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SCI发表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5 11:27:25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篇(1)

由于笔者所在的城市教育发展环境发生变化,使笔者所在学校面临着学生基础知识差的学情,即学生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严重不足。同时,在学校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囿于传统的束缚,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诸多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三段”,即“课前,编制学案、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课后,跟踪辅导、夯实巩固。”“课堂七步”,即“创设情境、目标引领、展示交流、师生质疑、精讲点拨、拓展训练和总结提升”。

“教学三段”的具体内容包括:“课前,编制学案、自主学习”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精心设计的学习方案。教师及时检查“两批”学案:课前预批、课后复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是指课堂由师生互动完成,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思维的启发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分工合作、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深度交流。“课后,跟踪辅导、夯实巩固”是指教师及时进行解题指导和学法交流,加大训练力度,充分挖掘学优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困生及时消除学习障碍,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切实提高学习成绩。

“课堂七步”的具体内容包括:“创设情境”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架设起现实生活与学科学习之间的桥梁。在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目标引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学习目标,新课开始呈现学习目标,结尾总结、回味目标。“展示交流”是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质疑”是指当学生展示不到位或者发现错误时,或学生对重点规律未总结出时,教师要及时追问质疑。当学生展示完毕时,教师可以及时拓展,教师还要及时把握课堂的生成资源。“精讲点拨”是指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和高考考点,讲解精炼,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巧妙安排当堂训练。“拓展训练”是指训练题目的设计要重点突出,要分层次和梯度,确保当堂训练有足够的时间。“总结提升”是指夯实重点,适时延伸,及时汇总提升,并布置适量的迁移作业。

三、“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

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在我校开展了四年了,期间进行了几次讨论和调整,使每个学科都有了自己的风格特点。物理学科在学生心目中一直是比较难懂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带领学生越过障碍。物理学科的“教学三段”的课前编制学案部分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物理学科学生很难通过课前预习就达到会做题的程度,所以教师在编制学案时,课前预习部分尽量不要放习题,因为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就会增加心理负担。所以学案课课前预习部分以知识点填空为主,并配以有启发性的概念判断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可。课中部分教师教学时间也比较长,一般要达到20~25分钟。

物理课堂中“创设情境”意义重大,物理学科的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都有原型,教师用生活中的有趣实例引出新课,再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力的分解”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拔河比赛,体态娇小的女生在中间拉两个魁梧的男生,体现出分力大于合力的思想,教学效果非常理想。讲“超重失重”一课时,用扎了孔的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瓶子不喷水,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冲突,为讲完全失重埋下伏笔,令学生记忆深刻。

物理课中对于“目标引领”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每节课重点内容不要超过三个,展示目标时语言要精炼易懂,新课结尾时要回顾目标,看本节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使目标展示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展示交流”环节,物理学科的新课概念讲解部分,让学生讲解困难很大,效果不好,所以展示环节在物理课堂上多用在习题课的习题讲解中。学生讲习题,教师可以很好地发现学生思维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也能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三段七步 教师行为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51-02

新课程要求改变常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的方式学习,注重发现式学习,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方法学习。“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通过对生物学科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达到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把一堂课分为三段、七步。三段指导入性活动阶段、发展性活动阶段、结课性活动阶段。七步指:吸引注意、明确目标、自主研究、小组合作、展示评价、巩固迁移、归纳总结。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展示基于“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教师行为并对此设计进行评价。

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师行为案例设计

第一,吸引学生注意,引出学习课题(3分钟)。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图(课本70页问题探讨)展示给学生,留给学生1分钟时间观察并思考问题由此引出课题。

第二,告知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1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并解读三维目标。

第三,激活原有知识或课文框架介绍,做好知识铺垫(2分钟)。通过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学生已知道细胞膜上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帮助一些物质进出细胞,这种特殊的蛋白质与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有关呢?同时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水分子通过渗透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属于哪种跨膜运输的类型?

第四,下达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材料(1分钟)。让学生用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第70~71页。提问:通过阅读课本有哪些收获?你能不能辨别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吗?并通过大屏幕展示。

第五,学生个人阅读和选择,小组讨论与选择(15分钟)。独立阅读课本,思考后按原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自由推荐一名学生展示,展示时间为3分钟。

第六,全班展示,交流与评价(12分钟)。随机抽三个小组来展示成果,其他小组有疑惑可直接提出,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并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第七,知识巩固与迁移(8分钟)。让大家看三段简短的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视频(每段约30秒),分别是O2、葡萄糖进入细胞、Na+进入细胞和K+出细胞的。之后完成大屏幕上出示的试题(基础题两个选择题,拔高题一个看图填空,技能训练题解读图表)。

第八,归纳总结(2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预留1分钟时间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二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师行为案例设计的评价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通过对生物学科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达到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

1.本节课的设计不同于以往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新课改前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而“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在设计本节课时,课本上简单的知识教师不再一一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独立读一读,自主想一想,同伴协同议一议”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抽象难懂的知识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习题,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2.本节课的设计有别于以往的教学形式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①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本的解说员,而是“教材要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过程让学生说,规律要学生找,结论要学生下”。在“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中的第五步学生个人阅读和选择,小组讨论与选择,第六步全班展示,交流与评价,这充分说明在“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中,学生以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自主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式学习。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掌握知识,同时可以体验学习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运输方式的异同,学会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正确解读图表数据,学会解读图标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

3.本节课的设计在内容处理上有别于以往的课堂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强调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知识是学习者自己建立起来的,是学来的而不是教会的。②“三段七步”教学模式中的第三步就是激活原有知识或课文框架介绍,做好知识铺垫。

三 结束语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特点:它解构常规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小组或团队中利用明确分工的互学习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相互配合与支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原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自主建构生物学科基本知识;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索求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 释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篇(3)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20-02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已成为高职院校很多学科首选的教学方式。笔者在借鉴项目化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近三年的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探讨了七环节教学步骤:项目(任务)驱动创设情景模拟写作范文评析病文指正互动评改成果展示,对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环节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项目驱动 项目(任务)驱动是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即以设计项目为载体的“典型工作任务”去驱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模拟或完成今后将接触到的工作任务,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掌握特定的专业技能和与之相关联的职业能力。在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中,笔者结合高职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特点,将《应用文写作》课程整合为五大项目:筹划迎新晚会——毕业就业应聘活动——成立公司——年终总结——依法维权。“筹划迎新晚会”主要是让学生完成校园迎接新生晚会工作所需的日常条据和专用书信;“毕业就业应聘活动”是通过模拟毕业求职活动,完成毕业论文与求职文书的写作任务;“成立公司”是根据大学生创立公司过程所需的相关应用文,完成调研文书、报请商洽公文、计划总结文书、礼仪文书的写作任务;“年终总结”主要是完成会务文书的写作任务;“依法维权”项目则为维护个人与公司合法权益所需要的规章制度、合同文书、诉讼文书的写作。这六大项目任务环环相扣,明确清晰又紧密联系现实社会,有助于引领学生带着具体工作任务去学习各类应用文书。

情景设计 情景设计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在以上项目任务驱动下,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学生在实际生活和今后工作中将会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需要运用应用文来表达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进行“仿真”训练。如“筹划迎新晚会”项目,主要是引领学生完成两项学习任务。第一项是写作条据文书:(1)购买所需物品,你到财务处领取钱款,需要撰写借条。(2)购物回校后,你把物品上交财物管理处,管理人员清点并收下物品后,需要写收条交给你。(3)到学院工会领取音响设备,你需要撰写领条。(4)去租借音响设备时,碰巧负责人不在,你预约下午再来,需要给对方写下留言条。(5)李××同学因病不能参加晚会活动,需要向教师写请假条。第二项是写作专用书信:(1)向城区体育局申请租借体育馆;(2)前往城区体育馆布置晚会场地,你需要带上介绍信,以证明身份;(3)邀请学院领导和校外嘉宾参加,你需要撰写邀请函;(4)晚会顺利结束后,你需要撰写感谢信向支持本次活动的有关单位或领导表示感谢。又如在“年终总结”项目,创设模拟公司年终总结会议议程,由公司总经理作年终工作报告;让取得优秀成绩的销售部经理介绍工作经验;公司准备通报表彰开发部、市场部一年来对公司的突出贡献等。在这情景下拟出具体任务:(1)起草会议通知;(2)进行会议记录;(3)撰写会议纪要;(4)编制会议简报;(5)撰写表彰通报。这样的情景设计,提高了应用写作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学习应用文写作是在培养一种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在为未来工作打好基础。

模拟写作 模拟写作是根据以上情景进行设计,让学生进行模拟写作(初稿),以达到先做后学、在做中学的目的。如前例“年终总结”项目,首先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分解项目任务,扮演情景设计中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构思,设身处地去分析问题,然后分组模拟公司的年终总结大会,让学生带着真实的工作任务去起草会议通知,进行会议记录,撰写会议纪要,编制会议简报,撰写表彰通报。模拟写作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形成作品。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写作积极性,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范文评析 范文评析就是精选优秀范文进行分析、评价。如“成立公司”项目,精选一些在企业中有代表性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请示、报告等文书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对以上模拟写作文种的理解,使学生更直观认识该文种。范文评析的主要策略为:一是针对该文种的写作结构与格式要求进行评析,二是针对学生个体的细读要求,读懂读通,读出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读出不同应用写作中因场合、身份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语境情态等,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类应用文的特性。范文评析,是帮助学生读懂应用文的客观需要,是增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更是培养务实严谨文风的基本途径。

病文指正 病文指正,即选择一些文体结构、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有缺陷的例文进行分析讨论,找出病症,说明理由,改正错误,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为什么应用文不能这么写,不能那么写,如果这么写就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写就会出现什么后果,从而吸取反面教训,以达到修改病文和正确撰写规范文种的目的。如“毕业就业应聘活动”项目,提供往届生的求职文书,让学生分析得失,从而懂得更好地推荐自我。又如“依法维权”项目,针对合同文书的特点,引入因表述不明确、价格不清楚、没有大写金额的合同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病文,使学生明白合同文书的差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进一步明确应用文写作的严肃性,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互动评改 互动评改,是对以上模拟写作稿进行修改,每次模拟写作后都要求学生进行两次评改、交流。第一次评改是要求学生个人将其模拟写作稿(初稿)进行仔细检查修改后,作为第二次作业(修改稿)交给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进行第二次评改,也可换组互相评价及教师面授评改,倡导相互讨论、争论,评改者以提出问题为主,可多批少改或不改。当然,作品中存在问题较多的,还需要作者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评改的主要方法为:一看文种选择是否正确;二看文体结构格式是否规范;三看内容表达是否完整;四看语气表述是否得体;五看文面处理是否整洁。在互动评改过程中,教师进行检查督促,解答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点评学生作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互动评改,减轻了教师的作业批改量,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互动研讨的热情和自我检查、自我完善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应用文种的写作技巧和修改技能。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七环节教学步骤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学习成果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最终检验,因而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并互动评改后,要求学生以自愿为原则或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位优秀组员代表上台讲解其成果。讲解内容包括本次项目的过程、目的、重点以及写作成果等内容,并支持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如PPT、视频、电子杂志等)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也发展其他能力,将《应用写作》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成果展示给予学生展示优秀作品的机会,是学生自我对比、自我总结能力的体现,也是提高自信心、增强自我表现能力与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

对七环节项目教学法的评价

七环节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 (1)教学观念的差异。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为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由个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为取得好成绩而学习。七环节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做”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学生的学以个人与团队互助进行,独立或集体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既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也注意知识的开放性和应用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2)教学方法的差异。传统教学中教师按教材中章节知识系统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提问—学生练习—教师纠错为主要方式。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有项目—驱动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和引导—探究式,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而是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大教学,做到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灵活多样。(3)评价方式的差异。传统教学以教师封闭式评价学生为主,强调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情况和书面考试的结果。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既关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关注学习过程和知识的运用。在成果展示环节创设机会让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由师生共同分享成果并进行公开评价,既提高学生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已学习成果的能力,也提高其他同学对他人成果进行公平、公正评价的能力和素质。

运用七环节项目教学法的建议 首先,七环节项目教学法中采用学生作品展示方式进行课堂评价,让学生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学习成果,课堂气氛热烈,对上台的学生是很大的促进,但没有上台的学生容易松弛。所以,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过程,让人人有职责,个个有收获,防止表面作秀和凑热闹的现象。其次,七环节项目教学法是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独特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体现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教学法由于对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要求比较高,所以,项目教学法并不是每节课都用得上,更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学以致用的方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具体实践中,需要教师有计划、有准备地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到一起,优势互补,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项目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丽清,胡赛阳.应用文写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李雄华.“七环节分组实验教学法”初探[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2(7).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教学 指导学生 巧提问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问。“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与总结,我总结了7种提问方法。

一、阅读提问法

上课前通过预习,把教材不懂之处用问号标注,再用铅笔把与本节有联系但自己又不能回答的问题写在教材边缘角处,便于课堂提问。这种做法适合于任何一节新授课的提问。

二、“顺瓜摸藤”提问法

“瓜”是结果,“藤”是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见到的物理现象多问一问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神七登月宇航员在飞行舱外时那么近不能直接对话,而要打手势?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狗为什么听的距离比我们人远?天为什么是蓝的?水不是透明的吗,怎么海水看起来是蓝的?冬天口里能冒热气,怎么夏天冰糕也冒热气?现在我们这里的公共汽车为什么都不烧汽油,而改烧天然气了?养路工人为什么总穿黄色工作服?为什么交通指示灯使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为什么烧红的铁块立即放入冷水中会变硬变结实?……

三、比较提问法

为了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化思维,在巩固旧知识,学会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利用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可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比较的方法设计提问。

例如:在讲生活中的透镜时,我们观察到:照相机,它的镜头是个凸透镜,它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它的镜头也是凸透镜,它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它就是个凸透镜,它成的像却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学生不由就发出置疑:

同样都是凸透镜怎么成的像不一样呢?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成的像会怎么变?任何情况下凸透镜都能成像吗?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是随着什么变化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凸透镜会不会成倒立的虚像和正立的实像?

又如: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后,可以提问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呢?在学习了蒸发后,可以提出沸腾和蒸发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在学习了光的反射规律后,可以提出光在折射时要遵循的规律是什么呢?在复习时,可以提出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各自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有什么区别?

四、反问提问法

物理中不少现象或问题可通过变未知为已知,变已知为未知,变换因果关系,增加、减少前提条件等方法,提出新的问题。

如:同学们学习了摩擦生热,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这说明做功方式能增加物体的内能,引导学生运用逆反原理可提出新的问题:做功方式能减少物体的内能吗?还可以进一步提问:做功能改变内能,那么内能能对外做功吗?学习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就可以问: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一定会改变运动状态吗?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问:是不是只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就一定不受力的作用?在学习了串联电路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之后,可以这样问,能控制整个电路的开关一定是接在串联电路中的吗?在学习了电能生磁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可以问,磁能生电吗?等等。

五、推广提问法

对从某种特殊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要思考把它推广到一般情况下还是否成立,从而认识到这个规律是具有普遍性,还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

如: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有测量仪器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吗?为什么有的测量仪器(量杯,密度计)刻度不均匀?又如,在电学中为什么纯电阻电路中用电器放出的热量Q可用公式Q=I2Rt或Q=(U2/R)t计算,而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用电器放出的热量,却不能用上述公式计算?

六、物理规律7方面提问法

从语文角度讲凡事都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即①谁;②什么时候;③什么地点;④做什么;⑤为什么;⑥怎样;⑦有那些情况。 类比物理规律,我们也可以从这7个方面提出问题。例如:在复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如下的问题:

①哪些物体符合该定律?(浸在液体中的一切物体。)

②在什么情况下符合该定律?(在受浮力的所有情况下。)

③在什么地点能符合该定律所需的条件?(液体和气体中都适合。)

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⑤为什么要研究阿基米德原理?(因为要研究浮力的大小。)

当然,在具体问题中,上述七个问题不一定非要全部提出,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问题。另外,这七个问题仅仅是七个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不一定非要一致。

七、物理仪器七方面提问法

实验仪器是物理学习的伴侣,对它我们也要善问。①有无其他用途?②还能用什么原理制成?③可不可以变形?④能否变大或增加某些因素?⑤能否变小或去掉某些因素?⑥内部组件可否替换?⑦使用不合要求什么后果?

在学习“电流表”时,当主要内容结束后,可根据上述七项内容,让学生进行提问。

①电流表除了可以测量电路电流外,有无其他用途?(如:可以做摩托车或汽车上的油量表。可以做握力计上的力的大小的显示仪等)

②我们所学的电流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制成,那么,用其他原理能否制成电流表?

③根据你的需要,可否做成其他形状的电流表?(如:超薄透明可投影型的。)

④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大将会怎样?

⑤电流表量程的选择过小又会出什么问题?

⑥电流表内的永磁体能否用电磁体替代?代替了又将如何?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篇(5)

一、培训相关情况总结

1.培训目的:强化科技教师的科学素养,开拓教师的发展视野,转变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教师辅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更加蓬勃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培训方式和内容:专家讲座、模拟学习、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培训方法交叉使用,培训重在创设情境,促使教师在与他人充分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界定、分析与解决。按以下七个学科:数学、物理与工程、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球与空间、环境科学来设立班,一个学科一个班,共计七个班,每班参训学员30人左右。

3.项目支持:《中国科协“科教合作”共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协、师范大学和全国60所项目实验学校共同实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精英转向大众的当代中国普通高中教育研究》的子项目。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承办的此次培训活动是该项目开展的“项目孵化”的相关工作。

4.参与此次培训的相关人员:

二、本人学习体会

通过17号至21号五天紧张的学习,我感到自己的收获非常大,尤其为我今后进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我将这几天的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我最大的收获是跟黄教授系统地学习了如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包括:设计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答辩等,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案例讨论和实战练习。通过学习,我发现了以前工作中的一些不规范之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

其次,通过黄教授的讲授我知道了很多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尤其是植物生理学和细胞工程方面的,这些资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和科研都是很有用的。生物学科发展很快,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知识结构才不会陈旧。

此外,生物班只有我一个学员是来自安徽的,我认识了多位四川的同仁以及三位宁夏的同仁,从他们那,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英语高考 七选五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七选五”新题型的主要特点分析

内容新颖,体裁多变。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新课改之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文章来源越来越多,且摆脱了之前单一、陈旧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现在的新题型大多来自经典或较新的英美国家的出版物,涵盖了新闻报导、人物传记和期刊论文等丰富内容,时效性和生活气息都非常强。体裁仍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文章结构也多为总分式、分总式和提纲式为主。七选五阅读题型在高考中主要分为主旨大意题、逻辑关系题和文章脉络联系题等三大板块,既考察了学生单词、短语、语法和文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锻炼了学生分析文章、总结和归纳段落大意和理解上下文逻辑串联关系的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里“提高学生英语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好诠释。其中,上下文逻辑关系的建立对学生的语言学习非常重要,属于语言微技能的训练方式之一。

注重考查综合能力,稳定变化。七选五的主要考察方式则是让学生在在把握文章主旨内容的同时,还要对注意细节问题,在多选项的情况下,先搞清楚各个选项的含义,然后在读文章时找到每一句对应的文章内容的一段或者几段,然后选择出最适合文章空缺部分对应的内容,保证文章内容和结构层次的完整、顺畅。另外需要老师和学生均注意的是,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高考题因其还在继续改革,考试方向的变化也需要及时把握。具体来讲,我们发现出题形式并不单一,包括句子填空、段落摘要和带选项的段落摘要等等,特点也更为突:首先是考查的内容更加注重细节,句子位置更加注重在段中而不是首尾位置,这样学生要在把握文章中心后,还要对某一段段中的前后句和逻辑也能熟练分析;其次,所填的答案唯一,但是给出的干扰句子的干扰性越来越强,不再是两句毫无关系、差别很大的句子,答案句子和它的干扰句的句子内容会更加相像,让学生学会分析两个句子,发现其中的小细节造成的差别;最后突出构成语段和文章上下文之间的意义的结合,例如选项位置处于句尾,但是如果只是认为要选总结句未免太不谨慎,很多新闻报道里常引用科学家或社会学家等相关人物的观点,使得下文的开头则是这些人所说的话语,则此时上一段句尾很可能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在了解了该题型的特点后,采取层层入手的方式,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才能保证了优秀的英语总成绩。

七选五阅读的具体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

留下足够时间,态度认真。做英语七选五阅读,忌浮忌躁,态度才是王道;要想得分,“先易后难、逐个攻破”是关键。很多学生对七选五并不重视,有的甚至因为它是新题型不好把握而选择在最后做,使得本来可能足够的做题时间内,学生紧张感倍增,做题慌手慌脚,错误百出。学生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高考重要,每一分都重要,不能轻视每一部分的内容,相比于英语作文写作较低得分率、低回报率,把这部分题的答案选对就能保证得分,提高成绩。因此,学生要做答卷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给这部分内容足够的时间,当然不是指在做不出来或一时没有想法时,止步不前,钻牛角尖。时间要足够,但不可过多;态度要认真,但不能走死胡同。而是保证有时间认真去看这部分内容,遇到困难或者某次考试训练遇到的题型非常陌生时吗,也要懂得取舍,简单有把握保证可以得分的选项要先在试卷上做出标记或选出答案,较难理解、没有思路的就先放过,但是一定要先有一个预备答案做出选择,然后跳过某段,或者认真看过后全篇都不太把握时也要先跳过全篇,先去做试卷其它内容。等到其它可以把握的内容都做完时,再结合考试交卷的时间,第二次做七选五阅读题,第二次做不仅有第一遍的总体把握,还能分清楚哪些段落对答题较为重要,哪些是属于文章背景或者补充内容等等。再次做题,要更专心,更谨慎,例如有些选项的线索可能和整体的时间点有关系,有些学生只是单纯地寻找“since +过去时间点”“时间段+ago”或者“have been or done”等常见时态标记词,却忘记了“used to do sth”代表“过去常常做某事”等特殊的短语或用法。这时离考试结束越来越近,学生会更紧张,但要有强大的内心顶住压力,不到考试结束坚决不放弃,专心地去分析,去看,去答题。平时的训练也要按照高考的感觉对待,不可忽视,只有日常训练积累到一定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在最终考试中升华自己的技巧,得到满意结果。

学会利用文章逻辑和句式结构等各类关系,点面结合。说到底,英语阅读也是在说明一个人或者一个故事等内容,意思必须都是连贯和通顺的。所以做题时首先可以以该点为切入点,如果读懂了大部分内容,知道每一个选项的意思,又读懂了空白缺失部分的所差的意思,结合选项,则能顺理成章地选出正确的答案。一些线索词也可以给出帮助,例如有些人名、专属地名和文章中所涉及的文件、公约、条例等等,都可以作为寻找答案的有效导向和标志,有的叫简单的题目,根据一些重要名词在段中和选项中的重复出现,就可对应。不同的表达方式都要讲求正确的逻辑关系,英语的段落之间和句子之间的关联词的运用比汉语的还要多。所以较难的就是文章中由连词和从句构成的又长又复杂的长句,有的段落不短,但是句子可能只有几句,每一句都较长,让学生非常苦恼句子的分析。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学会断句和省略,不管多复杂的结构,思路是清晰的,结构是连贯的,学生学会在平时分析短句的基础上,学会在段落里把握选项空白处的前后各一句的意思。找到句子主题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因为它们只能有一套,而带有“that,which,what,if”等的句子起到的是修饰或解释说明等作用,对主句没有太大影响。然后在把握选项和段落之间关系时,是属于并列、转折、让步、递进还是从属等关系时就能更轻松地应对。不同的句间和段间关系在正确的选项和前后句之间会有所体现,例如一些涉及文章中心人物和主要发生事件的一些名词和动词,有的会重复出现,但是更多的是以近义的词或短语来代替,学会找到这些重要的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反之亦然,整体与部分结合,平衡总说和分说关系,才能使用正确的“钥匙”打开答案的“大门”。

相信自己,谨慎改错。很多老师也常说要“要相信第一感觉”“要相信自己”,事实证明很多情况下是有道理的。学生如果对于七选五阅读不把握且留出时间检查和重做的话,这个阶段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有信心相信自己把握的是对的,有勇气去改正自己认为不对的。很多学生受后面做题思路和再次看文章内容的影响,会对自己之前认为对的选项也表示怀疑,没把握的选项反而变得更加混乱和迷糊,结果对答案的时候会发现之前对的反而会改错了,之前对的思路再考虑后就和文章跑偏了。因此,学生要注意,对于自己刚开始没有疑问,最好就继续坚持下去,在检查时如果和自己不把握的选项没有太大的关系,内容理解上也不影响的话,甚至可以省略不看,既然都有时间回头检查,就证明针对该试卷自己水平还是可以的。对于自己不把握的,前面提到过在第一次做题时,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的选项也不是随便蒙的,检查时就需要更多的比较和更细致的分析。把有疑问的答案、干扰项和段落空白处去比较,最直接的当然是把选项加进原文去读和理解,看哪一个句意更通顺,结构更完整。值得注意的是,七选五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出题模式不一样,它的选项排除两个干扰项之外,其它的三道题的答案只能在三个选项里选择,和数学上的连线非常类似。因此,在改错题时,一定要谨慎,存在两个选项答案互换的情况,改错题时首先确定多余的两项有没有它的干扰项,如果没有,改错时是要同时改两道题,学生要确保两道题的正确的难度增大,不得不在细节、关键词和句式分析上多下功夫。

提高自我要求,经常反思。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的需求都是相互的,就像我们需要依赖地球生存,地球更需要人类去开发和保护。各个学科知识也是有区分考试重点和非重点的,在英语七选五阅读中,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自己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讲,还有助与学生考试技巧的锻炼和个人心理素质的加强。因此,学生在不同的考试练习过后,要积极的对错题和当时考试的想法进行反思和总结,不能考一场忘一场,虽然高考对每个学生都很重要,但是在学术专业领域看来,也只是英语学习中的沧海一粟,此时的英语考试中的联系和规律还是很容易发现的,词汇量的要求也没有特别大,学生在发现这些后,可以温故而知新,在下一次考试中避免上次的错误。明白这些的学生,还需要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考试也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只有不断地训练,在平时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在平时生活中尽量多去使用和练习英语,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努力做到勤奋努力和积极向上,那么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和优秀高考成绩的取得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更何况英语七选五阅读?

参考文献:

[1]高彦平.高考英语“七选五”解题技巧[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5,09:20-22.

[2]李伟.高考英语应试方略――攻克七选五[J].现代教育,2016, 03:55-56.

[3]刘燕燕,陈晶晶,唐日泾.“衔接理论”在高考英语“七选五”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03:45-48.

[4]邓景鸿,彭桂华.全面破解高考英语阅读七选五[J].课堂内外(高考金刊),2016,05:82-84.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创境激趣”;感知;诱导;激发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我们要想在课堂上要成绩、要质量,就得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在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创境激趣”是能够使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课堂教学环节。它既是让学生能喜欢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主要强调了“珍惜初中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一主题,它是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编排的。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新的起点上憧憬未来。进入初中的第一年也是他们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力图通过生动、有趣、有效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自尊、自强的价值观。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规定的时间内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和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个人认为“创境激趣”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环节应该注意:

一、注重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创境激趣”环节,在内容的主题选择上要与其他学科相衔接。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它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身心的抚慰、善意的开导,而且还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创境激趣”环节在内容的主题选择上必然要与其他学科相衔接,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激发学习本课程兴趣的同时,也感知其他学科的知识奥妙,产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兴趣。如,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的“创境激趣”教学环节,就可以通过对生动有趣的小动物、植物的生长历程复述,以及对自然界生物的生命表征图片的认识,在诱导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一,七年级学生刚刚走进初中生活,会有许多的欣喜,也有许多的胆怯。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创境激趣”环节,采用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辩论赛、演唱主题歌曲、小游戏等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让学生消除对新的学习生活的陌生感、恐惧感,并让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小平台。这样既诱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将有利于班级的团结和共同进步。如,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七课《品味生活》的“创境激趣”环节,就可以通过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其二,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创境激趣”环节可以让学生争做主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创境激趣”环节,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感兴趣的课题设计内容,准备该环节所需的资料、图片等;还可以针对某一课题开展小组之间的“创境激趣”环节内容、形式等的竞赛活动,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增强竞争意识,也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如,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的第二个框题“享受学习”,其“创境激趣”环节可以开展“学习是苦多”与“学习是乐多”的辩论活动,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加强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

三、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