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文史哲综合 > 文史 > 西漢後期至新莽時代" 三公制" 的演生 【正文】

西漢後期至新莽時代" 三公制" 的演生

徐冲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 三公制
  • 四辅
  • 大司馬
  • 内朝
  • 新莽

摘要:西漢成帝、哀帝時期成立的"三公制",包含相輔相成的兩個層面:本爲外朝領袖的丞相、御史大夫進入内朝,分擔此前爲大司馬所壟斷的内輔之任;大司馬也擺脱了加官身份,正式參與外朝事務。王莽輔政後期改設"四輔三公制",成哀時期兼任内外的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被外朝化,内朝的輔政之任由新設的四輔(太師、太傅、太保、少傅)共同承擔。新莽王朝建立後設置的"十一公制",是輔政時期體制的進一步發展。從成哀時期到新莽王朝,儘管大司馬一官經歷了從内朝官到外朝官的斷裂,但就在皇帝側近設置複數輔政大臣和士人群體進入内省空間這兩點而言,整體趨勢是連續向前的。然而這一成果並未被東漢的"三公制"所繼承。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