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科技 > 口腔科学 >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 > 锥形束CT与导板引导微创开髓精确性的体外研究 【正文】

锥形束CT与导板引导微创开髓精确性的体外研究

王文铄; 蔡艳玲; 蒋宏伟; 韦曦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055
  • 牙髓病学
  • 微创
  • 牙窝洞制备
  •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三维打印

摘要:目的研究锥形束CT(CBCT)与三维打印导板引导微创开髓造成的偏移距离与偏移角度,探讨该操作的精确性。方法收集40颗人离体单根双根管上颌第一前磨牙,开髓前进行CBCT扫描。对所有样本进行编号,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为A、B两组,每组20颗牙,包括40个根管。微创开髓洞型采用“Truss”开髓洞型的设计。其中A组为三维打印导板引导开髓组,根据CBCT图像制作导板;B组为CBCT引导开髓组,根据CBCT图像确定牙合面开髓的位置与方向,于样本标记后直接开髓。两组样本开髓后,在CBCT图像中测量并计算各开髓孔在牙合面与髓角平面的面积、颊腭向与近远中向的偏移距离及偏移角度,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故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分析。开髓孔在牙合面平面的面积分别为A组(1.34 ± 0.18)mm^2、B组(1.30 ± 0.15)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0.876,P =0.393)。髓角平面的面积分别为A 组(1.74 ± 0.20)mm^2、B 组(1.67 ± 0.24)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 1.290,P =0.194)。B组牙合面近远中偏移距离[(0.37 ± 0.26)mm]小于A组[(0.52 ± 0.3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 =2.237,P =0.024)。两组的牙合面颊腭向偏移距离、髓角颊腭向偏移距离、髓角近远中偏移距离、颊腭向偏移角度及近远中偏移角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使用CBCT可精确引导常规根管解剖形态患牙的微创开髓,CBCT结合导板对引导微创开髓的精确性与单独使用CBCT相比无显著提高,且两种引导方法对微创开髓洞型的大小无明显影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投稿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

我们提供的服务

服务流程: 确定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