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II > 教育综合 > 江海学刊 > 阐释与创新: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提出——罗骞教授访谈录 【正文】

阐释与创新:建构性马克思主义的提出——罗骞教授访谈录

罗骞; 滕藤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
  • 建设
  • 建构性
  • 马克思主义
  • 中国道路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发展着的理论,这不仅是说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存在着历史性的变化,而且是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在历史中不断地生成。马克思主义只能在社会历史空间中呈现为各种具体的现实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始终存在着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体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差异。立足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尤其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看,马克思主义的建构性特征都日益明显。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态被称为建构性马克思主义。建构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将革命主体性精神转化为社会建设强大动力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自我发展的下篇,建构性马克思主义可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和世界历史的重要贡献。建构性马克思主义可以看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态。为此,访谈就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念提出的基本思路、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阐释。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