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8 05:45:36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篇(1)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档案专业知识,才能满足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掌握档案学的基本原理,又要掌握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实际操作方法。要运用科学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统计等业务环节全过程进行管理。通过这种管理,建立合理的馆(室)藏结构,同时还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编辑各种资料汇编,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服务。

二、善于学习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

信息时代,学校档案工作和整个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因此,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都要善于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不管学历高低、资历长短,都应不断地“充电”,努力增长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档案人员还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获得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教育,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新时期学校档案工作所呈现的新特点,需要档案工作者掌握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档案人员既要尊重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又要敢于创新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以新思维对待新事物,以新对策对待新问题,才能不断推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

三、改善有关运行机制,稳定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篇(2)

档案工作不仅承担着“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职能,更担负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责任。

从宏观上来看,学校档案记录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历程、管理轨迹等,这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从微观上来讲,学校档案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为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管理、教科研工作和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提供重要的凭据。因此,学校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仅仅是单纯地、被动地记录,它在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学生日后就业中的评价、约束和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档案的种种功效没有被活用。目前,学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意识薄弱。

部分学校档案工作人员大局观念不强,意识狭隘,责任心不强,认为档案工作只是档案部门的事,不能将其与学校发展及各项建设结合起来,不能把工作业务与自身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档案保护工作是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的。由于学校工作过分强调为教学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保护意识的减弱,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是对档案工作抓得不紧,管得不严;对档案资料疏于整理和保护。

2.管理混乱、不规范。

一是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不规范,文书制作格式不统一。领导机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收集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等相关内容不齐,没有形成完整的档案利用和管理体系。二是立卷工作不规范。对本单位自制档案资料的收集不齐,整理不规范,电子文档的挂接不全。三是档案存放不合理,保护不当。各门各类档案排列顺序混乱给档案查阅和利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电子文档,如光盘,软盘等介质档案保护措施不当,造成重要档案数据丢失或机密档案泄露。

3.机制呆板、不灵活。

工作机制上,法律法规意识单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岗位责任不明确;服务机制上,服务意识差,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用人机制上,人员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以经验管理居多,制约了人才引进,形成了档案部门是“铁饭碗”的现象,工作人员“混”的思想严重。

4.业务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思想僵化。

长期以来,有的学校档案馆室既是“养成过渡”“干部晋级”的好去处,又是“贵夫人”和老、弱、病、残的养尊处优之地,安于现状。再者,专职档案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不少档案人员既缺乏专业知识的理论功底,又缺乏学术研究、史料研究、计算机管理的基本能力。

5.改革创新、自强意识不强。

学校档案部门工作多处于被动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其自身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存在局限性,导致发展思路片面、管理体制单一、工作方式封闭、服务手段落后。

有些档案工作部门人员自觉低人一等,不愿去抓根本性、长期性、建设性的事情,对任务的艰苦性和复杂性以及与之有关的困难和问题认识不清晰,缺乏自强意识。

6.设施、设备老化,信息化设备配置不到位。

主要是还有少部分学校仍在用木制档案柜装档案,档案室控温设备差,不利于档案存放和安全。档案设备存在单一、老化问题。而一些必需的信息化设备又不能及时配备到位,使得归档、存档、开发资源工作效率低、耗力高,阻碍了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学校档案工作创新的必然性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档案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本质要求,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本质认为,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前进的助推器。创新行为,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有创新动力。时代前进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得新时期的学校档案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和进步。

同时,创新也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科技产业、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都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发挥智慧性创造力,依靠科技创新、知识和网络来进行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学校档案事业的传统格局和传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一是使用各类档案的需求。传统的纸质、文书、实物档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科技、专业、声像档案,以及从档案原件中提炼、加工出来的档案信息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使用。二是扩大档案资料的收藏和管理范围的需求。电子档案这类新载体档案随着数字科技信息的发展被广泛使用,如何广泛搜集、管理和保存这类档案资料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对档案资料的需求服务逐渐多样化、特殊化。除要求提供档案原件进行摘抄外,还要求提供不同载体档案的修复、保护、复制服务。要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则要求档案工作必须打破常规,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才能符合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三、学校档案工作的创新思考

学校档案工作的创新,要以意识创新为前提,管理创新为根本,人员创新为主体,服务创新为内容,改变学校档案工作被动滞后的局面,积极服务于学校其他部门、教职工、学生以及社会,发挥自身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1.管理创新。

首先,要创新管理观念。传统的档案管理视经验为“至宝”,惯常的档案工作仅仅满足于立卷、归档、提供利用卷次等基本服务。而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服务对象要求学校档案工作部门提供的资料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学校档案工作者若对新兴的学科发展、社会需求了解不充分,不超前预备,则无法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功能。许多学校档案部门都有大量来之不易的档案资源成为死信息,毫无实用参考价值。因此,学校档案部门要改变其角色定位,激活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保护的管理新观念。

其次,要创新管理模式。推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从立卷到工作手段都应遵循简化、便利的原则。如组卷形式既要方便日后调档,又能缩短立卷归档周期。纸质档案、实物档案分门别类存放,以光盘、软盘为介质的电子档案要注意防潮、防尘、防热、防损。通过借助计算机来加强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档案信息的交流,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除了各类档案目录的输入、输出和检索等基本用途外,还可以扩大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比如运用电子扫描技术对纷繁杂乱的图纸图像档案进行缩微处理、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号,可大大提高利用和借阅归还的速度。最后,要创新管理机制。要从源头上解决学校档案部门的机制弊端,就得实行竞争机制,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制。通过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增强档案工作者的危机感,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如创新的考核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等,以此来杜绝档案工作人员可能出现的“闲”“惰”“散”。

2.发挥学校档案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学校档案工作局面能否得到改善,关键在于专职档案人员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学校档案人员要做到三个“具有”。

一是具有创新意识。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使许多学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绩效工资改革等,在这种环境下,档案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档案人员有必要对自己重新定位并作相应的调整。改变被动的“伸手派”的作风,树立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努力让学校的档案工作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具有扎实专业的业务技能。

档案工作是一项兼顾业务性和管理服务性的工作,它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人员,既要有扎实稳定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他们要熟悉档案业务的各个环节、步骤,掌握各门类档案、各载体档案的管理办法;面对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三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广阔视野。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要求越来越高,档案人员除了掌握一定的档案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应加强计算机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广泛涉猎其它知识领域,扩大视野范围。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要掌握劳动工资、职称评审和岗位责任制等知识;财务档案人员要熟悉凭证、台账等会计知识、财务审计知识;科技档案工作者应该保证每一份科技档案客观真实、精确无误地对应于与其相关的科技现象、科技活动、科技事物;学生档案管理的人员应该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国家相关的就业政策,学生的就业状况等。

3.扩大资源范围,创新服务方式。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篇(3)

如何优化教学档案的管理,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笔者就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谈些看法。

一、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参考依据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业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档资料,它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直接的原始记录,如教师的业务材料包括学生各科成绩分析、试卷分析、科研课题、教案检查、以及其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声像档案材料,如教学实习录像等,这些以影像为表现形式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具有纪实性、直观性、典型性等特点,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力的辅助手段,在学校档案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知识和信息储存的一种形式,详细、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教学历史全貌[1]。通过抽调审阅教学档案如教师教案、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能很快了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作为教学管理考核的基本参照依据。

(二)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可以客观地反映学校每个院系的实际教学水平。对历年学生的测试成绩及教师教学检查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对历年试题的检查,学生违纪情况分析,能直观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或下降,从而为今后的教改指明方向。因此,我们应增强教学工作中的档案意识,引起教师和教辅人员的高度重视,以此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档案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进行,教师业务档案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在个体上,反映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整体上,体现了学校的师资素质、队伍结构和办学水平。因此,认真搞好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保管和利用工作,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业务档案中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学历、考核成绩、业务水平,使校领导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有了可信的参考依据,这样就能公正有序地进行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人事调整等相关事宜,进而对教师的切身利益进行决策,并有效激励每位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提高教师群体的稳定性,激发教师队伍的创造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虽然已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管理,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不全、不实,漏洞甚多,即便是档案整理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档案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陈旧

一般高校的档案馆已基本形成自成体系且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本身已有准确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学校级别提升了,但档案工作的层次却没有随之提升,人员的配置仅能应付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工作,基本无暇顾及高层次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少数新建本科院校甚至还没配置专职的档案人员,仍由文书人员兼任。虽然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制定了教学档案规章制度,但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补充,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室又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需执行本科院校的新规定,档案工作的开展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二)档案管理不规范,多缺漏、遗失现象

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档案的产生、收集、整理、利用等运转过程,应当依据档案法规和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由于高校教学档案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加之人们的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相当部分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大量的档案缺漏、遗失现象。而已有的档案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或者收集不完整等,其共性特征表现为:重收存,轻整理;重共性材料,轻个性材料;多头归档,重复设档。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效用的发挥,并给日后档案的鉴定、保管及库房的承载空间带来压力,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三)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篇(4)

根据电子档案管理自身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在中专学校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保证电子档案管理应用到中专学校中的安全性第一

提高存储设备的安全性能,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专一性,及时进行在线升级,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护理,保持存储设备的稳定性;第二,及时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备份,避免发生档案丢失不能找回的情况;第三,开启防火墙模式,进行指纹识别、身份鉴定、闪电杀毒、全面体检,切实提高电子档案管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电子信息不会再输送时发生丢失或被盗取的情况。保证电子档案管理应用到中专学校中的安全性,要不断强化科学技术,及时更新升级,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能。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中专电子档案管理向规范化发展

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推动中专学校电子档案管理向规范化发展。首先,要提高有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其安全使用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思想,让他们全面认识到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能熟练掌握电子档案管理的操作流程,从而能够灵活使用电子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其次,在电子档案管理应用到中专学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诸如,信息加密措施、档案总结制度、身份识别制度等,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再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完善电子档案管理的使用制度,推动电子档案管理向规范化发展,对其存储类型、使用方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对存储、操作、处理等各个流程中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尽量在电子档案转变的过程中,避免发生信息泄露、文件损坏等现象,坚决不允许在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缺陷。与此同时,要保证信息检索与文件加密、档案管理同步进行。

(三)强化电子档案管理所需设备

提高对中专学校的软件、硬件管理电子档案管理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其信息传递、存储内存都取决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由此,要能够全面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高效性,就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加强计算机研究,强化网络技术等。同时,要研发出适合电子档案管理存储的软件,和具有安全性能的信息加密软件,使电子档案管理向高效性、安全性发展。一方面,要将电子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备份,可以采取刻录成光盘的形式;另一方面,选用先进化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完善相关安全保护制度,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及时更新软件,保证中专学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发展。

(四)强化中专学校电子档案管理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中专学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操作人员,要求了解相关的档案管理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电子档案管理。中专学校要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切实加强他们的操作技能,把握电子档案管理的实际要求,促进他们发展成为合格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既能采取长期培训的方法,也能进行短期内的集中训练。

二、结语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篇(5)

一、推进高校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党建水平。要求党员档案规范、完整、严谨,是党员自身发展成长的主观需要,能在无形中督促学生认真严肃地对待入党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党组织对自身的具体要求,也有利于强化党的思想教育效果[1],帮助党员形成对党组织和党性的深刻认同感。(二)有助于促进档案工作。不断适应党务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从严格档案填写、保存和传递程序抓起,调整和规范管理体制机制,可以助力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党的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在处理好保密与使用关系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社会发展对学生党员档案合理合法利用的需求,及时便捷地为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高质量的学生党员信息服务,可以真正把“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把“档案库”变为“思想库”。(三)有助于社会选拔人才。高校学生党员档案是确认党员身份的根本依据,党员档案的客观记载是各级组织考核和就业单位了解学生党员的重要依据,只有从档案信息上把好关,才能为党和国家选拔干部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为社会选拔人才做好支持保障,这对于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保证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档案管理责任。学生是高校培养的对象,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高度重视学生党员档案的顶层设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规范性的检查指导,明确档案的基本来源、要件构成、内容特点、套数要求和责任主体,做到逐人逐档清理登记,并要及时检查、集中排查,对缺少的档案材料要及时收集补充、逐步完善。(二)创新档案管理手段。首先,加大学生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第一,要构建各级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档案管理部门资源共建、共通、共享平台,搭建集网络登记、实时查询、信息、互动交流于一体的学生党员档案网络管理平台。[2]第二,要通过对现存纸质档案进行数字扫描化,实现文件级目录的计算机检索和重要信息的全文查阅。第三,要大力推动增量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移交和接收规范化,确保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各类增量电子档案能够长期保存和利用,逐步实现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管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互联互享档案信息。第一,档案准确、客观地反映了学生个人的成长轨迹,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要深入挖掘学生党员的特色档案资源,利用网络存贮的档案信息,方便党组织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精细化引导。第二,可从档案数据库中筛选出先进典型,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三,档案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数量的局限,因此,要拓宽档案应用的对象、范围和领域,以为消灭“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依托互联网的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要高效地整理党员信息,寻找党建工作发展规律,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更有效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党建工作。另外,为保证毕业的学生党员顺利报到及落实政策,可在档案管理部门网站链接相关个人档案的转递信息,如姓名、学籍、档案邮寄地址、邮寄方式、邮寄单号等,以方便毕业生查询档案是否准确、安全投递到位,也为学生踏上新征程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为企事业单位全面用人提供更加规范的凭证,为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高校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以学生党员为中心,以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资源为基础,贯穿学生党员档案的接收、采集、保管、利用等整个过程,可以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规范化、收集智能化、资源共享化和服务个性化,为学生、学校和社会提供分层次、多渠道、高效率的档案管理体系。(一)网络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B/S开发形式,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形成“3-tier”结构。另外,本系统运用JAVA开发技术和CESCoral框架,表示层和控制层主要采用Struts,数据持久层主要采用Hibernate。系统通过逻辑隔离分为校园内网、外网,校园网是一个面向档案管理部门、教学单位和组织部门的局域网,该网既是校园内的办公平台和档案资源共享平台,也是运行信息门户、管理系统、利用服务、展示交流的主要网络,可以实现学生党员档案信息的采集、编辑、检索、、备份等功能。互联网是一个公众网,主要面向社会公众和单位团体,同时也与一些局域网进行非密信息交互。(二)应用架构设计。本系统的应用架构采用横向、纵向开发模式。在系统的横向开发中采用MVC模式,即model(业务模型)、view(页面表示)、control(界面控制)。系统使用JAVA技术将复杂的业务规则和操作封装在一个或几个JAVA类中,再通过类的调用向外提供服务,Web服务器端应用程序使用这些JAVA类提供的接口进行业务操作。页面表示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页面,包括MacromediaFlash和XHTML、XML\XSL、WML等一些标识语言以及Webservices。界面控制通过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表示显示信息、收集学生党员资源,是使用应用系统的接口。系统使用通用浏览器作为界面,访问业务系统向外提供服务的Web站点,接受输入并调用模型和页面去完成学生、教师和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系统的纵向开发采用SMB架构,自下而上依次为system(系统层)、manage(应用层)、browser(表示层)。系统层是整个应用的底层支撑软件,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数据库(SQLServer)、Web中间软件(IBMWebSphere)等。应用层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其一,基础平台是由各种应用思想、程序代码、功能模块开发形成的组件化和模块化的应用系统,这些平台功能上相对独立且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通过有规律的接口可以方便、有效地实现与其他各种应用的集成组合,或通过二次开发直接实现各项应用。其二,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存储系统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采集、管理、利用以及公共的应用控制与维护系统。(三)移动档案服务平台。该平台是档案信息系统的移动终端版本,主要提供即时化的信息推送和线上交流互动服务,支持主流的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和手机,支持多种方式访问,如微信、移动客户端、移动浏览器等,提供档案查询、移动展厅、咨询服务等功能。(四)安全管理。为保障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安全和预防破坏行为,也便于系统运行历史的监视审查,本设计系统提供一种跟踪所有动作的可选手段,将必要的操作记录在册,并能查看日志去分析系统的行为。系统提供严格的查询权限控制功能,按照单位、部门、角色(如学生、教师、档案人员等)、密级来实现利用权限的控制;提供查询申请审批功能,对那些没有权力查询的电子文件,利用者可以在网上提交一个申请,经管理员审批并赋予相应权力后就可以在网上查阅,系统会控制查询者身份及查阅的时间段,准时收回相关赋权。

作者:方琼 单位:三峡大学

参考文献: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篇(6)

1、在社会观念层面,随着社会竞争的日渐激烈,档案造假、履历造假、学历造假等不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使学生档案的严肃性受到影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高校为使毕业生就业顺利,也为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对学生档案进行篡改。[王德欣.做好学生档案工作 为大学生就业服务[J].中国档案,2005(10):3233.]⑸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其影响恶劣,直接降低了高校学生档案的公信力,致使学生档案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参考价值随之降低。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不再把学生档案作为选拔录用人才的依据,甚至还会发生丢失档案的情况。受此影响,高校、学生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弱化。

2、在社会体制层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逐渐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非公有制的用人单位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也在探索聘任制改革,人事管理逐步与市场接轨,而作为我国新型人事管理社会化模式[孙鹏红.人事代理中的档案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136.]⑹的人事代理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很多用人单位不过问学生的档案,以劳动合同关系完全取代人事关系。这也是很多毕业生成为弃档户的原因。

3、在管理制度层面,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缺少明确的法律和制度依据。制度的缺位是制约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1993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对高等学校档案划分了党群、行政、教学等十个类别,学生档案没有列为一个单独的类别。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的学籍管理、奖励与处分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仍没有涉及学生档案管理。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和主要依据,缺少对学生档案管理的关注,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档案具有个体性,并且不在学校永久保存的范围之内,大学教育也只是学生档案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颁布《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中增加了学生类,主要包括学生的高中档案、入学登记表、体检表、学籍档案、奖惩记录、党团组织档案、毕业生登记表等。这体现了国家教育和档案工作行政部门对高校学生档案的重视,但总体来说比较笼统,对具体操作的指导性不强,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的指标体系。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价值,改进

 

学校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涉及方方面面各个主体,需要协调各式各样不同的关系。概括来看,总体上它可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硬件主要是指校产和人力资源;包括学校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人才储备等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校方的办学目标设定、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计划的实施还有教育教学系统监控等事项。如何系统的管理这两个方面,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需要认真细致思考的问题。能否合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是高校管理水平衡量的重要标准。在进行高校硬件和软件管理中,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档案管理是高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实现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同时,通过档案管理,也可以使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得到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共同形成一个完善严密的学校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使教职员工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说,一个良好的学校档案管理体制,是一个良好的学校管理体系的基础。

档案是各类组织所必须的,系统记录其运行过程的资料。档案可以是书面文件,视频、音频资料,甚至电子记录等等。依靠这些记录,各类组织可以对其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得出经验,提出对策,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学校档案是学校从事教学活动和行政管理积累起来的资料,是具有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历史记录。学校在日常管理中会形成各种档案,如党政文书档案、教育教学档案、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仪器设备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科技档案、校办工厂档案等。学校档案,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见证。它记载了学校教育事业各方面的变革与发展的历程,积聚了校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劳动创造的成果与贡献,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因此,重视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建设系统、完善的学校档案体制,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明确的严密的社会体系,一切优秀的组织管理都要落脚于制度建设。在职业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档案管理制度,无疑是其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方式。因此,重视档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职业学校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学校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是不同的学校其制度完善程度不同。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配有优秀的档案管理制度,这些档案的保存与使用,是学校一步一步发展的见证与资源。只有总结档案中所记载的各类经验,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善,才是学校赖以长期进步的有力支撑。

如何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使之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措施,有关学校尤其是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可以进行一定的尝试,从而总结经验,为自身发展打下基础。论文参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学校要在思想上重视档案工作。论文参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可否认,档案工作的关注程度在职业技术学校还并不是十分引人注目。职业技术学校的定位是为社会提供技术性人才,学校领导往往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就业渠道的扩宽,师资力量的改善,对于学校内部管理中的档案方面,给予的重视一般不足。一个职业学校的发展,必然要总结经验,改正问题。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查阅有关档案。建议职业学校建立起跟踪档案制度,在学生档案方面下大力气,加大力度,为每个学生都建立起一份个人档案,通过对学生个人档案的管理,人性化的教育学生。细化学生档案的项目,加强学生档案的管理,不能只满足于常规项目,要在学生档案项目上有所创新,有所改善,力求每个学生的成长细节,在档案中都有所体现。有了这样完整的学生档案,学校就可以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已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多有力的帮助,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其次,在管理方式上,要有所创新。应该在学校内部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笔者认为,虽然目前职业学校的机构设置较为精简,一般来说,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这样的编制。很多学校也认为,专门设置一个科级(副科级)档案管理机构意义不大,对学校的有限的资源是一种浪费。即使是在高等院校,也一般不会设置一个独立的处级(副处级)的档案管理机关,档案的管理,可以由图书馆,或者办公室下设科级机构进行管理。职业院校由于规模限制,设置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不太现实。笔者认为,独立的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在某些规模较大的职业院校是有可行性的。论文参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论文参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规模较大的职业院校往往学生数目众多,如果仅仅依靠几个档案管理员就想把这些档案管理好,可行性不大。论文参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现实中往往是档案管理员或者根本不负责任,或者有心无力,无法落实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论文参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试想,几千个学生的档案,由几个人管理,这原本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而有些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还可能是兼职的,这更不利于档案管理的高效以及准确。笔者认为,档案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校期间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因材施教,学生毕业以后,其档案也会对其工作的落实产生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在这个工作上有所疏漏,其后果不亚于授课过程中的消极讲授,学生的能力和优点,也许因为档案的疏忽,无法得到体现。事实上,由于学校对档案工作的忽视,导致学生对自己档案也漠不关心,使自己在就业中丧失了一些机会,这都是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型职业学校中设置独立档案管理科,配备专职、高素养的工作人员是十分必要的,这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学校的管理,建立起专门的管理机构,才能落实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否则,即使档案管理制度是良好的,对学校的管理也不会有太大的推动作用。

再次,在档案管理制度上也要所有创新,有所侧重。要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完善档案工作各项制度,要细化档案管理

摘要做到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等等。只有制度建立合理高效,制度落实有保证,才能说明我们的档案管理制度是有效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