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4 22:39:29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篇(1)

决定指出,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涌现出一大批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坚强勇敢、勇于救人的少年儿童。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奋力抢救老师和同学,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顽强意志和可贵的爱心,体现了当代未成年人的优秀品质,感动了全国人民。

决定强调,为了大力表彰灾区少年儿童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英雄行为和高尚品质,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经群众推荐、审核上报、事迹、公众投票和综合评定等程序,林浩等20名同学荣获“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马小凤等30名同学荣获“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希望受到表彰的少年儿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荣誉、戒骄戒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加倍努力学习,不断增长本领,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先进事迹,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开展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学习活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发展。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名单:

马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王波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王亮(羌族)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王博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

王樊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王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桔柑学校四年级学生

王佳明(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申龙(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杨琳(女)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杨松尚(羌族)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何翠青(女)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宋雪(女)生前系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

张春玲(女)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石坎小学六年级学生

陈浩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

邹雯樱(女,藏族)生前系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小学五年级学生

林浩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

郑小鹏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红白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贾龙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童世强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学生

雷楚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名单:

马小凤(女)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王彬(女)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邓清清(女)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刘刚(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刘潮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高台小学五年级学生

曲柄年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二中九年级学生

许中政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学三年级学生

阳玉洁(女)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李阳(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李剑波(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何亚军(女,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小学五年级学生

佘友富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漩口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张博(回族)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张强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张强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巨亭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张兴成(羌族)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凤仪小学六年级学生

张庚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小学二年级学生

欧阳宇航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赵彬四川省绵阳市安县茶坪初级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莘长林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二年级学生

卿静文(女)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高志军(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黄霖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干柏村小学六年级学生

康洁(女)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小学六年级学生

梁强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韩加育四川省广元市青川职业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韩贵霞(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东山乡石家山小学六年级学生

甯加驰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熊弼呈(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小学六年级学生

薛枭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新华社北京讯,6月28日《人民日报》)

6月26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表彰了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为了更好地发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榜样作用,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27日下发通知,决定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学习活动。

通知指出,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他们坚强勇敢的可贵精神,走一条自强不息的人生道路;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他们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服务集体;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学习他们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努力在各种环境下,坚定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通知强调,学习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事迹,要遵循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特别注意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着重学习英雄少年的精神和品德。

6月27日晚,“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出席颁奖晚会并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篇(2)

6月5日上午,我们院全体同学一齐在省人民礼堂听全国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于9点半钟准时开始,整个收看过程无一人喧哗,能听到的只有热烈的掌声和女同志的抽泣声。报告团的37位同志都来自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叙说了师生患难与共的感人事迹,老师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无私的行动,诠释和升华了人民教师的不朽师魂。同样,勇敢的学生们团结互助,顽强坚持,用青春热血和老师共同筑起了一座爱的丰碑。“就是爬,也要爬到汶川;就是死,头也要朝着汶川的方向。”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带领600名武警官兵冲过一道道生死险关,经过31小时生死挺进,终于抵达震中汶川。广东省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跟时间夺生命,跟鬼神做斗争,争分夺秒,全力救人,给灾区人民以生的希望。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在报告中说,我们的基层政府、基层党组织在地震中肩负重担,对人民负责,“党员就是种子,撒向哪里,哪里就有希望。”成都市公安消防总队支队长孙国利带领消防官兵迅速出击,全力救人,“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全体官兵共成功营救出981个生命……七位抗震救灾英模报告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通过英雄模范们朴实无华的叙说,我们感受到抗震救灾军民生死大营救的英勇悲壮,感受到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抗天灾的英雄气概,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报告会期间,我们眼含热泪,情难自已,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全面洗礼。 在报告团成员中,有的是武警官兵,有的是公安干警,有的是医护人员,有的是学校师生,有的是干部群众,有的是新闻工作者。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面前,他们临危不惧、自强不息,舍己救人、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精诚团结,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他们不愧为党和人民的骄傲,不愧为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地陷天不塌,大灾有大爱,这场无情的灾难压不倒也摧不垮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这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显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工作、学习的源源动力,激励我们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篇(3)

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然袭来的大地痉挛,撼动着汶川,撼动着地球。一时间,数万条生命瞬间陨灭,数十万条生命亟待拯救……

一年过去了,再回首仍旧撕心裂肺。然而,对逝去之人最好的祭奠和怀念,便是好好地活下去。一年了,废墟上绽放了鲜艳的花朵,青山中矗立起崭新的房屋,面庞上重现灿烂的笑容。灾区人民的生活正在慢慢地恢复。这正是我们所有人期盼的。

灾区的父老乡亲们在坚强着,温馨着,希望着……未来会如何?村民周长兵说“日子会越来越好”。相信,这也是所有人的共同祈祷和期盼!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在流血,中国在流泪。这是一场天难,举国哀悼!

伤痛未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随即开展了一次世纪大救援。生命是最宝贵的,人是最重要的!一切,都为了抢救生命。有人,就有希望,有人,就有一切,有人,就有未来。

山崩地裂,让亿万中国人结成了一个血脉相通、牢不可破的生命体, 空前的灾情牵动中南海。党和国家领导人急赴一线,靠前指挥。共和国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音震撼山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情怀温暖人心!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救援十万火急。灾区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灾区群众奋起自救,各方救援力量全速挺进。高扬的党旗下,各级党组织勇敢担当、抢险救人,成为引领群众的坚强堡垒;13万子弟兵千里跃进,用血肉之躯筑起救民于危难的钢铁长城;白衣天使与时间赛跑、与死亡竞速,点燃绝地逢生的希望之光。来自大江南北的志愿者,自发救人的“的哥”,义务献血的长队,捐献拾荒收入的老人,汇成战胜特大灾难的滚滚洪流,彰显出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守望相助、心手相牵的伟大力量。83988名群众从废墟中抢救生还,36万多名重伤病员得到及时收治,死亡率和致残率降到最低。

千难万险不放弃,硬仗一场接一场。决战唐家山堰塞湖,部队官兵日夜奋战,悬在绵阳人民“头顶”的威胁被安全排除。鏖战都汶路,筑路“铁军”仅用3个月,就穿越塌方山体,奇迹般地打通了连接汶川、理县、茂县的“生命线”。在最短时间内,灾区的通信、供水、供电得以抢通,104座堰塞湖、1996座震损水库化险为夷。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彻底防疫,实现了大灾之后无疫情,我们的人民安全度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最快速度抢救被困群众,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我们依稀的记得,瓦砾上伤痕累累的握笔小手、废墟下艰难求生的“夹缝男孩”、黑暗中相互鼓励的患难伙伴……让人心碎的镜头,把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一同定格在亿万人的脑海中,铭刻在历史纪念册上。

大勇无前,大爱无疆,汶川百姓,十万官兵,万千志愿者,在废墟上传递伤者的身影,那些丧妻失子仍在抢救生命的人们,还有那不断创造生命奇迹的幸存者告诉我们什么是坚强。

武警某师参谋长率部队冒死抵达震中,四面八方源源不断送往灾区的物资,特殊党费、企业、个人倾其所有的捐款,献血长龙中凝重焦急的面庞,天安门广场挥动的国旗和拳头、那十三亿中华儿女迸发出的“中国不哭、汶川挺住”的吼声……令人感叹的事迹,传颂着中华民族同舟共济的品质,告诉世界什么叫“中国力量”!

生与死的抉择,泪与汗的交融,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中国力量令人惊叹,中国精神感动世界。

灾难,让一个民族坚强;抗争,让一个国家奋进。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悲痛的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一年是短暂的,但抗震救灾的这一年,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镌刻下永恒的一页!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援,灾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收拾破碎山河,重建美好家园。

草枯了又荣,花谢了又开,灯火灭了再亮,家园毁了重建,废墟之上彰显重生的力量。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实践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越是灾难深重,中华民族越能自强。

心若在梦就在

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一年。怆然回首,在苍茫大地上,震后重生的四川留下一串情动天地、气壮山河的足迹。这一年,我们穿越灾难、崛起危难,书写了坚强与奋起!

我们欣慰地看到,历经旷世之灾,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的精神没有垮,四川人民挺直脊梁从废墟上站立了起来。

曾经的山崩地裂,曾经的流离失所,曾经的满目疮痍,如今都已平息。我们倾听到了她的忧伤,也倾听到了她的坚强和希望。

我们依稀的记得地震过后,北川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城”,在这座城里,有15645人死亡,4402人失踪,26916人不同程度地受伤。亲人没有了,家也没有了,北川城只剩一片废墟。

如今,当我们再次置身在这片土地上时,道路两旁的迎春花格外醒目,掩埋死难群众的地方如今已经栽上了长青的松柏。在坍塌的楼房下,在堆积的瓦砾边,惨烈的瞬间已被凝固了将近一年。而草木葱郁,百花争艳,它们默默地生长,顽强地开放,好似为逝者生,为生者歌。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当所有关心灾区人民的同胞们,踏上这片土地,不经意间发现,希望已经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老县城的望乡台,修建了一座“5•12”祭奠处,一周年的纪念活动也将在这里举行。记者随处可见群众祭奠时摆放的鲜花、水果等祭品。正在执勤的哨兵唐磊说,清明节时,来这里祭奠、缅怀的群众多达五六千人。

这座旧城消失了,未来的它将永远定格为国家级地震遗址博物馆。然而这片历经千年风雨的土地,还在焕发新的生命。远处一排排蓝色的板房炊烟袅袅,田野笼罩在轻纱似的雾霭里,显示出春天的安详和宁静。公路边堆满了重建农房用的赭红色火砖,肩扛手提的人们来来往往,精气神健旺。

如今,“再造一个秀美北川”已不是梦。擂鼓镇的一位村支书邝志文告诉记者,政府很快将为他们建一个新家。按规划,北川县城将实施整体异地重建。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位于安昌镇东南2公里处,处于永安镇与安昌镇之间,距离老县城23公里。新县城地质条件好,离地震断裂带较远,可利用建设用地也更充足。2009年5月12日,新北川县城将举行奠基典礼。新北川中学也将在这一天破土开工,占地200余亩,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一所完全中学,预计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将成为北川新县城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北川灾区蜿蜒山路旁的树枝上,系着一条条火焰似的红布条,这是历经沧桑的羌族人祈福用的羌红,它们就像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熊熊燃烧在高原凛冽的山风中,灾区四处可见的条幅“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抓住时机,重建家园”、“建设和谐新北川”、“感谢共产党,感谢子弟兵,感谢祖国”无一不彰显着稳步重建的迹象和不远处汶川、都江堰、绵竹、什邡……在改造重建中的依然美丽。

我们坚信,无论是汶川、北川,还是青川,都将化作锦绣山川,展现在世人面前。

坚强重生多难兴邦

该怎样讲述这一天,该怎样讲述这一年!365个日升日落,我们又一次回到这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让亲历者和见证者痛彻心扉,虽然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会渐行渐远,但在博大浩瀚的人类发展史上,它必将留下一个沉重的印记。

思绪追逐着再也无法挽回的地震波方向,我们看到了灾难在这片土地和人民身上留下的复杂背影,悲伤与坚强孪生,毁灭与希望同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人类都在与灾难的不断抗争中奋起和进步。回首一年来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之路,走过重新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灾区土地,我们又一次看到,中华民族不灭的梦想在顽强生长,英雄的中国人民向着希望昂首进发。

震后这一年,是艰难而非凡的一年。面对这场世纪劫难,党中央、国务院领导英雄的13亿人民直面灾难,与死神争夺生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中国勇气、中国力量、中国智慧震动也感动了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一个“摧不垮的民族”坚强重生。

中国人,以钢铁意志和坚挺脊梁,以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坦荡坚定自信开放,展示出清晰真实的国家形象。

“原来中国是这样!”面对中国万众一心抗击天灾的史诗般壮举,美国《时代》周刊如是惊叹。

中国就是这样!一年来,无论是在救援现场,还是在急救帐篷,无论是在临时过渡房,还是在震区孩子寄读的异地他乡,全球炎黄子孙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人,为我们自己,举行了一次“成人礼”。

这一年,我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死神抢夺生命;这一年,我们力尽绵薄,对“汶川人”进行着持久的守望关爱;这一年,我们以“我们都是汶川人”的誓言和行动,对中华民族进行了集体身份确认;这一年,我们以“第一位是生命,第二位是生命,第三位还是生命”的行动纲领,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推向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这一年,我们以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姿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在这场世纪大救援中,在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赛跑中,在重建家园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奋斗中,我们在世界人民面前,在人类历史上扬起了一面大旗,那就是:“中国精神”,是更坚强、更奋进、更自信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总是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无论中央高层的决定,还是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的指令,以及方方面面的自觉行动、英勇牺牲,无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把救人作为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绽放出更加璀璨的人文光辉,验证了公民精神的新高度。有美国媒体感叹:“千百万的中国人排起长队,捐出鲜血、食品和衣物”,“13亿人都在贡献所能和爱心。”灾难面前,每个中国人都是志愿者。志愿者的井喷式发展,代表着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日趋成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保障,有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饱经风霜的共和国经得起任何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篇(4)

突如其来的灾难,顷刻间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数十万人受伤,数万人失踪,无数的房屋倒塌。地震波及北京、江苏、贵州、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上海、重庆、共16个省区市(我国台湾地区、越南、泰国曼谷均有震感)。其中,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消息称,截至2008年6月12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59人遇难,374141人受伤,失踪17469人,累计受灾人数超过4624万人。据卫生部报告,截至6月12日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5516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已出院77437人,仍有15478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仍住院9218人,共救治伤病员1419542人次。

四川汶川大地震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境内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

地震发生一个小时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迅即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5月12日22时15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国家一级救灾响应正式启动。

5月12日23时40分,总理在地震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国家地震局、全军和武警部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电网、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铁道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也紧急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5月16日,总书记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也赶到灾区现场指挥并慰问抢险救灾人员。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主席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果断指挥人民、武警官兵,迅速挺进地震灾区,展开全面搜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央共派出13万兵(警)力、20余专业兵种,为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最全专业的救灾阵容。与此同时,起用了99架飞机,飞行300余架次,是空军史上同时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反应速度最快的非作战空运行动。中国人民和武警部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雄姿,谱写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英雄颂歌。

同时,面对灾难,人类在极端生存环境中的生命极限也不断被改写:72小时、100小时、164小时、179小时、216小时……废墟下的生命奇迹,也将永远被记载。坚强、坚持、不放弃、爱,成为人们与灾难抗争的强大精神支柱。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情牵动着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同胞的心,海内外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倾情支援灾区。截至2008年6月12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36.07亿元,全国共接受海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48.51亿元。与此同时,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四国纷纷派遣搜救队员,赶往地震灾区参加人道救援。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古巴等国家也派出医疗队参加伤员救治。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共同伫立,为这次地震所有遇难者低首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轮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同一时刻,中国心一起跳动,中华情高度凝聚,庄严的国旗徐徐半降,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为自然灾害遇难者举行全国默哀,也是我国上下五千年为死难黎民百姓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哀悼活动,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5月20日,救15/4次专列接到前往绵阳运送伤员至西安的命令。这是我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30年来首次大规模动用伤员转运专列,也是此次地震后将大批伤员转移至川渝地区以外的跨省第一列。民政部5月22日下发紧急通知,确定由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湖南等21个省份分别对口支持四川省的一个重灾县。截至5月31日8时,已累计向这些省份转送伤员9245人。

5月20日到21日,包括北川和青川在内的地震重灾区遭遇了一次降雨过程。由强烈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又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堰塞湖。其中对绵阳市区数十万民众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迅速上升,达到1亿多立方米,险象环生。于是,绵阳市紧急启动疏散方案,大批民众有序安全转移。

5月24日10时,受地震影响,中断行车283小时的宝成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6月7日,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头号”悬湖――唐家山堰塞湖,在经过26天紧急排险后首次泄流。6月10日20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下降到720米这个比较安全的水位以下,这标志着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

6月8日,国务院总理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12”大地震之后,在汶川、青川及陕西宁强等地又发生多次较强余震,截至6月12日12时,汶川震区共发生余震11779次。其中最大余震6.4级。连续不断的余震,又造成灾区多处山体滑坡和交通中断。这给抗震救灾和救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所有的困难,也没有压跨英雄的中国人民,更没有阻挡全国抗震救灾的坚强信念。数十万将士、武警官兵、医护人员、志愿者等抗震救灾人员,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抢救废墟下的生命,保护灾区群众,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感动世界的英雄壮歌!

6月9日,四川、甘肃两省人民政府慎重研究并经教育部同意,四川45个区县和甘肃17个区县的延期高考,定于7月3、4、5日举行。

地震震惊了世界,灾难让中国更坚强,人民更团结,许多外国媒体也被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空前高涨的民族凝聚力所感染,纷纷发表文章对中国人民抗震救灾、抵御灾难的坚强而伟大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篇(5)

如果我们把汶川大地震这场灾难,比作一道突然降临的黑幕,谭千秋老师的故事就是撕开这道巨大黑幕的第一道亮光。谭千秋是一位人民教师,在地震的那一瞬间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

灾难来临的时候,灾区教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为这个平凡的职业做出了不平凡的注解。翟万荣是一位幼儿园老师,汶川发生地震的时侯,正是幼儿园午睡的时间,园内有着5名老师和80名孩子,当时翟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而翟老师却离开了我们。

我印象最深的是向倩,她的身体被砸成了三段,而她的双手环抱着三名学生紧紧的搂于胸前,用自己的身体将三名学生保护于身下,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挡灾难。

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多少抗震救灾的事迹啊!我们应该想这些英雄学习。

世界,永远铭记着2008年,铭记着5.12汶川特大地震。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篇(6)

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一个在生死抉择中舍身取义的英雄群体——人民教师。谭千秋、吴忠洪、瞿万容、杜正香……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孩子挡住钢铁泥板、巨石横梁,从死神手中夺回幼小的生命。刘宁、康玉龙、史泽洪、杨文友……他们奋力救出了学生,却永远救不回自己的爱子、双亲、结发之妻,显得那么无力!他们叫学生快跑快跑,自己却在最后,直到被地震吞噬。灾难降临的那一刻,这些教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废墟中升起的高尚灵魂感动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每一位师生。5月21日,浙工大信息学院将这些刻骨铭心的感人事迹汇编在一起,制作成“教师与学生”四川地震人民教师高尚师德事迹教育展,放置在学院教师每天都经过的宣传栏。

看了这些伟大的人民教师的事迹,浙工大信息学院副教授梁荣华深有感触:“高校的老师和那些幼儿园、中小学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爱给予学生。在高校,对于如何培养好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并没有很严格的考核标准,这就更加要求老师严于律己,潜心教学,对得起学生这四年。”

浙工大信息学院年轻女教授孟利民看了地震灾区的电视直播,看一次心酸一次,觉得那些为了保护学生而遇难老师非常伟大。她说:“我很想领养一个孤儿,让他到杭州来接受最好的教育,给他最温暖的母爱。当前,除了捐款、祈祷外,我们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像地震中那些伟大的老师一样,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

计算机+自动化0601班的普通同学宋旦看了灾区老师们的事迹,感动得直掉眼泪:“他们在危难时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学生,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老师在我心目中是崇高而伟大的。我相信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好老师,记得有老师说过‘爱护学生要像爱护自己的眼镜、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子女’。通过图片事迹展,一方面是缅怀这些遇难的老师,另一方面更是对我作为学生的激励,要像他们学习,好好努力,争取成为能够让老师骄傲的学生。”

电子信息工程0602张致语说:“如果没有地震,四川的同胞们跟我们一样仍然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这只是如果了,看到他们受到了这么大的灾难,我感到很悲痛,看到伟大的老师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我被震撼了。”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庆章说:

学院很多老师看了汶川大地震学生遇难的悲惨场面,深受震撼。教师们在最危险的时刻,首先考虑保护好学生,有的还付出了生命,这样的场景、事迹,老师们看了都流泪了。

高校的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学科水平,二是提高师德水平,学科水平的提高有很多办法和途径,而良好师德师风的铸就方式、方法和途径却一直是高校的难题。现在大地震中那些人民教师不顾一切地保护学生,正是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机会,我们学院把在地震中涉及到教师的感人事迹做成了图文材料的展板,在学院楼进行展出。目的是,希望老师对照反思,真正发自内心实践爱护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眼镜,把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子女。

向汶川大地震中那些英雄教师学习,首先教学理念上要有清醒认识和飞跃。学院号召所有的教师:把学生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学生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学生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学生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汶川地震英雄事迹篇(7)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八级的地震。这一次的地震,不知使多少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一切......

五月十二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的地震后,消息便马上传遍了全国。当我们的国家领导得知消息后,便马上召集我国全国各地的消防人员、医护人员等,立刻赶往四川汶川,去寻找那些遇难的人,去帮助他们。当时还有余震,但这些消防人员、医护人员不顾自己的安危,二话不说地听从上级的安排,立刻赶往了前线。他们的精神使我十分的感动。

那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震撼世界的七日”,这是一部介绍在四川地震中的英雄事迹的电视剧。看完了这部电视剧之后,使我久久不能忘记的是一位“女英雄”。在地震后,她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前线,在前线工作了整整三天三夜,没合过眼。她的同事问她:“难道你不用去找你的亲人吗?就连见一面也不想吗?”她却坚定地说:“人都已经死了,见到了又有什么用啊!倒不如帮助这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她那种不顾自己家人安危,“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大无畏精神使我十分的感动。不止是她,还有多少人也都跟她一样,也在默默里“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可贵精神使我十分感动,我要学习他们那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可贵的精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