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养禽实训总结

养禽实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3:01

养禽实训总结

养禽实训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2012年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为重点,以省农委提出的“六个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快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保障畜禽养殖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努力实现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要求

1.转变畜牧养殖方式,大力推动畜牧生产转型升级。围绕畜牧兽医工作“六大创建”的要求,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努力确保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在环境能够承受或人为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规模养殖企业用地审核,努力解决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由注重数量型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效益型和循环型畜牧业转变。重点发展以发酵床养猪为主、农林蔬牧相结合的畜牧业发展新模式,推广粪污加工有机肥料等清洁生产新技术。

2.转变动物防疫观点,大力提高全社会防疫意识。改变畜禽防疫仅局限于畜禽免疫注射的观点,畜禽防疫拓展到畜禽场选址、合理布局、标准化设施以及隔离、消毒、免疫、检疫等措施。目标任务是:新建或扩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必须达到防疫要求,实行“准入制”;现有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积极创建动物防疫示范场,以点带面,使全县大型畜禽养殖场防疫条件全面达标;加强“畜禽养殖户即为动物防疫责任主体”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提高防疫意识,自觉做好防疫工作,降低疫情风险。

3.转变监督管理方式,大力实施畜禽生产过程全面监控。一是落实工作责任。驻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是所辖区域内检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规模畜禽养殖场的防疫监管和检疫,同时做好对所联系的村级防疫员的监督管理。村级防疫员负责散养户畜禽生产过程监控。二是扩大监管内容。由过去单纯的防疫监管,扩大到畜禽养殖环境、投入品(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养殖数量的动态管理,畜禽及其产品上市“准出制”的监管,同时对辖区内的兽药、饲料、生物制品等畜禽养殖投入品实施质量监管。三是实行工效挂钩。根据《县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考察细则》考察村级防疫员,考察结果与注射劳务费发放挂钩;根据《县驻镇畜牧兽医人员管理细则》和相关考察办法考察驻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考察结果与全年考察奖挂钩。动物医院全面实行行业管理。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营造畜牧生产健康发展的氛围。各站要组织畜牧兽医人员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兽医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及省、市、县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弄懂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内涵,积极向广大养殖户和经营者宣传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以法兴牧、以法制疫”,形成一手抓生态健康养殖,一手抓疫病防控的良好氛围。

2.加强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人员素质。继续在畜牧兽医系统内全面开展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素质比武等活动。县建立县镇单位负责人和技术骨干集中学习制度,全年分6次进行;各站根据总体方案制定具体的学习培训计划,分期实施。以执业兽医考察为契机,狠抓兽医业务知识学习。每季度继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相关人员集中到县进行书面考察或口试。通过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达到“三个提高”,即:以创建“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为抓手,提高为农服务满意度;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提高办事效率;以畜牧兽医业务学习为基点,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3.着力培植典型,坚持以点带面。要大力培植生态健康养殖和畜牧生产转型升级典型,让广大养殖者学有榜样。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着重培植“规模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企业)”,“动物防疫示范场”和农林牧有机结合利用的典型,中小型养猪场着重培植“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示范场”。在培植典型过程中,继续与正大公司、泰森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大力推进“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同时积极鼓励支持“三资”投入高效生态规模养殖业。继续对新发展、符合生态健康养殖标准、对全县起示范作用的生态健康畜禽养殖企业,优先安排县级以上的项目扶持和奖励。

4.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水平。2012年继续借助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这两个平台,对村级防疫员(乡村兽医)和养殖大户进行全面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要求大、中型畜禽养殖企业必须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对小规模畜禽养殖场组织驻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在推广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过程中,注重投入品监控,畜禽粪便、污水处理及环境净化,大力推进沼气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5.狠抓考察管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围绕县农委全年工作目标和要求,不断加强平时考察和日常监督。要围绕2012年工作重点和目标管理考察要求,进一步细化考察内容,突出日常监督和管理挂钩,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全县对规模养殖场发展情况的考察,将根据各驻镇站的书面申请,分别于5月底和11月底组织县级专家组对规模养殖场进行逐个验收,考察评分依据以“验收合格单”为准。培训教育、素质提升考察,以全县执业兽医资格考察的参考率、合格率及抽查考察为主要参考依据。

四、考察奖惩办法

驻镇畜牧兽医站目标管理考察采用百分考察。县农委将分别在年中、年末组织两次整体目标考察检查,分别以40%、60%的比例计入年终考察总分。

养禽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烹饪 项目课程 菜品制作 教学实施 优化

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通过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来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们依据“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论,对传统的学科型课程进行了整合,开始烹饪项目课程的改革。2006年,烹饪项目课程教学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系全面展开,以 “三以一化”的高职教基本思路和“五个对接”的高职教育理念作为项目课程改革的根本思路。

几年来,我们烹饪工艺与营养系项目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烹饪技能和理论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提高,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师生关系也是空前融洽,教学效果有质的提升,得到行业的高度评价。学生受到国内外高星级酒店欢迎,实现高端就业。

我将从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学情分析及指导、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阐述项目课程禽蛋类菜品制作的教学实施与优化。

一、项目课程禽蛋类菜品制作的教学大纲

(一)本项目课程定位

禽蛋类菜品制作授课对象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学生;开课学期为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作为烹饪专业核心课;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项目课程。它通过对学生烹饪基本技能(基本功)到综合技能(菜肴制作)顺序进行,通过各个模块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禽蛋类菜品各种烹饪技法的操作要领、工艺流程和知识技能。学时为108课时。(项目课程总课时594学时)

(二)本项目课程体系结构

我们以烹饪原料的分类为基本线索,对传统的烹饪学科型课程进行整合,形成项目课程体系,共七大项目,按技能的难易程度,从简到繁,技能能力从基本到提高,依次为: 司厨入门、蔬菜类、畜奶类、禽蛋类、水产类、果品类、粮食类。每个项目下有若干模块,各个模块下设若干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的驱动组织教学,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反复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并提升综合职业素养。禽蛋类菜品制作是项目四,前期项目是司厨入门,后序是本项目的综合训练模块。在烹饪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专家指导下,我们经过烹饪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论证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厨房岗位的工作任务,从典型的烹饪工作任务确定岗位学习的行动能力,构建禽蛋类菜品制作课程和教学目标。

(三)本项目课程教学目标

本项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如何合理选择原料、制作菜肴的烹调方法和操作要领。并通过烹饪综合系统地训练,在结合现代烹饪制作工艺,从烹饪技能的角度,侧重培养学生合理营养配制菜肴、制作各式菜肴和点心,深层次地运用禽蛋类原料,提高学生烹饪综合应用能力。

(四)本项目课程教学内容

本项目课程侧重学生知行合一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面向应用为目标,以禽蛋类模块为中心,以能力和实际操作来进行禽蛋类课程教学。把相关岗位技能按工作任务来分,项目四禽蛋类菜品制作的教学,通过八个“模块”即模块一认识禽蛋、模块二整禽菜品制作、模块三 整禽分割菜品制作、模块味野禽、模块五绿色蛋品、模块六乡土腌腊、模块七禽蛋类冷菜,模块八 禽蛋类项目考核和总结,我们以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来体现禽蛋类菜品制作,完整的实施项目课程教学。每个“模块”又分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禽蛋类课程的教学,本项目共有18个工作任务构成。

(五)本项目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禽蛋类烹饪原料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禽蛋类菜品制作工艺技能及合理切配; 风味禽蛋菜品味汁的科学调制;禽蛋菜肴营养的合理配制;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本项目课程重点。对禽蛋菜色、香、味、形难以把握;禽蛋类菜肴的制作工艺及创新能力、禽蛋类主题宴会菜单的设计与菜肴制作是本项目课程难点。

在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学的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案是(1)强化禽蛋类菜品训练和小组目标训练相结合,名厨课堂,班组交流。(2)加强禽蛋类课程课前课后小组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3)项目课程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禽蛋类课程重点难点解决方案,教师教案共享。(4)采取分层教学,强化禽蛋类项目课后拓展训练

二、项目课程教材的使用

几年来我们烹饪系在项目课程改革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项目课程教学团队编写出版了“烹饪工艺项目课程”系列教材,共5本。本项目课程的教材是《烹饪工艺与营养项目四禽、蛋类菜品制作》,是张荣春主编的校级精品教材,教材以能力为本位,突出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交融。通过对相关岗位工作过程的解析,注重任务驱动训练学生操作技能,遵循项目课程的理念,打破了传统教材的章、节、目的体例设定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潜力为目标。同时,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拓展烹饪班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课程的教材中创设了在线思考、案例分享、拓展实践,成为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受到学生的好评。

三、本项目学情分析及方法指导

在本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调研发觉学生特点为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一般,大多学生课堂内学习态度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学习信心、学习毅力不足,易受挫。烹饪系学生的学习烹饪基础为:非零起点的烹饪单招班在职高阶段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零起点的烹饪普高班。为了禽蛋类菜品制作项目课程的教学,项目课程教学组共同商讨并总结出应对方案。设计的项目课程教学任务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的学习项目课程兴趣,符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另一方面注意学习工作任务的层次性,可适当由学生自主选择工作任务。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禽蛋类项目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项目课程中理论知识和烹饪技能都有提高。

四、本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

在禽蛋类菜品制作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操作演示教学法,即教师在烹饪项目课程教学中借助某种道具或多媒体把菜品中工艺流程和知识技能通过简单明了的演示方法展示给学生,从而把抽象烹饪的知识、工艺原理简明化、菜品制作形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菜品制作的理论知识、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案例教学法就是在烹饪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项目课程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任务书中菜品制作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学生分析菜品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菜品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菜品制作的技能,加深学生对烹饪项目课程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烹饪教学方法。还有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等。在项目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不是单一方法的使用,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本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由校内专任教师,校外星级酒店专家和行政总厨为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烹饪教学实训基地完成项目课程教学。

五、教学程序设计

禽蛋类菜品制作项目课程教学活动实施,包括课程准备、实施、评价三个阶段,但是课前的任务布置和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课后的拓展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巩固。教学环节是3个阶段10个步骤:1. 教学准备:①教师布置禽蛋类工作任务书,下达工作任务、②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任务书内容,③分小组制定禽蛋类工作计划书(教师指导);④教师检查督导禽蛋类计划书内容;2. 教学实施:⑤小组自行采购烹饪原料;⑥烹饪原材料验收;⑦项目课程菜品菜肴制作;3. 项目评价:⑧小组自评;⑨教师讲评;⑩学生填写项目教学班级周志、课程周志。

六、教学评价

在学习评价方式上,禽蛋类菜品制作的项目课程打破了传统结果性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各占50%。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情况、工作过程表现、作业情况,终结性评价主要看完成的项目课程菜品质量指标以及本项目结束时的考核结果。过程性评价旨在促进学习效果,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

禽蛋类菜品制作项目课程以禽蛋类烹饪原料生产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路径,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方向。课程的编排,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思路和模式,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和多元化主题教学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培养职业能力,塑造职业形象和培育职业精神。烹饪专业项目课程改革与实施,体现了课岗融通,学做一体;团队合作,创新了教学方式;开展工学结合,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

【参考文献】

养禽实训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

依托我区农业发展“一河两路”、建设“三大产业带”的总体思路,紧紧抓住行政区划调整后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着力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做示范,积极实施养殖示范村和规模饲养、规范化养殖,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发展,着力提高饲养质量,搞好动物防疫,加大行政执法和基层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畜牧强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

坚持“一个总揽、三个转变、六项建设、两大目标”。即:“一个总揽”:就是用产业化总揽畜牧工作全局;加快“三个转变”:即从重数量轻质量转变到数量、质量并重上来,从重发展轻保护转变到发展、保护并重上来;从重速度轻效益转变到速度、效益并重上来;抓好“六项建设”:一是以项目开发、畜禽产品加工销售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建设,二是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的养殖示范村建设,三是以良种引进、改良、推广为重点的繁育体系建设,四是以畜禽疫病防、检、监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五是以全面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素质为重点的基层队伍建设,六是以严格执法为重点的法制体系建设;实现“两大目标”:一是把畜牧业建成大农业中的第一主导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2%以上;二是畜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达到50元。

三、工作目标

全年实现生猪出栏30万头,牛出栏850头,羊出栏18.2万只,家禽出栏555万只,肉兔出栏27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3.61万吨,禽蛋产量达到5300吨,牛奶产量达到4700吨,实现畜牧业总产值达到5.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畜牧业增加值增长5%;畜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50元。

全区生猪三杂面提高5个百分点,羊改良及良种推广面提高5个百分点;抓好2个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2个养殖示范村建设,各乡镇养殖村建设均要起好步;饲料总产量达到2.5万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禽流感疫病防制为重点,完成动物防疫目标任务,确保全区重大疫病清洁无疫。

四、工作措施

(一)调整畜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

畜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发展家禽、奶牛,突出发展肉牛、羊、兔草食家畜”的方针,充分发挥区域化优势,狠抓特色养殖示范小区和畜禽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优势畜禽主导产品,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畜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07年全区养殖示范村力争达到3个以上,努力抓好四大基地建设。

1、奶牛生产基地:以市乳业公司为依托,以建设镇重滩村、回龙村,长土镇元坝村为核心建立奶牛养殖小区,带动建设镇、长土镇、艾叶镇奶牛生产基地的持续发展。今年将重点实施好元坝奶牛养殖示范村建设。

2、生猪生产基地:以引进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为突破,以项目实施和业主推动为动力,在龙潭镇苗山村、成佳镇天宫村建立优质肉猪养殖示范村,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生猪养殖示范村起好步,推动成佳镇、龙潭镇、五宝镇、桥头镇、白庙镇、莲花镇等为重点的生猪生产基地建设。

3、家禽生产基地:以五宝镇、桥头镇家禽养殖为核心,带动成佳镇、龙潭镇、建设镇、长土镇、艾叶镇等为重点的家禽生产基地建设。

4、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以成佳镇、龙潭镇、五宝镇、白庙镇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肉兔、肉羊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做好以牛尾、莲花为重点的生态养殖的试点。

[NextPage](二)大力培植畜牧业龙头企业,畜牧产业化经营有新突破

畜牧业加快推进产业化,带动农民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可以规避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要提高我区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一是要突出培育生猪、奶牛、家禽等优势产业,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品质,开拓产品市场,真正做强生猪、奶牛、家禽等产业。二是建设加工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带动相关养殖业的发展。借自贡市一对山乳业公司落户贡井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奶牛生产,做大做强奶业这块蛋糕,促进我区奶牛饲养和牛奶加工这一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畜牧业产业化投入,改造和发展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增加畜产品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2007年力争在生猪屠宰加工和无公害禽蛋生产上实现突破。四是养殖和加工企业要创品牌,创特色,扩大影响力。

(三)坚持科技兴牧,强化畜牧业四大支撑体系建设

1、畜禽良种体系

一要加强种畜禽场的监督管理,对种畜禽场发证、年检率达到100%,对孵化场、个体种畜禽经营户办理许可证达到100%。二要加强畜禽改良体系建设,力争达到各镇有良种畜禽推广利用基地;进一步加大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和利用工作力度,提高各类畜禽的良种覆盖率。三要大力推广优质家禽和高产奶牛。由于近年来水禽养殖市场行情较好,养殖户从中获得利益较高,为此,2007年水禽的饲养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努力推进无公害生产;奶牛以推广荷斯坦(黑白花)高产奶牛为主,逐渐淘汰产奶量低、没有饲养效益的奶牛,提高整个群体的产奶量,力争头平均年产奶量5000公斤以上。四要大力推广牛、猪、羊人工授精技术和主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及规模化饲养配套技术,着力提高畜禽品质。

2、动物防疫体系

继续完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缓冲区建设,健全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防疫和疫病监测工作,认真抓好6个乡镇IC卡耳标的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动物免疫标识制度。一是以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禽流感疫病为主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要达到100%;二是耳标佩带率和回收率、免疫证明出证率都要达到100%;猪、牛、羊、禽总病死率分别控制在2%、1%、2%和8%以下。三是加强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动物检疫要坚持严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三关”,确保报检制动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率、持证率、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加大对违法收售、屠宰、加工、运输各类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打击力度,确保动物疫病不进入流通环节。四是动物防疫监督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检疫监督队伍建设,强化疫情报告制度,健全疫情报告责任制。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迅速处置。

3、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和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在努力做好动物疫病监测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饲料兽药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饲料市场生产、经营秩序,对兽药、饲料经营户定期进行清理整顿,坚决打击游摊散贩和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兽药、饲料的违法行为,减少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今年要突出抓好饲料兽药标签的专项检查工作,从严打击制售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认真做好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大力实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

4、技术推广体系

加强畜牧业生产、重大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积极做好畜牧科技助农增收计划项目,全区11个乡镇要分别确定1到2个村为科技助农增收示范村,通过示范推广高效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等技术,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示范户。鼓励技术人员积极投身畜牧业生产第一线,普及技术知识,推广适用技术,尽快提高农民科学饲养管理水平,做到良种与良法配套,促进全区畜牧业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抓好畜牧业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

由于畜禽产品和饲料的价格受市场的影响波动起伏较大,畜禽养殖户的饲养成本和经济收入也随之波动,养殖户的养殖风险较大,维护养殖户的利益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各镇要结合实际,有条件的要成立各类养殖协会,通过养殖协会内部培训,提高养殖户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等技术技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通过养殖协会统一市场运作,与企业或者行业经纪人签订养殖合同,确保养殖利润,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发挥农民经纪人作用,加强养殖户与农民经纪人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农民经纪人市场行情熟、市场信息灵通的有利条件,开辟市场,打响品牌,促进畜产品市场流通。

(五)抓好畜牧服务体系建设

畜牧服务体系建设是事关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特别是现在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在不少地方流行的时候,建立一只技术过硬、稳定的畜牧队伍,对确保畜牧业特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利用乡镇机构改革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之机,重新整合现有的技术力量,切实加强镇、乡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二是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实行制度化管理,采取分期分批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畜牧兽医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村级防疫网络,全面配齐村级防疫员,建立一只技术过硬、服务周到的村级防疫员队伍,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

四是加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畜牧行政执法工作。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一)高度重视畜牧业工作。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对畜牧业工作的领导,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畜牧业工作的浓厚氛围,要把畜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养禽实训总结篇(4)

1.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成效

1.1扩大了畜禽养殖规模 目前,全区已建成奶牛养殖小区10个,存栏奶牛6400头;肉羊养殖小区1个,存栏肉羊5000头;全区备案在册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147家,畜禽规模化养殖生产总量接近300万头(只)。规模化养殖生产比重占全区畜禽饲养总量的48.2%,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产值达到牧业总产值比重的65%。

1.2提升了动物卫生和畜禽产品安全水平 小规模、大群体的落后生产方式是造成畜禽免疫率低、养殖投入品使用混乱、畜禽疫病和畜禽产品卫生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畜禽养殖小区实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制度健全、生产规范、管理严密、程序严谨,有效保证了投入品安全,监管常态化、制度化,为畜牧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1.3提高了畜禽养殖效益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组织化程度高,生产环节采取统一供应种畜禽、统一供给饲料、统一免疫、统一生产管理等措施,降低畜禽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畜禽生产水平,小区的养殖效益普遍比散养户高出3%~5%。

1.4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 畜禽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堆粪场、化粪池等畜禽粪尿处理设施,粪尿经过沉淀、过滤、发酵等处理后,粪污减量化排放,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缓解,改善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

1.5促进了产业化发展 奶牛产业在洮北区呈现出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态势,奶牛养殖场(小区)均配套建立了榨奶站,成为蒙牛、伊利、飞鹤、龙丹乳品企业的重要奶源基地。

2. 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2.1合理规划 各乡(镇)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要求,进行统一规划,提高小区标准化建设水平,在养殖户集中村屯建设符合群众意愿的养殖园区,散养户集中到园区养殖。

2.2政策激励 洮北区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小区场地规划、圈舍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保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的顺利实施。近4年间,利用国家惠农兴牧项目投入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资金累计达400万元。

2.3龙头拉动 借助亚亨农牧科技公司、龙丹乳业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及伊利、蒙牛、飞鹤等乳品企业设在洮北区的奶源基地,拉近养殖小区与企业关系,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运行机制拉动产业发展。同时,农村各类养殖协会、畜牧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作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领广大农户从事养殖业生产,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

2.4技术支撑 畜牧部门对养殖小区生产进行常年跟踪技术指导,搞好小区动物免疫、场地消毒、疫病防治、品种改良、实用技术推广、饲养管理、科技培训等服务,为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发展资金短缺 畜禽养殖小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许多农户有意愿进园区从事畜禽养殖生产,扩大养殖规模,但缺少资金投入,而目前投资渠道不多,金融部门对养殖贷款额度低,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3.2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有的养殖小区设施简陋,生产设备不配套,小区内入驻户远达不到设计规模要求,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小区内畜禽周转频繁,人员往来勤杂,管理不到位,给小区疫病防控增加难度。

3.3饲养水平总体不高 畜禽养殖小区采用的是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方式,现有畜禽养殖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匮乏,传统养殖方式还很普遍,低水平、高耗能养殖导致畜禽产品商品率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3.4产业化程度低 畜禽养殖小区与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有效衔接比重仍然较小,生产者在产业化链条中的弱势地位有待解决。

4.对畜禽养殖小区发展的建议

4.1搞好宣传发动 养殖小区是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效载体。发展畜禽养殖小区,有利于动物疫病的控制,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有利于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连接,提升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农户认识,使众多养殖户积极参与。

4.2加大扶持力度 区政府在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兴牧惠农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努力争取金融部门加大信贷资金投入,解决养殖小区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将小区打造成畜牧产业养殖基地。

4.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养殖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以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先进的管理方式吸引养殖户入园,提高养殖小区入驻率。

养禽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财政;投入;畜牧业;污染减排

一、宿州市畜牧业污染减排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是畜牧业大市。2012年全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已达700万头、30万头、550万只和7000万只。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累计发展到500个。随之而来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一)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

目前畜牧业的规模化养殖的粪便不能及时处理,加之农业上由传统的使用有机肥转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畜禽粪便利用率低,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

(二)粪尿和污水造成水质及地下水污染

未经处理的畜禽粪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其污染负荷很高。如猪粪尿混合排出物的化学需氧量浓度最高可达近100g/L,细菌总数可达104-105个/ml数量级。高浓度畜禽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使对有机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生产业的发展。此外,污水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严重污染地下水,使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水质中有毒成分增多时可使水体发黑发臭,居民无法饮用。高浓度畜禽养殖污水不仅污染了地表面,而且还严重污染地下水,影响正常饮水安全。

(三)粪便发酵后会产生温室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畜禽养殖产生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臭粪素、酚类等有毒有害成分。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周围的空气质量。据在畜禽舍内采样测定,小型养殖户因规模小、饲养密度低,舍内氨气浓度一般为6~35ug/m3,而中、大规模猪场因饲养密度高,舍内氨气的浓度高达150~500ug/m3,同时含有大量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通过扩散作用污染养殖场周围空气。

(四)是养殖场(小区)建设滞后并存在着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规模化养殖场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少,内部管理不规范,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

(五)是农牧脱节

我市传统的畜禽业,是以家庭分散养殖为主,畜禽养殖的废弃物可通过周围的农田及时施肥自然消化,形成良性循环。然而,随着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比重的不断提高,规模化养殖场没有配套耕地消纳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畜禽粪便用作农田肥料的比例大幅下降。

(六)是畜牧业污染治理投入和运行成本高,缺乏污染物治理资金,治理难度大

养殖场(小区、户)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周边及农村,分布范围广,规模参差不齐,存在粪污难收集、难处理,且废物产生量大,对区域环境容量带来很大的压力。养殖业产生的粪便和废水经过堆肥发酵或沼气池处理后往往作为肥料进入农田,但处理量及处理方式不正确,会形成污染物面源排放,造成二次污染。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采取全过程综合治理方式处理污染物,包括建设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采用干清粪方式收集粪便、污水进行厌氧处理、沼液经生化处理或多级氧化塘处理后达标排放、粪渣和沼渣进行综合利用或制取有机肥、应用微生物发酵床治污技术等污染治理设施。然而养殖业是弱势行业,或者说是薄利、微利行业,且大都处于发展过程中,过高的投入和运行成本使得企业自身无力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各县区主管部门虽然在养殖业污染治理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相对而言,其投入的资金与目前的污染状况相比还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养殖业污染防治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二、宿州市畜牧业污染减排工作的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

污染减排工作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源减排在“十二五”期间被纳入总量减排体系,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类项目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相对落后于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在社会总排污量中的占比逐步增加,已经成为水污染物减排的重点。为此我市成立了以政府领导为组长,农业(畜牧)、环保、财政、监察、发改、科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共同抓好畜禽污染物减排治理工作。市农委成立了宿州市农业环保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农牧部门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专人负责,建立工作机制。把畜牧业污染减排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抓手,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和首要任务来抓。

(二)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减排目标任务

1.健全定点联系工作机制

按照省农委要求,我市各县区均已建立了干部和技术人员定点联系制度,每个减排企业都确定了一名挂钩干部和技术专家,各责任人定期上门进行指导和技术服务,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帮助规模化养殖场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技术服务措施,加强对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减排项目的监督管理,对纳入省政府年度污染减排项目计划的养殖场,实行“逐月调度、逐季检查”制度。

2.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培训和指导

市及各县区以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为平台,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广泛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宣传。加强标准化规模集成技术培训,做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处理模式的培训和推广,引导规模养殖场大力实施标准化养殖,推进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粪污利用方向,指导企业分别选择“发酵床养猪技术”、“三改两分再利用技术”(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沟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在利用)等合理的技术路线,加强技术改造,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3.深入开展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

为加快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宣传步伐,实现畜牧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市农委开展了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宣传推广年活动。将2011年确定为“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推广年”,2012年为“宿州市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宣传推广年”,并印发了实施方案。该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相结合,有效利用和全面处理相结合”的技术方针,采取“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技术措施,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载体,推进生产关键技术进场入户,使全市市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0%实现清洁生产,规模养殖企业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4.创新管理形式,健全档案资料

对新建养殖项目实行"1331"准入备案机制,拟建单位提交1份申请,3份资料(养殖场选址审核表,场区规划图纸、施工方案),由村委会、乡镇政府、县区畜牧部门进行三级审核,审核符合建场条件的,县区畜牧部门向拟建单位下发1个备案通知书,养殖场户接到备案通知书后开工建设。对生猪、奶牛等标准化改造项目,实行“5112”监管机制,拟建单位提交5份资料(改造申请书、改建方案、建设图纸、资金预算书、承诺书),县区畜牧局与项目单位签订1份目标责任书;项目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1份施工合同,项目完工后由市、县区畜牧部门进行两级验收。

(三)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2011年,养殖业COD排放量达61133吨,占全市COD排放总量55.46%,氨氮排放量4937吨,占全市氨氮排放量的44.61%。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养殖业主缺乏治理资金。列入2011年减排的46家规模养殖企业,仅有10家通过环保部核查认定。2012年以来,我市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争取资金投入,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610万元,其中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1260万元,奶牛扶持资金200万元,省级财政支农项目150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持资金2000万元。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重点项目和环保设施给予重点扶持,对通过环保部核查的养殖场(小区),实行以奖代补,对以畜禽粪便为资源进行有机肥生产的项目给予自己扶持。用于做好规模养殖企业做好污染减排设施建设、运转和维护工作。2012年,养殖业COD排放量达59258吨,占全市COD排放总量54.98%,氨氮排放量5151吨,占全市氨氮排放量的50.17%。列入2012年减排的51家规模养殖企业,有31家通过环保部核查认定。

三、宿州市畜牧业污染减排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对畜牧业的监管

建议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做到“责任落实、措施落实、投入落实、监管落实”,对列入年度污染减排项目计划的养殖场进行认真考核验收。同时强化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工作,指导和帮助企业选择适宜的畜禽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方式,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做到畜禽养殖场与污染治理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制定支持农牧结合相关政策措施

养禽实训总结篇(6)

曾丽瑛说,当前国家库存特别是中央储备玉米量很大,产区农民手上还有不少余粮。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度上涨。

她分析说,近期价格上涨有以下因素:去年东北玉米减产,大家对于减产有多大判断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预期;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消退,饲料养殖企业与深加工企业消费需求恢复并有所增长:由于今年自然灾害多发,东北低温,玉米播种期推迟,后期市场普遍看涨,企业普遍增加库存;国内外资金利用当前市场形势有意制造看多气氛,意图推高现货价格从而炒作玉米期货:受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和农户庭院存粮措施推广等影响,东北地区农民不再急于集中售粮,而转为根据市场行情择机售粮,改变了阶段性供求关系。

曾丽瑛说,几年来,中国玉米整体来说是丰收的,目前国家玉米库存很高,特别是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玉米量很大,国家将继续销售临时存储玉米。只要市场有需求,国家将在临时存储玉米销售完后。安排销售国家储备玉米。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将逐步提高

从今年开始,农业部启动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今年计划在全国启动创建15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涉及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等6个主要畜禽品种,力争到2015年,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达到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50%。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畜牧业,把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重要战略举措加以推进。中央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投入112亿元支持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宣传培训,强化政策扶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全国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61%,比2000年增长31.6个百分点。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畜禽养殖的标准化水平普遍偏低,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性问题远未解决。

养禽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带动了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使得畜禽养殖业成为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已成为农村三大污染面源之一,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极大影响了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何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和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和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1 宁远县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2012年,宁远县出栏生猪101.23万头、肉牛4.12万头、肉羊2.51万只、家禽824.66万羽、肉兔513.36万只;全年存栏生猪64.78万头、肉牛12.09万头、肉羊1.78万只、家禽389.50万羽、肉兔142.62万只。全县实现肉类总产量11.26万吨、禽蛋产量1883吨,同比分别增长了7.88%和12.42%;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6.85亿元,同比增长21.29%;水产养殖面积3373hm2,水产品产量17988吨,同比分别增长了0.1%、18.34%;渔业总产值2.69亿元,同比增长6.13%;养殖业总产值达到29.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9.8%,比上年增长0.3%。经测算,年产生粪便约91.43万吨,尿液约65.7万吨,大量污染物未经治理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环境,制约了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畜禽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畜禽排泄物,表现为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污水、恶臭气体对大气、水体、土壤、动物与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1 对大气的影响

畜禽粪便及其分解产物进入空气中,引起空气原有正常组分和性状发生改变,超过空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养殖场产生臭气的主要有两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这两类物质可以分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类,不会臭气产生臭气;但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厌氧发酵便会产生臭气。

2.2 对水体的影响

未经治理排放的畜禽粪便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当排入水体的粪便总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得水体原有功能受到影响,给人体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畜禽粪便污染水体的类型比较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和生物病污染等3类。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物质大量繁殖生长,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酿成一系列综合性危害。畜禽粪便中有机物含量很高,高浓度的有机物进入水体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水体变黑发臭,严重威胁水生物的生存。此外,畜禽粪便携带的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也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2.3 对土壤的影响

进入土壤的粪便及其分解产物或携带的污染物质一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土壤的组成和性状便会发生改变,原有的功能被破坏。由于畜禽粪便产生量大,而且相对集中,局部地区的粪便量远远超过传统的1头猪和667m2耕地的种养平衡消纳量,造成土地富营养,农作物出现只长叶不结果的现象,直接影响收成。

2.4 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滋生的蚊蝇,使环境中病源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人畜共患疾病约250多种,中国就有120种,其中由猪传染的约25种、由禽类传染的约24种、由牛传染的约26种,这些人畜共患病的载体主要是畜禽的粪尿排泄物。据化验分析,养殖场所排放的每毫升污水中平均含有33万个大肠杆菌和69万个肠球菌,造成猪(鸡)瘟、猪丹毒、皮肤病发病率增高。同时,畜禽粪便释放的臭气,如NH2和H2S也对人畜健康产生危害,可引起人、畜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也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3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对策

3.1 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和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对规模畜禽养殖业主进行培训,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同时,组织对相关部门和乡镇干部的培训,提高其认识,明确乡镇人民政府要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乡镇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农业、畜牧、环保等部门是监管主体。

3.2 科学合理规划、选址、布局,有效控制污染面源

⑴养殖场地的选址应该符合动物防疫和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标准,符合环保的要求。为满足畜禽健康生长所必需的生活环境,场地的选址应该达到以下标准:①地势高燥,有缓坡(3%),易排污,背风向阳,面积充足,周围有足够的农田、果园、鱼塘,能够充分消化和利用养殖场的粪尿。②符合防疫和环保的要求。养殖场的选址应考虑到水源上游500m内无污染物、废弃物和生活垃圾,1000m内无饭店、居民区、公共场所与交通干线,3000m内无医院、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和大型化工厂;猪场应远离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公害严重污染区及土地、城建、旅游规划区;交通要方便,电力要充足。③地壤结实,渗透性强,卫生指标合格。水源丰富,水质和空气环境质量较好,场区噪音应小于80分贝。④建场、征地、规划、设计应取得土地、环保、畜牧等有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⑵场区布局:场内布局要符合兽医防疫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以便于现代化生产操作。场区周围设围墙、绿化带或防护沟,场内根据地势高低和常年主流风向依次划分为生活管理区、饲养生产区和污物处理区3个部分,每区之间设围墙隔离。①生活管理区。应位于上风向和地势最高处。该区设大门,大门口设与门等宽、长4m以上、深20~25cm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和供人员出入消毒用的消毒室,区内设办公房、生活用房、饲料加工仓储用房和水电设施等,以为生产提供管理、后勤支持。②饲养生产区。设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或侧风向处,地势较高且有3%的坡度,以利于流水排污;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更衣室,区内设各类畜禽舍和检疫室;区内人员、畜禽、物品的运转应实行单向流动,道路设净道和污道,且两道互不交叉。③污物处理区。设在距饲养生产区50m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此区包括兽医室、病畜禽隔离室、解剖室、化验室、贮粪场、氧化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④绿化带。绿化有利于遮阳、防暑、防寒、防风沙、防噪音、防疫病传播,能够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有利于畜禽健康生长。

3.3 把住源头,严格审批

在畜禽养殖场新建、扩建、改建上要切实把住源头,对禁养区一律不得审批,限养区无土地消纳能力的严格审批;审批项目时要及时通告环保部门,邀请环保部门参与。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新、扩、改建畜禽养殖企业不得开工建设,畜牧部门不得安排项目和资金补助;畜禽养殖场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以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4 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

与工业废弃物不同,畜禽粪便是丰富的肥源,是宝贵的资源,它含有农作物必需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施用于农田后将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促进农作物增产。目前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还不够普及,致使畜禽粪便对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应加大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目前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有 5 种方式――直接还田、高温烘干制作肥料、沼气发酵、粪便饲料化和堆肥处理。我县的主要治理方式是沼气发酵、三级沉淀、雨污分离、堆肥处理。尽管畜禽粪便处理方法很多, 但根据各地区的经验, 经过沼气发酵和堆肥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其中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案。畜禽粪便通过密封发酵、高温堆肥、沼气发酵和微生物等无害化处理后便可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适度规模的农牧结合,在农业内部形成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

3.5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畜牧部门要按照《畜牧法》要求,指导本地区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对本地区畜禽养殖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与定点,定期向环保部门通报布点和选址以及业主治理污染的情况;环保部门对本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加大打击和查处环保违法行为的力度,经限期治理仍不能达标的企业报经政府实施搬迁或关闭;国土部门在办理用地手续时,需征得畜牧、环保部门的选址意见后方能办理土地的划拨、出让、租赁等手续。

3.6 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同时,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切实加大对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综合防治的资金投入,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以奖促治为辅”等综合防治资金投入机制;建议政府成立畜禽养殖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将养殖业污染治理列入政府实施工程,安排专项资金,实施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国家、省、市对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相关补助资金应设置兑现门槛,以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为标准,征得环保部门确认后方能给予补助;对治理效果显著的养殖场给予一定补助,以调动养殖业主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补助资金的作用,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