不低于1:10的比例进行信贷投放,专项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生产经营主体。

5、立足小额信贷,推动银行信贷与财政贴息联动,破解农户融资难题

引导各区县农商行与当地扶贫办签订业务合作协议,以不低于1:10的比例向农户发放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最高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针对“四有”贫困户,引导金融机构强化与市创业担保贷款中心加强合作,按照其实际经营需要,提供相应额度的免担保、免抵押创业贷款,并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变“输血”为“造血”。

三、金融支持扶贫存在的问题

1、小额扶贫信贷推广存在制约因素

一是保证金不足,影响了信贷投放。二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扶贫社会属性之间存在矛盾。三是信贷审批流程、权限设置制约。

2、扶贫任务重点地区融资增信担保机制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是注重贴息,并未对金融机构自身损失进行补偿。二是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问题存在分歧。对于扶贫贷款风险较高,这一点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取得了共识,但是对于扶贫贷款风险补偿的额度,两者出现分歧。金融机构出于风险防控的考虑,希望风险补偿越高越好。地方政府囿于财力不足,尽可能的降低风险补偿额度。

3、金融扶贫宣传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政策涉及范围广,金融机构宣传带有片面性。二是扶贫宣传针对性较差。金融扶贫宣传,对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部分贫困户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普通宣传如折页等的宣传方式效果不佳。

4、融资对接进展中存在问题

一是不良贷款上升和信息不对称制约融资业务。二是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够。三是贫困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

四、淄博市金融扶贫工作的推进路径

1、强化政策引导,构建金融扶贫协调推进机制

应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给予开展扶贫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规范、精准、协调、高效、适度的财税金融扶贫“特惠”政策,引导那些对贫困和中下层农户“特亲”的扶贫金融机构的创立和发展。

2、坚持创新推动,探索多种新型农村扶贫金融模式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试点扎根乡村、面向贫困和中下层农户的多种新型农村扶贫金融模式,如互联网金融、电商+扶贫金融、农业特色小保险、小型农业众筹等多种金融扶贫创新模式。

3、完善小额扶贫信贷相关政策,构建简洁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一是作为扶贫贷款出现风险后的直接承受方,补偿资金往往滞后于实际需要,政府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补偿措施,简化补偿流程,尽快将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二是富民农户贷日常贷款利息的缴存来源,不确定因素多;且出现风险后需先清偿后补偿,诉讼清收处置过程较长,将产生更多利息,而逾期贷款利息不纳入风险补偿,必将影响信贷资产质量。应考虑对出现风险的扶贫贷款能够先补偿后追偿。

4、建立担保诚信体系,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有效

由政府主导,加快建立扶贫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由财政出资设立政策性的扶贫融资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专门用于扶贫贷款的担保。要突破政策障碍,推广扶贫专项资金、专项基金担保等方式,集合各类分散的扶贫开发资金用于担保,发挥整合联动效应,合理放大融资担保倍数,提高担保效率。

5、提高扶贫宣传针对性,构建多渠道宣传机制

要根据贫困户需求,深入贫困家中,送温暖、送知识下乡,采用贫困户容易接受的视频、现场讲解示范等措施,提高扶贫宣传效果,同时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避免宣传“一阵风”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善民.普惠制金融视角下金融扶贫模式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改革与战略,2014.11.

[2] 郭兴平.新时期的金融扶贫:形势、问题和路径[J].农村金融研究,2013.05.

[3] 宁爱照,杜晓山等.新时期的中国金融扶贫[J].观察与思考,2013.06.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篇(5)

近日来,肥东县认真贯彻落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关于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机制的要求,坚持未雨绸缪,树立底线思维,用行动和实践探索防贫新路径,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基本情况

肥东县现有14个贫困村(已于2016年全部出列),经动态调整后,截至目前,肥东县国办建档立卡系统内贫困人口8119户21610人(已脱贫户8114户21589人,2020拟脱贫5户21人,脱贫不稳定户3户9人),边缘不稳定户120户351人,贫困发生率已由2.36%降到0.002%。

二、主要做法和推进情况

一是抓好“牵引点”,健全完善帮扶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县委、县政府统筹协调,县直部门合力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县“四大班子”负责同志包保18个乡镇和1个园区,55个市县两级单位,帮联14个贫困村和41个贫困人口较多任务较重的非贫困村。对拟脱贫户,由所在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结对帮扶,有未脱贫人口的非贫困村安排1名乡镇班子成员联系帮扶。

二是抓好“支撑点”,积极研究出台帮扶政策。出台《中共肥东县委办公室  肥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修订肥东县脱贫攻坚15个配套政策文件的通知》(东办发〔2020〕8号),强力推进“十大工程”建设,精心谋划部署年度工作重点,保持扶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出台《中共肥东县委办公室  肥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肥东县疫情防控期间促进贫困人口就业扶持政策》等4个文件的通知》,大力鼓励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金融扶贫,千方百计抵消疫情影响,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出台《关于印发<肥东县关于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扶办〔2020〕2号)《肥东县边缘不稳定户动态管理与帮扶实施办法》(东扶办〔2020〕3号)《肥东县关于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东扶组〔2020〕14号),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个性化帮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困,全力遏制增量,严防边缘不稳定人口致贫。

三是抓好“共振点”,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一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心指标,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已全部录入省办大数据管理平台。二是重点关注5户21人拟脱贫户、3户9人脱贫不稳定户和120户边缘户,在加强重点联系基础上,严格逐户包保、全程跟踪帮扶,持续加大政策保障、资金投入、项目配套和措施帮扶力度,确保未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在6月底前彻底解决,确保贫困人口如期退出。截至目前,5户拟脱贫户、3户脱贫监测不稳定户已全部按程序纳入低保保障。120户351人边缘户中有178人已按程序纳入低保保障,另有37人正在按低保申请走程序。我县边缘户已全部纳入医保,实现了边缘户参保率100%,其中对边缘不稳定户中属于低保、特困供养、社会散居孤儿的176人进行医疗救助代缴,个人参保费用由医疗救助资金代缴,共缴纳4.4万元。三是开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边缘户专项帮扶行动,经村评议公式申报、县乡审核后,我县有42户边缘户符合享受合肥市扶贫济困慈善基金要求。

四是抓好“监测点”,建立动态监管预警机制。我县坚持未雨绸缪,树立底线思维,用行动和实践探索防贫新路径,对120户边缘不稳定户和176户2019年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已脱贫户实行动态监管,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每月关注其产业、就业、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每季度关注收入等,对预计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予以红色预警、4000-6000元的予以黄色预警,严防返贫;对新增重大变故户及时予以关注,提前预警,跟进帮扶举措,严防致贫。

三、存在问题

我县部分边缘不稳定户因未达到医保办理条件,从而生病报销比例较低,自负费用较高,影响2020年人均收入,有一定的致贫风险。如白龙镇边缘不稳定户张道全户只有张道全一个健康劳动力,既要担负巨额医疗费用,又要担负子女上学费用,加上前期负担的外债,导致家庭负担沉重、收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目前,我县正在研究针对边缘不稳定户的医疗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致贫风险。

四、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重大变故户加强监测。特别是对那些已脱贫但主要靠外出打零工、收入来源不稳定的,要给予重点关注,逐户逐人盯紧抓实,鼓励和扶持发展特色种养业,帮助稳定就业,千方百计激发内生动力,增加收入,把返贫风险降到最低。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篇(6)

一、基本情况

2019年,我继续担任毛朋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目前全村共有贫困户152户540人,已经于年底全部脱贫,其中2014—2015年脱贫26户103人,2016—2017年脱贫82户317人,2018年脱贫41户108人,全村致贫原因主要为缺资金(29.6%)、因病(25.7%),缺劳动力(13.2%)、缺技术(3.3%)、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0.5%)、其他原因(17.7%)。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年度计划实施。坚持现行扶贫标准。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确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确保贫困人口居住条件,确保住上安全住房。既要尽力而为,不降低标准,也要量力而行,不擅自拔高标准。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地制宜、分类施测,把各项脱贫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坚持脱贫质量为先。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力争识别和退出精准度达到全县前列、返贫率将至全县最低。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更加注重帮扶的长期效果,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要合理确定脱贫时序,不搞层层加码,不赶时间进度、搞冲刺,不搞拖延耽误。大力防范扶贫工作中的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等,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二)抓“农村五网”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好,推进危房改造。2019年,新政镇毛朋委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出符合实际的项目。毛朋村5户享受到危房改造政策,现在已经完成了危改建设并已经入住;同时协助鉴定部门完成毛朋村90户房子鉴定。

(三)抓乡村特色项目,抓致富产业发展。目前毛朋村委会水田面积1050亩,林地4200亩,水利设施健全,草被植物繁多。适宜发展种植养殖产业。2019年以来,结合村民发展产业意愿和需求,加大对毛朋村的生产扶持力度,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四)抓“百镇千村”建设,抓“三清两改一键,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大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采取标语、宣传栏、组织村民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二是认真落实卫生责任制,对垃圾及时清除,做到随到随请,防止苍蝇、蚊虫的滋生,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制度。三是协助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十余次,定期组织各村小组村民开展大扫除活动,并对各村小组检查卫生责任地段进行检查,做到村庄环境整洁,水泥路、宣传栏等地段管理到位,无卫生死角。同时将入村8公里道路的垃圾和杂草全部清理10次以上。四是协助完成村容村貌的验收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农户好吃懒做。存在着“等、靠、要”思想严重;劳动积极性不高。

(二)风俗习惯上问题。当地摆酒席严重,除了黑白喜事,小孩子满月、进新房等都要摆酒席,在危房改造过程中要选什么所谓的“日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危房改造进度。

(三)人居环境虽然加大的整治力度。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农户不理解,不支持,随意乱扔垃圾,不爱护个人卫生,家庭卫生的情况还是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实施产业扶贫工程

帮助152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固增收。特别是黄秋葵产业,千方百计提高贫困户的产业覆盖率,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五个一”,即一块林地、一片果园、一块菜地、一群畜禽、一门技术,大力推广今明两年就能见效的种养业和加工制作等增收产业。对贫困户家庭经营纯收入当年达到4000元以上的,每户奖励1000元用于发展生产。确保贫困户100%加入合作社经营主体,实施农村低保对象产业扶贫“自强行动计划”,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产业帮扶面达到100%。

创建扶贫济困型共享农庄。推广保亭县扶贫济困型共享农庄建设经验,引导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市场投资主体共同建设共享农庄,使农民转变为股东、农房转变为客房、农产品现货转变为期货、消费者转变为投资者,让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浮动收益和劳务收入,实现“造血式”精准扶贫。

(二)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毛朋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在校学生45户73名,其中学前教育14名、小学35名、初中17名、中职生6名、高中生1名。坚决“不让1人因贫失学辍学”。强化市县政府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主体责任,落实辍学报告和动员复学制度,实施“双线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全上学。

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落实好国定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严格执行我省贫困家庭学生特惠行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前、义务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全资助。

(三)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将152户538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全额补贴。贫困人口经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医疗保障专项资金“五道防线”报销后,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患25种慢性病得贫困人口门诊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特困人员医疗费用100%报销,实现各项医疗保障政策“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四)实施精神扶贫工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指导组织志愿者队伍到各村开展“传、帮、带”(传新思想、新政策、新知识等;帮助解决农民问题和困难;带头发挥示范作用),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导农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志智双扶。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培育“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脱贫光荣”等思想观念,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自立自强”。总结推广脱贫典型,宣传表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实施贫困家庭在学子女“励志教育”行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五)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指导做好相关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成果,计划建成1个美丽乡村。

扶贫资金风险防控措施篇(7)

xx行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将金融专业与社会痛点结合起来,带着金融的思维和深厚的情怀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大电商扶贫、信贷扶贫、捐赠项目、定点帮扶的投入,推进普惠金融事业发展,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我重点就做好高质量扶贫攻坚工作谈几点意见。

当前,能否如期完成扶贫攻坚的各项任务目标,已进入了啃硬骨头的冲刺期,在这一过程中,全行上下要高度关注扶贫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我行扶贫特色产业信贷资金投放不足,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作为押品的信贷措施的落地还有待于市场环境和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基于贷款项目风险、承贷主体信用风险和贷款的财务风险等原因,扶贫贷款风险较高;在业务开展中,因利率倒挂和利差补贴不到位,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扶贫贷款的风险;基于扶贫贷款风险的客观性、多重性因素,扶贫融资所投入的项目一般建设周期较长,回报率较低,扶贫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不足;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及人文环境脆弱,贫困户数和人数较多,定点扶贫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等。

因此,我们在下一步抓好扶贫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从合规的角度确保扶贫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扶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刚才行长已经作了深入的阐述,全行上下要严格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把扶贫工作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站位,学懂、吃透、弄通党中央、分行党委关于抓好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作为指导我们推进扶贫工作的指南,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推进扶贫任务的同时,做到“三不”,即违背政策的事不做、不合规的业务不做、不该赚的钱不赚。

二、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构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在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把扶贫质效放在首位,做好“三个坚持”:坚持把扶贫与普及金融知识相结合,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素养,为我行培养良好的农村客群;坚持扶贫与普惠金融相结合,推进三大战略的实施,切实加强贫困地区的公共金融服务;坚持扶贫与完善把优化总行扶贫工作机制与全系统协调推进结合起来,建立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只有在推进具体工作中落实长远打算,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要聚焦扶贫短板,靠实脱贫责任,全面落实普惠金融战略,创新定点帮扶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一是要把风险意识和合规理念贯穿到扶贫信贷的准入、授信、投放、使用等每一个环节,既要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鼓励扶贫资金投放,也要坚决防止不计风险盲目进行贷款授信或者违规发放贷款现象的发生。二是对扶贫项目要强化管理,强化对项目的监管,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扶贫,采用“贷款+监管”的模式有效降低精准扶贫贷款的政策风险。三是在发放扶贫贷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扶贫贷款和主体的准入条件的严格要求,对参与推荐贷款的政府部门或组织,注重发挥其风险关联体的作用,落实扶贫贷款监督、清收、追偿的职责。坚决杜绝为了完成考核任务,不顾风险、不管质量盲目发放精准扶贫贷款。四是要准确把控扶贫信贷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扶贫信贷资金挪作他用,确保不形成新的风险隐患。五是要用绣花的功夫实施金融精准扶贫,精打细算,用活用好扶贫资金,确保用在关键;资金保障要实,做到投入实,资金实,到位实。让扶贫工作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