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西风的话教案

西风的话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2 18:29:03

西风的话教案

篇(1)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材:人音版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五课《风景如画》之演唱《西风的话》

型:歌唱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到歌曲中所表现的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能够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对自然、对生活的赞美热爱之情。

二、知识与技能:能够将一字多音歌唱的连贯准确,通过感受旋律的进行能够

运用合适的力度变化对歌曲的情感进行表达。

三、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朗诵、启发等体会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秋天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及作者的对人和事的深切感怀。

通过聆听、问答、识读乐谱、画旋律线、模仿歌唱,

感受音乐旋律的进行、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体会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点:

完整歌唱声音优美有感情。

教学难点:

歌唱一字多音连贯追确,通过不同的力度变化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一段体抒情性儿童歌曲,歌曲是4/4拍,大调式。该曲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曲调典雅、抒情优美,歌词含蓄而富有诗意。全曲有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用了相同的节奏,歌曲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大跳音程,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歌曲运用了拟人手法,儿歌中西

风就像一位亲切慈祥的老爷爷,在向阔别了一年的孩子们问好,说着温暖,鼓励的话。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大家都知道西风在江南一带是“秋天”的同义词,每当西风刮起,金黄色的秋季就要到来了。现在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西风爷爷又来了,他看见长得变胖又变高的小朋友,亲切的问“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秋天啊就变成莲蓬”然后又幽默的告诉小朋友们“你们不要担心秋天里鲜花会变少,因为我会把树叶都染成鲜艳的红色”。歌曲被孩子们唱起来会倍感亲切。

学情分析:

这首唱起来倍感亲切的歌曲是一首特能抓住孩子心的速度较慢的歌曲,四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对季节特点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通过渲染歌曲的音画感,孩子们会展开自己的想象,有情有趣的进行歌唱。根据四年级孩子的识读简谱的能力,安排识读乐谱,既对音乐的旋律的进行有了感知,又能够深入歌曲的演唱情感。

教具准备:

钢琴、板述贴图、PPT、小型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组织

1.

师生问好

2.

导入课

【“导课”设计意图:

师: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总是带给人们无限的感怀与遐想,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廖辅叔先生,他喜欢孩子并教她们学习音乐,同时他又是一位的诗人,很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贯穿到文字里去表达和抒发,这是廖先生的一首很有名气的词作,这段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同学们感受一下,词作里抒发的是他对哪个季节的深切感怀?你都想象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幻灯一,背景音乐播放歌曲伴奏音乐,师配乐朗读歌词)

生:分析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词的意境,配乐朗读歌词。(引导孩子理解西风被拟人化)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作曲家,你在品读了廖先生的这首词作后,会为他创作怎样的旋律?(引导孩子从速度、情绪、力度等方面思考)

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师予以点评。

二、新授课

1.

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廖先生的一位师友——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为这首词作谱上了曲、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生:分享感受,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回答。

2.复听:感受歌曲有几个乐句

师:要求同学们体会并表达歌曲的节拍——4|4拍:强

次强

生:回答乐句

师:这四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节奏相同,拍击节奏。

3.

识读乐谱

(1)出示简谱,通过微视频帮孩子们一起温习柯尔文手势,通过柯尔文手势辅助识读乐谱的准确率。板述旋律线。

(2)师弹奏旋律,同学们视唱歌谱。

(3)用LU模唱歌曲旋律,用手势表达歌曲的旋律走向。

(4)用U模唱歌曲旋律

4.

学唱歌曲,指导同学们运用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轻柔、优美、连贯的歌唱。

(1)

师生接唱歌词。

(2)

男女生分角色唱。

(3)

男声齐唱、女声齐唱

(4)

全班齐唱

四、小结

【】

师:

篇(2)

假期重点整治有偿家教

据了解,在此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中,除了开展典型引领、集中培训、“教师形象”大讨论、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宣传推广师德师风典型等5项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外,还将在寒暑假期间长期重点开展有偿家教专项整治活动.假前学校要与每名教师签订承诺书,要成立专项整治监管小组,加强监督和查处.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力量,提倡举报注重影像证据,加大查处力度,举报一件查处一件,对经查属实的有偿家教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坚持全年开展教师谋取私利专项整治活动.公开监督举报电话、邮箱,随时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群众的监督,及时处理群众举报.对经教育仍不思悔改的教师,按照《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进行处理.

严禁教职工侵害、体罚学生

与此同时,莱西市还将在学生在校期间重点开展教职工侵害学生和体罚学生专项整治活动.不仅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省规40条等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通过会议、座谈、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引导教师端正心态,做到依法依规组织教育教学.而且要加强学生生命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比如监管男性教师做到“四不”:不单独在教室、办公室或宿舍辅导女生或与女生谈话;不把女生请到家里辅导功课或谈话;不在女生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登门辅导;不单独约女生外出谈话.

此外,加强排查预防.各学校做好具有侵害学生、体罚学生倾向的教职工的摸底排查工作,严处瞒报漏报,杜绝侵害学生、体罚学生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相关事件,将按照《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违反规定将严肃处理

为了将师德师风建设和专项整治活动落到实处,莱西市教体局已在今年4月至5月期间进行了动员学习,与各单位、镇办中心中学党总支与所属学校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每名教职工在《师德师风承诺书》上签字备案,就相关事项进行了约束.自6月以后至7月,将进入查摆剖析阶段,主要抓好教师自查对照、征求意见、学校自查三个环节.8月至11月为整改落实阶段,主要抓好整改方案制定、强化落实两个环节.针对征求意见、自我剖析中查摆出的问题,教师个人和学校要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建设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确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

各学校则成立师德师风监督委员会,聘请一定数量的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担任“师德师风监督员”,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尤其是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学校要将制定的整改措施和方案提交师德监督委员会,并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充分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教师个人的整改措施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篇(3)

关键词: 中西儿童教学 差异 比较研究

中西儿童文学有着迥异的历史演进历程。欧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发现并确定了童年的地位,十八世纪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又对儿童文学及儿童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在欧洲,产生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经典。中国的儿童文学起步较晚,但由于借鉴了西方的进步的儿童文学理论,其理论起点较高。然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种种原因,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成就并不是那么显著,作品的风貌也与西方儿童文学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此,诸多评论家撰文分析了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并深入探寻了个中原因。

中西儿童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方面的差别都是非常明显的,很多评论者在他们的文章中罗列了诸多区别。

在宏观方面,王黎君在《从典型文本看中西童话差异》[1]中指出,西方童话重娱乐和游戏精神,而中国童话则传承了“文以载道”的传统,说教气较重。同样指出这一弊端的,还有田华的《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2]。但他在该文中补充道,即使是在新时期出现的一些作品,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外传》,在天花乱坠的想象之外,也未能摆脱生硬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针对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杜隽在《中西方童话的相异性》[3]中的总结则更加全面。除上述区别之外,他还认为,西方童话中的环境被虚化,更具幻想性,也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宣扬。比较而言,汤锐的论述最为全面也更为深刻。他在《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4]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观点,即中国的儿童文学注重传统伦理的宣扬,而在西方儿童文学的精神空间中,道德评价与伦理启蒙往往并不重要,而侧重于鲜明的人本、哲学观念的表现;中国儿童文学注重群体意识及规范意识的灌输,而对于西方儿童文学来说,个体性的原则显然是占了上风的;在审美标准和美学风貌方面,中国儿童文学突出“和谐”与“平衡”的观念,而西方儿童文学则充满了个性解放的鲜明特色。

在微观方面,冯昀的《从狐狸形象到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5],从狐狸这一经典儿童文学形象着手,以小见大,得出了与王黎君类似的结论:西方的儿童文学标榜快乐原则,徜徉一种人文的精神;而中国的儿童文学则看重“载道”、“树人”的使命感和重视精神教化的功能。金莉莉的《一个童话叙事模式的中西比较――重读〈稻草人〉与〈快乐王子〉》[6]从叙述主体的叙述控制权的差异来表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童话教育功能的重视:《稻草人》的叙述主体显而易见,作者使用了全知视角,并且直接忽略了稻草人的叙述视角,控制力非常强;而《快乐王子》则不然。李红叶在《叶圣陶与安徒生――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7]中,通过中外两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比较,得出结论:安徒生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更多地是属于文体层面的影响,而非童话精神的渗透。孙大公的《大千世界 童心未泯――中外儿童文学中不同的动物观念管窥》[8],从中西不同的动物观出发,认为在西方童话中,动物与人始终保持着各自独立的个性,且两者的关系处于对等状态;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动物往往充当纯粹的配角或陪衬式的角色,两者处在依从关系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一些富有民主思想的价值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些反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作品。

在对中西儿童文学艺术面貌的差别进行原因探析时,评论者多数是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着手找出答案。而文化传统中,又侧重从宗教、神话、道德伦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杜隽指出,早熟的中国文化,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以家为本的传统,中国文化对功利性的强调,以及儒家“教重于乐”的观念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风貌,导致“五四”之前中国的童话作品寥寥无几。但同时他也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点,有的作品摆脱了一贯的说教风气,把教育与幻想结合在一起,还吸收进了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表现方法上,新时期童话中的幻想存在着放射型幻想和内倾情感体验型幻想两种类型。从这一角度进行探究的还有田华的《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9],陈虹的《中西童话中成长母题表现差异及其原因探析》[10],等等。

对于造成差异的原因,各个评论者的结论大同小异,其中王松鹤的《中西儿童文学不同的历史演进》[11]角度较新。在该文中,他从中西儿童文学各自的演进历程角度出发,解释了造成差异的原因:西方对儿童的发现很早,加上拥有诸多进步的儿童观,所以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而中国儿童文学的兴起却较之西方晚得多,儿童的精神世界被长久冷落,所以即使产生了儿童文学,也因封建传统积习较深而陷入创作困境。此外,朱自强的《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12]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儿童文学自发轫之始到新时期对西方(包括前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借鉴的历程及其创作的得失,并指出,中国内忧外患的沉重现实使得从西方引进的进步的儿童观得不到生长的土壤,“它(中国儿童文学)的悲剧命运起因于它的生不逢时的超前性”。这一观点突破了一味从传统文化积习中寻找根源的局限,指出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错位的另一原因,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不景气也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多数作者只论述了中西儿童的差异及其原因,但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少有人能予以解答。朱自强的《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13]便是例外。在该文中,他为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三驾马车”:以儿童哲学和儿童心理学为理论根基,以丰富的感性体验为先行,以切实的儿童读书状况为参照。这三点经验均是西方儿童文学理论得以发展的途径,且可行性较高。但在指出学习借鉴西方的同时,作者也清醒地告诫读者,中国儿童文学也要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否则,一味地照搬照抄西方理论,便是“东施效颦”,根本不能提升自身的水准。

但此种解决方案对西方童话采取的仍是仰视态度,仍侧重于学习和借鉴。王小浩的《中西童话的对话――评舒伟教授的〈中西童话研究〉》[14]提出,舒伟教授在《中西童话研究》中探寻了解决困境的另一出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源泉,以试图建立中西童话之间互相沟通与借鉴的平等对话关系。舒伟认为,许多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如《山海经》和《西游记》等都含有鲜明的童话因素,这些童话因素足以和世界任何童话作品相媲美。于是,他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指明了另一改革方向:“努力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善于吸收全世界的优秀营养。”以充分调动内因和外因的双向发展因素,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实现中国儿童文学的根本进步。

尽管探寻原因的角度各有不同,但上述论文的研究对象仍只局限于叙事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文学的其他体裁则关注很少。黄诗海、郑芷芳合著的《诗歌中的儿童世界――中西诗歌中儿童题材的对比研究》[15]就是例外。该文选取中西诗学的研究视角,作者认为,英诗以音为主,对词的磁性、结构、事态等都非常严谨,故描述的对象更加直观;而中诗主张天人合一,注重诗歌的“性灵”、“风骨”,注重表现其含蓄内敛的风格。此外,因作者所处社会背景和的不同,英诗中反映孩童苦难的作品往往以对宗教的信仰结尾,而中诗是现世的,因此慷慨悲歌与愤世嫉俗往往成为历代文人的常规心理及艺术理念。

对于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文学界多以叙事型体裁为依托进行比较研究,而忽视了对儿童诗歌、寓言、儿童小说等领域的关注。的确,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的一大重阵,也是为广大儿童读者喜爱的文体样式。但是,在诗歌、寓言、小说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因子,值得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王黎君.从典型文本看中西童话差异.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Vol 19,(2).

[2][9]田华.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杜隽.中西方童话的相异性.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Vol 21,(4).

[4]汤锐.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5]冯昀.从狐狸形象到中西儿童文学比较.安徽文学,2009,(11).

[6]金莉莉.一个童话叙事牧师的中西比较――重读《稻草人》与《快乐王子》.浙江学刊,2000,(3).

[7]李红叶.叶圣陶与安徒生――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中国文学研究,2002,(2).

[8]孙大公.大千世界 童心未泯――中外儿童文学中不同的动物观念管窥.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10]陈虹.中西童话中成长母题表现差异及其原因探析.江淮论坛,2008,(6).

[11]王松鹤.中西儿童文学不同的历史演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2).

[12][13]朱自强.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社会科学战线,1996,(1).

篇(4)

摘 要:西秦会馆以其殿宇巍峨、雄奇瑰丽、金碧辉煌、画栋雕梁的格韵和魅力屹立于自贡市中区龙峰山麓、釜溪河畔,它是自贡迄今为止保留的会馆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亦是中国会馆建筑中的精品。西秦会馆保留了大量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泥雕及碑文,尤以木雕、石雕水平最高。其木雕、石雕可谓巧夺天工,表现技巧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民俗民风、戏剧神话等。本文旨在浅析西秦会馆木雕、石雕的题材类别,以便深入学习。

关键词:西秦会馆;石雕;木雕;题材

自贡因盐设市,位于四川西南,地处巴蜀之间,素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的美誉而闻名遐迩。西秦会馆坐落于自贡市中区龙峰山麓、釜溪河畔,西秦会馆的兴建缘起于清雍正年间,由来自贡地区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籍商人以组建行帮组织“西秦大会”为名于雍正十年(1732年)买地合资修建会馆,以“炫耀郡邑”、“款叙乡情”、“共迎神庥”。西秦会馆于乾隆元年(1736年)动工兴建,历时十六载竣工落成。会馆主供关羽神位,亦名关帝庙,又称陕西庙。西秦会馆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整个建筑叠阁重檐、气派非凡。其装饰更极力铺陈:斗朱地描金,额枋彩绘艳丽,衬枋整雕而成,垂花镂刻精美,楼沿满布木雕,金碧相射,一派华贵之风。它融合了明清时期中国官式建筑的做法和巴蜀地区传统民间建筑风格特色,是一座研究清中、晚期社会生活、经济状况、宗教及民俗艺术的实物标本,亦是自贡迄今为止保留的会馆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是中国会馆建筑中的精品。

一、西秦会馆石雕、木雕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

西秦会馆保持了大量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泥雕及碑文,尤以木雕、石雕水平最高。这些刻绘精细、褶褶生辉的石雕、木雕装饰为西秦会馆增添了绚丽的光彩。西秦会馆的石雕、木雕作品可谓巧夺天工,表现技巧多样,集中国古代圆雕、浮雕、镂雕、线刻艺术之大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戏剧故事、神话传说等,具有宝贵的艺术鉴赏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在中国雕塑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王子云著《中国雕塑艺术史》道:西秦会馆“在雕饰方面,主要集中在戏楼、檐间的木质雕刻上,其内容丰富,造型优美精致,可称集清代建筑雕刻艺术的大成。”

雕塑史家陈少丰先生在《中国雕塑史》第三节“建筑装饰雕塑”中说: “自贡西秦会馆的木雕装饰,则是明代民间建筑木雕的杰出代表作……在建筑风格上,会馆往往融合了宫廷寺庙和民间建筑的特色,同时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由于这种类型的特点,决定了其木雕装饰的题材内容更是具有普遍的群众性和丰富性。”

陈少丰先生在对中国会馆建筑装饰特色的论述中,将我国最具有特色的四个会馆加以评价,并把西秦会馆的木雕、石雕建筑装饰放在全国第一。可见,西秦会馆建筑雕塑艺术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西秦会馆石雕、木雕题材类别分析

精美的石雕、木雕为西秦会馆建筑增辉添彩,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数量之多,技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题材内容范围之广,堪称国内会馆古建筑典型。西秦会馆众多的石雕、木雕作品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刻绘精致,题材多样,包括戏剧场面、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社会风貌、博古器物、花卉鸟兽、民间图案等,馆内有人物、故事情节的石雕、木雕共127幅,人物雕像最多,计500余人;石雕70幅,独体兽雕24尊,损坏14个,补刻9个,5个未补;其他如博古、花卉、图案等木雕、石雕数千幅。这些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石雕、木雕作品组成了庞大的古代社会生活画卷和历史画卷,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戏剧史、井盐发展史、民族风俗史、雕塑绘画史等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西秦会馆石雕、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从内容上可分为以下题材类别:

1、爱情题材

西秦会馆中有很多爱情题材的雕塑。如《翠香记》、《合缝裙》、《秋江》、《柳毅传书》、《放裴》、《琴房送灯》、《碧玉簪》等。《柳毅传书》讲述了东海龙王的女儿舜华公主和书生柳毅经历离合与险阻,排除万难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翠香记》描写了小姐何秀鸾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藩篱,叫丫环托书与秀才秋山,秋山翻墙与小姐约会的场面;《秋江》则生动地刻画了雇舟追赶情人的陈妙常,冲破封建礼教和宗教的束缚,勇敢追求人间真爱的感人场景。

2、颂扬正义、鞭挞邪恶题材

西秦会馆中不乏颂扬正义、鞭挞邪恶题材的雕塑作品。如《盗白旄》揭露和鞭挞了魏宣公――纳父姬夷姜、纳媳为妃并残害亲生太子的丑恶嘴脸;《贺后骂殿》、《黄泉会》则揭露了为篡夺皇位,兄弟相残、叔侄相逼、母子反目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合缝裙》则以梅廷选与梁月英的婚姻为线索,歌颂了黄福夫妇的善良勤劳、乐于助人、诙谐幽默的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鞭挞了礼部尚书梁阙的昏庸和虚伪,嘲笑了封建官僚专横的家长作风,对封建礼法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3、“忠、孝、节、义”题材

“忠、孝、节、义”在西秦会馆的雕塑作品中非常多见。二十四孝组图是会馆中宣扬孝道的组品,是孝的典型。如《安安送米》叙述的是年方7岁的安安,恸母无辜被逐,忍饥节食,送米与母亲,后其父母屡经曲折,一家终得团圆的故事。“打开世界众生眼,引动人间孝子心。”如《苏武牧羊》塑造了一位忠于汉室,不辱使命,保持汉节不向敌人屈服的忠臣形象,是“忠”的代表。《送粮》、《大登殿》中的王宝钏,在寒窑苦守18年,终与投军后建功立业后的丈夫团聚。王宝钏不慕荣华富贵、保持的古代妇女代表,属“节”的典型。《韩琪杀庙》讲述了义士韩琪受陈世美指使,前往三官堂杀害秦香莲母子,当秦香莲陈述了陈世美为贪图荣华富贵,妄图杀妻灭嗣的情况后,韩琪激于义,毅然将秦香莲母子放走,拔剑自刎,塑造了一个舍生取义的义士形象。

4、家乡人物题材

《黄金窖》中的秦穆公,《杨门女将》、《杨宗保挂帅》中的杨家将,《九老图》中的白居易,《卸甲封王》中的郭子仪,《算粮》、《大登殿》中的薛平贵、王宝钏,《苏武牧羊》中的苏武等,都是山陕地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5、战争题材

西秦会馆中直接表现战斗场面的木雕代表作品仅四幅:《三打祝家庄》、《三英战吕布》、《开铁弓》和《南阳关》。《三打祝家庄》取材于古典小说《水浒传》,表现的是梁山好汉第二次攻打祝家庄时的场景。《三英战吕布》,是元杂剧中有名的剧目。

6、装饰图案

西秦会馆图案彩绘或刻在石上,或绘在木板上以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大多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多属商彝周鼎、琴棋书画一类图案,以显珍贵典雅之意,并有梅、兰、竹、菊等图案,以显脱俗高贵之气。

7、民俗题材

西秦会馆的石雕、木雕内容丰富,有很多民俗题材。如“福、禄、寿、喜”;“渔、樵、耕、读”;“松、鹤、遐、龄”;八仙题材;还有麻姑、钟馗、刘海、东方朔等独体造像也在会馆中的石雕、木雕中随处可见。(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资料:

[1] 郭广岚,宋良曦.《西秦会馆》.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6.6.

篇(5)

换届风气是党风政风的“风向标”,直接反映一个地方的从政环境、政治生态。黔西南州在刚刚结束的州县乡三级换届工作中,坚持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层层压紧扣实责任,以最严的要求和最实的作风确保各级换届风清气正。

严把换届纪律“戒尺”

换届工作启动后,黔西南州委立即提出“换届有偏差不能容忍”“小事当大事问责”等要求,层层压紧扣实换届工作责任,把换届风气监督与换届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州四大班子领导带头签订严肃换届纪律承诺书,同时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的方式,集中约谈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帮助县乡两级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从严要求各级干部带头遵守换届纪律。州县两级党委书记率纪委、组织部负责同志与各级干部开展集体谈心谈话7.13余万人次,开展领导干部个别谈话1700余人次,层层织牢严守纪律的思想防线,杜绝类似湖南衡阳、四川南充及辽宁破坏选举、拉票贿选案情况发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全方位宣传换届纪律

黔西南州通过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等形式,深入开展换届政策、换届纪律、典型案例学习教育,推进“专题教育、警示教育、谈心谈话”全覆盖。以一首换届纪律手机铃声、一部换届纪律动漫宣传片、一个换届纪律微信号“三个一”平台为载体,全方位宣传换届纪律,长鸣换届纪律“警钟”。在本次换届中,全州分级分批组织各级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观看警示教育片《镜鉴》《警钟》5.65万余人次,下发《严肃换届纪律文件选编》1406本,印发“九严禁”换届纪律卡片8.91万余张,全州累计谈心谈话10.13万人次。

高悬换届纪律“利剑”

建立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联系包保制度和“每周两报告一调度”制度,一名州委常委与一名州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定点联系包保一个县,对包保点县乡换届工作进行全程督促指导,特别是对落实换届政策、严肃换届纪律等情况进行重点跟踪督导,全程分析研判换届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保证换届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组建四个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采取分片督查与分层督查、巡回督查与专项督查、面上督查与现场督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对各地严肃换届纪律、选人用人等进行轮番督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换届期间,州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分别对各地进行多轮集中督查,查阅文件资料1200余份,个别访谈180人,召开会议36次,发现问题50个,提出整改建议40条。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全英语教学;专业课程;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4502

1 引言

为适应国际竞争发展的需要,大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2001年8月颁发了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在大学专业英语的教育中,双语教学是既基于基础英语教育又高于基础英语教育的良好教育手段。在适当的时期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进行横向的跨学科双语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可有效实现大学英语教育的衔接和提升,提高学生的专业国际交流能力。开展双语课程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即学到世界最新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语言的背后是文化,高校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大学生科学知识的国际对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发展自己。

为了提高学生外语运用、外语与专业相结合的能力,提高专业外语能力考试的通过率和优秀率,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自从2010年9月推出了10门双语课程,涉及经济类、法律、新闻传播、外语等专业学科。在这些双语课程中,笔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最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

2 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基本上是从国外教科书中直接翻译、改编而成的。选用外语教材,使用英语讲授课程,基本概念、定理、定律、规范及法则的表达更加“原汁原味”,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直接,对于掌握专业知识易深、易精、易透。拓展了学生获取专业技能的空间,为专业学习和发展夯实了根基。为了保证双语教学的成功展开,必须要有合适的教材。所以除了使用英语编写的专业原版教材以外,我校还在积极编写适合中国学生的双语对照教材。

西方经济学为我国教育部指定的高等院校财经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是一门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的课程,并需要通过大量的图形及数理实证分析去学习、理解这些经济学原理,简单的照本宣科会对学习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们普遍感到教授的内容抽象而枯燥,难以理解。

3 案例教学的总体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探索出一套适用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使得抽象的图表形象起来,枯燥的数理生动起来,学生们可以从具体案例的分析中自己导出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这样不仅让学生不容易忘记学到的知识,而且能真正把掌握的知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得以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Case 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案例教学恰恰是在学生们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策划下,根据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进行案例的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识别、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和良好的工作作风,灵活的沟通能力以及协作精神。

4 案例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的情感目标

4.1 为学生创造用英语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讨论的安全感

创造性思维必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笔者在案例教学中有意识地尽量组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利用集体、小组等互动方法,创造一种互动互助的协作氛围,试图让学生摆脱由于害怕出错而引起的紧张、困惑等消极心理因素,让同学们在愉悦融洽的环境中享受讨论的乐趣,充分发挥其思维的创造性。

4.2 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兴趣。在双语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光要培养学生对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兴趣,而且要培养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兴趣。主动地用英语去学习任何一门课程,对英语没有浓厚的兴趣是很难想象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莱坞电影,比如华尔街,套利交易,利益风暴,硅谷传奇,影子大亨等等都是讨论金融问题的电影。还有更多的金融纪录片,比如监守自盗,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金钱永不眠等。在观摩这些电影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增进自己英语的语感,而且可以对西方经济金融有更深的直觉上的认识。

4.3 培养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兴趣

由于受到英语听说能力的限制,部分同学对双语教学有着本能的距离,甚至恐惧感。如果我们仍然使用传统的方法,从理论到理论,从数字到图表,无疑是加大了学生们学习的难度,进而必然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将案例以更加生动的影像展示给学生,实践证明能够有效的激发同学们的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此之上,我们还可以給学生提供的一些最新的,紧跟经济时展脉搏的影像案例资料,如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经济类媒体,这些媒体对重大经济事件都有专业详细的报道。阅读这些试图用一些浅显的经济学理论去解释当下的经济事件的报道,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本科生更好地把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联系起来。

5 案例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学的能力目标

5.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们自我学习,锻炼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加强外语能力,而是以外语为媒介、手段来熟练地掌握国际、国内的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科体系。所以,双语教学案例不能和英文阅读文章划上等号。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教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在课堂上,教师的行为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所以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一言堂的灌输,要把学生当做案例学习的中心,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其个人分析能力和集体思考能力,让学生自主阅读或较为独立的完成对案例的阅读,在课堂上拿出较为充裕的时间开展讨论,让他们有机会各抒己见,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和判断案例,对于讨论中出现和暴露出的问题予以纠正,使得学生能够对基础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即辩论的方式——审慎的选择好辩论题目,提前将题目下发,以便学生提前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而后再以辩论的方式进行案例研讨,充分调动其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而且在辩论过程中锻炼了临场应变能力并体验到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了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大力地探索案例教学的延伸:自主学习课程。可以将一小部分课堂讲授时间留给学生,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需要上交自己的读书报告和心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增加感性认识,回到课堂上再展开讨论。如在讲解西方经济学中的“厂商理论”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去某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回到课堂后组织同学讨论该企业的组织形式以及它的运作模式,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厂商理论。

5.2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

笔者认为,中国学生最大的弱点不在于单词量而在于不会使用英语思考。我曾经亲眼目睹很多老师逼学生死记硬背大量单词而忽略学生如何使用单词的悲剧。殊不知,学好英语的关键不在于背诵多少单词,重要的是学会英语的思考方法。所以我始终向我的学生们强调,在背诵单词的时候要连句子一起记,否则还比如不记。教师在运用英文教学案例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有选择性地将一些生僻的专业术语和重点、难点的英文单词用简单直白、浅显易懂的英文加以注释,即用英文单词解释英文单词,这是我们经常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看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英文注释可以降低案例阅读难度,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强化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效果。否则,对于英文水平不高、单词量不大的学生来说,英文案例中的术语、生词、难词就成为了他们在双语学习上的障碍。

5.3 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口语训练有很多误解:以为发音清晰,语音地道是学好“口语”的关键所在。而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我们大部分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最难的不是用英语说话,而是怎样能够让话说得有逻辑,有细节,有节奏。其实大多数英语口语有困难的学生即使用母语说话也很难令人满意,无话可说,好不容易挤出几句也是空洞无物更无逻辑可言。面对这种尴尬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往往把所有的错归结于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平时练习思考不够等等。英语是一门极其朴素的语言,它具有能够利用非常简单的词汇表达出深奥含义的神奇力量。相对于英语,中文就显得有些复杂,这就使得学生们在试图将自己的中文思想转换为英语时出现词不达意,笑话百出的情况。要想口语说得好,必须在逻辑和细节上下功夫。而逻辑和细节恰恰是让学生们有话说,主动迎战口语问题的利器。

要想真正能把西方经济学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落到实处,案例教学是大势所趋。只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体,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7)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党内条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新提拔干部任前廉政提醒集体谈话会上的讲话。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首先,衷心祝贺大家走上新的领导岗位!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相关规定,今天我代表区纪委监委对大家进行一次任前廉政提醒集体谈话,这既是干部任免的必经程序,又是对新任干部的一种关心和爱护。任前廉政谈话是区纪委监委狠抓源头防范的一项重要举措,自从我到西市区担任纪委书记以来,我不停地在探讨和思索,到底要谈什么?怎么谈?才能提高任前廉政谈话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我们不断地在创新,从集体廉政谈话到参观市纪委警示教育基地和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等,我们不断地在探索和改进谈话的形式和内容,做到每一次的谈话内容都不一样,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干部有所收获,特别是在任职这个关键环节上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思想堤坝。

当前,全国上下仍然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在这个特殊时期,你们走上新的岗位,意味着组织的信任与重托,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与考验。新任干部要有新形象新作为,要尽快适应新岗位新任务的要求,要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着力在自我提升上不懈努力进取。下面我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几点要求,与大家共勉。

一、要加强党纪法规学习。

领导干部要知法懂法,明了制度程序,掌握行为规范,才能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许多违纪违法案例表明,法纪知识贫乏是犯错误的重要原因。希望大家到了新的岗位后,还要加强学习,特别要注重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党内条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我们通过河海西市区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大量警示教育案例,有我们区纪委监委查处的干部也有转发中央和省纪检网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精心挑选的,很多案例是我亲自把关的,这些都是大家平时容易忽略的,容易犯的问题,大家走上领导岗位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从典型案例里吸取教训,警示自己不犯类似错误。

二、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从这次疫情,湖北省和武汉多名干部因防控疫情不力被免职、撤职。这给我们一个警示,在遇到重大风险和挑战时,领导干部如果能力不足、业务不精,就无法控制局面。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多钻研业务,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要做“一问三不知”的干部。

要做“少念稿、多脱稿”的领导干部。现在的有些领导干部不注重学习、不善于思考,当上领导以后就只会念稿子,无法脱稿讲话。当然我不是说一律不读稿、不念稿,领导干部也不是万能的,在有些场合还是要读稿、念稿的。但如果不论什么场合、大小事情都脱不了稿,特别是自己分管的领域,自己经常抓的工作,离了稿子就说不上话来。那就说明你没有研究工作,你没有思考问题,你没有加强学习了。如果一个分管领导连自己分管领域的工作都不清楚,汇报工作还要办公室起草稿子拿着念的话,不仅让人怀疑你的能力水平有问题,也让人怀疑你的态度问题,甚至让人怀疑工作是否真正干了。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做到脱稿讲话。

要做“会干事、干成事”的领导干部。要做会干事的领导干部,不要做“会来事”的领导干部,“会来事”本来是褒义词,但是现在已经变成贬义词了。什么叫会来事?就是凡事习惯揣摩领导怎么想、上级怎么想,工作是为了做给领导看的,时刻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和升迁,这就是会来事。

有一些干部官位不高能量大,因为太会来事,拿原则做交易,最终是要出问题的。如果说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会来事的人多,领导干部不坚持党性原则,认为只要是给自己送礼、经常在自己身边“拍马屁”的干部就优秀,就会形成不良的用人导向,助长官僚主义等歪风邪气,影响甚至破坏这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干工作是结合实际干还是做给领导看,是真正考验干部党性和基本品行的。在现实生活中,有极少数干部,做给领导看成了本能反应,长时间这样下去,对干部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甚至要闯大祸的。因此一个地方只有少些会来事的干部,多些会干事的干部,风清气正的环境才能够形成。

要做“不耍滑头、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现在有一个比较突出的情况,就是有些干部遇到工作不是想着怎么抓落实,而是琢磨怎么把工作推出去、甩给别人,不是“我来”,而是“你来”,这是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表现。领导干部除了要把你的职责履行到位以外,还要在全区的大盘子中敢于主动担当。你主动担当的事情多了,组织会看在眼里的,你发展成长的平台也就会越来越宽广。反之遇事就推的,那么你的发展平台也就随之越来越小。每个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好好地对照反思这个问题。

三、要正确对待监督,履行好“一岗双责”

在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干部是在监督当中工作的,也是在监督当中不断的茁壮成长的,可以这么说,能否正确对待监督决定着我们的干部能否健康成长。纵观这些年违纪违法被查处的干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任性,不接受监督。我们实行“四种形态”,就是监督提醒在前,抓早抓小、及时纠偏,防止干部从第一种形态走向更高形态,这是在保护我们的干部。就像我们齐步走一样,喊着一二一就走得很整齐,没有人喊的时候就不那么整齐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在工作当中主动接受监督的习惯。

在座新任职的领导干部要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

有权必有责。我要提醒各位的是,组织提拔重用带来的不仅是权力和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对于大家来说,不仅要承担分管领域的业务管理责任,还要承担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岗双责”。班子成员既抓业务,又抓党风廉政建设,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承担领导责任,要结合业务工作,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协调指导、日常监管、督促检查和请示汇报。这就是新的岗位给同志们带来的新任务、新职责,大家一定要义不容辞地履行好自己的新责任。

有责必须担当。当前,还有党委(党组)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上存在“挂帅不出征”的现象,只是每年开个会、讲个话,签个责任状,以为就是履行主体责任了,讲业务夸夸其谈,讲党风廉政建设泛泛而谈。事实证明,哪里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好,哪里的党风廉政建设就会出问题。对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反思,牢固树立“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尽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责任意识,对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