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工程科技II >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基于SCOPE模型的水稻不同生育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及GPP模拟研究 【正文】

基于SCOPE模型的水稻不同生育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及GPP模拟研究

奚雷; 单楠; 杨沈斌; 张永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210033
  • sif
  • gpp
  • scope模型
  • 水稻
  • 生育期

摘要: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作为监测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GPP)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相对于传统的绿度植被指标,能直接反映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SCOPE (Soil Canopy Observation,Photochemistry, and Energy fluxes)模型可以用于同时模拟荧光和GPP,但其在不同生育期和天气条件下的模拟效果仍有待验证。基于2016年水稻生育期的生理参数和气象观测数据,利用冠层SIF76O和GPP的观测值验证了SCOPE模型模拟的不同生育期和天气条件下的SIF76o和GPP。研究结果表明:SCOPE模型可以模拟季节尺度上的SIF76O和GPP(R^2=0.44和R^2=0.67);从日尺度上来看,SCOPE模型在不同生育期有不同的表现,成熟期时SCOPE模型估算的SIF76O和GPP效果最好(R^2=0.99和R^2=0.96),而抽穗一开花期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差。从整个生育期来看,SCOPE模型模拟的SIF76O值低于实际观测值,而GPP的模拟值偏高,但整体趋势一致。同时,天气状况也会对SCOPE模型的模拟SIF76O结果产生影响,晴天SCOPE模型模拟的SIF760要优于多云(R^2=0.64和R^2=0.46)。因此,SCOPE模型可以用于模拟水稻在不同生育期的SIF760和GPP。该研究结果为荧光遥感监测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以及对其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模型基础。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