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科技 > 基础医学 > 中华病理学 > 桥脑小脑角区内淋巴囊肿瘤五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 【正文】

桥脑小脑角区内淋巴囊肿瘤五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

杜江; 王军梅; 崔云; 李桂林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室; 100050
  • 内淋巴囊
  • 脉络丛肿瘤
  • 小脑脑桥角
  •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内淋巴囊肿瘤(EL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5例ELST的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特点,以EnVision二步法用波形蛋白、角蛋白(AE1/AE3)、CK8/18、CK5/6、上皮细胞膜抗原(EM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突触素、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2-40、Calponin、Calretinin、Ki-67等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取2例尸检正常内淋巴囊及8例桥脑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做对比观察。结果 ELST患者发病年龄23 ~ 35岁,男性2例,女性3例。首发症状有耳鸣、耳痛、听力下降、耳出血及流液,2例伴有头痛。病史半年至10年,其中3例有复发。影像学检查肿物位于桥脑小脑角区,伴有岩骨骨质广泛破坏。组织学改变:肿瘤呈乳头状及腺样结构,乳头被覆瘤细胞单层排列,瘤细胞界限清楚,胞质嗜酸或透明,胞核异型性不大,居中或偏向于腔面,可见扩张的腺样结构,其内有嗜酸性的胶样物质,纤维性间质中血管丰富,小血管紧贴于上皮下,5例均有硬膜或骨质内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标记:5例ELST的AE1/AE3、CK8/18、CK5/6及VEGF阳性,4例EMA阳性,3例Calponin局灶阳性,2例S-100蛋白局灶阳性,2例波形蛋白阳性,1例GFAP局灶阳性,1例突触素局灶弱阳性,5例CEA、TTF-1、D2-40、Calretinin均为阴性,5例CD34血管阳性,5例Ki-67阳性指数均<1%。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的突触素均为阳性,7例S-100蛋白阳性,2例GFAP阳性,1例D2-40阳性,4例AE1/AE3阳性,5例CK8/18阳性,8例EMA、CK5/6及Calponin均为阴性。结论 ELST很少见,其易侵袭骨质,有复发倾向,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为低度恶性,其最应与桥脑小脑角区的脉络丛乳头状瘤进行鉴别。不同的临床影像特点、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鉴别。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