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村落文化论文

村落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20:08

村落文化论文

村落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陂下古村;建筑;传统文化;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0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44-02

1、前言

陂下,古名潭溪,坐落于富水河畔,现为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辖区。其东邻江域、文山和富田王家,西靠泰和车下、巷口,南接泰和洞口、舟山,北与匡家、奁田、王田村等相连。

古村的人文建筑众多且极具特色,从唐代肇基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陂下先民营建了36座祠堂(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现存古祠堂25座)、古牌坊6座、古门楼3座及近180栋古民宅,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落。

2、村落历史源流

陂下村历史久远,可追溯至唐,而陂下望族胡氏历史则始于北宋嘉祜六年(公元1061年),曾为参军的胡晃由文陂甲村溯水而上,在此肇基,为陂下村胡氏始迁祖,自此晃公子孙开始在陂下繁衍生息。

据史料记载,晃公后四代均为单传,晃公生子良,子良生百泰,百泰生邦彦,邦彦生巨济,单传四代。巨济育三子:元美、元达、元吉,其中元美、元达世居陂下,而元吉则迁湖广;传至第九代景渊公和景星公,晃公后裔才开始枝繁叶茂、繁衍分脉,发展至今,全村胡氏一族约四百户,人口达2000余众。

吉安市陂下村于2008年10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3、崇礼尚仁

儒道文化毋庸置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仁、义、礼、智、信为思想主体的儒家文化影响并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建筑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更是首当其冲。儒家文化中一系列的伦理道德观维系着宗法家族和封建家庭,它们也通过建筑这一凝固的史书展现出来。

陂下古村是一崇尚儒家文化的历史文化名村,早在元朝,陂下村就开办了高级私塾(遗址被毁),近代洋学传人中国,陂下在村中创建了书院(遗址尚存)。此外,陂下先民甚至将一代儒宗欧阳修供奉于吉先祠,长期祭拜,现为欧阳修庙。古村中的门楼、祠堂、亭院等建筑无一例外的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观的物化表象,如星聚堂、报恩院和安人亭等,其它不一而足。

星聚堂居古村南偏东,是一栋有着三个朝向的宗祠,极为特别,其中供奉胡氏十世支祖景星公及其下牌位也。

星聚堂落成后,当时兵部恭赞机务尚书周延为星聚堂撰文道:

潭溪有故处仕景星者,盖所谓孝弟、力田人也。衍息仅十世,而竹立者,五六百。指其子姓,感先泽之长,谋建支祠以妥处士公之灵……,至五六百,其心五六百,其顶、指、口、目往往饥寒不相恤,疾病不相问,患难不相持,心殊志分,一身之中已涣散痿瘅而漠然不灵矣。故君子甚惧涣而痿也,而必求所以聚之。聚何?礼云:君子建宫室,先营宗庙。昔孔子见野有被爱而祭者,咄嗟夷之谓其亡于礼也。况人不能无所见,而思敬不能无所遇,而兴衰欲以奉祖祢而联宗支,顾非建祠不可……,今潭溪子姓感忠烈而孝悌,笃孝悌以力田,朴而不漓、真而不饰,自能见委以下,寻源见枚以探本。惶惶乎春秋之事不修则惧,先世之灵不妥则惧,少长之志不联则惧……,虽然胡之裔以力田而孝弟,孝弟矣!将终于力田乎?即堂之所以榜为星聚者,而知其将来之必以文颞也。昔陈太邱当遇苟季和,时所聚首止其子、若孙而巳。

上文明确地指出陂下先人建星聚堂的初衷是“妥处士公之灵”,以聚族人之心,兴胡氏一族后裔。这充分地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其一,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其二,在儒家看来: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星聚堂未建之前,景星公族人虽众,然饥寒不相恤,疾病不相问,患难不相持,心殊志分,其中缘由为“礼”不存。其三,希望通过建祠敬祖未一改数世力田的命运,图后裔能出文显入仕之人,这符合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安人亭位于古村西北角,始建于道光甲午,即1834年,距今180年,为一座单体古朴建筑。

世界胡氏通谱江西庐陵分谱记对安人亭作如下记载:

潭溪胡氏聚居之后有馀地焉,盖数十旧宅废址也。道光甲午,里人设亥市于此,有闽有街,百巷有廛有井。不数月,间人迹纷如百货辐辏,遂成一大圩……,州同胡君绍亭建安人亭于东南隅,亭畔构唐肆数楹,取其凭值设茶亭中,以饮渴者,而东南喧阗矣。初,君太翁儒林郎尝念族中年老无依者,饥予之食、寒予之衣。由日而月,而岁而数十岁不怠,独未得其地以居之。至是,君建安人堂于西北澳,使托处焉。

由上述史料可知,安人亭谱书详载建安人亭之心愿是为前来赶圩之人有饮渴、歇脚之所和胡氏族中老无所依者有安身之处,实为安定人心。数十年不懈,充分体现儒家“仁”的核心思想及以人为本、爱人、爱己之仁爱思想与普世价值观。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具体化到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之中,从本质上而言,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忠、孝、节、义都体现了一个“恩”字:孝为报亲恩、忠为报君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

报恩院既不是书院、也不是宅院,而是一座“报恩”之院,为何?个中缘由胡氏谱书有详细记载:

己丑进士郎侯未宰吾邑,同事幕友皆一时名士,其尤著则司刑名陈先生也。候宽而明,常求民间疾若而拯之。所向如春风化雨,无一不被其泽。更得先生调剂而县无冤民矣。客岁,吾族遘无妄之灾险,陷不测实有,媒祸者阶之厉,侯欲芡其生而不得,而先生憨然力为保全,候于是却同僚之意,将吾族媒祸数人薄惩而教诲之,其恩将何以报耶!吾弟含堂诞告族众,愿于财神之右,立龛以奉候与先生之禄位。众皆日菩,龛面树坊,金碧交辉。虽日非院,俨然一上院焉。

从上文之意不难看出,建院的缘由是胡氏族裔感于进士郎、司刑宽仁、贤明地对待数名负媒祸之死罪的族人。当时,在胡氏族人看来,进士郎、司刑乃其亲、君、友也,大恩无以为报,乃建院是记,体现了儒家孝、忠、义等思想。

4、以“气”为上

在我国,传统建筑、村落规划选址均大多看重风水,主要表现为看山、看水、看方位。吉地的标准为山环水抱,背山面水,负阴而抱阳,山环有利于聚“气”,水抱是为了生产、生活环境的便利,“负阴抱阳”即是风水的讲究,也是建筑本身朝向、采光、通风的上乘选择。

陂下村风水地理环境极佳,山清水秀,山水环绕,前有紫瑶山、甫公山拱翠,后有龙山、紫沙庙揽护,五条水系环抱村落且均朝东,同时,百余棵千年古樟树、枫香树掩映古村,让这里充满了灵性。

在陂下村不计其数的古建筑中,居西南的迎龙门和处东南的朝天门寅宾桥均极富民间风水文化。

传统风水学理论以“气”为核心,注重龙脉(即山脉)的勘察与遴选,因为山脉起伏婉转,气随山形游走,龙脉形止之处气最旺。为迎接龙脉之气,胡氏先人在村落东南方修建高数仞的凹形迎龙门,以期子孙后裔繁衍生发。这在谱书中有如下记载:村居形势而南屏,缘龙干由兴国之覆笥蜿蜒而来,故门于西南以迎龙名。斯门也,面瑶山而带富水,天马定崴,左古拱峙,山川英秀,无美不备,磅礴,郁而必发,……

位于村落东侧的朝天门、寅宾桥的修建也是为了聚气,因为在传统风水学看来,屈曲之水方能聚气,直水则气不存。有关文献记载如下:

顾吾始祖参军公祠不宅于中,而独建于东。意前人经营,必以东有天马文峰超拔其下,富水贯注屈折萦洄,灵秀之气于是乎萃故,以莫大宗基焉。又前当孔道,四达之衢胥由此合而后分,且村中回龙水之枢也。第涂虽中正,微涉直贯,形家所忌……,余尝与族父老议,欲完其西墉,开门于东,以收灵贶;更于前为大堤,亦改道于东,以避其直冲之势。

文中两处均提到曲水聚气的风水效果:其一,所指第涂虽中正,微涉直贯,形家所忌;其二,更于前为大堤,亦改道于东。胡氏宗祠敦仁祠居位虽正,然被富河之水直冲,此为风水大忌,为避其直冲之势,故而改道修桥,以达到曲水聚气之风水效果。

此外,就外部地形而言,陂下村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似竹排,故又称“排形”,任洪水何等凶猛不淹村,此符合风水择高而居和东下西高多富贵英豪的风水要则。据考证,历史上陂下村最大的一次受洪水侵袭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连降暴雨,富水河河水猛涨,下游许多村庄被淹,房屋倒塌无数,然陂下村依旧安然无恙。

5、自然质朴

道家强调师法自然,推崇天地间有大美的自然美学思想。具体而言,道家思想的审美的标准为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其中朴为朴素之义,素为白的意思,即没有任何装饰。

陂下古村落建筑具明显的道家文化特征,无论是选址规划,建筑营建、装饰,还是整体景观,无一不是如此。

建筑营建因形就势,以木、石、竹等为建筑材料,墙体为一律青砖,不施粉黛,屋顶统一为白瓦,内部木制结构、木门、木板等均不施彩漆,保持木质固有纹理、色泽,建筑本体从外至内,各部分无不强烈地体现道家所崇尚的自然之美,质朴而素雅。

毫无疑问,任何人文建筑与外部环境关系紧密,外部景观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时代的文化符号。一处景观常常记录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象征和代表着一种意义和价值。

其一,任何景观均离不开其所处大环境,陂下古村注重村落与自然环境之山、水、田等的有机联系。村落山环水绕,南向紫瑶山、甫公山,北靠龙山,东西两方为丘陵拱卫。村西为一南北向的大水渠和紧邻村东的富水河均绕村而过,村落南向不远处则为数干亩农耕水田,极为开阔。远处青山绿树郁郁葱葱和近处茫茫一片水田与村中青砖白瓦建筑相辉映,浑然一体,俨然一幅如山水画的自然景观。

其二,作为以农业为主的陂下古村,水系极为发达,为村落景观的主体之一。邻村之水绕村而行,村中之水穿村而过,形成了独特的“五水朝东”的水系景观。村东富水河、村西干渠绕村而行,村中之水由西通过水圳引入,经五条自然形成的明、暗水沟遍流村中宅、祠、堂、亭、台等建筑,或直或曲、或绕或抱,两者相映、相融、相谐,似自然化成,再经村中数座水塘蓄转,最终流入村东富水河。水系入水口窄,出水口宽,整体形态呈倒漏斗形,极为独特。

其三,街巷是陂下古村另一重要景观。村外部有三条较宽合围道路,入村须分别经过高大轩昂的朝天门、迎龙门、安人亭、延福门四门,鹅卵石铺成的巷道纵横全村,连结180多栋明清古祠、堂、民宅等,村中要隘再设数门,共同组成古村内部交通网络,形成“围中有围,门中有门”的独特景观。村中街巷宽处成街,窄处为巷;街巷相交或直或曲,皆因地形而成,极为灵活,有时曲径通幽、有时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总的来说,选址规划、建筑群、水系、街巷四位一体地集中体现了道家推崇“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建筑形制多样统一,布局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始终不离自然主旨;街巷布局纵横交错,变而有序,自然意境各异;村落水系分布独具一格,五水朝东,村落整体给人以优美、自然、质朴且文化底蕴深厚之感。

村落文化论文篇(2)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维吾尔传统人居文化研究方面,更需要从课题研究的高度来重视,通过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基本观点、基本内容、创新价值等环节逐一实现。以便更好地对维吾尔传统人居文化和优秀的地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这既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在文化传承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又是对村落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研究综述

多年以来,学界对新疆维吾尔族建筑、民居以及装饰艺术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卓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前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对维吾尔传统村落的传承与更新需要借助于由多元因素构成的人居文化理论进行研究,以便于更科学合理,宜人宜居。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评述

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城乡巨变的过程,城镇化问题也逐渐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不少学者从社会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学者们开始对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Kirkby,1985),又如从经济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城镇化的发展(Marton,2000;Cook,200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村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类学、社会学界遂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背景,试图概括和总结中国传统村落变迁的规律和模式。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Redfield)在《农村社会与文化》(1956年)一书中提出在现代文明中,城市是“大传统”,农村是“小传统”,并且随着文明的发展,农村会不可避免地被城市所蚕食和同化。之后保罗•奥利弗(PaulOliver)在著作《房屋与社会》(1960年)中提出了被人忽视的乡土建筑不仅是当地而且还是其他地区建筑设计者创作灵感的源泉。可以看出从麦吉的城乡一体化概念,到雷氏的地区性人居建筑文化研究,以及保罗的乡土建筑与文化等,都是尊重不同地区文化而进行比较研究,注重对地区性整体共性特征的分析,重视乡村人居环境中建筑的地位和价值。国内著名学者刘沛林(1998年)提出了建立系统的人居文化学的构想,认为真正的舒适宜人而又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人居文化思想作指导。院士王小东与其博士生宋辉(2013年)通过对新疆喀什老城改造与更新策略的回顾,发现在改造和更新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现状环境和人文变迁,要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保留和重构城市整体风貌,使特色得以传承,风貌得以重塑。新疆师范大学李群、李文浩等(2010年)在进行鄯善县麻扎阿勒迪村规划设计实践时,认为生土民族建筑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建筑,代表着新疆典型的土性文化,承载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统文脉。闫飞(2012年)认为当前维吾尔族人居聚落"空间"模式已跨越了单纯的建筑功能划分,呈现出当地民族人居文化的演进,是区域性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各类因子的综合体现。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学者们开始从百姓人居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研究农村现代化的问题,但多数学者都只是从国家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并未重点关注现代化过程中村落人居文化变迁的问题。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所以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要注重对百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居文化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基于此,本项目将以新型城镇化理论政策为基础,通过对维吾尔传统村落的田野调查,深入剖析现代化进程中百姓在劳作模式、生活方式、精神需求等人居文化生活方面的变迁,最终提出符合现代化新疆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选题的意义

本选题从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变迁视角入手,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以田野研究来进一步加强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加对新疆乡土社会结构和地域文化的理解。虽然在城镇化背景下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民俗生活方式有了不少研究,但有关现代化建设与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研究甚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现代化与传统村落人居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这也会为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新时期建设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铺垫性研究。主要陈述研究的背景、基本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田野调查概述等。

第二部分:维吾尔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通过各个角度考察在现代生活中维吾尔传统村落百姓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其中主要包括在家务农、进程务工、农村帮工和换工习俗的变迁等问题的分析。

第三部分: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方式变迁。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来展示,维吾尔传统村落所处的环境、民居建筑材料、建筑形态、装饰艺术特色、营造方式、民俗文化等的变迁等等。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变迁的原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为充分了解村落人居文化变迁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需要以多个维吾尔传统村落为“点”,勾连成“面”来考察更广泛的区域,从而在更为全面而深入的个案研究基础上形成科学理论。

第四部分:新时期人居环境建设中精神需求的变迁。通过对维吾尔传统村落里民间游戏娱乐习俗和习俗的田野调查,分析新时期人居环境建设对百姓精神需求和文化认同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主要以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需要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成果进行理论思考,与原有研究结论进行对话。从问题导向、理论与实践发展导向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界定出维吾尔族村落人居文化概念及内涵;从目标导向和人居文化要素把握入手,对维吾尔族传统村落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法,结合国内外人居文化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著作研读和文献检索,查阅并认识己有的相关理论和历史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系统性梳理,从而明确合理地界定概念,解析其内涵,把握课题研究整体性,保证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2.调查研究。采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及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参与考察、背景分析等方法,研究各地村民的行为模式,重点分析传统村落形成背景、形式、特征,传统民居文化及其本质。明确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变迁的内外因素及趋势。

3.多科学交叉综合分析。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多学科,多角度分析村落发展现状,以研究目标导向和人居环境要素把握入手,运用社会学、民族学、设计学、建筑学等进行交叉综合研究,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变迁进行理论探讨,科学合理地提出建议和对策。

(四)主要观点

1.维吾尔传统村落在其生产生活方式上具有一定的民俗规约性和社会秩序,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实行租赁、承包等方式不断进行流转,因此百姓的劳作模式发生了巨变,百姓在失去土地之后,通过打工和制作手工艺品维持生活,传统村落里百姓之间的帮工和换工习俗也逐渐被物质化了。

2.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与研究,使方法更科学,成果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为建设稳定、和谐、繁荣的现代化新疆做出应有贡献。

四、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一)理论创新

1.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运用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法对深层原因进行剖析,判断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推动新时期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2.拓展学术研究的空间,为新疆建设具有现代地域民族特色的人居环境提供创新性理论基础。

(二)应用价值

1.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现代化建设中的比较有特点的维吾尔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探索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2.为避免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生态破坏、发展趋同、场所精神缺失现象提供参考解决方案。

总之,对维吾尔传统村落人居文化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需要研究工作者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院南疆住村工作组同志两年多以来的工作、生活、调研等对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客观、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王小冬 单位:昌吉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3]陈震东.新疆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美)阿莫斯•拉普波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秦红增.乡土变迁与重塑[M].商务印书馆,2012.

[6]杨公卫.村落终结与乡土重建[M].民族出版社,2012.

[7]左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城镇化问题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2.

[8]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9]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三联书店,1997.

[10]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1]李安宁.新疆民族民间美术[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12]李群.新疆生土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3]周庆华.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4]新疆新型城镇化专题调研组.牛汝极.新疆“环塔”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挑战与出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12).

[15]安瓦尔•买买提明.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11).

[16]李群.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J].装饰,2010(03).

村落文化论文篇(3)

论文摘要:对皖南、晋中的多处古村落、民居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这两个地区古村落民居的保护开况分别进行概述,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例来论证笔者对于古村落民居的整体保护观点:不仅保护单幢建筑,还要保护延续其历史信息。

我国拥有大量的古村落、古民居,无论从建筑角度还是文化角度讲,均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其目前的处境却非常尴尬。有的已经人为拆除,销声匿迹;有的已人去楼空,任其衰败;有的则处于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境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走访了皖南和晋中这两处古民居村落相对集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区域。

1皖南古村落的保护开发研究

1.1皖南古村落、民居概况

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域范围内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m。明清时代,徽州府的辖区包括祁门、休宁、黔县、款县、绩溪以及江西姿源六县,在这六县所形成的“徽州文化圈”范围内存在许多形态、意境相近,而又特色鲜明的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的择地选址讲究风水理论,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依山势水势灵活建设,以山水为依托,与自然相融合。村落空间独具特色,因土地资源紧缺,村落多密集建设,街巷狭窄,房屋紧密相邻,且多带二层楼阁,加之两侧挺拔高耸的马头墙,街巷愈发显得狭窄幽深(见图1,图2)。民居的典型单元形制是三开间一庭院,建筑平面左右对称,尊卑有序。中为厅堂,待客礼仪之所;两侧厢房为卧室;楼梯在中厅后或左右两侧。人口狭小的天井用于通风采光,当地人巧妙地运用造园手法,在咫尺之间营造出意趣昂然的生活情趣。室内装修多清雅简洁,重视文化品位,随处可见楹联匾额,体现了居住者的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对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见图3)。

1.2保护开况

战略措施:1)保护第一,永续利用。西递是世界文化遗产,只有将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妥善的保护才能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体现它们的价值;2)政府统筹,多方合作。古村落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保证资金到位,但是政府必须做好统筹工作,监管保护开发的各个环节,防止盲目运作;3)权责利平衡。由政府带头,制定一套规范的权责利平衡关系,包括政府、出资人以及村民等的利益分配与责任制度;4)弹性发展。按步骤、按情况酌情进行发展,每一步都要谨慎小心、设想周到。 保护措施:首先将历史风貌地区划分为环境协调区、建设控制区和保护区。环境协调区内严格控制大中型项目的建设,保护山体植被,维护村落的周边环境风貌。建设控制区范围内建筑建造的尺度、风格、材料等必须与传统风貌建筑相协调。保护区范围内严格保护村落原有风貌与格局,对新建建筑严格把关,并且对建筑进行分级保护,分为重点保护建筑、保护建筑与改建建筑。

西递在保护村落空间实体等物质文化的同时,更注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鼓励人们继续生活在村落中,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效地保护了村落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使村落特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得以继承发扬。

2晋中古村落民居的保护开发研究

2. 1晋中村落、民居概况

自古以来山西地薄人稠,人们在本土上不易生存,纷纷外出经商以谋生计,衣锦还乡后便建造了大批建筑艺术价值极高的地主庄园。山西地区古村落较多,但格局比较完整、建筑比较完美的村落主要集中在晋中地区。

晋中地主庄园择址科学,讲究风水。灵石静升镇王家大院占据当地居高临下的北山坡,一则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二则坡间形成一条条天然的排水沟,无水患之虞;三则宅后生态自然风光调节小气候。庄园多采用严整的规划布局,以经济实力为依托,筑就高大坚固的围墙,城防设施严密(见图4)。高大封闭的院墙划分内外,形成外雄内秀、外封内敞的空间体系。山西合院的基本构成元素有正房、厢房、倒座、宅门几部分,它们通过过厅和垂花门串联成多进规模较大的院落,形成前堂后宅、前园后院的合院类型(见图5,图6)。民居院落中轴对称、空间布局等级严明,反映着尊卑、男女、长幼的区别,传统的封建礼制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

2.2保护开况

蜚声海内外的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现为祁县民俗博物馆。大院门前修建的商业一条街凌乱地延伸到了新建的停车场边,加之几处随意设置的酒店旅馆,破坏了村落的环境氛围,给古朴的村落蒙上了一层商业俗气。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镇,现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居民已经迁出,只留下了豪华富丽却略显坚硬生冷的房子,没有了人的生活,整个建筑群失去了动人的灵性。曹家三多堂博物馆位于太谷县北恍村中,村中拆掉了老房子,新建了成片的平顶红砖房,而城堡式的三多堂就唐突地立于这一片红砖房之中,孤独地晚视着村落中陌生的一切。

仅将各处大院中的单体建筑完好的保护起来,却迁出了里面的居民,使之变成各种博物馆,这样做改变了其原本的功能属性;同时大院外部的村落环境也遭到一些不协调因素的破坏。大院虽然依然矗立在那里,但内外环境的改变,使其失去了生命的律动,脱离了乡土和村落环境,大院的文化与内涵就略显单薄,剩下的仅仅是一组建筑而已。

3皖南、晋中地区古村落民居的保护开发比较

1)皖南古村落采用“动态”的保护模式,村落就地保护,公众参与其中;晋中大院采取“静态”保护模式,迁出生活在里面的居民,只单纯的保护建筑本身。

2)皖南古村落的保护内容包括村落的环境、格局及民居,并且在改善村落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村落的民俗生活。晋中大院只保留建筑本身,忽略了所在的村落环境与乡土生活,把这些原本活生生的居住性大院变成了静悄悄的博物馆。

3)皖南古村落采取的动态保护模式的难度很大,需要完备的管理措施与较高的基础设施水平,在进行村落保护的同时,还要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晋中大院的静态保护模式运作起来比较简单,没有居民生活在里面,减少了人为的不必要的破坏,对建筑的保护而言是有利的并且效果是显著的,但不利于村落历史文化的延承。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制定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中指出:“乡土性很少通过单幢的建筑来表现,最好一个地区又一个地区地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无论晋中还是皖南的古村落都是由不同性质的建筑组成的有机整体,单幢建筑只有在这种有机体里才有价值有意义。

村落文化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传统村镇,旅游发展,研究历程,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周庄、宏村和同里等一些传统村镇旅游的名声鹊起,目前中国传统村镇旅游发展已经走过二十年历程,相关研究也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扩展加深。

1 概念界定与研究概况

1.1概念界定

(1)古村(镇)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古村(镇)就是那些上朔源头在明清之前、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聚落。但学术界却对此存在异议研究历程,争议的焦点即是在如何定义“古”字上。刘沛林(1997)[1]认为古村(镇)是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的村(镇);丁怀堂(2007)[2]认为只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村(镇)即为村(镇):一要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被记忆在这个村庄里面;二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个遗存包括物质的,还包括非物质的;三要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四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历史文化名村(镇)

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设置的一种保护制度,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提出了历史村镇的概念,即保存文物特别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又对此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认为历史文化村镇是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论文提纲格式。

(3)传统村镇

刘沛林(1997)[1]将古村镇与传统村镇进行对比,他认为二者基本是等同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陆林(2006)[3] 认为传统村镇是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研究历程,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的村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古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传统村镇在概念上存在这样一种关系:传统村镇可以涵盖所有历史时期中保存完好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从众多传统村镇中评选出来的被专家认定为具有重大保护和纪念意义的传统村(镇)。古村落在时间上有一个区间限制,即明清之前的传统村(镇)。如图1-1所示:

 

图1—1

村落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古民居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有的部分遭到损坏,有的则年久失修;有的新旧相杂、不伦不类,有的因无人居住或产权归属等问题正呈颓败之势。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古建筑甚至处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境地。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一、龙门县古村落的现状

目前,我县共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古建筑类37处,符合古村落特点的有12处。现共有5个古村落已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分别是鹤湖村、官田村、功武村、合口村和马图岗村。 其中鹤湖村、功武村的古建筑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官田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口村和马图岗村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从分布上看,永汉镇有4个古村落,分别为鹤湖村、官田村、合口村和马图岗村;龙华镇有1个古村落为功武村。

二、龙门县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存在问题

龙门县拥有的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既有中国传统村落的共性,如中轴、宗法、礼教、风水等元素,也有其自身的地方特色。这些基本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成为传统古围屋建筑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也日益表现出来。宣传力度不够致使人们对古村落的保护不够重视,人们希望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享受现代化的文明,但却忽略了对古村落历史文脉的科学保护。规划编制不到位,使得古村落的保护无法可依,有的一味采取拆旧建新、营造仿古建筑的做法,有的则单纯将遗产保护活动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居民生活割裂对待。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古村落的传统风貌造成破坏,将很多遗产变成了“遗憾”。古代村落所具有的传统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正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不少村落已经和正在面临瓦解甚至消亡的危险。如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挖掘、保护和宣传古村落,是当前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三、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一)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意识。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各级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手段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展示和传播本地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境内外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作和交流活动。制定实施有关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古村落的历史人物故事及传说,通过加大古村落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古村落知名度,吸引人们追寻着这些传说探访古村落,促进旅游发展。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做好重点保护古村落的规划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调今后凡村民新建、翻建的房屋必须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其体量、高度、色彩必须与古村落历史风貌相协调,禁止建设影响古村落环境风貌的建筑。同时加强监管,形成合力,严厉查处任意拆除、改建、新建等违法行为,对现有损害古村落风貌的障碍性建筑,逐步予以拆除或改建。

(三)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要安排古村落保护开发、特色文化村建设的专项经费,除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外,可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中增加相应的项目经费,用于特色文化村的培育建设。二是进一步拓宽保护资金渠道。在发挥政府资金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动员、鼓励企业家、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如可建立“古村落保护基金会”,向社会、企业募集资金用于特色文化村保护;也可试点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通过村民将其所有的古建筑租赁或入股,并吸收社会资金入股,共同参与特色文化村的保护、经营和收益。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古村落保护开发、特色文化村建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级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开展对古民居和其他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逐步集聚一批从事业余研究的乡土人才。

(四)积极鼓励对古村落进行有效的保护性开发。保护性开发是指在不破坏原有古迹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方向应该以旅游观光为主,既起到了发挥古村落文物古迹的社会效益的作用,也为古村落保护提供经济保障。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重点应放在历史文化价值的利用上。保护和开发是辨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利用能更好的促进保护,也是保护的目的与归属。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J],人文地理,1998,1.

村落文化论文篇(6)

散落在我国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承载着我国农耕社会的生态记忆。我国古村落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2000年徽州村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国内许多学者从建筑艺术、人居空间、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对我国古村落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学者逐渐意识到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性,包括李艳英的论文《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她认为,应深入研究村落的生长记忆、空间形态,从点线面等图形关系去研究村落的空间构成,并从中挖掘村落建筑特色、空间等内容。事实上,并非任何一个村落都可以称之为“古村落”的,古村落的“古”,首先,体现在它有五六百年以上的历史,其次,它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建筑价值、景观价值和民俗价值。古村落文化遗产是一个庞大系统的综合体,包括具有历史学、人类学、美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物、遗址和文物等等的总和。

2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

“古村落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多文化空间,它承载着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递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统一,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也是生产、生活节律活动的承载地”。著名的古村落保护专家冯骥才认为,文化遗产既有物质的部分,也有非物质的部分,古村落就是这种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综合体,它既包括了以物质形式凝固下来的“躯体”部分,也包含了大量靠人的言行传承下来的“灵魂”部分。例如,生活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节日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还有各种各样的民族艺术,这些共同形成了一整套的地方风情。由此可见,古村落文化遗产既包含了具有显性化特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了隐藏于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浮梁古村落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江西历史文化悠久,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而掩盖在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光环下的浮梁古村落群不太为人所知,它主要包括瑶里、东埠、勒功、沧溪、江村、严台、磻溪、桃墅村等这些具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古村落。经过千年积淀的浮梁古村落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是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1)最具原真性的景观价值。浮梁古村落历史悠久,数目众多。其中,瑶里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沧溪村和严台村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浮梁古村落大多位于四面环山的自然环境中,陆路交通不便,相对闭塞,而昌江及其支流又把古村落和外面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多样而又统一的自然环境空间布局。浮梁古村落远离市区,原真性十足。众多村落选址都依山傍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村中一山一石、一桥一水都如同一幅幅山水画,成为美好的自然景观。瑶里古时盛产制瓷原料——瓷石和釉料。所以,瑶里人们早在唐代就开始制作瓷器。有“瓷都之源”美称的瑶里古镇自古以来以瓷为业,发展了制瓷胎釉原料生产、水道运输等产业,至今保留了明清时期兴起的古码头,既有便于人们生活之用的码头,也有供瓷业运输的码头,这些都已成为瑶里古镇的特色旅游风光。此外,浮梁茶文化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朝,至今仍是重要的产茶区。这些茶园和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每到采茶之际,茶园都是茶农忙碌的情景,构筑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象。

(2)技艺高超的建筑文化价值。游览浮梁古村落,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独特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徽派建筑群。由于景德镇地处赣、皖二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与徽商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因此,浮梁古村落群深受徽派建筑的影响,至今遗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徽派古建居多,具有马头墙、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浮梁古村落现存有大量的公共建筑,包括“一步岭”、“蜚英坊”等牌楼、“三贡坊”街亭和“严溪锁钥”、“朝水门楼”、“张水门楼”等门楼、理学祠、敦本堂、程氏宗祠、汪氏宗祠、张氏宗祠等公共宗祠。此外,民居建筑多是院落式建筑,建筑工艺精湛,雕刻技法更是娴熟。村落建筑中处处可以看到雕刻精美、具有传统吉祥文化寓意的砖雕、木雕和石雕等,装饰性强。这些珍贵的建筑遗存反映了浮梁独具地域性的建筑景观和历史风貌,成为浮梁古村落最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3)丰厚的民俗文化价值。浮梁古村落内,许多居民仍过着朴素的农家生活,自给自足,多以茶叶为经济来源,为民俗、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可能。浮梁古村落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包括优美的民间传说、保留完整的姓氏族谱、浓厚的景德镇地方语言、著名的瑶里山歌、采茶歌、婚嫁习俗和节庆风俗等。例如,严台村的村名就有一个传说。相传东汉名士庄光因远离政治,避光武帝名讳,改名为严子陵隐居于此,与山水为伴,过着耕读和富春桥垂钓的生活,古村因此得名严溪。严台村在古代是茶叶贸易的中心地段,在景德镇瓷器艺术土壤中产生的茶文化形成了本地特有的瓷茶文化。其中,“天祥”茶号工夫红茶曾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地方博览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章”和奖状,其制作技艺堪称一绝,这些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深入挖掘。

(4)独特的茶文化价值。浮梁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是中国名茶和贡茶的重要产地,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瑶里镇被誉为“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严台、桃墅和潘溪均也是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古村落,生产茶叶的茶园占地面积很大,村民仍在进行茶叶种植和经营。浮梁茶文化影响下的种茶、采茶、品茶等作为特色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2004至今,景德镇已在浮梁举办了九届“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节”,以茶文化为契机,带动浮梁古村落当地的瓷文化、茶文化、民俗旅游项目的发展。古村落如同一 个博物馆,包容性强,旅游价值极高。因此,浮梁古村落的开发势在必行,目前,瑶里古镇已形成特色旅游景区。但是,开发的前提是保护,有形的物质文化遗存与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共同承载着古村落的历史记忆,我们只有在保护中适度开发,才能够保留这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原真性的生活习俗为我旅游所用。

参考文献:

WALSH K.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Museums and

heritag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London:Rout-

Ledge,1992.

村落文化论文篇(7)

城镇化大潮中“城进村退”。有识之士呼吁加强对古村落及乡村文明的保护。

古村落“临危”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伴随热潮涌动的城镇化进程,那些古村落是偏僻的、寂静的,有些甚至渐渐隐去。但根植于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古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宝库。在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的命运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

“中国村落消失的速度,比预想要快得多。”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忠彩说。他呼吁:“在新一轮的造城运动中,要更加注重对古村落的保护工作。”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2002~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万个自然村,其中包含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在不少地方,老树、古井、袅袅炊烟等关于乡村的记忆在“轰隆隆”的挖掘机声中消失。

黄忠彩说,目前许多村庄面临着“四化”趋势,一是“速溶化”,村庄在造城运动中被拆,迅速“溶解”;二是“空村化”,人走村空,逐渐消亡;三是“空心化”,村里的历史、古迹、文物等陷于湮灭;四是过度商业化,缺乏科学规划,以“保护”的名义乱搭乱建,破坏了古村落的景观。

“那些我们不止一次去过的古村落,却让我们有一种‘一次不如一次’的感觉,这让我们十分担忧:古村落的生命还有多长?”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说。

“景观村落”

在“2014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上,浙江永嘉县岩坦镇岩龙村、广东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等11个村庄获颁“2013年度中国景观村落”。这项启动于2007年的评选,已成为国内古村落保护界的重要活动。

什么样的村庄可称为“景观村落”?

张安蒙介绍说,它们要有优美的山水环境,一般有数百年以上的建村历史,有一定存量的传统建筑和人文景观;村落的布局与自然和谐共融,不仅构筑了一个有利于子孙后代和谐生存繁衍的社会空间,而且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和哲思的精神家园;它们在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中,承载着村落乃至中国农耕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的历史信息。

目前,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名单中,包括了阮仪三、周俭、楼庆西等。评审机构正在为中国景观村落建立一套独创性的价值评估体系。

“景观村落”的探索,让不少古村落焕发生机。永嘉县的岩龙村位于楠溪江源头景区,四面环山,是个以季姓为主的古村落,已有700多年历史。村里有古老的季氏宗祠,有众多古老的巷道宅院和近千年的古树。据介绍,全县在楠溪江流域散落着200余座古村落和3560余处古建筑,“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

据了解,永嘉把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楠溪江文化园”为主战场,投入1.84亿元,建成开放了丽水新街、古村绿道、20个文化展馆和33个文化礼堂,充分展现了楠溪江耕读、宗族、民俗、乡土建筑、诗画、昆曲等文化特色。

留住乡愁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的建设、乡土文明的保护不可偏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居”。

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古村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在提升。张安蒙介绍说,2003年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美哉,古村落”展会时,不少观众提起“古村落”,联想到的是周庄、直等古镇。而这些年,许多古村落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上海已开通到安徽宣城查济村、浙江兰溪诸葛村等古村落的旅游专线,受到欢迎。

市场的力量,有助于让古村落重现活力。政府的进一步重视,让人对不少古村落的保护前景有了更多期待。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