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主成分分析论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8 02:20:43

主成分分析论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篇(1)

主成分分析法,又称主分量分析法是指相关的经济变量间通常存在着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线性表示原来的变量,主成分之间既互不相关,又尽可能多的包含了原指标集合。这种方法首先由Hotelling提出,其主要思想是降维。Stone(1947)对美国1929-1938年间的17项国民经济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完全可以用三个经济指标来概括原来的17项指标,大大简化了数据分析。M.Scott(1961)对英国157个城镇的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原57个测度指标完全可以由5个综合变量替代,既解决了原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又简化了原指标体系的指标结构,主成分分析由此推广。邱东(1990)系统阐述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定义、基本思想、基本步骤和特点,认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影响,并且伴随数学变换过程生成信息量权数和系统效应权数,保证了客观性。同时也指出了主城分析法在计算综合评价值未充分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等不足,主要适用于被评价对象较多的综合评价。随后,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改进:孟生旺(1992)针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个数的选择问题,认为标准化不如均值化的无量纲处理方法,提出了非标准化主成分分析法。陈述云等(1995)通过对原始数据作对数—中心化转换,用原始变量的非线性组合表示主成分,同时重点分析样本协方差矩阵而非相关系数矩阵,提出了非线性主成分法。朱泰英等(2004)提出了加权主成分分析法,认为可以将主成分分析法的客观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分析有机结合。王璐等(2006)在对主成分分析法的权数、降维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首先要按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类,得到各方面的评价值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到综合评价值的二重主成分分析法。段力誌等(2009)在传统主成分分析法基础上,首先对原始指标值进行预处理,再借助软件,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并进行加权变换,得到改进的主成分综合值。白雪梅等(1995)则分析了“均值化”、“标准化”、“极差正规化”三种方法的选择条件是保证方差损失最小。陈衍泰等(2004)认为主成分分析法具有全面性、可比性和客观合理性等优点,比较适合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类,但需要大量数据,函数意义不够明显,不能反映客观发展水平。苏为华(2012)提出经典的R型主成分本质是单项指标标准化结果的加权算术平均值,比当量平均法复杂。赵利等(201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宏观经济中影响城镇劳动就业因素分析时,提出主成分为宏观经济和技术进步,通过VAR模型对主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宏观成分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最大的是消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而技术进步成分中影响最大的是技术进步的结论。黄利文(2013)针对主成分分析中存在的未考虑负向因子的影响,以及采用线性加权法时确定权重方法不统一,评价结果非唯一等缺陷,提出了逼近理想点的主成分分析法,更好地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并较为客观地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林海明等(2013)认为主成分分析因缺乏应用条件的考虑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合理性甚至错误,通过分析因子分析法因子载荷阵的简单结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合理性,得出主成分分析的应用条件是:指标是正向、标准化的;主成分载荷阵达到更好的简单结构时,主成分正向,且主成分与变量显著相关。

二、因子分析

法因子分析法是指从被评对象的观察变量的相关度出发,利用降维的思想,把繁杂的变量尽可能归纳为几个综合因子进行分析的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观察变量按相关度的高低或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分类,类别内部变量相关性高,联系紧密,而类别之间的变量则相关度较低,联系稀疏,每一类变量则代表一个公共因子。具体步骤为:

三、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

主成分分析论文篇(2)

二十世纪历史舞台上,社会主义演绎了一出由兴到盛,由盛转衰最为悲壮的历史大剧。1917年11月19日,布尔什维克率领工人和士兵攻入圣彼得堡冬宫,了资产阶级的克伦斯基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此诞生。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1918年3月9日,乘坐“光荣号”巡洋舰的第一批英国士兵,在摩尔曼斯克海岸登陆,英、法、日、美、德等协约国,拉开了向苏维埃共和国武装干涉和进攻的序幕。1941年,希特勒德国成功攻占欧洲诸国后,6月22日凌晨4时,向苏联发起了闪电式大规模入侵。仅四个月,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但是,希特勒武力没有征服和打倒苏联,反而打出了一片社会主义国家。世纪中叶,苏联卫星上天,赫鲁晓夫笑访美国,社会主义如日中天,与资本主义形成两极世界。社会主义者骄傲宣告,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社会,它的丧钟就要敲响。可是,老朽资本主义还没有死去,世纪下半叶,从波兰瓦文萨团结工会始,至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上猎猎飘扬了74年的镰刀锤子红旗,在寒风中徐徐落下,西方资产阶级不动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弹,跨两个世纪,绵延欧亚几大陆,近世界一半人口,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所造就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失的失败,改的改革,多少仁人憧憬追求,多少志士流血奋斗,多少凡人无私奉献,多少凯歌,多少辉煌,竟如一夜春雨后,花落流水东。唏嘘之余,我们不禁要问,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社会主义到底有没有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社会主义发展到了如此强盛的地步为什么还会失败?

1868年3月25日,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谈到了一种现象: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甚至连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66页)

翻开近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张张日历,回眸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所经历的山山水水,历史惊人地向我们展示出了被当时人们存不道视而不见现在却异常清晰的一条连贯的神密脉线,它以无可辩驳的逻辑和事实揭示出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失败和改革以及它最后必定胜利的真正原因所在。

主成分分析论文篇(3)

英语文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AnalysisoftheTrilogyofProtagonist’sGrowthinInvisibleMan

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对于成长和成长类型的小说,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棕色的姑娘,棕色的砖房》等这些成长小说都有专门对它们的成长研究的相关文章。相比之下,我国以前的文学研究则有意无意忽视了成长小说,但近年来评论界对成长小说的重视有所加强。如我国就有芮渝萍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专门对美国的成长小说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有周海燕的《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对小说中布鲁斯的象征做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成长的研究还未专门涉及,国内学者对《看不见的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的民族身份以及主人公的个性觉醒方面,例如唐晓钟的《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也对《看不见的人》的找寻自我及存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关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成长的研究却很少专门涉及。

论文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术性、现实性、前沿性、针对性,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成长类型小说的成长过程,也希望能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对这一小说的研究。论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研究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体验社会。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在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与指导教师讨论,共同确定选题,列出论文提纲,并拟采用比较法,分析法,推导论述法等方法进行论文撰写。

2、该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总结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方面,就揭示主人公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皆在实现提出自己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国内外对成长类型小说研究的目的。

3.研究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业学习,具备基本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拥有所选课题需要的部分资料和相关理论书籍,校图书馆和网络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询。同时,有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对于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文献和著作收集不足;理论理解、分析不够深刻、透彻;理论研究较为肤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充分、全面的实践证明等问题。但论文尽量减少类似问题发生,尽量完善各方面。

参考文献:

Ellison,Ralph.InvisibleMa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Philips,Elizabeth.RalphEllison’sInvisibleMa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7.

Pizer,Donald.TheCambridgecompaniontoAmericanRealismandNaturali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7.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任邵曾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唐晓钟.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南京师范大学报,1990,1:107-111.

周海燕.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浙江万里学报,2006,4:13-16.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效果。

论文主要试图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最终按照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3000到5000词左右的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

计划起止时间完成主要任务

2010年10月13日——2010年10月20日论文准备工作

2010年10月30日——2010年11月30日论文选题和收集资料

2010年12月1日——2010年12月20日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论文提纲填写

2011年1月1日——2011年3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2011年3月20日——2011年4月26日修改论文并定稿

2011年5月下旬——2011年6月论文答辩及其他工作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论文主要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认真查阅相关资料,运用综合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主人公成长过程三部曲,并提出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该论文写作应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论文格式应该完全符合论文写作规范,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顺利通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AnalysisoftheTrilogyofProtagonist’sGrowthinInvisibleMan

题目来源

教师科研项目教师指定√学生自拟其他

基本任务

与要求

论文主题是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研究方向是英美文学方向。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结合社会背景,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严格规范论文格式,严禁抄袭。

拟解决主要问题及预期成果

论文从主人公的成长着手,研究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三个成长过程,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揭示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

写论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参考资料不足,理论研究较为肤浅,论文容易出现分析不够的现象。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数在3000到5000字以内的关于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的论文。

阶段性主要工作的起止时间

1.准备工作2010.10.13起6.论文撰写2011.1月起

2.选题2010.10.30-11.157.完成初稿2011.3.15

3.资料收集2010.11.16-11.308.修改、定稿2011.4.26

4.开题报告2010.12.1-12.159.答辩2011.5月下旬

5.论文大纲2010.12.16-12.2010.其他工作2011.6月

学生完成论文最终时间:2011年4月26日

学生接受任务时间:2010年11月16日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主成分分析论文篇(4)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与文艺》《文艺与》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主成分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情报学 领域分析 社会认知观 认识论

[分类号]G352

在上世纪90年代,Ingwersen提出在国际情报学界已形成了北欧方法(Scandinavian approach)。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丹麦皇家图书情报学院、芬兰坦佩雷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为代表的北欧情报学研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风格,且颇多建树。领域分析就是典型代表。在我国,文献较早地介绍了领域分析学说。近年来领域分析在国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领域分析的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的论述,以促进学界更深入的探讨。

1 领域分析概述

丹麦情报学家赫约兰德(HjCdand)和爱布瑞森(Albrechtsen)首先提出了情报学中的领域分析(Domain analysis)概念。两人合作发表的文献全面阐述了领域分析的历史渊源、理论思想和方法,被视作该学说建立的重要标志。尽管领域分析学说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发展却很快,至今已形成了涵盖从原理到应用各个方面的成熟思想体系,既可把领域分析称作元理论,又可称作范式和方法论,具有所指意义的多元性。领域分析的经典表述是:

理解情报学中情报的最佳途径是研究作为社会劳动分工一部分的知识领域,即话语社群(discourse community)。在不同的领域中,知识组织和结构、合作模式、语言和交流形式、信息系统和相关性标准都是话语社群的工作客体和社会角色的反映。个体的心理、知识、信息需求和主观相关性判断标准都应当从这种视角来看待。

2 领域分析的关键概念

总体来看,领域分析意指情报学的最佳研究对象是知识领域,它是一种集体知识结构。情报学视角下领域的信息结构分析包括知识规模、知识组织、引文模式、传播、范式、知识组织等方面,目的是使知识传递、使用和中介的效果达到最优。不同领域中这些方面的结构不同,这是领域特殊性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工具、概念、意义、信息结构、信息需求等都是在知识领域即话语社群中得以塑型的。

在领域分析的经典表述中,“领域”与“话语社群”是两个相关联的关键概念。作为领域分析的创始人和主要推动者,赫约兰德认为领域可以是一个学科或学术区域,也可以是与信仰、职业或惯例相关联的话语社群。话语社群形成的标志则是在某一群体中存在着有序的、由概念结构、制度栅栏(enclosure)和话语场域的管控共同加以结构化的交流过程。赫约兰德的关注重点放在了领域的维度分析上。他指出:领域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社会学三个维度来认识,其中后两维度是核心所在;领域是动态的,三个维度之间也是相互作用和变化的,领域的研究应考虑本体论、认识论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

但应指出,维度的分析并不能代替概念的界定,泰尼斯(Tennis)就曾指出领域的界定和边界存在着混淆,这可形象地比喻为:赫约兰德提供了领域分析这个“锤子”,可是领域这个“钉子”是什么还没有定论。为此泰尼斯提出两种分析工具,即调节域和专业化程度,前者可通过领域中成员与领域分析学者的沟通协商来设定领域的名称和外延,从而解决领域的界限问题,后者设定领域的内涵,关注的是其核心议题和领域问的交叉情况;这样,使用两种工具及其包含的参量就可以定义一个领域。这是方法论角度的定义,所谓确切的“钉子”还是没有找到。赫约兰德对此则认为,领域的质化研究应始于对主体或兴趣群体的高层次诠释研究,要找到构成领域中不同现象基础的旨趣,再通过磋商取得理想的定义。

麦(Mai)采用与赫约兰德相似的思路,明确指出领域是指分享共同目标的人类群体。领域的概念要把形式化(formality)结构和实际工作与活动结合起来考虑,后一方面跨越学科专业界限而聚焦于人的活动、合作以及共同目的。这表明领域概念与人类活动密切关联,所定义的领域是以活动为中心的。笔者认为,这种定义实质上是以活动理论作为元理论基础的反映,活动理论强调的活动这一核心概念规制了领域的本质和界限,正是以包括共享目标在内广义上的活动作为标杆,领域的轮廓才得以勾画清楚。因此,可以将领域定义为“以社会中有机联系的共同活动(包括共享目标、任务、合作、交流)为基础、结合专业的形式化结构而形成的群体”。依此定义,我们继而可以把学科和专业看成是具有相似结构或特征的多领域聚类而成的领域簇。

3 领域分析的社会认知观

3.1 社会认知观的理论内涵

领域分析将认知问题当作核心关注之一,所持的观点是社会认知观(socio-cognltive view)。其思想基础是包括维果斯基的社会历史文化理论在内的活动理论;此外,杜威的实用主义也是重要的思想来源,赫约兰德将它们合而称之为实用实在论。同维果茨基的观点一致,社会认知观认为,当习得了语言符号之后,人的认知过程更多地就以符号、意义和记号为媒介,此时个体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要地依赖于他掌握的符号系统;而这些符号系统首先是在个体外部、在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具有文化社会及领域特殊性,其后才被个体内化并塑造改变了个体的认知,这样人的认知发展对文化和社会的依靠比生物构造的依靠就大得多。总之,认知首要地由社会文化情境因素所决定,并通过掌握社会文化因素的中介载体工具――语言符号系统来实现从发育早期的生物心理驱动向社会文化历史驱动的认知功能的改变。

3.2 社会认知观与传统认知观的比较

社会认知观是以情报学传统认知观的批评者和替代者的身份出现的。传统认知观秉承两个基本假设:一是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把个体认知功能和知识结构当作核心问题,坚持社会现象可层层还原为心理现象的观点;二是认为心智模型与人头脑中的先天神经结构存在联系,认知科学同神经科学密切相关。社会认知观对此持有否定的态度。社会认知观认为,传统认知观研究的是脱离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孤立个体认知和内部心理结构,而恰恰是这些情境因素对认知形成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社会认知观虽然对个体认知感兴趣,但并非从研究孤立个体的心智科学或脑科学的角度来探究,而是采用社会情境的方法来看待认知问题,认为对个体知识结构的理解只能建立在对群体导向的分析上,即特定个体的知识水平、个体从信息系统使用中的获益以及知识利用中的障碍,从根本上说,并不是通过大脑功能和机制的心理分析就能阐明的,而是凭借着对个体的社会角色、工作、任务、教育背景和学科关联这些社会情境变量的充分认识才能解释清楚。通过由外及内的方法路径,社会认知观把焦点从抽象的个体转移到社会一文化情境,强调存在着将源于文化的符号内化于主体之中的过程,认知

过程要以文化、历史和社会所构建的意义作为中介,需要从社会文化、实用主义和实在论的理论高度研究认知。这些观点再一次体现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活动理论的要义。

4 领域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种成熟的理论必然有其系统与完善的方法,领域分析也概莫能外。赫约兰德在被评为《文献学杂志》2002年度最佳论文的文献中列举了领域分析的11种研究方法,分别为:编制文献导引与主题网关、构建专业分类法与叙词表、专业学科中的标引与检索、基于经验主义的用户研究、文献计量研究、相关的史学研究、文献和文献类型研究、认识论和批判性研究、术语学和专门语言学研究、科学交流中的结构与制度研究、科学认知与专家认知及人工智能。领域分析的这11种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新产生的,彼此间互为补充。当它们共同应用于同一知识领域时,情报学的独特学科视角就能最好地凸显出来,情报学的学科“核心竞争力”也因而得以形成。

当然,这11种方法在领域分析中的重要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正如领域分析的别称社会学一认识论范式所昭示那样,认识论方法与社会学方法统领了领域分析的方法论纲领,认识论方法则是领域分析最基本的方法,如果舍弃这种方法,其他所有方法都会变得浅显”“。情报学任何理论问题归根结底都要推演到其认识论假设的这一基础性问题上。认识论渗透到用领域分析思想研究情报学的各个方面,如知识组织、用户信息行为等。基于此,赫约兰德专门建立了讨论认识论的学术网站,并命名为Epistemoloogical Lifeboat,把认识论之于情报学比喻成救生艇,意在强调情报学未来理论发展关键要依靠认识论。

社会学一认识论范式也是社会认知观的另一同义表述。从该范式的角度看,传统的认知观研究个体心智模型,可是社会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心智模型”,因而缺乏普适性和将模型一般化的可能,而认识论是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论,是一种广义层次上普适性的“认知模式”研究,可以提供最一般化的“心智模型”;换言之,社会学一认识论范式自顶向下宏观地把个体知识看作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把心理学问题予以认识论化聚焦在认识论的框架内解决问题,使研究具有了较强的普适性。

5 情报学分支学科的领域分析视角

5.1 信息用户及行为

领域分析反对信息行为研究重心从客观实在转向主观现象,认为后者是没有任何现实解释力的,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应当在检索的客观可能性的知识和用户如何利用这些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加以诠释;不能把用户当作毫无区别的整体进行全局性的研究,抽象或适用于所有知识领域的用户模型是不存在的,要认识到用户隶属于不同的文化、社会结构和知识领域,知识的生产者、中介和用户在社群里以不同程度相关联,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义距离。认识论是信息用户与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的理论根基。

5.2 信息检索

从领域分析的视角看,主题检索点的信息价值随所处知识领域的惯例和著述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并无固定值。不同检索语言各有长处互为补充,要根据知识领域、用户群体以及文献和媒介的不同类型来应用适宜的检索语言。用户在信息源及其描述用语等方面的期望与客观实在的相符程度、用户的专业知识、提问式与具有既定潜在信息价值的文献之间的语义距离是任何检索理论都必须予以考量的。目前研究通常关注如何构造出好的计算机“心智模型”如布尔逻辑、段落标引等,而更应重视“专业文献的心智建模”(“Mental modeling”of subject literatures)这一核心议题。认识论提供了理解专业文献心智建模内容的理论基础。在相关性判断上,相关性应看作是客观而非主观现象;不管用户的主观偏好和判断如何,如果某一事物对欲达到的目标有用,那它就同目标相关,同样,一旦给定目的,基于该目的的特定文献的相关性也就客观地确定了,用户是否有能力认识到这一客观实在的相关性是另一回事情。认识论理论是相关性研究最基础和最广义的理论。

此外,领域分析在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知识服务等诸多分支学科的应用中也产生了新颖的观点。文献就对面向领域和话语社群的知识服务理论进行了阐述。

6 领域分析的理论意义与学术评价

领域分析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业已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情报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拓展了情报学的眼界,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新方式。领域分析对于强化情报学的职业和学科身份、从而与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相区别有重要的贡献。具体而言,它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供了情报学理论全面系统的视角;②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对于学科中所有主要概念的观点立场在逻辑上连贯一致,使情报学与自身学科发展史一脉相承;③能够整合情报学中不同分支学科;④使信息系统和技术更好地适应异质用户群体及其兴趣。此外,从元理论角度来看,领域分析的元理论基础――实用实在论和活动理论,在其学说中得到了明确的阐述,正是因为自身元理论基础坚实、思想明确,上层的理论才能够很快得以发展。率先采用元理论――理论――应用三位一体的学科理论构建模式使得领域分析在情报学理论大厦的建设中成功地占得先机和优势。

领域分析目前已得到国际主流情报界的认可,世界图书情报学重要参考工具书美国Marcel Dekker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情报学百科全书》在2004年卷刊登了“情报学中的领域分析”长词条,国际知识组织学会的会刊《知识组织》也于同年出版了领域分析专刊。在领域分析研究的带动下,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情报学的社会学属性,从社会组织和任务等情境化视角剖析情报现象和情报工作,典型的如华盛顿大学人――信息交互中心与丹麦瑞索国家实验室的认知工作分析研究。这些都表明领域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理论流派,已经取得了应有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范式,领域分析对情报学传统认知观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与此相伴的其他批判性反思促使先前认知观的支持者们修正其学术立场,典型的就是Ingwersen提出要摒弃激进的个体主义转向整体主义认知观,但应当指出它与领域分析在本质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即是否把个体用户的感知与心智置于首要的地位。

主成分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情报研究 领域分析 数据集

[分类号]G352.1

1 领域分析数据集界域思想

学科情报研究工作是针对特定主题,收集、积累相关文献、数据等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最终根据用户的需要提出分析研究结果或报告的全过程。学科情报研究对象随着科学发展的交叉、汇聚、融合,从传统的边界清晰的物理、化学、数学、地理等领域逐步向新能源、海洋、纳米、人口与环境、现代农业等综合化、横向化、交叉化科技领域发展。这些领域有的是因为学科自身发展导致研究内容的相互交叉融合;有的是因为某项重大研究课题的开展形成专门的研究领域;有的则是由于某个大型设备的研制触发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的产生。

于是,在针对这些领域开展情报研究时,构建分析所使用的数据集就必须要解决对于领域的界定问题。界定并不是要研究领域的具体概念,而是应该提出一个可转换的、标准化的定义,即可以被情报研究人员在面对不同领域选择描绘领域的数据时所使用的领域边界的定义,使领域分析的对象在进行数据集构建时可以被情报研究人员所理解。

基于领域分析目标的领域分析数据集界域思想主要来自于情报研究工作流程中,数据集、领域分析需求和分析目标三者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见图1)。领域分析需求作为领域分析数据集构建的起点,它直接对构建的数据集提出要求,决定着构建过程中数据集应该涵盖哪些因素,揭示哪些问题,才能满足领域分析的需求。领域分析数据集位于领域分析目标的前端,它是联系需求和目标的纽带,直接作用于分析目标,限定构建什么样的数据集就可以实现什么样的领域分析目标。同时,领域分析目标位于领域分析的下游,本质上是对领域分析需求的一种回答,它可以根据实现的目标直接将产生的新需求进行反馈,这样,就又开始了一次新的互动。

基于上述互动关系,笔者从领域分析需求和领域分析目标两个角度提出领域分析数据集的界域思想,界定数据集中应该包含哪些文献型数据才足以揭示欲分析领域的状态和特征,期望解决领域分析数据集的边界和疆域问题。具体而言,需求通过数据集具体表现为目标,明确分析需求的属性,按照分析需求的要求选取代表领域的数据,就可以正向确定领域分析数据集的边界;反过来,位于数据集另一端的分析目标,它是数据集的真实写照,清楚分析目标,就可以逆向确定领域分析数据集的边界。下面就从位于数据集两端的分析需求与分析目标的类别人手,按照不同属性类别对数据集的要求,研究领域分析数据集的边界。

2 基于分析需求的领域分析数据集界域

从领域分析需求的基本属性来看,以时间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区分为对领域过去、领域现状以及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应的领域分析数据集就应该满足揭示领域产生、发展;客观规律、特点以及与其它领域的联系或影响;前沿预测和优先领域确定三种状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2.1 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领域分析需求是指从横向角度揭示领域演化关系,即领域间的渗透、推广、转移和综合关系等,是从整体角度剖析领域间的横断面。领域范式的演化,使得知识体系内知识元素相互渗透日益突出,科学整体化趋势愈加强烈,于是表现出领域问的联系日益增强。宏观层面需求正是满足这一目的,从横向考察领域间的变化情况。领域分析数据集的边界应该确定在以反映领域的发展基础、来源、演化进程、领域之间相互作用等范围内,进而满足揭示、协调和组织领域间关系的需求。由于领域宏观层面的需求是分析领域问的情况,只有分析了个体领域,才能横向比较、揭示领域间的联系和差异,因此,宏观层面的需求实际上是以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需求为基础,通过后两者才能更好地得以反映。

2.2 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领域分析需求主要是从纵向角度揭示领域内的产生、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客观发展规律与特点等,是对领域内宏观状态的一种描绘和勾勒,是相对于宏观层面的一种具体选择过程。具体而言,中观层面是立足于某一领域内部关系,从上到下解析领域结构,领域分析数据集应该反映的内容有:

・领域的现状结构:将领域按核心属性划分若干分支子领域,并从演化关系的层面分析领域的结构和变化情况等;

・领域研究关键问题:从领域的现状结构中,提取反映领域演化过程中的核心、热点问题等以及领域内知识结构的关联和关联强度;

・领域内的可能发展:根据领域的现状结构和关键问题,分析领域未来的可能发展,作为宏观层面需求的基础。

2.3 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的领域分析需求主要是反映领域分析的产生、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客观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它与其它事物的联系的具体细节和要素,此层面研究将领域的中观层面的需求在微观层面予以放大,是对领域内的纵向研究和深入分析,也是针对中观层面需求开展领域分析的入口。具体包括的研究内容可以用5w进行解释,即what、who、which、how、where等。例如:

What does this domain look like?

Who are the main actors in this domain?

Who may be responsible for a particular change?

Who are 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Which actors contribute to these developments?

How does the expertise relate to that of others?

How are the domain and topics distributed over coun-tries ?

Where does the program be developed and conduc-ted ?

在领域分析时,无论是宏观层面需求还是微观层面需求都可以归结为对这些具体问题的一种回答。相应地,构建的领域分析数据集中必须可以找到对应上述问题的确切答案,才能满足微观层面的需求。

2.4 三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述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基于领域分析需求的领域分析数据集可以表示为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层面需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宏观层面需求需要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支撑,通过分析中观和微观可以寻找宏观层面领域间的关系;微观层面是中观层面需求的再放大,微观层面的各种需求累积起来就构成中观层面需求。

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领域分析数据集边界确定时,若要满足宏观层面的分析需求,可以从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人手;若要满足微观层面的需求,可以从中观层面深入到具体细节要素。具体地说,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数据集的边界都可以以中观层面的数据集边界为参照,中观层面的数据集边界应该包含领域现状结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的数据,这些数据分别可以与按照时间属性划分的分析需求相对应。基于此,通过中观层面的数据集确定可以相应找到具体回答微观层面数据集的答案;通过若干个体中观层面的数据集可以确定整体宏观层面的数据集。

3 基于分析目标的领域分析数据集界域

领域分析目标本质上是对领域分析需求的一种具体回答,下面从分析目标一端,通过领域分析目标的类别来考察对领域分析数据集边界的要求,如图3所示:

3.1 产出分析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论文产出量是衡量其科技产出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被世界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国际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更能反映该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地位。对科技论文产出的系统分析,可以揭示出该国的科研优势领域、科技发展趋势、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对于领域分析数据集而言,满足产出分析的数据集应该包含从时间维度、主体维度和主题维度反映领域文献数量变化的数据。以时间为维度,可以反映领域的产生、发展过程,如各领域产出年度变化、各主体产出年度变化以及领域内各主题产出年度变化等;以主体为维度,可以反映领域内主要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人员,同时粗略反映出各主体在领域内承担的责任,比如主体各领域产出分布、主体领域内各主题产出分布等;以主题为维度,可以反映领域内具有国际竞争力或国内先进水平的主题领域分布状况,比如领域内各主题产出分布、领域内各主体的主题产出分布等。

3.2 影响力分析

产出分析是从数量上看领域的态势发展变化过程,而科技论文的影响力分析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行业科技论文质量和国际影响的重要指标。

分析影响力的领域分析数据集包含的数据以引文数据为基本单元,数据集必须要可以测度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等侧重数量的数据,还应该提供用于评估诸如核心机构、核心研究人员的内容。

3.2.1 侧重数量的数据在数量方面主要包括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国际1%顶尖论文等。

论文被引频次指在若干年内收录关于某领域发表的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指标反映领域内科技论文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或削弱趋势。

篇均被引频次即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的次数,SCI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是指SCI在若干年内收录领域内发表的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反映各领域整体的竞争力,同时从各领域的对比中可以反映领域间影响力水平差距。这个数据主要是确定科技论文开始被引用时间与最后检索到文献的截至时间,利用论文的被引频次除以时间差即为篇均被引频次。

SCI国际1%顶尖论文亦称高被引论文,是ESI将国际过去10年各学科的论文数量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并根据各领域论文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出处于前1%的论文,即各领域过去10年中各年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指定阈值的论文。从领域内各主题的国际1%顶尖论文数量的国际位次可以看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领域分布状况。这个数据可以根据SCI提供的被引频次数量获得。此外,通过此项数据的主题分析,还可以获得研究热点、核心机构、核心作者等。

这些数据指标同样可以以时间、主体、主题为维度进行相应的指标细化。由于都是关于数量上的问题,因此对于数据集的要求同产出分析中的数据集要求相一致。

3.2.2 侧重评估的数据 在评估方面主要包括核心机构、核心研究人员、领域居前1%的机构分布、领域居前1%的科学家分布。

核心机构或核心研究人员是指领域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活跃机构或人员,这类机构或人员通常在领域内的研究中占有主导地位,他们对于领域发展的贡献举足轻重,并且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引领作用。

领域居前1%科研机构是按照ESI对国际近10年各领域论文的机构数量及各机构论文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并根据各科研机构总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出处于前1%的科学机构,反映某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单元的发展态势。领域居前1%科学家是按照EsI将近10年学科论文的著者数量及各著者论文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并根据各著者论文总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出处于前1%的科学家,反映某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家的分布和发展态势。

3.3 结构布局分析

结构布局分析是指通过科技领域的主题内容来反映领域内的知识流动、知识扩散、知识关联,并且还反映领域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构布局的数据集应该以文献数据的主题为基本单元,包含寻找新主题、研究热点、论文关联以及领域间合作的数据。

寻找新主题主要是指以时间为维度从研究主题分布中发现突现主题;与之相反的指标是寻找削弱主题,主要是以时间为维度从研究主题分布中发现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主题。

研究热点主要是指有关领域的科技论文研究中相对集中的主题。发展趋势是指领域内尚不明确或只是模糊制定的遥远目标持续发展的主题运动,这些主题表现出的特点是,它们并不是人们还一无所知的主题内容,而是对那些已经显露出一线曙光的研究主题内容进行的评估,相对于研究热点的状态而言,它可以表现出集中状态,也可以表现出离散状态。

论文关联是指根据领域论文的引文关系及各种共现关系(合著、机构合作、主题共现等),进行聚类形成的相关子领域的集合及其相关关系图。

领域间合作是指利用机构分析、著者分析、引文分析揭示领域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主成分分析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精神分析法文学批评弗洛伊德西方文学思潮新视角

20世纪人类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尼采、康德等哲学家从各自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出发,对文学创作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与主张,成为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思想源泉;l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在欧美国家粉墨登场,形形的批评流派精彩纷呈,形式主义、新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解构论等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文坛。

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出十分独特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但总的束说,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建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了桥梁,人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1)赋予文学意象更多的象征意义;(2)心理学概念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借用与引入,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3)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类型模式”与“心理过程结构模式”的思想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人物进行精神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4)他的有关生死本能论有助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5)他提出的人本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剖析作家传记的传统思路框架。

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是白启蒙思想运动以来最大的人文解放,综观该历史时期的文艺批评,我们可以发现,精神分析法尽管面对像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原批评论等众多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它依然蓬勃发展,影响众多义学大家的创作,除了精神分析法本身的理论魅力之外,还得益于丁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他们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导师的学|兑,并为精神分析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精神分析法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精神分析法为文学批评开辟了全新的研究维度,为长期困绕文学研究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20世纪西方文论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注重文本解读。根据弗洛伊德解读法,文学作品里存存着普遍的象征意义,其中许多象征还与性有关。譬如,精神分析者大多把作品中凹陷、圆形的事物比作子宫。更有甚者,他们倾向干把一座空房予比作是女性生殖器,躲在空房子里的人则象征着试图寻求母性保护;同时,精神分析者通常还把作品里出现的像树干、塔、蛇、高山等意象看作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剧烈的运动,诸如骑马与飞翔,都被看作是性快乐的体现。

20世纪西方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无不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批评家们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作品里的象征物及其内涵,有助于透彻地理解作品。

例如,象征主义大师、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别了,武器》(AFarewelltoArms)就是借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杰作。他富有象征意义的书名中的arms一词,不仅表示“武器”,而且象征着“拥抱、搂抱”,也就是“爱情”。此外,小说还自始至终交织地表现了两种主题:一方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主人公的厌战情绪,另一方面描写爱不断遭遇的挫折经历。

但是,弗洛伊德式的解读法并非无懈可击,其中的对文学美学功能的忽略及其语言媒质的缺省是两大软肋,为此,该理论常常受到一些批评家的责难。西尼曾说过,文学是给人“教育与娱乐”的媒体。

搴缪尔主张,写作的目的是教育,诗歌的目的是寓教于乐。由此可见,文学的美学功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且,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还起到组织结构的作用。

批评者从“自恋”(self—eroticism,即表示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欲望)以及“情结”(castrationcomplex)等表示原始的生物需求等概念中找到更多的象征意义。

其实,弗洛伊德式的很多象征意义往往太随意、太主观,因而经不起深入推敲,有时难以置信。

第二,弗洛伊德关于“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独到论述,对于评论者剖析作家牛平与作品母题之间的关系大有陴益。根据弗洛伊德思想,其情结理论揭示了人类精神领域一个重要的渐变阶段,即自我、超我的出现,人格的发展,从家庭(自然)走向更广阔的背景(文化)。而且,弗洛伊德认为,外在的权威意识与内在的道德感将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以推断,弗洛伊德理论并;限于个体的存在,它还指向更深远的外部世界。

弗洛伊德最早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提到了“恋父情结”这个概念,他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释,称它为“想实现某种愿望的掩饰性表达”。梦的解析》是一本对“两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弗洛伊德通过对索佛克劳斯的俄底浦斯国王》与莎土比亚剧作哈姆莱特》进行独具慧眼的研究分析,创立了“恋父情结”理论。国内学者王宁(2ooo年)认为,“恋父情结”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法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也是20世纪莎士比亚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弗洛伊德之前,评论家们对哈姆莱特迟迟不肯实施复仇计划,对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众说纷纭。他们禁不住要问: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吗?他是不是装疯卖傻?著名英国精神分析学者厄内斯特·琼斯是第一位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莎土比亚作品的研究者。他在题为论运用恋父情结解释哈姆莱特之谜(19l0年)的论文中做出如下的惊人结论:正是凶手克劳迪休斯使哈姆莱特痛下决心报了弑父之仇,解除了童年时代的郁闷情结。为此,琼斯还列举了许多事实,力图证明哈姆莱特在实施报复计划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亢满矛盾与迟疑的心理状态。虽然哈姆莱特最终报仇雪恨,但他还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另一为名叫诺曼·霍兰的学者运用“恋父情结”论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哈姆莱特。霍兰认为,根据精神分析治疗的临床病例,每个儿童的潜意识里都有“恋父情结”,即使在其成长过程中,这种情形也依然存在。根据这个理论,哈姆莱特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复仇计划,是因为他无法解开自童年时代就郁结的那个情结,其次是为他不能释放自己潜意识里聚积起来的欲望能量。所有这一切都为评论家们试图解释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设置了许多障碍。简而言之,用弗洛伊德(1899年)的话来说,恋父情结所描绘的是一幅经放大、夸张了的儿童画版本。

琼斯与霍兰都着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哈姆莱特的心理过程,过分强调恋父情结,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剧中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其实,如果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单纯地去研读文本,那么,文学作品就会沦为一堆心理分析的材料,势必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有三个层次,即前意识、意识与潜意识。三者相互作用,互有重叠,可以转换。后来,他又提出“心理过程的结构模式”。他用“本我”,“自我”与“超我”等术语来表达“本我心理学”与“自我心理学理论。

批评家卡佛尔·考林斯在深入研究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名著《喧嚣与愤怒后指出,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有三大段描写细微、视角新颖的内心独白,就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影响的证明。作品中的本杰明的一段自言自语可以看作是源自“本我”的翻版,昆汀的独白反映了他的“自我”意识,加森的自白则是“超我”的表现。由此可见,如果把这三个人物的表白加在一起,就可以对应弗洛伊德有关人格的三个层次理论。虽然文学创作中内心独白的技巧先干弗洛伊德,但是他的潜意识理论无疑为作家充分利用前意识与潜意识而进行文学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卡尔·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他批判地继承了老师的精神分析思想,提出了“体现干原型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发展并重新诠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如果说弗洛伊德理论有助干文论家探索人物的个体心理,那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后来,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原型批评论)使得文论家可以后退一步、全景式地解读文学作品,这样,从客观上讲,可以排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许多障碍,展现作品所隐藏的原型。

借助荣格的理论,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无意识的语言结构。在荣格看来,“法乐士”(phallus)就是一种指代,而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男性生殖器,但是弗洛伊德的不足之处在于他过分强调了“法乐士中心”批评。

第四,弗洛伊德主张操纵“本我”的能量来自推动满足人类欲望的“本能”。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死亡与爱情是人的本能的两种基本形式,因为死亡促使“恢复万物的早期状态”,即回到生命的起始地点,而爱情表明“保存能量”的另一方面,即“力比多”(1ibido)。

弗洛伊德称“力比多”为“取自情感论的一种表达”,因此,把它“看作是爱情的量化尺度”。用精神分析论的术语说,“这些爱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可是,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们不能容忍这种含有“侮辱性”的称谓,他们批评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时简直是“泛性主义”大行其道。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由历史决定”。

为此,他举例证明自己的主张。他说,有些鱼在产卵期宁可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卵播撒在离平时生活区很远的特定水域,自然界的这种奇特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概括地说有三种途径可以释放或者满足“力比多”:(1)直接投射到异性身上;(2)和心理医生交谈有助干减轻性压抑;(3)事业上的成就和精神升华可以一时满足或者平息的冲动。

《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篇诗作荒原》表达了人类的永恒主题一一爱情。作品开头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生活在荒原上的人们在极度的空虚与绝望中挣扎,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爱与性。

艾略特借助大量的独白、对话、描写与隐喻,诗意地向读者展现现代的人们如何渴求满足本能一一。所以,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如果“力比多”压抑时间过长,就会产生“情结”(castrationcomplex)。

最后一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研究作家传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传统的文学评论家很看重作家生平与创作背景,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为此,他们常常遭到形式主义批评家的严厉批评。然而,精神分析法可以为文学批评开拓崭新的视角:批评家不必置大量生动的人物心理描写干不顾而沉溺干烦琐肤浅的细枝末节。

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一些著名的作家传记,可以得出颇为新颖的结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有些批评家认为杰克·伦敦只是擅长干写作动物题材的作家而已,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倍受批评界的冷落。但是,1977年出版的《杰克·伦敦传记》为杰克“正名”带来了契机。批评家们通过细读这本传记,并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惊喜地发现,他的小说里蕴藏着恋父情结。从杰克的传记得知,他的童年颠沛流离,历经r许多生活坎坷,他患过精神紊乱症,达对他以后的性格、情感与创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批评家们通过解读杰克的传记,重新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他既是赫赫有名的小说家,同时又是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当然,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作家的传记并非是万能的,不过,只要使用得当,就可能在文论研究里取得新的成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当我们从全方位考察精神分析批评时,就会得出以下的结论:弗洛伊德理论因其独树一帜的研究视角,对西方文艺批评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创造性地从心理学引进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文学阐释的内容与手段,有助干研究者独辟蹊径,努力揭示被长期蒙蔽的隐含意义,从跟以往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文学作品,去重新审视文学价值,从而不断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connotation),甚至可以改变某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