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7 16:05:00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

双转移 区域动态 成本 收益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政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惊人成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对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在2005年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入到了落实阶段。广东省政府响应十七大的号召,在2008年提出了“双转移”战略。

二.对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一)“双转移”中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形式

“双转移”战略中关于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来促进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这其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转移,第一个方向的转移主要是珠三角的劳动力随企业转到粤东西两翼,因为这些劳动力大多是外来转移的,所以他们的转移也成为“再转移”;第二个方向的转移主要是粤东,西两翼(由于我们研究的样本在粤东山区,所以仅在图中标了粤东山区)的第一产业的劳动一向二三产业转移;第三个方向的转移主要是山区的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协助珠三角产业升级。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广东“双转移”的背景

1. 基于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双转移”的政策,我们组得出“双转移”中关于劳动力转移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转移,而在分析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与影响因素之前,有必要对广东省整体的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以此来剖析此政策中关于劳动力转移的优劣。

2. 基于动态效率模型的分析地区

在对现实经济的动态效率进行检验时,我们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AMSZ准则[](1989,Abel),将不确定性引入代际交叠模型,提出了一种判断经济是否动态有效的标准,即资本总收益是否大于总投资,即净资本收益()是否大于零。在我国统计数据中,总收益和总投资可以直接测算:总收益=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国民生产总值-总消费。其中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所以净收益又可以用总消费(C)减去劳动者报酬(WL)来测算。然后我们再用各地区净收益和地区生产总值(TP)的比率(r)来比较考察各地区的动态有效性。

由此,我们把分析各地区经济状态的模型总结如下:

3.基于宏观的劳动力转移成本收益的效用论分析

我们以理性人为基本假设,批判继承托达罗公式,结合李德洗教授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了从效用论角度适合分析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模型,以期从宏观上进行计量分析与探究。

其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效用,π(t)表示就业概率,rn(t)表示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 s(t)表示城市地区总劳动力规模, n(t)表示现代部门总就业人数, λ表示工业产出增长率, P表示现代部门劳动生产增长率,β为获得工资的风险(也可理解为拖欠工资的比率),Φ(H)为工作收入,它是个人能力H的函数,C1和C2是直接成本,C1包括转移中的交通费用,工作搜寻费用,职业介绍费用,变卖住宅与购置新住宅所损耗的费用等,C2是新旧环境中再生产同质量劳动力两种必要费用之间的差额,扣除差额的原因在于,即使劳动力不转移出农村,而是在原地工作、生活,同样需要消费,也必须花费一定生活费用,Cj表示机会成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异地就业而放弃的在原就业地能够获得的收入。

总体上来说,劳动力转移大趋势虽说不可逆转,但是目前城市生活成本越加提高,广州市的预期效用已经呈现负增长并且小于绝对值0,不建议粤东西山区的劳动力继续往其迁移,而深圳虽然预期效用为正,但是从前文的动态效用分析来看,增速明显放缓,原因是第二产业的迁移有限,产业更新跟不上劳动力的更新与转移,因此,产业与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合理配置依然是双转移的重点解决问题。

二:结论展望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展望

这次研究的结论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个是地区动态效率的分析,根据上文动态效率的图形所描述的各地区净收益和地区生产总值比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珠三角九市和东西两翼处于动态有效状态,且东西两翼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呈现逐渐增强趋势;山区五市1998-2002年资本积累处于有效状态,随后进入无效状态,由于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转移和缺乏技术支持,经济处于动态无效可以理解。因此可以看出,双转移自实施以来,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吸引具备技术与能力的劳动者转移,而珠三角的企业也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进行转移。至于为什么还处于动态有效状态,主要得益于原地域企业的生产总值持续增加,但这并不得益于具备高新技术劳动力的转移。

另一个结论是根据客观研究数据进行的经济学模型分析,由于(广州)=-902.77元,(深圳)=154.56元,差距明显,两者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广州和深圳的预期工资收入(Φ(H)(用城市居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不同造成的,但这并不能否认劳动力继续转入广州市个错误的决定,目前城市生活成本越加提高,广州市的预期效用已经呈现负增长并且小于绝对值0,所以不建议粤东西山区的劳动力继续往其迁移,而深圳虽然预期效用为正,但是从前文的动态效用分析来看,增速明显放缓,原因是第二产业的迁移有限,产业更新跟不上劳动力的更新与转移,因此还是上文那句话,产业与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合理配置依然是双转移的重点解决问题。

(二)政策建议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篇(2)

关键字:剩余劳动力转移 县域经济小城镇建设

作者简介:王军,男,四川自贡人,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宏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020099号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就业不充分、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明显而重要。本文力图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实践入手,对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述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是由于隐蔽失业而导致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根据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那部分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又不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也就是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的产量,而且很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显性剩余劳动力和边际生产率大于零而小于其消费额的隐性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两方面。转移形式一种是无序转移,另一种是有序转移。前者指农民在毫无职业能力准备、对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流入城市。这种转移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不彻底性等特征。后者主要指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积极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其适应城市需要的就业能力和自我谋职能力从而稳定有序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转移形式,有序转移减少了无序转移的盲目流动和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

就我国操作而言,农村转移劳动力具体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升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转移,是目前县域经济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基本趋势,它贯穿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这是因为,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会提高要素生产率,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拓宽了就业空间,扩大了经济活动总量。人力资源产业间流动的根本动因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总是从比较低级的经济部门流向比较高级的部门,而正是这种流动,使较多的人集中于劳动生产率较高、经济产出量较大的较高级产业部门,其结果是县域经济增长加速,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拉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 困境: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在改革前后的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改革前由于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在1949年-1979年的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从89.4%降到81%,中国劳动力转移发展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户籍制度逐渐松动,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才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二元户籍制度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滞后

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村居民在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上都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权利,加上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情况,使得农产品价格连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收入差距直接影响人们的职业流向。

而与此同时所产生的一个困境就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小城镇发展滞后;二是城镇化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而城镇人口比重只上升了20个百分点。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着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2、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近年来,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所减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近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进城务工为主。如在2003年新增的转移劳动力中,靠进城务工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约340万,占新增转移劳动力的70%。二是从县域经济返回农业的劳动力逐年增多。从返回劳动力情况看,2003年,县域经济吸纳的劳动力返回农业的人数占全部返回农业劳动力的5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从县级市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22.5%,从建制镇返回的劳动力占14.9%,从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返回的劳动力占13.9%。

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使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发生转变,“离土离乡”的农民逐年增多。这一转变不仅催生了我国每年春节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移浪潮,使得我国的运输系统不堪重负,而且也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转移成本。

3、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较低

据农业部信息中心2004年相关资料,从文化素质看,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而且,这些劳动力中8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而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返回农业劳动力的16%。

4、乡镇企业的发展受阻,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每年吸收10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使人们对农业自身解决剩余劳动力寄以厚望。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大,企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等因素使乡镇企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处于劣势。加之乡镇企业是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农民与集体投资发展起来的,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乡镇企业的发展困境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

5、非正规就业的劳动保障、社会保障问题

在我国的非正规就业,主要是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粗略估算,我国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大约为7.3亿,其中.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内的非正规就业人口就超过5亿。其中,流入到城市中来的农民工大约1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属于非正规就业。面对巨大的剩余劳动力的压力,非正规就业无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非正规就业的工人享受不到一般正规就业者的社会福利,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劳动保障也难以达到,比如工时、周薪、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等。

三、对策建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看,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美国从和我们大致相同的城镇化水平到基本解决这一问题用了4O年时间,日本用了大约3O年时间。我们要彻底解决这一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更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的努力。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外乎农业部门本身、农村内部非农产业和城市集镇等三大渠道。此外,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及转移的相关机构制度也需要着力加强和完善。

1、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适时调整农村就业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正在从依靠乡镇企业转向依靠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大趋势。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服务及人才和技术支持。

小城镇建设应放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中,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要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研究和制定区域城乡体系规划;根据镇域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和工农业发展条件以及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历史情况等,研究制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并根据区域城乡体系规划和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小城镇建设的各项详细规划,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突出重点,优先发展县城镇和县(市)中心镇。我们应该选择若干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予以重点发展,让其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少数有条件的争取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2、努力加快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并不意味着乡镇企业已无发展空间。乡镇企业仍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关键是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 ,重振乡镇企业雄风。要对城乡工业进行统筹安排 ,防止因城乡工业间的产业相同、产品雷同造成的恶性竞争。乡镇企业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发展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和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 ,特别是应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积极承接大中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和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 ,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 ,延长产业协作链 ,与城市工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双赢“格局。

要努力加快农村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特别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国家要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上让乡镇企业享受与城市工业同等待遇, 积极支持乡镇企业落户城镇, 连片开发, 给进城的乡镇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还要培育新的增长点, 引导乡镇企业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加大乡镇企业改制力度, 尽可能让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继续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3、加强知识技能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文化层次较低,严重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较稳定的高层次、高报酬行业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在努力加强农村成年劳动力就职培训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并使其具备城市文明的基本素质,为转移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为自身创造有利就业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高中和中专应把招生重点放在农村,制定较低的收费标准,按照经济发展就业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为将来从事非农产业的毕业生施行实用性劳动技术培训,并纳入劳动力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推荐就业。农村教育工作应在做好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让年轻人都能掌握一门或几门实用技术,为今后的就业生存提供保障。

4、健全相关制度, 保障农村居民权益

要逐步推进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 取消阻碍劳动力转移的一些不利因素。

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给予社会保险方面的同等国民待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无后顾之忧的良好环境,使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劳动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

就农村土地制度而言,一要改进和完善征地政策,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必须保证农民土地被征用后,生活水平不降低,这是衡量补偿是否公正的起码标准。二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安置工作。在征地的同时,就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防止出现“要地不要人”一次性补偿这种“一脚蹬”的做法。

5、强化政府的财政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要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经营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靠单个农民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还不够 ,必须有其他部门的支持,如政府补贴 ,金融部门在贷款方面的倾斜 ,农技部门对有关技术的培训推广等。同时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结构 ,把基础设施建设引向市场 ,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 ,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此外 ,还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完善农产品的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体系。

四、结语

三农问题实质上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关键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毫无疑问是当前乃至未来都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找准破解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途径,通过抓好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特色化和劳务经济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县域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和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发展司,《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4(2)?

[2]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

[3]杨万里,《论农民增收―――兼析浙江农民收入变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4]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作者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49-03

贵州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关系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也是关系贵州省及至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贵州省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吸纳和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因素。本文分析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状

(一)贵州省工业化发展现状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财政税收的重要源泉。工业化是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它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950年起,虽然贵州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业持续增长,实现了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张。

2011年贵州省人均GDP为16 413元,按照中国购买力平价1美元等于3.45元人民币,折合人均GDP为4 547.39美元,剔除1982—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55%,贵州省2011年人均GDP为1 280.95美元。根据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多国模型进行判定,贵州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其他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发展阶段。例如,石培新(2011)分析认为,与全国相比,从总体水平衡量,2009年贵州工业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六至十二年[1]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我省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极弱及工业总量太小等[2] 。

(二)贵州省城镇化现状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转变的过程。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贵州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发展步伐有所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加快。以2012年《贵州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测算,2007—2011年贵州省的城镇化率为分别为29.25%、30.7%、32.1%、33.81%和34.96%。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城镇化率从30%提高到70%的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贵州省2010年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低15个百分点[3] 。其主要原因在于:贵州城市数量少,规模等级低,城镇化容纳空间小;工业基础薄弱,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小,不利于城镇化发展;贵州是一个传统农业省份,城镇化率低等。

(三)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结构也逐步得到了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逐步形成了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发展格局,农产品市场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4] 。作者等(2012)[5] 运用标准值测算方法,选择参考杨万江、徐明星《农业现代化测评》的研究成果[6] ,选用当中的相关指标,对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2000—2011年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总评分为23.39、23.10、24.21、25.61、26.67、29.34、31.46、34.29、37.72、40.77、43.15和46.78,其得分均低于50分。根据杨万江等的研究结果,当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总得分低于30分时,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而当其总得分为30~50分时,则是属于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由此判断,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其发展水平还不高,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导致其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基础差,农业发展投入不足,农业经济结构不高和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低等。

二、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贵州省是典型的农业省份。2011年全省4 238.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 551.18万人,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83.79%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使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粗略地以年末农业户藉人口减去年末乡村常住人口来估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量,估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从2000年的285.7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 294.94万人。从转移增长率上看,“十一五”期间,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618.35万人,2010年为1 210.17万人,年增长率为18.28%。“十五”期间,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267.94,2005年为383.22,年增长率为9.36%,“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几乎是“十五”期间的转移率的2倍。 “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加速趋势。

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

从理论上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总体作用下,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增加趋势。但是,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别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如何的呢?因此,作者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将通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广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定义,即包括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和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贵州省的实情是流动的农村人口远远大于已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因此,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基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当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以当期的年末户籍农业人口减去当期年末常住人口进行计算。当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当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占当期年末户籍农业人口的百分比,记为自变量Y。工业化是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7] ,也是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因此,将这一过程用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进行反映,记为自变量X1,代表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城市化率来进行衡量,记为自变量X2。将采用作者等(2012)利用杨万江等开发的测评体系所计算得出的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结果作为衡量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记为自变量X3。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贵州统计年鉴》。直接数据和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二)结论与分析

1.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线性关系假设不成立。其一元线性回归及相关系数为:Y=-1.794791X1+89.24738,t值分别为-0.685377和0.868570,R2=0.044867。说明贵州省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可能是贵州是农业大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工业化水平一直都不是很高。这说明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为进城农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小,工业化的发展对本省劳动力的吸引作用不是很大。相反,其他工业化程度发达的省份吸纳了绝大多数贵州省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

2.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为:Y=2.736325X2-57.19513,t 值分别为15.87994和11.84835,R2=0.961857,F值等于252.1725,DW值为1.3083。方程系数和统计值都通过了检验,说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贵州省城镇化的进程是相互关联的。当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2.736325百分点。许多文献研究表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户籍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使得城市化进程小于工业化进程,只有很少部分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进入城镇。从上页表1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贵州的城镇化水平小于工业化水平。但是,城镇化却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贵州城镇化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也是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268475X3-21.69581,t 值分别为25.14132和13.07935,R2=0.984426,F=632.0862,DW=1.455178。当农村现代化得分值每增加1分,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1.268475百分点,说明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有着很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政策建议

根据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重视城镇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与全国水平相比较还较低,仍属于乡村型社会。城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差异。根据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大力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中,以农业为侧重点,实施非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加强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劳动力转移、市场需求和城乡产业分工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

2.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水平,推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的农业、规模化的农业。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劳动力加快转移的背景下,要科学规划,发展符合贵州资源条件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趋势及贵州城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要充分发挥贵州的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在构建高效、低耗、具有较强竞争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同时,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3.贵州省在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同时,注重相关政策的配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实现省内就地转移。贵州省正在实施的工业强省战略,在促进二产上带一产、下促三产的同时,特别是在促进一产的产业化和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 石培新.从贵州工业化现状看“工业强省”的必要性[N].贵州日报,2011-06-08.

[2] 徐筑燕.工业强省战略知识读本[M].贵州: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77.

[3] 李兵.贵州城镇化率低全国15%[N].中国经济时报,2011-06-08.

[4] 王永平,金莲,刘良灿,等.贵州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144-148.

[5] 葛菁华,董景奎,胡勇,等.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测评与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3).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篇(5)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呼和浩特市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为呼和浩特市经济起飞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契机和条件,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东部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

(一)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形势

针对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出两个基本判断:一是生产要素和产业向东部集中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和主要产业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等生产能力都在向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集中。二是面临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目前,东部地区某些产业的过度集中导致土地和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出现企业规模投资边际收益递减,产业集聚不经济的现象,东部地区需要适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转移传统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东部产业转移阶段性问题

东部产业发展正处在集中和转移并存的阶段,产业集中不断深化,新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同时,一些产业正逐步向外转移和扩散。

(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类型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主要是依托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自然资源、初级劳动力丰富和优惠的政策的优势,向中西部转移能源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

(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扩散方式

就转移的区域选择来说,一是区域内就近转移,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二是通过与相邻的中西部地区实行跨区域合作,带动产业转移;三是针对中西部较远地区主要中心城市,实行点对点的产业转移,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当地市场。就产业转移的方式来看,主要是直接投资设企、兼并当地企业和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展开,企业整体搬迁、企业总部迁移、核心管理部门迁移、研发基地迁移较少,扩张型迁移较多。企业生产以成品组装和单环节的生产加工为主,上游工业原料较多,配套产品和高端产品较少。

二、呼和浩特市2004~2005年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特征分析

(一)2004~2005年利用区外国内资金现状

呼和浩特市2004~2005年区外国内引进资金总共到位221.9亿元,其中2004年79.7亿元,2005年142.2亿元。按资金来源地、项目投资规模和投资领域分析呈现以下特点:

1.资金来源地数目较多,东部地区是资金引入重点区域,详细情况见下表: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从北京、河北和天津环渤海经济圈引入资金最多,占区外国内引进到位资金总额65.6%,长三角为15%,珠三角较少为4.4%,三大经济圈占资金总量的85%。

2.大项目投资资金所占资金总量的比重高,主要集中在投资8000万以上的项目方面。

根据表二可以看出,2005年与2004年相比,500~8000万元项目的数目和投资总额明显下降,8000万元以上项目的数目和投资总额明显上升。从两年总的情况分析,8000万元以上到位资金占到到位资金总量的72.8%,8000万元以下的其他项目投资规模都低于10%,尤其是2005年,资金到位的1-10亿元项目有53项,资金总额50亿元左右;10亿元以上的有12项,资金总额76.6亿元。

3.资金投向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到位资金总额213.4亿元,占国内区外到位资金总额的93.6%,其中,工业占第二产业到位资金85.7%,建筑业占14.3%。工业中制造业和交电气及水供应业为资金主要流入领域,分别占35.5%和39.3%,这说明资源能源产业和依托其上的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吸纳资金的能力。

4.从合作形式上看,以独资和合资为主体,呈现独资下降和合作上升的趋势,尤其合资资金总额从2004年的35.4%上升到2005年的40.2%。

5.从投资性质上看,民营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是投资主体,国有企业所占份额较小,但上升幅度较大,从2004年的6.3%上升到2005年的16.9%。

(二)2004~2005年承接区外国内产业转移的特点

通过分析2004~2005年利用区外国内资金现状,承接外部产业转移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产业转移来源地就近特点明显。从北京、河北和天津环渤海经济圈引入资金最多,占国内区外引进到位资金总额65.6%,山西占4.6%;长三角经济圈占15%,珠三角经济圈占4.4%。二是外来产业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能源资源型产业,已经或正在形成我市的支柱产业。三是外来产业转移呈现大项目投资为主的特点。8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成为投资的主体形式,这说明呼和浩特市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四是转移来的企业以新建为主。目前呼和浩特市市承接的外部转移项目中,普遍是新建形式,扩大了相关行业的产能,利于形成规模经济。

三、影响呼和浩特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本因素分析

(一)区位和资源分析

在中西部地区,呼和浩特市区位和资源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较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拥有面向俄罗斯和蒙古巨大的境外市场、国内环渤海经济圈市场和区内“呼包鄂”人口超过600万人,GDP接近3000亿的城市群市场;农牧业资源丰富,尤其在奶牛和肉羊饲养、马铃薯和玉米种植方面形成规模优势;城市周围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较多,现有10个各具特色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其中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周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较为丰富,电力供应充足,目前已经建成的总装机规模为600多万千瓦,是北方重要的火力发电基地;大理石和硅等建材原料丰富。高级经济发展要素中的通信、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初级劳动力资源数量大,高级人力资源在区内具有比较优势,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大学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多,但研发能力不强,科研成果的市场化缓慢,与当地产业发展衔接不够紧密。

(二)产业基础分析

呼和浩特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乳业、电力和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的优势产业,生物发酵和制药、机械制造和冶金化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部分产业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正不断发展壮大,如乳业、电力和发酵产业;还有一些正在形成,如冶金化工和电子信息产业。总的来说,呼和浩特市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是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分工和结构层次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一,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制造业缺乏相关的配套产业和研发中心,主要从事组装加工生产;第二,围绕电力、发酵制药和化工冶金原材料生产的下游产业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三,与上述产业发展相关联的金融业、信息咨询和现代物流等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政府的服务功能和政策环境分析

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政府的职能不断转变,管理社会经济发展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政策制定和贯彻坚定有效,政府诚信度不断提高,为外来投资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但是,在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中,出台政策和采取的措施较多关注提供土地,税费减免,简化项目审批登记手续等方面,而在针对企业的服务和发展软环境的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政策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在投资和初步发展阶段往往是不可替代的。呼和浩特市拥有良好的投资政策环境,享有国家赋予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此外,作为首府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享受自治区的提供的优惠政策,同时,市政府也积极出台了关于招商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呼和浩特市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需要进一步从国家和自治区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也需要不断调整现有政策,以适应招商引资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利用好政策资源优势,增强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四、呼和浩特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承接方向

1.利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以及上下游产业,以创建优势主导产业集群为导向,实现全面提升优势主导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是针对化工工业,利用东部地区的资本和技术,加快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硅化工和精细化工,重点发展聚氯乙烯、烧碱、甲醇等,大力发展聚氯乙烯及下游产品、精细化学品、工程塑料等,建设一批竞争力强的项目,形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化肥及橡塑制品等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

二是围绕电力工业,吸引一批利用电力生产为主的项目,把电力转化为工业产品,实现电力产品就近增值的目的。按照节能降耗、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东部地区投资深度开发利用电厂粉煤灰和节能环保技术开发领域。

三是在发酵和生物制药产业领域,引进东部地区大制药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在扩大中低级产品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品,尽快促进品结构升级,使发酵和生物制药产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以组装加工型为主的发展现状,通过引进东部地区的关键性生产企业、配套企业和研发中心,从产品生产低端环节向中端和高端环节延伸,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和制造延伸,形成功能齐备,产品结构互补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五是在发展和壮大机械制造业过程中,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电气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领域,重点发展带动能力强、关联度大和产业链长的高端产品。

六是对于食品制造加工业发展,除乳业以外,积极引进东部知名品牌企业,开发利用农牧业资源,尤其是马铃薯资源和肉类资源,创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食品制造业基地。

2.抓住东部地区向外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历史机遇,积极承接纺织业、包装业和生活日用品生产制造等各方面产业,弥补我市在这些产业方面发展的不足,同时满足本地和开拓中西部市场需求,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东部发达地区的金融、保险和物流等服务行业也在不断向外转移和扩散,积极引进东部生产行业,改善投资环境。

(二)政策建议

1.创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整合现有工业园区和开发区资源,明确各开发区功能和发展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利用好出口加工区,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创造条件承接东部出口加工区转移份额。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生产业,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和完善市场中介组织,为承接东部转移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市场体系,培育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

2.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招商引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积极学习外地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反思自身的发展过程,建立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招商引资的能力的机制,是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提高招商效率的关键。积极开展政府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与东部地区的发达城市之间加强沟通交流,促进这些城市对我市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状况的全面了解,借助当地政府推动合适产业向我市转移。尝试利用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和企业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继续加强对大企业招商工作力度,同时积极探索面对分散的中小企业招商引资的工作方法。针对重点招商引资区域,尝试利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强与区域内产业合作发展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合作,积极同部分开发区、工业园和产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扩大招商引资的联系渠道和信息源。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36-01

随着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其充分就业,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据对建瓯市1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减弱等问题仍然突出。

1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现状

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在16~20岁的比重为15.4%,21~40岁的达77.1%,41岁以上的比重为7.5%;制造业占转移人数的85%,住宿、餐饮业占6.4%,交通运输、仓储业占3.3%,批零贸易业占5.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1%,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7%。

2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的技术素质匮乏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采用的是升学模式,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即使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也不能立即适应岗位的需要,最终多陷入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门的窘境[1]。

2.2 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不了解《合同法》《劳动法》等重要法律的相关内容,进而影响到农民自身权益的维护,多数农民工对劳务市场等正规职介机构心存质疑,宁愿相信“马路招工”。

2.3 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加之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2]。

2.4 农村劳动力市场未真正形成

农村劳动力市场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据调查,近2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92%,有组织的转移仅占8%。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2.5 农民工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仍存在其他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收入虽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3]。

3 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3.1 切实做好专业、技能培训计划

培训前制订切合实际的计划。专技学校可将多年送教下乡的办学经验引入转移培训的机制中。在具体实施中,把培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放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因春节前后正值农闲,学校可将培训时间安排在此阶段。除了专业课培训外,还需开设农民工进城务工常识、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

3.2 鼓励农民工创业培训

当地政府要组织农民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其他农民就业,以创业促就业。要重视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实现农民的就地就近转移[4]。此外,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5-6]。

3.3 整合资源,促进就业

当地政府,劳动相关部门要重视关心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通过健全统一灵活人力资源市场,紧紧围绕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形式和新要求,下大力气整合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勇于开拓创新,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7-8]。

4 参考文献

[1] 杨满心.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104-105.

[2] 赵淑华,舒会.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6):113.

[3] 张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财经,2006(7):70-73.

[4] 高娜.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5] 王传军,高启达.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354-355.

[6] 孙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移动转正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非均衡度

中图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5-0189-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迅猛发展,其中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迅速发展,现 代化进程加速,但农村收益相对较小,发展仍很落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差异逐年拉 大,城乡矛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越来越突出,城乡发展失调。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 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关键路径。本文从分析区域农村劳动 力转移模式的差异性入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探讨 了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和非均衡度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实 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截止2005年底,山东省总人口为9 2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6 066万人,占总人口 的6 5.6%。河南省总人口9 76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6 774万,占总人口的69.3%,农业人口 7 643万人,占总人口的78.2%,比山东省高12.6个百分点。采用韩纪江老师《一种测算 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简便方法》一文的方法[1,2],对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总量 进行估算,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2 367.9万人,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3 025.9万人,河 南省比山 东省多658万。相比较而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比分析

课题组于2006年11月-2007年3月对山东省威海市、日照市和菏泽市三个典型地区进行调研 ,另外,山东师范大学与河南大学的150余名农村大学生还利用2007年春节假期广泛收集资 料。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农村调查农村劳动力转出情况,二是到企业调查 农村劳动力转入情况,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1 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4份。调查样本 覆盖山东省17地市共103个行政村、河南省14个市44个行政村。下面根据调查结果,从五个 方面对山东、河南两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进行分析。

1.1 转移地域类型

从转移的地域类型来看,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比例较大,本村、本乡镇、本县、县 外省内和省外分布较为均匀。而河南省主要集中在省外转移,占54.4%,其次是县内省外, 占21.8%,这两者占到76.2%。对两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山东省本村转移为11.8%,是河南 省4.4%的近3倍,本乡镇转移和本县转移均比河南省多出10个百分点,县内省外转移也 比河 南省多出6.6个百分点,而河南省省外转移则比山东省多出34个百分点(见表1)。山东省省 内消化掉本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79.6%,河南省省内只消化掉本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45.6%, 可见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为劳动力输出型转移,山东省不仅消化了 本省大部分农村转移劳动力,还吸收了大量省外农村转移劳动力,为吸纳型转移。

从外出打工的距离,我们也可以看出以上分析的特点。山东省1 000km的比例最小,为7.8%,而河南省这一比 例次大,占到22%;河南省500~999km的比例最大,占到25.3%,而这一比例在山东省次小 ,前者为后者的两倍还多。这又一次说明了,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倾向于近距离,而 河南省倾向于远距离(见表2)。

1.2 转移产业类型

两省就业转移类型的共同点在于,工业和建筑业承接了大部分农村转移来的劳动力,共占劳动力转移就业类型的60%以上,而最大的差别在于山 东省在建筑行业务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小于河南省,而在工业务工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山东省又略高于河南省(见表3)。建筑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但对劳动力 的素质要求不高,技术含量低,这就降低了低素质农村劳动力寻找工作的成本。所以,农村 转移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这一行业务工的比例明显偏高。工业 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务工所从事行业中劳动力密集的一个行业,山东省属于工业相对发 达的环渤海经济区,当地较多的工、商企业为当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 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进入工业遇到的阻碍要小。因此,山东省 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工业务工的比例较高。另外,山东省转入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比例要 大于河南省,这说明山东省第一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要高于河南省,这有 利于山东省农业的健康发展,为农 邸加萍等: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非均衡度比较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5期村劳动力转移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转移人口类型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两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以20~40岁 之间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但山东省40岁以上外出务工的农村劳 动力占外出务工劳动力的20.1%,比河南省高4.5个百分点,即使是50岁以上的外出务工劳动 力,山东省也比河南省高0.4个百分点。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河南省20岁以下的农村转移 劳动力比例远高于山东省(见表4)。

从性别结构上看,两省农村转移劳动力都是以男性为主,山东省为76.6%,河南省为62. 2%。 山东省女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比河南省高近6个百分点,但在工业务工的女性农村劳动 力所占比例河南省要比山东省高14.4个百分点(见表5)。

从受教育程度结构看,两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水平比例最大,在50%左右, 其中河 南省比例比山东省高6.6个百分点。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为高中及以上的比例较高,占26.5%;而河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 比例要高于山东省,占78.3%。不容忽视的是,河南省20岁以下外出务工的人数比例远远高 于山东省,20岁以下的农村青年接受大学教育的很少。从长远看来,这必然会影响该地区农 村居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而较低的文化素质也将会影响该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收入 水平,最终将会影响该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见表6)。

1.4 转移时间类型

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一年中外出打工的时间主要集中在6~10个 月,占32.8%;河南省外出打工的时间集中在>10个月,占37.8%, 比山东省高出8个百分点。山东省<2个月 的占12%,比河南省高3个百分点(见表7)。这说明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外打工的时间比山 东省要长,也就是说山东省农业兼业化现象比河南省要严重,农业兼业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农 业现代化程度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农业现代化的进行。

1.5 转移收入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收入可以分为毛收入和纯收入,毛收入是指农村转移劳动力因 其付出的劳 动而直接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收入,纯收入是指扣除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关的各种成本后的净 收入,扣除的成本包括生活费支出以及在转移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等。这里的转移收入指 的是毛收入。从表8中可以看出,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平均转移收入都是600 ~1 000元的居多,但山东省比河南省高出4个百分点;两省转移收入为1 000~1 500元 的都 居第二位,山东比河南稍高;山东省转移收入在1 500~2 000元以及2 000元以上这两个工 资水平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比河南都高,特别是山东省转移收入在2 000以上的比例要比 河南省高出3个百分点;在300~600元这个工资水平上山东省为12.2%,而河南省达到22.1% ,为山东省的近2倍。经计算得出,山东省转移劳动力月平均收入为1 074.75元,河南省为1004.75元,山东省比河南省高70元,这说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整体收入水平较河 南省高。

以上是对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得出结 论,山东 省属于农村劳动力吸纳型省份,河南省属于农村劳动力转出型省份。下面建立农村劳动力转 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对两省农村劳动力的差异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非均衡度比较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根据系统性原则、空间性原则、水平和能力相结合原则、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原则、静态和动 态相结合原则、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以及分析与评价相结和八项 原则,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分4层33项指标。具体指标和典 型调查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原始数据见表9。

2.2 用AHP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现采用AHP方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赋予权重。首先对该指标 体系A、B、C、D四层构造两两判断矩阵。两指标相比,若前者较后者同等重要、稍重要、明 显重要、十分重要、极端重要分别用1、3、5、7、9标度,2、4、6、8表示他们中间的状况 。若后者与前者比较,其标度值用前者与后者比较的倒数值表示。采用德尔菲方法构造出农 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21个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出比较判定要素权重表(见表10)。

2.3 综合定量计算

为了更直观、综合地反映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现利用表1原始数据进行定 量评估。首先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表1所包含的33项指标数据中,可分为正 向指标和负向指标两大类。正向指标是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正相关的因子,而负向指标则 相反。经过综合分析,将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乡居民收入比(乡村居民为1)、农村内部转移比重、农业兼业户所占比例、文盲半文盲 比重五项指标确定为负向指标,其余为正向指标。设X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 ,共有2个样本,每个样本有33个指标,则正、负向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计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各样本多指标综合判定 值。计算公式为:

Yi=∑33j=1(WjX'ij)*100

其中,Yi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综合评价值,Wj为用表10中各指标 权重值。该公式乘以100是为了使两省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综合评价值介于0~ 100之间。利用以上方法和公式计算得到山东 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综合评估值为60.77,河南省为46.64,山东省综合评估 值比 河南省高14.13。两省农村老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差异系数高达0.263 1,说明两省农村 劳动力转移差异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非均衡度的减少需要经过长期、 艰苦的努力,应根据不同的转移水平制定相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因地制宜 。

3 结 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涉及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政治、城乡、工农、教育等诸多 社会问题的庞大系统工程。不同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系统的特点各不相同,从上文对 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和非均衡度的比较研究来看,山东省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的状况总体要好于河南省,但两省均需要逐步地、分阶段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转移,在转移模式的选择和设计上,既要注重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动 作用,也要注重农业内部的组织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推力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完成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让转移出来的农民真正成为现代城市的市民,并有一个良好的 职业和就业岗位,能更快富裕起来。同时,也能使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成为现代农业的专业 化经营者,成为富裕的新农民。为此,还需要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区域内制度、教育、政策 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在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组织化等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编辑:于 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韩纪江.一种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简便方法[J] .统计研究,2005,(4) .[Han Jijiang. A Simple Way of Calculating Surplus Rural Labor [J]. Statistic al Research, 2005, (4).]

[2]王章辉等.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Wang Zhanghui.Occident Rural Labor Transfer[J] and Urbanization[M]. Beijin 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1999.]

[3]袁晓辉,王卫卫.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富转移”模式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1). [Yuan Xiaohui, Wang Weiwei.Trial Study on ‘Rich Transfer' Mode ofCh inese Surplus Rural Labor [J].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 onomics, 2005, (1).]

[4]万丽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6,(7). [WanRuijuan.Policy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ing the Rural Labor Transfer [J]. Rev 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6, (7). ]

[5]徐忠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模式选择[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2).[Xu Zhongping.The Theory and Mode Choice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J]. Practic e and Theory of Sezs, 2006, (2). ]

[6]孙正林,张淑芬.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学习与 探索,2004,(3). [Sun Zhenglin, Zhang Shufen. Revelation of Todaro's PopulationFlow Model to Chinese Rural Labor Transfer[J].Study & Exploration, 2004, (3).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