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5 03:51:35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篇(1)

【关键词】学科竞赛 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29-03

在“互联网+”思潮的影响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的指引下,社会对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创新创造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当下职业教育的环境里,教学内容和时代背景有所脱节,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操作,加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训环节,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以技能竞赛为纽带,通过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达到技能竞赛大赛和教学改革的互相促进,更好地培养高职院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社会需求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和传统教学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社会对毕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内容符合社会要求,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和走访用人企业发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在学校不断地更新实验室的器件存储以及更新现有实验室的设备,加大力度投入财力和人力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同时,硬件水平的提高仍然无法掩饰“软件”的落后。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开设的实验大多是生搬硬套教材课本的例子,只是重复一些验证性或模仿性实验,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老师和学生严重缺乏设计性、研究性和创新性,教师实践教学思考缺失严重掣肘了学生在项目设计、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水平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远远达不到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

第二,学校与企业合作无法掩饰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弊端。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定位不准、人才培养内涵合作纵深不够的问题。在企业人才需求相对过剩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精准人才短缺问题又使学校学生培养无法在短时间弥补,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出现“一头热,一头冷”或是“忽冷忽热”的情况,加上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不强,可以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有限,使得学校处于一种很被动的位置。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利用的校外实训基地不多,纵使有校外实训基地利用率也不高,往往流于形式,校企合作拓展不深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一)技能竞赛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都需要外在的因素去激发,而技能竞赛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激发因素。技能竞赛试题一般都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上做文章,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提供发挥创新创造能力的平台。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除了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外,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等方面有所突破,为学生铺设一条创新创造的线路,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除此之外,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问题设计为切入点,不断激发学生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地方需求为动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技能竞赛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教学改革、组织管理机制、竞赛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因素共同推动技能竞赛水平的不断发展,而技能竞赛水平的发展不但可以反过来推动这四个因素不断改革变化,同时技能竞赛水平的提高也很好地带动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技能竞赛能够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向创业的方向发展,经过技能竞赛系统化的训练,不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增强,理论水平得到加固,而且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形成团队的力量,学生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以利用团队的力量,同时和老师共同开发自己有想法的东西,大家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在不断的训练和开发中积累经验教学,为今后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技术储备和人际关系。

(二)技能竞赛推动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融入教学改革内容。技能竞赛有利于锻炼学生运用理论操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平时的教育的目的不能止步于理论水平提高多少,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升幅度,在开展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在这个方面的实践要先行先试,使得教学与竞赛相互促进,教师和学生进入同时进步的良性循环,学生从单纯被动听课学习,转变在实际中产生想法,在实训中得到施展,直至实现翻转课堂的局面。

通过技能竞赛,我们还要促使学校的各种制度的完善、教育资源的倾斜。学科竞赛可以促使实践创新创业基地的建立,学科竞赛训练需要相对固定的场所,场所的建立和管理要规范化,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自行管理的局面。同时,学校还要在资源、资金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划拨专门的竞赛准备基金对指导老师进行补贴并形成专门的制度,对学生的获奖要有专门的文件说明,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三)技能竞赛推动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实践教学中,改变以往的老师指导学生跟着操作的传统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教会学生运用并掌握科学研究项目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方法查阅中文和外文资料,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积极创新,进行方案比较,自己选择题目,确定设计方案;学会利用计算机和各种计算机辅助开发工具和软件,学习工艺技术,进行仿真、设计、编程与调试;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测试与检验,掌握正确的测量和检验方法,并写出包括题目的目的、意义、方案比较、工作原理、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等几部分的技术总结报告,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技能竞赛要求选手们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创新。在技能竞赛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指导实际操作,理论水平扎实的同时要学会融会贯通地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创新思维。电子信息类专业技能竞赛是以电子技术的应用设计为主,包括高等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接口技术以及可编程器技术,特别注意到竞赛在新技术、新器件、新仪器等应用方面的导向作用的特点。这些竞赛题目均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将科学性和实用性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代表了学科发展的方向。竞赛题目的设计既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设计出的题目技能既要考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要使得高水平学生在这个方面有创新创造的余地。因此,我们提出“以赛促教”的创新教育思想,融入平常规教学活动中来,把竞赛带来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渗透到实践教学中来,以创新思维指导来指定新的教学内容。

三、以竞赛平台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依托技能竞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如下:

1.依托技能竞赛增强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使得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在创新的道路走得更远。为此,应在平时的日常教学活动树立创造能力的意识,把创新创造的意识渗透到平时的实践当中,教师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积极开发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实践课程。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技能大赛,本身技能大赛就是考查创新创造的思想,学生积极参加肯定受益匪浅。在学科竞赛中给足学生思想的空间,让学科竞赛走入课堂当中,增加学生的胆识和经验。鼓励学生再从课堂走上技能竞赛,参加每年本学科甚至是跨学科的竞赛项目,教学改革的内容围绕此展开,老师和学生肯定收益颇多。

2.制定有效的技能竞赛保障体系。技能竞赛需要学校建立成文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只有制度的保驾护航才能会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保障,维护学生和老师参加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学校除了在宣传上不能放松外,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学科技能竞赛的讲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学生参加比赛准备过程中,学校要为这些学生制订未来的学习计划,不要因为技能竞赛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学校还要为竞赛提供经费支持、场地支持等,对指导老师给予课时上的补助。最后,对每次比赛要进行经验总结与分享,积极扩大参赛面并提高比赛质量。

3.与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造活动。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不应该止步于学科竞赛,应以学科竞赛为起点,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或是其他知识领域的开拓。因为学科竞赛具有季节性,过了某一个时间段之后就没有比赛了,这个空窗期要好好地利用,在总结技能大赛经验的同时,不要让技能竞赛的成果止步不前,可以在技能竞赛的基础开发出贴近实战的项目,让学生不松懈,在固定竞赛场所可以和老师一些开发科研项目,或是外接企业项目,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收入。除此之外,还可以师生共创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已有的成果,技能更强的一些学生可以组成创业小组,把自己的想法付诸社会实践,大幅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二)依托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具体如下:

1.转变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加入创新创造思维培养。实践表明,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学生,由于创新思维活跃和实践动手能力强,越来越受到用人的单位的青睐和认可。在传统教学方式当中,创新思维培养大多流于形式,或是重视不足,开展受限,通过以理论为指导思想,将所学到的理论用到实际当中来,理论通过鲜活的例子得到体现,提高实践能力又反过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技能竞赛中学生的创新水平就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

2.把“以赛促教”的思想融入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技能竞赛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从选题、收集技术资料、设计方案论证、硬软件设计、电路调试到撰写设计报告的设计制作全过程,这对于参赛的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以竞赛的模式增设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以开放的形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各种工具帮助学生提升信息获取的能力。

3.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本部门建立了一批例如“电子设计大赛”在内的固定实践教学场所,不断地更新实验室的器件存储以及更新现有实验室的设备,加大力度投入财力和人力建设“学生创新实验室”。实训室以全开放的形式,由学生自己管理,配备指导老师,通过少部分参加过竞赛的学生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发展一批优秀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开洪,张颖,李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下的学科竞赛平台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10)

[2]王喜鸿,王良成,周密.论以学科竞赛促进理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J].实验室科学,2011(4)

[3]张小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

[4]万敏.构建以学科竞赛为契机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5]丁珠玉,樊利,周胜灵.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6]洪宝仙,龚冰冰,鲍思伟.地方高校学科竞赛的现状与思考[J].台州学院学报,2011(4)

[7]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2)

[8]薛艳茹,刘敏,赵彤,等.依托学科竞赛 提高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6)

[9]付雄,陈春玲.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B2014488);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2212)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人才

 

一、引言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1],从1994年到现在,先后举办了近十届全国竞赛和四届专题竞赛。大赛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不断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1][2]。我校从1997年开始面向全校召集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三项,国家二等将五项,山东省一、二等奖励多项。这些成绩对学生的鼓舞很大,要求参赛的学生逐年增多,参与的专业范围也不断扩大。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整机调试、选用新器件及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在毕业设计和以后的科研工作中,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受到了教师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通过组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期刊网,对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了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通过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赛前选拔与培训,发现我校本科生存在理论基础较好而动手能力较差、参与意识较强而工程素养不足等缺点。这反映出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软件轻硬件,也说明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急需改革,如:在平时实验课中,验证性实验多而自主设计的实验少,单科性实验多而综合性实验少,采用传统的方法多而应用最新的技术少,反映电子技术应用的前沿课程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电子类课程体系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革。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新技术、新器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开出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条形码与IC卡技术”等新课程,编写了教学大纲,经过多年实践,效果良好,丰富和完善了电子技术课程体系。配合课程体系和电子技术竞赛编写了新的理论教材“电子设计自动化”和实验教材“电子技术测量与实验”。在新教材中,舍弃了过时陈旧的内容,引入新的内容,增加了电子线路软件仿真的内容,使硬件软件相结合,丰富了实验手段。新教材还增加了大量的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实验教学环节已由单纯的“验证”实验向“单元验证、分析设计、系统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根据新教材构建了模块化的EDA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具体框图如下图1所示:

其次从教学目的和教学摘要求学生按照已知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这种实验方式在基础训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为其本身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非验证性实验因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和拓展实验,从而提高了其挑战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图1 模块化的EDA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同时对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是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相辅相成的[1][3],竞赛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期刊网,新的内容迫使有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的新课程体系和教材给学生更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学方法上也应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因此,我们将原来的集中实验教学方法,改为集中实验与开放实验、虚拟实验、分布实验等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实验模式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我们的开放式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时间开放和内容开放。时间上的开放即在规定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以后,学生可以在相当大范围内选择完成实验的时间,这样学生可以在时间上有较大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内容上的开放是指学生在实验中除了可以进行规定的实验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选择规定以外的实验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教学体系、方法的改革与不断完善,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给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条件和空间,逐步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实际动手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了实验室硬件水平和综合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电子设计竞赛的场地是由参赛学校自己提供的。能否适应电子设计竞赛各种题目的要求,体现了该实验室的应变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长期以来,由于电子技术各类实验室的装置基本上是老三样(电压表、信号源、示波器),学生在实验中接触不到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个缺陷在常规实验中的表现并不明显,但在电子设计竞赛惜时如金的场合下就显得非常突出。谁采用的仪器工具先进、自动化程度高,谁就会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比如我们在竞赛中使用的先进的数模混合型示波器以及数字示波器,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通过多年的竞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电工电子学教学中心的实验室建设起点高期刊网,设备先进,为电子竞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内容和体系的不断发展

课程设计是学生相对集中,实践功能较强,比较能真实反映一个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项教育教学内容[4]。因此,为了不断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初步选拔电子设计竞赛学生做一个基本参考,整个课程设计体系也要不断发展与完善。

首先从设计内容上,设计的内容不断更新,难度也不断增加;其次从软件设计工具上,随着电子设计开发工具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将ispExpert、ispLever、ModelSim、Synplicity等各种流行的仿真软件及开发工具逐一介绍给广大学生使用;再次从软件编程语言上,Able、VHDL、Verilog等多种流行的硬件编程语言都被广大学生所逐渐熟悉;最后从硬件设计和测试工具上,自主设计制作了小型的“SZD-III型PLD实验开发系统”、大型PLD课程设计演示仪器、电子竞赛系统开发板等。

五、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电子设计竞赛使那些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学生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他们不循规蹈矩,不死读书本,而是积极进取,学以致用,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通过赛前的培训以及大赛的洗礼,使他们在各方面更加成熟。参赛的学生报考研究生时也受到硕士生导师的青睐,而没有上研究生的同学在联系工作时也极受欢迎,不少公司在招聘时深有感触的说:“像这样的学生有多少我们要多少”。这些学生的成才,也在低年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由于我们的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比较重,为提高效率,施行的是模拟、数字、电工电子学三门课程教学人员相对固定的方法。每位老师基本上只负责其中一门课程。这样一来,虽然教师能够对所负责的这一门课程内容比较熟练,但时间长了对其它两方面的知识期刊网,缺乏必要的联系,从长远看,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因为学生将来面对实际的电路系统,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综合考虑问题的思想,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遗憾。而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工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教师们在辅导参赛学生训练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业务素质,而且认识到在教学中贯穿综合考虑解决问题的思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六、创立了一种实践中较为成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培训内容体系和组织运行模式

经过多届全国、山东省、学校竞赛,根据历届电子设计竞赛所涉及到的领域,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合理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涉及电子系统设计、EDA、单片机、制作与安装工艺、功率电子、软件设计等内容,经过多年实践,效果良好。同时也创立了一种实践中较为成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

(1)平时积累。通过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使得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能够获得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机会,使得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设计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择优选拔。在电子设计竞赛开赛前,通过报名、笔试、实物制作、面试、推荐等方式择优选出30-50名学生参加培训和比赛。

(3)强化训练。培训开始时,根据历届电子设计竞赛所涉及到的领域邀请相关教师为学生进行授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对相关领域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打好设计基础,然后由负责老师带领参赛学生在现有硬件条件下对学生的软件、硬件综合设计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4)模拟竞赛。根据现有的硬件设备和条件,尽量节约开销,选择合适的可以完成的设计题目,把培训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利用现有的器件和设备完成一次设计,强化锻炼并检验参赛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动手能力,并让学生对真正的竞赛有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5)合理组合。在培训和模拟竞赛期间,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可能会有各自突出的表现期刊网,比如有的学生硬件水平很好,有的学生软件水平很高,有的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很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把突出的学生有机的组合成一个整体,保证参赛队伍的质量和水平。

七、总结

竞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动手,是全面素质的培养[1][2][5]。在专题竞赛中既培养了学生面对众多社会需求选择最佳实施方案的能力,又使学生经历了由策划、设计、制造、调试、试用全研制的开发过程,很多学生反映这段特殊学习经历终生难忘。“通过前期培训和选拔以及四天竞赛,胜读四年书本”,有不少学生这样评价电子设计竞赛,这种说法不免夸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学生眼里竞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巨大作用。

在该项竞赛的引导下,电子技术相关课程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优化传统基础知识、大胆引进前沿技术、不断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姚建永、吴贻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促进教学改革.高校教育研究,2008(17):31-33.

[2]陈立章、宋学瑞、彭红.组织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总结和体会.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8(4):95-97.

[3]林寿英.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电子技术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8(11):103-105.

[4]许利霞、赵文锋、彭孝东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9):57-58.

[5]燕飞、韩宁、阚江明.从电子设计竞赛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9):112-113.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篇(3)

关键词:实验竞赛;实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277-02

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省各高校承办的,旨在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动了我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全面调动了大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研究的积极性和兴趣[1]。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取得了预想的成果。湖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理论笔试两部分,其中实验操作占总分的60%,理论笔试占总分的40%。实验操作部分主要考察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相关实验的操作,具体考察学生对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基本的化学计算、实验操作中实验结果的获得、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力、实验报告撰写能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实验理论考试涉及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考察内容面比较广泛,能充分地反映各高校在实验教学中的成效。为此,我们提出了以大学生实验竞赛为平台,分析了实验竞赛对实验教学的作用,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旨在发挥实验竞赛的作用,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水平,提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一、实验竞赛对实验教学的作用

实验竞赛是实验综合知识和能力的体现,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能很好的考察高校实验教学的质量[2,3]。在实验竞赛中,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发现学生基本的实验素养,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实验的能动性,通过实验竞赛还可以与兄弟院校横向比较,通过交流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强化对本校实验教学的改革。

1.促进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和创新能力,通过竞赛可以使各高校进行经验交流,推动和改革化学实验教学[4,5]。因此,基于实验竞赛,我们可以根据实验竞赛的宗旨,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实验内容的整合实现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高。

2.促进实验教学设施的更新。实验竞赛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比较高,由于湖南省大学生实验竞赛是轮流坐庄的举办方式,因此举办单位就需对实验设施进行更新达到实验竞赛的要求,从而可以提高举办单位的实验条件。而参赛单位由于实验考察的范围较为广泛,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开设的内容除了基本实验外还需要开展一些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和研究性实验,因此需加更新实验设备。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既考察了学生的实验素养,也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以往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不够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够,学生没有一个平台来体现自己的实验技能,因此觉得实验课可有可无,积极性不高。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基于实验技能竞赛在实验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我们以实验竞赛为契机,从几个方面构建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1.加强实验理论教学。实验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对实验理论的教学。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大多数高校往往在操作中忽视了实验的理论教学,总以为理论教学是有机化学的事,从而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够重视,这样就在实验竞赛中充分暴露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理论教学。如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基本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物质的性质等,这些知识除了进行系统讲解外,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验进行讲解,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进行演示,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为了适应实验竞赛的要求,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1)开设基本操作性的实验内容。基本操作性实验是为了让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为后续深层次的实验开设打基础。(2)开设综合性实验内容。综合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如可以将水蒸气蒸馏和肉桂酸的制备结合组成一个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学习制备肉桂酸的过程中,掌握水蒸气蒸馏的作用、实验原理以及操作过程。(3)_设创新性实验。这类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如文献实验、原有实验方法的改进等。

3.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实验教学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一次教学的时间较长,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较困难,教学环境相对较差以及还要面临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事故,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热情不高,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偏少,这种实验教学现状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没有任何提高。因此,要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要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调动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如对教师在实验教学分配方面可以适当的倾斜,这样更加有利于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4.改变实验教学方式。(1)强调学生对实验的预习。学生的实验技能是逐步提高的,对于大二刚进入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学生来说,强调对实验的预习非常重要。然而在平时的有机化学实验中学生不重视预习,实验前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实验注意事项不了解,在实验过程中只能机械地照书本的实验流程操作,这种实验操作往往无法得到预计的实验结果,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因此,我们应该强调实验前的预习,引导学生怎样去预习,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照搬书本上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2)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实验技能训练[6,7]。在实验竞赛中,实验操作试题则重于对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的考察,如萃取、回流、分液、蒸馏、仪器的组装和拆卸等。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强调基本操作的规范性,耐心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实验操作,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改革考核方式。实验考核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过去由于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在实验成绩的评定中忽视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基本操作,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实验水平。因此,为了适应实验竞赛的评分要求,考核方式应该有所改变,可以采用实验竞赛的评分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评分,再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成绩,以此来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规范化。

三、结论

实验竞赛能够很好的促使实验教学,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加快了对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利用实验竞赛平台,我们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探讨,旨在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毅民,梁宇宁,苏桂发,沈星灿.以化学实验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化学教育论坛,2013,(4):263-264.

[2]张秀清,刘峥,王桂霞,唐群.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推动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7(30):281-282.

[3]宋彩霞,胡正水.一个材料化学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及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2,(2):73-75.

[4]王彦卿,张红梅.实验竞赛促进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6,44(22):174-175.

[5]孟晓龙,赵子娟,崔晓峰,等.开展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6):81-82.

[6]杨瑾,季宜敬,崔锐博,等.验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9-21.

[7]郝志峰,吴茂英,余倩,李红,潘湛昌,谭伟,周立清.基础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5,42(18):172-174.

Construct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of Organic Chemistry Base on Experimental Competition

SHEN You-ming,ZHOU Shi-biao,ZHANG Chun-xiang,ZHANG Xiang-yang,ZHENG Qing-yun,XIAO An-guo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Hunan 415000,China)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篇(4)

一、成立竞赛组织机构并举办技能节

为深化校园竞技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院成立了技能竞赛组织机构,负责技能竞赛的决策、指导与仲裁,制定了《教学竞赛管理办法》和《技能节组织管理办法》等文件。自2009年开始在全院举办一年一届的技能节。技能节活动每年4月开幕,12月闭幕,项目覆盖学院所有专业。竞赛训练中采用微格训练法,形成了专业技能培养的“5L”模式(5个环节),即把实践教学过程细分为校内实验实训环节、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技能考证强化训练环节、毕业设计环节和顶岗实习环节,严格按照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课程标准实施,使技能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实现了职业技能竞赛训练方法与课程教学方法的对接。

二、将竞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训练过程作为一个教学过程

学院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素质是基础,技能是核心”的目标取向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采取逆推式方法,通过组织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认真分析,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等方法,对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汇总,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把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传授、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训练、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培养、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养成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无缝契合,使职业技能竞赛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实现竞赛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解决了“为赛而赛”,不能提升全体学生技能水平的问题。

按照化工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符合化工行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调整紧跟产业发展前沿技术,解决了教学内容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工业化进程不相适应的问题。

遵循“教、学、做合一”的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把竞赛训练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解决了竞赛训练与实践教学分离的问题。基于校企合作育人和开放式办学理念,把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创建开放式竞技平台,实现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与价值追求,解决了校园文化与职场文化存在落差的问题。

用机制推动竞赛,用竞赛带动训练。学院构建了院系两级联动的技能竞赛组织体系,学院负责技能竞赛制度的制定与竞赛组织协调,系部负责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根据年度教学计划,结合院内外各种赛事安排,量身定制各种初赛项目融入实践教学中,使每次实践课变成一次小的竞赛,通过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训练,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技能竞赛训练方法融入常规教学。技能竞赛、培训等经验积累,有力推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三、创新了竞赛机制与训练艺术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篇(5)

关键词:技能竞赛;导向作用;技能教学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展示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采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从2008年起,教育部以“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为题每年举办一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校也是从2008年开始,积极准备,先后参加市级、省级举行的技能选拔赛,尤其是2010年参加的省级技能选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为会计电算化竞赛的辅导老师,我对开展这一活动有很深的感触,为它拍手叫好,同时也呼吁更多学校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开展专业技能教学活动,培养更多、更实用的高技能学生,更好的服务社会。

一、技能竞赛的导向作用

(一)引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观念的转变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操作技能;管理者重理论教学效果,忽视实践教学管理,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举办和发展,强调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职业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办出“职教特色”。

(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当年考试的失利者,无奈中他们被父母送到职业学校,父母希望他们在这里能学到一技之长,以期将来能有立足之本。但往往事与愿违,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努力方向和目标,不愿约束、改变自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在浑浑噩噩中打发每天的时光。而技能竞赛在新生刚开学时就明确提出,可以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确定奋斗的目标,引导学生有目的学习。

(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每年参赛归来,学校都会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对获奖学生和优秀辅导老师给予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这种“优胜劣汰”的比赛机制和获奖的荣誉感可以激起学生参加竞赛的热情。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参赛获奖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努力同样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围绕技能竞赛,开展技能教学改革

(一)围绕技能竞赛,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

由于传统习惯原因,职业学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数量相对较多、知识难度较深,理论教学时间较多,与实践联系不够等。而职业技能竞赛比赛项目的设置实际、简单、科学,不但更加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能够把专业所学集中、系统地展示,呈现典型的项目化、工程化的教学要求。我们应大胆改革,降低专业难度,删除一些中职学生根本无法读懂的学历教育课程,以技能竞赛所需专业知识为主线,选择核心专业课程,并在此主线基础上向外拓展,开设与专业课程有密切关系的素质教育课程和实用课程。

(二)围绕技能竞赛,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大多不是很好,偏科现象普遍存在,分析和理解知识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内容改革上必须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准,精简教学内容,使理论课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实用、易学。而有时我们发现征订的教材尤其是实验教材在内容上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这些实际需要,那么组织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三)围绕技能竞赛,开展课堂教学

有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实用的校本教材,就可以紧扣技能竞赛内容,开展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一般先进行理论课教学,教师尽量拿身边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做理论讲解的注释,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在谈笑间学生也掌握了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技能实践练习,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各阶段实习课的操作时间,选择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课的教学工作,全真模拟竞赛环境,指导学生全真演练,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四)定期举行校级技能竞赛,检验教学效果

教学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不能让学生走上社会后让社会去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学校可以依据省级、全国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和标准制定校级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和标准,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以竞赛的方式去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形成“比、赶、超”的积极向上氛围,更好的实现技能教学目标。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只要围绕技能竞赛,重视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为出发点,开展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让技能竞赛真正走进课堂,必将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篇(6)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 商科教育 经营管理

1.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懂管理、善经营的商科人才需求旺盛,但由于商科教育自身的特点,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商科专业人才成为我国高校商科专业的重要使命和难题。我国不同商科院校在竭力达到此目标的驱动下,也试图从多方面寻找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其中,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制度对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制度在商科教育中的辅助作用,值得商科教育者深思。

2.商科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我国系统商科教育的历史并不长,早期的商科教育主要是依照当时欧美国家的高等商科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其课程设置和培养规格基本上也是依据欧美国家的办学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科教育历经多次学科的调整和改造,现在已发展成较为成熟的多专业学科结构,商科教育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新世纪以来,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扩大商科院校的办学自,省级政府统筹本地区高等商科教育,使其责、权、利进一步扩大,从而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商科教育管理的新体制。新的体制理顺了多方面关系,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发展高等商科教育的积极性,密切了商科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推动了商科院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1]

我国商科教育历经多次专业调整,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商科”概念的界定由模糊到逐步清晰。早些时候有人认为,商科即企业商务管理。也有人认为,不能把商科狭义地理解为学科的一个分支,而应把它看成是涵盖商品生产的产、供、销三大领域,集商贸、工程技术、管理学科为一大类知识复合体系的学科教育。教育部2006年5月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高校商科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交流研讨会,把商科看做是一个宽泛的学科。[2]事实上,“商科”是一个笼统的学科称谓。如果细分,其专业就可分为经济、金融、国贸、会计、商业学、营销学、管理等。从整体来说,商科属于应用性学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但这种应用型人才又是建立在宽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在高等商科教育培养过程中,一方面,不能因为商科的应用性特点而忽视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避免完全学术化和理论化的倾向,增强商科的实践性,使商科能够服务于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活动,使商科人才成为既掌握相关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由于我国商科教育溯源于欧美国家的商科教育模式,因此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国际性。我国商科教育理论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使得其具有典型的国际化特征;(2)本土性。商科教育是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的高等教育,因此,商科教育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培养出适合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高等经营管理类人才;[3](3)实战性。商科教育的应用性决定了其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有实战技能和能力;(4)通才性。懂经营、善管理的商科类人才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既要有与市场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又要有与管理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商科教育培养出的经营管理类人才不是专才,而是通才,能够在市场经营中成为独当一面的多面手;(5)发展性。商科教育要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形成,市场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等商科教育不仅要密切关注这种变化的市场环境,还要运用此国家化市场环境进行商科教育。

综上可见,我国高等学校的商科教育应该结合所处市场经济环境,将来源于国际化的商科理论与我国企业经营环境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商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理论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最终将其培养成具有商科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的通用型商科专业人才。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商科人才应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重在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商科教育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整合,课程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增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水平。[4]此外,不同高校组织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机会,同时,竞争性、挑战性强的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是检验、锻炼、提高和展示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能力的很好平台,大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奋勇探索,拼搏创新,既磨炼了意志,又切实提高了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了很好的品质。[5]

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对商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种,是通过竞赛的形式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动手技能和专业素质。大学生科技文化及创新活动在我国各高等学校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发展得如火如荼,既丰富了大学校园的文化和娱乐生活,又通过此活动激发在校大学生将理论运用与实践,在知识运用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对科技文化和创新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国家专门举行了大学生“挑战杯”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各种潜能。但是,“挑战杯”这一平台,并不能使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参与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有必要在高校内、校际间乃至区域和全国建立更多适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新型科技文化创新平台。[6]对于商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对其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如上所述,我国商科教育具有国际性、本土性、实战性、通才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从而要求对商科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强化实践教育和技能培养,但是,我国商科大学生都是在校完成理论和实验科目教学任务的。因此,对于商科教育来说,一方面,教师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能够通过自身对市场环境的关注和应用,将商科理论结合我国市场实践传递给学生,但是我国很多从事商科教育的教师缺乏这种实战经验和能力。[7]另一方面,学校各种配套设施如商科教育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要齐全,并为商科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服务,但这些配套设施在各高校中并不能够广泛存在和发挥作用。有鉴于此,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够在商科教育中发挥以下重要作用。

(1)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商科专业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行为,增强创新能力。商科教育具有实战性强的特点,课堂教学能够让教师将商科专业的相关理论传授给学生,但难以解决实践和实战问题。当前,商科专业教师使用较多的方式是通过案例教学来让学生体验经营管理的,但这种教学方式受到学生自身实践经验的影响而大打折扣。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商科专业的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亲身体验实战和对决,特别是学生通过对项目的选择与施行,能够深入市场和企业进行调研,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进行市场经营决策的模拟和实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2)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更多的通才教育和技能训练,培养其竞争和合作意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商科专业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多是以团队形式出现的,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互补,来共同模拟实施企业的市场经营管理决策活动。在这种竞赛活动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不断补充需要的各种经营管理决策知识,在团队合作过程中能够获得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团队间的竞争也使得学生能够深切体验到市场经营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提高其综合的经营管理能力。

(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也为商科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实战能力,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由于我国教育与企业间各种制度的差异,使得我国大学商科专业教师很少有机会到企业中从事实质性的专、兼职经营活动,因此,我国大学绝大多数商科教师也缺乏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与能力。[8]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让教师在指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同时,商科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此项目活动与企业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技能,增强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

(4)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型管理能够赋予教师更多的职责和自,提高师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对商科教育的辅助作用。当前,笔者所在高校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实施项目型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以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也必不可少。[9]如果只是让学生“自娱自乐”,就会使这种科技文化竞赛的作用大打折扣,因为学生囿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而难以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资源。同时有了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将会使学生的视野、思维和所能利用的资源等均有很大的突破,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向教师、同学、企业深度学习的机会。同时,项目型管理能够使项目负责人有较强责任感,能够付诸更多的精力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学到“真本事”。此外,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种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项目型管理也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重要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财力支持。

总之,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及其项目型管理对于商科专业教育有着很强的辅助作用,能够使项目负责人和导师组织和指导大学生积极且有深度地参与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培养商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4.进一步挖掘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在商科教育中作用的思考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对于商科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何淋漓尽致地挖掘和发挥其重要性,需要高校进一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日常化和制度化。当前,各高校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和竞赛活动已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此活动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强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调查显示,科技文化创新和竞赛活动让大学生在专业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很好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如何通过这种科技文化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持久的动力。[10]因此,此项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使之常规化和制度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持续下去,针对商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在竞赛前、竞赛中、竞赛后,与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实验室、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竞赛项目成为持续培养商科专业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辅助工具。

(2)深化项目型管理,进一步强化项目责任人职责意识,进行项目跟踪。项目效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有项目管理作为保障。笔者所在高校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实施项目型管理,以项目带动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其竞赛,此种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当前,各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项目负责人的项目职责意识,通过项目责任合同来明晰职责,同时,项目管理者需要对各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实施项目跟踪,这样既能对项目进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又能为项目实施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使项目实施效果更好。针对商科专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也要以所报“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执行过程中,自己制订项目实施的计划,模拟市场环境,自己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运用各种所学的知识进行经营模拟,以验证假设,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11]

(3)成立大学生科技文件竞赛类社团,协助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工作的开展。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提高实践能力,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12]当前,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主要由项目负责人施行,项目负责人根据自己项目进展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具体的实施。但是,这种项目操作形式临时性强,不利于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竞赛的常规化和制度化。高校应该通过相关部门如团委放权于学生,成立相应的社团,其常规化和制度化的工作将使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及竞赛在学生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也能协助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很好的实施。

(4)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与经济管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科技园及企业的紧密结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商科专业的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需要参与的同学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这种实战能力的训练要求通过一定的实战环境来实施或模拟。在当前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主要可以通过经济管理实验室(实验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科技园和相关企业来提供协助与保障,通过这些实战、实训场所对参与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学生进行训练,实施其团队的参赛项目,使其项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实战性水平更高,也强化了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

(5)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成果评估体系。当前,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与竞赛活动的评价存在一定缺陷,如评价目的性不强、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方式简单等。[13]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项目从立项到结项需要建立健全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特别要加强项目结项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评估体系应该包括对项目负责人的结项评估、学生参加项目并取得成绩的评估和奖励、加大商科专业科技文化竞赛活动的参与并取得成绩在学生综合考评中的权重等。通过系统的项目成果考评既能增强项目的实施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项目的效用。

(6)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所涌现优秀项目成果的孵化,搭建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和实施平台。在商科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涌现出不少的优秀项目创意与文本,这些项目创意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且通过实施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在全校范围内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商科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中所涌现的优秀创意策划进行孵化和实施,树立一些标杆,既为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进行宣传,又为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宣传,更为高校的综合影响力做出努力。

5.结语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在商科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项目型管理方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为使这项工程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需要教育管理者更多地研究并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强化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参与性和实效性,并通过与项目负责人明晰职责,使项目的实施更加完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叶小兰.高等商科教育发展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24-25.

[2]付廷臣.商科教育院系级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职业时空,2007(5):24-25.

[3]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1-4.

[4]王小玲,沈民.中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变革和发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43-44.

[5]陈德静,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1):117-119.

[6]廖琪丽,王玮.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建立[J].科教文汇,2008(4):22.

[7]王晓东.关于我国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2):57-59.

[8]彭耿,龙海军.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196-199.

[9]张庆强,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8(S1):439-440.

[10]刘国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9):12-13.

[11][12]巩艳芬,等.经管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石油教育,2010(3):78-80.

实验技能竞赛论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电子信息;创新实践平台

1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开展的意义

1.1 赛项设计体现了产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动向

不论是国家还是省市组织的赛事项目,赛项设计的共同特点是符合国家和地区产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动向,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规格特点。

1.2 竞赛方式突出体现对选手职业综合素养的测试

竞赛内容和方式既着重考查参赛选手面向技术应用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操作方面的技能,同时又是检验参赛团队的现场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中英文技术文档阅读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

1.3 竞赛内容体现与产业的融合和对接

竞赛内容体现了前沿技术与产业应用的融合、绿色节能理念与企业发展的需求,不仅包括了电子信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包含了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等,引导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紧跟技术的发展和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和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4 竞赛过程体现开放和示范特点

竞赛过程和手段具有开放性和国际化特点,允许到现场的师生进入比赛场地近距离进行观摩和学习。同时,为了保证竞赛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裁判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评判结果的辅助决策工具,对选手的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估。这些举措对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开放性教育、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2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意义

创新能力是本科生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为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为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和创新意识等创新能力,需在全面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创新实践平台,构建专业创新实践体系,打造创新成才环境,为理工科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软硬件、师资等方面的支持,为学生的团队创新活动提供了平台,同时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校园科技和创新实践氛围。

3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现状分析

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从2002年参加竞赛至今,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二十余项。经过竞赛培训的同学动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也得到锻炼,这些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同学。学生也反映,这样真刀真枪的较量最能考验人的能力,使他们得到锻炼。因此我们认识到,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水平通过竞赛这样的真实情境和特点的任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创新实践平台的缺乏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没有长效机制和固定团队、青年教师的快速流失、学生能力水平参次不齐、新老接替严重脱节等。因此,“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的建立势在必行。

4 我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思考

4.1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

该培养平台以实验室为载体,以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实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新的突破。该平台的构建主要从平台资源的整合和平台实践条件的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将现有的学科平台、科研平台、实验室平台进行科学整合和优化组合后,按功能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组建,分为基本电子技术类、自动控制类和通信类。

4.2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课程体系的建设

创新实践平台面向于所有理工科学生,由于各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该平台在教学方式上应有别于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采取“感受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角,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理解、设计和验证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重点建设电子电路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工程设计等主要实践课程,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为主,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4.3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实践平台管理模式的实施

该平台实行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方式,为学生提供独立操作、独立设计和独立思考的场所和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和条件,吸引广大年轻教师积极参加“竞赛”,加强指导教师专业的培训,并以此形成稳固的教师团队和长效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