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1 07:57: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外环境监测整改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监测前期 收集资料 勘察现场 编制监测方案Discussion on some problems in earlier period’s field working of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Constrution ProjectsZhang Xin Yang Lili(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of Shanxi,Taiyuan 030027,Shanxi,China)
Abstract: Combining working practice,some problems have carried on the disscussion.On the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monitoring earlier period’s field work, the items of material collection,scene reconnaissance and the monitor plan’s establishment have been elaborated, providing reference to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monitoring.
Key words: Earlier period’s field work Material collection Scene reconnaissance The monitor plan’s establishment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已经成为了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切实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笔者结合几年来从事建设项目验收监测工作的实际,查阅了相关的政策规范、技术文件等资料,对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收集资料
要求企业认真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预审意见、环保部门对项目的审批意见及环保治理设施设计文件等进行自查后,提供自查报告,有关环保设施的初步设计要求和指标、企业基本概况、试生产期间能反映工程或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或参数、污染物排放管网图、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情况、项目周边环境情况、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及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性质、污染类型、主要生产设施、生产工艺、原辅料和资源能源的消耗、废气及废水处理设施等相关资料[1,2]。
二、勘察现场
在现场进行勘察时,应重点明确验收监测所需达到的生产负荷、环保治理设施运行工况、一类污染物的采样位置和质量控制手段等。告知企业做好开设监测孔、搭建监测平台等准备工作,同时写明监测合同签订时间、现场监测时间、监测报告编写时间、提交监测报告时间和经费概算等。
现场勘查工作包括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即生产设施)和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的勘查,是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开展验收监测、确定验收监测范围和制定验收监测方案的一个关键步骤[3]。在现场进行勘察时,应做到全面细致,对照环评中提供的建设项目所需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周期、产品、污染治理设施工艺、处理能力、污染物排放周期、排放规律等。
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核查[4]:
1.核查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
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的要求,逐一核查企业落实情况,如核查以新代老项目数据库,要求拆除的项目是否落实完成,全厂排水管网是否进行了整治,要求纳入污水处理设施一并处理的废水是否到位,是否按要求划定安全防护距离。
2.核查总平面布局及环保审批手续
对照厂区平面布置图,核查项目建设内容环保手续的合法性。如企业有批建不符、生产能力放大、工艺变动较大、平面布局变化、未批先建等严重问题时,应向环保主管部门报告,督促企业履行环保审批等相关手续。
3.核查生产工艺及生产原料
通过观察生产设施、查看生产台账,询问等方法,对实际建设的生产工艺、生产装置进行核对。此外还应重点检查固废堆场是否按“三防”要求建设,危险废物包装和贮存是否规范、标识是否明显;特殊危险品(如氰化钠)仓库建设及使用情况。对存在的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并要求企业整改。
4.核查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情况
查看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处理流程,检查核实“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了解建设项目试运行以来主要污染物监测结果,收集系统、使用药剂及处理设施情况。环保设施:主要是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要求和行业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逐一核查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和措施的建设和落实情况。主要污染源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源的产生情况、主要污染因子、排放量、处理情况、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口的规范化和相应指标。
5.核查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概况
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解建设项目周围企业的情况。
6.核查建设项目敏感点
对比厂区周围敏感点与环评时情况,包括外环境功能区及规划变动情况,敏感点方位、数量、离厂界距离、是否列入拆迁范围、是否有居民投诉及环境污染纠纷等。
7.核查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情况
包括环保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监测计划和仪器设备、环保管理规章制度等。
三、编制监测方案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制订项目的监测方案,重点明确验收监测所需达到的生产负荷、环保治理设施运行工况、一类污染物的采样位置和质量控制手段等。告知企业做好开设监测孔、搭建监测平台等准备工作,同时写明监测合同签订时间、现场监测时间、监测报告编写时间、提交监测报告时间和经费概算等。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方案是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和环保设施实际完成、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的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部分:主要建设项目和验收监测任务的由来,建设项目的历史沿革、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的时间、委托单位,负责验收监测的单位,现场踏勘的时间等。
2.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法规、办法、技术规定;与本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技术文件;有关本项目的环保批复意见;建设项目方有关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自检报告及环评单位、监督监察单位对其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核查报告。
[关键词]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要点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059-01
一、引言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通过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河北分中心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并取得AAA证书,现就企业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要点进行阐述。
二、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要点
1、明确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总理早在1985年就指出“计量测试工作是整个工业企业素质和管理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凭数据指挥生产、监控工艺、检验成品,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也就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可见企业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其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风险,有效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的能源消耗、环境监测、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尤其是产品质量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在当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加强规范完善计量工作,提高计量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各项测量数据的准确,降低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风险,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企业才能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
2、充分策划
策划是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非常重要的阶段,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获得企业高层领导批准,确定体系的管理者代表,确定体系涵盖范围,确定体系认证机构及咨询老师,对建立体系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对策以及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各阶段主要工作及时间安排等。
3、启动会及标准宣贯
组织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启动及标准宣贯会议,参会人员包括管理者代表,体系建立归口部门领导,体系涵盖范围内相关单位/部门领导及计量人员等,必要时可邀请认证机构领导及咨询老师等,会议时由管理者代表介绍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及作用,明确建立体系的归口管理部门、相关职责分配及要求等,然后由咨询老师对参会全员进行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的宣贯,通过启动会及标准宣贯,加强各相关部门及领导对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确保后续推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4、文件编制及运行
启动会及标准宣贯后,邀请咨询老师指导编制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包括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文件、测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文件等,编制测量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时,体系归口管理部门可以组织相关单位/部门人员,采取集中编制的形式,以便于文件编制过程中相互沟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保证文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标准中要求制定体系质量目标,由于初次制定无相关历史数据及经验等原因,可参考咨询老师的建议及企业自身特点,组织评审制定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项目及目标值,初次制定目标可将目标值设立稍微低些,后期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再进行调整。
体系文件编制完成批准后下发正式运行,相关单位/部门按照文件要求执行并输出相关记录,文件运行过程中,企业体系建立归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相关单位/部门的指导并及时解决文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邀请咨询老师协助指导解决相关问题。
5、内审员培训
在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或运行阶段,企业与认证机构沟通确定内审员培训时间安排并统计企业内参加内审员培训人员,根据确定的时间安排,由认证机构咨询老师进行培训并考试,考试通过后颁发内审员资格证书。
企业内审员数量一般能够满足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需要即可,也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内审员数量。
6、内部审核
由于企业第一次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人员经验少,技能相对较低,必要时可以邀请咨询老师进行参与指导,做好充分策划对有效实施内部审核是非常重要的,内审时间选择要合理,一般选择在体系文件运行3个月以后,内审范围要涵盖企业体系范围内所有的相关单位或部门,审核要素也要覆盖所有标准条款,选择有内审员资质且技能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审核组长或审核员,审核分组时要体现出审核独立性的原则,审核时长及具体日程安排上也要充分考虑,合理制定。内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相关单位及部门,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内部审核过程中应充分暴露问题,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确定不符合项和观察项并编制不符合项报告和观察项报告。
现场审核完成后,体系归口管理部门应编制内部审核报告并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各相关单位/部门。
问题责任单位/部门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及纠正措施并实施整改,体系归口部门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整改效果的有效性。
7、管理评审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中明确规定“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实施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系统地评价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从而确定改进方向并实施改进。
充分性是指体系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充分性是指体系满足市场、顾客潜在和未来的需要和期望的足够的能力,也可以是体系各过程的充分展开;有效性是指体系运行的结果达到所设定的质量目标的程度,同时也要考虑运行的结果与所花费的资源之间的关系,确保体系的经济性。
实施管理评审需要策划充分,评审以会议形式进行,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组织并参加,管理评审的输入一定要充分全面,应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目标和文件的适用性及目标的完成情况,内部审核结果及不符合整改情况及效果,顾客反馈,满意度测量结果等内容,通过会议中对体系的评价,确定体系的改进方向及资源需求等,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做出决定措施并提出相关要求。依据管理评审会议决定,各相关单位/部门制定对策并实施改进,体系归口管理部门对改进情况及效果实施跟踪验证,确保管理评审改进的有效性。
8、认证审核
管理评审实施完成后,企业可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及企业的测量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等体系文件,文件审核通过后与认证机构沟通确定现场审核时间,可将认证机构提供的现场审核计划进行转化,增加相关内容及要求并下发至各相关单位/部门,各相关单位/部门及时整理汇总迎审资料,主要包括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内部审核、满意度调查、管理评审及体系运行的其他相关记录等资料,同时重点对内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发现类似问题及时整改。
在外审老师现场审核的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外审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建议等,以便于问题的整改及后续体系的持续改进。针对认证审核开具的问题项,应深入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及纠正措施并在整改期限要求内完成整改。
9、持续改进
认证审核通过后,结合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改进,同时加强企业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内部审核、满意度调查、管理评审及监督审核等工作,确保体系更加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三、结束语
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不失为企业提升计量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质量风险,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企业领导应加强对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积极推行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同时注重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充分发挥测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