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人文社会科学 > 哲学与人文科学 > 心理学 > 心理学报 >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 【正文】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

马利军; 马云霄; 何晓清; 刘海涛; 张静宇 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 广州510006;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广州510006;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广州51052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广州510420
  • 谐音型歇后语
  • 眼动
  • 概念隐喻理论
  • 概念合成理论
  • 语用推理理论

摘要: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度条件下,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加工较为快速;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语料加工时间较长,反应准确率较低,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