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基础科学 > 物理学 > 兽类学报 > 喜马拉雅旱獭的洞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正文】

喜马拉雅旱獭的洞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张龙; 郭程; 肖燕宏; 向左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沙410004;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 阿坝624500
  • 喜马拉雅旱獭
  • 洞穴特征
  • 洞穴功能
  • 适应性

摘要:穴居性动物的洞穴对其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利用洞穴的特征及其生态意义,于2017年5月至10月以及2018年4月至5月在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多玛村对30对喜马拉雅旱獭繁殖对所利用的洞穴进行了定量研究。按照当年被频繁利用的洞穴(夜宿洞与繁殖洞)与临时利用的洞穴1∶2的比例取样,共测量了90个洞穴的7个物理特征参数,比较了不同类型洞穴的物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当地喜马拉雅旱獭利用洞穴外径的长轴和短轴分别为59.3±21.9(16~100) cm和45.8±20.5(18~100) cm,内径的内横径和内竖径分别为24.4±4.0 (16~39) cm和19.7±3.5(15~39) cm;(2)洞道首段长为127.3±43.3(60~240) cm;(3)洞道首段倾斜角度为45.7°±9.5°(20°~72°);(4)洞口朝向角度为195.8°±96.2°(3°~356°)。除了夜宿洞与繁殖洞临时洞的内竖径有显著性差异,其它不同洞穴类型之间的物理特征基本一致。喜马拉雅旱獭利用洞穴物理特征参数表明其洞穴具有躲避天敌、抵御不良天气、良好的排水性能以及维持洞穴小气候稳定的功能。大部分洞穴之间的物理特征基本一致,结合行为观察,说明喜马拉雅旱獭存在年际间的换洞行为。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相关期刊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