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2 10:46:13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篇(1)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局领导对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7日,召开了全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学习了尹成龙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做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全局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培训。

我局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环节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hjt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并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泰岩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吉林经济科学发展”的专题辅导电教片。大家在认真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写出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

3.明确主题,做好专题调研。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题目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展开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建议,同时在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它三个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新时期全市文化事业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实实在在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现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讨论。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我局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了“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与实践。

全局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明确必须深入解放思想,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科学发展。只有继续深入解放思想,才能很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大举措,我局是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的帮助指导下,结合我局实际,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的主题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按照市委的部署和《xx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三个环节的工作任务。现将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局领导对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7日,召开了全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学习了尹成龙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做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全局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培训。

我局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环节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hjt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并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泰岩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吉林经济科学发展”的专题辅导电教片。大家在认真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写出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

3.明确主题,做好专题调研。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题目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展开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建议,同时在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它三个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新时期全市文化事业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实实在在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现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讨论。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把握教材教法、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组织调控教学活动、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①即将转型为正式教师之际,文科师范生普遍表现为具备基本教育理论知识,而教学实践能力弱的特点,难以尽快有效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要求,是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己成为当务之急。

一、影响高校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因素分析

1、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是影响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决定因素。

在基础教育改革迅速进行的形势下,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所培养的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仍然落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下因素制约着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1)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目前高校文科专业专业存在,重基础教学、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不能有效地优化实践课程体系,缺乏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没有根据文科专业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编写实验大纲,实验教材或者其他指导实践教学的资料。

(2)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部分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各自为战,为了应付差事,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3)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质量薄弱。在实践教学资源方面,文科专业除各门课程实践课堂课时少外,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场所大都局限在校内模拟实践教室,缺乏校外真实实践场所;在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方面,不仅缺乏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缺乏,而且实践教学没有实施的科学依据、具体内容、考核评价标准和规范要求,实践教学无从入手。

2、高校教师是影响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直接因素。

(1)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观念使许多文科专业教师忽视了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实践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充分论证和周密安排,不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联系,有的甚至以搞一两次活动代替实践教学。部分文科专业教师拼命花大量功夫在课堂讲授上,忽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师满堂灌,实践课有名无实。

(2)部分文科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或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动手能力较弱,使实践教学的形式往往以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社会实践小分队所代替,实践教学成了少部分人的事,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实践教学。

(3)从事实践教学方面的教师较少,质量较低。长期以来,高校文科专业一直将实践教学人员当作“教辅”编制而不予重视,在将科研和教学作为主要力量的高校,使得很多教师将工作重心转向了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教学缺乏专人管理。

3、文科师范生专业发展意识影响着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

对师范生而言,其专业意识更多体现在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即他们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要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②在很多时候,文科师范生模糊的专业定位、薄弱的专业发展意识严重限制了他们专业发展的动力,由此影响到其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使命,削弱了他们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部分师范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对学校和教师安排的实践活动应付了事,缺乏实际的锻炼和操作,更没有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反思,其教学实践能力的形成无从谈起。

二、提高文科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策略

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既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活动组合而得以实现,也不可能通过短期的教学实训一蹴而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高校文科专业需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成为一个要求明确、专业特点突出、针对性强的科学体系。可以通过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评价体系,将高校文科现有课程进行科学分类,每个类别规定不同的实践教学课时进行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要以明确、务实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切合准教师实际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活动体系作为保证,以健全的实习基地建设为保障,发挥各方智慧,为确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2)加强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通过指导教师在对文科师范生教学设计有效示范基础上给予指导并逐步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开展以内省为取向的实践技能训练评价,针对教学训练中的问题与师范生展开对话,探寻他们挖掘及设计教学的思路,启发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共同协商改进的办法和措施,使师范生在对问题不断修正过程中获得顿悟和提高。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管理与指导,将使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富目的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3)提高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质量。通过创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活动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使实践教学成绩的评估应力求全方位、客观、准确,管理过程既要长期宏观计划,又要具体安排。文科各专业应整体把握实践教学的比例、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督促检查各阶段的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提高高校文科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文科专业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同性。

只有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才能切实改革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实践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理念。③为此,学校应加强引导,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师首先在思想上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认识到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能主动更新知识结构,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善于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有效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2)提高文科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大幅度减少教师课堂理论课的教授时数,大幅度增加接近实战的各种模拟训练,增加专业实习和课程实习。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实练环境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感悟;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把素质好又有培养前途且乐于献身高等教育的青年教师,优先送到实训基地或企业实践锻炼,使其在学识和实践方面有所提高。通过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水平。

(3)加强师范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在引进教师时,尽可能将那些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项目实践能力,集理论、实践和项目经验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吸收到教学队伍中;也可选用中小学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并且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师范院校的教师,另一方面积极为实践教学的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和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待遇,使实践教学教师的岗位成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岗位,量化实践教学教师业务考核指标并与待遇挂钩,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队伍。

3、切实加强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文科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意识。

一方面,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师范生观摩大量的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在校内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和竞赛,如说课比赛、课堂教学比武、演讲、朗诵等比赛活动,使更多的学生踊跃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

另一方面,教师教育工作者也要意识到,单纯依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并不能有效实现文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只有激发其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才会调动文科师范生自主发展教学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④为此,高校教师可在如下方面对文科师范生专业意识的形成做出努力:其一,对文科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抱有较高预期,较高预期会促使文科师范生学习具有目标感,并在不断进步中坚定对所从事专业的信念;其二,将理论教学与文科师范生的自我反思相结合,可以在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实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模式,通过反思自我,总结思考,写教学日志,与学生或同事进行交流对话来探讨自己的优缺点等方式来进行。二者的结合将使文科师范生对所从事专业产生明确的定位,并就如何实现该目标做出具体的规划;其三,开展高效的有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实习机制、增加教育实习时数、开展教学技能训练、有助于文科师范生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进行肯定和接纳,使他们在感受到自我价值存在的同时,树立积极的专业自我。

参考文献:

①程成,雷体南,周春阳.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与对策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2)

②王先荣,高向东.师范生反思性专业发展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10,(4)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篇(3)

关键词:特征分析;实践反思;知识生产;学校及学科局限性;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01-06

上世纪80年代后,重视实践、重视知识的联系的教育观念再次受到世界范围各教育大国的重视。如美国的“2061计划”,法国的“多样化途径”,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等等。我国亦于2001年6月在所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从国际实施情况来看,对于开设这种重视“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必要性,在理论上,人们从诸如进步主义教育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活动理论等诸多理论那里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但遗憾的是,在实践的层面上这种课程至今没有提供一个全面有效的国家的案例。

在我国,自2001年以来,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比如,专题的全国或国际性研讨会议已举办近十届,以书名中含“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通过读秀中文搜索,可得到中文图书1600多种,而以文章题目中含有“综合实践活动”为条件进行搜索,可得到中文期刊文章4800多篇,硕士论文200篇。

文献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特征和价值,课程实施所要面对的“主题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师资、教学结构与模式选择、课程管理督导与评价”到实施案例,有着极大的丰富性。

就实践层面来说,浏览一部分介绍实施方案和提供活动案例的相关文献。如果从多样性来看,倒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其中也委实不乏令人击节、动人心弦的案例,但当我们激动过后掩卷而思,这些案例活动可以常态化吗?该案例中的学生所在的班级、学校的其他同学都享受到这种高质量的课程了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

总地来说,正如有论者所言,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实施、普遍实施、大面积规范实施的进程过慢;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1]举步维艰,困难重重。[2]一方面,一些一线学校很茫然,不知如何开发。[3]另一方面,虽然起步,但开发的课程与课程标准有较大的差距,或难以为继。[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边缘性至今没有改变,同时,该课程的裂化、学科化却接踵而来。[5][6][7]

对于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困难的种种原因,已有大量文献从课程实施的宏微观层面进行了论述。比如,课程的首次开设,再加上课程的“三无”性,使实施者无以为据。对于导致不能常态化的原因,透过论述,一般认为当前面对的难以常态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不到位、资源的缺乏及教师配置难以适恰,课程及教师的评价的科学性。[8][9]事实上,除了以上因素外,人们没有论及的常态化何以不能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对本课程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的不一致性;同时,学科式配置师资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有着深刻的矛盾。[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显然并不理想,以上分析显示有许多制约因素限制了它的展开,而其中一个重要约束是对课程性质的理解。这里仅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的一些特征在已有重要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目的和课程实施进行再讨论。

Paul Ernest曾指出教育目的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应能决定或至少制约教育手段。[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也必然要体现于它的特征之中。当前一些实施形态显然背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价值,它促使我们对该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进行重新评估和进一步思考。

下面首先对综合实践课程应具备的特征进行了思考的重要文献按时间进行梳理。

1.已有研究的概述。早在2002年,钟启泉先生在《教育研究》发文,从课程编制原理和知识论的视角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和价值。他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这种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超越,其特征是“以重大的主题为中心,准备了若干学习的途径”,以“主题——探究(经验)——表达”为组织单元,不仅重视结果而且更重视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学习者实现与“客观事物的对话”;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同时进行“智慧的统整”和“知识的统整”。[12]

亦是在2002年,陈时见等则直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是“统整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作者对三性的解释是,与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形式形成根本区别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按水平组织的原则统整课程的内容与活动,并且统整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着重培养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开放性,从课程目标看,表现出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从内容看,课程能够及时对知识吐故纳新,具有柔韧性和生成性;从课程实施来看,可以突破基于教室的时空限制,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从评价看,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实践性则表现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13]

2003年,郭元祥和田慧生分别发文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原理。郭元祥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而田慧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中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可以看到,两位学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的表述在语词的使用上是大体相同的,但如果仔细考察其内涵,两者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前者认为,课程的综合性是由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所决定的,学生要处理由个体、社会及自然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世界,必须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实践性在于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课程资源,在学科课程中,即使是实践环节,都难以超越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课程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学习是为了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而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特点。作者认为,开放性意味着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过程都是因人而异,非常个人化的。由于“学科课程中某些知识与技能、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可以通过告诉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不能以 ‘告诉’的方式来传递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生成性。[14]而在后者,实践性指该课程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过程”;开放性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等具有开放性,它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了适应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活动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可以及时调整活动目标和方案及活动步骤和环节;自主性指课程的设计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目的是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空间。课程实施中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设计、组织、引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能积极主动地获得一些丰富的切身体验”;而生成性指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目标、新的价值、新的主题”将被生成。[15]

李臣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兴趣和生活,透过学生的体验过程,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促进素质综合性发展的主体性活动项目与方式。”基于这一定义,李臣之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①活动设计的前提必须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②活动展开必须遵守“学生的体验过程”的基本规定;③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学生对活动的意义、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总目的必须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发展;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素应是主体性活动方式等5个方面的特点。[16]

以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之初一些学者对该课程特征的一些阐释,它们对人们理解课程的目的和内涵,以及对课程的展开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一些看法后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重要内容。

随着课程的进一步推行,有研究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具有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专题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教学价值的创新性等特点”。[17]

显然,不管是立足点、明确性,还是内涵及深浅度,这些观点之间存在差异,比如,有论述非常重视“强调学生兴趣、个性和内在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主体性、自主性”,也有论述强调综合课程活动的个人化,这些差异展示了理论的丰富性,同时也给进一步探讨留下了空间。尤其是课程展开到今天,丰富的现实,包括异化促使我们对课程内涵及相应的特征需要站在“巨人肩头”做进一步的思考。

2.课程特点再思考。下文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的提出以及对这些特点内涵的阐释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的思考。首先,特点及内涵将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5条的边界,同时考虑当今知识生产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当下现实、人工学习场所学校学习的局限性以及学科课程对学习的局限性。

对于课程目的和定位,课程纲要已明确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并作为必修课”。从这里出发,考虑其它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少应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学术性、社会性以及必修性等特征。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的。知识的分科曾是人类发展历程上的重大进步,但累积的知识已是如此庞大,知识的类分已如此细化,任何一门学科分支的知识、信息足以使一个人淹没,跳出学科知识的分裂,在整体意义上在更大的背景下理解知识,理解整合的知识能解决什么以及尚不能达到什么已成为当务之急。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彼此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共享的时长已大大缩短。这一方面使得各种问题更趋错综复杂,在解决问题时必须迅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做出及时应对,同时使得单纯的线性研究不复存在,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往往有大量的研究团队同时进行,研究结果往往是点阵式的跃出,这使得每一个研究团队必须对问题研究进展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整合与评估,以便为下一步甚至几步的方向做出规划。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分析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但分析是没有尽头的,随着分析的深入,知识与信息将变得迅速的复杂化。我们必须具有管理复杂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亦即整体、系统的观点。所以,知识的进化乃至社会的进步都要求学生的学习对此综合性做出反应。

基于这种综合性的理解,那种把原来的班团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再加信息技术之类简单地划归于一个新的概念之下即称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模式是非常不合适的,甚至是没有诚意的。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超越学科课程乃至综合课程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内容的例举不应成为课程实施中课程割裂的理由。而那种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归为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xx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对综合性的误解。同样,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过渡性课程的观点是对综合性的价值缺少充分理解的表现。在这种综合性下,像其它学科课程一样单一配置教师或根据纲要内容分别配置教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是无法承受之重,而对课程目标来说是“无法承受之轻”。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由于对综合性课题知识的极度缺乏从而对学生的问题极不敏感,对学生的指导往往是大而无当,不了了之。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践的,它必须使学生处于活动之中。毋容置疑,我国中学生的大部分课程是纸笔化的,并且学习是一个师生高度交融,教师全程指导,争分夺秒、绵密织网的过程,可谓是深度把玩概念式的学习,但我们已经知道对一个概念的认知往往是没有尽头的,这种单一的纸上谈兵式情景使学生知识难以迁移到复杂情景,无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我们也同样知道,即使是学科课程,如果不把它与学生对世界的理解联系起来,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他将回到前概念状态,这可以很好地从我国低科学素养与我国普及教育的程度不相称的现实得到印证。学生需要一个相对从容的空间,能综合多种认知技能,实践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实践是思维的载体,学习在实践中得以展开。那种黑板上的垃圾分类处理,一节课式的理财,从知识的生产看毫无价值。

知识的生产确乎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实际问题的推动,一个是知识系统内部的张力,但回顾知识生产的历史,归根结底,知识的创造孕育于实践。实践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除母语外,大部分知识的习得,具体化过程比它的反面更重要。综合实践活动应是综合各种知识与技能于实践的活动,促使学生知识情景化,并历经实践达到深刻化过程。

文献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些学者强调学科学习是简单化的割裂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要让学生直面复杂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看到一个人要具有处理基于个人、社会、自然为基本要素的复杂世界的关系的能力,他首先必须拥有的是相应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具有学术性即在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是不能承担得起责任的人,对社会的体认是一种理论支持下的深刻透视,实践是科学指导下实践,不是简单动作技能甚或停留在情感的层面。

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纯粹停留在收获消息的层面,观察其效果是“远看成绿近似无”。 信息不等于知识,一般来说知识和信息存在关系K=lnr;[18]同样,拥有信息并不意味着信息会自动转化为知识,它需要一个复杂的加工机制。这个过程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是极为重要的,一些以研究为名的活动往往只具有形式上的效果。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会提供丰富的题目,或者学生寻找题目,然后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一路走下去。由于缺少实质性的支持,大部分学生最后收获的是网上文字图片的接龙。事实上这些形式既不是科学研究所必要,更不是其核心,当然也无须奢谈学生研究能力的增长。教师不能仅围观,或坐等咨询。没有学术审视、理论思考,系统化、结构化过程,仅是凌乱的现象、事实,不会有什么价值,正如每天吃三角形饼干也吃不出三角形概念。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具有社会性。人工设计学习环境的学校委实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但根本上人是社会的产物,知识、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一直认为的学校是授受社会知识的中间物,知识存在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交流中。维果斯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有关键性作用,社会环境通过它的文化物品、语言及社会机构等工具影响人的认知;[19]知识的表征形式、生活的社区乃至公众的范围,以及文化,阶层,社会思潮等等对知识的传播、分布、转换对有着极大的影响。[20][21]我们所处的现实是学生的经验和生活是学校生活,社会被学科学习隔离,社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道听途说,或浮光掠影,充满着距离,极不真实,教育内容纯粹是人工知识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应是打破这种封闭性建立学校与社会关联的重要通道。

最后,它是一门必修课程。当然首先是一门课程,但实施中,我们把它裂解成3门甚至4门课程,使它不再具有整体性。即在课程实践中,学习经验没有得到组织,而把它分成几块分而治之,这违背了课程的基本规则,我们没有课程的边界,也无法知道材料是如何被组织的。

同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有人认为这门课程是一门过渡性课程,它最终要消融于学科之中。学科学习当然不排斥也应该具有综合性实践活动,但把该课程学科化显然违背了课程性质——必修性,其价值不言而喻会受到损害。

另外,课程的必修性还在于不能把该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甚至兴趣课。我们可以看到实践中该课程已具有“精英主义”甚至“功利主义”倾向。很多研究报告更乐于奉献那些令人击节赞叹的案例,展示活动所获得的奖项。我们无从知道是否所有的学生都从这门课程受益,学校提供的研究课题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

尽管人工学习场所的学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其与社会的过度隔离一直受到人们的警惕,我国就一直有批评读书人“五谷不分”的声音,卢梭、福禄倍尔等对此也早有论述,上世纪杜威更提倡“教育即生活”。但当“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强大的传统,改变它总是极为困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改善这种状况的又一尝试,它首先需要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当然也需要实践创新和坚守,本文是在反思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特征的新的探索,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走向常态和有效.全国课改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四次研讨会纪要,http:///zongh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60

[2]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几点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4,(1):5-9.

[3]张正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何举步维艰[J].校长阅刊,2006(12):10.

[4]王艳荣.变了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J].当代教育论坛,2004(9):76-78.

[5]陈文心,周积昀,吴忠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范化与常态化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2):20-22.

[6]李剑.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开展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11(11):104-104.

[7][9][10]董玉成.适合年级组和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J].新课程研究,2012,(10):16-19.

[8]朱莉.关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哲学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5):41-43.

[11]Paul Ernest著.数学教育哲学[M].齐建华,张松枝,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52.

[1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48.

[13]陈时见,李晓勇.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40-43.

[1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2003,(4):15-17.

[15]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7-8):10-13.

[16]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9.

[17]彭小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2007,(6):292-294.

[18]尼古拉斯.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雷舍尔著,吴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00.

[19]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36.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篇(4)

一、准备动员和学习培训

成立了以中心主任、总编辑、支委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教育宣传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六人领导小组,以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于*月*日下午正式启动教育宣传中心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确定并围绕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委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舆论宣传这两个方面,制定了6个整体性方案:教育宣传中心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学习调研阶段方案、宣传方案、调研蹲点调研方案、为民办实事方案和《*教育》宣传报道方案;建立了4项学习制度:中心领导小组学习制度、党支部集体学习制度、党小组学习制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习制度。

正式召开了7次领导班子和支委会议;以领学主讲制组织了6次集体学习,普通党员集中学习达22学时。

二、深入调研和为民办实事

由中心主任作为责任人,围绕“教育宣传如何更好地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加速*奋力崛起服务”的主课题,以全省各市、县(区)为普遍调研对象,以六安市及所辖县区为蹲点调研对象,采取蹲点调研与专题调研、集中调研与分散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跟踪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调研活动。向全省各市县区和调研、蹲点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25份,回收151份;集中调研17次,其中蹲点调研4次。

11月20日—22日赴松潘,深入到我省支教老师所在的每一所学校,采访慰问了所有支教老师,并集中召开了座谈会。

本着“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宣传中心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培育作用、激励作用、推动作用,确定并开展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单位为有关农村地区奋发向上的薄弱学校捐赠“爱心书屋”和职工捐资奖助品学兼优贫困学子,活动时间初步定为1年。第一批选择六安市裕安区华祖初中作为定点捐助对象,精选了语言工具书、中国古典名著、世界文学名著、新课程教与学辅导、科普佳作等各类图书700多册(套),价值15556.90元;15名党员、2名预备党员等38名全体职工个人捐款总计15600元;12月2日正式实施了捐赠活动。该项目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适当在全省选点推开。

通过调研和为民办实事的实践,形成推进教育宣传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机制制度思路举措与调研报告。

三、精心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

11月27日—12月4日,集中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扎实成效。

其特点:一是较早启动,周密安排,在时间上保证大讨论的成效。其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次,学习讨论2次,所有人员还都认真进行了自学、个别讨论和精心准备讨论发言稿。二是精心组织,突出主题,在内容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委厅及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紧扣“用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创科学发展新业绩”的主题,围绕“转什么观念、破什么束缚、创什么机制、立什么举措、办什么实事”,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结合20*年工作和今后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就教育科学发展、教育新闻宣传、教育期刊工作和切实转变转念、找准发展难题、理清发展思路等,认真思考,深刻剖析,建言献策。三是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在人员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整个讨论活动参与人员不仅是全体党员,而且还扩大到全体职工,尤其是中心和各部门有关负责人。四是对接媒介,搭建平台,在宣传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实时浏览追踪人民网、中安在线、《*日报》以及*教育网、委厅《简报》、论坛等各种媒介,密切与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教育网、委厅《简报》等方面的联系,加强*教育宣传网、《*教育》的相关工作,及时登载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第十指导检查组和委厅有关精神,做好信息报送与宣传报道工作。

大讨论涉及以下内容和课题:一是用科学的态度、历史的眼光、理性的思维探寻和剖析教育的过程、现象和问题,广开言路,深刻思考,深入讨论;二是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将教育宣传工作全面推进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三是本着建言献策的目的,以开诚布公的态度,探究了对委厅进一步推进教育宣传事业发展和教育宣传中心建设的有关建议。

四、大力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工作

把舆论宣传和信息工作本身视作为教育宣传中心的学习实践,充分运用自身宣传媒体,对接中央、省以及委厅各种媒介,切实搞好委厅及本中心学习实践活动的舆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教育》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自11月号开始重点报道;*教育宣传网与委厅活动同步,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并在《教育要闻》、《特别报道》、《工作动态》等板块,分中央精神和中央大型主流媒体的有关宣传报道、省委精神和省大型主流媒体的有关宣传报道、委厅精神和*教育网的有关宣传报道等几方面,组织了*0多篇宣传报道。

向委厅上报了20多份文件和宣传信息材料,6篇(次)被*教育网及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委厅《简报》刊发。

《*教育》还将根据委厅的安排,有选择性地发表处级干部心得体会与交流讨论文章,并将组织编辑出版委厅(含委厅领导、各支部、有关处室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辑。

五、一手抓学习实践,一手抓日常工作

把学习实践活动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把各项工作结合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做到学习实践与日常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篇(5)

关键词:方法论;社会现象;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研究人类及社会问题为对象性的方法论,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随之存在其普遍的复杂性,而不同的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践法、矛盾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过程研究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法等。因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性,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同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也可以相互应用,也可以使科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精确完整。诸多方法中实践法具有最基本、最普遍性。实践更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

一、实践法之基本内涵

所谓的实践,就是指在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实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者说是主体和主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实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相互交换过程。而实践法就是指通过主题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人类及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直面当代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展示了其能动性。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类自身的产生、生存和活动,就是以实践为其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不仅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及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还具有将人类和外部客观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作用。实践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又同时生成了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又提供给人认识社会、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二、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角度谈实践法的功能

(一)实践法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科学方法

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存在一种历时性的本质关系,而非结构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其基本出发点就是随之人类产生的社会实践。我们只有从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现实的人、现存的世界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根本。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位置,认为人的认识是根本不能离开实践的,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的,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观念及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辩证过程。实践法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科学方式。实践是人们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来源和动力。

(二)实践法同理论相结合,从而升华为指导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理论

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人类及物质世界的系统的概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运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论点,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有关认识论的著名的哲学论点。实践法是人类与客观物质世界相联系的桥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或是解决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践法去解决。理论是将事物、现象等的共性总结起来,而实践就是形成理论,再升华理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结合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理论联系实践,二是实践联系理论。理论与实践从来都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的迁移和运行过程,且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又是对知识的凝练和升华。

(三)实践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相联系、相互动的方式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世界的物质性的原理,是同从实践去理解客观自然世界的先在性原理有内在关联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法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相联系,通过人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的生产实践活动,从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等实践活动。人类正是通过实践法同自然相联系,又是通过这种活动使人和自然获得存在和发展。只有从实践理解自然世界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才能理解对人的活动来说的现实的自然界。实践连接着人和自然世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化活动。从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来看,可以把世界看成是客观自然世界和主观人类世界的对立统一体,而人类世界,即指在自然世界的基础上,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发展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

(四)实践法是人们从实际出发

从实践的过程达到人们预订的目标,或加深人们对事物及其社会现象的认识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将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不是直观的反映或者消极的适应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活动,而是使人类能动地反映世界并改造世界。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最基本的来源和内容,通过实践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因而实践法是沟通主客观联系的“桥梁”,也就是主客观之间的渠道,是研究主客观的科学方法。实践法是人们从实际的客观实际出发,能动的积极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践法

实践法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了解客观实际,就需要实践的科学方法。实践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会不断的推动并促进客观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的话,这里说的“第一”是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指明认识本来就离不开实践,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相比于认识,实践更是第一位的。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认识开始于实践,继而回到理性认识。

以实践中存在的现象为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去考察其现象之下存在的规律为真正的目的就是实践法的研究。其研究出的现实材料是人文社科研究的源头和瑰宝,也是文本的原始材料。它与实验性研究方法等相比,虽然不具有很精确、富有控制性等特征,但是它的丰富多样性、灵动性和广泛性却是实验性研究等其他研究方法所远不能及的,实践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可根据事实进行客观的记录并阐述,从中解释现象或发现规律。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环境并变革对象的活动,这种活动首先展开于人与自然界之间。

四、总结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提倡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学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时的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做好理论同实际的联系。从古至今,多少人失败于纸上谈兵。巧妙地运用实践的科学方法,就可以应对生活中的突发问题,创新灵巧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与问题性,任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都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践的活动场域。

尽管人类的理性是历史中的理性,由此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接近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曲折回旋的过程,然而其总的趋势是不断地接近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因而这一过程就以探索性为根本特征的科学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当前我国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脱离实际,这与研究者轻视实践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如果对实际的关注不充分,对研究对象的现实了解太表面化,就必然使学术研究失去它的真实性,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离,往往许多研究所呈现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根本就在于缺乏真正原创性的成果。重视实践中的研究,正应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2] 何萍.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J].哲学动态,1992,9(2).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篇(6)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实施方式,对于传统教学观念来讲是一个重大冲击,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密切结合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自主进行综合性活动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其精髓就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还仅仅是将“课堂”放在教室中。片面的课程认知大大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发展。因此,江苏省靖江市教研室朱莉老师提出了基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进行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观念,不失为一个新的切入点。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诸多原因,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有利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走向成熟。本文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问题入手,对实践教育活动的哲学基础和具体实施等方面作了一些理性探讨,以突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价值。

关键词: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3-0041-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能力。然而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操作中我们也发现,不少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从理念、形式到内容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实践还不到位,效果还不理想。

一、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和缺陷

1.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完备的教师指导队伍,基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全面的专业理论培训和课例指导。学校教学部门感到实施有困难,甚至对本学科该如何实施一无所知。

2.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含兼职教师)对本学科的基本理念认识不清,掌握不牢,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准确地把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阻抗。教师在指导学生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有的以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在教室“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的则放任自由,缺乏具体指导和行为规范,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流于形式,目标难以达成。

3.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课时安排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的现象严重。

4.没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不是起着指导的作用,而是一言堂,或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在内容与形式上,课程本身的内容应该是由学生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四个组成部分提出活动主题,而部分学校、教师却把四个方面分开,上成四门独立的课程;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上,部分教师只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围绕着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等领域,它的本质是实践性,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走出去”开展调查、访问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很多方案因缺乏活动经费难以推进,这些都给课程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6.学生、家长、社会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缺乏足够的了解,过分强调应试教育,抛弃了教育一些优秀内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多年从事青少年社会伦理和道德发展研究,提出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理论,认为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人,进入成年之后,比那些当初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更关心社会。而显然目前这一点未能引起各方重视。

7.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欠科学。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偏重过程体验,过分强调过程评价,忽略活动结果评价和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的评价,而对学生发展的实际程度关注不够。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展评价的直接依据不足。

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哲学基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原点,在马克思主义那里,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和根本出发点,实践对认识具有本体论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旧的唯物主义以自然界为本体,力图把精神还原为自然,用自然来解释人类的精神现象,从而也把物的尺度当作人类全部活动的根据。马克思深刻地洞察了旧唯物主义者自然本体论的缺陷,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革命性的“实践转向”。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从务虚的形式走入务实的现实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实践世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在主客体关系的不断融合和交换中,实现认知的深化和行为的升华,从而达到知行的和谐统一。

三、在实践哲学思维指导下,开展中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实践论的维度看,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意志活动,是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中最集中体现人本质的部分,它表现为人能自主地、理性地、不受压迫和限制地处理自身事务。在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创造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的环境或情境。同时,要求中学生能激发起内在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主动性,自觉践行道德规范。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

2.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在现实操作中的运用。实践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不是二元的对立,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必须将普遍的理论具体化、个性化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彰显理论的指向作用,使其服务于实践,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同时也可以使理论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强化和进一步发展,使主体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尽量使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和通过课外学习获得的知识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应用、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当学生能够根据活动中的具体状况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把理论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他们就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特别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是指文化、情操、审美、信念、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它涉及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的情感体验、生活品位和存在意义等。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理性,其核心意义是对人本身发展和素质倾向的终极关怀。一个没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学生,在道德生活和人格表现上也会显得狭隘、不完整和有缺陷。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极好的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科学途径,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补课,提升其人文素养,充实其精神生活,培养其道德信仰,升华其道德境界。

4.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教育活动重在实践,在中学生的具体生活中主要渗透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方面。针对学习目标制订计划,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勤奋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和求真务实的精神;②生活方面。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意识,建立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抵制低级趣味和腐朽堕落;③人际交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理往能力,构建平等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合理的竞争和协作意识;④社会方面。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志气。

5.不断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动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能调动学生自觉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践行的积极性,生动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道德内化。①教学实践。教师可充分利用正常的课堂教学,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矛盾场景,融入理性的道德取向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②开展社会调查。要真正地使学生深入到社会、深入到生活,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其意义。不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更不能形而上学走过场,做表面文章;③建设实践教育基地。要将实践基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做,不能应景而作;④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志愿者各项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有组织、有纪律、有活动、有实效;⑤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壮大社会性义工队伍。使学生通过这些公益活动,亲身体会现实生活,增加道德体验,强化道德情感。

6.建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体系。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不是看其说了或想了什么,关键在于其做了什么,尤其是在其面临具体生活选择甚至道德困境的时候所做出的直接应急反应和行为。因而,评估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有较大的灵活性,不能用纯粹的量化指标来厘定,要综合考量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尤其还要关注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效果。

总之,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实践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兴课程,离开了本真意义上的实践活动,则其必将成为无源之水,了无生机。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金生.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J].教育研究,1995,(1).

科学实践活动论文篇(7)

关键词: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及核心问题。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看似早已被人熟知掌握,然真正进入学理的考证分析进而阐释其质的规定性却面临着复杂丰富甚至艰难的局面。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成果尝试提出对这一概念的自我界定。

一、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几种界定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析可谓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但细致分析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代表观点。

(一)从广义的实践观视角出发来界定其内涵与外延

如认为“大学生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与创新活动;是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与生产劳动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1]。以此将其分为:“大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虚拟社会实践活动。”[2]此种划分突出了社会实践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全程性,尤其是虚拟社会实践的提出是对当今时代的鲜明回应。但同时也导致了如下问题:一是是否所有教育性实践活动均应划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范畴?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否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内涵?二是此种划分看似层次与范围分明,但是在实质上却导致了所划分内容的交叠。如其认为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有专题调查、专业实习,校园社会实践中有志愿服务与勤工助学,但是在校外社会实践中其定义同样存在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包含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包括走出校园的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可见此种划分在其层次中是存在交叉的。

与此相类似,从广义实践观出发,相对于传统教学划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学者认为“在广义的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就是广义的实践教学。广义的实践教学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包括理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并以此将整个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层次:“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第三种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假期社会服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总之它是指参与各种科学文化的创造、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生产实践的活动。”[3]此种定义从实践-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的概念路径出发,可以说较科学的阐释了社会实践教育的教育性实践本质问题,但是同样面临着具体外延划分层次区别以及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区分度问题。

(二)从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来寻求概念的界定

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此项教育活动的科学化、社会化以及长效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文件来保障其顺利推进实施。因此,从这项活动开展的真实历程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以及由政策文件所保障的合法性内涵。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进行泛化的定义,其理由有二:“一是从出现的时间视角来看,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内实践要远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其特定的内涵,即走出校门,具有社会参与性。”[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论及实践教学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实践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这里就明确表明了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与社会实践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5]此概念的界定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历史活动以及政策文件出发来处理其具体内涵关系,考虑到了概念界定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但是就概念的质性要素阐释还不够全面。

另外相类似的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化教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并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李长松,2006年)可以明显看出,此概念的阐释借用了国家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规定性内涵。

・理论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三)基于不同学科语境的概念界定

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所关涉到的学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此外还有哲学与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从不同的学科语境出来,也会得出具有不同侧重点的研究结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问题。因而以此为出发点,很多学者均肯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径,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内化的催化剂与行为外化的选择器,并应促进二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有机结合,而概念的结合式探析就成为了先导。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阐释即为例证。前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的多种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6]而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中审视这一教育活动,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按照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结合学生政治发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各种实践活动”[7]。此种定义直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彼此的视野,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拓展,较好的促进了二者育人合力的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无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场域。但从内涵来看,其教育机理的揭示还需更加精细化。

其次,教育学核心关注的是生命个体的成长以及全面素质的养成。以此来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就有了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视域。如有学者从实践教育出发来探讨这一概念,认为其应该有三层内涵:“从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教育措施、方法,它往往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中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课程体系及教育体系。从广义上说,实践教育是指一种‘实践育人’、‘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8]可以说此概念界定给出了研究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广阔理论背景以及应然所需关涉的理论层次,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概念的研究领域。但是对于其具体内涵,还需从实践教育的整体范畴中剥离出来。

以上界定均对这一概念的探析给出了相对各异的标准以及具体的界定类型划分,丰富了后来研究者对这一概念不同角度的审视,从而继续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而在正式开始对此概念的界定之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界定本身所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至关重要。

二、定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这一名词的构成是复合形式的。在了解与其相关的理论背景基础上对其核心词汇进行有机拆分可以得到支持这一概念的上位概念――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换言之,在界定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时,首先应该就上述概念的意涵进行分析整合,进而在遵循词汇群义不断扩展的逻辑推演基础上得出所需概念的具体表述。其次,只单纯的逻辑推演不足以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圆满,因为站在不同的学科立场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由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表述范式所决定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行界定,本文将主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出发,重点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形塑与整体素质的养成以及教育机制、规律的探求,并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与哲学等相关学科视野以求达到界析的综合全面。最后,作为现实层面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其正式生成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教育部、以及各高校积极倡导努力下真实开展的一项逐渐扩大完善的育人工程。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进入现实层面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其理论层面的抽象概括应该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界定探析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分以往哲学体系的重要范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是指能动地、客观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10]正是由于实践的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揭示了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机制、认识的发生发展验证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这一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中介(工具)。由此三要素构成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客观的活动。构成实践诸要素以及实践过程、结果均具有客观性,受到现实关系的制约。其次实践活动呈现出自觉能动的特质,实践主体性的发挥使得人的意志对象化为客观现实。另外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每一项实践活动均受到社会现实关系的制约从而使不同时代的实践活动具有传承累积性以及时代突破性。最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指的是实践活动本身的客观物质性以及促使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的功能性。“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因此人正是通过实践来把握物质世界的,它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正是由于实践在历史发展、社会生活与人的认识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活动从开始便屡屡谋求与其交融式发展,探究将教育要素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希冀借助实践活动来达到教育价值的真实传递,从而促进教育对象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完善。从历史上看,不论西方教育大家如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还是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躬行乃启化之源均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更是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2]但是从教育的视野中来看实践活动,则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实践活动的特色所在。“教育性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有目的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并基于多样化操作学习过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13]由此可见,相对于一般教育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客观性、能动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教育性实践更加注重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中习得情境性的体验认知与阶段性的总结反思。因为说到底教育性的实践是一种学习发展过程,较之一般实践活动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参与改造,它更体现在学生于实践学习中实现思维品质的内化与行为动机的外化;注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深刻的检视主观世界的既有状态,通过实践操作、真实情境的观察访问以及社会服务学习验证知识理论、培养动手操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不断突破自我实现生命个体的完善。而这一实践活动进入学校教学之中,便是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与理论教育(或称为知识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教育活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育人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实践教育指的是在“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理论的指导之下,将教育过程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实践活动成为教育的具体场域以及知识载体。一般说来,传统形态的理论教育将课堂视为教学的唯一固定地点,采取教师-文本-学生的单向度知识传递方式,进而学生也将间接经验的获得作为教育的主要成果。而实践教育是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践教育绝不是取代知识教育,取消课堂对间接经验的传递,而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并且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同时结合理论形态的教育形式,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来达到教育过程的真实有效),重点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静听”的被动接受局面。同时教师也非教学过程的唯一主导者、知识价值真伪与对错的唯一裁判者以及教学结果仅有的评判者,而是实践教育活动的科学设计组织者、教学过程的艺术指导者以及实践教育结果的反思总结者。此外实践教育的教育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养成以达到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教育以“问题型、策略型、情感型、技能型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14]。这是一类主要涉及“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理的运用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或情感性体验等。不同于理论教学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主要关涉“是什么”的知识类型,如概念、原题、命题等的具体事实为何。同时就其外延来看,实践教育按教学的地点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在这三者之中,社会实践教育是最为根本的一种类型。

之所以说社会实践教育是实践教育体系中最为根本的一种形式,是因为它是课堂与校园实践教育的最后指向所在,并最为深刻鲜明地体现了实践教育的精神理念以及对其具体实践教育程式的验证丰富。相对于课堂实践教育中的讨论、学生展示等教育活动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体的校园实践教育而言,社会实践教育强调学生走出校园、直接参与社会现实,是在预先具有设计性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情境、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进而反思总结的一种具有发展性的学习过程。它与理论教育以及课堂、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课堂实践教育、校园实践教育的关系

由图1可以看到,如果说整个教育体系是由两个圆环所组成的话,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整体教育中实践教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或补充,也非是决然割裂式的互不相容,而是相互渗透、彼此依存式的和谐式生长。通过实践教育,加深了对理论教育所传递知识的验证,同时成为了理论知识发展的有效助推力。另一方面,理论教育也为实践教育的进行提供了知识心理基础。进一步来看,在实践教育中,社会实践教育是另外两种实践教育形式的延伸与确证,是实践教育中最基本、最主体的存在。而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意义重大而深远。

从概念发展的逻辑来看,经过前文对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其内涵与相互关系的分析,此时便可以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纳入到实践―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这一概念群组逻辑发展的理论链条之中,找到支撑其意涵发展的理论背景,从而可以在宏阔的视野中审视解读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含义。除此之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作为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成型为一项意义重大的育人工程有其历史脉络。可以说从开始便承担了特定的教育任务,具有专门的教育功能。1984年,团中央在辽宁首次召开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同志正式提出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口号,这一原则被确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指导方针。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指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年8月20日,为了贯彻党中央的《决定》,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之一,并强调“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改革紧密结合,使之逐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从开始便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强调在社会实践中使大学生实现教育成长与社会服务的双重功效。基于此,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界定为:在共青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与即时信息为主体、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形塑与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并与课堂理论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具有计划选择性的学习活动。

此定义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属性问题。强调社会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的重要形态,并非所有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均为实践教育的范畴,而是经由指导机构、学校教师以及实践单位等综合性的设计选择,以实践活动为实施载体,具有计划性与指导性的学习活动。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不同于理论教育的知识传授,而是强调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体验进而反思整合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实践技能的提升与思维品质的内化,是一种以直接经验学习、即时信息获得为主的教育活动。再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关系是彼此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整体,并在现实层面上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切合社会需求以实现服务社会的教育改革。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改造主观世界、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充分实现了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模式,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精神实质。而就其外延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划分为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包括专业实习、实验、军事训练等;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教育,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

参考文献:

[1][2]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8,61-62.

[3]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4][5]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1-112,112.

[6]魏志强.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法的实施研究[D].西南大学,2010.

[7]韩旭.思想道德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8]曾素林.论实践教育――基于实证方法与国际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3.

[9][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134.

[10]杨河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7.

[1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