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4 10:20:58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六中全会《决定》关于“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总体要求,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的工作目标出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调查分析当前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为加强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持,为科学决策提供服务。二、主要任务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当前全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剖析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提出符合我市实际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着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加快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进度安排

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查研究,分为专题调研和综合汇总两个阶段。

专题调研阶段。由市直相关部门结合本部门、本系统工作实际,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组织力量对本部门、本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特别是一些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各县区也要组织力量进行调研。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于6月上旬完成专题调研工作,形成能反映本县区、本行业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基础数据翔实、分析问题透彻、意见建议切实可行的专题调研报告,于6月15日前报送市委组织部。

综合汇总阶段。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抽调市直相关部门人员和市内部分理论工作者组成综合报告组,在整理、分析、汇总相关部门专题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于6月底上报市委和省委组织部。

四、专题调研课题及分工

根据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点,市委组织部提出了一些专题调研课题,并确定了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也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1.关于全市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建设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人事局、市民政局)

2.关于全市城市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包括党组织和其它配套组织)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3.关于全市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4.关于全市社会服务机构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人事局)

5.关于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6.关于全市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卫生局)

7.关于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

8.关于全市工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工会)

9.关于全市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团市委)

10.关于全市妇联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妇联)

11.关于全市残联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残联)

12、关于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责任单位: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13、县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责任单位:各县区委组织部)

五、组织领导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篇(2)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新机制,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于今年年初研究决定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今天召开首次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标志着这项制度正式开始组织实施。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县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县委人才办的全体同志。今天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三项:一是组织学习《*县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组织学习《南通市20*年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点》(征求意见稿);

三是请10家人才工作重点部门汇报1-5月份人才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县委人才办副主任、组织部办公室主任景世泽同志组织大家学习海委人才(20*)3号文件,即《关于印发<*县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

(景世泽同志组织大家学习《*县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组织学习《南通市20*年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点》(征求意见稿)。这项考核工作连续进行了三年,今年是第四年。最近,市下发了20*年此项考核的考核要点(征求意见稿)。下面请县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人才工作科科长陈兴斌同志说明一下考核要点中的人才工作部分。

(陈兴斌同志对《南通市20*年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点》(征求意见稿)进行说明)。

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主要是考核县里的两个主要负责人,其重要性不言自明。而且我们*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压力也很大。请各单位对照考核要点,认真做好各项考核内容的准备工作。一是任务要分解到人。各涉及到的单位要将考核内容明确专人负责,平时就要做好活动的开展、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材料充分、具体,不要等到考核前仓促补充材料。二是工作中要加强合作。例如“重点人才的选拔培训”这一考核内容,涉及到组织、人事、教育、卫生、文化、农业等多个部门,材料准备需要大家共同完成。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10家人才工作重点部门交流1-5月份人才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打算。发言顺序为:教育局、卫生局、人事局、农牧渔业局、发改委、文化局、科技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校、组织部。

(分管负责人交流1-5月份人才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刚才10家单位对1-5月份的人才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各单位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有条不紊地开展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农牧渔业局和县委党校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县人事局认真筹办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57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将参加培训,此举将进一步完善我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管理知识体系,提升管理素质和能力,为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县文化局积极选送文艺骨干赴外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二是服务中心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认真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行动计划,开展了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县农牧渔业局认真组织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近3万人次农民接受了第一轮培训,完成了全年任务的68.1%。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共同开展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认定工作,数千名农村技术带头人将从中受益。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县科技局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软件园的建设,为科技人员提供了广阔的事业舞台。三是人才作用进一步发挥。县委组织部、县农牧渔业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联合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帮扶困难群众”活动,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知识、技术、信息以及发展观念上的优势,为农村经济、教育、卫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县卫生局开展的县域医疗卫生人才支援农村和县教育局开展的县城学校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对于发挥县城专家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科技局组织开展的第科普宣传周暨第六届科技活动周,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齐抓共管的合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开展的2006年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村一名大学生”行动、“三支一扶”等活动,都是在组织、人事、科技、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下共同开展的,许多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也充分体现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在不断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感到我县的人才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各单位人才工作开展情况不尽均衡。有些单位自己主动开展的工作很少,仅仅满足于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二是有影响的工作还不多。在今年召开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县委副书记朱春要求,人才工作要有创新意识,要形成1-2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我们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三是人才工作的节奏还不快。县委人才办布置的工作任务,有些单位不能及时完成,有拖拉现象,影响了全县人才工作的进度。四是人才工作思路还需进一步明确。我县《20*年人才工作要点》一共明确了全年33项重点任务。这些任务是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确定的,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一些牵头单位在今天的汇报中竟没有提到,需要我们认真反思。针对这些存在问题,结合当前要求,本人提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加强协调,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推进人才工作,必须加快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树立人才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既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职责范围的工作,又要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当前的几项人才重点工作:一是人才工作创新成果评选;二是试点建立镇人才服务站;三是*县“人才特区”建设;四是开辟“一把手谈第一资源”专栏,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活动,都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二是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人才工作。根据省、市精神,今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县科技局要抓紧研究制定《*县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奖励办法》,开展评选奖励活动,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创新,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农牧渔业局要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继续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行动计划、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认定工作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构建和谐*,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局、县文化局等部门,要搞好调查摸底,摸清我县城镇社区和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分布情况和素质结构,探索社会工作人才在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上的新途径。这三项大的工作要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形成人才工作特色,在省、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篇(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经市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召开的,是我市第一次以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为主题召开的专题会议,体现了在国家、省、市人才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认识,明确分工,广泛动员,为切实做好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会议印发了《××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请大家认真执行。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所谓规划,就是对未来的谋划。它是对一个区域、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或一项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发展策略的筹划或谋划,是指导未来工作开展的规范性、权威性文献。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我国政府经国理政的一个优良传统。国家从“十五”开始就把人才规划纳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是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的贯彻落实,是我国发展思想和规划思想的重要进步。我市也制定了“十五”人才开发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人才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市的“十五”人才开发规划也明显地存在着未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求结合不紧、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和监督措施等问题;我市人才开发具体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我市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国、我市能不能抓住和利用好未来年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关键在人才。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强调,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科技体制改革,他最关心的都是人才问题。同志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同志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些都告诉我们,实现国家的富强,需要数以亿万计的各方面人才,更需要尊重和重视各方面的人才。“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才有非常之功。”

在“十一五”期间,从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看,我市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人才竞争将愈演愈烈,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人才争夺将达到白热化,这给我们留住、吸引人才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内在需求看,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对未来人才数量、人才素质、人才结构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给我们最大限度的挖掘人才潜力、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形势看,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最终要落实到各级领导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上来,体现到党委、政府凝聚群众、吸纳人才的整体能力上来,同时贯彻落实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也要求转变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和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这给我们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难的任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现在不对未来几年的人才开发工作进行综合性研究、系统性思考和整体性谋划,我们将难以廓清“十一五”人才开发的工作思路、难以把握“十一五”人才开发的正确方向、难以应对“十一五”人才开发的困难挑战。因此,将“十一五”人才规划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学编制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不仅是国家和省的文件要求,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市人才开发工作的迫切要求。

二、正确理解“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编制好“十一五”人才规划,对于更好地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的新论断,是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开发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当前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指导“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在指导思想方面应重点把握和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的核心,也是人才工作的灵魂。编制人才规划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规划内容首先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开发“两个全局”的结合点上进行编制,提出务实、有效的人才开发措施,建立健全人才开发的宏观调控机制,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支柱产业集聚,引导人才向缺口领域、急需区域转移,为各类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搭建好各种事业平台,从而推动人才实现自身价值,让一切创造财富的资源充分涌流。其次,规划内容还要以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才群体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各类人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开明开放的人才观,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可以成才。

(二)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人才规划涉及人才工作面广,内容多,要注意既讲求全面,又突出重点,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在人才视野和范围方面,对人才的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国有体制的,还要扩展到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和个体、私营范畴;不仅仅局限于城镇范围,还要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不仅仅局限于市内,还要扩展到全省、全国甚至国外。在具体开发措施和侧重点方面,要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抓紧培养急需人才,又要有前瞻性,为实现持续发展打牢基础、储备后劲;要处理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满足各类人才需求的关系,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适用人才的培养;要处理好自主培养人才和积极引进人才的关系,要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培养和自我发展上,放在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上,以此为基础积极引进外地人才。

(三)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人才开发的真正目的,不在于人才数量的多少、学历职称的高低,而在于鼓励人才进行实践和创造。因此制定人才规划必须重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着眼解决制约人才成长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要构建人才开放选拔机制,打破所有制、区域、身份限制,扩大选人用人视野,逐步形成一种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形成人才的终身教育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立体化、外向型的人才继续教育格局;要深化人才的业绩分配机制版权所有,真正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要大力创新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环境,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靠真心真情、真爱真用,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还要健全人才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实施考核机制,确保规划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

三、正确把握“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方法

在“九五”、“十五”期间,我市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开发规划,对全市人才资源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都发挥了相应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十五”人才开发规划集中体现了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工作思路,还获得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如何在总结以往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将我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和迫切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工作方法问题提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领导与落实责任制相结合

按照国家、省关于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工作要求,我市成立了“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人才开发暨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下的临时性议事协调机构,由市人事局和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的领导同志分别任组长、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教育局、统战部、农工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资委、科技局、科协等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局人才规划开发科,成员由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统计局有关同志组成。之所以要专门成立这么一个机构来牵头抓“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是由“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很广、协调难度很大的特点决定的。“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今后几年我市人才开发全局,涉及到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是单独某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某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只有顾全大局,落实责任,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把人才规划编制好。因此,不管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还是今天参会的其他市级部门,都是“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单位,对《××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明确的基础资料准备工作都责无旁贷,对我市人才开发事业都责无旁贷。希望不管是牵头部门还是配合部门,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好承担的工作任务。

(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人才规划相结合

我市正在制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发改委还确定了包括人才规划在内的十四个重点专项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因此,“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要充分考虑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人才开发目标、措施与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相协调尊重市场规律,运用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人才开发事业,从而保障建立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队伍,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人才规划还应与其他专项规划相协调,研究如何为重大工程项目提供相应的人才支撑,使人才开发更好地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解决当前人才工作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出发点。但是,规划不能仅仅局限在解决短期问题上,不能因为对短期问题的重视而忽视了对长期问题的战略性考虑。要从解决当前问题出发分析研究他们的变动趋势,从中提炼出长期性、全局性、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十一五”人才规划的重点。

(三)转变观念与更新方法相结合

一是要改变党委、政府“包打天下”的思想方法。制定规划的主体是政府,推定规划实施的主体也是政府,但规划实施的主体本身却是各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编制人才规划属于政府职能范围,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主观能动性,而非计划性指令,政府的职能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人才的配置已经是全社会的行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势不可挡。因此,在“十一五”人才规划中,要分清哪些是需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哪些是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和落实的,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注重创造良好的制度、政策和环境,充实履行公共职责和制度创新的内容。

二是要改变组织、人事部门“包办一切”的思想方法。以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的“十一五”人才规划,内在地要求以更高的开放性、更广阔的视野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度。因此,我们印发的《××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采取了人才工作部门与经济工作部门相结合、人才工作专业部门与人才工作综合部门相结合、党政部门与专家学者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前期研究和后期论证,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尽可能扩大社会参与面,使“十一五”人才规划具有较高的战略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篇(4)

一、目的意义

实施*省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是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我省“八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大措施。通过实施*省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不仅能面向国内外更多、更好地引进我省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有效缓解我省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矛盾,而且有利于加快探索和形成聚集高层次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一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走向*,增强我省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提升我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内容

(一)工程实施目标

今后三年时间内(至*年底),为我省引进一万名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包括: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信息、现代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支柱产业所需高层次人才,国际型的商务、法律、会计、金融人才,以及各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二)重点招聘岗位

1、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中层以上管理岗位。

2、各类大中型企业(包括国有、外资、民营)副高以上专业技术岗位以及中层以上管理岗位。

3、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关键技术、管理岗位。

4、各类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

5、各类医疗机构的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医师。

6、金融、电信等服务部门中层以上管理岗位以及副高以上专业技术岗位。

7、部分行政机关相关职位。

(三)引进方式

各市、县(市、区)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各用人单位要积极探索在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新方法、新路子、新机制,结合发展需要、工作实际和具体条件,认真落实引才需求岗位,采用调动、聘用以及兼职、项目合作等柔性流动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

三、配套措施

(一)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根据用人单位与人才双方意愿,自主确定引进方式、聘用期限和相关待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短期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在聘用期内可不占编制数和领导职位数,不受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制。需进入行政机关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二)柔性引进或受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可申领《*省人才居住证》,在*工作期间,享受与我省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属外国专家的,可办理《外国专家证》。

(三)鼓励和支持各地研究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筹建高层次人才公寓等政策措施。

(四)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优惠政策,解除来我省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柔性流动人才的后顾之忧。

(五)探索试行政府雇员制度。

四、主要工作安排

*省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是一个滚动发展的引才活动。整个引才工程由省人事厅统一组织部署,并负责举办全省性的重要引才活动。实行总体规划,逐年推进,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地除积极参加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性重要引才活动外,都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人才工作情况,制定引才规划,积极组织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通过全省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我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省人事厅今年将重点组织开展以下活动。

(一)全省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今年8月推出首批全省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高层次人才信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1、省人事厅和11个市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联合举行“实施*省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新闻会”。通过新闻会形式向国内外*省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的有关内容和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

2、以*人才网、*人事编制网、*省专家与留学人员信息网及各市、县人才网站为主体,联合*科技网、*教育网、*外贸人才网等滚动推出全省高层次人才需求职位、科研项目人才需求信息。

3、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和部分知名网站,以及省内主要新闻单位,刊登广告或消息,向海内外宣传我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及优惠政策,我省中长期高层次人才预测信息,介绍我省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和留学生创业园区名录等情况。

(二)今年9月,举办**省网上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网上高层次人才招聘会采取省、市联动方式,为期一个月,集中将我省省属单位和各市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包括需求单位、岗位说明、人员要求、招聘条件、相关待遇、联系方式、联系人等信息在网上,供海内外人才在网上登录查询。应聘人员可直接在网上与用人单位联系或应聘。

(三)今年10月由国家人事部、*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博士后人才与科研项目洽谈会,面向全国著名高校引进博士后人才。

(四)省人事厅将根据各地、各单位的人才智力需求,由省人事厅驻北京和上海办事机构配合有关市、县、用人单位与有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猎头公司积极联系,尽可能对接需求信息,并在今年年底前举办`**—北京高层次人才洽谈会和`**—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两次人才洽谈会,重点组织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事业单位,国家和省、市的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参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主要招聘在北京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在上海举办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主要招聘上海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五)赴国(境)外招聘高层次人才。依托我省在海外举办大规模招商引资活动的机会,由省人事厅会同省外经贸厅组织部分知名企事业单位赴国外招聘人才;也可专门组织赴国外招揽慰问高层次留学人员。

(六)其他方面的工作

利用各种平台和载体吸引人才。积极鼓励我省和外省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人才中介组织、职业介绍机构乃至海外人才中介公司为我省推荐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海外留学生组织、海外华人组织和著名院校校友会的联络与合作,争取*人才网与部分我国驻外机构和海外留学生组织网站的链接,及时向海外留学人员我省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信息。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市、区)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全面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建立必要的工作班子,明确工作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履行好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宏观指导、工作协调等方面的职责。同时要争取财政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中各项工作经费的需要。

(二)搞好需求摸底。各市、县(市、区)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组织精干力量,搞好发动工作。要在确定一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单位的基础上,抓好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各用人单位要根据本单位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推出确切的引才岗位,提出较为具体的岗位要求。各级人事部门要做好需求信息的汇总工作。用人单位填写的《高层次人才需求登记表》(见附件1),报各市、县(市、区)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或省直有关主管部门汇总,各市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填写《高层次人才需求汇总表》(见附件2),并于*年7月底前以电子文档形式报省人事厅。各市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各单位提供的需求信息务求确切有效,切实做到虚位以待。

(三)制定引才计划和实施方案。各市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在县(市、区)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用人单位上报需求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本地实际,形成各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包括今年内引才计划和明年引才计划),制定引才工作实施方案,并报省人事厅。省人事厅将汇总形成全省高层次人才引才计划,以适当形式下发到各市、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

(四)建立引才单位责任制。凡有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单位,在上报人才需求的同时,须确定并公布单位引才工作的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单位引才工作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按人事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编制和需求登记表填报工作,及时向有关人事部门报告引进人才落实到位情况,反映需要帮助解决的有关问题,补充、更新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把本单位引才工作落到实处。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篇(5)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规划大力培育中间力量。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机关事业单位股级机构负责人任免管理办法>的通知》(委办发[2020]44号)文件要求,我局以既有人员为主体,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实践锻炼为重点的培养开发机制选人用人机制,尤其是对于近几年刚进入系统的工作较为突出的年轻干部,敢于给他们加担子、施压力,放手把他们推上重要岗位,加快他们成长的步伐,我局共任命张琪等9名同志为股级干部。年轻干部在基层市场监管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市场监管人才储备。积极拓宽人才招募范围,2020年全州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我局招考的食品药品安全总监于今年三月已入职上班,2021年上半年公开录用公务员1名于今年八月已入职上班,年底申请使用空编2名,申请临时聘用人员招考,进一步壮大了我县市监人才队伍。

(三)组织学习培训,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由于市场监管业务知识,涉及药品、食品、化妆品、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等,我局很重视中青年干部职工的继续教育,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学习培训,今年我局分期分批选派干部到省局、州局参加了多期业务培训,全局职工还积极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培训和业余自学,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

(四)宽严有序全全面优化机关环境。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逐步建立起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权益的考核,激励和保障机制。首先是严格工作考核,力求绩效管理合理化,突出重点,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赋予不同分值,分类操作,灵活使用,并狠抓落实,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其次是建立激励机制,在构建人才发展平台时,适宜的激励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通过建立各种内部沟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营造起干事创业、严宽有序的机关环境。

(五)多点发力,加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让民营企业发展迅猛,需要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一方面,根据商事制度改革内容,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内部要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另一方面,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人才公平竞争的环境。如对职称评定等涉及个人利益方面,民营企业人才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一视同仁,一把尺子对待,不另眼相看,不搞歧视。二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一方面,我局对辖区内的企业、个体户进行定期培训,有重点、有目标地分期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帮助民营企业人才继续深造,提高业务技能。三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要求民营企业人才除与企业员工一样参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外,对个别特殊人才,加强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

(六)抓好落实。抓好《关于印发<县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方案>的通知》(市治领办[2021]10号)落实,积极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动员单位人才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职业培训及水平考试,已有三人参加培训、考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队伍老龄化突出。二是现有在岗人员和我局所承担的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不能完全匹配,我局目前只能采取分类管理编制,统筹使用人员的方式进行综合管理使用。三是抽借调人员多,现有人员大多都是一肩几职。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篇(6)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民政局全力做好全县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作,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积极引入社会工作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促进了我县社会和谐建设。

一、主要成效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动员全县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报考。广泛宣传动员全县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2017年全县报考人数为209人(其中初级165人,中级44人),通过人数为20人(其中初级12人,中级8人)。截至目前,我县累计持证人员共370人(其中初级337人,中级33人),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人才发展指数任务。二是扶持壮大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全县现有本土注册成立的社工机构已达4家,引进市级社工机构6家,共有10家社工机构,一线服务社工已达30人左右。二是加强社工持证人员的培训。我局开展多种系列学习活动,组织一线社工参加赴港培训,到广州、惠州、深圳等多地学习,提高服务技能。

(二)扩大社工服务人群和范围

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在全县设置了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龙田镇田尾村、永汉城东社区、龙城街道青溪村、林村村、城南社区示范点、南昆山下坪社区、龙潭镇左潭社区、蓝田上东村),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扩大社工服务范围,在优先服务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低保家庭等重点人群基础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逐步扩大到社会福利与救助、残障康复、禁毒帮教、社区矫正、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范围从县城扩展到农村,服务对象也从传统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延伸扩展到流动人口、受灾群众和有特殊需要的妇女等群体,惠及更多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建设。

(三)创新“一综多点”示范建设

龙城街道城南社区“一综多点”创新模式试点于2017年4月进驻运营,由县级财政支持深化探索实践,把服务范围覆盖至龙城街道五个县城社区(城南、城内、北门、太平门、东较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置7名专业社工开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设在城南社区,其余四个社区建立一个社工服务工作站,每一个工作站分配安排一名社工驻点,采取“1+X+志愿者”(即每一个社区社工服务工作站有一名常驻社工,工作时候连同其他社区社工带领志愿者配合协同完成)的方式开展服务。每一个社工服务工作站给合社区的需求重点进行一项特色服务,扩大村(居)委会受惠面。

(四)推进双百镇(街)社工服务站建设

2017年,争取省民政厅双百镇(街)社工服务五年计划项目,在我县龙城街道办事处、永汉镇政府、龙华镇政府3个镇(街)设置社工工作服务站,并于2017年5月全部局已进驻,共配备社工15人(龙城6人、永汉5人、龙华4人)。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以辖区内有需求的群众为服务对象,覆盖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农村留守人员、优抚安置对象、老年群体等民政重点服务对象,提供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通过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有效推进民政部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的转变,提升民政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社会工作管理机构不够完善。我县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发展初期,县民政局作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部门,没有设置社工股室和专职人员,由民政局办公室兼任。随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面临任务繁重、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难带动其他部门等问题,亟需增加编制,补充管理队伍。二是社工从业人员的实务能力亟待加强。我县大部份社工机构成立的时间还不满3年,从业的社会工作者大多是受过短期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事业单位和基层在职工作人员,欠缺系统的社工理论与技能教育,专业性不足,社工从业人员的实务能力整体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社会工作宣传,为社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联动各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社工宣传周活动、社工骑行宣传、公益义卖等活动,以丰富宣传内容,增强宣传影响力,为社工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定期制作社工宣传刊物、开发社工网站、龙门县社工公众号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持续对社工进行广泛宣传。二是重视教育培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实务能力,特别是本土化的专业实务技能。重点培养本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高本地社会工作者素质。大力引进港澳台地区和周边城市的资深社会工作督导,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人社局人才工作要点篇(7)

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广西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下半年的任务更为艰巨,要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会议强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全部工作关系到人,大部分工作涉及民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必须准确把握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进而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问题,这是检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会议要求,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要把握工作规律,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而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一要坚持服务大局,自觉在大局中准确定位

坚持服务大局,就要自觉在大局下谋划工作。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老龄化高峰不断迫近的重要战略转型期,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我们要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变化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带来的影响,顺应形势的变化,敢于直面挑战,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及时跟进,顺势而为,适时地调整相关政策。无论是研究工作思路,还是制定政策措施、抓工作落实,都要放在大局中去考虑、去谋划、去推进,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正确方向。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战略的高度、理论的高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把握工作主动权,推动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服务大局,就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就党和政府工作全局来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是局部;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全局来说,地方是局部。各地出台涉及利益调整、有可能引发攀比的政策,要事先同厅里沟通,做到局部利益服务全局利益。强调局部服务全局,并不是不要考虑局部的实际情况。各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把握“人”在我们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排一排,把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理一理,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上,主动创造条件,争取每年解决几个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激发人的创新创造活力。要充分发挥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的作用,切实解决制约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加强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服务。我们要以公共服务可及性、均等化为目标,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快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要坚持公平正义,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坚持维护公平,就要把公平的理念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全过程。随着劳动者权益意识和平等意识逐步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公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更加牢固地树立公平理念,将其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无论是制定法律法规、完善政策措施,还是推进工作落实、开展公共服务,都必须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来考量,朝着有利于促进公平的方向去推进。

坚持维护公平,就要抓住制度设计这个关键环节。制度更带有根本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要体现公平,最根本的是要在制度设计上做到公平,以制度促进公平,以制度维护公平。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不同地方的发展差异、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使地区间、群体间的利益大体平衡。要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给人以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给人以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坚持维护公平,就要妥善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强调公平不是说可以忽视效率,而是要更加注重以公平促进效率的提高。我们在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工资制度、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过程中,既要注重公平原则,也要注重效率目标,坚持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贡献与报酬相一致,充分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我们还要坚持立足国情、区情,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为,防止超越阶段,防止不切实际,防止吊高胃口。

四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把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

坚持统筹兼顾,就要突出“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这条工作主线彰显了“人”在我们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我们部门最主要的职责,集中体现了我们的工作规律和价值取向,体现了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的工作方法。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繁重,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必须继续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把民生工作、人才工作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以此总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全局。

坚持统筹兼顾,就要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兼顾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突出重点,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开展。其中,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等4项任务,是重中之重。突出重点不是说其他工作不重要,抓重点的同时要善于学会“弹钢琴”,各项工作要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坚持统筹兼顾,就要努力做好政策的衔接平衡。出台每一项政策,都要注意平衡性。在纵向上要瞻前顾后,与原有政策相衔接,与发展趋势相一致,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在横向上要注意兼顾左右,做到与相关政策的衔接配套,与同类人员及同类地区保持大体平衡。特别是涉及待遇类的政策,更要把握好政策之间的衔接,避免因政策前后冲突或相互失衡而产生新的矛盾和攀比。

五要坚持改革创新,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制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坚持改革创新,就要继续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难题,需要有直面问题、勇于担当的勇气,更需要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毫不动摇地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务求取得实效。

坚持改革创新,就要凝聚推进改革的共识。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全区系统上下共同努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摸清情况,找准改革面临的难点焦点,谋划破解的对策。要勇于创新实践,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将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政策和制度。要正确引导舆论,凝聚各方共识,营造改革的良好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