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一诊考试总结

一诊考试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13 04:35:19

一诊考试总结

一诊考试总结篇(1)

关键词:教育模式;特色中医传承;院校教育;对比研究

中医教育模式改革近年来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我校在探索特色中医传承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尝试。为了考察该模式与目前院校教育模式的优劣,我们对两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进行了临床诊疗技能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河南中医学院2009级中医学类专业第一学年结束时,采取自愿报名方式,公开选拔39名学业优秀学生进入特色中医传承教育试验班(简称传承组)。在性别相同、平时成绩相当的基础上,从中医专业未报名学生中选取50名优秀者作为对照组(简称院校组)。两组学生入组前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入组后两组学生每一门课程原则上由同一老师或经过培训的职称相同的教师授课。两组同时举行临床诊疗技能考试。

1.2方法

1.2.1考核内容包括病案分析、临床接诊流程、病患信息获取、医患信息沟通能力、中医基本诊疗技能等。

1.2.2考核形式

1.2.2.1临床诊疗技能考试分为病历书写和临床接诊沟通能力两部分,其中病历书写满分30分,临床接诊沟通能力满分为70分。

1.2.2.2模拟门诊诊室场景。由中医临床专家担任考官并充当模拟患者。考生模拟医生角色,进行临床门诊接诊的考核。

1.2.2.3考生随机分组接受考官考试,每个考生的班级均对考官保密。考官根据考生抽取的医案提供主诉并模拟相关病状特征。

1.2.2.4考生随机抽题,并通过望闻问切采集病人病史,完成病机分析、诊断辨证、治则处方、告知等,同时回答考官质询。

1.2.2.5考官通过考察参赛者仪表仪态情况,接诊流程是否完整、有序,病患信息获取是否全面、准确,在接诊过程中能否有效运用倾听、告知、语言与非语言、解释与说明等技能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互信、互动关系等,按照评价表进行评分。

1.2.2.6考生完成病历书写、病机分析、诊断辨证、治则处方、告知后,由考官当场打分。专家背靠背对考生进行打分,打分后的平均分数为该考生的最终分数;

1.3研究方法 运用教育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本次临床诊疗技能考试试题的病历书写成绩、临床接诊与沟通能力成绩、临床考核总成绩、总成绩优秀率、总成绩及格率等进行分析,计算试卷各项得分的x±s,分析其分布特征。

1.4统计方法 以上数据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以P

2结果

传承组和院校组进行临床诊疗技能考试时,传承组37例全部完成测试(缺席2人),院校组46例完成测试(缺席4例)。

2.1病历书写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病历书写成绩传承组明显优于院校组(P

2.2临床接诊与沟通能力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临床接诊与沟通能力成绩传承组明显优于院校组(P

2.3临床诊疗总成绩及格率比较 以总分60分为及格,结果传承组临床诊疗总成绩的及格率86.5%,院校组临床诊疗总成绩的优秀率为34.8%,传承组临床诊疗总成绩及格率明显优于院校组(P

2.4临床诊疗人均总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传承组人均总成绩明显优于院校组(P

2.5临床诊疗总成绩优秀率比较 以总分数高于80分为优秀。结果传承组临床诊疗总成绩的优秀率为18.92%,院校组临床诊疗总成绩的优秀率为2.18%,传承组临床诊疗总成绩优秀率明显优于院校教育组(P

3讨论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昌盛中厥功甚伟。建国前的中医教育主要以师徒授受的传统传承教育模式为主。上世纪50年代以降,中医院校在全国的广泛建立,开启了中医学现代院校教育的序幕。经过50多年的实践人们发现,目前的中医院校教育在促进中医学快速发展并为社会输送大量中医药专门人才的同时,也显现出相当大的局限性。这与中医学本身具有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种独特属性有密切关系。如何在适应中医学自身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中医学教育模式,使其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是中医教育界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诊考试总结篇(2)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教学;眩晕病诊疗中心

PBL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属于医学教育中较为有效的一种临床教学方法,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引导之后使其掌握学习的内容。目前多数临床课程或临床前课中,多是以患者的问题作为基础,将学生作为中心,以建立小组进行讨论的方式来学习[1]。在河南省眩晕病诊疗中心的教学中,对于如何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激发起来成为一个中重要的难题。针对此问题,笔者于2011年初始,针对河南省眩晕病诊疗中心中进行临床实践的学生,将临床内常见的眩晕病诊疗中心疾病作为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最终实现PBL教学在眩晕病诊疗中心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我科实习的2006级中西医结合本科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1例,女生29例;年龄22-24岁,平均为23.60岁。随机分为PBL试验组(30例)和传统教学法对照组(30例),2组在年龄、性别、学历比较、专业构成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前者作为试验组,采用PBL新的教学法带教,后者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作为对照组。2组均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

1.2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实践教学。

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带教教学,其教学模式如下:病案的编写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在我科室较为常见的疾病进行教学,如眩晕、头晕、头昏等,对诊断鉴别的教学模块进行编写,在病案编写的过程中,要存在大量的可对疾病进行鉴别与诊断的信息,以便学生可大量的提出问题;假设的提出,针对病例中患者所患有的病史及体检结果等,指导学生提出患者是通过何种相应的辅助检测,所得出的诊断结果;对于患者病史的床边采集以及体检;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PBL的教学内容,通过辅助工具如网络或图书等,寻找相关的资料,对病例中的相关疾病特点进行分析,以便进行小组讨论时有相应的资料;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对自己报告的结论进行描述,或对自己结论得出的过程进行论述,如采用图标、统计分析等模式,小组讨论结束后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对病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资料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病情的变化情况,提出假设、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最后是对回报进行总结,学生应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提炼总结,教师可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其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对理解的新知识进行总结汇报,并针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的应用,进行探讨与总结。

1.3教学效果的评估实习学生在进入眩晕病诊疗中心学习的第一天时,对其进行摸底考试,以便对所掌握的前期基础知识水平进行了解;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出科的考试,以便考察其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后,对于眩晕病诊疗中心知识的了解程度、运用能力及临床思维等。

对于教学满意度的调查,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其中包括满意、一般及不满意3项,分别代表3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差别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PBL试验组学生的摸底考试成绩与传统教学法对照组的学生考试成绩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PBL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总体上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P

3讨论

随着PBL教学法的广泛推广与应用,有效的改善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法所存在的缺点,在临床教学中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2]。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在眩晕病诊疗中心中,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效果较为明显,其存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了提供较为广泛的思考空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病例资料自行推理、分析,提高了其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在综合素质方面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其次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PBL教学法较为活跃,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可各抒己见、交流沟通;再次学生在讨论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在课前搜集资料,有效的锻炼了其查阅资料的能力,并利于明确资料的使用价值,对其后期工作有着较大的帮助,同时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由于组员之间需要协调沟通,这边增加了其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促进了学生及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加了两者之间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在眩晕病诊疗中心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一诊考试总结篇(3)

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个旧 661000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2011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期末考试成绩,总结实验诊断学教学工作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帮助。方法 对2011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114份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呈负偏态分布,平均成绩71.39分,平均难度系数为0.71,区分度0.23,信度0.81。结论 试卷内容涵盖全部教学内容,题型分配较全面,试题总体难度较难,区分度良好,在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反映出在命题和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

关键词 ] 实验诊断学;试卷分析;教学质量;信度;区分度;难度

[中图分类号] R46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a)-0005-02

考试成绩不仅能够清除反应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情况,还有利于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考试试卷在课堂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它也是也是课程考试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根据教育现状调整教育方法,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因此,我们对昆明医科大学2011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诊断学考试试卷进行质量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侯治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诊断学》(供临床基础预防护理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为教材,先后有6名教师参加了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 受试者为昆明医科大学 2011 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生, 考试时间为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1.2试题组成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总题目63道,各题型分布见表1。

1.3评分方法

试卷评判根据考前制定的标准答案和评卷标准对答案进行评价,为保证评分的公正性,主观题由同一阅卷,并各处相应的成绩。

1.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文中数据,其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成绩分布

本次考核的总成绩为100分,其中2例为50~59分,占1.75%,42例60~69分,占36.84%,45例70~79分,占39.42%,25例为80~89分,占21.93%,其中50~59分与80~89分之间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以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和信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2]。

2.2.1 试卷难度 难度(P)就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 或者测验的难易程度, 常以试题的通过率作为难度的指标。难度值在0~1之间, P 值越大, 难度越低。一般认为 P<0.75为较难,P>0.85为较简单[3]。本试卷整体难度系数为0.71,各试题难度见表3。

2.2.2试卷区分度 区分度(D)反映试题对考生水平的鉴别能力,D 值与区分度逐渐呈正比关系。D值低于 0.15 ,则提示区分度差, D值高于0.3 时,则提示区分度优良[3]。本套试卷区分度0.23,各试题区分度见表4。

2.2.3试卷信度 所谓信度主要至时间的可行度,参照Cronbaech’s α信度系数相关标准对文中数据进行分析。标准化考试要求信度值α高于0.8,常规课堂考试的可信度的值为≥0.4或≤0.7。本次试卷的信度为 0.81,认为本次的考试成绩是稳定可靠的。

3讨论

次考试的难度系数0.71,属于较难试题。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水平,应尽量降低的难度。此外,本次试卷的设计仍然存在不足,即试题的分值过高,可能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本试卷的总体区分度为0.23,提示本试卷的区分度合适,能充分显示学生的水平。然而,本次试卷中,仍有41.27%的试题无法达到测试的目的,应予以实适当调整。本次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客观、准确,且试卷经过复核, 无判卷错误和统分错误, 总体信度系数为0.81, 信度系数中等, 可以认为考试结果基本反映考试的准确性, 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学者对医学专业的儿科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难度适中的开卷才能够充分发挥对学生的考核作用,本研究结结果与其相符。

本次实验诊断学考试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及病案分析题共六种题型组成。有学者指出,客观题能够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清情况,能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定位,了解其薄弱点,主观题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从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客观题的解答明显低于主观题,在客观题中多选题又更为突出。该研究结果提示,反映出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表现为听课时对关键的知识点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的掌握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未能从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与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学习。有报道指出,受到教育形式的了解,很多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较低,导致其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的仅停留于在表面上,这也是造成学校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考试的主观题在命题时,主要选择了课堂教学中多次强调要求掌握的重点及难点,旨在考查同学是否初步掌握了结合病史询问、体格检测及检验项目解释来诊断临床常见疾病的能力。

既往研究表明,很多学校注重学生对书本实质的掌握,未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本次考核情况,我们对今后的教学情况有了新看法,并提出应根据上课的主观以及客观对象,选择合适的模式开展教学,摒弃传统的说教形式,尽量向临床思维发展,该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临床诊治的掌握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学者指出,加强问题引导式学习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适当调整试题难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1] 冯修猛,王晓东,李凯军,等. 加强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利用, 提高教学质量[J].医学教育,2009,38(8):116-118.

[2] 卓朗,王一波, 谢震环, 等. 医学院校试卷分析软件的构建思路与结果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33-235.

[3] 熊石龙,王前,郑磊,等.临床医学八年制实验诊断学试卷分析与思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3):563-565.

[4] 熊晓美,冯晓敏,金巧云.护理本科急救护理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现代护理,2007,13(3):226-228.

[5] 江艳,陈琳娜,徐玉善.2010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考试试卷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8):128-130.

一诊考试总结篇(4)

【摘要】 普通医学院校在诊断学教学中仍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技能操作不规范,考核方法传统、单一,有弊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且目前毕业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操作考试日趋渐难[1]。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基本技能,优化教学,值得探讨。

【关键词】诊断学 实践 改革

针对临床医学本科(全科医学方向)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去最基层的社区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工作,这些医疗单位没有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如果没有娴熟扎实的临床技能操作功底,就很难承担诊疗基层常见病的重任。据此,自2007年始,我们对诊断学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把体格检查与多种穿刺术作为改革的重点,通过加强课外实训,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改革技能操作考核形式与医师资格证考试相结合等措施,真正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基层医务工作者。

1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验课时

根据临床本科(全科医学方向)《诊断学》完善实验大纲,设计总课时约68学时,与理论课时比例约1:1.3。实验课程教学环节有:(1)体格检查课时设计为30学时。(2)临床见习16学时。(3)实验诊断3学时。(4)心电图实验7学时。(5)病历分组讨论4学时。(6)多种穿刺术8学时。

2 突出重点,注重培养能力

2.1体格检查的操作训练是诊断学实践教学的关键,关系到学生对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实验课与相应章节理论课协调统一安排,实验分组以2-3人为一小组,以充分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严把授课老师质量关,新进老师试讲经院级教学督导评课合格后方能上讲台,每次新内容老师要统一规范手法,课中要留在实验室全程指导学生练习,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动作及较难觉察到的错误手法。腹部检查课程结束后,利用标准化电子模拟人(台/1人)进行专项训练,增加实践教学的形象性,这些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在相应章节理论授课结束后,及时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该系统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病史采集,带队老师在结束时要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见习小结,并要求学生写出见习报告。这样,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2.3创新教学模式,尝试开展PBL教学 为培养学生诊断学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内科教研室的教师自行设计病例,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实验诊断等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老师当导演,学生当主演,结合实际开展PBL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学院教学督导的高度评价。

2.4改进考核方法,突出综合技能 传统考核容易造成学生忽视实训教学,为此,我校在2007年就改革了考核方法,采取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接轨的客观结构临床(OSCE)[2]考核方法,让每位考生都经过病史采集和病历分析、体格检查、技能操作、心电图、X线片、化验单的辨认和分析等多站式综合测评,设计为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通过对考试方式的改革,在上实训课时学生不仅很认真的对待,而且还积极参加课外实训。近几年来,从实习巡检反馈结果来看,我校临床本科生的基本技能、临床实践能力、病历书写有了较大的进步。

3 配套给力,保障教学

3.1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教学设备 2010年我院花巨资新购置了60套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模拟人与16台全自动电脑叩诊多种穿刺模拟人,对我院临床本科学生开出了心-肺-腹部异常体征检查及多种穿刺术新实验项目;2011年引进进口的SimMan 3G模拟人两台,智能化无线高级模拟人一台,可反复为学生提供模拟临床见习;充分的利用了先进的教学资源。

3.2自编实验教材,保证实训质量 2006年以来,诊断学教研室针对基层医疗单位临床诊疗特点,编写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全科医学诊断学》实验、见习指导教材,录制了“体格检查”教学光盘,新编了常用的心电图图谱等辅助教材,这些实用、经济的辅助教材在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3以建设《诊断学》省级精品课程为契机,以打造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部级特色专业为龙头。近两年来,新引进医学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3名,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且年龄与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4 总结

本文对临床医学本科(全科医学方向)专业诊断学第一阶段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者一定要秉承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一切以学生利益为中心,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一诊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教育考核;问卷调查;教学方法;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医学课程。其跨越了内、外、妇、儿科等22门医学专业学科,其内容主要针对急诊患者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病情评估与处理,因此该课程的学习与教学相对其他医学课程难度更高。目前,国内急诊医学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由教师课堂授课,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强记课堂内容,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而并非通过理解和运用来记忆所学的知识,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仅仅满足于自己的常规课程,对新思想、新技术缺乏好奇心和学习动力,常常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1]。随着急诊医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此,寻求一种新的适合急诊医学特点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中南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自成立急诊医学教研室以来,不断向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其不同于基于课堂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是以授课为基础、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学方法,本医学院在急诊医学教学中尝试了PBL结合LBL双轨教学法,并对该方法的实施效果与传统的LBL教学法进行了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6名,女生64名;年龄20~23岁,平均21.3岁,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教授担任急诊医学教师。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相同,授课内容一致,包括急性胸痛、急性腹痛、中毒、心肺复苏、急性创伤。试验组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为先采用LBL教学法进行理论教学,之后将病例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充分预习,授课教师则根据所选病例及教学大纲准备好针对性“问题”,包括病例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检查与处理等。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病例展开讨论。结束后,各派1名学生代表汇报结果,最后由授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各种急性疾病全面掌握,融会贯通,同时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照组则采取单纯LBL教学法,由教师进行课堂讲授。

1.2.2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同时接受相同试卷测试,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双盲法完成两种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6个方面: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临床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知识信息量及教学法的喜爱。

1.2.3成绩统计

100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均参加相同试卷测试,由4名急诊医学高年资讲师统一阅卷,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测试成绩比较试验组平均得分[(84.28±5.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31±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种教学模式有关调查指标比较试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团队协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对教学模式的喜爱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所教授的知识信息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诊考试总结篇(6)

一、历年执业助理医师考题题型、内容、比例及结果分析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

(一)实践技能考试

实践技能考试分三站进行。第一站,进行病史采集、病例分析,让考生各抽取1项,采用笔试方式。病史采集,考题为简要病史,要求考生围绕主诉,按标准住院病历书写规范及要求,将如何询问现病史、相关病史内容写在答题卡上。病历分析,考题为病例摘要,要求考生把可能的诊断以及依据、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尚需要进一步做的检查项目及治疗原则一一写在答题卡上。第二站,体检和技能操作,让考生分别抽取2项。主要考体检、临床常用的基本操作技术、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第三站,采用计算机测试方式,对医德医风测评及心肺听诊、辅助检查(X线片、心电图)进行判读。三站合计满分100分,取得60分以上为合格。据历年全国考试资料情况显示,在三站考试中成绩相对较好的是病例分析、病史采集;X线片判读、心电图分析和心肺听诊相对难度较大,单项合格率约为50%~60%,有部分考生甚至考得0分;失分率最高的是体格检查和基本技能操作,在不及格考生中失分率分别达到68.5%和71.0%。在第一站,容易出错的是考生知识不够全面,不掌握问诊的基本内容,不能准确记住多发病、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实验相关数据、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有的不掌握答题技巧。在第二站,多因考生平时对基本操作训练过少或缺乏训练,动作不熟练、操作不规范甚至不会操作;有些因心理过于紧张,忘记了检查部位、内容、目的、方法、顺序等,或缺乏爱伤意识而丢分。第三站多因不熟悉相关内容而丢分。

(二)理论考试

1.考试内容。重点是多发病和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原则。

2.考题的题型及比例。全部考选择题,涉及基础(18%)、临床(75%,其中内科约占36%)、综合(7%)。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约50%)、知识记忆(约50%)。理论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理论、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只有少数题目是一些新的观点,或无明确答案,或在教科书上没有提到的题目。

二、诊断学和内科学诊疗技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校扩招,学生免考入学、国家资助学费及发放助学金等招生政策使在校人数大大增加,致使学校教师及教学设备配置不足,学生在校内的技能操作训练机会减少。医院为不影响门诊的业务收入及住院人次,极少甚至完全不安排实习生到门诊实习,大大减少了实习生在门诊实习时参与各种疾病诊治的机会;实习生因对书写病历、病程记录材料尚不熟练,需反复修改、刮补、粘贴等,医院怕家属及患者误会医院私自更改、“伪造”病历而不敢给实习生书写病历及病程记录。带教老师怕发生医疗纠纷,对常规操作不敢放手给学生做,导致实习生失去许多亲手操作的机会;受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的压力影响,带教老师在床边教学时不敢讲解诊断与鉴别诊断,不敢讲解考虑下一步尚需补充做哪些检查或何种修正诊断,也不敢讲方案还要作哪些补充、完善,治疗是否到位,怕患者及家属认为诊疗有误,也怕涉及患者隐私。实习生法律法规意识及爱伤观念淡薄,组织纪律观念差,基本理论、技能差;患者医疗维权意识增强,学生面临医疗纠纷的压力大。患者不愿提供详细病史,不愿意甚至拒绝实习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及各种诊断或治疗性操作,甚至不许实习生参与诊疗、观察病情变化及疗效。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诊疗水平及操作技能的提高。

三、诊断学和内科学教学改革思路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是衡量与检验教学质量高低的标杆和试金石。针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及诊断学与内科学诊疗技术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在诊断学和内科学教学中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除每年按计划到高校录取或从外地引进教师,以弥补教师不足外,学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要有好的老师做保障,因此,要挑选那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良好临床技能的高年资老师或医师,尤其是担任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官担任教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就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为此,一是应做到集体备课,因为集体备课可集思广益,集众人之智慧,采众家之所长,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加强形式多样、程序规范的集体备课,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教学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促进教学团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坚持集体备课、对基本技能操作和体格检查必须统一标准,形成规范,并掌握或熟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点、内容。二是要经常分批次地派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定期对他们进行包括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和操作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全科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教学要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接轨

加强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研究。一般来说,由全国卫生专业资格考试委员会编撰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是最权威的辅导依据。因此,教师在诊断学和内科学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分析、研究当年与历年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总体来看,历年考试大纲大部分考点范围、内容、比例及考题风格等都是具有延续性、相对稳定性的,即使有变动、修改也是局部的 、少量的。教师要注意将当年有修改和变动了的部分一起融入日常教学中,要将考试大纲与课程原有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使其落实、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

根据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职学校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毕业后就业方向,应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适当的修订,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搞活教材。教材内容要充分体现农村医学专业特点,体现“必需、实用、够用”的原则。诊断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医学生临床问诊与体格检查的基本能力,并使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这些内容也是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的重点。因此诊断学中病史采[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集、病例分析、肺和胸膜触叩听诊、心脏触听诊、腹部触诊等体格检查和技能操作、X线片、心电图谱等内容是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在上课中要重点强调,在临床技能操作时重点训练,反复操作强化。在内科学教学方面,可删减、压缩那些对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和农村医学专业今后工作不重要或使用不多的内科学内容。如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站等无法诊治或罕见、少见的疾病和尚不明确的疾病发病机理,以及因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内容,可适当删减。在准确把握关键知识点的同时,增加历年考试中教材上所没有或者未做说明的内容,以及最新科研、学术成果、最新表述等内容,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新理论、新概念等现代学科知识,用以激发学生钻研欲望,使考生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少数难题不致丢分。

(四)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患者不断增强的维权意识和相对滞后的卫生法规定相冲突,教学医院的临床教育活动容易招来患者的质疑与拒绝,加上我国目前医疗现状,在诊断学教学中,实践技能训练不可能都在患者身上进行,必须开辟新的训练途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1.加强实训室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主要通过在实训室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及教学软件系统的使用来实现。包括TOP2000多媒体教学网的高级教学组合,心肺、腹部触诊、听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与考核软件。通过该系统的运用,构建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临床听诊与鉴别听诊于一体,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肺脏活动度幅度大小,触到语颤强弱,叩到实变、过清音、鼓音,听到干湿性罗音、胸膜摩擦音等;看到心尖跳动位置,触及瓣膜震颤、心包摩擦感,听到心包摩擦音、心脏杂音;腹部触到肝、脾肿大,听到肠鸣音亢进等近似于真实病人的阳性体征。如果教师在课前先讲解操作方法及技巧,在课中注意把难点分解、化整为零、指导学生循环往复、不厌其烦地训练、重点突破,及时从礼仪、言语举止、操作等方面进行点评、引导,课后及时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正,学生就会从易到难逐步掌握。这定会有利于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加和训练学生的动手机会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准确性,提高他们的熟练度,巩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抓好辅助检查判读实训。教师在学校实训室先进行心电图描记操作示教,并将学校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及题型要求印制的常见心电图图谱发给学生。教师逐一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辨认。X线诊断则由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精选的常见X线片之后再给学生逐一辨认,反复进行,教师辅导。强化、提高学生对心电图及常见X线片的判读水平。

3.抓好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依托附院或实习、教学医院,从住院患者病例中精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和数据编成教学病历作为补充教材,分门别类地作为多次课的教学内容,将临床病历与教科书有机结合。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由教师集中培训,学生间相互练习问诊及病历书写,教师逐一修改,反复进行。这样,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的需要,提高毕业后执业助理医师技能考试通过率。

4.做好实习前培训,加强临床诊断和技术操作训练。精心挑选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和责任心强的实训或带教老师,在实习前1~2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师强调学生要规范操作,让学生按实训安排的时间和顺序在实训室先观看教师制作的规范的心肺叩听诊、腹部触诊操作视频和心电图图谱、X线片影像,以及CAI课件,然后让学生边看、边练,教师巡逻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之处,反复强化技能操作及心电图、X线片的研读。对教学大纲中不进行理论及实训教学的诊疗技术操作如骨髓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腹腔穿刺术等在实习前加以培训强化,避免实习时没能遇见这类病人而无法进行该类技术操作,致使今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时丢分。另外,聘请专家到学校培训本校教师或派教师外出参加有关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方面的培训或校际间交流,然后集中这些教师参照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标准,拟定完整的技能考试复习资料,让学生反复学习、训练,以提高技能考试合格率。

5.学校和实习医院狠抓临床实习教学工作。(1)要想赢得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支持、配合医学生的临床生产实习工作,学校、医院教师就必须要耐心向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做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让他们知道和理解医学生:只有经过临床实习,从患者身上一步步地去学习、体会和验证书本上的医学知识,继承前人经验并不断探索,才能逐渐掌握医学本领,担任临床诊疗工作,肩负起治病救人的重任。(2)教师要教育学生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校纪院规及医疗规范等的学习,使学生做到遵纪守法,增强爱伤意识,树立防范意识,克服虚荣心,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学习并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逐渐提高自身素质。(3)要求带教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高标准、严要求、重原则、多放手、勤指导地开展临床教学工作,时刻提醒学生注意防范差错、纠纷、事故的细节,提高临床教学效果。(4)挑选典型病例,让实习生反复实践,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带教老师可选择一些具有胸膜或心包摩擦音、管状呼吸音、干湿性啰音、心脏杂音等典型阳性体征的患者,将多头听诊器放在患者身上有典 型体征的部位,分批次让学生轮流听诊,每批让几位实习生同时听诊,经几个回合后既使学生接触并掌握了相关的阳性体征,又不会影响患者情绪。

(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涉及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很广,如果没有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就很难通过考试。

1.熟读和深谙教材内容。教师要根据各自临床专长,讲授各自最熟悉的章节,在教学时必须讲透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确考试的范围、深度及难度,让学生理解、熟记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复习。为此,教师应根据农村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求,认真研读教材,重视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要深入研究,紧紧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教师还应经常阅读、查找学科相关资料,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学科新动向,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并将其补充到教学中。适时地增加新信息,可拓宽学生视野,避免考试时丢分。

2.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及手段。(1)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并给予思路和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在预习后发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提出,为教师备课提供依据,这样教师上课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2)教师要根据教学章节及内容特点的需要,从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中恰当地选择较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教学。如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等教学资源,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以及查找资料、实验观察、交流讨论等形式,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掌握所需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教学中可以采用PBL教学法,采取“先问题,后学习”的方式,能够连贯而完整地把医学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目的,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发病原因、性质、部位、症状、疼痛时间、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相近的疾病容易混淆,比如冠心病中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逐个阐述,学生不易记忆也难于接受。对此,可采用比较式教学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理清思路、强化记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讲授某疾病时,巧妙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恰当引用临床病例,并针对病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促进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提高灵活应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变教学注入方式为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1)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利用诊断学和内科学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各自的看法,培养他们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探索。要求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做笔记。对于简单易懂的内容,安排在讲授之前自学;对于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安排在教师讲授之后让学生自学。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及教材内容特点,确定学生的自学时机。(2)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各种记忆法帮助记忆。教会学生一些常用记忆法如及时记忆法、回忆记忆法、特征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拴住字头或关键词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理解记忆法、重点记忆法、图表记忆法等,对帮助记忆大有好处。比如学生学习时采用口诀记忆法,通过应用顺口押韵、简洁明快的口诀,将零碎的内容有条理地归纳起来,消除机械记忆的刻板与艰辛,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如讲述心肌梗死的部分定位诊断,我们可以用歌诀:“前壁”V3到V5,I、“L”可有亦可无;加V1、2“广前壁”;“前侧”I、“L”、“5”、“6”、“7”;V1、2、3“前间壁”;“后壁”V8和V7来记忆。(3)教会学生看书复习技巧。看书时采用“4遍法”,即“一看”、“二背”、“三回忆”、“四默写”,即首先全面细致地看,深刻理解其涵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关键的重点和知识点(这些有可能出题);接着提纲挈领地回忆整个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若遇到不能回忆的地方,应列出提纲记录下来,再根据所列提纲去重新看书、强化;最后把上述看、背、回忆的主要内容默写一遍。经过多次的反复刺激、强化,知识就自然而然地牢固掌握了。

(六)改进诊断学和内科学考核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时,可参照执业技能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与教材有机结合,使其既牢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熟练掌握基本技能。同时,修订、完善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与考试规范。校内平时诊断学、内科学考试应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接轨,按照国家执业助理医师理论及基本技能考试模式,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及考试,提高理论及技能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试的内容应在考前列出复习提纲及重点,将理论与操作考核相结合,使学生在模拟考试的实践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应试的心理承受力和考试水平,为今后参加并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七)开发有个性的辅导材料

历年真题是把握考试难度和范围的“金标准”,并且有相当高的重复率,即使不是对原题的重复,也是考点的再现,故应对历年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真题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结合本校学生薄弱之处及具体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辅导教材、同步练习及解释资料,供学生学习、复习,以便学生能在考试时轻松过关。

总之,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要紧紧围绕资格考试及学生今后能适应本职工作这个主题,提前着手准备,做到未雨绸缪。加强诊断学和内科学教学的改革,以提高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基本技能操作能力,为今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顺利通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一.由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现状引发对诊断学教学的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04(4)

[2]杨枝彩.结[dYlw.Net专业提 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进行诊断学与内科学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9(10)

[3]路杰.诊断学见习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1)

[4]王登芹,宋国红.提高检体诊断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5)

[5]王民芳.诊断学临床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2)

[6]许有华,马菲菲,陈芳,等.改革诊断学实践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

[7]吴升华.论PBL教学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12)

[8]张楠楠,朱昌蕙,王国庆.关于新型教学模式PBL的思考与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8)

[9]李永勤,刘原,薛芝慧,等.诊断学见习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3)

一诊考试总结篇(7)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医急诊;医学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63-02

中医急诊是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救护措施的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临床学科[1]。在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优秀的中医急诊人才是中医急诊今后发展的关键,也是整个中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问题为基础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交互融合[2]。近年来,PBL教学法已经在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此,我们从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尝试将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急诊教学,现汇报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医学本科生136人,分为对照组(68人)和试验组(68人)。其中男性76人,女性60人,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5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知识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①PBL教学法,试验组学生以每组8~10人分成数个小组,并选举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模拟场景,根据知识点,提出相应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贴近书本知识,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小组成员带着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并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对问题进行交流,提出他们的看法和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锻炼其分析思维能力。授课教师在此环节中只能作为引导者或促进者,教师不能提供参考答案或者参考资料;各小组学习结束后,小组长汇报本组的最后结论及存在问题,汇报形式可以口头汇报、书面汇报或者情境设计等。授课教师根据各组汇报结果,对授课内容的关键问题及知识点进行总结。②L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进行教学,LBL教学法是通过口头言语、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教师讲授为主,授课后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及总结,此教学法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亦是目前我国中医学教育的主要讲授方法。

3.评价和考核。①理论考核,在课程完成后,对两组学生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以及统一阅卷。采用闭卷的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学校教学部门统一安排考场、考试时间及考场人员。理论试卷中理解记忆和应用分析型的题目各占一半,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医急诊内容的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应用分析型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理解、分析判断及应用的能力,将标准答案送学校教学部门备案。②临床技能考核,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技能考核标准参考《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技能操作规程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评分,由5名教学组成员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取算术平均数作为最终临床技能考核成绩。③主观评价调查,考核完成后发放调查问卷,学生从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比较调查问卷中两组学生主观评价的差异。

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由专人核对、整理后录入,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i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二、结果

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PBL教学法(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高于L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PBL教学法(试验组)亦高于L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提示试验组学生对采用PBL教学法在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LBL教学法。见表2。

三、讨论

1969年美国教授Barrows首创PBL教学法,该学习方法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它一般由6~10名学生和1名教师组成一个学习单元,在该学习单元中,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思考、推理及分析,教师在当中扮演引导的角色,维持既定的学习方向,但无需直接回答学生们的问题[3]。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试行PBL,大量的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5]。研究发现,PBL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促进疑难点的理解并增强灵活变通的能力。中医急诊是在急诊医学发展过程中运用中医药理论,结合西医诊疗技术研究急危重症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亦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标志。中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中医急诊体系。如,《灵枢・厥病》中:真心痛,手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后汉张仲景的《伤害杂病论》、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等均记载了中医在急危重症诊疗中的应用。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急诊医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通过讨论、辩解、释疑、演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中医急诊理念的认识,并从中与他人分享思维策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最终不仅促进中医急诊医学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本次研究发现,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的学生,其理论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优于LBL教学法学生,并且采用PBL教学法授课的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等方面的认可程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LBL教学法,进而说明了PBL教学法在中医急诊教学培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志斌,杨冀平.《中医急诊学》理论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9):41-42.

[2]周忠信,陈庆,林艺雄,等.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2007,28(8):72-74.

[3]杨耀防.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剖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4,15(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