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口才实训总结

口才实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5:38

口才实训总结

口才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英语口才 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 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26-01

信息的传递是靠语言这一交际形式得以实现的,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是英语交际的必要条件。由于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英语口才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高职高专大学生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也就尤为重要。那么,英语口才能力要怎么样才会提高呢?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及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和方法:首先要理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其次明确英语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对思维进行大量训练,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语言。没有语言,先人的思想和言论结果就不会流传后世,更谈不上继承、巩固和发展了,当然,相互间也就根本谈不上会有什么思想交流了。脱离了思维,“语言”跟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毫无区别,不再是音意结合的交际工具,也就不再称其为语言。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称之为思维,脱离了语言材料,思维就无法进行,同样,没有语言这一物质形式,任何思维活动也都难以进行。

二、英语口才表达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语言有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之分。不发出声音的思维称为内部语言;表达思想结果时付诸于声音的语言称为外部语言。因而,要想进行言语交际就必须实现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化。由此可知,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就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只有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人才能够很清晰简练、迅速生动地把内部语言表述出来。书面语如果写错了,我们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直至完善满意,达到预期的表达目的。然而口语却与书面表达有很大不同,它的及时性、突发性、应变性及很多特殊情况决定了它不能轻易更改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表达者必须做到第一时间迅速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思维必须敏捷,缜密。因此,加强训练思维能力对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大量刻苦的训练才能具有敏捷的思维,进而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达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

三、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

只有思维敏捷才能有流利的英语口才,因此要想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就必须进行刻苦的思维训练。思维的训练包括思维的缜密性,敏捷性,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集中性,深刻性等等。口头交际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主要目的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习惯。在此,教师的责任不容忽视,教师一定要竭力认真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去做到口才表达准确简练,条理清晰,生动地道,字正腔圆。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要密切配合,虚心踏,刻苦训练,认真总结,反复实践,最终水滴石穿。

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必须在英语思维指导下完成,这就要求表达者必须摒弃母语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干扰,竭力使自己完全融入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当中。那么,为了避免失败的交际结果的出现,口语表达者不仅要使自己融入英式的思维方式,还要不断尽快使自己融入他们的文化,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这种思维方式与自己融为一体,表达时才能信手拈来。当然要想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很多条件和因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环境,更离不开学生的刻苦付出和正确的学习训练方法。

提高口才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

其一,思维连贯缜密性的强化训练。训练的结果是最终能够达到口才表达逻辑正确,条理清楚,无懈可击。只有头脑清醒,才能思维敏捷,进而组织好语言流畅缜密地表达。

其二,思维的灵敏性训练。训练的结果是最终能够做到言语反应快,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直至达到“对答如流”“出口成章”的境界。

其三,思维的发散广阔性训练。训练的结果是要能够在口才表达中做到文采飞扬,形象生动,透彻精辟,感染力强。拓宽思路是训练思维的发散广阔性的关键,此外还要注意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增强思维的活力。

其四,训练思维的集中深刻性。良好的思维品质应该能够收放自如。思维的集中深刻性在口才表达中的反映则是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训练思维的集中深刻性,可以采用口头作文的方式。

英语口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训练是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循序渐进,就一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

参考文献:

口才实训总结篇(2)

一、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为更好地了解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的现状,以便展开客观全面的研究,笔者和高职院校部分英语口译教师探讨了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的一些实际情况,并设计了调查问卷,还邀请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对问卷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笔者结合调查问卷显示的汇总数据以及笔者与部分师生的座谈记录,具体分析了如下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困境:

第一,教学设备短缺与场地不足。口译实践教学需要带有口译训练设备的交替传译室与同声传译室等专业口译训练室,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用的口译室与口译训练设施,而只是使用普通的多媒体语音室来进行口译教学。

第二,校企结合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没有实现校企合作,这就使学生不能将校内口译实践学习运用到企业工作中的口译实战,这对于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第三,大班形式不符合口译教学的要求。口译教学不适合大班学习,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口译课程的班级都有40个学生,这非常不适合口译任务的高精度要求。

第四,口译教学内容不具有职业性。大部分高职院校以普通的口译教材作为口译教学内容,没有以高职学生日后会涉及的工作领域为导向来选择口译教学内容,没有重点突出与学生就业领域密切相关的常用口译专题学习。

第五,口译实践教学形式趋于单一。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实行工学结合的口译实践教学,即校内口译实践教学与企业口译实战的结合,小部分高职院校即使实行了此教学形式,企业口译实战的时间也只占据整个教学过程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如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口译学习中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口译实战。

第六,缺乏有效的译后评估总结。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口译课程只是采取传统的考试方法考核学生的口译学习,缺少及时性与有效性,不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口译情况以促使其提高口译水平。

二、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建议

1

教学目标突出职业适应性

高职口译实践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口译人才。相对于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与综合素质较低,应降低口译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服务于一般层次的商贸、旅游和文化交流领域的口译人才。

2

校企合作突出工学结合理念的导向性

注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学,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有机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高职院校近年来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口译的职业特点迫切需要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发与建立校外口译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参加商贸、文化、科技等口译实战工作。校方可以与企业制订共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评估方式等,并且校企之间可以共享人才资源,学校的教师去企业兼职口译工作,企业的口译人员来学校兼职口译教学。

3

教学内容突出工作导向性

工学结合实践的教学内容要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岗位需要,可根据行业、企业需要的或校企共同制订的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渠道选取难度适中、紧扣时代的素材,如商贸口译专题素材、旅游口译专题素材与文化交流口译专题素材等,但同时也对文理贯通的百科知识有所涉及,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各方面知识展开口译。

4

教学形式突出情境真实性

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提倡在课堂内实现口译现场情境模拟与在企业进行口译实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口译职业核心技能和口译职业素质的目标。在课堂内实现各个口译专题的陪同口译模拟、交替口译模拟、会议口译模拟与同声传译模拟等,让学生以译员的身份进行口译模拟项目训练,使得学生具备承担企业口译实战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从而使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校内口译实践教学与企业口译实战成为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

5

教学设施突出专业性

口译教学所需的硬件设施要到位,应配备专业口译室与专用的口译训练设施,提供因特网的上网设施,配备百科全书、翻译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报刊、科技及经贸专业参考书籍、各种专业字典和词典,以供教师参考和备课用,也可供学生在进行口译训练前作译前准备、语言进修、知识补充等。

6

小班学习符合口译教学要求

口译任务的高精度要求需要学生接受高规格、高水准的培训模式,不宜采用大班教学。学生必须在口译训练中得到充分的口译实践机会,因此,小班教学才能确保口译实践教学的质量。

7

搭建校企口译网络平台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口译主页与论坛,在主页上提供丰富的口译资源,供学生下载学习,师生与企业可以在口译论坛里讨论口译知识与交流信息。

8

建设工学结合口译实践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具有特色、行业认可的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口译实践教学团队。可以邀请口译自由职业者和专职译员加入师资队伍,作为兼职或客座教师;也可以邀请其他高校的优秀口译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并且本校的口译教师也可以到企业兼职口译工作,积累口译工作经验。

9

口才实训总结篇(3)

表演与口才训练的好处

好处1、学语言、养气质、壮胆量、练自信、好口才、提作文、敏思维。让您的孩子自信聪明,能说会讲,出类拔萃、精神抖擞、神采飞扬。

好处2、在学习中还可以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读音与语音,规范普通话。

好处3、提高语言表达力和组织能力;为孩子提供锻炼和实践机会,使他们消除胆怯心理。

好处4、帮助孩子学会用体态用语来辅助语言。

好处5、培养孩子具有初步的舞台表演意识

好处6、学习演讲、主持,体会用语言表述韵律、节奏、语音、语气变化表现不同情绪。

总结:从小培养孩子具有想说、敢说、爱说、能说、会说的好口才语言表演人才。

小孩学口才的好处

众所皆知,所有出色的学生必须具备特点:好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综合素质。而口才正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所以,近年来口才已经在各行业被作为考核的一个标准。

现代社会与口才 -- 现在早已不是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建时代,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口语表达,可以说,没有口才的人将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

口才与人才 -- 现在有句流行的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者肯定是人才!有位伟大的诗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而今,说话、演讲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如果你要立志成才,那就应该从小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质。

口才与交际 -- 人总是要不断地接触新人,结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有口才的人总是处处受到欢迎。口才在交际中的作用不胜枚举,大的如国际间外交对话,可以把残酷的战争化在谈判桌上;小的如面对人与人的纠纷。一番劝解,就可熄灭 战火 ,和解关系。我国古代有这样的结论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误国 ,充分说明口才在交际中作用重大。

口才与思维 -- 教育专家常说这样的话: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说会道的人一般都头脑聪慧,思维敏捷。口才与思维的训练是相互促进的,要使自己更聪明,应多多训练自已的口头表达能力。

孩子有必要学口才吗

口才也许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充分条件,因为当今社会,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所以,孩子在儿童时期适时地接收口才培训,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1.口才培训可以锻炼孩子的公众表达能力。

2.口才培训可以培养孩子的交际意识,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

3.口才培训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4.口才培训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5.口才培训可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总之,近到升学面试,远到面试上岗,孩子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口才已成为一件不可或缺的武器。

学口才的好处

1.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

2.有利于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口才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演讲与口才;五结合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43-02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与人沟通的艺术,注重信息的双向互动,主要包括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三种形式,并且能够直接体现演讲者的心理素质、思维水平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重视“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够适应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对高职院校中“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模式的分析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后更加侧重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交流能力及合作共事的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之一,所以“演讲与口才”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广泛设置的课程。但实际“演讲与口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的发展要求不相符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参与“演讲与口才”教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五结合”训练模式

1.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正式演讲的机会较少,且缺乏针对性的口才训练和专业的交际技巧指导,造成许多学生当众演讲或者公开讲话时易产生恐惧及焦虑心理。因此,高职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需要注意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相结合,以便帮助学生消除公开演讲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时教师可以首先提供一个演讲主题,并引导学生与各自的同桌一对一交流练习;然后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接着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说明对主题的看法,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则可使学生分批于每次进行“演讲与口才”教学前几分钟完成,以确保每位学生均有上台发言的机会;学生发言结束后其他学生可针对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其他观点,并通过共同讨论解决疑问。教师通过这种听众由少到多的方式使学生进入由易到难的训练阶段,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从而增强学生开口表达的信心。

2.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相结合。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口语表达的过程能够体现说话人大脑的思维过程,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则对口才水平有直接影响。因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基础上继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应变思维的能力,以达到促进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提高的目标。(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感受、体验等人体主观性情感密切相关。在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物形象、运用典型化事例或者想象的方式以增加演讲内容的趣味性。以“形容人的相貌”话题为例,学生可以采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沧桑集于一脸”、“长得比较朴素”或“我不是不美,我只是美得不明显”等带有幽默性质的语句,这不仅可以增强演讲内容的生动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听众的兴趣。(2)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并掌握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演讲与口才”课程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性与条理性。以“食品安全”演讲话题为例,教师开展“演讲与口才”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组织表达语言,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学生可以按照食品安全的定义(是什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为什么)和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怎么做)方向进行逻辑思考,然后准备演讲内容。(3)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是指大脑思维从不同方向思考寻求问题答案,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时,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则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而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增加演讲内容的创新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诸如“列举十种以上有腿但不会走的东西”、“尽可能说出砖块的作用”等思考类问题,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4)应变思维。应变思维是实践活动中运用较广泛的重要思维方法,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使得各方关系得到协调。学生进行演讲时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容易丧失演讲节奏感,进而出现忘词、不知所措等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有助于化解遇到的意外困境,从而保证演讲的顺利完成。在培养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境设置等方法引导学生训练应用思维的能力。

3.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语言是传达信息与表达思想的载体,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演讲者口语表达的顺利性。因此,高职教师在实施“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时,需要注重将教学与学生的语言训练相结合,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个方面入手,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促使学生演讲与口才水平的提升。(1)有声语言。教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扩大学生的基本词汇量,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使用词句准确性的训练,以减少词不达意现象的发生,高职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语言文采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熟记古诗词的竞赛活动或者对文章进行续写、改写、扩写以及缩写的应用训练。(2)无声语言。无声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同样具有沟通交流的作用,无声语言中如眼神、表情、手势等对演讲者的形象以及演讲效果有重要影响。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的课程教学时应该向学生教授相关的礼仪知识。通过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的配合,能够提高学生演讲与口才能力的整体效果。

4.教学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高职中的“演讲与口才”课程虽然具有一定开放性,但是仍然受到一些特定因素如课时限制、课程计划或者教学环境的影响,所以存在着局限性。因为“演讲与口才”也是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所以高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结束学校课堂教学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拓展,以提高演讲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或者学校举办的演讲、辩论以及朗诵等与口才相关的活动;或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帮助学生修改演讲稿等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通过“演讲与口才”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共同训练,有利于学生口才能力的增强。

5.教学与学生的实训岗位相结合。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因而院校开设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训岗位要求相结合。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教师可以先对岗位的能力需要进行调研,然后有针对性地将岗位实际需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口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另外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当前的教育模式主要为“2+1”,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后,需在校外实习一年。而教师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生接触实训岗位后可能会遇到新的口语交际难题,所以教师应该保持和学生的联系,以便在学生需要时提供有利指导。

三、高职“演讲与口才”课“五结合”训练模式注意的问题

1.教学前做好准备。课前准备是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本文提出的“五结合”训练模式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各种问题或者出现各种突况,所以高职教师在开展“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前,应该做到充分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做好课前准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2.教学中内容实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训练任务应该注意与企业提供的岗位需要达成一致,教师可以将实际岗位的要求转化为适应高职院校教学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充实整合原有的知识体系。这既能体现“演讲与口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又能适应高职院校设置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目标。

3.教学后及时总结。“演讲与口才”课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所以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课堂总结,分析学习成效并肯定学习成果,同时归纳演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内化所学知识点。此外,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可以使学生交流演讲经验,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把握演讲要求,逐渐养成良好的演讲习惯。

4.教学后实践巩固。“演讲与口才”中真诚的感情流露需要以相关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口语表达思想情感。因而高职院校和教师除重视“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外,还应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锻炼实践能力以增加生活阅历,巩固“演讲与口才”课堂所学的交流技巧。

“演讲与口才”是我国高职院校开设较广泛的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了解了“演讲与口才”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可以采用“五结合”的训练模式,即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实训岗位的需要这五个方面相结合,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演讲与口才”的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演讲与口才”教学的课程质量,并增强学生演讲与口才的能力。

口才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实际;实践;实用;实效;学生;教学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中,注定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人际交往,交往就需要说话,所以,一个人立足社会靠的不仅仅是写作能力,也不是强健的体魄,更不只是考试成绩好,还需要我们用好语言这门学科。古人常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口语交际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小学生。进行好口语交际的训练更是练就好口才的重要基石,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好口语交际训练,并把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这都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去探究的一个个课题。

在我们的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已经安排到每个语文园地的第一位了。这都充分说明,口语交际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它的变化不仅仅是―个位置的变化,而是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这个环节引起高度的重视,认真审视教材的变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作全面的考虑,在教学中认真专研,设计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真正让这个口语交际落到实处,做到人人有话说,个个有言发。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训练呢?我认为,应重在四个“实”。

首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案。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

小学生活,是一个跨度大、可握性很强的教学阶段。我们的学生从懵懂无知到青春洋溢,从数字一二三到几分之几,都与我们这群老师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既要贴近生活实际,又要符合年龄特征。否则,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年龄。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尽量设计通俗易懂的话与他们交流,教会他们用正确的语句说几句话: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强调的不仅是说话的完整性,还需要逻辑性。如果我们不注重学生年龄特征,随意把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定得过高或过低,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因此,贴近生活实际的方案设计才是最有效的设计。

第二。口语交际训练中表达力求流畅、清晰、准确,具有“实用”性。

这是口语表达的基础。这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做到这一点,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常见一些学生在上课时,你一提问,他就快速高举着手,而且信心满满地叫着:“我,我,我。”让我们老师感觉他(她)一定能说出我想要的最佳答案。但当他们一开口,却语塞言滞,结结巴巴难以言表,他说得费劲,其他学生听着也费时。时不时还会引来一阵哄笑声,有时还会波及到课堂纪律。

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的问题就是表达能力不够。我们在引导他们时,就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只要下一番功夫,是可以办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以雄辩的口才,劝服美国总统罗斯福提供援助。就是这位伟人,原来讲话结结巴巴、口齿不清,他曾经因口才不济,每一次演讲只讲到一半就会败下阵来,但他毫不气馁,潜心研究讲演技巧。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总结出演讲“节奏、措辞、比拟和中心”四要素。功夫不负有心人,丘吉尔终于成了“世纪演说家”和卓越的政治家。这都充分说明,我们老师在教学引导时要多一点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点鼓励,少一句指责;多一点训练,少一次休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不久的一天,你的学生就会用流畅、清晰、准确的语句来回答你。这样不仅能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达到我们训练的目的,真正做到实用。

第三,口语表达时要注意场合、情境和对象。注重“实践”性。

黑格尔说过:“既然要产生一种好的实践效果,演说者首先要考虑到演说的场合以及听者的理解能力和一般性格,否则他的演说会由于时间、地点和听者都不适合而不能达到所向往的实践效果。”我们讲话的目的就是让人接受,一定要讲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会按照课标要求进行训练,每次都在课堂上按照预设好的方案上课。不是小组讨论交流,就是我说你听,要么就是老师一边指导一边象征性地抽一些学生起来说,有的老师干脆直接让学生购买什么资料,仿照上面的实例说一通就完事。这样的教学只能是形而上学的效果,学生没有实践操作的过程,放到实际环境中无应对。如对于打电话的训练,现在的电话对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陌生,何况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呢?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信息高速化时代实际操作。可以布置学生回家给在远方的亲人打电话,并注意说话的语气态度,通话对象的不同,改变说话的方式。相信在实践操作中,学生都能正确使用电话,并能流畅地与人沟通了。

第四,口语表达要真诚、得体,重在‘‘实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交流的时候,无意间总时伤害到一部分人,表现出操之过急、冲动,容易给人气势逼人的感觉。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学生在说话时注意语气。能说到就要做到,把说和做统一起来。要让他们明白,讲话就是一种服务的方式,而不是让^屈服于你,更不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想办法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得体的方式与他们真诚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共同的意愿。我们在训练时,就要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说话,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交流对象与你真诚相对,达到实际效果。

口才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三共两合、校企互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61-03

2012年,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连云港中专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学校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为国示范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港口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也是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具有一定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专业,经过两年的探索,其办学特色更为明显。

一、创新“三共两合、校企互助”人才培养模式

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学校确立了“三双四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总要求,构建了“厚基础、活模块、强实践”的课程体系,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有效培养技能型人才。

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依托港口产业优势,搭建校企互助合作平台,通过与连云港港口集团、连云港市港口机械厂、连云港港口工程车辆厂、连云港港口设备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引导企业全程介入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相互融合、技能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三共两合、校企互助”的人才培养模式。详见下图。

二、构建“三共两合、校企互助”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港口企业工作过程及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从岗位中筛选出具有教学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开发,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及岗位的课程体系(如图2)。在该课程体系中,以专业所对应的港口企业行动领域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课程,以职业目标为依据确定学习目标,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组合优化学习内容,以职业标准、工作规范为依据确定考核目标,以工作环境为参照,设计教学环境。《港口电气设备》、《港口机械》、《内燃机构造》、《液压与气动》等4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行业导向、岗位项目载体、任务驱动、能力核心”的教学要求,从形式到内容与工作领域、工作岗位紧密联系。

课程体系分为两块,即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又分成专业平台课程、技能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毕业实习课程4块。专业平台课程、技能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中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一体化后,又可分为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技能训练课程。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深度的实训,各门课程又确立了训练项目、内容,制定了相应的指导、训练、考核办法,并最终落实到专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上。

三、实施“三共两合、校企互助”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建设理实一体化师资队伍

高质量师资队伍是中职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专业建设的最直接因素。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兼职互补的道路,立足培养,重点引进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经过3年的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1.制定《连云港中专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教师企业实践活动中人事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制定和落实,负责制定审批并考评办法;教务部门参与指导、检查等考评工作;各专业系(部)具体负责教师到企业实践计划的制订、准备工作的安排及过程管理;企业负责接收并安排专业教师实践,并对其实践情况进行评价。

2.明确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内容。要求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获取最新的技术信息,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引入教学过程,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市场适应性。

3.细化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评价考核。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成果验收。过程考核主要由实践企业、学校各系(部)、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进行检查和抽查,写出检查报告和量化考核成绩并交人事处;成果验收则由企业(占30%)、专业系(部)(占30%)、专家组(占40%)对其实践过程的日志、实践报告、工作成果等各方面综合评价,考查教师是否熟悉岗位职责和流程,自身技能是否提高,为教学带来有价值的成果;是否有创新、为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是否使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改善,实训内容得到充实;是否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更好的平台;是否能把企业的需求、企业的精神、职业道德融入教学;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等。评价报告和量化考核成绩交人事处汇总。

4.完善专兼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要实现专业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相互融合、技能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要求教师集企业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集技术能手与教学能手于一体,学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除派送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外,学校还从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来充实教学队伍,对他们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使他们能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队伍的一支骨干力量。

(二)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库

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港口集团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立足于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解决专业课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购置1台存储阵列,实现了各类资源数据存储,建立了ORACLE数据库。为提高建设水平,与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了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为专业教学资源提供了一个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为专业学习者服务的在线学习系统,可供学校、企业、社会学习者等共享、共用,为校内外用户提供专业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服务,方便学校和企业人员的教学、科研、学习、工作等各种活动。教学资源库包括《内燃机构造与拆装》《港口机械操作》《港口电气设备》三门精品课程、优质特色教材及教学文件资源、虚拟教学资源等。资源库的建立实现了课程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共享。

口才实训总结篇(7)

2013年9月23日至24日,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经过3年多的对口支援,兵团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投资拉动效果初显,近3年生产总值均保持15%以上的增速;民生改善显著,随着富民安居工程、道路、医院、学校修建改建等一批民生项目的建设,职工群众得到实惠较多、收入增长较快、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明显。但是,优异的成绩背后,一些深层次问题已显现,如人才短缺、教育落后等,如何发挥援建投入的带动作用,如何利用援疆平台与援疆省市开展合作、推进产业援建、实现共赢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影响援疆效果、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完成好这些艰巨任务,兵团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主体性,总结经验,突出就业、教育、人才等援疆重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统筹深化对口援疆

今年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与欧亚各国“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标志着中国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新疆要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将联动亚欧涵盖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将实现亚欧各国从交通、贸易直至投资、金融的互联互通,绘出惠及经济带沿线各国、甚而影响更深远的亚欧经济新版图。

兵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应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等,与对口支援省市展开“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等深层次合作,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是以基本已形成的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地上”(铁路网、公路网和航空网、电网)、“地下”网(油气管网)为依托,利用兵团的区位优势,构建交通一体化;二是以新疆和兵团丰富的能源资源为依托,构建能源一体化;三是以兵团农业现代化为依托,构建产业一体化;四是以兵团口岸和金融体系为依托,构建贸易和金融一体化;五是以兵团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依托,构建文化旅游一体化;六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构建生态一体化。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统筹深化对口援疆,将有利于兵团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融合,有利于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二、以有效解决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推进产业援建

产业援疆是增强兵团“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3年来,兵团主动对接、搭建平台,依托自身优势,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投资、以环境引客商、以市场引项目,积极落实国家有关钢铁、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差别化政策,积极与各类企业合作。同时,积极争取10个对口支援省市与兵团合作共建了台州工业园区、库西工业园区等14个园区,12个内地省市的21个经济开发区对口支援兵团16个产业集聚园区。兵团这些有效作为使产业援建呈现蓬勃发展之势。3年来,10个对口支援省市共在兵团投资产业发展项目800余个,到位资金702.65亿元。依靠产业援疆的巨大推动,兵团生产总值首次实现破千亿元目标,三次产业结构也调整为32∶40∶28,二产比重稳定超过一产。

随着产业援建的持续推进,三大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兵团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工业的基础配套和市场开拓能力非常有限,导致园区虽然建成了,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的集聚能力得不到体现,甚至部分园区建成以后,只见建厂,不见开工。二是由于相似的区域环境,在新一轮对口援疆过程中,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构成成为了兵团、师、团和新疆大部分县市的首要选择,造成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三是兵团引进的行业以重化工为主,重化工行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有限,无法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职工群众增收问题。同时,这些行业分散发展对兵团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还会进一步加剧,且恢复治理难度增加。

结合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和产业援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应以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推进产业援建。一是兵团在充分利用差别化产业政策的同时,与自治区进行协调沟通,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对兵团产业发展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如根据新疆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与自治区一起对钢铁、水泥等当前需求较大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在整体上做到行业供需平衡,避免区域内部的过度竞争。通过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影响兵团的就业结构,乃至收入结构。二是加快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兵团应立足新疆农业资源充足、区内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对口援疆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兵团城市和产业聚集园区为载体,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集聚,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一方面增加兵团经济发展实力。三是根据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支持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如鼓励其创业,经营少数民族特色美食。这样针对兵团团场少数民族职工就业困难的问题,在设计就业安置模式时,就可以考虑到放弃主要依靠“工业岗位”的思路,把“服务业岗位”作为他们就业的主要领域。

三、以提高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推进教育援建

对口援疆,教育为基。3年来,兵团各师团的学校在对口援疆的支持下按照较高的标准新建或改扩建,设施配备齐全,学校的硬件系统快速提升,有了质的变化;通过双向挂职、两地培训等措施,学校的“软件系统”得到了一定提升,初步完成了“量”的聚集,但还未形成“质”的飞跃。持续推进教育援建遇到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因双语教师素质不高、数量不足、岗位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使得双语教育质量普遍不高;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缓慢,针对性不强,特色不突出,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不高。

总结教育援建经验,结合教育援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应以提高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为重点持续推进教育援建。一是增加双语教师数量。通过扩大特岗教师规模、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和增加核定编制的办法加快补充双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通过落实南疆三地州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待遇等方式,提高双语教师吸引力。二是提高双语教师能力。通过在岗双语教师到支援省市脱产培训;支援省市选派培训专家,充实双语培训师资力量;开展双语教师培训者培训,提升双语培训师资素质等多种措施,提高双语教师能力。三是提升职业教育实训能力,增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在采取双向交流、两地培训等措施支持职业学校软环境建设,提升职业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联合办学代培、中职代培、高职特培等合作办学,并通过支援省市中职教育专家远程指导等方式,实现与支援省市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职业教育实训能力,增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四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与对口援疆省市合作,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兵团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使教育培训就业衔接更加紧密,培养一大批新型团场实用型人才和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以培养兵团本土人才为重点推进人才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