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II > 教育综合 > 吕梁学院学报 > 阐释学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葛浩文译本《生死疲劳》为例 【正文】

阐释学理论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葛浩文译本《生死疲劳》为例

韩德英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西太原030024
  • 阐释学
  • 译者主体性
  • 翻译实践

摘要:译者作为翻译主体,长期以来遭到遮蔽。随着20世纪末“文化转向”的出现,译者的地位已经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也使得译者的主体性开始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翻译观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阐释翻译观对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个阶段。葛浩文先生的英译本《生死疲劳》体现了译者从信赖作品阶段到融入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去解读作品,从同化及异化的过程到译者游刃于忠实与保持译文语义的平衡之间,无时无刻都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对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进行探究,进一步探索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