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1 20:43:35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信息网络管理

图书馆是汲取知识增长见识的地方,良好的图书馆建筑规划和内部规划等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利用率,延长图书馆的使用寿命,易于维护等。在设计规划过程中,需要将实用性和美感统一结合,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建筑。

1 工程概况

海宁市图书馆新馆和查济民纪念馆项目拟建于海宁市中心核心区块,城市主干道文宗路紧贴用地西侧而过,西面学林街,北邻海宁市文化中心,东北面为城南公园张臂环抱,且与公园北侧的海宁市人民政府遥遥相望,基地沿东西向呈不规则的长条形,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势突出。

该项目用地面积为20003m2,规划建设成为集图书借阅,电子阅览和学术交流展示等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图书馆,以及查济民纪念馆,为市民提供阅读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场所,弘扬海宁市千百年来沉积的灿烂文化。

2 设计构思及规划理念

2.1 “两峡一水”城市文化和地理特色并重

海宁有着丰富而璀璨的城市文化、潮文化、名人文化与灯文化。而图书馆和纪念性建筑则是文化建筑中一个特别的类型,有着极为丰富的隐喻内涵,海宁市图书馆新馆和查济民纪念馆方案试图以“海宁文化之基石”作为主题展开设计,结合海宁市“两峡一水”的城市地理特色,图书馆和纪念馆建筑宛若两块磐石,水景宛若玉带从中间穿过,使建筑功能相对独立又浑然天成。

2.2 开放的城市空间

图书馆和纪念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终身教育的场所,开放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是信息扩大交流,方便公众获取和享用知识与信息的前提。方案将图书馆与纪念馆分别设基地东西两侧,中央形成开放式的文化广场,南北贯通,北侧连接城南公园,南侧连接水系绿化,使城市空间连贯串通,使文化广场成为城市的桥梁,广场上空有精致通透的玻璃顶,结合图书馆和纪念馆的主入口设计,是读者交流、休闲、观景的佳所,并成为城市公园的一部分。图书馆建筑内部采用大空间布局形式,围绕中心内院展开流线合理,采光充分。

2.3 “以人为本”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

设计中将为“人”创造优良的空间环境放在核心的位置,充分兼顾使用者的阅读环境及公共空间的设计,利用建筑周边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城南公园与沿河绿化的优美环境延续到建筑的内部,形成“人在书中,书在人中,人书皆在景中”的和谐景象。

2.4 “前瞻未来”建筑将成为信息技术的多功能载体

新信息技术的出现,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无疑对图书馆建筑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也使现代图书馆建筑文化焕然一新,综合布线和智能化、为未来图书馆及其技术的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

3 总体布局

3.1 功能分区

鉴于“海宁文化之基石”的设计理念,结合用地的实际情况,文化广场西侧为功能齐备的图书馆,东侧为查济民纪念馆,城南公园优美的景观延伸至其周边,更加突出纪念性建筑的庄重典雅,两者之间有开放通透的玻璃顶棚相连,使得功能分区明确,而空间又相互渗透,见图1。

3.2 交通组织

车流:基地机动车出入口设于南侧,地下车库出入口设于西侧,基地西侧、南侧设有植草砖停车场。

人流:由基地北侧、南侧进入文化广场,文化广场左侧为图书馆出入口,右侧有查济民纪念馆。少儿服务入口设在基地北侧。

3.3 内部流线

读者流线:由文化广场进入图书馆,中庭设有观光电梯,整个读者流线围绕中庭展开。

书流:由图书馆西侧货梯进入一层采编室。拆包、加工、分类、编目后分发到各个阅览区。

工作人员流线:工作人员入口设在基地西侧,由专用楼梯进入图书馆的业务办公用房。

3.4 相关规划要求

建筑退规划用地边界距离分别为:南侧退学林街道路红线10m,西侧退文宗路道路红线10m,东侧。北侧退用地红线为10m,符合相关规划设计要求。

4 平面功能布置

4.1 平 面

平面布局化零为整,采用大空间布局,功能布置灵活、方便管理。

4.1.1 图书馆

图书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布局,地下室布置停车库及设备用房,一层东侧为大厅,南侧为综合开架书馆,北侧为少儿服务区,包括借阅室和低幼儿活动室。二层北侧为自修室和信息技术管理服务区,南侧为报刊阅览室,西侧为装订,局部二层为社会活动区,包括专题阅览室,个人研究室,学术交流室,三层为名人集中展示区,西侧为食堂和古籍书库,四层设有地方文献服务区,包括参考阅览区,地方文献工具书,南侧为办公业务用房,包括馆长办公室、副书记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

4.1.2 查济民纪念馆

纪念馆为两层布局,底层为展示厅,贵宾接待室,会议室,美工、办公等。二楼为250座的报告厅及附属用房。

4.2 抽象山水画

设计采用节约、理性、大气、整体新颖的策略理念,强调建筑时代性,与江南水乡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光洁的“水晶磐石”以一种新的神态舞动着某种新颖的建筑文化身影。玻璃面上错落有致的镶嵌着深灰色的花岗岩,构成一副气韵深远的“抽象山水画”,长短不一的花岗石仿佛是书架上的一宗宗书卷,抒写着海宁历史悠久,民风淳厚,名人辈出的文化特色。

文化广场:从南侧入口处借景造园的手法使公园成为图书馆的对景,从北侧看文化广场宛若知识宫殿,气势恢弘,建筑成为城市的景观,见图2。

4.3 剖 面

图书馆地下一层层高为3.6m,地上一到三层层高为5m,总高为23.8m。查济民纪念馆一层层高为5m,总高为16.8m。

4.4 环境景观设计

文化公园:基地的东北侧是环境优美的城南公园,为城市的景观主轴线,基地东北角的景观水池,图书馆与纪念馆之间的文化广场,以及南侧的景观水池一直到后富亭港,形成基地景观轴线。基地整合四周大面积的景观绿带,整个基地环境是城市景观的延伸,而建筑成为景中景,见图3。

5 消防设计

总平面:基地消防车入口设于基地南侧,图书馆为四层建筑高度小于24m,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建筑防火分区按层划分,一层为两个防火分区,二~四层各为一个防火分区。分区面积符合规范要求,每个防火分区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

6 建筑环保设计

本工程建成后主要有汽车尾气、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厨房油烟、卫生间臭气、设备用房的噪音、区域交通噪音等影响。设计根据环评意见采取措施。

(1)建筑物周边按规划要求退让红线,尽可能扩大周边绿地面积,改善道路车辆噪音和尘埃污染。机动车主要在地下室停放,地面少量临时停车。

(2)建筑使用的玻璃采用节能玻璃。使用节能玻璃可以达到控制阳光、节约能源、热量控制调节及改变环境的作用。冬季,它可以将室内暖气散发的热辐射反射回来,保证室内热量不向室外散失,从而节约取暖费用。夏季,它可以阻止室外地面、建筑物发出的热辐射进入室内,节约空调制冷费用。

(3)所有设备均做消声、减震、隔振处理,机房墙面均做吸声隔音处理;空调机组,风机均要求采用低噪声机组,并采取设置减振基础或减振吊架,各管道上设置消音器等措施;本工程设备机房,卫生间等房间均配设机械通风系统,确保房间空气品质的要求。给排水管道设计时考虑减少水流噪音和共振处理措施。粪便污水经沉井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4)厨房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油烟经过净化,再经由烟囱至屋面排放。

海宁市图书馆新馆和查济民纪念馆项目建筑设计体现了建筑地域文化性、生态性,开放性、智能化性、节能环保,更好地发挥现代图书馆的功能。

7 结 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追求实用性和舒适性、美观性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原则,图书馆建筑经由设计规划后,有着新颖的外观造型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品位,是图书馆建筑的典范。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体育训练中心;建筑设计;设计思路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practice of Qujing sports training center, mainly expounds on the ideas and design process of sports training center.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 Center; architecture design; design idea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块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的“五馆一中心”片区,处于曲靖市麒麟区北部,规划发展为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暨曲靖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该项目区位交通便利,有多条规划中的城市干道(紫云路、珠江源大道等)连接市中心区。在本项目的东侧地块,与之一起规划的大型体育中心,已经动工兴建。

2.设计构思

建筑风格与“五馆一心”相协调

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其建筑风格、单体建筑与周边地块总体规划的设计以及“五馆一中心”等建筑造型协调统一的关系。

城市界面的处理

本项目北临城市主干道南小线,出于对该地块与城市关系的理解,在造型设计上要重点考虑该城市界面的营造,创作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展示面。

场馆兼顾赛时与平时的使用

场馆除了考虑赛时的使用,平时的使用也很重要。设计时要注意赛时与平时的合理转换,减少场馆的投入,做到以馆养馆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文化与人文气息的体现

本项目以举办省运动会为前提考虑的,代表着云南省的精神面貌,要体现出云南省独有的体育文化与人文气息。

生态节能技术的应用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尽力降低能源消耗,体现生态思想和节能观念,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曲靖市体育馆日景鸟瞰图

3.单体建筑设计

3.1建筑设计理念

3.1.1风格定位

本项目选址于曲靖中心城区,“五馆一中心”西北角。项目要求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其建筑风格、单体建筑与周边地块总体规划的设计以及“五馆一中心”等建筑造型协调统一的关系。建筑整体设计采用现代主义风格,以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诠释了运动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既体现了新世纪体育建筑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科技元素。

3.1.2立面肌理

本设计在色彩上运用了红白灰三种颜色,赋予建筑强烈的运动特性的形象,它既体现了新世纪体育建筑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科技元素。

(1)体育训练中心

训练中心在造型设计上创作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展示面,在体块处理上,本设计将办公楼、训练馆、宿舍通过连廊将三者连串起来,继而在体块造型上进行推敲处理,以形成一个个性鲜明富有体育建筑气息的整体。

(2)游泳馆

游泳馆在设计中采用“以自身的动感与变化、优美的曲线、律动的空间喻示游泳项目的内在精神和特征是游泳跳馆设计的灵魂”的设计理念;立面造型是通过从游泳运动的动感获取原始创意的灵感而联想构图,并以动感的形体和体育馆刚劲的体魄取得柔和的协调关系,从而以建筑语言展示其现代感。屋面采用弧线形式,体现了该建筑蓬勃向上的朝气,喻示着曲靖体育事业展翅腾飞。

(3)网球中心

网球中心尊重原有规划布局,在矩形基础上把四个角倒圆,协调游泳中心等其他建筑。在造型上侧重表现了该建筑固有的结构美。分布在建筑四周斜撑形成该建筑的固有表皮。

(4)风雨网球场

风雨网球场同时兼有高校建筑及体育建筑的性格,建筑采用流线式造型,通过曲线巧妙地把建筑外墙与屋顶连成一体,丰富了建筑的“第五立面”。风雨球场与游泳馆两个体量相互呼应,统一协调。设计中多处运用曲面、曲线的设计手法,使建筑形象生动、活泼,并赋予建筑运动的内涵。

3.2功能设计

3.2.1体育训练中心部分

(1)办公楼

办公楼5层均为办公室,各层分别设置领导用办公室套间和分管科室标准间以及资料室,首层设置80人大会议室和档案室,三层设置20人小会议室。

(2)教研楼

教研楼共5层,首层为医务用房,二层为办公用房,三至五层为科研用房,会议室安排在二层与办公用房联系紧密。

(3)教学楼

教学楼共5层,一至三层为教室,四、五层为办公用房。

(4)训练馆

训练馆共3层,首层为举重训练室、摔跤训练室、柔道训练室及力量、器械训练室;二层设置散打训练室、拳击训练室;三层设置标准篮球场1块,排球场2块。

(5)食堂、学生宿舍楼

首层为学生食堂,分为400人普通学生食堂、100人教职工食堂、200人回族食堂三部分,回族食堂单独设置厨房,学生食堂和教职工食堂共用一个厨房。

二至五层为学生宿舍,采用封闭式区域化管理,分为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三大部分,宿舍为标准六人间公寓。

3.2.2全民健身中心部分

(1)游泳馆

游泳馆共一层,看台设置在夹层,共427座,看台为简易活动看台;泳池为标准的比赛池,能满足日常的训练使用以及满足省运会和各项国内单项赛事比赛要求。

充分考虑赛时和平时的使用要求,做到合理转换:

赛时场馆功能:本方案根据赛时使用布置相应的功能,分为安保与交通运行区、场馆运行区,运新闻运行区、电视转播区,比赛场地区、场馆礼宾区,动员准备区、观众活动区。

平时场馆功能,本方案根据平时使用实际情况,将场馆分为,售票区,休息区,更衣区,场地使用区。

(2)网球中心

网球中心为露天比赛场地,设置1368座看台,看台下设置有标准运动员休息室、办公室、媒体工作室室、贵宾接待室及其他辅助用房;可满足各项国际、国内单项赛事比赛要求。

充分考虑赛时和平时的使用要求,做到合理转换:

赛时场馆功能:本方案根据赛时使用布置相应的功能,分为安保与交通运行区、场馆运行区,运新闻运行区、电视转播区,比赛场地区、场馆礼宾区,动员准备区、观众活动区。

平时场馆功能,本方案根据平时使用实际情况,将场馆分为,售票区,休息区,更衣区,场地使用区。

(3)风雨网球场

共有6块标准的网球场,可供训练使用,可满足一般比赛要求。

(4)网球室外场

共有6块标准的网球场,可供训练使用,可满足一般比赛要求。

(5)辅助训练场

标准田径场(内含标准足球场),设置774座看台,看台下设置器械用房、公共厕所及设备用房;可供田径、足球项目训练使用及举办小型单项比赛。

(6)沙排场

共有2块标准沙滩排球场,西侧设置252座简易看台;可供训练专用,可满足一般比赛要求。

(7)室外篮球场

共有3块标准的篮球场,可供训练使用

(8)疏散设计

观众从-5.4标高层通过4个疏散楼梯直达3.9标高层,进入比赛看台,贵宾和运动员入口分别设在±0.00标高处,与观众入口错开布置,各类人流进场及疏散路线互不干扰。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篇(3)

 市文物旅游局作为全市文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多年来,一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各位政协委员,从促进潮州文物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大局出发,主动谏言,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不断改进和加强文物旅游业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年,在接到办理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加快宋架山潮州窑考古工作的建议》和《关于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后,我局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交办会议精神,对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提案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办理工作责任

    为加强领导,提高重点提案办理工作质量,我局专门成立了以伍茸局长为组长,许泽香副局长、陈伟忠副调研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办理工作目标、任务、时限和程序,及时召开提案办理工作交办会,与承办科室签订了办理责任书;切实根据重点提案办理的程序,及时向领衔督办领导、督办单位汇报办理进展情况,并认真按照督办领导、督办单位的要求,稳步推进办理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二、认真履职,确保办理取得实效

    为更好地办理今年我局主办的两个重点提案,局班子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召开会议,多次深入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和李厝祠查看实地情况,与提案人和市政协提案委、文史委领导同志交流,研究做好提案办理的实施方法。通过认真分析梳理,拟订了调研提纲,在此基础上,分管副市长余鸿纯同志带队深入现场考察,就提案答复办理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7月3日,市政协重点提案领衔督办领导、督办单位及提案人到笔架山潮州窑遗址和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李厝祠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随后召开调研座谈会,交流了调研情况,听取了提案办理单位工作汇报,并就提案答复向参会人员征询意见。督办领导和提案人充分肯定了我局的提案答复,同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宝贵意见。会后,我局联系协办单位,深入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提案答复,并由局领导登门征求提案人意见。7月25日,我局以书面形式正式答复提案人,提案人回复表示满意。

三、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办理工作

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关键是把提案人的意见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对重点提案的建议,我局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认真调研,使办理更加科学合理,对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办理,暂时解决不了的难题,多方创造条件,争取尽早解决。

(一)、对于李炳炎、沈启绵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宋架山潮州窑考古工作的建议》,我局认为此提案提得很及时,很切合实际,对促进我市城市东扩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1年,我市已将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保护利用定位为考古遗址公园,并将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相关规范指导下一步的规划建设,市政府也将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规划编制列入2012年的工作重点。该考古遗址公园的框架规划是结合我市韩江东岸(广济桥至韩江大桥)成片改造的用地规划设计,在保护范围外西侧(即10号窑址西面)拆迁出保护管理及展示利用的建设用地,利用遗址本身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把遗址保护与展示结合在一起,建成一个集遗址博物馆、遗迹展示区、模拟展示厅和遗址绿化公园为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重要大遗址,市政府与广东省文化厅签订了遗址保护合作框架协议,遗址规划编制项目现通过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立项,并争取到省和国家的财政专项拨款共160万元,潮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现也已完成了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扩大范围的地形图(1:500)测绘。近期,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为全面掌握遗址范围内地面、地下的遗存状况,给规划的编制提供详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2012年6月4日,我局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确定了《潮州笔架山窑址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方案》,并签订了“潮州笔架山窑址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合同,合同金额为39万元,合同期限为90个工作日。

2、根据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方案,省考古研究所工作队于8月24日至9月10日在现场开展了第一阶段的调查,主要任务是摸清笔架山范围内有关陶瓷遗址的分布情况、遗存的堆积分布情况、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勘探做好准备。

3、10月22日,省考古研究所工作队莅潮开展第二阶段的勘探工作,主要目标是通过局部开挖探方、探沟,确定遗址范围内窑址遗存和遗存堆积。目前勘探工作仍在抓紧进行中。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组织人力对这个重点提案的深入调研,对存在问题客观分析,主动应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我局认为,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是一项大规模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城市片区规划、征地拆迁等敏感性难题,并且资金投入巨大,需要在完成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和市委、市政府协调下,各有关单位配合支持,分步予以实施。在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规划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和落实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和办法:一是通过笔架山潮州窑的考古调查,带动潮州窑的考古与研究,进而推动整个粤东考古工作的发展;二是注重博物馆与艺术馆兼备的功能,既展现我市陶瓷生产艺术的辉煌历史,也表现当代潮州陶瓷艺术家的传承与创新水平;三是注重园区的规模效果,积极配合我市韩江东岸的片区改造规划和城市东扩的发展趋势,争取留足园区的规划建设用地,尽可能预留到江边;四是制定具体可行,灵活多样的引资模式,吸纳民间资本的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对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的保护建设工作,我局下一步计划是:在近期完成考古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年底前委托资质单位,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围护工程。规划经省文化厅、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我局将推动规划用地的落实,申请地方资金配套,争取省和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全面启动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

(二)、民革潮州市委员会、市政协湘桥组提出的《关于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重点提案,跟我局当前的工作实际相适合。原市文管办在2008年成立潮州古城区文物管理所时,已经在编办的三定方案中明确把李厝祠(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纳入该所的管辖范围,但由于使用单位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搬迁问题未能解决,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设一直无法开展。市文物旅游局成立后,我局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于2011年12月专门向市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要求将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李厝祠归还市文物旅游局辖属单位管理的请示》(潮文旅[2011]165号)。市政府于2012年1月20日做出批示,要求市文广新局尽快落实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新办公址的建设和搬迁工作。

将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李厝祠开辟为我市一大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是很有条件和十分必要地。当前,国家和省对发展红色旅游十分重视,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根据全国红办的要求,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和省旅游局也联合启动了《2011—2015年广东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去年,省委统战部的领导莅李厝祠考察时,要求我市要高度重视加强对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其革命教育基地的作用。将李厝祠开辟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对促进我市的文物保护与利用,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存在最大的困难是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使用权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现在李厝祠仍为市潮剧团属下的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作为教学地点使用,没有发挥其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的历史价值作用。对此,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作为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上级主管部门,正在积极争取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为潮剧艺术培训中心找到办学场所,将李厝祠归还文物部门管理。针对目前的工作情况,我局制订了如下工作计划:

一是以办理这个重点提案为契机,力促市文广新局根据市政府的批示精神,尽快完成潮州市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搬迁;

二是要求潮州古城区文物管理所组织骨干到广州黄埔军校考察学习,着手编制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建设方案和陈列方案,提前做好资料收集、文物征集和陈列品复制等准备工作,在纪念馆的筹建过程和建成后的管理定位等方面,我们将充分考虑和落实提案中的各项建议,以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为中心,把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建设成为我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教育基地;

三是以开放的姿态,尽可能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使其成为广大黄埔军校同学的活动基地。

建议就是机遇,关注亦是信任。我局的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工作现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后续工作仍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以政协提案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尊重委员、倾听民声的角度,将办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推进我市文物旅游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落实市政协提案〈关于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情况反映》

 

                                          市文物旅游局

                                    2012年11月15日

 

 

 

落实市政协提案《关于修建黄埔军校

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情况反映

 

市文物旅游局:

在办理市政协提案《关于修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纪念馆的建议》过程,我们为寻找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办学场所联系了有关部门。在李厝祠斜对面的原城北小学分教处地点接近,但要作为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办学场所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况且,其产权归属问题仍有争议,要进行改造难度较大。百花台职中现在的校址比较接近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办学要求。我们也与有关部门联系,请求在职中搬迁后将百花台现址划给潮剧艺术培训中心作为办学场所。据了解,对百花台职中现址已有若干单位提出使用要求。我们将继续争取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为潮剧艺术培训中心找到办学场所,将李厝祠归还文物部门管理。

 

                                 2012年11月8日

 

 

                                                                     

抄报:市政协提案委、市府办建议提案科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篇(4)

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市核心地带、英国首相官邸不远处的财政部大楼底下的丘吉尔战情室,展现了大不列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击纳粹德国取得最终胜利的中枢形象,战时内阁许多会面和决策皆在此地发生。战后,丘吉尔战情室尘封多年,直到第49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才开放,后于21世纪初进行全面性维护并增设丘吉尔博物馆,对于二战有兴趣者,这是一处不能错过的纪念馆――

丘吉尔战情室创建缘由

丘吉尔战情室位于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不远处的财政部大楼底下,入口正对圣詹姆斯公园(St James’Park)。这间位于政经部大楼底下的战情室起源于1930年代,英国鉴于有可能来临的另一次大战以及航空武力科技的长足进展,敌国轰炸机有可能对伦敦的轰炸,因此在1938年决定兴建一座中央应急办公庇护所,供战争内阁与领导人使用,以防备战时空袭。而这项计划――内阁战情室(Cabinet War Rooms)是在秘密情况下进行,直到欧战爆发前一周的1939年8月27日战情室才开始运作,在接下来的6年内,内阁战情室逐渐由一座临时性质的办公庇护所转变为许多军、文职人员战时办公场所与阁员庇护所,这当中当然包括首相丘吉尔。内阁战情室与丘吉尔紧密相关,且丘吉尔首相系领导大不列颠击败轴心国的灵魂人物,故内阁战情室重新向公众开放后命名为丘吉尔战情室(Churchill War Rooms)。

战时内阁室与英美热线室

目前,丘吉尔战情室隶属于帝国战争博物馆分馆。丘吉尔战情室的票价是18英镑(约192元人民币),馆方人员解释是由于虽编制在帝国战争博物馆,但各馆际间政府所补助的预算不可混用,而丘吉尔战情室必须“自食其力”,造成了丘吉尔战情室票价不便宜的缘故。

修复之后的丘吉尔战情室入口正对圣詹姆斯公园,然而在战时的战情室出入口在地面上方的建筑物内(目前为联合王国财政部大楼)。整建过后的战情室没有再沿用位于财政部内的出入口,而是另辟出入口,一来方便参观者进出,二来增建新出入口使观赏品质提升,因此参观顺序和战时人员活动路线并不一致。

购票后可凭票兑换语音讲解器,通过票房后,第一间见到的房间便是战时内阁室。战时内阁在这间会议室共进行115次会议,会议室内陈设仍维持在1945年3月阁员最后一次使用这间会议室的场景,丘吉尔的红色文件盒依然摆在会议桌上,主席座位后的地图呈现的是当时的世界形势,许多重大决策与会议都在此地发生,而桌椅上的抓痕或许就是阁员目睹重大场面一时紧张而留下的。战时内阁在英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9年~1945年)经常使用这间内阁战情室,以预防德军猝然而致的空袭,部署特攻作战,因此内阁战情室的位置与功能在战争期间是属于绝对机密。 蜡像为地图室中值勤的军官,桌上不同颜色的电话机各有对应的专线

沿着参观路线走,接着就是英美热线室(Transatlantic Telephone Room),丘吉尔首相就在这间密室中与罗斯福总统完成了多次热线。在热线室设置前,英方的电信交换机是由人员操作运行、体积庞大的通讯器材,因此两国元首均被提醒在电话里谨言慎行且谈及机密要事时,尽量省略所谈之事的名称以降低泄密的风险,甚至讨论事项过于机密、尚未公开,有时热线会遭幕僚直接切断。如此不方便的热线直到1943年贝尔电话公司由美国运来新机器,才确保两国热线电话的稳定与难以破解。配合通讯器材的更新,战情室又秘密扩建了一间专供首相大人所使用的热线室,除少数核心人士外,在战情室任职的其他人员并不知道这间热线室的存在,众人均被热线室外刻意安装的洗手间专用锁给蒙蔽,都以为那里只是一间卫生间。

在进入增设的丘吉尔博物馆前的空间,是馆方策划的小型常设性展览,主要呈现战时丘吉尔战情室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的情况,这个展示空间展出了十来位当时的工作人员故事与当时曾经使用的随身物品,墙上银幕播放的则是近年馆方对当时工作人员所做的访谈。虽然战情室的叙事主轴是丘吉尔与二战,但馆方精心策划这个空间让曾在此地贡献过心智的基层勤务人员不再只是档案资料中不见名讳的人员,而是成为一位位有血有肉、有个人独特生命历程的青年男女在此贡献的故事。

丘吉尔博物馆

英国不像盟邦美国具有总统图书馆(Presidential library)制度,美国自小罗斯福总统以来的历任总统均设立总统图书馆。其藏品不仅包括总统任内的各种文献、手稿、档案、书籍,还包括和总统生平有关的文献,总统图书馆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于一体,忠实呈现每位美国总统之历史。而英国首相卸任后并无常例建立个人研究机构,因此帝国战争博物馆馆方颇为自豪地认为,丘吉尔战情室内的丘吉尔博物馆是最好的英首相博物馆。

整个展览首先由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准备力挽狂澜那天叙事,接着由首相童年开始陈述,即使丘吉尔可能公认为英国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然综观其政治生涯亦有许多可议之处,馆方不断强调这间博物馆并非要展示丘吉尔“高大全”之形象,而是要呈现一位首相的生平与政治生涯历程,从各类事件与个人事件揭示一位政治家的一生和人性面,进而看出丘吉尔的成就与后世缅怀之原因。而丘吉尔在从政生涯中颇受争议的事件有,例如时任内政大臣处理罢工时的强硬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担任海军大臣发动达达尼尔(Dardanelles)海峡战役却造成空前挫败与伤亡以及二战末期以首相身分出席雅尔塔会议奠定战后欧洲版图,上述相关史料均在博物馆内忠实呈现陈展文物,是非功过由观者自行论定。

在博物馆内的中心空间,馆方利用新科技以投影方式将丘吉尔90岁生命中逐年事记制成档案夹形式投射在15m的长桌上,参观者只需要以操控平板电脑的方式以手指在桌上将某一档案夹点击取出即可看到丘吉尔各年要事甚至重要时段的每日事记,目前长桌内可以点选的内容超过上千份文档、1100幅照片与10部影片,此外在其中部分特定档案夹会辅以动画与声音解说。

生活寝室与地图室

离开丘吉尔博物馆后顺着长廊会经过许多间随员寝室,战时除文武高官外,许多幕僚随从也跟随长官进驻战情室,按照身份地位一部分幕僚亦有独立寝室,战后这些寝室遭到弃置,当帝国战争博物馆于21世纪初接手复原时,又仰赖资料照片来重建这些寝室。幕僚寝室展现了战时简洁朴实的设计,然而不同的寝室依职级而有些许差别,高级幕僚的寝室空间较大且拥有稍多的家私,但总体而言还是显露出战时节约风格,不过,英国社会严谨的阶级制度也透过这些寝室得以充分展现。

地图室为丘吉尔战情室的中枢,虽然从字面上看地图室(The Map Room)似乎不怎么起眼,但实际上其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从1939年8月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为止,地图室一直持续运作,随时都有陆、海、空三军各至少一名军官在此值勤对各种状况作出分析,每天早上8点轮值军官整理出每日战情摘要呈送给英皇、首相与参谋长。

地图室内的摆设呈现了1945年8月16日的状况,当天是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天,公文依旧留在办公桌上,所对应专属部门的五颜六色的电话机还在,墙上的东亚地图透过彩色大头针与棉线表示着盟军于太平洋战场的前线与重大军事行动。另一侧的墙上是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全图,其上布满大头针钉过的细孔,这幅地图在欧战爆发后至俄军攻克柏林前亦布满了各种大头针与棉线标示着前线与战役,而大西洋的区域也布满了针孔,因为当时也将空中支援、护航船团的动态及时以手动更新的方式显示在地图上。

地图室中有一面黑板永久地写上1940年9月15日伦敦地区的空防情况表,用以纪念不列颠之战(Battle of Britain)的转折点,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动上千架战机袭击伦敦并意图在空战中重挫皇家空军的实力,以利于其接下来发动海狮作战(Operation Sea Lion)登陆英国本土。当天,皇家空军奋勇御敌,粉碎了希特勒重创伦敦和皇家空军的计划,此后德军空袭渐改为夜间空袭,希特勒则无期限推迟海狮作战。这一天被定为不列颠空战日,以纪念这场战役的转折点与缅怀先烈英勇抗敌,而这面黑板留在地图室正是这样的纪念。

丘吉尔寝室

参观顺序的尾声是丘吉尔寝室,虽然丘吉尔在二战期间经常出入内阁战情室,但是真正在这处地下空间过夜仅3个晚上,比起在内阁战情室过夜,他更愿意在空袭期间或是安全有威胁时在战前早已停用的伦敦地铁――下街站(Down Street tube Station)改造的政府要员避难所过夜,因为比起内阁战情室,下街站的设备与空间更为豪华宽敞,而且同样拥有可以指挥与联系外界的设备,甚至丘吉尔可以在那里维持他一天洗两次澡的习惯与品尝妥善储存的红酒。从军事角度来看,丘吉尔舍弃在内阁战情室过夜有他的理由,由于内阁战情室是由政府大楼的地下室扩建的以钢柱、铁板与水泥加强结构,实际上面对敌军空袭如被炸弹直击的后果不堪设想,而由停用地铁站改建的避难所宛若地下掩体一样坚固――帝国战争博物馆在整修丘吉尔战情室时,刻意留下一处未糊上最后一层水泥的角落并露出内部结构供访客观看――丘吉尔战情室的结构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坚固。

虽然丘吉尔只在寝室过夜3个晚上,但这一寝室仍是他待在内阁战情室时的休息处所,透过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寝室里装设的广播系统,丘吉尔曾经4次在寝室发表全国演说,丘吉尔夫人也曾在寝室对俄国听众阐述红十字会的援俄计划。

寝室床头贴着西欧地图,丘吉尔在地图上标记着当时德国可能登陆的地点,而办公桌上则是BBC安装的广播麦克风。

至于丘吉尔在战争期间的活动空间则是大楼平面层,1940年在空投炸弹差点击中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之后,首相官邸与办公室搬迁到了内阁战情室正上方的附属10号,然而丘吉尔不喜欢此地,所以平常他还是回到唐宁街10号办公与用餐。

至于丘吉尔战情室与不远处的首相官邸有无地下隧道通连,直至目前官方说法均是没有这个通道的存在,至于它的真实性就留待以后印证了。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篇(5)

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万邦联

争取领导重视,建设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为扩大宣传,开辟温州党史教育基地,我们通过发动本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两会”提议,并请杭州的邱清华、周丕振、陈法文、程美兴、郑嘉顺、丁世祥6位老同志向温州市委领导写信,要求将温州江心屿的一座旧博物馆改造成为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这个建议很快被市委、市政府采纳。2000年2月,市委常委会作出决定:“江心屿现博物馆改建为‘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目前可先挂出牌子,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其后经历了5年的反复,直至2005年8月,江心屿博物馆馆舍才正式移交党史研究室。我们的体会是,要得到市领导的重视,要依靠老同志的力量,同时也是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帮助。这里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党史研究室主任白一舟同志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馆后,我们邀请行家和部分老同志,对馆舍进行考察,提出改造思路后,开始改建。同时,我们正式提交建立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报告。市编委批复设立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为正科级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名,归属市委党史研究室。2007年借省委党史工作会议的东风,我们又提出增加纪念馆编制,市委常委会已决定由市编办予以落实。

目前,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布展工作顺利,规划展出图片300多幅,将采用幻影成像、半景画、场景复原、悬浮成像、硅胶像等现代陈列手段,再现浙南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辉煌历程,预计春节前后可以正式开馆。省委119号文件指出:“‘十一五’期间,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党史馆。”因此,我们温州只是开个头,好戏还在后头。

温岭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叶海林

创新思路,紧紧围绕党史资政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探索党史宣传教育的新路子。

一是挖掘党史宣传教育的亮点。编著出版了根据采访整理的16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温岭当代名人录――《温岭当代名人风采》;并以此为基础,在媒体的配合下,相继在《温岭日报》、《台州日报》刊登了一批温岭当代名人的采访文章,《台州党史》和《足迹》期刊予以转载,温岭电视台为此开设党建栏目“峥嵘岁月”,专题介绍温岭党史和党史人物。通过多层次的开发利用,宣传了温岭党史人物和温岭人文精神,收到了好的资政育人效果。

二是走出多渠道宣传的新路。与“温岭往来网”合作创办《温岭党史》电子版,在“温岭新闻网”开设党史宣传栏目,成功将温岭党史内容登陆互联网;经我们提议,在中共温岭市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将党史宣传教育纳入全市各级部门年度党员干部教育计划,在各级党校、团校开设党史课程,党史学习被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从而大力推进了党史“六进”工作。

杭州市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劳荣水

一、领导重视是基础。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党史工作,给予我们人、财、物强有力的保障,在党史工作人员的提拔使用和党史人才的引进上都给予政策倾斜。由于领导的重视,区级各镇街、各部门对党史宣传教育的认识比较到位,工作也比较支持,促进了党史宣传教育“六进”工作的开展。

二、抓好队伍建设是保证。我们除了经常性对现有人员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知识培训外,今年还公开招考了两位公务员,从湖南省江华县调入一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同志担任党史科长,党史工作队伍得到加强。

三、建设和利用好平台是有效延伸。《萧山史志》和萧山史志网是我们重要的宣传平台,《萧山史志》全年共编印4期,约50万字,每期印1500份,分送中央、省、市委党史研究室,萧山区各镇街、各部门领导、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部分老同志;萧山史志网经过重新设计和调整,2007年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展示;我们与萧山电视台、萧山日报等当地主流媒体联合,增加报道党史和党史工作的内容,目前萧山日报上发表有关党史内容的文章,一般都由区委党史研究室审定。

四、利用好重大节庆活动是关键。利用每年清明节进行革命先烈的祭奠仪式,回顾革命历史,歌颂先烈丰功伟绩;二是在今年联合有关部门举办纪念建党86周年暨建军80周年知识竞赛;三是建军节前与区人武部一起举办了纪念建军80周年图片展,委托中共党史学会和军事科学院制作的大型图片《胜利之师》300多套,下发各单位展出后。效果很好。

五、抓好党课教育是重点。党史研究室的同志经常应邀到各镇街、部门、社区和老年大学宣讲党史;区委党史研究室每年举办一期领导干部党史国史培训班,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给分管党史工作的领导讲解党史知识和党史工作。经我们提议,萧山党校举办的重点理论培训,各期均安排地方党史课程,使党史宣传教育在党员教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诸葛蓉

积极主动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能,加大创新力度,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一、主题创新。在“星火之源――浙江井冈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为纪念88周年暨建团85周年,与团市委、丽水日报社联合举行了“永远跟党走――革命火炬代代传”青少年火炬接力活动;配合开展了“永远跟党走――红五月百场革命影片进校园”活动;与丽水军分区、处州晚报联合举行“重走红色旅程,弘扬丽水精神――庆祝建军8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与丽水电视台和丽水市户外运动协会等单位共同开展了“追寻战争记忆、感受将军遗风――纪念粟裕将军诞辰100周年暨斋郎战斗旧址寻访”活动;与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在缙云开展了“纪念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成立60周年”活动。

二、形式创新。应粟裕故乡湖南省会同县的邀请,赴湘作粟裕将军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革命业绩专题报告;配合市委办机关党员到缙云江西山后村“处属特委机关旧址”参观学习,作丽水革命斗争史现场讲解;举办“粟裕大将诞辰100周年生平事迹图片资料展”;以“浙江井冈山”为主题,发行“省委机关旧址”明信片6000多张;在市直单位“共产党员服务一条街”活动中,主动设点向市民发放《丽水党史》刊物1000多册。

三、平台创新。在互联网上开办丽水史志网站,开辟网络党史研究和宣传的新阵地;新建缙云“西青头村革命历史陈列室”、“雪峰山革命历史展示馆”和“中共丽水县委成立旧址陈列室”;竖立了“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中共处属特委负责人联席会议纪念碑”、“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成立旧址纪念碑”;目前在建的还有龙泉住溪“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和青田县内冯村的“中共青田县委重建旧址陈列室”等。

永康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施祯斌

开展党史宣教工作的体会是,要积极融入党委中心工作,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宣传形式要打破传统格式,要创新;主动和新闻媒体的同志交朋友,利用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宣传党史和党史工作;联合其他部门,努力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工作。

一、组织党史教育宣讲团,开展了50余场党史宣讲,范围涵盖机关单位、镇街区、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篇(6)

位于南中国海的台湾岛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美丽之岛”,高山、绿水是美丽之岛的特征之一。据统计,除了日月潭及阿里山,蒋家遗迹已经变成大陆观光客最好奇的参观景点。

蒋氏父子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只是这一段历史至今依然常常被人们提起,不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目前除台北市之外,在桃园县慈湖、大溪、头寮、中正公园及复兴乡角板山等地都遍布两蒋的足迹,这些都是了解蒋家故事的必游之地。

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其实泛指台北市中心的一个大广场,占地约165万平方米,为纪念蒋介石于1976年筹建,由圆山大饭店设计者杨卓成设计,全区包括中正纪念堂、中正纪念公园、牌楼、围墙、瞻仰大道、两侧为剧院及音乐厅,全是中国宫殿式建筑,富丽堂皇且不乏浓烈的文艺气息。

“中正纪念堂”是台北市最宏伟的纪念性建筑之一。底座是四方的柱体,顶部的八角形屋顶铺着蓝色的琉璃瓦,据说是模仿北京天坛。2007年12月7日,中正纪念堂悬挂了27年的“大中至正”牌匾被拆除,换成“自由广场”,中正纪念堂也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不过,这一“去蒋化”动作随着国民党的重新执政而停止,2009年7月20日,“中正纪念堂”复名。“自由广场”是台湾人集会、抗议之地,当年小虎队叱咤娱乐圈的万人签名大会也是在这里举办。

中正纪念堂入口即见两辆蒋介石生前所乘凯迪拉克轿车及中正纪念公园之模型,大厅内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陈列蒋介石的衣冠、文献;蒋介石纪念室则完整呈现蒋介石办公室形貌。此外,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整点的仪队交接,也是中正纪念堂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园区内花圃栽种五颜六色的各种园艺花卉,加上假山、水池、小桥,适宜婚纱摄影取景;对称立于瞻仰大道前端的国家戏剧院及国立音乐厅,一年演出场次约有860场,近年不少举世闻名的演奏家、指挥家亲临此地演出,往往造成一票难求的热烈景象;而几次在广场上举行的大型演唱会、音乐会亦盛况空前。不论白天或晚上,中正纪念堂已渐渐成为台北市民艺文休闲活动的重要去处。

台北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是蒋介石真正住过最久的行馆。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五段与福林路口东南侧,原本是园艺管理所的一部分,因为环境清幽,三面环山,交通便利,被选为蒋介石的官邸。而自1950年落成后,这里也成为了蒋介石在台湾的权力中心。

过去士林官邸对外开放的都是庭园部分,其正房60多年来一直没有对外开放,2009年还曾因火灾,导致部分家具损坏。经一年多修复,2009年10月完工,在台北市府文化局与马英九办公室的协调下,决定让官邸正房配合辛亥百年,在2011年1月2日下午对外开放。蒋介石和其夫人在这里度过26年岁月,携手走过台湾的关键年代,也在此留下许多浪漫情怀。

官邸正馆有两层楼,一楼大客厅是接待贵宾的场所,其中有些家具是蒋介石和夫人在上海结婚时就一直保留下来的,做工和材质十分讲究。小客厅是小型会客室,也是家庭聚会的场所,壁炉上方挂有王太夫人遗像,蒋介石每天必向遗像行礼。餐厅作为举办宴会招待岛内外宾客之用。蒋介石和夫人的生活起居,主要在二楼,卧房、书房、饭厅和夫人的画室,仍然维持着当时的摆设。士林官邸不仅是第一家庭的住所,也是重要的社交场所,1953年,美国副总统尼克森夫妇访台就住在这里。

台北市府文化局二科科长邓文宗表示,占地约1320平方米的正房,目前仅开放一楼。二楼由于物品多,再加上参观空间动线较难规划,暂不开放。

阳明山草山行馆

1949年12月底,蒋介石刚到台湾,住的是阳明山草山行馆。草山行馆原本是为了接待日本皇室太子裕仁太子所建,他离台后,草山行馆一度被当成日籍名流聚会的温泉别墅,随着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惨败、国民党来台,草山行馆的身份也由太子宾馆转变为台湾第一个官邸。

草山行馆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湖底路,阳明山公园第一停车场旁,占地大约1820平方米,为1920年代的典型日式建筑,2003年开放参观时建筑仍保持当时的格局。然而2007年4月7日凌晨,“草山行馆”莫名起火,不到1个小时被焚一空,仅部分砖石构造留存。所幸在大火前,已两度整修过的草山行馆基本的设计图书数据齐备,而负责修复的建筑师为力求重现草山行馆建筑本体的空间氛围与历史意象,还特别亲赴国民党中央党部调阅史料照片,透过昔时蒋介石在行馆的老照片作为呈现空间形貌的依据,也参考附近同时期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所以修复后的草山行馆还是值得期待的。

阿里山“蒋公行馆”

自阳明山草山行馆疑遭人纵火后,位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的“蒋公行馆”管理者也不敢大意,忙不迭地加强安检和管制,毕竟这栋全木造的建筑极具历史价值。这里的“蒋公行馆”兴建于1920年,是当时日本皇族与高阶官员到阿里山游览时的居住行馆,1945年由林务局前身山林管理所接收后改称为“阿里山贵宾馆”,蒋介石曾于1949年、1951年、1956年三度在此居住。阿里山“蒋公行馆”占地约600平方米,是珍贵的台湾红桧木建筑。所有板柱都以木榫固定,不用铆钉,中西合璧的平房造型宏伟大方,四周庭园清幽典雅。由于建筑古色古香,加上遍值樱花和一叶兰,成为阿里山区最热门的观光景点。

阿里山的“蒋公行馆”,内部的玄关、廊道、会议室、会客室、寝室、幕僚休息室、侍卫休息室、厨房及浴室等,内部家具、设施多为当年留下并依当时状况配置,每天都有专人打扫。2004年整修后,固定每周三开放供民众参观,平时20人团体以上,也可以团体预约导览。 慈湖陵寝

慈湖俗称牛角楠埤、埤尾,为蒋介石生前钟爱的休闲处,因蒋介石奉厝(奉厝与浮厝、停厝相同,是指暂时安置灵柩,没有正式下葬。)于此而闻名,人们可以进入慈湖陵寝瞻仰其仪容。慈湖位于桃园县大溪镇,是一座人工水库,分前后两湖,前湖较大,后湖略小,壮若新月。因景色幽雅,与蒋介石老家——浙江奉化县溪口镇的景色很相似,蒋介石为追思慈母王太夫人,故在此建别墅,并将此地更名为慈湖。相传慈湖尽得地利龙穴之上乘,风水特好。

进入慈湖陵寝,一切都装扮的肃穆沉寂。陵寝园区门楼是黑色的,连湖中荡漾的天鹅也是不太常见的黑天鹅。蒋介石的灵柩停放在慈湖深处的山坳中,这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仅一层。门口有卫兵把守,蒋介石的遗像和一个巨大的由黑色大理石包裹的灵柩位于正厅。据了解,蒋介石临终有遗言,死后不得入土,要运回宁波老家去与母亲同葬。台湾坊间有传言,正因为蒋家父子死后都不入土,因此而大大破坏了蒋家的风水,结果弄得蒋家的儿孙辈男人都走的差不多了。

大溪陵寝

大溪陵寝是蒋经国的陵寝,同位于大溪镇福安里,与慈湖陵寝相距不远,大约十分钟的车程。大溪陵寝原为头寮宾馆,也是一个四合院落,只是规模和装饰要比蒋介石的陵寝简单许多,陵寝四周植有龙柏、梅树、山茶,气氛宁静安详。门口也站着两名身穿礼服的卫兵。陵寝的布局与蒋介石的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蒋经国原先在总统府的办公室原原本本的搬到了这里,在一边的厢房里布置出来,据说所有的物品均为原物。

蒋经国的灵柩奉厝在正厅,一如其父,也是用黑色大理石包裹,只是灵柩边多了一个小小的方形灵柩,据了解那是他的俄国夫人蒋方良的骨灰盒。蒋经国逝世于1988年1月13日,蒋方良夫人逝世于2004年12月15日。在这15年间,两人的三个儿子也都先后离世,最后只留下一群寡妇,为婆婆送葬。这也许是蒋介石和蒋经国所没有想到的。据悉,蒋方良最后是一个人独居七海官邸,靠政府的救济金生活,穷得都没有钱出门走走。但是她会讲宁波话,一直觉得丈夫依然在人世间活着。据了解,台湾人对于蒋经国的敬重,似乎大于蒋介石。每每谈起这父子俩,人们总是说起蒋经国平易近人,开放民主的故事。2010年1月13日是蒋经国逝世22周年纪念日,曾担任蒋经国英文秘书的马英九专程赴大溪陵寝谒灵。

角板山及角板山公园

角板山位于北横公路入口复兴村内,海拔高度大约640米,光绪年间台湾巡府刘铭传行经此地,见当地的地形地貌如角板,故取名为角板山。此地气候温和,群峰罗列,景色脱俗绝美,有“台湾庐山”之美名,据悉当年拓宽大溪至复兴之间的北横公路工程,就是由于蒋介石欣赏复兴乡角板山风景而提出。

角板山西南侧辟有角板山公园,又名复兴公园,公园内古木参天,入园即可看到当年蒋介石与夫人手植的两棵合抱榕树。园内还种植很多梅树,春天一到,梅花盛开,一片红粉黛绿,非常动人;梅林的后方是“蒋公行馆”,不幸于民国81年遭大火焚毁,至为可惜。不过在公园的内部有角板山总统宾馆开放参观,宾馆内有一条神秘的隧道是当年山洞中的作战指挥所,开放供参观,喜欢冒险的民众不妨前去一游。

角板山公园旁的“梅台思亲亭”也非常闻名,曾是蒋介石生前最爱逗留的地方。由梅台思亲亭眺望大汉溪河床对岸,景色最像蒋介石故乡的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于是被取名为“溪口台地”。行馆左侧花园有石阶可抵大汉溪畔,并有吊桥连系对岸溪口台地,台地外观为四层台阶式的地形,四周峡谷高峰林立,由下溪畔的石阶远眺,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当年蒋经国先生曾伫足思念双亲,写下“梅台思亲”一书。

大溪中正公园

位于桃园县大溪老街附近,建于1909年,是一个充满历史风味的老公园。园内老树遮天,绿意盎然,居高览下,大溪天成的自然风光尽在眼前。公园尽头的大溪宾馆是蒋公的行馆之一,此处原是供练柔道、剑道之所,后才改为行馆,是蒋介石生前喜欢的行馆之一,此处还有超然亭及莲花池,闲来无事也不外乎是个放松心情腼怀故人的地方。

大溪镇莲座山观音寺

莲座山位于台湾桃园县大溪镇中正公园南方,为一独立山头,山高虽仅数十公尺,但因山峰秀丽,形似一朵莲花浮于水面,故名莲座山。清嘉庆3年(1797年),当地邑绅募捐建佛寺于山岩,奉祀观世音菩萨和十八罗汉金尊,乡人习称观音亭,现为三级古迹,建寺以来虽历经多次整修,但仍维持着200余年前的风貌与规模,成为珍贵的文化资产,蒋介石曾多次登临此山。沿着寺前的“百步云梯”步行上坡,攀抵寺殿即可眺望大汉溪及石门水库连绵的山水胜景,令人胸怀大开,寺前广场上老榕盘踞,更添幽幽古意。

石门水库

石门水库,是台湾主要水库之一,水源来自于大汉溪中游。位于桃园县大溪镇、龙潭乡、复兴乡,与新竹县关西镇之间,是台湾第一座多功能水库。石门水库于1956年7月开始兴建,于1964年6月完工,工程历经八年,参与建设人员七千余人,建设经费约达新台币32亿元。水库建设完毕之后,具有灌溉、发电、给水、防洪、观光等效益。石门水库兴建启用后,蒋介石非常喜爱石门水库风景。

纪念馆办公室工作计划篇(7)

2010年3月5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主办的主题为“世博建筑文化与当代设计理念――环保/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年会对世博建筑文化发展进行了总体性的回顾,全面解读了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在聚焦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创作理念的同时,现场感受世博会各国建筑文化特色。会议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张俊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主持本次年会。

与会嘉宾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原建设部设计司司长张钦楠,香港金裕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乾源,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总建筑师沈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东,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龚维敏,云南省设计院总建筑师徐锋,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崔彤等。

每年一次的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学术年会在业界人气始终很高,这与组织者的细心策划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本次年会,组织工作格外艰巨,从人员组织到交通调配,从会场选址到交流内容策划,从世博园参观申报到宣传册制作,无不融入了组织者的心血和努力。

年会上,嘉宾围绕主题,分别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演讲,交流气氛十分活跃。嘉宾发言主题如下:沈迪,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城市发展的意义――都市重建与修复;冷嘉伟,世博会――作为推动城市建筑进步的媒介;汪孝安,面向未来――世博文化中心:曾群,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策略;黄秋平――绿色建筑设计新思维――世博轴阳光谷与其绿色概念;付海聪,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高新技术与传统有效方法相结合;倪阳,中国馆――不仅是一个建筑;顾英,生命的创意――浅谈英国馆设计;张旭,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栗铁,适应不同需求的绿色建筑设计探索等。详细报道见2010年第五期。

林 娜

走向中国新建筑――“本土设计”建筑学术研讨会召开

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大师跨入中国大门,纷纷取得了许多重大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权,中国建筑师在学习他们国际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同时,也陷入了对中国现代建筑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困惑如何让建筑打上中国的文化烙印?如何让建筑有机地适应环境?如何让建筑因地制宜?面对多元化建筑设计共存的今天,对“本土设计”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望2009年2月27日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召开的“回归建筑创作的客观立场――建筑中国六十年繁荣创作历程剖析”的建筑师茶座,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懂就已经对“本土设计”进行了详尽地探讨与思考,由他所著的《本土设计》一书,旨在通过对世界上的建筑大师的作品进行解读,并呼吁大家开始思考属于中国的建筑设计应该是怎样的?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应该怎样走下去?2010年3月27日,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中心承办的”走向中国新建筑――‘本土设计’建筑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会议楼第七会议室举行,再一次将“本土设计”这一话题带入了大众视野。崔大师作为本次论坛的主旨嘉宾,并邀请了朱小地、庄惟敏、周恺,刘克成、齐欣、崔彤、刘家琨,王辉等30余位中国著名建筑师、学者专家及评论家出席,会场气氛活跃,是言简意赅的分组互动式对话。每组围绕一个分主题展开讨论,每组4至6位嘉宾分别就“何为本土设计”、“本土设计的使命”、“本土与原创”、“本土与文化、艺术的关联性”展开讨论。来宾们各抒己见,根据中国目前的建筑现状,结合自己的设计作品,试图找出一条适合今后中国建筑发展的道路,力求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有所裨益。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吸引了众多北京及天津本地的建筑师和天津多所大学的建筑学师生与会,不少听众席地而坐,聆听名家讲座,领略大师风采。“建筑大师崔在天津大学作品展的开幕式”同期举办,这也是“崔作品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本刊派出记者参加论坛报道。(详细报道见2010年第六期)

BODA与BIAD共商奥运城市长远发展

3月23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副院长张宇,国际工作室主任董灏,《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一行在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BODA)别有韵味的二层小楼里与张明秘书长等人就奥运城市的长远发展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今年即将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展开了合作协商与讨论。对于北京院领导下的国际工作室和《建筑创作》杂志社对促进奥运城市之间交流和宣传奥运文化做出的贡献,张明秘书长表示印象极为深刻,不仅在奥运前更在奥运后持续地开展了论坛和交流活动,在奥运图书出版方面不仅做到了点子上,而且做得很有品味。她说BIAD很有激情,更愿意去钻研,在关注建筑的同时关注全社会。

2010年奥促会将举办首届体育文化节和奥运城市联盟峰会等众多活动,BIAD也将在未来几年中将“超越奥运的城市”系列论坛持续在世界范围开展下去。BIAD与BODA的首次会谈十分成功,双方拥有共同的愿望,在建设项目、文化活动及媒体宣传领域将搭建信息共享的平台,携手合作。

郑恬辛

福州新图书馆公示候选方案

3月19日,福州市政府公示福建新图书馆候选方案,并公布将该项目确定为今年福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福州图书馆力争今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工程总投资约6.1亿元,建筑面积达4万m2。

新福州图书馆选址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区内、省广电中心西侧,用地28亩。福州市向全国6家知名建筑设计单位征集了设计方案,并经国内知名专家评审,确定前两名方案作为候选方案。

方案一为“榕城书房”。试图营造出“榕城书房”全民共享的氛围。从底层透空的柱廊向上渐变为精巧的窗子,以利于书籍保护和建筑节能。形体的虚

实布局契合福州“三山一轴”的古城空间秩序。基地轮廓为南窄北宽的倒梯形,建筑的南立面下小上大,以获取更多闽江景观,而北立面下大上小,为北面的商务区留出视线通道。图书馆分为平台上的藏阅合一区和平台下的公共活动区。

方案二为“重纸千帆,书意不尽”。建筑以书页的洁白为主调,以向上扬起的线条为主构,以飘逸而浪漫的动势展开于城市CBD5大的市民平台之上。设计通过平台上面向闽江的宽大台阶、底层的树阴检录内庭,二层的阳光榕树大厅等多元的开放空间,为民众带来景色优美的公众活动场所。 (本刊)

天津将投资51亿元建“英式风情区”

天津投资建设泰安道“英式风情区”一期建设规划,根据规划,风情区四至范围分别为:东至台儿庄路,南至泰安道、解放北路、彰德道、大沽北路、曲阜道,西至浙江路、安徽路,北至烟台道、大沽北路、太原道、解放北路,保定道,规划总用地16.29ha,总建设面积29万m2,计划投资人民币51亿元。天津市政府表示,意式、英式风情区都只是天津历史建筑开发性保护的一部分。按规划,天津别具异国风情的“德式风情区”、 “法式风情区”也有望年内建成。

泰安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是天津最早的租界――英租界的核心区。这条全长930m的道路内,保存了不少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其中国家级、市级法定保护风貌建筑15处,以及各种风貌建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城市建筑是传播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天津近年充分挖掘历史风貌建筑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为了使现有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得到更好地保护开发,政府投资建设泰安道“英式风情区”的计划,力争使之成为一个以英式建筑风格为主,功能完善的特色旅游商务街区。建设规划要求,“英式风情区”内原貌建筑,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使用环保材料重新喷涂,还原建筑偏红色的外立面。同时,还将加装LED环保灯具进行照射,渲染街区内的英伦风情。

泰安道英式风情区一期工程一、二号院的主体风貌建筑――皇宫饭店,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原址,已正式开工建设。风情区主体的五大特色院落和三大功能板块将陆续建成,建成后的泰安道英式风情区,将成为天津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

根据规划,泰安道以解放北园为中心,以院落为基本单元组织公共空间,形成围绕开放空间组成的五大院落体系:一号院皇宫饭店和二号院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原址作为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三号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所在地,四号院英国工部局旧址以及五号院开滦矿务局大楼也将在后续的二三期工程中相继完工。其中以一、四号院为主体形成酒店综合区,以二、五号院为主体形成商务商业区,以三号院为主体形成高档住宅区等特色板块。

(本刊)

绿色低碳建筑晨在杭州召开

3月18日,以“节能建筑。绿色低碳”为主题的建筑展在杭州正式开展。展会期间,还将举办“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及产业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主题报告会,技术合作互动交流会及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等系列活动,此外还展出了的参加“中国节能杯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130多件大学生节能产品优秀设计作品。该建筑展于3月20日结束。

(本刊)

2010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已确定

嵩山历史建筑群是国务院确定的2010年我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还有最早的天文观测建筑观星台等。同时,嵩阳书院是中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相当于当代的清华大学,它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经过多年努力,嵩山历史建筑群文物保护,维修和环境整治工程基本完成。2009年6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原名嵩山历史建筑群)的文化遗产价值被广泛认可,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其作为补充材料推荐列入项目,将在2010年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进行审议。

(本刊)

房山将建首个工业化住宅组团

万科将在房山长阳镇建造国内首个工业化住宅组团,其目标是绿色建筑三星标准低碳示范区。该项目有多个小组团,每个小组团的面积大约是10万m2。考虑到目标客户是自住群体,这里将引进优良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同时建设16万m2的商业配套。

CSD即中央休闲购物区,是非城市中心的人气聚集区,“多中心发展”的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房山区副区长李江表示,以华北最大的奥特莱斯为经济引擎,以户外体育产业,会展经济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力,以特色旅游产业为休闲服务主体,是房山CSD十年发展计划的总体构想。

(本刊)

北京将出台首部建筑使用安全法规

3月19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了《北京市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房屋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和义务,并且首次规定相关部门有权入户检查擅改承重墙等行为。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北京拟出台的第一个有关城镇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综合治理的规范性文件。

《办法》规定,房屋建筑使用人改变房屋用途,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违法存放易燃易爆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物品,堵塞疏散通道,损坏消防设施,擅自拆改燃气、供暖,供电、通讯线路等设施设备等行为被明令禁止。

在房屋的安全评估和鉴定方面,《办法》规定,大型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房屋建筑,应当每5年进行一次评估,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仍继续使用的,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估,擅自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则必须进行安全鉴定。

(本刊)

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将于11月正式开幕

“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6日正式展开,各馆正纷纷筹建当中,四个馆场也准备以最惊艳的姿态登场展现,台湾“花卉园艺实力”、“文化艺术特色”,“环境生态关怀”及“高新技术成就”四大特点,耗资11亿元打造“新生三馆”,本次博览会也将是台湾近代以来最大的一次活动。

“花博会”共有14座展馆,新生公园的新生三馆是新建的永久性展馆。由作品曾获绿建筑标章的张清华建筑师设计,以绿化、节能减碳为目标,更大量使用再生能源。

位于新生公园区的梦想馆、未来馆及生活馆,首度曝光的“新生三馆”是一体设计的绿建物,以“自然与人类兼容并绪”为最大建筑特色,运用替代能源,保留基地老树等理念,是台湾难能可贵的绿建筑。

“新生三馆”融入多项最新建筑工法,如温室屋顶采用与北京奥赛游泳场馆“水立方”相同的ETFE薄膜披覆材料及LOW-E玻璃等节能隔热材料,能增加建物采光面,自然光可通过,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紫外线,能阻隔大部分的辐射热,并藉由大面积的太阳能光电板利用太阳能发电,是当前全台北市最大的再生能源装置。未来馆顶部铺设的太阳能板所产生的电,预计每天平均可提供管内2.5-3小时的电力使用,一天可节省285度电。另外,“新生三馆”也使用高透水砖搜集雨水,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减少自来水使用,可省水6成以上,让参观民众亲眼看到再生能源的妙用。

“新生三馆”善用绿色植被,不仅屋顶上有绿色植栽,墙面也进行绿化,预估可减低室内温度4-6度,并在屋顶设计通风口,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再加上智慧型温控系统,搭配地冷、喷雾、水墙、天窗达到辅助降温、节能减碳的效果。

“新生三馆”的节能减碳设计,已取得台湾钻石级绿建筑证书,完工后将申请绿建筑标章。

(本刊)

亚热带绿色建筑联盟成立大会将于10月召开

为了探讨也热带地区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推动亚热带亚热带地区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主题为“自然通风・遮阳・立体绿化”的亚热带绿色建筑联盟成立大会将于10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会期两天。届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越南、韩国、菲律宾,泰国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建筑机构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将出席会议。

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已于2010年1月30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了亚热带地区绿色建筑联盟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会议。经过充分的讨论,会议形成了组织召开“亚热带地区绿色建筑联盟成立大会初步方案”。

(本刊)

马达思班,家琨建筑,都市实践十周年联晨在京开幕

2010年3月20日,由《建筑师》杂志主办,马达思班、都市实践、家琨设计工作室参展的“东西南北中――十年的三个民间叙事”创作回顾展在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46号开幕,该展览将延续至4月18日结束。

这三支民间设计力量,在1999-2009变革的中国当代建筑史上留下了特殊的印痕,三家事务所的空间位置正好处于东西南北中,这十年的时间共同构成了宏大的框架,虽然没有那么史诗化,也还是有相当的气魄。

开幕式前,举办了马达思班、都市实践、家琨设计工作室十年创作研讨会,主题为“另一个,同一个”。三家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亲临对话现场,对于个人而言,这十年可能是一段伴随着五味杂陈的不短生命历程,对于一家事务所来说恐怕同样如此。因此,在这一重要节点,把它放到一个大时代历史背景中去,回顾自身发展史,不仅对事务所的亲历者,而且对旁观者来说,都是体会不同、收获不同,但作为同样经历中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人来说,会有一份相同的记忆和“成长的烦恼”。

一 成功的三个秘密

马达思班的马清运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十年的发展心得,并将其总结为6个“P”:实践、立场、创造争端、投射目标、问题、生产观。同时,马清运为年轻建筑师们非常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提供了成功的三个秘密。

第一,不要把自己当作者,不要刻意要求自己作品的原真性。无论是发明一项技术,还是自己动手去盖一座建筑,其中的任何东西都是不存在原真性的,因为这些都是群体性工作,在群体性工作现象中,是不存在原真性的,所以过去在学校中受到的设计原真性的教育是错误的。第二,要做人,不能做文人。任何一个建筑作品都是一个公共资源和公共意识的共同体,而建筑师的角色应该是人。除了将被人的意图清楚的表达出来之外,还应该是双重人。第三,要有自娱,不要太艰苦、太累。国家需要大家健康工作五十年,因此需要在工作中保持一种快乐的状态,没有这种娱乐精神是很难做好事情的,也不能太辛苦太累,应该是一种轻松的、愉悦的状态工作。

二 都市三剑客“血拼”的十年

URBANUS都市实践的刘晓都与大家分享了“都市三剑客”在过去的十年间的“血拼”经历,与马达思班的体验不同,他们的介绍更加注重其作品本身与其背后的故事。三个相同学习经历的人走到了一起,共同创办了URBANUS都市实践,并在随后的十年中,浴血奋战,始终不变的坚持着他们最初的理想:“都市实践源于拉丁文的‘城市’,它表述了事务所的设计主旨在于从广阔的城市视角和特定的城市体验中解读建筑的内涵。都市实践努力继承现代主义先驱的理想,认为建筑是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主动力。因此,建筑师应超越其传统的角色,站在社会进步的前列,力图为新世纪建筑和城市所面临的新问题提供新的解决办法。”

这个团队最大的特点就是合作,也正是由于三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使之在众多事务所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了成功。建筑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URBANUS都市实践从2000年在一处住宅中仅有几个办公人员,2001年搬进一个破旧的办公楼,2003年10几个人在一个厂房中办公,直到今天拥有如此的规模与影响力,与三个台伙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从城市的角度进行设计的华侨城,还是备受世界瞩目的土楼,都说明了他们选择了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为之努力奋斗,因此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优秀建筑作品,凭借他们的力量无声的推动者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三 “土鳖”的玉米策略

刘家琨发言的主题是“穿越现实”,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建筑行业,在放弃之后又重新开始建筑设计。他说:“我不是半路出家,我是半路回家。”在发言中他给大家传递了他的“土鳖的玉米策略”。玉米的生存策略就是位居中央,向上能接受阳光,向下能汲取大地营养。他生活的地方是成都,恰恰处于中国的玉米阶段,既有利于贴近中国更广泛的现实,也不容易在都市流行注意的幻觉中迷失。因此,“立足当下,此时此地,因地制宜,直面现实”是刘家琨信奉的理念。在众多建筑师中,他走的是低技策略路线,在对建筑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后,作出更多、更好的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建筑。他认为建筑是被动式的推动过程,马清运靠的是社会能量,都市实践靠的是理

想,而他自己则靠的是个人存在感。

四 旁观者的独到见解

香港大学的朱涛认为,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周年”,意味着人们越来越有历史意识了。两大叙事观包括文化象征主义和经济理性主义,建筑不是工艺美术,是一种材料与城市历史的结合,应该立足于与城市环境相融合。

中山大学的冯原从“颜色、资本与建筑的文化转向角度”对中国先锋建筑的十年进行评述,将其总结为几个小标题解释的框架,作为文化表征的建筑;共享的背景,建筑作为一个共享的背景,从建筑民族主义到市场修正主义,颜色与资本,中国建筑的两种类型;作为表象的先锋,双重拒绝后的姿态;作为价值共同体的先锋,中断的现代性之路与新的实验;主客二元性,自我他者与建筑的文化转向;作为文化事件的建筑生产,国家大剧院和世博会中国馆:话语产生与价值的评判:单色与混合色,文化转向中的民族立场与全球化;逐利与冒险,文化转向中的资本变异:作为象征成生的建筑,表征体系的结构,争夺与未来。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金秋野认为,面对现实,我们何妨沉重一点。他从5个角度分析了三家事务所的状态。从西方文化和流行建筑语言角度看,刘家琨、都市实践和马达思班的关键词分别是替代品、没有原创、不对等。而在中国性,现代性的看法中,分别是现实感问题、现状|具体问题、新能量|不继承。建筑师的形式语言方面,分别是抵触盗版标准,原型|聚焦,西方|根本困境。三家事务所具有其独特的设计哲学和生存策略,分别是低技策略|处理现实、城市介入|城市填空、历史断裂|商业精神。就历史地位、文化责任问题,可以总结为宣召当代时代的言说体系、制造中国|创造文化、激发能量|建立秩序。最后总结了几点他的体会,首先,中国建筑师没有自己的语言,其次,现在性不在中国,中国城市的活力,来自民间的智慧对西方模式的非批判性模仿,第三,将中国现实解释为中国性的设计策略是见招拆招式的权益之计;第四,中国性存在于现实中,也存在于历史中,同事存在于只是传统和民间智慧中;第五,为了自立于西方形式语言之外,仅关注现实、民间素材是不够的,必须同时从历史,知识素材中寻求深层动力|第六,心安理得使用别的语言来描述我们的现实没有出路,建筑师不妨更“沉重”一点。

五 小总结看出大道理

清华大学的周榕形象地对三家事务所进行了总结,虽略带调侃,但却也现实真切。他说,马清运是穿斗蓬的人,世界需要他来拯救;都市实践是穿西装的人,他们是社会主流和标准的代言人;穿大褂的是刘家琨,存在于主流之外,追求自己的舒适创作境界。

马清运是先知,谈未来、谈细想、谈愉悦,给青年建筑师们点燃希望:都市实践是将军,真真切切的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的勇士:刘嘉琨可以说是巫师,人人说他是危险分子,时不时的能做出稀奇古怪配方改变世界的巫师。

都市实践是好孩子,听政府、听社会的话;刘嘉琨是坏孩子,市场顽皮捣蛋;最好的孩子是马清运,不需要大人管,就可以自己玩,而且很开心。

都市实践是好舞伴,刘嘉琨是坏舞伴,马清运不会跳舞,但他又能带着身边的人一起以自己的方式愉快的起舞。

是穿斗蓬的人也好,是坏孩子也好,是愉悦的编舞者也好,是将军也好,无论如何,马达思班、都市实践、家琨事务所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坚定的走了下去。

六 “东西南北中――十年的三个民闻叙事”创作回顾晨开幕

20日晚7时,“东西南北中――十年的三个民间叙事”创作回顾展正式开幕。展览内容以简洁而不失基本内容和判断的历史大叙事为背景,各家十年各选取十个作品,并对之进行饶有趣味的分析和细读。同时,各家还提供了设计项目的草图、施工图,材料选择过程,细部节点大样、设计过程纪录档案等,为观者勾勒了一幅既创造时代,又被时代所裹挟的十年中国当代建筑史的清晰图景。

展览不是宏大事件的叙述,而是日常工作的记录。展览的呈现没有明确的宣言,但它允许不同的解读,尤其是意外的解读。它甚至不吸引任何阅读,只是把历史束之高阁,放在展架上,但始终有一天变成解读当今历史的注脚。

从十年间层出不穷的事务所中脱颖而出,他们的存在见证了中国先锋建筑十年的发展,他们的经历也成为了青年建筑师们关注的焦点。十年的总结,给我们带来的是经验,是信念,是希望……

林 娜

孟建民建筑研究所正式成立

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传媒奖评委、《建筑学报》、 《建筑师》编辑委员会委员孟建民,担任主持建筑师的孟建民建筑研究所日前在深圳正式宣告成立。

孟建民建筑研究所是为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直属设计部所,也是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建筑研究所,是一个坚持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机构,其设计范围包括文化建筑、办公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体育建筑,商业建筑以及城市设计。目前该研究所下设创作中心、研究中心和孟建民工作室三个部门,共有员工近60人。

孟建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他本人一直热衷于建筑设计,2009年底从行政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成立建研所,集中精力进行建筑创作与学术研究。目前已建成的作品有合肥政务中心,深港西部通道,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深圳梅林季度教堂等,已出版《失重》一书,在建作品有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创新成果展示馆,南京高楼门基督教堂、深圳滨海医院等,2010上海世博会雕塑园作品“天盒”也将与近期与大家见面。

3月17日研究所成立当日,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及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孟建民作品研讨会”举行,陈世民、吴家骅、汤桦、孙振华、刘晓都,饶小军、孙一民、毛晓冰、冼剑雄,张宝贵、王晓东、王启文、陈亮,赵磊等出席这一讨论会。

(孟建民建筑研究所)

“城市,居民,灯光”创意风暴在北京召开

3月24日“城市,居民、灯光”创意风暴在北京召开,该活动由飞利浦照明与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主办。

早在20世纪90年代,飞利浦就率先推行了一系列研究,在世界各地聚集了当地的创意领袖,包括市政管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照明设计师,为他们天马行空的思想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并逐渐地形成了City,People,Light(城市・居民・灯光,简称CPL)的整套理念和方法论。管理巨无霸,形象城市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和谐都市是其中三大主题。

2009年飞利浦City,PeopIe,uqht(城市・居民・灯光,简称CPL)理念登陆中国,并在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各个不同的城市举办高峰论坛,与

各地专家探讨当地的城市样本和发展脉络,探寻不同的城市照明问题和需求,以照明构建中国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蓝图。2010年,飞利浦照明将在更多城市通过举办创意风暴活动,汇聚各地顶尖城市规划者的智慧火花,将CPL理念深入推广,为中国城市建设廓清未来发展脉络。

主题一:管理巨无霸。在未来城市中,先进的照明理念与技术,将满足全世界城市的快速扩张过程中所有基本需求和功能。同时,未来城市的照明应该尽可能追求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通过和谐的光保护城市环境。

主题二:形象城市。城市个性将得到充分舒展,灯光下的城市历史与记忆也将得到完整呈现。进入21世纪后,城市间的资源、人力竞争将变得日趋激烈,富有张力的都市夜景将成为城市品牌的最好名片。

主题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都市。城市应以人为本,追求可持续发展。照明在满足人们的居住,工作、健康和安全的基本功能的同时,要创造更多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融汇沟通的场所,还需要给城市住民带来归属感和自豪感。

(本刊)

看得见风景的大厦

家具品牌Vitra的园区一直被认为是个建筑博物馆,那里有很多大师的作品:Frank Ghery,Zaha Hadldl AlvaroSiza。Tadao Ando,Jean Pruv6,NicholasG rimshaw,Buckminster FuIler等。最近的新成员是VitraHaus展馆,它是德国Well am Rhein Vitra园区新建的展室,由瑞士知名建筑师二人组Herzog&de Meuron设计。VitraHaus的设计概念包含了两个一直出现在Herzog&deMeu ron作品中的主题:原型房子和堆积体量。以“堆叠”,“挤出”,“压缩”工业化生产般的手法来处理住宅的复杂空间使用。在Well am Rhein的这个项目中,这个概念更强烈地回到了ur-house(原型屋)的主题,而且这个5层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示为家庭设计的家具和器物。

VitraHaus展馆长187英尺,宽177英尺,高69.8英尺,外墙涂上了炭色的Stucco涂料,使得这个结构和大地更亲切些。一片木地板区域标识出中心的开放区域,围绕它的是5个功能区域:会议区,椅子的展示区,Vitra设计博物馆商店,带接待室和盥洗室的前厅,以及一间咖啡厅。参观者可以坐电梯直达4楼,从那里开始回转向下一路参观。当走出电梯时,透过房间北端的玻璃窗,可以看到Tullinqer山壮美的景色。当参观者在房子里面活动时,他们会感觉到空间的丰富和随意,而实际上,这些方位都是根据周边的景色来确定的。

(本刊)

怡人的小酒馆

位于奥地利小镇Mellau上的Metzgerstoble小酒吧是由Dl BernardoBader Architects所设计的,位于镇上主要的道路与河流之间,一边面对河景,另一边是街景。整间建筑都是尺寸不等的木板建成,打破了一般单调的木造建筑成见,面河的一边以大片玻璃窗让客人可以欣赏河景,而入口则是大面积的开口,彷佛在欢迎所有人的光临。

(视觉中国网)

定时断电插座

人们经常在睡觉的时候给手机充电,但却无法半夜爬起来拔掉电源,不仅浪费能源同时对手机电池造成很大伤害。这种仅能持续一段时间使用的情况,也在其它一些电器上出现,然而我们并不能时刻注意那么周全。设计师Donqwon Joo和Jieun Choi聪明地将倒计时时钟的概念应用到了插座上,就像电风扇上面的倒计时旋钮一样,只要旋转到你设定的时间刻度,时间一到,插座自动就会断电,对电器起到有效保护。 (本刊)

好眠睡袋8elk'Bag

来自智利的设计师Rodrigo AlonsoSchramm(罗德里戈阿隆索施拉姆),自己是一个户外运动的狂热爱好者,却常常在徒步旅行中因为睡眠不好而饱受折磨。正是深切体会到Selk'ham这个坚强生活在极限环境下的土著群体的独特生存文化后,他便萌发了设计一个全新睡袋的想法,Selk'Bag就是他的得意之作。Rodrigo Alonso Schramm是一位享有盛名的艺术设计师,曾担任LuckyStrike、华纳兄弟,雷诺、索尼等诸多国际著名品牌的品牌形象设计师。

(视觉中国网)

马俺里竹垦,空气树将永驻上海

马德里案例馆推广周于3月8日~14日在位于上海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大厦的世博会展示中心内举行。开幕式上,上海世博局顾问王秀宝在开幕式上透露,世博会结束后马德里“竹屋”和“空气树”不会被拆除,将成为上海城市风景之一。

“竹屋”和“空气树”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竹屋”是马德里南部的一栋社会住宅,曾荣获建筑行业著名的“英国建筑师皇家学院大奖”;而“空气树”位于马德里生态大道上,在2007年赢得国际最重要的针对年轻设计师的大奖――“建筑回顾奖”。

马德里案例馆协调人伊格纳西奥・尼诺介绍,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马德里案例馆中开建的仿“竹屋”和“空气树”建筑,都根据上海的气候和环境进行了适当修改。

上海的“竹屋”分为4层,共7个展览空问,总面积近3000m2,包括一个商务中心,一个用于临时展览或会议的多功能厅、一家餐厅,一个商店、一个屋顶生态和技术花园以及功能区等。展示空间被布置成一个家庭的不同房间,带有家具等设施,并通过这些设施向公众传播关于马德里的信息。

“空气树”采用可回收材料建成,内部是一个直径12m的空间,周围由广场花园围绕,为参观世博会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息和放松的场所,并可以在这里欣赏到360度全景电影。

(林 娜)

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主体工程竣工

3月16日,随着正立面最后一根脚手架安全落地,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终于展露全貌,以其独特的“魔盒”造型迎接世博会的到来。

国家电网馆位于世博浦西园区,占地面积4000m2,它的外表是网格状肌理,粗细交错,虚实相间,寓意着电网与美好生活的艺术融合。展馆中央,巨大透明的“魔盒”腾空跃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作为整个展馆建筑的主体部分,白天,它呈现出光影流动的效果,将参观者带入电网新技术的畅想世界;夜晚,它被突然“点亮”,令人怦然心动间,星光迸射,在世博的夜空中耀眼生辉;参观者无论在展馆前、广场上,还是在远处的步行道上,都能看到它如烟花盛放般的美景,并切身感受到其中坚强而有力的脉动。

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了“低碳”和

“亲民”的设计理念,建筑的创新技术在国家电网馆得到充分运用。例如,在建筑耗能方面,展馆使用光导照明系统,将日光直接引入室内,为部分展区提供照明,节约馆内的电能供应:展馆采用“建筑自遮阳”、“增强型通风”、“水雾降温”等系统,让参观者在一个没有日晒、采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下轻松游览。

国家电网馆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地下一层将为园区和场馆供电,被誉为上海世博会“能量之心”的智能变电站,同时也是中国首个“智能电网示范区”。它将向参观者展现一个美轮美奂,变幻莫测的电力世界,让参观者近距离、多角度了解智能电网及其将创造的未来美好生活。

(世博网)

泰国馆即将试运行

以“泰国人: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泰国馆,目前建设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4月20日起将参加世博园区试运行。

泰国馆占地面积3117m2,将通过出色的建筑及艺术表现形式,勾勒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泰国。泰国馆的屋顶上有一个模拟的中泰友谊钟,象征着中泰建交35周年来的友好关系。展馆内分三个展区,将通过360度的水帘屏幕、高科技仿真技术等,展现千百年来泰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泰国馆内部的装饰设计运用了泰国传统图案和一系列鲜亮的色彩,例如红色,深红色和金色。这些图案和色彩为泰国馆内的每一个展厅创造出一种令人激动的氛围。配合展馆内出色的视听技术,参观者不仅将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享受,同时也将感受泰国崭新的一面。

世博会期间,泰国馆吉祥物“小阿泰”每天将以欢乐、友善的微笑,带领游行队伍穿梭于人群中以吸引注意,并邀请参观者体验泰国馆中精彩的视听展示。“小阿泰”的名字来自泰语的“自由”和“独立”,设计灵感来自泰国寺庙门前的守护神。“小阿泰”的皮肤是绿色的,代表富饶的泰国大地,椭圆形的大眼睛如同泰国人友好和善良的心灵窗口,自然纯真的微笑充满温馨和友善,手握的巨棒具有创造幸福、实现梦想的神奇威力。据悉,泰国馆的预算为2亿人民币,是泰国参与世博会以来投入最大的一次。

(世博网)

上海世博会捷克馆推广周开幕

3月17日,上海世博会捷克馆推广周在上海市淮海中路300号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开幕。以“文明的果实”为主题的捷克馆将在世博会上展示捷克的文化,科技发展趋势,以及诸多创新概念和创意元素,以此演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捷克馆位于世博园区C片区,占地面积2000m2。展馆外观为捷克首都布拉格旧城区风貌,由成千上万个硬橡胶制成的冰球构成,象征着捷克出色的冰球运动成绩。展馆既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历史城区,又结合21世纪城市设计,向世人呈现一个充满古典气质又生机勃勃的城市。门口的大“丝带”将参观者“带”进馆内,这段独特的“丝带”形建筑不仅外形迷人,还能为排队等候者挡风遮雨,躲避阳光暴晒。

进入捷克馆,参观者会发现一个多媒体展厅,轮番展示捷克的文化、艺术、设计等各方面内容。世博会期间,将有20余件富有捷克特色的艺术品与参观者见面,其中一项展品是扬,聂波姆斯基雕塑下的青铜浮雕,在布拉格展出时,每一天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当地市民和游客来抚摸以获得好运,这将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在捷克以外的地方欣赏并抚摸到它。

(世博网)

古根汉姆的新理念-从大厅滑下来

该圆形螺旋式建筑就是位于纽约的古根汉姆美术馆。美术馆中原是没有网子的,这张从古根汉姆最上层一直垂到1层的螺旋状的蹦极网,是建筑师JDS的设计方案。这是为庆祝古根汉姆美术馆50周年举办的“冥想空间”的一环,题目是用各种办法填埋美术馆的空间。不过若真的这样设置了,在最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体验之后,接踵而来的恐怕就是急救车和律师了。

(周有芒编译)

第10届最佳摩天大楼奖

2010年3月3日,第10届最佳摩天大楼安波利斯奖(Emporis Award forbest skvscraper)授予了美国纽约芝加哥的“阿库亚(Aqua)”。阿库亚高81层,是一栋酒店+住宅的综合建筑。

(周有芒)

名古屋车站新楼计划降低40米

日前JIR东海公司发表了“名古屋车站新楼” (临时名称)的建设计划。在2008年底的设想阶段曾决定在车站前建设高约260m的超高层大厦。现在根据写字楼的需求和考虑到企业盈利等因素,决定将高度缩减到约220m。新楼地上46层、地下6层。1层为长途汽车站,高度18层的低层建筑计划是商业设施。19~25层是酒店,26层以上为写字楼。外观设计上为了与附近的JR中央塔楼谐调,结构上与中央塔的2层和15层连接。

新楼计划于2016年度完工。在新楼的北侧,还有日本邮政集团的旧名古屋中央邮局的超高层再开发计划,规模为200m的41层建筑,日本邮政已经明确将竣工日期由2012年度延长到2013年度。

名古屋车站前有三座超高层的再开发计划。包括已有大厦在内,中部广场的高度最高,新楼高度排第3位。

(周有芒)

拯救马尔代夫海岛计划

据说由1200座岛屿组成的马尔代夫,可能会随着海面的不断上升而逐渐消失。因此,马尔代夫政府为了拯救马尔代夫的群岛,批准了该星形“飘浮设施”开发案。该方案由荷兰梦想性的建筑公司“荷兰港/荷兰水谷(DutchDocklands/Dutch Watervallev)”设计,该方案的重点是海岛像梯田一样层层高起,可以避免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该公司至今已经设计了很多水上住家。

(周有芒)

日本著名建筑杂志“新建筑”迎来创刊85周年

今年是创刊于1925年7月的日本建筑杂志“新建筑”创刊85周年,并且在今年夏天将迎来其创刊1000号。“新建筑”历经大正、昭和,平成几个朝代,始终坚持创刊时的出版理念,准确捕捉建筑界的情况,记录现代建筑的发展潮流。

1955年,在“新建筑”创刊30周年之际,该社创刊了英文版的新建筑“The Japan Architect”,以加强与国际建筑界的交流。该“JA”现已扩大到了世界120个国家的读者层,并于1991年变身为日英版的“季刊JA”。

由该社主办的“新建筑住宅设计竞赛”始于1960年,也就是该社35周年之际,在40周年时以创始人、已故的冈保五郎的个人财产为基金,设立了吉冈文库育英会,开始发放奖学金。

45周年之际创刊了姐妹杂志“a+u”,50周年时发行了“近代建筑史再考――虚构的崩溃”,开始了纪念

临时增刊号系列。

55周年时,发行了“日本现代建筑家系列”,60周年创刊了季刊“新建筑住宅特集”,也就是现在“新建筑住宅特集”杂志的前身。

65周年时发行了“建筑20世纪”,70周年发行了“现代建筑的轨迹”,75周年发行了”node”,80周年发行了“日本的建筑空间”。“新建筑”努力将反映时代、传承建筑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

今年该社又发行了中文版,首先是按不同题目进行再编。另外该社网站“新建筑net”传达着跨界信息,摸索信息化社会出版业的发展之路。

(周有芒)

爱尔兰都柏林大运河广场剧院

位于都柏林的大运河广场剧院和商业开发由世界一流的建筑事务所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其建筑造型大胆、充满活力、戏剧性的线条和色彩,毫无疑问建成后将成为爱尔兰首都的地标。剧院的表演场地有2000个座席,多功能的综合建筑包括一栋8层的商业楼和一座5星级的酒店和住宅。

里伯斯金(Libeskind)表示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社区、商业,零售、住宅和文化的组合,并使商业建筑与周围的零售,住宅和文化组合完美地融合,营造一个活跃的都市空间。尤其是大运河广场,也成为剧院的大厅、市民的舞台,同时也是观景平台,剧院屋顶的露台也可以欣赏到柏林的海港景色。

(许松华)

德国慕尼新酒店

在赢得海牙国际刑事法庭的设计一周后,schmidt haremer lassen建筑事务所(schmidt hammer lassenarchitects)又在建筑竞赛中胜出,赢得了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一座约40000m2的5星级酒店的设计,这也是他们在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在大型国际竞赛中第三次获胜。

酒店沿Leopoldstrabe北部,位于新开发的Schwabinger Tor地区,此次竞赛的目的就是将慕尼黑的建筑特色引入到这座新的、现代的城市中。schmidthammer lassen建筑事务所的理念源自于3个主题 对历史城区的拱门、拱顶和拱廊进行分析,街道和广场与总体规划的关系,强调人性化,对酒店客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慕尼黑以拱廊著称,并注重从公共广场通向更私人的城市空间,拱廊也创造了一个供人们坐在那里观察城市生活的半公共空间,设计师将这一建筑特色融八至酒店的首层。

(许松华)

印度斑加罗尔的最新规划

近期公布的由安迪,费希尔(AndyFisher)工作室设计的班加罗尔最新的城市扩建规划,成为了Patel Realty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份蓝图。这个占地50ha的发展计划包括环境战略,商业孵化器,商业设施,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及生活方式的需求。提供广泛的住宅开发项目,面向不同层次的市场。PatelRealty公司希望为当地提供一个新的生活、工作和成长的机会。

开发的进程将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进行,以确保建筑的可实施性,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社区和多元化的建筑。

总体规划围绕着一个中心地带,连接三个主要区域,并由一座湖泊和景观公园分隔。由于班加罗尔的水资源紧张,这座湖泊成为污水回收和公园浇灌的组成部分。如果获得成功,该项目将作为Patel Realtv公司未来开发的一种模式,并应用于印度和海外未来的城市开发中。

(许松华)

迪拜珍珠项目寻求国际资金

负责开发面积达2000万平方英尺的迪拜珍珠(Dubai Pearl)的开发商,目前宣布与新加坡苏富比国际地产公司(Singapore Sotheby's InternationaIRealty)合作,为这个奢华的项目获取26亿欧元的国际资金。开发商希望凭借苏富比公司跨越35个国家的地产网络,寻求到高端的投资者。

该项目从2008年初开始动工,建设全面的城市发展框架,包括供9000人居住的豪华公寓和空中楼阁,供12000人使用的商务中心,项目预计2013年建成。这是一座全天候生活方式的超级大都市建筑,包括一座2000座席的演艺中心、6座有知名品牌的五星级酒店,共1400问客房。这个全方位的综合城市规划将使这个项目成为一座“城中城:”。

(许松华)

德国最大的外科中心

乌尔姆医学院的外科门诊(中心)是该学校新校区发展规划中的下一个目标,新门诊将设有315个床位、15个手术室和约30000m2的办公区,这个外科中心也将成为德国巴登弗腾堡州(Baden Wurttemberg)最大的医疗中心。

外科中心坐落于Eselberg的山上,斯瓦比亚阿尔卑斯山脉的山麓,从旁边的公园到具有景观特色的落水洞和东边的图书馆,都被大片的森林和绿地环绕。设计包括两个主要结构:基础,与周围景色相连,成为当地地貌中的一个元素:悬浮的条形建筑,好似在空中漂浮。指状的建筑元素通过庭院嵌入基础,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台阶和落水洞,形成了空间元素的相互融合。

德国著名的建筑事务所KSP JurqenEngel Architekten在25个竞赛方案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一等奖。该项目预计2012年1月竣工。

(许松华)

2010年普利茨卡建筑奖授予日本奠筑师

2010年3月28日,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奖由美国凯悦基金会授予了日本庆应大学客座教授妹岛和世(53岁)与横滨国立大学准教授西泽立卫(44岁)。这是自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该奖以来日本建筑师的再次获奖。

2人一直携手合作,除了日本的市场以外,还在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荷兰及美国承接建筑项目。评审委员会的颁奖理由是“独特并感人的合作”。

2人在日本国内的作品“小笠原资料馆(长野县饭田市)”、“金泽21世纪美术馆(石川县)”获得了特别好评。颁奖仪式将于5月17日在纽约举行。此外,2人还曾于2004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

(周有芒)

弗兰克・盖里设计的艾森豪威尔国家纪念馆设计方案公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