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I > 法理、法史 > 民间法 > 同城异梦:都市中的“游牧民”和“农耕民” 【正文】

同城异梦:都市中的“游牧民”和“农耕民”

王勇 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
  • 时空错位
  • 同城异梦

摘要:谢晖教授提出的“族群—地方性知识”这一全新的概念分析工具,不仅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强大的解释力,也是对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的另一种超越和再一次重构。“族群—地方性知识”或“地方—族群性知识”中的载体“地方—族群”,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依据农业文明时代形成的基本经济地理差异,可分为“游牧区—游牧民”和“农耕区—农耕民”。这两种类型其实都是由史前的“原型小农”——“农—牧民”分化而来。两种类型的“地方—族群”之“地方”与“族群”的时空剥离与重组,展开了从“入乡随俗”到“入乡留俗”,再到“同城异梦”的时空演化版图。“文明冲突”时代的困局有多种解决路径,只有“返回”历史起点,才能发现真正符合人类本性的生存智慧。建地建群、勤俭且慷、善于营建跨族群网络的新型“农牧民”,也许就是希望之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