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02 03:39:29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篇(1)

关键词:人本主义 语文教学 改革

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人本主义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感情,它强调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入手,简单介绍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性质和功能,分析了我国目前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应用于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同传统的教育方针相比,人本主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人情感需求,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将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感情需要。

(一)重视情感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根据学生的情感需求树立教学目标,这种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到尊重和关心的前提下,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尊重别人,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启发创造力

人本主义教育同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更加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人本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善于通过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的讨论、研究、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我觉察和洞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思考和启发的能力。

(三)重视经验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并且力求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个人认知经验相符合。人本主义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经验学习,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导向,比起以往的认知学习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感受训练

人本主义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作为人的基本的理解、感受和沟通的情感需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人本主义重视培养学生感触和感知的能力,通过学生对自我、他人以及自然的感受和感悟,使学生能够更加和谐地融入周围环境,能够具备更加理性和丰盈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语文课程教学的性质与功能

(一)语文学习的性质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专业技术类的学科,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是一项丰富的心智活动。语文课程学习的对象是基于人类几千年文明传承的文化和智慧结晶,不论是从陶冶人的情操而言,还是培养人的心性而言,都起着巨大的催化作用和推动作用。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一些好的语文作品,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格。

(二)语文教育功能

语文课程的教学功能不仅包括对文化本体的教学功能,还包括实现一定的人本功能。语文课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文化的内涵,通过一定的体验、领会等,使学生将语文的文化知识真正用在自身身上,用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将语文课本知识转化成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提升自己的个性和人格。语文课程的学习,正是通过一个比较长期而漫长的学习阶段,使学生将文化精髓吸收和消化,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回馈于社会。

三、语文教学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都是遵循着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模式。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语文教学中学生逐渐替代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学生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国的语文教学工作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一些问题:虽然现代的语文教学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深入地自主和创新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语文教学的成果检验还是过多地停留在“参考答案”上,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学过于高呼思想到的口号而忽视社会现实真相,使学生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禁锢在惯有的传统的观念之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变得标准化而没有个性,逐渐丧失语文课程中本该具备的丰盈性和灵活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专业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没有重视对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没能真正达到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四、人本主义结合语文教学的应用

(一)有利学生全面发展

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每一部语文作品都是作者的情感和心血的结晶,而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就是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自然而然产生的。通过人本主义教育,教师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语文课文的人物、事件、情景等引起感情的共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观地着带着自我感知能力去阅读和学习语文课文。

通过人本主义教育,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设置不同的情境和条件,通过对不同学习情境下学生的感悟、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通过人本主义教育还能在学生的情感、认知、意志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和积极阳光的人生观。

(二)重视师生关系

由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更加突出以学生为本,这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变得更为频繁,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和争议等进行适当的讨论,这样打破了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模式,教师与学生处于互相配合学习的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学习和自主思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

五、结论

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用于语文教学中,能够从整体方面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但是,与此同时,对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在保持自己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突破守旧的教学模式,做一名新时代全新的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语文素质教育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教师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篇(2)

[关键词]人本主义理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154 — 0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育人的基本环境及其场域,其内涵非常丰富,文化源泉多样而且历史弥久。学校校园文化包含我们日常能看得见的校园物质环境(如校舍、小道、亭宇楼阁,学校的校徽,校园的标识物等等);也包括我们通过心灵感知才能领悟得到的隐形的环境(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学校与生俱来的历史传统,学校的行为取向,学校的管理框架,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学校文化是学校形象的综合的表现,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特点,培养人才的风格和特色,学校文化没有统一模板化的操作模式。本文拟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本主义理论的视角,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具有不可或缺的人本主义观,由此,诠释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思考,从而为取得教育活动的良好效果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或显或隐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发展和成长,但是校园文化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外部环境而产生(同时也反作用于外部环境),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应该视其学校的特点,由于其特性的不同和差异性,使得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者对学校主体人的意识淡漠,文化建设关注度不一。学校文化建设不只是学校领导者们的一厢情愿,也不是学校单个师生的作用能改变的,学校文化建设其中的一个最大的忽略,就是把文化建设与人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要求相脱离,导致出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学校文化影响下的人分类的两张皮的局面。忽视了人的因素的学校文化建设,是极其不具备生命力的,没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则如四面白壁监牢一样,人没有了生机,学校也没有了活力。从这一点来看,校园文化建设要寻找与学校这一场域中人主体因素之间如何搭建,寻找他们之间的平衡点,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理论和实践上人的精神乐园。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措施停滞,文化建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的效果是能够在学校校园内产生广泛的共鸣,虽有很好的文化建设的理想,但是其文化建设实施开展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不确定因素。从这一点来说,学校正确的文化建设实施开展不下去,以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核心因素还是人的因素,不是学校主要群体的共同意志,不是开放的文化接纳方式只会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困难重重。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不得当或策略没有实践意义。〔1〕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开展机制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文化建设者们重传统的文化意义而轻视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启示意义,只是重视有重点特色意义的校园的建设,而忽视了其他培养人才的校区的文化建设,还有学校文化建设虽然重视文化建设,但只是表面的接受,只顾文化物质形式的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形式的模塑,没有使校园里的文化形态真正的趋向于融合。就像现在许多大学只是注重大楼的建设,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真正实质——内涵的塑造。以至于许多社会大家、大师们,社会用人单位,家长等对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的担忧甚至怀疑,说出了为什么我国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和大师的钱学森经典之问就深深警示着我国世人的大脑神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越来越得不到认可,以至于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本主义观

人本主义最早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本主义以取代神本主义。人本取代神本的本质是把人变为主体,号召人以主体的姿态面对整个世界;强调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即人类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所谓的人本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主义。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的中国,任何层次和形式的教育活动的核心本原都是人,对人的省思和申义,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的过程中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设意识观念。

(一)主体观

人本主义理解下的人不只是生物学上的人,不只是抽象、一般的人,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性的人。这些人是与具体历史实际相联系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成长发展的人。人不只是具备社会群体性质的人,而且也具备个性能动特质的创造性。〔2〕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篇(3)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老师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学生是被管理者,传统教育相信的是完善的制度、严肃的管理和严厉的惩罚,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批评和惩罚是主要的措施,缺乏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在这样的体制下,学生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个性无法得到发展,整个教育环境呈现出沉闷的气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也成为教育者的基本素质。

2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人本主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高职院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发展步伐一致,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3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人本主义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进入高职院校后,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变化,很多同学都有心理建设的需求,希望可以在新环境中有新的成长。以人为本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学校的温暖,有助于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实现个人成长。人本主义的核心内容有四个方面:

①强调人的责任;

②强调“此时此地”;

③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

④强调人的成长。在高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则需要时刻围绕人本主义的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3.1强调人的责任,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人本主义强调,人应该对所有发生的事情负责,同时人本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动构建自己的生活。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说“我不得不陪朋友去玩游戏”,“我不得不旷课以免朋友说我不合群”等。其实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做这些事情,人本主义甚至认为,人可以什么事情都不做,所有的行为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在高职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多用鼓励、表扬,让每个学生相信,每个人有选择自己学习、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也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如果目前还无法改变现状,要么是自己不想改变,要么是能力不够。如果是主观上不想改变,老师需要帮助学生调整认知,让他们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如果是目前的能力不够,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3.2强调“此时此地”,着眼现在,放眼未来,不被过去束缚

人本主义强调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会发现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还是基于过去的经验,他们觉得自己的智商一般、外貌一般、家境一般,没有任何优点,对于走上社会是否有竞争力充满了怀疑。也有同学对过去的评价是正面的,觉得过去的生活是美好的,但是进入大学,离开熟悉的环境之后一切都面目全非,只剩下自己孤单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还有一种同学,整天对未来充满无限幻想却不顾眼前的生活,只想着走上社会的美好,却不愿意在学校努力奋斗。无论哪种状态,要么是将自己束缚在过去的生活中,要么是把自己放在了未来的空想中,无论是怀旧还是幻想,都无法提升自身的能力,只有着眼现在,如上好每节课,做好每次作业,完成每次实践,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踏实走好每一步,最终顺利到达人生的高峰。

3.3强调个体的存在,促进自我了解,提高自我意识

人本主义认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问别人该怎么办,而是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问问自己的内心深处,应该怎么处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等定位不准确,喜欢跟风,朋友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心理测试、谈心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我了解,找到适合自身能力、性格的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人格特点,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一旦自我的力量发展壮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了解自我。

3.4强调个人成长,充分挖掘人的潜能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篇(4)

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主要是对人们的思想的改造和知识分子的改造,并认为,“文艺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这都体现了文化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探索,但由于左倾错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匮乏,文化思想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本身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个任务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完成的。其次,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后发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神文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回答,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第二,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上,“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对“阶级斗争为纲”范式的替代,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把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凸显了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三,精神文明理论建立在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上。邓小平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第四,精神文明理论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后发国家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跨越”思想指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不仅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还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精神文明理论在实际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典范。再次,精神文明理论促进了邓小平文化交往思想的形成。国内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进行国际文化交往,邓小平理论充分吸收了马克思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占有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3]的思想,在肯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改革开放中向外国学习的思想,“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坚持”,[4]从而顺应了民族史融入世界史的全球化潮流,发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优越性。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正是其文化交往理论的本质要求。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推进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中,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进行了文化理论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首先,先进文化理论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新认识。一方面是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向多方位、深层次、全领域的纵深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处于变动、调整期,这对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面临新的考验。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提升人们的政治觉悟和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的能力,成为时展的新的要求。“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纲领的出场,总是对这一时代文化矛盾的解答”,[5]先进文化理论正是这种解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6]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次,先进文化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辩证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法中看待文化的作用,它突出了先进文化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对于政治的知识导航作用,通过“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7]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从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次,先进文化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主张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8]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9]另一方面,先进文化理论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邓小平文化交往理论,把它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三个“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先进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0]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体现了先进文化理论人民主体的思想,人民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先进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创造性地把文化的先进性赋予重要地位,在让人民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的同时增强了大众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上层建筑的变革和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联系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大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在新的实践上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当代文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贡献。和谐文化理论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地把和谐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内涵,继续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p#分页标题#e#

第一,和谐文化理论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和谐文化理论的提出首先是对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继承和整合,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为和谐文化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和谐文化理论顺应了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以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彰显了精神文明理论和先进文化理论的张力。同时,实践和时代问题的出现也急需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作出新的解答,实现对原有文化理论的突破、发展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全球化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历史”时代各民族和文化的广泛交往,深刻影响国内社会思潮;人们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各种利益关系急剧调整,社会剧烈变革,各种文化矛盾进入凸显期;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不公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增加等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谐文化理论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第二,和谐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文化的和谐性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待,和谐文化只是解决文化矛盾的最佳选择,它并不是指一种拒斥矛盾的文化,而是指在其内部的各种文化矛盾得到有效的制衡、处于一种最优的状态。其次,和谐文化是一种包容性的文化,是各种文化差异性的统一,人们的各种价值追求得到有效满足,文化共识不断达成。要达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就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核心价值,来引领社会各种思潮、统领各种价值目标、包容多样性,这就是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现,因此,它必然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为内在尺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为价值尺度,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这是因为,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11]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 资本主义 文化 公共家庭

可能缘于贝尔对知识人阅读其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初版)之态度/方式的严重不满,他在该书“1978年再版前言”一开篇就点出知识人可能对待该著之再版的态度:其一,对聪明的人来讲,“将书快速扫一遍,只阅读那些令他感兴趣的部分,而跳过其他所有章节……也许就已经足够了”。其二,“这些年来,许多人并不真正阅读书籍,而是草草过一遍……找出几句话压缩成论点,然后找个标签,把作者放进时髦评论语汇的合适专项中”。然而,面对贝尔此书满篇的知识性堆砌,笔者却并不止于此。

笔者以为,其一,贝尔此著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及其引发的严重政治后果,因而他努力试图“拯救”业已且正在“堕落”的资本主义。其二,笔者质疑,就贝尔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言,其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Publichousehold)理论,能否达到他预期的理论效果或目的?因此,本评论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文本梳理:贝尔所关注的现实问题是什么;他对该问题是如何进行学理分析和解答的。第二部分是笔者对贝尔之理论解决方案的评论:相较于前人相关研究,该理论解决方案的知识增量是什么;相应地,该理论解决方案的知识限度何在。

一、《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知识梳理:问题与论述策略

一看到“知识梳理”,许多读者或许会烦腻而跳过不读。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主要有下述两个:其一,一些评论者在进行知识梳理时,过于拘泥于文本,给人以“抄书”之感;故,读之如味同嚼蜡;其二,读者对“知识梳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知识梳理”是评论人对评论对象的个殊化理解,而非中规中矩的复述,因而知识梳理是理解评论人观点的基础或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除绪论性和结语性文字外,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现代性的双重羁绊”主要阐述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资本主义的展开过程也就是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跟其传统分离的过程。贝尔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是“加尔文主义和新教伦理”。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文化却跟“新教伦理”精神相悖离或相矛盾。“新教伦理”强调“禁欲”,而西方资本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文化是“贪欲”。这是贝尔所言西方现代性的第一重羁绊。西方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也即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领域出现了分化,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各自遵循它们的轴心原则:经济领域(技术经济结构)中的轴心原则是功能理性/经济化,政治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合法性/平等,文化领域中的轴心原则是“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这三个领域所遵循的文化互相冲突或断裂。比如,在经济领域里祟尚的文化是节俭、禁欲等,在文化领域祟尚的是自我、感觉、享受等,而这二个领域却都反对政治领域的平等观念。这是贝尔所言西方现代性的第二重羁绊。就西方现代性的双重羁绊而言,第一重羁绊从历史维度进行论述,说的是资本主义分化的历史矛盾;第二重羁绊从当下维度进行,说的是当下西方社会整体意义上之文化的断裂。以上分别是第一部分第一章“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和第二章“文化话语的断裂”的主要内容。这两章是此文本第一部分的核心内容。而第三章“20世纪60年代文化情绪”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理论的个案表达/研究,第四章“走向伟大复兴:后工业时代的宗教和文化”则是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发展/演变的预测,而非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解决方案。因此,贝尔在文本第一部分中主要是阐发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这是他观察资本主义当下社会的理论眼镜和分析工具。

文本第二部分“政治的困境”主要是贝尔借助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对西方社会国家所面临之问题的诊断。贝尔认为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之所以存在国家危机,其内在原因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存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导出了西方社会的国家危机。可见,贝尔之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的提出是对西方社会国家危机、社会整合问题的诊断。在第二部分第五章“动荡的美国:国家危机中的暂时和永久因素”主要是以理论的方式提出美国社会存在的危机问题,并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进行个案分析。第六章“公共家庭:论‘财政社会学’和自由社会”中,贝尔主要提出自己解决西方社会国家危机的办法——“公共家庭”理论。因此,文本第二部分主要是作者借用资本文化矛盾理论提出问题——美国社会国家危机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理论,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乃至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二、对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评论:知识的增量与限度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理论野心很大。贝尔试图在该书的第二部分第六章中“提出调和以下两者的一些手段:一是对一个正义公平的现代社会来说非常重要的政治自由主义;一是社会管理方面必要的公共社区特征——我称之为公共家庭”。在贝尔看来,要解决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国家危机,甚或一同缓解/解决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应从政治领域入手。政治领域是各个国家社会得以凝聚的中心,当然也是西方社会的核心。政治领域的凝聚,是西方社会资本主义得以长存的基石。为了解决西方社会国家政治领域的凝聚问题,贝尔提出了“公共家庭”理论。在文本中,贝尔于西方历史文化中吸取对缓解/解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有用的文化元素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证。一如上文所提及的,贝尔所提出的“公共家庭”理论主要是针对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满。在贝尔看来,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表征或必然结果。“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凸显了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理论前提,那就是“良序国家”的存在。罗尔斯提出政治自由主义理论是以默认“良序国家”的存在为前提的,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维续一个政治秩序。也就是说,该种政治秩序的存在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因而,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就是将政治自由主义理论所赖以为基的前提条件“良序国家”或政治秩序问题化了。换言之,我们必须先关注一个政治秩序是否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关注一个政治秩序如何存在抑或正义与否的问题。但是,贝尔提出的理论解决方案——“公共家庭”理论,其最大的理论负担是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因文化(如共识、信念等)之历史性或内部性矛盾的激化而可能会崩解。基于这种负担,贝尔在西方文化史上寻找当下西方社会能够公认的一些文化元素进行理论提炼,以消减西方社会可能崩解的文化内因。在这种意义上,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中存在相较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知识增量。

其二,接着要论述的乃是贝尔所提出之“公共家庭”理论的知识限度问题。贝尔提出“公共家庭”理论来解决西方社会的国家危机/认同危机,进而解决西方社会所存在的深层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贝尔在解决对该理论的可接受性问题上,他主张仍采用社会契约的方式。一如他所言:“这是一种社会契约,但是,尽管是在不断更新的现在,不断协商这种社会契约,它不能无视过去。”不过,这里所存在的问题乃是,除了贝尔,谁还将会是“公共家庭”理论的接受者或推行主体?“公共家庭”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应对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认同危机,解决西方社会深层问题——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但是,该理论要成为西文社会重新取得认同之理论基础的主体性力量在哪里?换言之,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是一种罗尔斯意义上的“完备性学说”。“公共家庭”理论如何获得它的合法性?这是“公共家庭”理论的“阿其里斯脚踵”。这也是事关该理论作为西方社会政治秩序之理想图景的资格问题。不过,一如贝尔自己所承认的:“我是经济学领域中的社会主义者,政治领域中的自由主义者,文化领域中的保守主义者”,贝尔所提出的“公共家庭”理论试图超越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从其文本中“公共家庭”理论的思想支援来看,贝尔既吸取自由主义的思想资源,也吸取了社群主义的思想资源。并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的学理倾向更是社群主义的。因此,贝尔的“公共家庭”理论内含着某些社群主义的理论前设。从这种意义上说,贝尔“公共家庭”理论的“完备性”是缘于/基于他对社群主义前提有所肯认的立场。

基于以上分析,此文本中的知识增量和限度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正是基于贝尔自身的某种社群主义立场,他首先关注的是一个社会的存在问题,而不是像一般的自由主义者那样先将该问题进行悬置。但是,贝尔的这种论述策略却要面临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质疑:贝尔,你有何资格将“公共家庭”理论“强加”于西方社会的所有主体之上?这可能是所有主动的理论建构抑或被动的否定性理论建构都要面临的拷问!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篇(6)

曾永成在《走向人本生态美学的三十年》一文中指出院“从1981年到2011年整整30个年头,是我真正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的30年,也是我从运用系统原理到运用生态哲学研究审美,最后走进了人本生态美学的过程。”围绕《以美育美》《感应与生成》等所论述的以“节律感应”为核心范畴的感应论审美观,以《文艺的绿色之思要要要文艺生态学引论》等为中心主张的文艺生态学思维,以及《回归实践论人类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原典的新解读,可以看作曾永成理论研究走向人本生态美学的三部曲,同时也是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建设过程中极富个性特征的代表性著作。作为当代学者的雅范,他在三十多年间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和的著作,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审美文化精神嬗变的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时期以来当代文艺思想研究的时代风貌和精神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史意义。

2005年12月,曾永成所著《回归实践论人类学要要要马克思主义文艺新解读》出版。他在书中立足于当代语境,摆脱已有的流行性阐述,从实践论人类学对马克思主义原典进行全新解读,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新认知,为文艺理论界提供新的哲学思路与研究视角。

21世纪以来,整体性的人类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受到普遍质疑,市场经济与网络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带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失衡以及深刻的精神危机。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需要警惕狭隘化、片面化甚至歪曲化的阐释倾向。这就需要从当今语境出发,立足于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学原典进行深入解读,与时俱进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原典的认识。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适合新的现实要求,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回归实践论人类学,就是从根本上调整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哲学基础的认识。曾永成关注马克思主义早期作品中关于人类学的论述,并以之为理论起点,在“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的基础上,认识到实践和人的“类本质”生成的独特重要性与整合效用,从而阐发其“实践论人类学”内涵,以此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整体形态的重新认识。“实践论人类学”契合了世界本体的生成论与生态属性,消解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绝对割裂,表现出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以实践论人类学为文艺学理论基础,可以有效避免对马克思主义原典内容的屏蔽以及某些原则性的误解,更能够接近马克思原典的本意;可以帮助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文艺学顺利找到进入21世纪现实语境的切入点与适应性,推动对其学理阐释的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其时代功用;有利于文艺学理论基础的人类学回归,使其以一种更具包容性与整合力、更有价值导向意义的阐释模式展示马克思主义原典中更加广阔深邃的内在含义。

回归实践论人类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学进行“绿色解读”。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传统阐释大多都从意识形态性开始,很少从人类生命根基的角度阐明文艺需要这一文艺活动的出发点,文艺的功能问题探讨难以深入。曾永成以这个根本问题为切入点,本着实践论人类学的整体精神,对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进行学理分析,再回归到基于两者统一的实践论人类学解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生态学内涵。他回归文艺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并将其最终落脚在文艺理论的生态学化建设上,在生态思维中建构具有实践论人类学精神的文艺学新形态,将生态论文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当代课题。

曾永成以“走向类的融通”为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跨越中西文化的思维优势。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融合中西方文化的思维优势走向类的融通,不仅表现在“艺术掌握方式”论、“更加莎士比亚化”的自然性精神和“性格”与“意境”的类意识通观等具体问题上,也体现在关于文艺需要和功能这个文艺人类学思维和生态思维的核心问题上。由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内在可能性就从原典出发被揭示出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最好的思想基础还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类学及其文艺思想,这为我们展示了最真实的世界图景、最根本的价值观念以及最开放的思维空间。如高云涌在对《回归实践论人类学》的评论中所说院“在由于生态危机而使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张的今天,这种基于“返本”进而“开新”的解读,无疑有助于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学的内在基因所固有的生命力,有助于使其更加深入而且有力地介入21世纪人类创建生态文明的历史性实践。”

曾永成所著《回归实践论人类学》一书,整体呈现出一个显著特点,即在以往对生成本体论的阐释的基础上,从实践论人类学对之加以更加深入的考察,明确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新理解,即“生成本体论”说,而鲜明地区别于流行的“实践本体论”。

首先,曾永成对马克思理论的阐释与流行的实践本体论不同,认为不仅要如以往的权威性解读一样,强调人与自然通过实践发生的共时态联系,更需要创新性地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历时性的生成关系,而且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实践对于审美活动的意义不在于其是美与审美得以产生的根源,而在于将其从动物的对象性联系提升为主体性的关系。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将这种生物性活动提升为主体性活动,并将主体性建立在对象性的基础之上,以此说明自然与人之间存在历时性的生成关系。而这种联系先于实践,修正了以往实践是审美产生的内在根源的误读。

其次,实践本体论对旧唯物主义合理内涵简单摒弃,对这些已经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具有重要理论内涵的观点不予理睬,不可避免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化。而生成本体论重新唤起对马克和恩格斯的自然史观的关注,纠正了实践本体论的这个思维误区,不仅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成性联系,更高度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观点,形成“自然要人”大系统的整体观念。

再次,曾永成从马克思主义原典出发,对“自然向人生成”进行科学解读,立足于整体性观点形成“生成本体论”主张,对自然本体论、人本体论、精神本体论以及实践本体论等本体论观点加以序化综合,将世界本体解读为不同形态内在联系的生成过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这种生成本体论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而深邃的视域,既将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纳入其中,又避免了它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并有利于真正吸收其合理内核和美学上的积极成果。

最后,在生成本体论的整体格局中,实践从审美根源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充当自然、人、精神和历史等诸种形态间能动综合的中介。这打破了长期以来审美本体论所默认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妄,体现出自然生态规律对于人类实践的深刻制约性。在生成本体论中考察实践,对于今天的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极为重要。

以曾永成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类学作为思维框架进行考察,实践本体论所秉承的可贵的生态关怀与其基本理论内核之间的内在矛盾显露无疑。实践本体论美学追求表达人与自然发展和谐统一,较早意识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表达了生态关怀理念。而实践本体论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从实践中寻求美和审美的本质和根源,这种片面高扬主体性的实践正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根本不可能解决生态问题。把实践本体论回归到生成本体论,回归到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相融合统一的人本生态观,在实践论人类学中对其加以科学的阐释,乃是实践本体论美学克服其生态关怀与基本学理之间的矛盾的根本出路。

人本主义理论论文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005-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是结合新的时代实践,围绕“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这一基本问题,坚持理论创新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成果成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有力的思想武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对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积极的理论回应和实践应对,其实质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全方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越性。

(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而形成的正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前的主要成果有:(1)科学发展观;(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论;(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4)创新型国家建设论;(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6)执政党能力建设论;(7)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论;(8)构建和谐世界论;(9)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0)中国梦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实践,形成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升华成果,成为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准绳[1]4。

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进一步深化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人自身关系的和谐的认识。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领域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2]49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结合国内外新形势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党中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3]1050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时论命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和执政理论。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不仅表明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日趋成熟,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实践深刻性。十提出将党建设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目标,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坚持从严治党,全面提高治党管党水平,从而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多方位阶段。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逻辑归宿。唯物史观对社会存在的分析指出: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构成社会全面发展的要素。为了解决这五个要素之间的矛盾必须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实现了由四位一体”的发展观再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观的转变。

促进构建和谐世界理论是党中央在应对国内国际发展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这是中国外交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对“中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回答。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也是中国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延伸。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是希望中国好;我们在国际上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是希望世界好。和谐世界的理念,正在国际上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响应。

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当前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结合国际国内新的发展境遇放眼全球、立足全局、面向未来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进一步丰富并深化了科学发展理论体系。

中国梦战略思想是以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程,凝聚党和人民夙愿,提出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理念。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指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基本内核,并明确了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注入了新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明确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这一经典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本质,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为“以人为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确定了“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本质地位。“以人为本”的确立使科学发展理论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的、人的坚实而深厚的基础之上,它不仅体现了实际的、生产的、生活的、人的物质利益、福利生活和精神发展的诉求,而且表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特别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与优越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倡导“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着力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关注民生,关爱生命,关注人的发展,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不断指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人的主体存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价值。

(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现实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高度重视创新问题,并不断依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实践,采用新的思维、新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发展理论:针对传统的发展理念的局限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结合新形势,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和谐社会理论;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依据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冲击的情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依据国内外发展经验,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态势,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理论;根据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提出一系列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围绕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论;从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出发,提出建设和谐世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立足于现实的土壤,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必将响应时代的召唤,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引领时代”的实践精神

理论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进一步指导发展的实践,“随着时展、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以及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呼唤着理论创新,推动着理论创新活动向前发展。”[2]1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紧扣实践,以引领时代实践为己任,不断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以实践为准绳,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并以新的理论引领时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贡献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系统而正确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性,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科技创新,推动社会“五位一体”建设,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更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发展道路。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进一步升华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理论在时代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紧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总结反思,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新认识,并注入时代因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2]夏东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与历程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