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05 03:57:48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1)

五十年过去了,“跃进”号事件早就从人们的视野中隐去,就连在航海院校学习的学生都不知所终。难道航海界忘记了历史?

记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拜访姜景寅老先生,他是当年“跃进”号的事务部主任,得知他时时刻刻都在反省“跃进”号事件。他已是87岁的老人,每每夜深人静时,脑海中常会浮现“跃进”号出事现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时甚至泪流满面。他告诉我,国家在困难时期,省吃俭用造出来的万吨轮,第一次远航就毁在他们手里。他们是受党培养、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没能为党和国家出力,还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内疚啊……老人的回忆时而慷慨,时而悲沉,说到“跃进”号沉没时刻,我们俩都控制不住流下了泪水。

这种气氛和情怀深深地感动着我,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一直在脑海出现六十年代初国家为“跃进”号建成而发行的蓝色八分小邮票上的船型。同时,还一直在想个问题。我们的前辈在走向生命的终点时,还念念不忘地反思工作得失。我们是否真正地对这个事件进行反省?而且,这种教训到五十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够看到其借鉴作用。我们实事求是讲,是进行了全面、认真、彻底的总结,但教训是停留在这一代航海者思想上。随着时间流逝,制度上的教训鲜有痕迹,谁也不能保证这种事件不再重演。一百多年前,“泰坦尼克”号是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在她的处女航中,撞上冰山后,船裂成两半,沉入大西洋。“泰坦尼克”号海难成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英国同行也进行彻底调查与反思,而且以此事件为教训,推动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一个版本的通过。

去年,“泰坦尼克”号海难一百周年,全世界都开展了纪念活动。今年,“跃进”号事件五十周年,在中国已经鲜为人知,漠不关心了。同样的海难事故,同样的调查与反思,不同的改进处理方式,今天的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经过五十年的检验,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擅长重点从思想上进行反思的方式,是非常有问题的。就算在受教育者本人身上非常有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成效最终归于零。而对“泰坦尼克”号海难的反思重点放在法制建设上,经过一百多年的检验,已经成为世界航海者必须了解遵守的规范。

五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航海界来重新审视“跃进”号事件,我相信我们的船长会汲取教训,不断修正自己的航向,驶向胜利的彼岸。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2)

一、转变制度建设理念:以人为本

传统的管理理念,更多校长首先考虑的是怎样约束和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统一思想,加速学校的发展。但现代管理理念注重“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管理的目的,突出“人”自身的价值和发展需要,更为注重用激励而不是单纯用约束的方法。因此,在学校制度建设中,我们不仅考虑了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且考虑了师生发展的需要,致力于建设以“制度健全、管理科学、目标明确”为基本特征的学校制度。

1.主动追求―――制度建设的前提

如果管理制度不考虑教师的发展需要,而是强加给他们,那么教师就会消极地对待这些制度。因此,在制定制度时,我校从不把制度当作校长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让全体教师参与制度制定、修改以及完善,这样制度建设就成了教师发展的需要和主动追求,也就自然能够外化为他们的日常行为。

2.自我内化―――制度建设的目标

众所周知,制度不应该成为“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条条框框,要想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就一定要将制度内化。制度只有内化为管理与被管理双方的共同价值时,才能成为有效的制度,否则,必然产生制度的实质性缺失,导致管理失效。因此,我们在制定学校制度时,都能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方便和满足教师的发展。如,我校制定了《海师附小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海师附小教师奖励制度》《海师附小教师专业发展考核制度》等,从而激励教师产生归属感,形成凝聚力,自觉地将制度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3.刚柔相济―――制度建设的法则

刚柔相济是学校制度建设的智慧法则。我们在践行办学思想的过程中,力求将学校制度建设的“硬”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软”管理结合起来;力求将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与人性化、弹性化的人文管理结合起来,让刚性的制度“理”出精彩,“理”出智慧,“理”出幸福。

二、创新制度建设模式:立足发展

在学校制度建设中,只有把符合本校根本发展需要的制度和师生发展需要的制度有机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最终形成一种制度文化。

1.以制度建设规范学校管理

各项管理措施刚开始启动时,不能完全依赖教师的自觉,需要依靠一些规则和准则,目的是约束和规范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有效展开,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制定了《常规管理检查制度》,从学校、蹲点干部、班主任三个层面对常规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日查日纠,“管细”每一个环节;我们制定了《作业审批制度》,要求每个班级由班主任按规定要求统领学生作业的量,报蹲点干部审批同意后再实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2.以制度建设促进均衡发展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内部的一些不均衡现象已经成为阻碍学校发展的“瓶颈”,要想让学校的办学水平向纵深发展,制度建设就成了突破“瓶颈”的保障。我们通过《循环教学制度》,加快教师交流,促进专业发展,以保证年级组教学力量的均衡;我们通过《分班制度》,让平行班学生“同班异质、异班同质”,促进同学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我们通过《小学科队伍建设制度》,不断加强小学科师资力量,促进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让素质教育实施得到保障。

3.以制度建设引领专业成长

(1)搭建自我反思的教研平台制度。自我反思是教师不断自善其身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制度引导教师对每一节课认真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课前反思怎样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把课上好上活;课中反思是否把着眼点放在了学生的发展上,学生是否能够深度思考问题,教学环节是否扎实有效;课后反思是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是否真正有感而发,是否能从预设与生成的角度反思教学的流程等。要求每个教师都把反思的结果写在每节课的教案后,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例证。另外,在每次教研活动后,我们还要求教研组长和学校中层以上干部都要对活动的组织、实施、效果进行思考与反省,这样使我校整个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中得以提高。

(2)推进同伴互助的共同成长制度。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与合作,是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途径,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就是敞开每一间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持续改进。《海师附小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规定,教师同伴互助要有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和工作技能,如,经验共享的技能,包括公开自我,倾听回应的技能;问题解决的技能,包括问题梳理和建构性连接的技能。制度还规定,教师必须以教研活动为契机,从不同的思想、观念、方法、技巧的交流中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形成一个民主、开放的讨论领域。

(3)强化专业引领的教研指导制度。教师团队建设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和指导。目前专业引领方面主要问题常常表现为:只谈理论与原则,缺乏以案例为载体;只罗列现象,抓不住关键事件;只有教育叙事,缺乏穿透经验的理念诠释方式。《海师附小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规定,专业引领必须选择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要引导教师学会听中学,做中学,要引导教师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海师附小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还规定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每月向教师推介读书篇目,引领教师读书;定期聘请专家、学者、名师与学校教师结对,通过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象指导等进行专业咨询和指导。

4.以制度建设探求优质教育

自建校以来,我校一直以优良的教育质量被家长称道,被社会认可。近年来,我们以优质教育为根本目标,对学校的制度建设重新进行了动态的系统设计和实施,以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

(1)强化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校本教研可以使参与教研的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因而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已成为我校开展教学管理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深化办学思想最有力的内在机制。我们制定了《海师附小半日研修制度》,规定每个教研组每周必须辟出半天时间用于集体备课、上课议课、研发资源等;制定了《海师附小骨干教师工作室制度》,规定了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必须依靠网络,牵头建立博客群组,引导教师讨论教学话题,形成研讨氛围;制定了《海师附小草根讲坛制度》,规定了每周开设讲座的人员、时间及主题;制定了《海师附小优课超市制度》,规定了参与优课展示的标准、流程和具体操作规范等。这些制度的建设加强了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促进了学习型教师群体的建设,使教师在互帮互学、相互激励中建立了共同愿景,形成了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

(2)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不断优化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证。《海师附小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规定: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每月要亲自主持一次教学工作例会,了解教学工作,分析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通报教研情况。《海师附小教学质量跟踪制度》规定:教师对基础差的后进生要耐心辅导,争取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

(3)细化考核评价。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和教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我们制定了《海师附小教学六认真要求》,对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进行了修正,力求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另外,我们还进一步健全了教育教学督查制度,做到日常督查注重一个“实”字,专项督查突出一个“严”字,跟踪督查落实一个“化”字。通过考核、评价,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争做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三、拓宽制度建设内涵:提升文化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大概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外到内依次为物质层、制度层和文化层。这三个层次中,外层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物质基础,中层是发挥育人功能的制度保证,内层是学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由此可见,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文化是学校制度建设的提升,两者相互交融,互相促进。为了使制度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渗透,我们在客观分析学校现状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以“爱与责任,幸福共生”为核心价值取向,用高瞻远瞩的文化视野,制定了学校一系列制度。

1.建设“环境文化”,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教育环境是学生最直接、最具体、最实际的一种体验,是一种隐性课程,它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教育内涵。我们制定了《海师附小校园环境建设指导意见》,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力求通过理念标识激励人、院墙文化熏陶人、功能区域感悟人。

2.建设“特色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习惯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其行为总是受习惯的影响,好习惯能使孩子获得人生成功的快乐,坏习惯能让孩子的一切努力变成徒劳,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古罗马著名诗人奥维德曾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由此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是打开孩子成功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制定了《海师附小特色活动制度》,狠抓特色文化建设,努力引导学生在特色活动体验中,学会自主管理,养成良好习惯。如,我们通过自编“三字经”,让学生读出好习惯;通过收集小故事,让学生悟出好习惯;通过树立好榜样,让学生带出好习惯。这样,就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3)

一、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有效教学

对于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进行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先通过范例,讲清基本原理和规律,指出蕴涵于地理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再从不同角度认识基本原理和规律,促使学生由表及里理解教材,从而形成对原理和规律的深入认识。

例如,关于地球上气温的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通过阅读1月份、7月份世界等温线的分布图,学生对此规律所表明的地理现象能够感知,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就不见得都已理解。这时,可以通过将北半球、一月、大陆上等条件换成南半球、一月(或七月)、大陆(或海洋)等,让学生用不同的条件组合起来,说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还可以进一步将南半球改为全球,把月份变成冬夏季节,再说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

二、表达形式的有效教学

1.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运行体系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难点与突出重点,优化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学,我们模拟出地球的自转与绕日公转运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相应的地理现象。这样不仅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还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过程。这样我们地理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有效的教学。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教学时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1).文字转化为图像。文字变图像,就是把教材中用文字高度概括而隐含丰富的地理图像的教学内容转化成简洁明了的图像,用图像准确地表现地理知识的过程。运用此法,教师必须深挖教材的知识层次,精心设计构思巧妙、形象鲜明的图像,使图像能够充分反映地理事物及其规律的本质特征。例如,教材中对于城市化过程、特征及带来的后果是用一些抽象的、简练的文字来表述的,如果用图示来进行分析讲解,则能体现静态变动态之巧妙,有利于学生对城市化的理解和深化。

(2).图像转化为文字。例如,"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与太阳日",这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讲清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概念与区别后,为进一步挖掘图中隐含的知识,提出以下思考: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而自转方向与原方向相反,若地球自转方向不变而公转方向与原方向相反,若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则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关系分别有何变化?然后共同讨论归纳得出相关结论。学生掌握了这些结论,今后如遇到涉及该知识点的考题,就能迅速准确地答出,提高解题效率。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说题;反思;日常教学

2013今年7月份,福建教育学院组织了一场中、高考学科教师“说题”视频资源征集评选活动,首次向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说题”这一教师岗位技能要求。这次征集活动也是一次教师岗位练兵活动。“说题”岗位练兵意义何在?“说题”要说些什么?应该怎么说?不少老师在接到这一任务时有些茫然。以下笔者结合若干例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做好试题研究,对改进自己的日常教学、提升教学水平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说题”岗位练兵的意义可以从福建教育学院文件(闽教院〔2013〕88号)中略见一斑。《关于开展中、高考学科教师“说题”视频资源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里说:为引导广大教师深入钻研中考、高考试题,把握中考、高考的命题规律和方向,重视试题研究在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讲题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试题讲评能力……这段文字就是说,一线的教师要会研究考题,了解考点;会讲考题,会分析试卷,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考题,找出考点、命题规律,从考题入手钻研教法,改进教与学。”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总结命题规律,反思、改进日常教学。”

“说题”到底要说些什么?要怎么说?

本次说题的内容是“2013年的全国各省市中考、高考试题”。要求“针对试卷中的其中一道题或一个知识点的相关题目,着重说清四点内容,①题目的考点分析及其思想方法的体现;②解题思路的分析;③题目的拓展延伸及变式分析;④反思及感悟。”

据此要求可以理解为,要通过分析试题,以下方面对日常教学进行反思:

考什么?(考点)为什么?(依据,思想方法)――(教什么?为什么这么教?)

怎么解题?――(怎么教?即应该根据解题思路来定教学思路)

还能怎么考?――(还要教什么?还能怎么教?)

如何改进日常教学?――(有规律可循么)?

下面通过对今年厦门市地理中考考题中两题的分析,具体讲解说题过程。

例1:《2013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及高中各类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题》选择题9~11题。

读图3“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1题。

9.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

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10.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11.甲村所在虚线区域内的地形类型是

A.平地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第(9)小题:

考什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识别山峰(山顶)、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

怎么解――如图,①处为等高线曲线闭合最高处,为山顶,②处为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或脊线高于两侧,为山脊;③处为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或谷线低于两侧,为山谷;④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在这些地形部位的判读中,学生只要一种部位判读正确,就可得出正确选项“B”。启示:可借由此题,对解题技巧进行讲解和示例。

还能怎么考?结合生活实际,增加题目的趣味性。

(1)考地形部位特点――在图中①~④中,哪个地方更适合发展攀岩运动?哪个地方更容易发育成河流?

(2)考地形类型判断――在乙河干流处,选择修建大坝的位置(峡谷)。

(3)判断坡度陡缓――在图中选取两处登山路线,判断从两处登上山顶,那条路线更省力,哪条路线更省时间。

(4)估算陡崖的大致高度。

(5)再加深一点――绘制经过某些位置的剖面图……

第(10)小题:

考什么――(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在指向标地图上,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怎么解――先读指向标,判断走向(南―北),再读等高线的数值判断高低,或通过河流粗细判断上下游。答案为“C 自北向南流”。

反思与感悟:可以小结一下,河流流向的判别大致有几种方法,(1)根据等高线图中的数字判断地势的高低(哪高哪低)(2)通过图示河流的粗细判断上下游。(3)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根据图例显示的颜色辨别或根据灰度辨别。

还能怎么考?(1)在不同河段设置两三个点,比较水量的大小;也可比较河水流速的快慢。(a、b、c 相比)

(2)告知沿河工厂的选址一般建立于村庄的下游,在不同河段设置两三个点,找出工厂选址的最佳位置。(a、b)

(3)在河流中选取不同的点,计算河流落差。(d、e)

(4)联系“气温――海拔关系”,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值。

第(11)小题:考什么――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怎么解――虚线区域等高线稀少,地形平坦;该区域海拔在100-200之间,因此判断答案是“A 平地”(即对应于小比例尺地形图中的平原)

还能怎么考?(1)可以用小比例尺地形图判断五种地形类型。(2)与农业规划相结合,根据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判断甲村可发展什么类型的农业。

例2:非选择题第29题“俄罗斯地形与矿产分布图”。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次运动,尤其是中这几位老先生的教育思想都遭到严厉批判,被戴上“实用主义”“封资修”等帽子。但从改革开放后,这四位怪杰中的陶行知,首先被中央重新肯定他的历史功绩,各地纷纷成立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讨会”。梁漱溟被重新誉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晏阳初则于上世纪80年代两次回国,受到万里、邓颖超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肯定他早年的教育思想和兴学的功绩;他的家乡四川还成立了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会等。唯独邰爽秋默默无闻,他的名字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他的事迹也逐渐被岁月所湮没。

1949年以前的邰爽秋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经常倡议一些惊世骇俗的“怪”主张,弄得全社会沸沸扬扬。譬如他第一个提议成立教师节;譬如他倡议将一些寺庙充公,将庙产用来办学。又譬如他发明所谓“普及教育车”,让老师脱下西装革履,改穿土布衣,推车走村串巷,宣传教育和推广科技等等。笔者于1946年在上海齐鲁学校和武训学校求学时,曾有机会多次听过他的演讲和授课,留下深刻的印象。1957年反右前夕,我还随上海武训学校校长李士钊(我的老师和同乡)去邰老师家探望。近年来我出于对前辈怀念和敬仰,曾去过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寻访他的事迹。凡是我拜访过的人都说,应该大声呼吁,给这位对我国教育事业有功的爱国人士应有的历史地位了。笔者不懂教育学,本文并非要讨论他的教育思想,而是主要根据我的耳闻目睹,介绍这位民国时期平民教育家的高尚品行和风采;尤其是文献上和互联网上没有记载的或误传的一些轶事。

提倡“民生本位教育”

邰爽秋1897年出生于江台县时堰镇。家庭贫寒,所以从小发愤读书。后来去当时著名的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学习。那时他就是个社会进步活动的积极分子。1919年国内成立了由、王光祈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学会的宗旨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要求会员恪守“奋斗、实践、坚忍、俭朴”的信条。我国后来的一些重要政治家,如、邓中夏、恽代英、高君宇、曾琦、左舜生等都加入过该会。邰爽秋当时参加了南京分会。

从南师毕业后,邰爽秋因成绩优异被派往美国留学,后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在当时教育部的一次欢迎宴会上他语惊四座,宣布他的志愿“不做官,不发财,为农村劳苦大众办学”,并当场拒绝一些待遇优厚的工作,打算到农村去办农民学校。他这番豪言壮语一经媒体宣传,虽不乏冷嘲热讽,讥他是“口出狂言”,但也有很多年轻人把他当成传奇人物来崇拜。

他先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央大学教授兼省立南京中学校长。1930年,他自费到河南等地农村考察,亲眼目睹了农村、城镇经济的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心情十分沉重。于是,他在深入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以救国救民为宗旨的“民生本位教育”的主张。他所说的民生教育,就是“以发展人民生计的经济活动为骨干,来改造民众生活,扶植社会生存,保障群众生命,从而达到民族复兴的教育”。简言之,就是从民生需要出发,建设中国教育的新基础。这些在他的遗作《民生教育》一书中都有详细的解说。他在该书的最后说,他的设想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是为了达到民强国富。他从上世纪30年代起,身体力行,先后在上海、重庆等地农村开展民生本位教育实验达十余年之久。他自己的办公室里一直挂着一副对联:“欲凭只手救民生,剩有丹心报祖国。”

提倡“庙产兴学”,与佛教界领袖们争辩

早在1928年,邰爽秋就做出了一项惊人之举。他在是年5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上,带头发表“庙产兴学运动宣言”,主张“打倒僧阀,解散僧众,划拨庙产,振兴教育”。这项议案不仅赢得与会者的赞同,而且得到当时政府内政部长薛笃弼的同意。就在这项提议差不多就要通过并成为一项立法时,佛教界领袖太虚、圆瑛(赵朴初的老师)等强烈反对,这项提议才暂被束之高阁。这几位佛教领袖德高望重、爱国爱教(如圆瑛法师在淞沪战役中曾带领僧众亲临前线慰问国军、救护伤员),在江苏、上海等地深受广大市民和佛教徒的拥护爱戴。

1930年邰爽秋去河南等地农村考察回来后,又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广大农村农民生活太贫困,居住简陋,甚至很难找到一块地方做学校给孩子上学。但很多乡村却有很像样的寺庙,且香火旺盛。因此他再次呼吁,没收充公一些寺庙产业,作为农村小学校址。1930年12月,邰爽秋正式成立“庙产兴学促进会”,宣传要敦促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没收寺院财产。这次风潮又遭到以圆瑛为理事长的“中国佛教会”以及大醒法师等人的强烈反对,最终归于平息。

有趣的是,大醒法师也是江台人,和邰爽秋是同乡,只比邰小三岁。在东台县志上这二人都被列为名人,但在当时却为了各自的理念而相互激烈争辩,二人隔空舌战,从不照面。邰爽秋“庙产兴学”的主张之所以能得到不少人的拥护,有其历史原因,同时也反映出民国时期落后的农村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当时的佛教需要改革。不过大醒法师倒是佛教界一位改革派领袖,他是太虚的弟子,曾出国考察,能说一口流利英语。回国后主编《现代佛教》杂志,经常发表言论,痛切陈词,呼吁改革。据说至今,仍有佛教界的高僧和学者,在研究和反思当年这场庙产兴学风潮(见佛教观察网2010年5月18日的文章)。

倡立教师节,自行放假庆祝

到了1931年,邰爽秋又做出了一项惊人之举,就是联络沪宁等地教育工作者200余人,上书向当时国民政府提出倡议,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其目的是“改良教师生活之待遇,保障教师地位之稳固,提高教师之专业修养,使之逐步形成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振兴中国的教育事业”。

他也不管国民政府是否同意,于当年6月6日在南京中央大学致知堂召集了第一次大会,宁沪教育界人士约260余人参加了庆祝活动,极一时之盛。

1932年6月6日,邰爽秋等人还致书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倡议把该日作为国际教师节。他们还通过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向国民政府提请,要求明令规定6月6日休业一天,遭教育部拒绝,但允许教师自行组织纪念活动。此后数年,南京、上海、杭州、长沙、开封、南昌等多地都在6月6日这天举行盛大集会。1943年教育部正式颁文,确定每年8月27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而邰爽秋应该算是我国第一个倡议建立教师节的人吧!

发起“念二运动”,带头穿土布服17年

邰爽秋在推行民生本位教育同时,还发起过抵制日货、爱用国货运动。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即廿二年),邰爽秋在上海郊区真如镇的金家巷成立“中国民生建设实验学院”,并发起“念二运动”。目的是“提倡土货,实行社会节约,努力社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改进民众生活,协谋中华民族之复兴”。现在上海地方志的真如镇部分还记载着当年的一些情况。当年的金家巷不过是上海近郊的一个农村,但在今天它已淹没在高楼大厦中了。

邰爽秋带头穿土布衣褂,农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布衣博士”。那年他和胡佩贞女士结婚,结婚照上他穿的就是土布衣褂。从那时起,他土布服一穿就是17年,直至1950年他去华北大学学习,才改穿校方发的干部服。

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时任上海大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的邰爽秋,随学校迁至大后方。他在大后方仍积极推行他的“念二运动”,主张土货抗战,认为提倡土货可以维持抗战资源,可以抵制经济封锁,可以增加后方生产,可以安定国计民生。

发明“普及教育车”,把教育送到民众面前

1936年间邰爽秋发明一种普及教育车,轰动一时。他宣称,推行民生本位教育就是要把“教育送到民众面前”;而普及教育车就是向民众宣传、普及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最好手段。这种车既是流动书库,又是流动讲坛。车内载有文字教育、工艺教育、卫生教育及农业展览等各种书籍。当时蔡元培先生闻讯后大加赞赏,还专门写了篇文章予以介绍。

邰爽秋首先带头,脱下长衫,穿上短褂,推着车走村串巷,普及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当时政府通令,要求各地积极采用,于是各地争相购买。这种教育与民众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方法,受到了民众的极大欢迎。一时各种媒体纷纷报道,江苏教育厅还特地专门发文,通令各县采用。据说一星期内就销售了数千台。当时《申报》上曾登载有他推着车下乡教农民学习珠算的照片。

当时美国纽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梅戈登(A Gordon Meluin)曾为此专程来华考察民生教育活动,并拍成电影回国。回国后他还著文《普及教育车与中国新教育》刊登于美国《生活》杂志,文中盛赞“普及教育车的结构是值得惊异的”,民生教育“与中国人民生活及社会有紧密联系”,还说穿布衣的邰爽秋就是“中国的甘地”。

邰爽秋和陶行知的友谊

从表面看,邰爽秋的民生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目的有所差异,前者是为了“发展民生”,后者是为了“培养主人”。但是,他们设想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劳苦大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都是为了达到民强国富。而且教育思想的差异并不妨碍他们二人间深厚友谊。记得1946年当时我正在上海齐鲁学校和武训学校上学,有一次陶行知在上海卢湾区震旦大学礼堂演讲时,有位记者故意问到他和邰爽秋的教育思想有何区别,哪一个更符合时代潮流、更受老百姓欢迎时,陶答复说我们应该像北大蔡元培先生那样,提倡不同思想并存,只要它对老百姓有利。陶还引用了一句古语:“古人耻独为君子”,由此可见这些前辈们的豁达胸怀。

陶行知和邰爽秋都认为,平民教育不能仅限于识字班和小学,还应办好中学和大学;要使上大学不是有钱人家子弟的专利,而应让城乡青年工人、店员、小学教师以及一切没能上大学的失学青年都有机会上大学。1946年初,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一所具有大学本科水平的公益性的重庆社会大学,得到邰爽秋极力支持(邰时任政府教育部委员),并欣然应邀去学校讲课。后来邰到了上海,也打算在上海创办一所大专水平的公益性大学,取名大众大学。专招郊区和农村一些具有中学水平的失学农民子弟。报名的人很踊跃。但后来只在真如镇上和他家门口(上海多伦路2号)挂了块大学招牌;此后局势渐趋紧张,成立大学之事也就告吹。

可能由于他们二人出身贫寒,他们都敬仰武训的行乞兴学精神。而在邰爽秋的心目中,陶行知就是当代的武训。1946年7月15日夜,陶行知因白天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猝死,邰爽秋闻讯后极为悲痛。12月1日全国53个人民团体,派数百名代表护送陶的灵柩送南京安葬。12月5日他在《文汇报》第五版上发表了《武训与陶行知》纪念文章。文中说,陶行知为办学到处募捐集资,看起来没有武训行乞兴学那样艰苦,但陶行知在募捐集资过程中所遭遇的冷遇、讥讽和白眼,又有多少人知道?更何况他对我国教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所以说陶行知就是当代的武训,是当之无愧。这篇文章充分反映邰爽秋对陶行知的真挚情感。

邰爽秋和陶行知一样,是武训精神的崇拜者。我第一次见到邰老师,是1946年12月5日他应武训学校校长李士钊的邀请,来山东会馆大礼堂参加武训诞辰108周年纪念大会。那次共请了孔祥熙、邰爽秋、刘王立明、臧克家等四位贵宾到会演讲,并在主席台上就座。邰爽秋在孔讲话后接着发言。他首先表达了对陶行知的悼念,然后着重讲了武训精神最值得我们敬仰的两点:一是他虽已获得当时国家的褒奖,可以说事业已经成功了,但他依然刻苦耐劳行乞兴学,不若今之世人,当其事业未成之先艰苦奋斗,事业稍有成就已生活腐化了。二是他不仅不以为苦,自以为乐,他眼中没有苦字。最后他提出青年要以武训、陶行知为榜样,到农村、工厂、贫民窟中去,为劳苦大众服务。他的演讲得到全场热烈鼓掌欢迎。那次大会邰爽秋和刘王立明、臧克家的讲话,第二天的《文汇报》上作了详细报道。

他既是一位著名教育家,又是一位爱国民主人士

邰爽秋一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曾先后在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等著名大学传教。他学识渊博,讲课认真,而且生动活泼,满腔热情。学生中不乏后来成为国内外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的,如当代著名教育家,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秉德,就是1930―1933年邰爽秋在河南大学教书时的学生。在由加籍华人许美德所著《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生动描写:

邰爽秋当时上的一门课至今仍令李秉德记忆犹新。这门课叫“中国教育出路问题”。在这门课上,他除了借给学生许多书籍让他们阅读,还用报纸和其它时事资料作为教育资料。邰爽秋认为,这门课不仅仅是关于中国教育的出路问题,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出路问题。……邰爽秋非常爱国,他一直保持穿中国传统的棉布长衫的习惯,以昭示他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认同。“中国教育出路问题”每周上一次,邰爽秋在讲到如何通过教育来战胜政府的腐败无能时,都会痛哭流涕,边哭边上课。正是先生的这些眼泪,使得李秉德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

抗战胜利后邰爽秋回到上海。他抨击政府倒行逆施,并曾与一些教育界人士组织上海各界抢救教育危机联合会,举行“抢救教育危机大游行”。后曾多次积极参加“反独裁,反内战,反饥饿”的爱国民主运动。1948年鲁迅挚友许寿裳因批评的法西斯教育,惨遭特务杀害。在许寿裳的追悼会上。邰爽秋含泪登台致辞,因情绪激动以致放声大哭。此情此景,一些参加过追悼会的上海老人至今都难忘。

新中国成立以前上海齐鲁学校的大礼堂是一些著名爱国文化人士经常演讲的场所。郭沫若、陶行知和邰爽秋等人都曾在那里发表演讲。陶、邰二人讲话内容大都是如何开展平民教育救国以及抨击的腐败无能,但二人演讲风格却有很大不同。陶讲话比较亲切,有如和听众聊天,常娓娓道来。邰讲话容易动感情,每讲至激动处常常热泪满面。记得有一次他在抨击“无钱办教育,有钱打内战”时,激动得边敲桌子边讲话,声泪俱下,满场都为之动容。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邰爽秋断然拒绝和他的亲友动员他去台湾的规劝。5月上海解放后不久,他就毅然带领全家迁居北京,准备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晚年仍勤勤恳恳献身教育事业

邰爽秋来北京不久就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当时组织上安排他先去华北大学学习政治。他也真心诚意接受思想改造,准备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大干一场。结业后他先去辅仁大学当教授。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时他被迫接受批判,并作了违心的检查。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被调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三级教授。起初他曾天真地将他发明的“普及教育车”展示给系里师生们,认为它在社会主义社会照样能派上大用场。但此后我国高校“全面学苏联”,全面推行苏联的模式,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也全面推行和贯彻苏联基洛夫、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体系。民国时期各种旧的教育思想和做法自然统统被打入冷宫。

当时邰爽秋一面积极学习俄文,一面积极学习苏联的新东西,很想自己能跟上新社会的时代步伐。如他曾和年轻老师李子卓一起翻译了包德列夫主编的《班主任》,把苏联关于学校班主任一套理论和实践完整介绍到中国。尽管如此,他在民国时期所提倡的一套教育思想还是屡遭批判,被贴上“杜威改良主义”、“封资修典型”、“为美帝和反动统治服务”等等政治标签。连续不断的政治批判运动使他心灰意冷,1957年反右后他就一直低调处世,埋头于教育事业,加上他体弱多病,更使他深居简出。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6)

参加中共建党前后的革命活动

金家凤(1903-1979),又名金品三、冠三、冈甫、致公,化名杨文、杨冠三、杨君惠、费品三、费君忍、费公愚等,1903年生于江苏省吴县用直镇(今属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一户破落地主家庭。父亲金恩燮,字友克,思想进步,在当地颇有名望,曾任角直镇同盟会负责人;母亲宋乔是家庭妇女。家中有兄弟姊妹五人,金家凤排行第三。

1916年,金家凤在角直小学毕业后,家中就将他送到上海南洋大学附属中学继续读书。1919年初,他为了吸收新思想,追求社会进步,经人介绍参加了由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黄凌霜、李勉成等人组织的“世界语学会”,反对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同年4月,他与同学侯绍裘、沈昌、王振球等商议谋划,准备用炸弹暗杀军阀淞沪护军使何丰林,不幸事前泄露暗杀计划,被警察逮捕关押,后经南洋路矿学校校长朱贡三出面保释。

同年他在上海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是南洋附中学生会代表,又是上海学生联合会的成员之一。由于学校反对学生参加社会进步活动,他被校方无理开除。于是被迫转入上海南洋路矿学校读书,并补习法文,打算到法国去勤工俭学。

1920年2月中旬,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躲避北洋军阀的通缉,经秘密护送到天津。不久,又来到上海。上海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积极分子前去欢迎,并请陈独秀在欢迎会上作演讲。金家凤也参与了这次活动,从此认识了陈独秀,并帮助陈独秀编辑《新青年》杂志。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金家凤也参加了研究会的活动。不久,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创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又积极筹备创建青年团组织。8月22日,在陈独秀、杨明斋等人的指导下,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担任团的书记,金家凤也成为全国青年团八个发起者之一,其他七个发起者为:俞秀松、施存统、沈玄庐、陈望道、李汉俊、叶天底、袁振英。当时,金家凤就居住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原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在此期间,他负责团务工作,团组织在此创办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即外国语学社后,他还协助俞秀松接待安置全国各地来沪学习的进步青年。由于来沪青年较多,安排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开支很大,陈独秀经济拮据,金家凤写信给用直家中,向他父母索要赴法国留学的10年费用,祖父母为了避免他在国内再次“造反”出事,经向亲友多方筹措,筹款数千银元,送到上海。金家凤将这些钱款送给陈独秀作为在上海的建党建团和开办外国语学社的活动经费。

由于金家凤骗了家里的钱,去资助陈独秀开展革命活动,在上海再住下去,就会被父母亲察觉真相。为此,陈独秀亲自写信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介绍金家凤及其未婚妻毛一鸣到该校去读书,金家凤就到北大政法系当旁听生,毛一鸣刚从苏州英华女校毕业,不久正式考上了北大英文系;陈独秀还写信给,请安排金家凤参加中共北京早期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活动。1920年秋,金家凤在北京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同时在的直接领导下,与毛一鸣一起积极从事北京的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1922年4月,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在中国传播殖民统治思想及奴役压迫中国人民,金家凤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名义,发起成立“北京非基督教大同盟”。金家凤任主持人,萧瑜为干事,并向全国发出通电,发表由、李石曾、邓中夏、何孟雄、金家凤、萧瑜等八人署名的《非宗教者宣言》,在全国各地激起很大的反响。在此期间,他还在长辛店铁路工人和唐山煤矿工人中间,组织工会,开展革命活动。不久,他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被迫逃往上海。同年5月初。金家凤和邓中夏作为北京代表,从上海前往广州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还参加了广东机器工会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会后,他就在北京、上海等地从事党和团的宣传及发展工作。

1922年8月底,他跟随、蔡元培等前往上海莫利哀路29号(今香山路7号)拜见孙中山。他们建议孙中山改组,实行国共两党合作,孙中山欣然同意,并任命金家凤担任秘书工作。1923年春,他在北京协助、李石曾策动举行“首都裁兵大会”,计划逼迫总统黎元洪裁兵下野,以组成蔡元培为首的临时政府,不幸计划遭到破坏,他本人也遭军阀政府的通缉。同年9月,在陈独秀的指派下,他和未婚妻毛一鸣和柯庆施一起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安庆筹建党团组织,并与安徽中思想比较进步的人士,互相联络,商谈开展改组事宜。1924年初,金家凤重返北京,时值改组高潮,金家凤以华北执行部组织干事的身份,吸收了许多江、浙、皖籍的知识青年加入,遭到中共党组织领导人等人的反对,指责他搞“地方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做法,责令他作深刻检讨。金家凤对此想不通,事情闹到陈独秀那里,陈独秀调解不成,于是便决定调金家凤离开北京,前往苏联去学习军事,金家凤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拒绝去苏联。此时,金家凤又身患神经衰弱的疾病,身体极度虚弱,同意他赴苏联前先回苏州家乡养病。1925年他返回家乡苏州,与毛一鸣结婚。同时,在家乡埋头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年他因不服从党组织对他工作的调派而最终脱党。

在中共建党初期和建党后,金家凤还曾经以“冠三”、“品三”、“凤三”的笔名,先后在《新青年》、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向导》等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歌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复杂经历

1926年12月,以私人身份托金家凤到汉口去送一封给陈独秀的信件。金家风从北京出发,准备到达武汉后把文件交给陈独秀,不料在途经南京时,遭军阀孙传芳的军警逮捕,幸亏事发前传送的文件已被金家凤毁掉。在狱中,他遭到军警的刑讯逼供。1927年出狱后,突发精神病。后经马叙伦与马克强(中共党员)父子送上海法国医院诊治,病情才好转,回家乡用直休养。

1928年已经牺牲,陈独秀也被撤销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金家凤又因患过精神病,从此也就与共产党人完全断绝私人关系,不久他携同妻子毛一

鸣到南京去找蔡元培。当时蔡元培已出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将金家风委任为教育部图书馆主任。在南京时,金家凤还遇见了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他们早在1924年就熟识。经汪安排,金家凤又先后担任了江苏省民政厅视察、江苏省党部组织干事等职。1928年底,和陈公博、顾孟余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改组同志会”,反对独揽军政大权,金家凤也参加了等人发起的反蒋活动,先后去北平出席、阎锡山、冯玉祥等人的反蒋扩大会议,并担任秘书、江苏省特派员等职。接着,又去广州出席、李宗仁、陈济棠、孙科等人的反蒋非常会议,成为一名反蒋骨干分子。

1931年,等人的反蒋改组活动失败后,金家凤与心腹陈立夫认识。在陈立夫的竭力拉拢下,金家凤又转而从事拥蒋活动,先后出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交通专门委员会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铁道部秘书和专员,中央党部图书室主任等职。

1935年,金家凤在苏州创办“新苏俱乐部”,他想利用这个俱乐部,联络苏州士绅和教育界文化界青年,一方面为他竞选“国大代表”打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团结组织青年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在苏州,他与王昆仑共同出版《民意报》,支持冯英子参与的《早报》编辑出版工作,担任内政部太湖水利委员会委员,还积极从事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与蔡元培、马叙伦、顾颉刚、叶恭绰、叶楚伧等人,发起抢救保护用直保圣寺杨惠之唐塑的文物古迹活动,担任“保存角直唐塑委员会”常委,成为在苏州的保护中华古代文化的活动家和倡导人之一。

抗战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人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金家凤全家逃到武汉。此时,陈独秀释放出狱也在武汉。于是,金家凤全家就在陈独秀家暂时居住了一个多月。以后,陈独秀晚年在四川江津患病时,金家凤曾多次到陈住处和医院探望,并两次送钱共计1500元。1938年毛一鸣携儿子金大康等人从长沙返回苏州。此时,金家凤在长沙组建“江苏同乡通讯处”,收留了许多从江苏各地流亡来的难民,并创办《江苏情报》。1939年金家凤辗转到达重庆,继续组建“江苏同乡通讯处”,收留难民,扩大同乡之间的联系,组织江苏难民集会,在会上揭露日寇在沦陷区的罪行,号召同乡团结起来,抗日到底。不久,金家凤在重庆与中共情报系统的傅大庆取得联系,又通过傅与取得联系,接受特殊任务。

1940年夏,金家凤离开重庆,绕道昆明到达上海。一个多月后,由丁默邮陪同去南京见,被委任为伪“中央执行委员”。他在上海与日本共产党和日本民主进步人士西园寺公一、藤山爱一郎、岛田政雄等取得联系,策动日军起义,反对日本的侵华战争。1945年4月,日本方面怀疑金家凤的行动,以“通共通渝”的罪名将他逮捕,从上海押至苏州政治犯监狱,与金家风一起在上海被捕的还有岛田政雄。1945年5月,日方将此案交汪伪政府处理,金家凤交保获释。后担任“上海华中运输公司”董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金家风在香港化名“费君忍”,做运输生意。先后在孟力平开办的通安轮船公司任上海、台湾、天津、香港分公司代表、副经理、经理,并在香港与民主人士李济深、王绍鳌、朱蕴山、尹致中、孙起孟经常来往。在此期间,负责中共情报工作的潘汉年指示情报系统的共产党员吴成方、张建良、叶文津等与金家凤取得联系,并要求金家凤配合开展策反工作和统战工作。1948年金家凤在香港和冯英子等人做有关人员的策反工作。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篇(7)

一、抗战时期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

“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抗日宣言”,要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抗战,随后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也发表宣言支持抗战,全国上下进入了一致抗日的局面。各地抗战歌咏团和歌队的音乐活动十分踊跃,抗战音乐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相应地,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萧友梅作为当时国立音乐学院的院长也跟随积极响应,提出当时中国音乐教育的途径须三方面均顾到,即“一面培养音乐师资,一面奖励音乐天才养成专家,一面鼓励集团唱歌(为音乐比赛之一种)与音乐的团体生活(小规模的合唱、合奏等)。”①

首先,萧友梅将师范音乐教育放入了国立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机构中,并占有一定教学科目和课程设置的比例②;强调了音乐教师资格的严格审定并呼吁开设中、小学音乐教员的暑期补习班,以提高现有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③。其次,萧友梅注重因材施教。重视有音乐天赋的学生的培养,关心这类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奖励制度激励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不断进步。再次,“鼓励集团唱歌和音乐团体生活”,可以看出萧友梅支持学生艺术实践。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比赛、合唱团体等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的歌咏活动,为抗战进行的各种募捐的演出,体现了他在音乐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的实践。尽管他并不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但他的行动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相似之处。

二、抗战时期萧友梅的音乐社会功能

1937年8月至12月底,《大公报》曾发起关于“战时教育”的讨论,首次提出“战时的中国教育要对抗战救国有直接效用,使教育适应战时需要”这一话题④,萧友梅反对颓废消沉、格调不高的音乐,提倡“能唤起群众精神”的音乐⑤。他将蒋介石的抗战政策主旨“精神国防”⑥延伸至音乐教育中,从带领国立音专师生出版音乐特刊,创作抗日救亡的《从军歌》,到广播电台做播音演讲,均透露出他以音乐艺术服务于社会的拳拳之心⑦。此外,面对当时社会民众中高涨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他积极地表明了支持的态度。1937年12月,萧友梅发表文章《十年来音乐界之成绩》,高度评价了何士德、吕展青(吕骥)等人领导的抗日歌咏运动,表扬他们作为音专出身,能分别组织歌队“这真是最近音乐界一个最好的现象。”在文章中,萧友梅还特别对歌咏的指挥者提出了三条训练歌咏队的建议,即 “要注意歌唱队员的音质,各部声音分配比例要适当,唱歌教材要认真选择,并注意其用法。”⑧由此可见他对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关注。

三、结语

在当时抗日战争的大环境下,萧友梅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音乐教育的途径,以期能培养出合格的音乐师资;倡导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精通音乐的社会功能,大力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素质等教育思想一直贯穿于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当中。他的这些音乐教育理念和国民音乐教育思想影响着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抗战时期对当时的音乐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缅怀那些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先辈们, 梳理宝贵的历史资料, 分析和总结前辈们所创造的文化艺术经验,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

注释:

①萧友梅:《萧友梅全集》(第一卷),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680页。

②金桥:《萧友梅与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③萧友梅:《萧友梅全集》(第一卷),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661页。

④贾晓慧:《抗战初期“战时教育”讨论探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0卷第3期。

⑤陈聆群等:《萧友梅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第430-432页

⑥李岩:《萧友梅“精神国防”与“非常期”(1937-1945)教育政策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年第3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