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大学艺术教育问题研究

大学艺术教育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4 16:29:06
大学艺术教育问题研究

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更是如此。虽然现阶段艺术教育模式已经足够人性化,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与艺术生之间缺少沟通,导致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为了让艺术类院系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要提高自己对当下教育环境的认知程度,通过一系列方法改善现有教育体系,从而为艺术生构建更为高效的艺术教育课堂。

丁俊编著、2012 年 3 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教育的认知原理》一书,主要描述了国内外不同教育环境下的艺术教育现状,强调艺术在人类情感认知领域中所产生的作用。该书将艺术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地梳理,重新构建符合当下教育环境的教学机制,注重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艺术类教师要结合多种元素进行教育,运用符号、图形等元素将部分艺术内容具体化,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会用艺术进行自我表达。

目前很多高校在艺术教育的管理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现阶段,部分大学对艺术类专业的教育过程不够重视,艺术类院系的管理方式存在一定漏洞,课程体系不够健全。与此同时,艺术类专业教师缺少对课程体系的规划,部分课程安排不够合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为了有效解决现有的艺术教育问题,大学应重新构建艺术类院系的管理体系,根据当下实际教学情况对艺术课程进行重新安排。在设置课程之前,授课者要重新了解艺术生,知晓他们的真正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个性化课程,按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程度将其分成多个小组,采取小组授课模式,在学习小组人员的安排上,要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以此带动同组中不爱学习的同学。艺术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授课者不仅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求学兴趣,还要结合校园文化来烘托授课环境的艺术氛围。此外,大学艺术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环境,适当将授课场所从室内转换为室外,在户外展开艺术教学,让艺术生充分与大自然进行接触。在室外教学时,授课者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适当在户外实景环境下构建教学情景,以故事情景为课堂开端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继而有效展开后续艺术教学环节。为了让艺术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授课者可以将部分艺术教学内容融入故事情境中,随着教学情境的有序展开,潜移默化地为学生灌输授课内容,这样既减少了学生对课堂的厌烦心理,又在无形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很多授课者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艺术行为能力,即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歌唱能力、绘画能力。但事实上,这些都只是艺术教育的表面。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真正意义是提高艺术生的艺术素养,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以此确保他们的艺术作品主题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艺术教育不应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该是多层次教育体系,将第一层次课程内容设置为理论知识,将第二层次课程内容设置为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元素,将第三层次课程内容设置为德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体。多个层次的课程内容之间为相互递进关系,以此构建全新框架体系的艺术教育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艺术专业教学质量,大学要适当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在职教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授课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怀。仅仅依靠重置课堂、培训教师,并不能真正实现当下艺术教育目标,大学管理层要设置教学评估系统,提供让学生可以自由反馈意见的平台,不定期地向艺术生询问课堂体验如何,并让艺术生以匿名的方式对授课环节进行评价,继而知晓艺术生的真实上课体验。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及时将学生反馈结果告知授课人员,让教师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授课计划,继而让整个艺术教育课堂的授课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期许。提高艺术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仅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提升艺术生的艺术素养,让他们懂得用艺术来表达情绪、表达自我,丰富艺术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他们与他人的沟通能力,才是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刘玢 刘蓓蓓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