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7:24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篇(1)

《机械工程材料》课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接触专业知识较早的一门课程,此课程的内容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联系紧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看似简单,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而对没有多少机械知识及机械技能基础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要学好的确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机械工程材料》的学习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贴近学生喜好,引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动机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护和发展对于激发高职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许多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时间一长甚至发展到厌学的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多途径、多样化的专业教学的亮点,实施兴趣教学,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维持并发展兴趣,这样才能真正地学好这门专业基础课程。例如,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专业学生大多是十七八岁的男孩子,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这个年纪对历史剧以及武侠剧的热衷与《机械工程材料》相结合,引入一些有名的文物,讲述一下历史中的金属加工方法。武侠中各种削铁如泥的宝剑以及五花八门的铸剑方法并非纯属虚构,我们从这门课程中可以找到其中的奥秘和原理,以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兴趣。在学习各种材料的性能以及热处理方法的时候,除了讲解其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还可以扩展到武侠剧中的兵器,使学生对材料有持续的热衷和学习欲望。

二、贴近生活,使抽象的问题生活化

在《机械工程材料》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隐含内容,力求用俗语来总结描述纯理性的知识,上课时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或者大家耳熟能详的生活常识、成语来帮助学生由表及里地学习。例如:在钢的热处理教学过程中,在讲解“钢的淬火”时可以引入每个学生都玩过的“木头人”游戏,更好地了解淬火钢的不稳定性和残余内应力的产生;把“钢的回火”可以说成是对淬火钢进行温室按摩,根据按摩时候的温度和放松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钢,让学生在很轻松的气氛中了解了热处理的方法和作用。又比如,在讲到铸铁的时候可以引出“恨铁不成钢”的俗语,再简单分析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在调动每位被寄予厚望的学生学习情绪的基础上,提出:“钢和铁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钢比铁性能好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钢与铁的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程很容易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当讲到铁碳合金相图应用时,先问为何要“趁热打铁”,在学生积极思维状态下,把钢加热到1000℃至1250℃,此时钢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塑性好。并由此实质内容作适当引伸,以提醒学生把握良好的学习机会和人生机遇。

三、教学结合实习与实践,紧密联系实际

《机械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的专业课,所学最终要应用于专业工作中。要结合学生学技术的心态,让材料的教学与实习、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学习这门专业课的必要性,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多结合实际、带学生下车间参观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在车间的生产实习和对生活中机械产品的认识以及对周围机械行业的大体了解,让《机械工程材料》内容与之对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学生进行车工实习之后,将“车削下的铁屑为何是蓝黑色”等问题引到热处理中。再如:学生钳工实习之后的小作品小铁榔头敲击后,铁榔头工作面凹凸不平,而另一个被热处理过的铁榔头工作面平整如初。同种材料所制的两个铁榔头为何性能不一样?让学生从实践中亲身体会了材料丰富的知识内涵。

四、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样品增强学生对材料的直观认识

对没有工程经验、根本没有见过某种材料的学生大谈特谈这种材料的性质如何、怎么检测和使用,他只能根据想象来理解,然后把教材的内容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肯定效果不好。多媒体投影教学在这个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利用制作好的幻灯片,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材料的照片、试验仪器的样子,而且可以将一些工业企业中工程材料的应用图片放给学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重要性。科学研究表明,眼、耳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可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受设备条件限制,无法现场操作演示。若仅凭挂图及几个应用实例的分析,很难把枯燥、抽象的内容讲“活”;而借助一些热处理的视频,则可把热处理工艺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将给课堂增加很多的趣味与生动性,可以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用典型事例攻克知识难点

在《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很多事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疲劳现象,许多机械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工作的,例如曲轴、齿轮、弹簧、各种轴承等等。工作过程中,上述机械零件常常在它们的工作应力还低于制作材料的屈服点或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现象。疲劳断裂与静载荷作用下的断裂不同,不管是韧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疲劳断裂都是突然发生的,事先无明显的塑性变形作为征兆,因此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对此学生不以为然,认为一个小零件能带来多大的危险性?为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举一些事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这样一个战例,当时法西斯德国派出轰炸机频频轰炸英国本土,英国皇家空军驾驶战机空中拦截,战况惨烈。突然,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英国战机相继坠落,机毁人亡。英军方对坠落飞机介入调查,最初的结论认为德国是否发明了什么新式武器,因为在坠落飞机的残骸上无任何的弹痕,从而引起一片恐慌。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最终正确的结论是:这些坠落的战机无一例外地是由于疲劳现象的发生而坠毁的。也就是说,飞机发动机内的零件出现了疲劳断裂。对于其中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机械零件之所以产生疲劳破坏,主要是由于在制造这些机械零件的材料表面或内部有缺陷,如夹杂、划痕、尖角、软点、显微裂纹等等。这些地方的局部应力大于屈服点,在循环载荷的反复作用下,产生了疲劳裂纹,并随应力循环周次的增加,疲劳裂纹不断扩散,使零件的有效承载面积不断减少,最后达到某一临界尺寸时而突然断裂。通过此例,学生们一下子就明白了疲劳极限的定义以及金属发生疲劳现象的危害,很容易地掌握了这一教学上的疑难点。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篇(2)

计算机之所以能在教学中起到这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的功能,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事先编好的具有各种功能的课件,计算机只是执行这些功能。而当前中学历史学科知识点高度浓缩、头绪繁多、过程复杂、时空交错。历史课堂教学面目焕然一新将开端于现代媒体教学。

进行多媒体教学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充分利用直观的外部刺激,如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变换的图象文字,使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从冷冰冰的书本中栩栩如生。学生全方位地、立体地接受信息,对历史的认识也由看书或听教师讲述后去理解想象转为更加直观、如身临其境。这种直观无疑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地唤起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学、乐于学,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解放战争》课件中我用与“解放战争”相关的音乐、画面、地图、动画营造逼真的历史氛围,直观地再现历史。课前2至3分钟,电脑自动连续播放“强渡淮河”、“攻占锦州”、“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等图片,其历史画面的真实再现,渲染了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进行大反攻、以排山倒海之势追歼主力、直捣蒋家王朝大本营、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历史背景。同时在歌曲《英雄赞歌》的渲染衬托下,学生仿佛置身于“浓烟滚滚”、“翻江捣海”的战场上,顿时为人民的那种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所感染。由此学生被引入一个优化的历史教学气氛,一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课件结尾处屏幕上一张旭日东升的图片,配以画外音乐――钢琴曲《东方红》,在舒展悠扬的乐曲中学生仿佛看到了新中国正象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神州大地。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生命所在,利用交互性,可以使我们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选择恰当的设置,灵活的安排教学进度、广度和进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各得其所,取得成功。

在能力训练环节中,为了方便不同学情的同学,我设计了由易到难、不同难度的问题并设置不同类型的按钮,可以随课堂要求任意进入某一个问题并返回。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提问,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在自己原由的能力基础上通过思维获得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所拥有的独特动画效果,如动画模拟、录像抓帧、背景拟音、图文串联、问题显示等方式皆能结合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通过画面展示、切换、停顿、闪烁、组合、重复等步骤,达到以往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锻炼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思维能力。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知识结构具有层次性、严谨性、科学性。如果教师仍进行那种“复制型”教学、“拷贝型”教学,不仅无法还历史学科一个动态的各要素互相作用的有机系统,而且不利于学生发展其独特性和对知识的创造性。怎样在学习过程中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使学生去发现规律、初步学会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这一历史使命的最佳使者。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篇(3)

1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激发

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是在教学上能够将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自然、方便、快捷地展现出来,寓教于乐。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也正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多渠道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展现历史史实,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等器官的活动,学生置身于一个由音、像、文字组成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到所给予的历史场景带来的心灵震撼,从而对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

如教材中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内容是比较简略的,光靠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会产生深刻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全方位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小男孩”、“胖子”在广岛、长崎上空升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场面;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音;日本外相重光癸、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通过这种集视、听为一体的教学手段,使这些活生生的场面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这段历史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

2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便于

创设情境,陶冶情操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使大量生动的历史画面配上鲜明的色彩和感人的乐曲,加之教师的到位解说,本已消逝的历史现象“再现”,“死去”的历史“活了”过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增强了真实感,学生如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到历史时代的氛围,极大地陶冶了情操。如讲“鸦片战争”的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3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便于

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在历史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自然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历史课中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成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界面,这样动静结合、声像结合,非常容易突破知识的难点,讲清知识的重点,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讲“三国鼎立形成的内容”时,对于赤壁之战交战双方进退路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而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并配以声音讲解,音、形、义、图并茂,形象生动,学生的时空概念解决了,难点自然迎刃而解,教学重点也突出了。

4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便于

自主学习,探究创新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成为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如讲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南泥湾》,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由“杂草众生、野狼成群”开辟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过程。听完后,注意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什么事情?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面临什么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此引入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氛围,培养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有了这种意识就会不满足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并能求得最佳创新。

5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便于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七国割据称雄”这一历史内容时,笔者制作一幅“秦、韩、赵、魏、楚、燕、齐”七国割据称雄的动态图,7个国家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通过变色的方式,演变秦如何陆续灭六国,而统一天下的过程,并配上雄壮的音乐,很好地解决了挂图和语言难以统一的战争问题。然后再插入秦始皇的一张画像,形象地展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如身临其境。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统一的意义何在?”

由此可见,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的历史课教学情境,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多媒体课件又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变静态为动态,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也使得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感受历史的趣味和浓厚氛围,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声图、视听结合,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过程得到优化组合,而信息技术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教师一定要摆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此,历史教师应从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进行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教学能发挥最佳的效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坚.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4):46.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篇(4)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1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优势

首先,多媒体技术运用,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为了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晚睡早起,到处查阅,寻找所需资料。以开发多媒体课件为契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事业心、奉献精神和潜在的创造力都迸发出来。

其次,多媒体技术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资本主义萌芽”一目,在讲述航海家的航海路线时运用动画效果(flash)配上解说,在一幅世界地图上将每位航海家的路线标示得明明白白,学生对方向、对地图有了准确地把握,而且就此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分析西班牙与葡萄牙两国所支持的航海家的航海各有什么特点,看着地图学生能迅速地观察出西班牙往西开辟新航路,而葡萄牙则是往东开辟新航路的,这为讲下一目两个国家所建殖民地的分布又埋下了伏笔。

第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能力。如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宏伟、庄严;内部结构复杂,装饰精致;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象征着什么?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任何现代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它的建造体现什么?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又使思想得到升华。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挪用海军军费,建造公园;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等镜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北洋水师为什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军手里呢?学生通过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第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历史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好教材,它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最佳情境的创设,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有利于强化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如学习“鸦片战争”内容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官兵吸食鸦片,精神不振,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等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受到防毒反毒的教育。

2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整合过程中应避免的倾向

第一,不要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必须围绕课程标准取舍。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提供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不要随意加大知识的容量,否则学生接受信息过多,造成“胃胀”、“消化不良”,这些情况应该尽量避免。因为从历史学科本身而言,它是一门严肃的社会学科,具有内在的规律和理论,学生通过学习,应当掌握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能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正常人在45分钟的时间内能够理解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有一个限度,我们既要最大可能地利用这个限度,又不能超越这个限度。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第二,应避免在整合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过多而忽视信息质量反馈的倾向。视觉刺激优势明显,其局限也是比较明显的,形象和形象的流动使思维静止在形象阶段或停止思维,压抑抽象理性的深入。课件的制作力求精致,实用,简便,忌“花”、“虚”、“繁难”。应注意声音文件、视频文件、图片文件和文本文件的结合问题,声音文件不宜太多,应以音乐为主,注意音量的控制;视频文件也不宜太多,以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准;图片文件应与文本文件相结合,色彩不宜太鲜艳,以免分散学生对文本文件的注意力,也不要太简单,太简单了会显得枯燥,吸引不了学生。在课件设计时应注意留足给学生记笔记和思考问题的时间,但又要注意课件演示的时间控制问题,不要影响教学的进度。片面追求形象性、生动性,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堂的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声音的千奇百怪等方面,达不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篇(5)

我们在二年级选取绘本――《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进行教学。该故事由多幅图组成,讲的是小白兔皮科用聪明的头脑战胜大象和河马这两个庞然大物。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故事。

第一次试讲,老师事先把书放在孩子们的书桌上,课上,先课件出示这本书的封面,

师问:同学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生1答:我知道这本书叫《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

生2答:我知道这本书里说的是小兔子的事。

师:书里到底讲了小机灵鬼皮科怎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吧!要求: 既要看图,又要读文,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接下来的时间,孩子们积极翻阅手中的绘本,有的还互相交流,但孩子们基本都是看热闹,很少有孩子注意观察图的细节,对绘本中夸张性的语句不断重复,教师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学生收回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课后研究、反思后决定,不能过早地把绘本抛给学生,对于初涉绘本学习的孩子来说,应该教给孩子观察图的方法,根据图进行大胆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那么拿出哪幅图来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呢?在哪让学生进行想象呢?

《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由16个画面组成,是一个非常连贯的故事,要想选图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必须选前面的几幅,我们把教观察方法定在前3幅图,第一幅图是春天来了,小兔子皮科在草地上高兴地玩耍;第二幅图是,皮科突然觉得土地摇晃起来,一头大象恶狠狠地来了;第三幅图是大象卷起皮科让皮科不要来自己的领地。

第二次试讲(换了教学班),课始,老师还是先让学生观察绘本的封面和封底,让孩子对绘本的“长相”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出第一幅图。

师:多姿多彩的春天来啦,小兔子兴高采烈的来到草地上玩耍,他打着滚,唱这歌,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忽然,皮科感到有点不对劲,咦,脚下的土地怎么摇晃起来了?(播放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发生了什么事啊?

生:一头大象来到皮科面前。

师: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这是一头生气的大象

师:你怎么知道它生气了?

生:因为大象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师:你真会观察,抓住了大象的眼神就看出这是一头生气的大象。

生:这是一头硕大无比的大象。

师:你从哪看出它硕大无比?

生:小兔子看大象得仰着脖子看

生:大象的腿像柱子、身子像堵墙、耳朵像大扇子,轻轻一扇就把小白兔打倒了。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了大象的样子,再和小兔子皮科一对比,就发现对于皮科来说,大象真的是硕大无比了。

师:你们猜猜大象会对皮科说什么呢?

生a:我吃了你。

生b:你来我的地盘干什么?

生c:我给你点厉害瞧瞧。

……

随后老师出示第三幅图,仿照第二幅图的教学步骤,教师又引导学生一点点观察,先分部分说图的意思,然后又整幅图说图意。

眼看下课铃要响了,后面的图,学生还没看呢,想象点也没拎出来呢,这节课基本定位成了看图说话课,但较第一次课,有了明显进步,教给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的方法,通过猜一猜,调动了学生的想象,通过整幅图说图意,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篇(6)

关键词:决策;课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35-01

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赛课活动虽已落下帷幕,而我却还沉浸在从选材――备课――制作课件――赛课的过程中,本次赛课我感受良多在此将我的得失与大家分享。

一、徘徊中的决策

自从学校开会安排了青年教师大奖赛以来,我明知无法“逃脱”所以还是一直在心里挂牵着这件事儿,只是一直在选材的边沿不断徘徊着下不了决定。好不容易选择了《桥》这篇课文作为赛课内容却在周末下午才听好友说赛课要求上的是课外阅读方面的内容,我一下子就懵了,这可如何是好!明天就是星期一了,周一开会抽签周二赛课就将拉开帷幕,我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办。晚上吃过晚饭陪儿子做作业无意中看到了书架上的四大名著,头脑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我何不上名著方面的内容呢?我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了一下,我本身不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人,对于四大名著虽有所了解却不熟悉要想用作上课内容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项莫大的挑战。我犹豫了,是选择书上的选学课文还是上名著?我拿不定主意,整晚我辗转反侧却没有结果……

二、逼上梁山

转眼间就到了周一开会的时间,当领导们安排好工作之后教导处李主任就喊我们抽签了。我可真“幸运”竟然抽到了第二号也就是说明天上午第二节课就是我赛课了,这可真是把我给“逼上梁山”了。回到家思考了很久最终我还是决定向高难度发起挑战――上名著内容。我思索着《西游记》孩子们太过于熟悉,《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太过于复杂深奥孩子们不太感兴趣,而《水浒传》故事精彩人物形象鲜明又极具趣味性,孩子们学习起来应该更有兴趣吧,最终我确定上《水浒传》,希望这一逼也能把我逼成一条“好汉”!

三、备课遇拦路虎

确定好上课内容和课题之后,我顾不上吃饭就开始坐在电脑前备课。四个多小时过去了,经过不断地修改教案也已基本敲定。该制作课件了,可我的电脑却给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我想尽办法却总是不能在PPT中插入文字,此时已经是晚上11:40这可如何是好?窗外虽是寒风中夹着凉凉的雨滴而我却急的冒汗……紧急关头好友向我伸出了援手为我解决了难题,真是雪中送炭啊!深夜2点过,我终于初步完成了课件制作。

四、最后的准备

星期二早晨刚7点半我就到学校了,因为我的教案还需再次修改,评委用的教案还没有打印,学生学习的题单也还需要最后的修改和打印,课件有些地方要进行最后的处理……太多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眼看着就要到我上课了……,我沉住气一连做了几个深呼吸然后投入了最后的准备工作中。

在距第一节课下课还有10分钟时间的时候,我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拿着为孩子们准备的题单我来到教室打断了数学老师的讲课将题单发给了孩子们,并让他们上好厕所带好文具及题单集合到四楼多媒体教室上课,刚讲完要求下课铃就拉响了……

五、反思得失

孩子们刚到多媒体教室坐定上课铃就拉响了,我深呼吸后定了定神神便按照教案开始了我的“名著之旅”。

最后一头战象课件篇(7)

关键词:导学策略;朗读;品评;想象;拓展

“导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比教授知识更重要。在小说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魅力呢?

一、品读细节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包括传神的语言描写、逼真的动作描写、隐形和显性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的外貌描写等等。品读好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感受情节的精彩,更有助于感悟人物的形象。

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摇头”细节的片段很值得学习。执教者是这样教学的,“从始至终,严监生都在做一个什么动作?”学生回答道:“摇头;”老师接着孩子的话说道:“作者每次都像你们的回答这么干脆,只写他在摇头吗?”随即教师出示两组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第一组是“他摇了摇头。”“他还是摇了摇头。”“他又摇了摇头。”第二组是课文中描写三次摇头的句子。老师让学生边品读、边比较。学生在品读后感受更深刻了,交流时说到:“作者写出严监生的表现越来越着急、越来越生气越绝望了……”教师在总结时点评道:“作者妙就妙在通过动作细节写出严监生的心路历程,写出他临死前的样子,写出他心情的变化,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真是入木三分!”

教学小说恰到好处地品评细节,对人物形象进行再现、再造,使人物形象深深地植根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当中。

二、想象画面

想象画面对于小说学习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策略,因为有助于把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画面。

一位老师在执教《最后一头战象》中“嘎羧重回战场”这个细节时就运用了发挥想象的方法。她先通过课件出示语段内容――“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语段一出来,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文本;再用品读细节、想象画面的方法,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有的想象“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仿佛望见了……”有的则从这块龟形礁石展开丰富的联想;有的选择嘎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想象他也许是在呼唤同伴,也许是在告别村民……补白的语言精彩生动,想象的画面丰富多彩。

课堂上有效的想象补白可以追求言意兼得,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仅能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培养想象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三、推测猜想

编入小学教材里的小说(节选)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生动的语言描写,使读者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快乐。但因是节选,内容及情节就不及原著的完整丰富。由此,教学小说节选时,推测猜想这种策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激发拓展阅读的兴趣,唤醒继续阅读原著的期待。

《最后一头战象》中写到“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执教者引导学生针对嘎唆亲了又亲的这块龟形礁石进行猜测,学生猜测后,教师出示原著片段――“我想起来了,这儿是水晶渡的上游,26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给抬上岸的。”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孩子们读后,证实了自己猜测的合理性,也更加理解了战象为何对其充满深厚的情感。一位老师在《少年闰土》的结课片段中也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推测猜想“作者和中年闰土见面会是怎样的情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文本与课外阅读进行链接。推测猜想让孩子产生阅读的期待,对学习文本、阅读原著有很大的帮助。

四、拓展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从原著中节选或者改编的文本尽管能独立成篇,但对于整部名著来说又是不完整的。如果只停留在单篇短章的阅读而不关注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会很强,也不全面,还不能算真正学会了阅读。因此,学完小说节选,还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如:在教学《少年闰土》结束时,就可以运用推测猜想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可以出示《故乡》中那段作者回故乡再次与闰土见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由默读思考:为什么两个年少的朋友经过几十年的离别,见面却是这样的情景?当学生的阅读热情被调动起来时,立即推荐阅读鲁迅先生写的《故乡》一书。再如,学完《最后一头战象》,推荐阅读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

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中要善于抓住时机拓展背景资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总之,在小说教学中,运用好恰当的、合适的策略,可帮助学生感悟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可带领学生揣摩表达顺序,表达独特感受;可引领学生推测猜想并走向课外阅读,最终让小说的教学更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崔允.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