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1 16:25:27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篇(1)

关键词:英语;教学方法;听歌学习法;案例

在推进有效教学的探索中,愉快教学是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认可并运用的重要教学思想。而听歌学英语当之无愧地成为愉快教学中强有力的策略。英语学习方法有很多,听歌学英语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学习效果好;音乐可以使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扩大词汇量,认识新短语;音乐可以使学生了解异国文化,增加背景知识。不同的人对音乐的感悟不同,将音乐带入课堂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歌曲可用来介绍句子结构和词汇发音,也可用来呈现语法结构;歌曲中常出现重复,可帮助学生记忆一些语言结构、词汇短语等;歌曲资料丰富,歌词易找易存储,便于重复运用,且根据不同任务要求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适用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音乐可以延伸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用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四会”能力。

一、听歌学英语常见的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听歌完型、大意预测、歌曲评论等多种活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热身、呈现、练习、产出、结束等多个阶段进行。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听歌学英语的方法。

活动一(prediction tasks)

选择一首带有明显故事风格的歌曲,从歌曲中选几个词,学生小组预测歌曲内容,也可以提供歌曲第一行、第一节或相关图片,学生听歌证实预测的正确性。

活动二(tick the words)

学生听歌前,教师可挑出部分重要单词及表达法,逐个读给学生听,然后让他们跟读和听写,再学生听完整的歌,要求他们一听到刚才跟读和听写过的词汇就划勾,这种方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精确地听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听具体信息的技巧。

活动三(gap filling)

教师根据任务要求设计填空内容,学生读含有填空内容的歌词,猜测有可能填入的词、短语,学生听歌填空,也可以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活动四(information gap fill)

开展学生配对活动,每人持一份含同一首歌曲不同填空内容的歌词,他们之间相互听写,完成所缺内容,全班听歌检查所填歌词的正确性。

活动五(introducing a topic)

教师节选同一主题的一类歌曲,让学生欣赏,如,food,space,transport,love,like…学生听歌,写下所有相关主题的关键词汇。

活动六(letter\essay writing)

学生听歌,给某位流行歌手写信、写故事、谈感想等。

学生借助上下文,容易听懂歌曲,有成功感,练习了听力。不足之处是歌曲语言有时不符合规范,主题也不一定适合,俚语不好理解,在课堂上运用,有时太快,有时发音不清不容易听懂,找到适合语言教学的内容、形式所需要的歌曲不容易。

二、听歌学英语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教学SEFC2A Unit4 Songs and poems 中的Right here waiting时,可以到Google下载歌曲,让学生一边享受音乐一边做听歌填词练习。如:

Oceans apart,day after day,

and I slowly go insane.

I hear your voice on the line,

but it doesn’t stop the pain.

If I see you next to never,

how can we say forever.

Wherever you go, whatever you do,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Whatever it takes,

or how my heart breaks,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案例二

在教学让步状语从句时,可以让学生欣赏歌曲No Matter What.

No matter what they tell us,no matter what they do,no matter what they teach us,what we believe is true.no matter what they call us,how ever they attack,no matter where they take us,we’ll find our own way back…

案例三

在学生熟悉一首歌后,每隔几个字去掉一个词,然后让他们听这不完整的歌,要求他们补上被挖掉的部分,使歌词完整。如: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How I wonder,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这首歌也可以变填空为改错,在学生会唱一首英语歌后,故意改动其中部分词语,然后让他们辨别错的地方。如: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arm).

同一首歌教案篇(2)

一、《音教抗战曲集》出版背景及概况

抗战爆发后,外纸来源中断,但江西省的印刷业成为全国之最。1939年9月,江西全省社会教育工作会议上,音教会主任程懋筠有两项提案:《各校歌咏宣传材料应送教厅审查以求统一案》和《请教厅发给津贴编印大量抗战歌曲集案》。“音教会认为现在各校歌咏宣传材料,内容多不统一,在宣传实践中有以黎锦晖之唱片吸引民众者,不但与抗战环境不适合且与部令抵触。希望教育厅通令各校嗣后歌咏宣传材料,应送厅审查,以求统一。并通令禁用不良教材。”③同时,为扩大歌咏宣传,激发民众抗敌情绪和补充目前学校抗战歌咏教材的不足,音教会已采选适合目前环境需要的抗战歌曲百余种,准备编印歌集1万册,但“惟该项印刷费为数至巨,本会经费,均有固定开支,难以负担,拟请教厅发给津贴二千五百元,俾早付印”。④该项提案经过大会审议通过。1940年9月18日,音教会出版了《音教抗战曲集》,出版地在吉安,南昌一职印刷所印刷,共182页,定价每册5角。程懋筠在前言中满怀感慨地说:“在重重的难产中,这曲集居然问世了,不能不叫人愉快!抗战后,坊间此类出版物虽多,本集内容则偏重于合唱,本会合唱队的教材,几乎完全在内。”⑤曲集采用简谱,共收录了抗战歌曲110首,齐唱、独唱、轮唱歌曲49首,二部合唱23首,三部合唱7首,四部合唱31首(表1)。

二、《音教抗战曲集》的特点及音乐风格分析

《音教抗战曲集》内容全、题材丰富、涉及作曲家范围广,大部分作品属于创作歌曲和民歌改编歌曲,包含极少量的外国曲调填词歌曲;采用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同时融入了鲜明的民众特色和时代精神;音乐风格多样,除了大量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外,还有抒情类型的歌曲和叙事风格的歌曲。

1.作品涉及的题材

曲集收录作品涉及作曲家范围广泛,包括:冼星海、黄自、贺绿汀、舒模、江定仙、何安东、夏之秋、陈田鹤、陆华柏、胡然、周巍峙、章枚、吕骥、刘雪厂、赵元任、宋居田、程懋筠、唐学咏、沙梅、老志诚、塞克、劫夫、朱洪干、李惟宁、周淑安、洛宾、刘天浪、李抱忱等音乐家的作品。其中冼星海的作品6首、黄自作品6首、贺绿汀作品2首、宋居田作品4首、陈田鹤作品2首、赵元任作品3首、刘雪厂作品4首、吕骥作品1首、老志诚作品1首;曲集收录了程懋筠的作品27首,包括《全民抗战歌》《全靠俺自己》《去当兵》《赶快还给我》《救国是我们大家的事》《救国歌》《公勇歌》《出征歌》《抗敌军歌》《汗血歌》、《锄奸谣》《打游击去》《打铁歌》《欢送勇士们》《九一八》《再牺牲,再前进》等。

从歌曲题材看,有反映九一八事变的歌曲,如《九一八小调》(崔巍 钢鸣作词,吕骥作曲)、《九一八》(程懋筠作词,德沃夏克曲)、《九一八小调》(刘雪厂词曲);歌颂英勇抗战的歌曲,如《歌八百壮士》(桂涛声词,夏之秋曲);号召参军的歌曲,如《去当兵》(程懋筠词曲)、《应征入伍歌》(胡然词曲);反映后方团结支持抗战的歌曲,如《做棉衣》(桂涛声词,冼星海曲)、《送战士》(丘絮絮词,曾雨音曲)、《劝募寒衣歌》(程念深词,李凤文曲);反映抗战必胜信心的歌曲,如《杀尽鬼子称英豪》(刘天浪曲)、《凯旋》(古诺曲,李抱忱填词);悼念牺牲战士的歌曲,如《追悼阵亡战士》(作者不详);号召全民抗战的歌曲,如《全民抗战歌》(谢康词,程懋筠曲)、《救国是我们大家的事》(作词不详,程懋筠曲)、《上战场》(傅滨词曲)、《全民的阵线》(陈中夫词,宋居田曲)、《保家乡》(贺绿汀词曲)、《青年进行曲》(田汉词,冼星海曲)、《生死同心》(贺绿汀词,江定仙曲);思念故乡的歌曲,如《思故乡》(刘雪厂);此外还有反映南昌失陷的歌曲,如《故乡祭》(徐廷敏词曲);歌颂北方前线将士的歌曲,如《我是北方人》(赵元任词曲);

曲集包含少量的外国歌曲和民歌改编歌曲,如根据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填词写成的《九一八》、以古诺歌剧《浮士德》填词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凯旋》等;以南昌打椿歌的曲调创作的《劳动歌》和融入浓郁民族风格的《砰嘣调》《打铁歌》;利用古诗词创作的作品,如《满江红》。

2.作品风格分析

曲集音乐风格多样,主要包含进行曲风的歌曲、抒情风格的歌曲和叙事风格的歌曲。不同风格的歌曲有不同的音乐特征和不同的音乐功能。进行曲风格在抗战歌曲中数量最多、最常见,节奏坚强有力、强弱分明。《音教抗战曲集》中进行曲风格的抗战歌曲最多,如《救国军歌》(塞克词,冼星海曲)、《全民抗战歌》(谢康词,程懋筠曲)、《我是北方人》(赵元任词曲)、《前进》(杨槐词,何安东曲)、《巷战歌》(方之中词,陈田鹤曲)、《步兵进行曲》(顾仲彝词,陈歌辛曲)等;抒情风格的歌曲情感表现细腻、富有歌唱性,在抗战歌曲中运用广泛,《音教抗战曲集》中的歌曲也有不少抒情类型的抗战歌曲,如《思故乡》(刘雪厂词曲)、《劝募寒衣歌》(程念深词,李凤文曲)、《送战士》(丘絮絮词,曾雨音曲)、《歌八百壮士》(桂涛声词,夏之秋曲)、《我们的家乡》(沙梅词曲)等;叙事歌曲是抗战歌曲中一种重要类型,这类歌曲具有叙事的特点,词曲结合紧密、有故事情节、音乐风格鲜明,如《锄奸谣》(程懋筠词曲)、《九一八小调》(崔巍,钢鸣词,吕骥曲);曲集还收录了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抗战歌曲,如《儿童战歌》(陈词,胡然曲)、《少年先锋》(邱望湘词曲)、《少年军歌》(胡然词曲)。

结语

1940年由音教会编写的《音教抗战曲集》,满足了当时抗战歌咏宣传的需要,曲集收录了百余首歌曲,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抗战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号召全民抗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曲集内容全、题材多样、贴近民众,作品采用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同时吸取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元素,涉及的作曲家范围广泛。曲集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国内著名作曲家创作的抗战歌曲。从演唱形式上,曲集除收录了独唱、齐唱、轮唱外,还有二部、三部、四部合唱作品61首,极大地满足了抗战期间对合唱作品的需求。除收录音教会成员及国内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外,还收录了左翼作家、作曲家的作品,如田汉、塞克和冼星海的《抗敌先锋歌》,塞克作词,冼星海作曲的《救国军歌》,崔巍、钢鸣作词,吕骥作曲的《九一八小调》,贺绿汀的《保家乡》《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等作品,曲集充分体现了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民族精神。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3B00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3M531063;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项目编号:LBH―Z1313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BG077的阶段成果)

注释:

①“江西音教会”是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的简称,1933年成立于南昌,主任委员程懋筠,1946年因经费问题音教会被裁撤,历时13年。其工作可以分为战前、战时及战后3个时段。战前1933年至1937年,音教会在南昌开展大量工作,推行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改良民众娱乐,创作民众音乐替代品,成立管弦乐队,创办《音乐教育》杂志。1937年至1944年,音教会的工作重心由战前的“革固”“除害”“创新”转变为利用音乐与戏剧进行抗战宣传,从“艺术至上”美学观转变为实用主义音乐美学观。1938年九江失陷,音教会向赣南转移,开始在江西省内巡回公演,先后在吉安、遂川、泰和、赣州开展工作,用音乐和戏剧进行抗战宣传,组织抗敌歌咏话剧团深入江西偏远地区开展抗战宣传,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维持了6年,其间,音教会还举办各种类型音乐会,开办了两期音乐师资训练班,并出版《音乐与戏剧》专栏、《音乐与戏剧》期刊、《音乐教育战时续刊》及《音教抗战曲集》,1944年解散。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教育部的提议下,江西音教会复建,由于经费原因,同年解散。

②⑤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音教抗战曲集[M].吉安:南昌一职印刷所,1940:1.

③江西全省社会教育工作报告:各校歌咏宣传材料应送教厅审查以求统一案[R]. 吉安:南昌一职印刷所,1939:66.

④江西全省社会教育工作报告:请教厅发给津贴编印大量抗战歌曲集案[R]. 吉安:南昌一职印刷所,1939:79.

同一首歌教案篇(3)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曰“读”。面对一首诗歌,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诵读,达到对诗歌初步感受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诵读,凭借对诗歌的语感,初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大体内容,对诗歌所述之事、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先有一个整体了解。

二曰“议”。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信息(标题、作者、小序、注释等),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共同讨论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人、事、景、物、情),以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讨论,把个人对此诗内容的理解,上传小组成员共享,就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得到巩固,偏颇的或者是错误的认识得以纠正。学生的讨论越热烈,表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就越深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些疑点也就会被学生发现,为后来教师的教提供了参考。如此做法,比学生一个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的效果好多了。

三曰“疑”。学生讨论要根据诗歌的难易程度确定讨论时间,组内讨论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恰到好处。太长则部分讨论已经结束的学生无所事事,闲聊成性。太短则学生的讨论又不够充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在讨论过程中的疑点提出来,教师当众解答,以消除学生在鉴赏和答题方面的障碍。

四曰“解”。经过上述学生共同探究和教师答疑,学生对一首诗歌的理解应该是更充分更深入了。这时,教师布置学生答题任务,学生结合讨论结果,结合教师的答疑活动,对题目进行分散式的独立自主式的组织答案,按照诗歌鉴赏“问什么,答什么,结合全诗分析,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力求规范高效”的解题步骤,学生自行组织答案。答案组织好以后,教师要尽力要求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再次认真修改和斟酌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

五曰“传”。为了取长补短,学生把自己组织的答案在做了认真修改和斟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同桌之间或者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交流传阅,以达到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曰“教”。在学生相互传阅了各自组织的答案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收回自己作答的答案。此时教师适时公布参考答案,先要求学生把教师公布的参考答案的要点抄录下来,并要求学生把参考答案的要点与学生自己作答的情况认真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的作答中与答案比较接近或者基本一致的关键信息(词句)勾画出来。看自己作答的与参考答案的契合度究竟如何,进而判断得分点,判断得分率,查看失分原因。学生如果勾画出来的内容越多,就说明学生的作答和参考答案的契合度就越高,更说明学生的作答的准确率就越高。这样做既体现了新课改合作探究的精神,又体现了“少教多学”的理念,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一首歌教案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 教学策略;

一、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1)以应试的标准来衡量诗歌的价值。目前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中分数轻情商的现象,很多一线教师盲目追求考试分数,而将很多对学生情感塑造,情商培养有益的现代诗歌拒之门外,必修篇目当成选修篇目上,选修篇目为了迎考复习干脆不上。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教学方法。每首现代诗歌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作者的情感往往一气呵成,即使婉转曲折,局部也不离整体。而在教学中,往往存在将整首诗歌进行肢解,按照现代文的教学思维去理解诗歌的结构,将教学的目光积聚到对所谓重点诗句或重点意象的不断挖掘中,而忽视了整体思想的把握。

(3)以己度人强制式解读。对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把握往往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甚至是千万哈姆雷特现象,读者往往根据不同的角度,结合不同的个人体验得出对主旨不同的理解,只要不背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诗歌文本内容,都用不着全盘否定。而教学中教师的理解往往先入为主,并暗示或左右学生自己的判断,预先设置的标准答案,如果发现学生的讨论结果不甚理想,不符合预先设置的标准答案。于是,纠正学生不理想的答案,精细、全面地讲授自己的标准答案。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

(1)关注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实际。现代诗歌对于学生的认知是一种挑战,也是教师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这要求教师对教学的构思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鉴赏能力,对于现代诗歌的解读要在尊重学生能力的前提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寻找最佳的突破口,引导学生进入现代诗歌的意境中去慢慢体会。

(2)讲求解读,也要突显建构。教师仅有对现代诗歌文本意象、意境、主旨、语言和手法技巧的解读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建构----即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转化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力。

(3)重视引导,也要关注师生互动。现代诗歌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又是一个双主体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并尊重彼此的主体性。学生要在教师的安排下做好预习,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对解读障碍要能大胆发问,并进行互动交流。教师也要打破传统的一人唱主角的教学模式,倾听学生的声音,重视学生的表达,并及时给予有效的点评和指导。

三、现代诗歌教学的具体方法

(1)灵活设计导语,为教学做好引人入胜的开场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地设计情境,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意境中,引起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渴望。

(2)热情朗读文本,为正确把握情感态度做好准备。现代诗歌的学习理解离不开学生从初读感染到再读感受到多读感知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3)感时生情,知人论世,领略风景。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要真正读懂一首诗,还要探秘他的现在和过去。借用诗歌里的说法,叫做感时生情,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在阅读诗歌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倾向、风格流派及创作动机等;所谓“论世”就是指要联系与该诗有关的时代背景去考察作品的思想内容。诗人的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诗评家称之为“感时生情”。一首现代诗歌无论是关注社会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现实的一种曲折的反映,诗歌产生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影响会在作品中以隐讳的意象来间接地透露给读者。

(4)分析基本意象,逐步把握诗歌的主旨。诗歌是一种借助意象委婉曲折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文学体裁。“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思想的客观事物。意象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解读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意象的解读,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情绪,理解,思想等主观意图,这些意象有机地营造形成意境。

同一首歌教案篇(5)

课前。一年级孩子一听说下堂是音乐课,高兴极了。一孩子大喊道:“耶!我最喜欢音乐课了,走!我们去音乐教室。”不到五分钟,音乐教室门口挤满了小脑袋。

课堂中。师:小朋友,你们课间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生:拍皮球。生:老鹰捉小鸡。生:跳绳。师: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请你跟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学生很投入地沉浸在音乐中,快乐地随着音乐做自己的动作,是那么生动、活泼。师:小朋友们,你们表演的真好,下面请你听一首歌曲,你觉得这首歌曲适合做什么运动?(初听歌曲《跳绳》的伴奏音乐) 生:“适合拍皮球”“我想去跑步”“我觉得是跳绳”。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道,虽然场面有点混乱,但也体现了每位孩子的积极性。师:大家说得很好。那我们来看看这位作曲家用这首歌曲体现的是什么运动呢?(播放歌曲《跳绳》)学生一听是跳绳,马上跟着音乐跳了起来,有些孩子甚至边扭屁股边跳绳。

【案例二】时间:2011.9,对象:六年级

课前。音乐教室门外空无一人。铃声响了,学生一个个陆陆续续进教室。这时,上课时间已过去五分钟了。

课堂中。师:上课,大家好!老师的问好是想带动课堂的气氛,但学生的回答却是懒洋洋的。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很动听的歌曲。听完后,请你说说这是首什么歌?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完歌曲后,没有一人举手,于是老师点名请一孩子回答。生:《茉莉花》,歌曲是轻柔、优美的……学唱歌曲时,有的用低八度随心所欲地哼哼,有的故意用尖尖的嗓音怪唱,还有的在自己玩自己的……

以上是同一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表现。案例一中,一年级的孩子,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和我很好地互动,能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各项活动中来,最主要的是孩子很喜欢唱这首《跳绳》。而案例二中,同一批孩子,事隔五年,今非昔比,往日充满渴求的眼神,如今略显呆板甚至茫然。老师提问后,很少有人勇敢自信地回答,原来渴求的眼神,现在却与你在眼神交汇处躲闪。课中,偶尔有个别同学听到音乐有感而发,随着音乐身体跟着摆动,也会被学生当做“另类”。难道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音乐教育失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群孩子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原因之一:通过对一年级与六年级孩子的课堂表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他们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甚至能随着音乐本能地表现歌曲。这也是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分不开的,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又好动。而六年级的孩子,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人,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有的怕说错了难为情,有的怕“出风头”,这些都直接导致音乐课变成安静的课堂。

原因之二:作为音乐老师,我们更应该蹲下身子,倾听这些高年级孩子们的心声,怎样的音乐课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才能让孩子在繁重的课业下舒缓疲惫的心灵。我给孩子们留下了这个题目:“你们希望音乐课怎么上呢?”因为,在心底,这群孩子与我已经相伴近六个年头,我好想帮他们“松松绑”,好希望他们带着笑容与留恋离开学校。“下面,请把你们的建议写在小纸条上,可以不署名交上来。”其中有些结果,让我颇感意外。有的学生建议我给他们找些好听的古典音乐,但不要提问;有的同学说喜欢唱流行歌曲。最后,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从流行歌曲演唱到钢琴独奏,到葫芦丝等乐器的演奏,我看到了孩子久违的对音乐的热情,我听到了孩子的“尖叫”与“口哨”。这些,本该是属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呀!

我很庆幸,使我兴奋不已的是,这些孩子还是很喜欢音乐的。不同的是,六年级的孩子不喜欢上音乐课了,那怎样使这些高年级的孩子爱上音乐课呢?

策略一: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那位老师所教的那门学科,如果每位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么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致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老师,爱上你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就会受到压抑。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求,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策略二:把积极、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引入课堂

显然,音乐教材已经把两首流行歌曲放入课堂,《do re mi》《同一首歌》这两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当我还没教唱的时候,大家已经基本都会唱了。可见,这些歌曲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健康的流行歌曲在课堂中的运用,能最直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六年级孩子,对经典的民族之作,他们浑然不觉,却对流行的、摇滚的津津乐道。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对。在人们热衷于超女、网络音乐、流行音乐的今天,我想到了金兆钧先生评论超女时说的一句话:超女之所以受关注,只是因为提供了青年人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而完全不能反映音乐的内涵和本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曾想到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在谈论人们喜爱的周杰伦音乐时,说: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那些哼哼唧唧的歌,我不想批判他们的喜好,主要是尊重个性。这源于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同一首歌教案篇(6)

关键词:诗歌鉴赏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00-02

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学习和鉴赏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诗歌鉴赏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同时,诗歌鉴赏题目是高考语文常见的题型之一,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固定在10分的分值,一般由2-3个小题构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新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十年来的高考及江苏省一模的诗歌鉴赏题目讨论诗歌鉴赏的教学方法。

1 历年高考及一模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1.1历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现将2004年以来江苏高考自主命题考试至今的诗歌鉴赏题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首先,诗歌鉴赏题涉及到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学生常见的送别、怀古诗、登高怀远诗,2012年更是考了花间鼻祖温庭筠的一首思妇诗,可谓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其次,从2004年到2012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选材时涉及到的诗人,从2007年开始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至少在知人论世这方面学生是有话可说的,这有助于学生答题,从而有效降低了答题的难度;第三,近十年来江苏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目,内容涉及诗歌的内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用的手法三个方面,几乎每年这三个方面均有涉及;第四,答案越来越精简,从2004年的一长段话到2012年,三道题加起来的字数在50个字左右,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是有利于学生答题的。

1.2一模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试题如下:

鹧鸪天・送叶梦锡

陆 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 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 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 恨难忘, 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 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呼卢:古代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

(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2)词人说“恨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9.(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

(2)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每点2分)

(3)对比(2分,答“今昔对比”、“虚实对照”、“反衬”也可)。上阕描绘词人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此次一模试题紧贴高考,作者和词作内容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细细品读诗文会发现这是一首诗人借送别来写自己近况及抒怀的一首诗,这是本首诗歌的难点所在,如果作文一首普通的送别诗去答,难免会造成答题的困惑。考查内容涉及到内容、思想、表现手法三方面,如以往高考一样。答案精简,每道题的得分点设置清晰,未对学生答题造成障碍。

在学生的试卷分析中,我们发现由于这首诗歌的内容不是特别的难,加上学生对于陆游、南宋、爱国诗人这样一些讯息点的设置,本诗歌在理解上未对学生产生太大的障碍,所以第二题,学生均可以从下阕中找到诗人“恨”的两个内容:年老和一事无成。但是由于个人经历和阅历的问题,学生对于第一题中的“十千”和“百万”了解不够,或者不敢对诗人吃喝玩乐的生活下结论和判断。第三道题中,由于学生在读题时忽略了“这首词”这个重要的讯息,所以部分学生断章取义地对诗歌的某个部分进行分析,所以得出的结论就与题目的要求相反。另外由于受题目《送叶梦溪》的影响,部分学生机械的将这首诗作为一首送别诗来答,所以答非所问,这是由于对诗歌的不理解造成的。

2 试题分析对教学方法创新的启示

2.1注重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高二一学期的一部分学习内容是《唐诗宋词(选读)》,只有利用好课堂,让学生对唐诗宋词有基本的了解,对书中涉及到的较知名的作者,比如2012年江苏试卷中选取的温庭筠等有所了解,才可以从时代背景、诗人经历入手更好地去解读诗歌,也就更容易去解答诗歌。

2.2注重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解读

对于诗歌鉴赏,学生普遍失分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力不够,诗歌不同于文言文,学生仅有的文言知识化用在诗歌中,不能进行适当的补充,所以学生容易将一首完整的诗歌解读得七零八落,一首诗在学生的解读中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片段性的出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题目、作者、注释、诗文、问题五个方面入手,一步步地解读诗歌,并结合内容和表达技巧对诗歌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独特的个人经历;其次要抓住关键词,诗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遣词造句上非常注重字词的选择,因为要引导学生自觉赏析关键字词。第三,要带领学生抓住主要意象。意象既包含诗歌描摹的外物之形态,又包含了作者投射于物象之中的情感意志。诗人用主观情绪来解读眼中物象,或赋予眼中所见的物象情感,从而构成意境。最后,要抓住写作特点,包括写作风格,谋篇布局和各类修辞手法。在教学环节,从各方面入手,不断强化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3加强诗歌积累、控制习题难度

从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中,我们会发现,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师在平时训练、习题及考试中,要从各种题材中选取诗歌,要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到诗人,包括作者所处年代及其生活经历等等,选择的时候不能有所偏颇,应该在各方面均有所涉猎,内容要广而丰富,在难度方面,我们会发现近几年的题并不是很偏很深,所以难度要适中。如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因为诗人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对诗人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其风格的形成也起到决定作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对深入分析其作品有很大的帮助。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所反映的时代主题,只有理解清楚了诗歌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透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如山水寄情诗多是融情入景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咏史诗则多是借古人古事以抒发其感情,讽喻现实的诗歌,融合对社会事件、历史人物的感叹,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感悟。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多向学生介绍各类历史事件,也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的形式来讨论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理解,多方面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点。

同一首歌教案篇(7)

学生成为选修课主讲者的必要性。学生走上讲台,成为选修课的主讲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当我宣布每个学生主讲《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首诗词时,学生无不欢呼雀跃,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去。

学生走上讲台,成为选修课的主讲者,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学生有了信心,就会跃跃欲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甚至超越自我,走向成功。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就能让他们通过展现自我而获得自信心。

学生走上讲台,成为选修课的主讲者,能为学生提供多方面锻炼的机会。语文课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让每个学生去主讲《唐诗宋词选读》中的一首诗词,既可以使学生在自主钻研文本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讲授诗词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提问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辨的能力。

学生走上讲台,成为选修课的主讲者,更是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好形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当学生去主讲一首诗词时,就能使这三个过程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学生在自我指导的环节中,会精心制定计划,选择适当方式,营造相应的情境,以获得最佳结果。学生在自我监控的环节中,会对自己的学习和讲授过程自觉地进行观察、审视和评价,反思缺憾,获取经验,得到成长。学生在自我强化的环节中,会根据学习和讲授的结果对自己作出评价,这有利于积极的学习状态的持续和加强。

学生成为选修课主讲者的可能性。从知识储备看,学生具备了走上讲台的条件。因为《唐诗宋词选读》一般在高二后半学期学习,而高中前三学期语文课堂上的多种训练已为学生走上讲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坚持在语文课上课前让学生进行三分钟演讲,每个学生都有了上讲台的经验,他们知道讲课需要面向全体学生,需要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注意自己的举止等。再如,经过语文必修课五本教材的教学,我已经让学生积累了诗词鉴赏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他们明白了鉴赏诗歌要知人论世,要了解诗歌的意象,要把握诗歌的情感,要掌握诗歌常用的技法等。当然,还要给学生足够的研读时间,让他们去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我在高二上学期结束前,就从《唐诗宋词选读》的六十几首诗词中选出五十几首,让每个学生认选一首,利用寒假去精心准备。学生可以去图书馆阅读,去互联网搜索……扩充自己古典诗词鉴赏的知识。

从心理特征看,高二学生的心理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与成熟,学生也能够走上讲台了。从思维品质上看,他们正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已能独立思考,智力也发展到高峰阶段。他们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习实力,浮躁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控制,能理性地思考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不怨天尤人。同时,他们又有着自我表现的欲望,希望能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这些心理特征为他们独立地钻研古诗词文本,并走上讲台讲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语文能力看,学生也能够胜任选修课的主讲任务。高二学生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基本上已适应了高中的学习,学习自觉性得到了加强,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一方面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高二学生具有了较高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这就为他们上讲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