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公文范文 > 服装画技法课程思政探索

服装画技法课程思政探索

时间:2022-12-01 10:29:47
服装画技法课程思政探索

1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教育元素巧妙的融入到我们的专业课程当中,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思政教育模式[1]。作为艺术类课程需要计划有目的的设计教学环节,以间接的方式将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2]。艺术领域的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很强的个性能力,思维发散性能力强,在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思想政治的主线。因此,艺术设计专业课既要让学生学到专业的设计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精神面貌,这也是现代大学专业教师的担当和使命。

2服装画技法课程的现状

服装画技法课程是本科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第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基层性强,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作为企业服装设计师的重要技能之一,服装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计效果的成败。所以现在的教学方式和模式都是围绕服装绘画技能的提高上。通过讲解服装画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法,使学生在理解时装人体特征和服饰细节表现的基础上,能够独立的构思和创作出适合各种市场需求的服装画,进而在服装画创作和服装设计的自我审美意识上找到时装画表现的个性风格和手法。突出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符合市场就业需求的技法能力。课程对于思政元素的教学模式单一,融入课程的方式较为生硬,思想政治的参与度较低,没有做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教学方式有时不免显得“生搬硬套”。

3服装画技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

3.1构建课程高层次的意义

如何在服装画家课程中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首先要具备构建“意义”的能力。什么是高层次的“意义”,就是给课程赋予一种精神面貌和高尚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们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内容,寻找课程所能传递给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服装画技法课程多处涉及了工匠精神、中华美育精神,文化自信、规范意识、劳动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意识等内容,服装画技法中的技法能力要求学生有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在面料质感的刻画上,款式的图的尺寸规范上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劳动意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在课程中寻找临摹参考对象时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重塑服装画构图动态和款式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训的过程中要具有随时面对失败的抗挫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所以这些能力与课程性质相结合的思政元素使该课程的“意义”具有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在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美育认知功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重视课程思政的引导过程

在服装画技法课程教学当中,将“教”与“育”有机结合。强调对学生的“知识引导”和“价值引导”功能,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课程的引导功能,并将这一功能强化。将不同的思政点融入到不同的课程章节中,将不同的思政内容设计到不同的课程教学环节中。比如引入环节、课程设计、分组讨论、线上线下的讨论与投票等。确定每一章节的课程目标,完成这一章节需要哪些教学环节。在章节的知识点中如何突出课程的难点重点与易错点内容。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运用分组实践,分组讨论,投票等教学环节重视在课程中所体现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组协作的团队精神。在练习和实训时一丝不苟、专心专注、精益求精、创新实践才能达到培养服装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3.3强化思政课程体系模块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本专业和本课程需要达到的素质要求,将思政内容体现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时要更新教学课件与教学内容,设计好思政融入点和思政课程教学组织方式,体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将思政内容与课程设计内容紧密结合[3]。强化实践性环节,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服装设计大赛、校企合作项目以及教科研创作等实践活动。将道德素养、专业素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知识贯通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鉴赏我国一些优秀时装设计师的作品和获奖的优秀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自信。即进行了该课程的对学生的知识的引导,也发挥了其能力素养的提升功能,课程思政不仅仅采用线下授授课的模式,同时建立网络在线平台课程思政资源库,将思政图片、文章、视频等有机结合推送给学生进行下载浏览与学习。

3.4实施多维度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是深入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在理论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课程中运用分组教学PK法、组内互评和小组互评。在教学方式上强化运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交流的有机结合。从线下到线上进行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意识的高度。将思政案例和课程专业知识点结合,创新性的开展课程教育,即让学生掌握了课堂中的专业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对该课程所需态度及职业素质与道德素养的产生共鸣和讨论。在实训中,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法、以赛促学法,一对一辅导法,集中讲评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促进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后的作业讲评时,采用作业展示,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的拓展思维,相互学习,教师再不是课堂的主导,转而以学生为主,教师主要起到启发引导作用,并有重点的对学生实训作业进行鼓励和讲评,指导学生掌握要领和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极大的启发了学生学习服装绘画技法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到设计美服务社会的价值。引导学生自觉弘扬“科学、规范、专注、敬业、创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

3.5改革创新教学内容

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大学教育体系,服装画技法课程作为服装设计专业大一必修课程,学生对于服装艺术人体的表达和常用技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同时在服装画的应用性和时尚性上也有所欠缺。争对相应痛点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让教学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让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渗透到教学内容的每一环节。针对本课程传统内容首先删减以往过多临摹练习以及繁缛的理论学习,去除强调过多造型基础和艺术美的内容,突出服装画时尚性、应用性、实践性。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划分,每一模块贯穿一个项目任务为主线。将技法的运用提升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如图1,将课程第分成4大模块,从基础到深入到应用,从初级到高级阶段。运用不同项目导入每一模块,完成模块达到的目标的同时完成项目内容。每一模块的目标都能融入和展现课程思政的目的。以第一模块“人体动态和着装”教学为例,此模块目标是要提升学生服装画款式着装的效果表现。教师可以化繁为简,重点把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款式生动的展示出来,针对性的增加服装工艺知识容量和趣味,要求学生明确服装款式的可穿戴性。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导入真实课题和企业项目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创新设计,与企业项目需求相结合来绘制人物着装图。由此引导学生立足于时代,深入生活,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课程内容更加精简合理,既达到了技法的提高同时更好地树立了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在导入课题或者项目内容时可选择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项目。如我国传统服饰色彩、图案文化精粹等,结合服装色彩流行趋势,探索具有家国情怀的图案色彩新领域。在款式和面料的绘制设计上可以采取中外融合,将中国传统工艺和形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体现文化,传承匠心精神。

3.6强化多元化评价方式

与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同,在教学实践成绩评价环节,除了教师打分之外也要让学生了解实践成果的评价标准,并参与到实践评分过程中。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参照已有的评价标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评分或者小组间互评。除了对绘画创作能力进行评分以外,并且对道德素养进行评估,包括平时的学习态度和纪律、团结协作意识以及实训过程中体现的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等进行综合评判,有助于更客观地了解自己水平与不足,进行自我完善与自我提升,对专业技能的提高,道德素养的提升起到一定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知识学习的批判性理解,从评价方式上的转化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判断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被受评价,也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中每一模块作业都会进行作业点评和生生互评,大家从设计创新点、技法表现形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每一阶段教学评估中,学生除了考虑最终的作业效果,也开始重视他们自己在实践中的独立创作精神、设计思考过程和应道德标准。

4结语

在艺术类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中,“服装画技法”课程的教学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改革是一个必然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课程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从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政教育。使课程与思政教育相互影响,体现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思政方面的双向提高。教师要从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入手,学校也应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为思政融合的教学开展提供更加充分且便利的条件,促进课程思想政治的成功有序发展,在丰富专业教育的内容、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庆英.以美育促德育,提高思政课实效性[J].理论观察,2013(7):148-14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232.

[3]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28-29.

作者:程雪 童辉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