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营林生产管理

营林生产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8 16:32:14

营林生产管理

营林生产管理篇(1)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近几年,随着温室效应逐渐带来的气候变暖,人们开始愈发重视森林的保护工作。不过在同一时期,因为世界人口数量依旧处于膨胀状态,使得社会对林木的需求量迟迟无法下降。以传统的林业生产能力,一时之间难以满足社会对林木的需求量。为有效加快城市化建设速度,保障市场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强化营林生产能力,迫切需要采取专业化的管理措施,加强林业生产能力,扩大营林生产规模,同时确保我国商品林健康可持续发展。

1当前营林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

经济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力量的投入。现如今为了保障社会生产与生活,国家对林业生产给予了足够重视,加大了林业生产面积以及政策上的优惠。不过在营林生产工作中忽略了一项重要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虽说营林的扩大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但随着营林的开采,地球上的绿色植被面积逐渐缩小,造成的危害十分明显。例如沙尘暴以及许多动物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另外,营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如林业生产面积过小问题,为了保障人们生活生产需求,大片的森林资源被过度砍伐,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勃勃,变成了大片的住宅区或是生产工厂。再就是由于国家在林业税务政策上依旧采用较高的税收政策,致使营林工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问题。不仅使得营林栽培工人短缺,还因为没钱去购买更为优良的树苗,难以保障营业林更高的经济效益。最后则是现代化生产技术还没有施用于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科学技术能够帮助营林提高生产能力,帮助营林管理者管理营林日常工作。可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不重视,致使营林管理生产工作依旧采用传统方式。

2提高营林生产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

2.1优化种苗,提高营林生产效益

为有效提高营林生产能力,务必优化营林生产质量以及能力[1]。优化树苗是解决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可以在有限的营林生产土地上,生产更多具有更高价值的经济林木,还能够提高树苗存活率。一直以来,树苗的自然死亡以及虫灾是林业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而优化树苗、提高树苗的抗病虫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树苗存活率,提升营林生产价值与生产效益。

2.2加强对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林业管理部门以及营林生产者对营林管理不重视,是营林生产能力较弱、经济效益较差的主要原因。加强管理者对于营林管理的认知、提升管理者营林监管力度,是营林生产以及经济效益产生的前提。所以必须要提高营林管理部门对其的重视程度,通过优秀的营林生产管理理念,加强林业有关部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林业管理者的自觉性以及自律能力,对提高营林生产效益非常重要。

2.3注意市场需求,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生产林木

在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要注意市场需求[2]。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会随着社会发展自动调节市场价格。比如今年可能桦木价格较高,而明年松树价格则可能会超过桦木价格。所以为了有效提高营林生产效益,必须加强营林管理者的市场嗅觉。营林生产管理者通过市场调研与考察,实时掌握市场行情,并使营林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种植市场价值较高的木种,不断提高营林的生产效益,还能满足社会林业需求。同时对于营林管理工作打开市场具有一定帮助,能够提供更多林业发展市场机遇。

2.4集中化管理营林生产,保障营林最大生产经济效益

林业生产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复杂,同时大片的营林因生产管理工作投入较大,难以维持较多工作人员去管理营林生产。所以要提高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质量,必须强化营林集中生产管理工作,侧重于营林生产管理的集约化发展。第一步,通过相关营林生产政策制度,确保营林生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树苗优化。第二步,按照市场需求,种植市场经济价值较高、需求量较大的树种。第三步,利用现代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的技术如飞机喷洒等方式,开展树苗施肥与防虫养护工作。第四步,按照市场需求,利用网络供货,提供更多林木资源出售渠道,获取更高经济利润。通过集中化管理,能够使营林生产具备现代化生产管理方式[3]。利用互联网以及专业林业管理工作者对树苗生产以及养护工作进行维护,充分确保营业林统一生产和规模化生产,才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以及有限的人力、物力基础上提高营林生产经济效益。

3结语

农林行业的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着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以及物质力量。调整营林生产结构状态,提高其生产能力,建立营林生态化发展圈,必须要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根据林业人士和相关经济专家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商品林一直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营林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经营结构过于单一,造成生产能力落后。综合以上问题,林业生产部门应加强树种培养建设,创新林业生产结构,改变传统单一的生产模式,使林业生产扭亏为盈,最终将林业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王剑锋.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270.

[2]严旭华.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措施的几点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5,(11):90-91.

营林生产管理篇(2)

关键词:现代林业;造林;营林;生产管理

我国林业面积较大,但是,因为一直未对其开展精细化管理,致使林业资源面积骤减。因此,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来有效遏制这种现象。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一、现代林业造林方法

(一)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比较适用于面积比较小的林地,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在造林区域中挖掘出40~60m2的地穴,保证穴底是平整的;然后,在实际栽种过程中需保证树木幼苗端正,确保苗木的根部与稍部伸展开来;其次,合格把握幼苗的栽种深度,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要深浅适中,以确保树苗根部的吸水能力。利用此种造林方法,能够保证树木幼苗的存活率,技术要求不高。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这对于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不利的。

(二)植苗造林法

顾名思义,植苗造林法就是局部整地结束以后,展开挖穴工作,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树苗移植到土穴中。需要注意的是,土穴大小一定要满足树苗主根系需要占据的空间,这样才能使苗木顺利生长,不会出现移植后死亡的现象。苗木移植结束后,为了切实规避周遭土壤出现突发下沉问题,需在移植过程中对土壤的掩埋深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不高于苗木根茎即可,在原本的泥土印2~4cm的位置。常规条件下,若是把苗木移植到空气比较潮湿的区域中,需要做好浅栽工作;若是移植到比较干旱的区域,则需要展开深栽工作,以此来确保苗木的存活率。

(三)播种造林法

所谓的播种造林法,就是直接将种子播撒到造林区域,使其自然生长。此种方法常应用到面积比较大的林业造林工程中。在利用播种造林法时,需着重注意的是对地质的要求,而且对种植后期的管理要求也比较高,比如,抚育工作与幼林管理工作。所以,所栽树种应具有较强发芽力、适应力,比如核桃等。利用此种方法需要切实注意地块选择的合理性,确保土壤中的含水量充足。此外,需要切实防范因外界因素带来的不良问题。

二、营林生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营林生产标准

我国对于营林生产的评价标准主要是造林面积,但是,这种衡量标准并不能够体现营林生产的具体意义和价值。所以,应以林木的生长存活率和生产量作为营林生产的主要衡量标准。将林木成活率和生产量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能够杜绝林业单位的盲目植树行为,减少相关经济损失。同时,规范林业局的生产行为,确保我国林业生产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二)把握市场发展需求,培养优良苗木

在进行营林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重视市场的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才能保证苗木的优良培育,以开拓林木销售途径为目标,持续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经济效益及林木的种植品质。如今我国林木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营林生产管理也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所以,深入加强对营林生产的管理,需要全方位分析林产品的生产结构和发展趋势等,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各方面的诉求,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整体效益,推动我国林业快速发展。

(三)加强种苗基地的建设

林木良种是营林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不断选育出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有助于提高林木良种的质量,这是我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第一,扩大种子园的规模,通过深入研究和仔细的选育工作,选择能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优良树种;第二,提高阔叶树母树林的生产比例,加强已有母树林的生产管理工作,并重视母树林的替换工作,运用年轻的类似品种代替母树林,提高生产质量。

(四)运用经济规律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营林生产要把林木生长质量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因为林木生长量体现了产品的产量,所有生产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都能在林木的生长量上得到集中体现。营林取得的成效,能全面按照林木的生产量、林木的产量、造林的规模、投资等各项基础指标来探究。通过合理科学地运用经济规律来提高营林生产管理效率,也是营林管理的核心。

(五)加大营造林抚育管理力度

1.幼林的抚育管理幼林的抚育管理,对于营林树种丰产、巩固造林成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开展幼林抚育工作时,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加大幼林抚育管理力度。当造林工作结束之后,需着重注意树木根部的情况,对于一些歪斜的树干需要扶正,以确保苗木能够正常生长。为了切实防范土壤表面出现板结现象,以及幼苗生长中遭遇病虫害等,需要时常松土除草杀虫,以助于苗木顺利生长。2.成林的抚育管理在营林造林过程中,苗木不断生长,树叶之间互相交错,树枝间距越来越小,为了使苗木可以获得充足的光照,需要对苗木展开适当的修剪工作,使每棵苗木都能吸收到充足的光照,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来积累足够的营养。在间伐修枝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树种及时间等,只有在适当的年龄与季节进行,才会使苗木所受的伤害降至最低。

三、结语

在目前的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切实高效的生产管理策略与造林方法的应用,对于林业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我国造林工程未来发展前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在营林造林过程中,务必要依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家良,陆化.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农技服务,2015(11):117-118.

[2]高峰,刘爱霞,陈希文.探究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6(2):143-144.

[3]黎志华.试论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11):99.

营林生产管理篇(3)

关键词:林业造林;营林生产;管理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林业属于其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优化生态环境,就需要强化林业造林的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土壤、气候选择较为合理的造林方式,提升造林质量,从而促进林业发展。

1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但森林资源却少之又少,且分布不够均衡,尤其是人均森林面积也远远低于国际均值。为了更好地扩大森林面积,需要掀起造林热潮,结合实际提升林业规模,优化林业资源,推动林业不断发展。

2现代林业造林方式

2.1播种造林方式

在现代林业造林过程中,播种造林是直接播撒种子在种植区域内,使其自由生长。这种造林方式相对简便,也在很多范围内得到了大量运用。但播种造林对种子的要求相对较高,只有一些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树种,且后期管理相对较强的地区,才能提升种子的成活率。播种时,应该选择面积较为集中且腐殖层相对较厚的区域进行。如马尾松较为适合,其适应能力相对较强,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种植地区的需要,种植之前也不需要对种植地区进行相应的处理。穴播是其中的一种,但这种播种方式对于种植区域的要求相对较高,在种植前应该选择较为适合的地方实施穴播,播种时需将种子均匀播撒,播撒完毕后,要再覆土进行镇压。播种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精心养护,为其顺利生长奠定基础。

2.2栽种造林方式

针对一些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的区域就可以使用栽种造林方式,这种方式属于经常使用的造林方式。在栽种造林之前,应该先进行容器育苗,然后才进行栽种。栽种造林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先在培育工作结束之后选择较为合理的种植区域,并挖出地穴,保证地穴周围平坦,让苗木可以直立地栽植在地穴中,以利于苗木的生长。与播种式造林方式相比,栽种式种植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其种植地点可以随意调节,但是栽种造林方式的支出成本相对较高,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2.3分殖造林方式

分殖造林方式也属于分生造林,分殖造林方式主要是利用树木中的丰富营养部分减少种植时间,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苗木成活率。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要保证土壤的质量,也要保证其具有充足的水分、养分供给,大多数情况下都运用在杨树和柳树的种植过程中。

3营林生产管理手段

3.1基于实际经济发展规律

大部分事物都和客观发展规律有着紧密联系,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始终遵循发展规律,从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是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有效调整和确定营林生产标准,保证营林生产的标准能够和国家需求相结合。二是营林生产的种类相对较多,在制定林业指标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合理划分,针对一些荒山或是重点区域需要实地勘察其环境,保证其能够符合营林生产的标准,从而为营林生产提供一定的保证,还可以制定较为合理的生长指标。三是林业部门在保证自身经济效益时应该不断更新树苗,扩大现有种植面积,优化营林种植结构,使其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和进步。还应该不断统计老龄化树木,及时更新,提升营林生产的稳定程度[1]。

3.2强化育苗区域建设

在实际造林过程中,造林技术和林业发展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造林技术会对苗木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苗木自身质量也和造林质量有着直接联系。为了更好地提升苗木质量,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培育,从而为林业绿色发展奠定基础。想要提升林业实际收益,要充分了解育苗基地情况,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树苗成活率,同时还应该不断扩大实际种植面积,科学管理,提升苗木的抗病能力,为苗木的种植质量打下基础。

3.3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基于当前角度分析,想要实现林业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强化林业培育工作的资金支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对资金的重视程度,强化资金管理,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做到专款专用,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林业中去,为林业发展铺平道路。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基于自身实际现状出发,制定工作目标,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和实践,提升苗木栽培质量重视程度,有效落实种植和造林计划,更好地改进林业造林方式,提升实际管理效率。

营林生产管理篇(4)

[关键词]营林 生产管理 质量 新观点

中图分类号:S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304-01

营林生产管理丁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直接决定了营林生产在培育森林的储备资源是否可靠,也直接影响到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林区经济的能否可持续发展。当然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的提高也在美化林区生产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给予林场营林生产质量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首先,林木良种基地建设跟不上发展的节奏,相对来说较落后。比如:种子园的建设类型不丰富,太过于单一;不能及时的更替交换母树林;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等等。其次,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方式不能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且种苗不能以产品的角色进人经济市场。再次,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的步伐不能够达到一致,在营造上没考虑到商业,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使得林产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出现危机。然后,更新造林中出现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苗木的投入量远远超过原来设计的作业量,成本比例过高;树种结果比例不合理;在良种和壮苗的选育、推广和利用等方面存在认识和工作上失误。最后,集约化管理的不到位,往往出现仅仅对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等的短期管理现象。

由于林场营林生产即林木种植业生产,因此其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体,生产过程也就是树木生命周期的循环,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成熟的林木资源。因为林木资源的种类不尽相同,对它们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当然,在质量的要求上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此对营林的质量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1、做好种子采收的质量管理

种子是生物体的生命根源,直接决定了生物体的质量,是质量管理的起点。首先,结合生物生理指标和物理指标正确的评价种子质量的状况,指标主要有: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优良度、纯净度、感染度和种子的含水量。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确认种子的质量等级。其次,确保种子采收阶段的工作质量,也就是科学地培养母树林,从而得到优质的种子;采集野生种子要有选择性;收购种子必须严格检验种子的质量;保管工作必须按照保管要求来实施管理工作。只有对以上丁作及时严格的检查,才能保证种子的质量。

2、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第一,林业生产之所以优质高产,得益于选择了良种。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应该不断扩大器规模,并建立不同种类的种子园。第二,对于现有的母树林的不合理结构做出相应及时的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争取充分发挥母树林的作用,对于一些已经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要实时的更新换代,有计划和选择的发展母树林,这样在改善母树林结构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经济利益,实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3、实时及时的检查苗木的质量

苗圃生产活动培育的各树种苗木,其生命力是否旺盛可以通过苗干的曲直和色泽、顶芽是否饱满、苗高、地径大小、主根系长度及侧根数量来判断。另外,由于育苗的活动内容比较多,所以从生物生理要求出发,确定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第一,严格按照程序对种子进行处理,才能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在催芽期间要保证温度和湿度,不能让其超过标准范围。还要安排人员进行全日制的监控。第二,苗木的根本载体是土地,所以必须保证土地疏松、肥沃和具有良好的透水和透气性等等。第三,创造苗木生命的关键阶段便是播种阶段,所以严格要求播种的时间性、播种密度和均匀性。另外还有要保证覆土的厚度和镇压力。以上活动决定了出苗率,必须做好以上工作。第四,在苗期管理阶段,我们要适当地调节光照,并经常地灌溉、排水、除草、施肥、换床和防病防害等,以上活动有严格的时间、数量和程度要求,根据育苗技术规程检查活动是否合格。

4、提高更新造林的质量

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确保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坚持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的理念,把工作重点始终放在效益和质量上,所以,为了保证造林的质量,在此提出几点:首先,转变思想,重新定位。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积极转变思想,重新定位造林工作在整个行业的地位。其次,实施领导责任制。无论哪个林场,必须落实好领导的责任制,明确各个领导的责任,齐抓共管,赏罚分明。最后,制定具体措施。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完成造林生成的基本任务。总而言之,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构建紧密的管理系统,通过体制上的保障和制度上与管理上的加强,促进造林质量大大提高。

5、加强集约型经营管理工作

对造林苗木采用集约经营管理就是简单的施肥或者修枝。尽管集约经营的面积比较大,但是林木的生长尚未达到丰产林的要求。要想实现最大的林木生长量,必须进一步加大投资幅度,依据林木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施肥、大药和抚育管护,直等到林木成熟为止。特别对于短周期的杨树速生丰产林需要缩减其培养周期,必须实行集约管理,进而促进幼林健康稳定的成长,使其成林成材。

6、增强成林抚育阶段的质量管理

林木从成林到成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生长过程,也是其质量形成的过程。林木资源直接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获得优良的林木资源,不能仅仅顺其天然环境发展,而是需要通过人工手段来改变和塑造有利于林木生长的环境和条件。现阶段的成林抚育主要有清林、割灌、透光伐及生长伐,三阶段不断的重复循环,直到培养出成熟的林木资源。由于林木资源是一个生物群落,因此个别林木不可能代替整个林木的质量,评价其质量如何,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林相林貌、平均树高和径级、单位面积蓄积量、腐朽枯损程度、抗病虫能力等方面。

总之,要想做好林场营林生产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经济规律,采取提升更新造林的质量等方面的符合实际的有效措施,来不断的促进营林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改变营林生产效率不高的状况时,不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划分营林类型工作量大、标准制定也很复杂、确定生产量指标需要大量的地调查等等,但是,做好营林工作势在必行,否则就难以改变营林工作的现状。另外,我们拥有相当规模的林业科学技术队伍,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坚信我国林场营林生产质量管理会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杜长清.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

[2] 惠金祥,张传水.对浅谈伐区质量管理对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营林生产管理篇(5)

营林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对生产管理员工的培训工作,要进行相关知识人才的引进,在此过程中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全方面教育,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工作技术的考核,合格上岗,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为营林生产管理过程提供动力。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虽然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多,但是在营林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一直是供不应求,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在林业的营林方面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尤其是生产管理制度与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奖励制度不够完善,正因为此使得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人才大量流失。因此,在林业的营林过程中应该重视积极构建人才机制,不断健全激励制度,在建立机制的过程中应该以科学为指导,并将其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真正的实现先进人才的引进,高效的完成上岗人员的工作培训任务,从而顺利的落实和开展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成效。

2.积极改造低产林

在我国有很多的低产林,这些低产林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生产的发展脚步。目前,我国林业中低产林的产量占有比例较大,这些低产林的经济价值不高,绝大多数都会出现非常大的资源的浪费,给我国林业企业的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营林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低产林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对低产林进行有效的改造,从而降低低产林在我国森林的占有比例,促进新老树林的更替。

3.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在营林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将林业树木的生长数量作为关键的衡量标准,近年来我国的营林生产都是将造林的面积大小作为绝对的衡量标准,在种植之后对于树苗的成活率、树木的生长状况以及树林能够生产多少的木材量都不参考,换句话说通常在栽完树苗之后就会任其自生自灭,这就是为什么我国都是将树木的种植面积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的原因所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该加强营林中的经营管理,首先可以对宜林荒山进行划分,从而形成几种不同地方林业种类,其中可以将宜林的程度或者是森林中树木的规格作为基本标准进行粗略的划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可能会存在很多种类的树木,在这时可以选择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数量多的树木种类作为该地区树木的生长指标的大约基数,而其他的树木可以根据这几个典型进行参照,在参照过程中生长指数与哪一个树种比较相似就归位哪一类,其中的内容包括树木生长的周期与速度、经济价值等进行对比归类。在完成之后,要针对这个地区的树木制定一个奖罚机制,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没有完成规定任务的要进行惩罚。

4.做好森防工作措施

在森防过程中要加大对其的宣传力度,对于林业的有害生物要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治理,并在此过程中加强森林防治,一直强调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林业的未来发展与我国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生物防治,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健全的行政部门与林业部门的责任落实制,从而提高森防工作,促进我国生态环境项目的开展。

5.结语

营林生产管理篇(6)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16.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2048

在环保政策不断实施的过程中,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扩大林业发展规模有着重要影响,是促进营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营林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营林建设给以了高度重视,并加大了营林建设的投入力度,以不断提高营林建设的成效,从而达到扩大营林建设规模的目的。在生态环境、经济水平等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营林建设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多,使得营林生产管理出现很多问题,大大影响营林生产的整体效益,必须对此给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以促进我国营林不断发展。总的来说,营林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在种植苗木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母体树林之间存在一定区别、种子培育的园地面积不够大、种子培育的数量不够多、良种基地获得投入资金比较少等,给营林生产管理带来极大影响;营林生产管理水平方面的问题。由于早期营林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导致营林生产管理的水平不够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不够强,给营林生产经济效益带来极大影响。与此同时,在进行苗圃培育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要求来进行规划,也没有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进行全面了解,使得营林生产管理出现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的情况,从而影响营林建设的整体效益;在造林过程出现不均衡情况。在投入力度不够大、技术水平不够高和管理能力不够强的情况下,很多苗木的培育和种植都出现方法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营林生产得不到有效推广,根本达不到营林生产管理的真正目的。与此同时,营林生产管理模式不够现代化,营林生产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使得营林生产管理的各种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根本无法保障营林的质量,最终影响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注重营林生产管理的不断加强,是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林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总的来说,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注重种苗基地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

在有效开展营林建设的过程中,营林生产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对苗木进行合适的挑选和培育,因此,在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时候,必须注重种苗基地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不断扩大种子圆的建筑规模,合理选用本地和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树种,才能不增强森林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我国林业经济不断发展。目前,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的有效加强中,需要注重高大阔叶树母树林的种植和培育,并不断调整母树林的组成结构,加大其管理力度,才能真正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整体效用。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林业发展情况选择可以快速调整母体林结构的种类,并充分利用各种林业资源和对母体林种植模式进行有效调整,才能真正提高母体林的生产质量,从而扩大母体林的生产规模,以促进母体林平衡发展,最终确保森林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我国林业不断发展。

2.2 注重苗圃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行

目前,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承包和私人经营2种,在营林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营林经济市场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注重苗圃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行,合理应用多种经营机制和竞争机制,才能不断提高苗圃经营的灵活性,最终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如果采用承包的方式进行营林生产管理,则需要签订合理的回收合同,并制定合适的奖惩机制和管理方法,才能确保苗木的价格与市场发展相符,从而保障造林苗木的质量,以避免林木经营者在扩大生产范围时出现林木质量不合格问题。与此同时,在不断完善苗圃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将苗木培育逐步推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造林和育林的成本,并不断提高苗圃管运营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苗圃竞争机制更加完善。

通常情况下,森林企业所种植和培育的苗木只有在满足本文单位需求后,才可以多余的苗木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而采用承包的方式进行苗木的生产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苗圃空置的问题,以充分利用这些苗圃培育各种花卉、经济作为等,最终为动物养殖、环境绿化等提供所需植物。一般情况下,如果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苗木的培育和种植,可以大大降低森林企业的资金投入,并提高企业员工的经济收入,对于促进我国林业不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3 注重更新造林生产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

近年来,国家对营林生产管理给以了高度重视,不仅加大了投入力度,还制定各种生产管理措施,以真正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注重更新造林生产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可以有效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率,并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从而不断增加初植株的培育数量。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当前所有的林冠,注重本地苗木的合理选用,才能提高天然苗木的有效利用率,从而降低苗木培育的投入成本,减少回头作业带来的浪费和损失,真正提高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水平。

2.4 注重市场发展需求,确保苗木的优良培养

在进行营林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市场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才能确保苗木的优良培育,以在拓宽林木销售渠道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经济效益和林木的种植质量。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林木工业的不断发展,给营林生产管理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因此,营林生产管理的不断加强,需要对林产品的生产结构、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等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各方面的需求,最终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整体效用,促进我国林业不断发展。

2.5 注重营林生产管理的集约型发展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林业的产量与营林生产管理的发展模式有着重要联系,必须注重营林生产管理的集约型发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苗木的培育、施肥、管理和养护等,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根据营林生产管理的实际情况,注重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和创新,充分利用集约型生产管理方式,才能在保证林木正常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提高林木的生产质量,最终促进我国营林生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林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注重苗圃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并加大营林生产管理力度,才能真正提高营林生产管理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会平.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292.

[2]王春明.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08):94.

[3]王丽华,周海明,李娜.浅谈加强营林生产的几点措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5(04):177.

营林生产管理篇(7)

[关键词] 我国营林 生产管理 措施

营林是林业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营林上不去,山上增资源就是一句空话,必然制约山下增效益。实践还将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营林,营林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消弱。为加强营林基础工作,使之落到实处,必须赋予“以营林为基础”更为实际的时代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有力推进,造林更新已成为维持林业简单再生产的主要条件,提高造林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是林业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林地是营林基础的基础,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林地被随意挪作他用,每年“蚕食”不少,因此加强林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营林规划的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

1.1营林生产要以林木生长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因为林木生长量才是构成产品产量的因子(森林的间接效益也是如此),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的效应完全反映在林木生长量上。目前营林生产只是把造林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国家投资也是按照造林面积计算,完成多少造林而积就领取多少国家投资。至于能否成林,生长如何或能生产多少术材和其他产品就已经不和国家投资发生关系了,甚至连主管部门统计数字也只是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多少,而不去统计成活率、保存率或林木生长量等更能说明营林成效的数据。这是造成造林保存面积少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1.2要以省或地区(主要考虑自然区划)为单位,把宜林荒山(包括采伐迹地)划分为不同的营林类型,根据不同的营林类型确定相应的林木生长量指标。划分营林类型的依据是宜林程度和森林产品规格(例如用材林有大、中、小径材),比如说,在南方杉木产区,把宜林荒山划分为若干个营林类型,分别确定林木生长量指标。一个地区造林树种很多,可以用几个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林木生长量指标的基数(南方可用杉木、马尾松等),其他各种树种可以根据其生长速度和经济价值定出和该几个树种中的其中一个相比的指数。这样,国家对林场的营林任务就可以下达造林面积、林木生长量、木材产量及规格、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完成这些经济指标就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营林成效。在此基础上,制定超额完成经济指标和没有完成规定指标的奖罚制度。在不超过投资的前提下,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所得的经济利益可以全部由林场或个人所得。这和工业生产不同,因为国家虽然没得到超额部分森林的直接产品,但在森林间接效益方面仍然可以得利不少。

二、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

强化后备资源培育,森林抚育工作质量和成效稳步提高。从调查设计的审批人手,强化对森林抚育的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没计一律返工,不合格的地块退回后不得重复上报,同时本着全年作业,没计一块审批一块的原则,随时为林业局审批抚育设计,为保证抚育工作的全面完成提供了保证。在森林经营上实行立体开发,复合经营要按照森林经营方案和各项技术规程执行,禁伐区,以卫生抚育为主,防止森林病虫害发生,以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对限伐区可进行抚育,进行更新性采伐、更新造林和野生植物的采集;对商品林,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同时尽快转变森林单纯提供木材的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和利用森林自身特有生态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建立林农、林果、林药、林蛙等复合经营模式。为加速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改进对天然中幼林的经营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急需抚育的林分实际情况,划分为抚育型、封护型、补植改造型,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重点公益林区实施必要的森林经营措施,从而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各种林分应有的功能。加大低质(效)林的改造力度,对于低质(效)林改造工作,本着宦采则采,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宦抚则抚的原则,统一规划,集中实施综合经营措施。

三、采取有利措施不断提高更新造林质量

几年来,造林质量稳步提高。在强化管理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狠抓了造林质量,成活率、保存率大幅提高。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观念,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质量、效益上,一是转变思想,加强领导,重新认识、重新定位造林工作在林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地位。二是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分清责任,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奖惩分明。三是制定措施、求真务实、保质保量完成造林生产任务。四是开展绿化植树活动,美化家园,为职工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四、改革营林投入机制,提高投资标准

每亩造林投资标准应提高到红松300元以上。同时发挥投资的导向作用,对营造阔叶树和针阔混交林的给予追加投资。规范管理的,联营分利的建成一片,收松木250元。根据物价变动,日前,对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采取集约化管理措施。对造林苗木采取集约经营措施仅仅是单纯的施肥或修枝而己,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很多,但林木的生长未达到丰产林的标准。要想获取最大的林木生长量,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根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施肥、打药和适时的抚育,直到林木收获为止。此外,对现有的抚育规程和采伐强度应进行适当的调整,森工企业可以根据山场实际情况,适当加大间伐强度,以达到成林抚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用经济规律管理营林生产的办法,是可以改变目前营林生产成效不高的状况的。当然,要这样做,开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划分营林类型的工作量大;标准制定也很复杂,确定生长量指标也要经过大量的调查;生长量的测定怎么进行;惩罚制度的制定等都涉及很多问题。但是,搞好营林生产、加强营林管理势在必行。另外,我们有三十多年来营林生产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有一支相当规模的林业科学技术队伍,这些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而且,这是属于技术上的基本建设工作,一次制定,逐步完善,一时难以全面铺开,可以先在部分地区、部分林场试验,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奉安臣,白顺江,封新国.森林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建国,余建辉.生态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3]郑小贤.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