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11 15:20:53

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篇(1)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真的很感谢黔东南电视台给予的这一次实习机会,相比在学校的理论学习,这次实践机会真的十分的考验我,更让我学会了太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回想起去年在电台的实习,我看到了作为媒体工作者的精神,当我决定报考电视台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路对于我还很漫长,现在我只是迈出了我的第一步。

我大学时期的专业是动漫,接触了一些电视的后期制作,那时起就和电视有了不解之缘,在校期间,我更是凭着喜爱成为了院广播台台长,播了两年的散文。从大一起我就十分的热爱播音主持,也曾代表学院参加过几次省级比赛,并且在这项工作上一坚持就是3年,所以在报考时我选择了播音主持岗位。

进入实习期后,我跟着付老师才算是真正的走进了播音的世界,在学校由于校园广播和电视新闻相差太远,在实习期间对于播音我还是差了太多,第一天付老师就说指出了我后鼻音发的不到位的问题,于是我查字典列出了所有的后鼻音字,第四天的时候就没有在犯这个错误,但是对于顿字、轻重音、新闻的感觉、音色、音质,我还是差的太远了。我明白播音不可能速成,于是我开始接触一些新闻采访,第一次和杨帆老师去采访了会议,看了一些写新闻的稿件,知道了新闻性并不完全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中一定突出这项内容,才是会议新闻真正的新闻价值。想写好会议新闻一定要抓好那个价值点。

第二次和陈阳老师采访了一名优秀的老师,是一个专题片,我才发现一名新闻工作和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要把握新闻的主体,清楚采访的真正目地,做到重点突出有头又有尾,对于拍摄它不像新闻拍摄那么简单,而是要有自己独到的东西,特写和细节必不可少,不仅仅单纯的采访故事主人,对于他的同学和同事也要采访才能从侧面突出老师的好。那条新闻我觉得陈老师可以给更多学生一些特写镜头,祖国花朵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对他老师的最大感谢。也可以给老师一直工作的讲台,甚至很平常的黑板擦给特写,我想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第三次是和舒老师去下司,采访我州肖副秘书长检查中国国家皮划艇队训练基地。到了下司我跟随检查队一行记录检查的过程,跟着舒老师一路跟拍,这个新闻的价值相当的高,而我也在心里很认真的对待,随后我们迎接了皮划艇的孟领队,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很敏锐,仔细发现每一个点,就可以发现无穷的价值。

去黄平当出镜记者那次,让我学到了太多,看到强哥抬着脚架爬山的时候我才知道,记者是不能怕苦的,我要明白往往艰苦的工作回报却越丰厚。那次出镜我不足太多,由于风大我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我怕话筒杂音太大于是那天我把出镜词说的很大声,回来之后听起来效果很差,让我十分的惭愧。第一次面对镜头由于看的人比较多,说真的我还是很紧张,拍了3到4次才好,最后在强哥耐心的帮助下才完成出镜。这次是最好的锻炼,最好的学习机会。我很珍惜甚至感激那次采访,我的出镜词是我自己写的,并且强哥也让我写了新闻稿,让我彻底的实践了一把。

最后一次是和陈阳老师去采访先进大学生创业的新闻,但是由于采访有要换地方,车坐不下了所以我没有全部采访完,最后一周我坚持一天录一条新闻,出了头像,并且试着制作,剪了一条新闻。做了一个黔东南新闻的片头。唯一一个月的实习落下了帷幕,这一个月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如何工作更是一种精神,每次开会我总会感受到我的不足和缺点,记得面试的时候考官提问到:你觉得你做播音主持有什么优势和不足?那时候我滔滔不绝的说着我是多么的热爱这份工作,我大学的时候拿到了多少的朗诵演讲的奖状现在想想觉得很是可笑,对于播音主持其实我一点优势也没有,我不是科班出身、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新闻、我没吃过苦、流过汗、没付出任何东西,这一个月让我彻底明白了自己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但是不怕,这些从没动摇过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会更努力,更刻苦的学习,强化自身。感谢这一个月台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更感谢各位老师耐心的教导。虽然我在这一个月中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水平和才智,但是要相信我是怀着最真诚的心走进电视台的,真的很希望台领导能给我工作的机会,让我真正的能在这个大熔炉里面燃烧,能够在这里成长,而我一定会拿出实际行动回报领导对我的栽培,我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没有机会。年轻的我是需要时间来考验的,相信我给我一个舞台我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惊喜。

新闻采访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

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实习给一个初学者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实习教会一名记者怎样去观察事物,怎样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怎样用事实说话,怎样才能做到新闻的及时。这些只有在实习中才能深刻体会到什么是抓活鱼和抢新闻。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到新闻单位去实习,主要是要锻炼自己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能力,掌握采访的基本方法,掌握新闻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学习,交流经验。深入现场去采访,接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刻体会,用真情写出有生命力的新闻作品。

二.实习内容

新闻学的实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地采访

只有深入到现场去做实际调查,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访的基本流程,懂得什么是采访?新闻采访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偏重于应用与操作。实地采访是新闻的第一课,它是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的第一步。

2. 访后写作

新闻写作是新闻制作的第二步,是对采访中采集到的信息、新闻事实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过程,是对采访的进一步补充。亲自动手采写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2) 一些东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力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众去,把时代精神写到作品中,写一些有价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关心的事。

当写完初稿后,编辑,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闻作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俗话说: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写出精辟的文章。

还要提炼新闻主题,因为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可以通过素材的取舍,结构的安排和导语的构思各个方面提炼主题,通过综合思维提炼主题。其次要写好新闻的导语,熟练的运用各种新闻写作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各种新闻语言。

三. 实习收获

在短短的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了不怯场,运用自如,现场处理灵活。

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人物消息、评述性消息、特写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人物专访等。

还有电视新闻的写作,广播新闻的写作,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深刻地认识到()了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体会到了记者的角色,怎样才能做到记者的 识、才、学,认识到了记者和编辑的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闻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

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在采访中,还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一些先进的现代设备的熟练运用能力还不够,普通话水平不高。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五. 对实习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实习主要是面向社会的过程,映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尽可能多的让每一个实践者走出去,到第一线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远,只有走出去,才能采集到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到现场采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

2.尽可能扩大社会的接触面,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新闻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的生活问题,所报道的是老百姓犯罪关心的问题,只有深入到每一个层面中去,才能写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扩大记者的知识面,开阔眼界,使报道更有特色。

3.在采访,写作,编辑等一系列过程中应当教会实习者使用先进的仪器,教会记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闪光点。记者是一个杂家,应该懂得各种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闻制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力,新闻单位映尽可能多的为每一位采访者提供锻炼平台。

4.记者应当在采访写作中打破陈旧的模式,要富于创新思维。新闻单位要鼓励记者开拓创新,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模式所束缚,要创新思维,更新观点。

5.新闻单位要尽可能多的给每一位记者提供一个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初学记者的经验不足,应当更多地接触一些新闻的制作过程,运用到实践中去,应该多动手操作。

采访心得体会篇(2)

新闻专题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相互合作,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运用一定的采访艺术,尤其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提问能够引导对方回答所求信息。记者问得好、问得准确、问得艺术,采访对象就会积极回答,就会回答得恰到好处,就能达到采访目的和宣传效果。

一、提问的方法

要想尽快准确获得所需新闻线索和素材,记者提问尤为重要,采访对象需要启发和引导。提问的方法得当,往往在一个被采访对象那里能获得多条新闻线索。采访时提问也要学会变通,同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问题来表达。提问时要随时观察对方情绪、揣摩对方当时的心思;不可一味追问,一味追问可能会让对方产生厌烦或者抗拒情绪,从而影响采访效果。

有效的提问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正面提问,二是侧面提问,三是反面提问。采访提问的基本形式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开放式提问,这种方式使用较为普遍,被采访者不受什么约束,可以泛泛而谈,回答的内容可多可少,这样的提问给了被采访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可以使采访的气氛活跃、和谐。这种采访形式的不足之处是,我们要获得实质性内容的难度较大,采访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另一种是闭合式提问,又称定向式提问。记者的提问比较具体,针对性很强,被采访者的回答只能是记者提问所限定的内容,往往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提问比较明确,基本都能回答出你所需要的实质性内容。一般来说,我们通常采访大多都是这两种采访方式的结合,开放式提问多用于祥和气氛,融洽感情,启发对方。闭合式提问多用于采访中突破问题,深度挖掘和收集细节。从开放式提问开始,这样可以沟通感情,快速营造一种和谐氛围,然后直接切入主题,进行闭合式提问,这样提问可以提高采访速度,还可以提高采访质量,采访到的新闻专题才会有广度、有深度。

二、提问的技巧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种提问方法从一开始就提出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铺开其他较普通的问题。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反应灵敏、感觉自信的采访对象。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细节。一些深度报道涉及到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会碰壁,采访对象要么心有顾虑,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词,加以敷衍。

3.诱导性提问,引出采访对象谈话欲望。诱导性提问,主要针对有较强敏感性,表达能力较好,较有谈话欲望的采访对象。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动作或措辞来引出对方的肯定性回答。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中的提问大多是针对性较强,比较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

三、提问的氛围

采访时,一些辅的技巧在好多采访中都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善于营造良好氛围,为采访对象建立最佳的环境和状态。我们在进行新闻专题采访的时候,由于很多采访双方都是首次接触,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一种本能的抗拒性。记者想要获得采访对象的心理认同就要想办法解除采访对象的心里陌生感,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明智记者的访问艺术就在于他善于按照采访目的去利用或营造某种气氛,激发采访对象的说话欲望。

1.选择有利于采访对象放松情绪的场所。一些记者往往会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环境,比如他工作或生活的地方,这样可以让采访对象较为放松。

2.注重身体语言表达。除了客观的采访环境,一些身体语言的表达也可视为采访中一种无形的“软环境”,一些友善的身体语言对于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有着极其微妙却重要的作用,包括记者的坐姿、表情、手势等等,有时候这种身体语言比口语提问具有更好的沟通效果。

3.把握谈话节奏,营造有利的采访情绪。当被采访人一再游离话题之外时,记者要巧妙处理,婉转引回原话题。作为一个采访者,把握谈话内容是非常关键的。

4.准确运用机智和幽默。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反感幽默的谈话。采访中,常常出现不和谐因素,可能是双方的立场有抗拒心理,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观点相互抵触,在这种情况下,采访气氛难免变得尴尬和紧张,为让采访顺利进行,就需要记者随机应变,迅速缓和调节气氛,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幽默。

采访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隐性采访;道德缺失;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063-02

一、隐性采访及其存在的道德考量

(一)隐性采访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1.隐性采访的概念。隐性采访是相对于常规采访的来说的,根据新闻界实践来看,对于常规的正面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反面采访或者批评性质的采访,一旦记者亮出身份和采访意图,通常都是很难采访到事实真相[1]。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界中随即产生相对常规采访的采访方式,理论界至今没有对隐性采访给以明确的界定,从称呼上隐性采访通常又称为隐匿采访、私密采访、偷拍、暗访等等,这些称呼都表达了隐匿的采访特征,新闻界一般称为隐性采访。

2.隐性采访的特点。隐性采访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常规采访而言,隐性采访具有非公开性、有限性、双重性等特点:首先,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这种采访行为是秘密进行的,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表现为隐瞒身份,隐蔽采访手段及不向被采访人暴露采访意图与目的。其次,隐性采访在采访范围上只能适用于有限的采访题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能采取隐性采访,必须是在公开采访无法保证采访真实性的情况下,并且进行隐性采访不会触犯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不会侵犯到公众利益,才能进行隐形采访。最后,隐性采访在采访上存在双重性的效果,相对于常规采访,隐性采访能实现常规采访不能实现的采访效果,更能体现新闻媒体对新闻报导的真实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

1.社会侵权行为泛滥。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媒体过度的使用隐性采访,间接导致社会性的侵权现象达到泛滥的程度。即使这些相关媒体是出于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能淡化隐性采访自身欺骗性的采访方式,这种通过欺骗获得的新闻题材,侵犯了公众的合法人生权益。甚至由于一些记者自身素质不高,不具备基本的法律道德,为了便捷的获得采访信息,无视法律和道德规定滥用隐性采访,这样更进一步的加剧了社会侵权行为的发生。

2.传媒人整体素质滑坡。记者这个职业是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这个职业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具备职业记者说必备采访技巧的同时,记者还必须有着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但是,目前许多的记者为了抢独家新闻,往往遇到被采访者不接受采访时,第一时间采取的工作不是对被采访对象进行说服,而是直接转换身份进行隐性采访,而且许多采访的内容为了抢发表时间,没有经过相关的技术处理就直接对外进行发表,这样是忽视社会公众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变相偷懒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间传媒人整体的素质滑坡[1]。

3.偷窥偷拍行为的盛行。大众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不仅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对整个社会道德价值观念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是非常关键的,一旦一些行为的负面性被淡化,那么在社会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2]。隐性采访中偷拍偷录行为,其负面性由于大众媒介的过度使用已经被淡化,而且这种采访方式迎合了人们的偷窥欲望,对受众产生影响,导致社会中偷窥偷拍行为的盛行。

(三)隐性采访的真实性问题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存在最根本的基础。合理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更好的凸显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不加限制的滥用,就会对新闻点的真实性产生负面的影响。隐性采访中记者通常隐藏自己的身份,采访通常在一个欺骗被采访者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这种介入式的采访,采访的方式和内容都是经过记者事先设计好的,其中自编自导的痕迹比较明显,记者的主观意识比较容易影响新闻事件的走向,使得隐性采访所获得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受到了挑战。隐形一旦新闻失真,不仅削弱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也是受众对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降[3]。

二、隐性采访中产生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的原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新闻媒介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着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随着我国体质改革的不断升华,新闻传媒在市场经济中已经演变成独立核算,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来。这样导致新闻媒介在组织自身的采访行为时,不仅要出于经济方面进行考虑,还要考虑如何采取更便捷的采访方式以及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迎合社会大众的方式来组织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受众,这些都是经济利益驱使,导致隐形采访负效应的成因。

2.新闻监督的缺位。相对于西方成熟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制化进程起步较晚,且发展速度较慢。对于新闻监督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仍是一片空白,我国至今都仍未出台与隐性采访相关的法律条文,新闻法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新闻道德缺失的现象产生。同时,对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能起到约束作用的受众监督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行使,在我国这些年的新闻实践中,由于我国广大的新闻受众监督意识比较淡薄,没有能意识到自身的受众监督职能,使得缺乏社会监督机制的新闻媒体有了可乘之机。

3.道德自律的缺失。广大记者所在的新闻媒介行业,新闻道德自律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恪守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新闻工作则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在工作中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但是,现行的中国新闻工作准则,相对于目前的新闻行业已经显得比较滞后,涉及的条例准则都过于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再加上大多数的新闻媒介单位制定的自律规范中,对隐性采访没有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即使部分新闻单位制定了也没有严格的进行执行,导致了我国新闻媒介行业整体缺乏道德自律,仅仅依靠一个宏观的缺乏可操作性的行业条例,是无法阻止隐性采访产生负效应的。

4.文化心理的支撑。隐性采访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某一个时期的产物,隐性采访在现阶段与广大的社会公众所特有的文化心理期待形成一致的契合,而广大的社会公众的文化心理是我国现阶段的特殊环境所引发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自身的体制不畅和不健全,导致许多的本应由法律承载的任务根本无法全面完成,这使得许多的阴暗丑陋的行为仍然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发生,而此时隐性采访就会被广大受众视为微服私访的行为,而且经过隐性采访的事件,通常都会获得社会舆论的广为关注,一般都会倒逼现行法律体系进行积极响应,从而使得诸多隐性采访的事件最后都得到积极解决,这就更加提升了社会公众对隐性采访的期待心理。这样,社会公众的文化心理上的支撑推动了隐性采访的盛行,也间接助推新闻工作者滥用隐性采访的行为。

三、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改善措施

(一)建立隐性采访的实施制度

1.加快隐性采访的道德法律化建设。我国至今都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这对约束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是非常不利的,仅仅依靠宪法来约束新闻工作者,来保护公众的权益是远远不够的,在宪法层面由于其规定比较宏观,可操作难度较大,新闻工作者很难依据法律规范来指导自身的实践。而且,即使某些新闻工作者采访方式不妥当,也很难找到适用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制约。因此,有必要制定和晚上相关新闻法规,对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及采访手法的运用尺度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采访中的双方都能从根本上都到法律的保护,这样能从法律层面解决因隐性采访而产生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

2.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政府和社会大众之间有着相互对应的责任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在组织日常工作时能充分的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在对待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时,公开信息方面一定要表现出及时性和真实性,不能打着“维护社会稳定等理由”及“内部资料”等保密标签,延迟向全社会公开突发事件的详实信息,使得共勉的知情权受到侵害。这样在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基础上,新闻媒介也就可以避免为了获得事实真相频繁的使用隐性采访。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隐性采访的使用频次,进行改善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

3.完善媒体内部的管理规范建设。仅仅依靠外部的法律约束,来改善新闻采访中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新闻媒体单位,必须根据外部法律条款的大方向,制定单位内部的审查制度,加强对采访内容的审查,约束记者的采访行为。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采访内容坚决不予播出,对于违反职业道德记者要明确给与指出,并根据单位工作制度进行相应的处分,以帮助新闻工作者明辨是非,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给予抵制,以减少因滥用隐性采访而导致道德缺失等问题的发生。

(二)建设隐性采访的美德伦理

1.提升新闻采访主体的自我道德修养。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有严格的职业操守,一名出色的记者必然是一名有着良好德行的记者。记者作为新闻采访的主体,要善于在新闻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要勤于自省,以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超越的目的。这样新闻工作者就可以在外部缺乏完善约束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内心中形成一个道德标尺,在工作中能够善于分辨是非,自我约束,抵制各种诱惑,形成采访的美德伦理。

2.塑造新闻媒介组织的自律环境。当然新闻行业的美德伦理仅仅依靠记者心中的道德修养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新闻媒介组织塑造适合的自律环境,这样结合新闻行业其它内外制约因素可以更好的建设隐性采访的美德伦理。塑造新闻媒介自律环境,首先需要类似记协组织这样的新闻媒体监督群体,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对新闻媒介进行充分的监督;其次通过成立新闻评议委员会来推进媒体组织建立科学规范的评议组织和评议程序,从而塑造出能实际约束到新闻媒介组织的自律环境。

参考文献:

[1] 余莉丽.隐性采访中媒体的道德缺失与重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2.

采访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采访对象;心理把握

一、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现象的必要性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需要情感调节,通过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由外在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双方丰富的心理活动。采访工作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环节,为电视新闻采访节目提供材料素材,有效的采访工作能体现出电视新闻工作的社会意义[1]。相比于其他采访节目如电话采访,电视新闻采访的最大区别是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与采访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双方都需要面向大众进行采访工作,这样的采访条件对新闻工作者以及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在采访过程中怎样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采访工作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影响采访对象的心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复杂多样的采访对象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具有随机性,这决定了采访对象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例如政府人员、研究学者、商人、个体户、百姓等不同群体,他们具有不同的知识内涵、文化素养、人生阅历、生活经历等[2]。为此在采访工作中不同的采访对象代表着不同的群体,他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与选择,不关乎对错,通过不同的答案能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为此在采访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这一关键因素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3]。

(二)在电视新闻采访中采访对象面临的心理挑战

电视新闻采访需要采访对象在摄影机与话筒之前与新闻工作者进行交流,但不同人群在摄影机面前的反应也是不同,有的积极应答,有的则是消极对待,但尽管部分采访对象愿意在摄影机面前表现交流,在这种突然采访的环节,采访对象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导致采访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了新闻素材的获取,为此在采访过程中加强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研究能有效帮助采访对象克服心理障碍[4]。

二、电视新闻采访的普遍心理现象

通过大量实践研究表示,在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普遍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三种状态,分别是积极型、中立型、消极型,其具体表现特征如下:

(一)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的积极心理

积极型采访对象能提升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性,采访对象清楚新闻工作者的目的之后能提供真诚的信息,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提供宝贵有见解的建议,这样的采访过程能保证新闻素材的真实性、有效性、价值型。但积极型采访对象还有一类人群是虽然能配采访工作,但由于这类人群在面对采访环节,把采访工作当成是炫耀、宣传其取得的成就或是在某一领域做出的贡献,不能客观地进行表达,将采访工作当成是宣泄或是谋取利益的机会,不能客观真实地为采访工作者提供新闻素材,记者在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要准确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不能被有心之人利用。

(二)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的中立心理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需要通过随机采访的形式获取最真实的信息,但在采访过程中,有的采访对象对于采访工作既不反对,也不配合,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采访对象对采访工作的怀疑态度,主观上认为采访工作都是形式行的,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因此,在采访过程中面对记者的提问以漠视的态度应对,敷衍了事,或是采访对象认为采访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对自己没有好处,因此,采访过程中不仅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有时会提供一些模棱两可或是虚假的信息,这样复杂的心理状态加大了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难度;二是质疑新闻采访工作的权威性,害怕个人隐私的泄露或是提供的信息会得罪别人,损害个人的利益,害怕表达个人真实想法,以上两种情况都难以为电视新闻工作提供真实素材。

(三)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对象的消极心理

最后一种是消极应对心理,这类人群在面对采访工作时表现出极其的不信任,不仅不配合甚至直接表现出厌恶之情,直接中断采访工作。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采访对象认为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打扰到他们正常的工作生活,侵犯了个人隐私,为此不仅他们不会配合采访工作,还会干扰别人或是鼓动别人也不配合采访工作,严重妨碍了采访工作。以上三种心理状态是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普遍表现出来的,采访对象由于不同的人生阅历可能对采访工作者的采访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应对态度,为此在采访工作中及时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能有效提高采访工作的有效性。

三、正确应对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

不同的采访对象具有不同的心理倾向,新闻工作者应准确把握,合理引导,为此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及充足准备,确保采访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建议如下:

(一)积极主动,充分了解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对于采访工作的消极、怀疑态度,主要是由于采访对象对于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的了解甚少。为此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仅要围绕本次采访主题进行,还应普及采访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调查了解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并结合采访目的,在采访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采访对象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让采访对象重视本次采访工作,并能表达出最真实的想法,为电视新闻采访提供真实有效的素材。

(二)合理运用采访对象的真诚态度,合理规避不正当的热情

对于态度积极的采访对象,采访记者应层层深入,注重保护采访对象的真诚热情,以便获得更多的真实可靠素材,同时也能建立起新闻采访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对采访工作另有所图的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应保留采访对象的积极性,并引导采访对象的热情发挥到正确的方向,确保采访能紧紧围绕采访主题。

(三)尊重采访对象感受,灵活运用采访技巧

对于拒绝、抵触采访工作的人群,新闻工作者应尊重采访对象的选择,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新闻素材。在一些特殊事故的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应顾及采访对象的感受,不能为了追求新闻快感,而不考虑当事人的感受。

采访心得体会篇(5)

《晚间新闻》节目是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反映百姓心声一直是我们节目的宗旨。2004年10月节目开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6年多时间的采访经历中,有一种屡次遇到的情况引起了我的思考,那就是在记者采访新闻当事人时遇到其拒绝接受采访,那么如何应对“拒绝采访”呢?

首先,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正确认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我国媒体体制的特殊性,使得很多记者有着先天的优越感,“无冕之王”是对记者的美誉,这意味着:记者既可以采访“高级官员”,又可以采访“社会名流”:还可以采访“平民百姓”。这样的一种状况,给了很多记者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记者采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应该无条件地接受采访。现在。媒体进入了市场,媒体与受众之间那种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关系才被人们真正地意识到,这时,再来反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你会发现,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媒体首先发生了变化,媒体开始注重受众调查,受众细分、频道专业化,有了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收视率或发行量上升为目的栏目改革和经营意识。从原来的“我做什么节目,你就看什么节目”到现在的“你想看什么节目,我就做什么节目给你看”。尊重受众需求,科学地安排节目已经成为各媒体研究的首要课题。其次,被采访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在接受采访时,有的满口外交辞令;有的避重就轻:有的躲躲闪闪:有的干脆拒绝接受采访,分析其中原因,有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原因: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还有触及疼处害怕曝光的心理恐惧……这就加大了记者的采访的难度。笔者在一次调查采访中,某保险公司的保户在出险索赔时因找不到保险代办员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在到保险公司了解保险代办员与该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时,记者遭到了拒绝,虽然记者最后采访到了真实的情况,但却费了一番周折。

新闻记者对被采访对象不存在支配关系。只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尊重被参访对象的正当要求,新闻记者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在搞清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来探讨拒绝采访问题。无论对谁,记者所提的问提不要触及个人隐私,在这个问题上,新闻采访要有一个“度”的把握。那么,如果新闻记者遇到拒绝采访情形应该如何予以处理呢?笔者试从两种不同的情况加以分析。

一、针对官员拒绝采访的情形

官员主要指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政府官员在工作时间、在其工作状态下,针对其职务范围内的采访,一般不应该拒绝采访,应该如实回答记者所提出的有关其工作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因为此时他所代表的已不是个人而是政府相关部门。政府部门作为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有政务公开的义务,即有将除国家机密以外的信息公之于众的法定义务。而记者采访政府官员时,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媒体,而是媒体背后的公众需求。如笔者在采访讯期抗洪形势时对水利部门官员的采访,在非典时期对卫生部门官员的采访,在抗击禽流感疫情时对畜牧部门的采访。此时记者是在替观众提问,替百姓了解事实真相。如果政府官员针对其职务范围内的问题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媒体就可以如实地报道其拒绝采访的情形。由于笔者是采写社会新闻的记者,采访中经常遇到群众反映某些政府行政部门不作为,在采访这些部门时,经常遇到官员们闭口不答,或是找种种理由借机“逃走”,我们会把这一切用镜头记录下来,因为这本身也代表官员们的一种态度。这方面的情况,笔者遇到的事例很多。

二、针对百姓拒绝采访的情形

首先,记者应该摆正自己的地位,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要做百姓的代言人,要反映百姓的心声。采访。实质上是一种沟通的艺术,需要记者下工夫去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积累采访形形人的经验。作为一名记者,不光要有采访的经验,还要有人格的魅力和说服他人的技巧。如果没有与人心灵上的沟通,只满足于你问他答,这样的采访是肯定不会成功的。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的采访对象往往会拒绝回答。新闻媒体对一般民众拒绝采访的心态,应该给予最大限度地体谅和尊重。

如笔者在对破坏休闲广场健身器材这一不文明现象随机对群众进行采访时,没有直接将麦克风对准被采访对象,而是首先向其详细介绍我们采访时看到的种种情形,并像朋友一样询问对方的看法及态度,在进行深入沟通后,再让被采访对象面对话筒。消除了他的顾虑和紧张,使采访顺利进行。就笔者看来,绝大多数人是想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接受采访恰恰是个好机会,而往往由于记者提问唐突、鲁莽,问题提的笼统,让人摸不着头绪,无从回答;或是缺乏有效沟通,使被采访对象产生紧张,逃避的心理,这样的采访怎么会成功呢?即便被采访对象表达了看法,也多是敷衍或与提问相距甚远的回答,对新闻报道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原则上,对于一般民众的采访主要限于其公开的事项和场合,如果涉及私生活事项和场合,应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媒体的采访报道应该只是对其客观行为的叙述,如果涉及当事人的主观意见并且尚未公示,不管来源于对象自述还是他人转述,都应该征得同意。报道一般民众必须真实并出于善意,不得虚假或歪曲失实,不得贬低人格,否则就违反了记者的职业道德。

采访心得体会篇(6)

一、采访前的准备

记者在新闻采访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记者需要按照各自分工来组成采访团队,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要重视采访前的良好沟通,争取能够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为新闻采访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责任事故现场采访工作中,往往事故责任人就在事故现,但记者很难从众多围观群众中将其找出来,因此在热线中通与与所料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责任人的相关信息,获取到责任人的相关资料和体貌特征,这样在现场采访中才能及时找到事故责任人,保证采访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采访中的技巧

(一)接近新闻现场。读者现场采访工作中,需要尽可能的走进采访的每一现场,这样才能与新闻事实更为接近,获取更高价值的新闻线索。特别是对于突发新闻,可以对新闻发生事件进行同步报道,这是报道的最高境界,对记者也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记者深入第一现场,对现场情景进行报道,并对新闻发生之间环境、相关人员状态及目前现场实际情况等都要有效的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闻的价值,使观念能够感受到新闻的震撼力和真实性。

(二)找到新闻重点。在现场采访过程中,现场人物较多,这就需要记者要将与采访无关人员进行过滤掉,从现场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将重要人物及采访重点采撷出来,并应用现场采访中的尖端理论,将离事实最近的少数人找出来。在现场中要记得时刻寻求最顶端的核心人物,并着重于第一手资料的搜集,这对于现场记者的判断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判断失误,则会在现场中无法第一时间采访到事故当事人,失去采访重点的时机。

(三)掌握新闻时间。为接近新闻核心人物,记者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特别是要在封锁新闻现场前赶到更是至关重要。记者要牢牢记住与时间赛跑,才能赢得新闻的理念,同时也是媒体人新闻采访的关键所在。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楼顶欲轻生的人的报道,当记者接到群众的热线电话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亲眼目睹了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场景,并将事故从头至尾的全过程全面真实地叙述报道,让群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在人们的心中对救援者产生敬慕,如果是事后补充新闻采访。那其新闻价值与新闻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四)在新闻采访现场目击者时,应注意提问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首先,要做到提问的具体性。记者提出有个性和有特点的问题,才能保证新闻更具个性化特点。因此在具体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将具体的问答变成单纯的交谈或是聊天,这样采访不仅会变得相对简单,而且也会更容易,有利于采访气氛的融洽。利用交谈或是聊天的方式进行采访,能够使新闻采访人感受到更多的人性味和生活味,从而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记者采访过程中,在提问时要具有逻辑性,同时还要学会刨根问底,能够随机应变,保证提出的问题能够与一般人的谈话思路相适应。可以在采访将对采访的主题进行明确,这样在采访过程中才能保证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其次,记者在采访时,面对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需要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采访。要善于观察和倾听,让被访者放下戒心,心情愉悦,愿意配合采访。在事件采访中,因为报道中会提及目击者姓名或者相关情况,或者目击者与事故核心人物相识等原因,因此采访时会受到更多的排斥。特别是新闻记者在记录时,被采访人往往更为敏感,不愿意接受采访。针对于这种情况,在采访的开始,可以不表明自己的身份,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进去并进行对话,在被采访人愿意与记者沟通交流后再说明来意,这样往往能够获得比直接采访更好的效果。同时记者对被采访人进行采访过程中,需要以中立的心理状态,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对于被采访人不在现场的情况,则可以通过采访周围人或是观察周围环境来获得更多具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素材。

(五)照顾受访者情绪。由于被访者的年龄、职业、性格、个性、经历、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差异,记者在采访中要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采访提问技巧,灵活应对。根据采访对象的性格、情绪、素养等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式、语言进行采访交流。采取因人而异方式,对性格直爽的人,采取坦率直露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性格内敛的人,采取含蓄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性情急躁的人,采取旁敲侧击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对专业性领域的采访中,记者在采访前要对采访对象从事的工作、活动和所研究的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要有专业性问题用来和采访对象深入交流,这样才容易被受访者接纳和打动,也容易使采访顺利进行。

(六)特殊的采访对象要用特殊的采访方式。对于一些特殊采访对象,特别是被采访人由于自己过失而产生负面影响时,面对记者采访则会推卸责任,并对事实真相进行掩盖,或者是缄口不语。针对于这些特殊的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入为主或是陷性采访等手段,但在整体采访过程中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和遵守法律法规,采用特殊的提高方式和交流方式来还原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采访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新闻记者;采访;人文关怀;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45-02

人文关怀是目前大环境下的一种较为普通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认知态度,它不仅是电视传播的一个基本理念,还是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所要具备的基本人文素养。当前,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以牺牲被采访对象的眼泪来换取高收视率的现象,为了让被采访对象流泪、个别记者不惜问出非常残忍的问题,并用摄像机给一个特写镜。如一个火车票贩子,在火车站被公安人员抓住,我们的记者(主持人)不去采访当事人,而是采访他的家人、孩子,将他们完全暴露在镜头之下,问一个五岁的孩子是否知道妈妈为什么被抓这样的问题,看到这里,笔者就想问这位记者,你问一个五岁孩子这样的问题时,是否想到了这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的伤害呢。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主持人)工作者,我们在采访中具备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至关重要。

1新闻记者采访中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大众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观众会更加理性地评价一个新闻记者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果连最基本的尊重他人都做不到,那么,这个新闻记者的整个形象会在观众心中大打折扣的了。在电视采访中,因其媒介的特点和画面因素的介入,具有了一种更加特殊的魅力,无论是采访的过程还是采访中的片段,它都会成为整个电视节目的组成部分,这时记者的言行,甚至一个小细节都会被放大到极限。另外,由于电视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传播信息的,而且这种信息的传播是主体的、全方位的,在采访中既可以记录记者获得第一言语的信息,又可以获取伴随着采访中所展现的表情动作、体态等非语言符号传达出的信息以及丰富的现场背景信息,因此,一名新闻记者的人文素养是否尊重观众、尊重被采访对象,都是做为一个称职新闻记者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被采访对象而言,如果长期处于一种人文关怀缺失的环境下,他们就会对记者(主持人)所在的媒体产生敌意和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影响,对自己进行自我保护,拒绝新闻记者的采访,长期下去,不仅会影响到新闻资源的浪费和利用,还会使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受到重创。由此可见,人文关怀之于记者(主持人)的采访,之于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电视新闻采访中如何做到人文关怀

2.1尊重、关爱和关怀

新闻采访时的记者和在电视栏目中的采访式说话是一脉相承的。以央视最近出现的情感类节目《我等你》为例。其主持人是央视息影多年的倪萍女士,我们知道倪萍是央视里不可多得的情感类主持人,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以最大化的人文关怀为己任,(甚至有人调侃为煽情专家)以最大化的给予被采访人于安全感、自信能力和被伤害的自尊心受到尊重和保护,收到非常好的收视效果,被观众信任为最具人文关怀的主持人之一,这是她重出江湖,在众多的优秀年轻主持面前表现不俗。究其原因是人文关怀,而且这种人文关怀是带有历史感的、发自内心的,不折不扣地在倪萍身上表现得那样自如、自信,使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一路攀高,它的主题在于目前社会里很浮躁的今天,如何勾起人们生活中最值得牵挂那一条线,倪萍的伟大之处在于如何把这条线纳入自己的感情世界,倪萍对所有被采访人的那种很自然的亲和力和信任程度,我相信在观众的眼里,以及在所有新闻记者眼里应该是楷模式的影响,虽然是远离视频那么长时间,虽然是自身条件是那么的在有些浅薄的电视人眼里不入法眼,但最终令人欣赏的是那一种人类共同关注的人文关怀胜于认真,做秀的有些新闻采访者,倪萍与被采访者同呼吸共悲伤,为被采访者掏一把同情之泪水,这种新闻记者的职业水准是值得新闻界乃至电视传媒界学习的。此外,还有央视新闻采访记者柴静,她那种对所有新闻线索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是值得称道之外,她最具有新闻职业敏感度和感知度的是她对所有新闻线索的人文关怀,是一种人与人、心与心的碰撞。无论是她对采访慰安妇的小心翼翼,还是对犯有党纪国法之人的严厉追问,无论是采访在商海里几起沉浮的商业巨子,还是在人生道路上的迷途知返者,她的那种几乎无可挑剔的亲近感和无任何做作的情态表现,都给被采访者一种信任,使得他们在她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打开心门。

2.2平等意识

我国传媒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以及拥有经过社会默认的权力,尤其在一些批评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记者变为一种“法”的化身,并问出一些有失水准的问题。新闻采访是人与人的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是平等的、互动的、拉家常式的。因此,我们要切记和被采访者、观众之间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自己有舆论监督的权力,就咄咄逼人、高高在上、趾高气昂、目空一切。作为一名记者,最基本的品质就是真诚,面对他人的高兴、快乐,或是悲伤、羞愧,我们都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关怀,而不是用镜头无情的拍下那些犯了错的人。作为记者,我们只有具备了平等意识,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才能真心地、自觉地、不折不扣地为被采访人考虑,结果不仅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还没有伤害被采访者,这何乐不为呢。

2.3知情权与隐私权

新闻采访中要注意人文关怀与受众知情权、隐私权之间的平衡。采访前,尽可能的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尊重被采访对象的知情权与隐私权,对于被采访对象明明拒绝采访或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我们不能想当然的引用或是猜想,而应该尽量的说服他们在镜头前回答你的问题。同时,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在后期制作中可以用打马赛克、背对镜头、变声等进行处理,从而做到尊重被采访人的知情权与隐私权。

3结论

当前,电视媒体处于最尴尬的时期,各种新媒体、纸媒体、互联网风起云涌,电视媒体人如果再不自身修炼,不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从业操守,那将会在大潮下变得体无完肤,最终被时代所淘汰出局。

参考文献

[1]孙浩.论新闻采访如何体现人文关怀[J].新闻传播,2013(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