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气培训计划

电气培训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3 11:16:24

电气培训计划

电气培训计划篇(1)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平台;建设特色

作者简介:刘燕(1964-),女,山东济宁人,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江苏?常熟?215500)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81-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常熟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第二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院校,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学校非常重视此次培养的契机,出台了常熟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行动计划,并在行动计划中明确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任务、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作为试点,承担着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建立以“工程实践教育训练中心”为真实载体的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将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学院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中融入了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合作共建的实践教学平台项目不仅以高起点、高标准满足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更符合现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实践要求,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工程性融为一体的特色,为学院卓越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卓越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路

卓越计划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电气类本科毕业生最终培养的目标不仅是掌握宽广的理论基础,而且掌握“准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工程技能,为将来成长为真正的“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中我校以校企合作教育为抓手,以面向工程人才的培养建立校企合作的现代工程教育实践平台,形成校内实验基地与工厂实验基地相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平台与情景教育平台互相融合,实践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工作内容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连续的、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一年级培养学生的工程认知能力;二年级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三年级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四年级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校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现有三个专业,分别为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是国家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则是未来几年逐步过渡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格的后备专业。根据培养方案设计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各个学习阶段的实践教学,其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按照教学进程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从学科基础课程实验到专业课程实验,再到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在每一个层次基本实践教学完成后均安排一个集设计与实训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在所有专业课程结束后安排一个与现场工程师工作任务基本对接的工程综合训练。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实验主要是针对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实验;在专业必修课程之后安排两周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及实训。之后学生分专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设置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实验,在专业方向课程实验之后设置该方向的综合实践训练,最后设置四周的专业工程综合训练。

其中专业方向综合训练和专业工程综合训练平台建设以校企合作的形式搭建,并将专业工程要素融入工程实践与实训项目,让学生在模拟的工程环境下进行工程实训与实践。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与企业合作建成的综合训练平台有:与美国NI集团合建的智能仪器实训中心,与常熟开关厂合建的工厂供配电技术实训室。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集先进性、工程性、综合性、创新性于一体,以高起点、高标准并与专业方向的实践工作高度接轨的设计理念成为卓越人才培养的有力实践支撑。

二、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的建设特点

1.供配电技术实训平台的建设特色

电气培训计划篇(2)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全面开发基地的生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中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种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在于技能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加强实践教学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组成,按照实训的任务可分为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按照空间的不同又可分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生产性实训。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应遵循先进性原则、职业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其中真实性原则中包含仿真性和生产性。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和实训两个方面的结合上来理解,一方面强调生产性的实习,另一方面强调实习场所的生产仿真性或企业环境的真实性。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和现状(一)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教育的显着特征,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则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发展的体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二)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状

我国高职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总体时间不长,对于基地的建设与运行还缺少一套比较完善的有效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普遍存在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程度不高,基地的建设规划、环境布置和项目设计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对接程度不够,导致校内实践教学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对接、与企业真实环境的匹配、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不够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大多采用操作工位单元设计,强调实训技能操作练习,每个工位提供一项或多项操作技能训练条件,由教师发放实训任务,学生在工位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操作技能训练任务,但此种设计整体实训环境和实际生产环境的条件和规模有所差距。

由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范畴充分体现建筑工程的工作环境紧张、恶劣、责任大,技术关注点复杂以及建筑电气自身安全、环保、节能、智能等技术特点,要求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必须主动适应,量身定制,特色发展。

三、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管理第一线,从事建筑供配电系统、建筑照明系统、建筑防雷和接地系统及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从培养目标可知,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从工作技能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四项核心能力:建筑电气设计能力;建筑电气系统施工能力;建筑电气系统调试与运行能力以及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特点和生产过程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与建筑土建施工、建筑装饰施工配合紧密,具有工作面相互交换多、立体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因而在生产进度计划安排、作业安全措施、验收整改等各类生产活动的协调安排显得十分重要。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生产过程包括图纸识读和技术交底、二次细化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施工材料准备、人员组织与调度、施工组织与管理、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和检修、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质量验收、工程合同管理等生产环节。

?实习实训?高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三)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针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工作能力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特点,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生产内容的仿真实训环境。实训环境分为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和仿真施工区。

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提供可供角色扮演的施工现场办公环境,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硬件平台,提供设计参考资料,满足建筑供配电计算、照明计算、设备和器材的选型和配置、制图和设计文档制作,提供工艺流程、规范等技术文件。即在施工技术准备兼办公区可以完成技术图纸识读和技术交底、二次细化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准备、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生产性工作。

仿真施工区可为金属结构仿真建筑房屋,采用金属网孔板与铝合金支架组合房屋模型,在房屋模型内可安装插座、线槽、线管、灯具、配电箱等电气设备和部件。在仿真施工区完成施工材料、工具、人员组织与调度、电气控制线路安装、电气设备故障分析和检修、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质量验收等生产性工作。

在教学组织上,学生按照任务要求,以小组团队、分工合作进行工作任务的解读,查找技术规范和图纸资料,进行工程设计,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施工技术,领取工具和器材并完成施工训练任务。最终的学习成果包括各项技术图纸、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文本、施工组织和管理文本、质量目标、成本控制、安全管理措施、项目验收报告等文本以及工程的施工现场和调试成果。

以上的建设思路,充分体现了建筑电气工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仿真性要素,既培养了学生的核心工作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社会职业能力,例如沟通、协调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

在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上,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利用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和教师工作室计划,将企业任务引入课堂。由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培养,通过建章立制,建立一整套实验、实训、培训、竞赛、考证、研发、服务的管理制度,从实训教师管理到实训设备管理维护都有章可循,并建立实训基地长效发展机制,使其成为建筑电气对外服务的平台,提供包括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技能考核与鉴定(如建筑电工证、建筑施工技术员、质量检查员等)等社会服务工作,提升实训的生产性内涵。

电气培训计划篇(3)

关键词:技能培训;考试成绩;SPSS软件

作者简介:何琳(1964—),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重点项目“基于多元学业评价理论的高职教育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1JGZ096,主持人:张良军)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95-02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某高职院校2010-2012届学生低压维修上岗证(即电工上岗证)考试成绩。

(二)统计法

应用SPSS软件对2010-2012届学生的电工上岗证考试成绩进行基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和差异性统计检验。

二、电工培训基本情况

学生在学校参加电工培训,培训结束后参加由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电工上岗证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2010-2012届共有1647人参加培训和考证,其中2010届492人,2011届570人,2012届585人;男生1502人,女生145人;计划内培训1223人,计划外培训424人;电子应用技术专业113人,机电一体化专业431人,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254人,制冷专业200人,电力专业106人,电气自动化专业319人,汽车维修专业224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成绩

1.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总体理论成绩比实操成绩要好;成绩偏度和峰度都不趋于零,都不能看成正态分布,但理论成绩较趋于正态分布。

2.成绩相关性。总体理论成绩与实操成绩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244,显著性(双侧)为:0.000,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即理论成绩与实操成绩极其相关。也就是说,理论成绩好的学生实操成绩就好,相反,理论成绩差的学生实操成绩也差。

(二)不同样板差异性检验

1.各届学生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三届学生的理论成绩有差异,均值:2012届79.98,2010届78.42,2011届71.73。三届学生的实操成绩相差不大,2012届70.61, 2010届70.36,2011届70.34。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届学生的理论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理论成绩存在显著的届之间差异(F=143.090,P=0.000)。F统计量是平均组间平方和与平均组内平方和的比,如果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对观察变量有显著差异,那么观察变量组间离差平方和必然大,F值也就比较大;相反,F值也就比较小;F的相伴概率P小于显著水平,则拒绝零假设,认为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各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反之,则认为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各总体均值没有显著差异[1]。另外,采用LSD法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三届之间的相伴概率都小于0.05,说明三届理论成绩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别[1]。同理,对不同届学生的实操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操成绩不存在显著届之间的差异(F=0.151,P=0.860)。对比检验结果得,届之间理论成绩的差异程度比实操成绩的要大。

2.男女学生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男女学生的理论成绩相差较大,女生81.02,男生76.24。男女学生的实操成绩相差不大,女生71.04,男生70.38。从成绩分布来看,男生的实操成绩最不趋于正态分布,而男生的理论成绩、女生的理论和实操成绩比较接近正态分布。另外,分四层(届、性别、专业和培训方式)统计均值表明:2012届计划内机电专业女生的理论成绩最好,均值89.20;2011届计划外汽修专业女生的理论成绩最差,均值66.00。2010届计划内机电专业女生和2011届计划内电子专业女生的实操成绩最好,均值77.50;2010届计划外制冷专业女生的实操成绩最差,均值63.00。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理论成绩的F统计量6.780,t 检验结果:t=-6.725,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则男女学生的理论成绩平均值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同理,实操成绩的F统计量2.504,t=-0.817,相伴概率为0.414,大于显著水平0.05,则男女的实操成绩平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比T检验结果,男女生之间理论成绩的差异程度比实操成绩的要大。

3.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的理论成绩相差不大,计划内76.97,计划外75.76。计划内与计划外学生的实操成绩相差较大,计划内71.71,计划外66.78,计划外的标准差较大。从偏度和峰度分析结果看,计划内的理论成绩最趋于正态分布,而计划外的实操成绩最不趋于正态分布。

对理论成绩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F=2.351,t=2.273,t的相伴概率为0.023,小于0.05,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也就是说,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的理论成绩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同理,对实操成绩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F=7.658,t=7.933,t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拒绝T检验的零假设,则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的实操成绩均值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对比T检验结果可得,计划内与计划外培训学生之间理论成绩的差异程度比实操成绩的要小。

4.不同专业学生成绩差异性。统计结果,理论均值排名依次为:电力79.59—生产过程自动化78.05—机电77.60—汽修77.58—电子76.34—电气74.62—制冷73.73。实操均值排名依次为:生产过程自动化73.95—机电71.83—电力70.88—电气70.70—电子69.87—汽修67.43—制冷66.04;根据7个专业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偏度与峰度分析结果比较,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实操成绩的分布最趋于正态分布,而制冷专业的实操成绩最不趋于正态分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理论成绩存在显著的专业之间差异(F=9.675,P=0.000)。同理,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操论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操成绩存在显著的专业之间差异(F=20.762,P=0.000)。对比检验结果得,专业之间理论成绩的差异程度比实操成绩的要小。

四、结论

(一)电工上岗证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都属于中等水平,理论成绩比实操成绩要好,说明高职学理论知识比操作技能掌握得好。实操成绩与理论成绩正相关。两种成绩偏度和峰度都不趋于零,都不能看成正态分布,相对而言,理论成绩较实操成绩趋于正态分布。

(二)在理论成绩方面,届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012届最好,2011届最差;而实操成绩方面不存在届之间的显著差异。另外的研究表明,电工上岗证理论成绩与学生前期的电工应用技术成绩正相关,说明各届大学生电工理论基础有显著差异,同时也说明,各届大学生在电工培训中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显著差异,而技能操作培训效果无显著差异。

(三)女生比男生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都好,但是理论成绩存在性别间显著差异,而实操成绩无显著差异。说明女大学生的电工理论基础比男生的好,还说明女生的电工培训效果比男生的好。女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时,实操技能基础一般比男生差,但是电工考证的实操成绩不比男生差,这是女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的结果,在电工基础实验以及电工培训中女生表现都比男生积极。

(四)计划内比计划外培训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都要好。理论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性,而实操成绩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性;即实操成绩的差异性比理论成绩的差异性要大。说明计划内比计划外培训学生的电工基础要好,还说明计划外培训效果没有计划内的好。

(五)不同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都有差异,而且,实操成绩的差异性比理论成绩的差异性要大。说明不同专业的电工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基础有显著差异,还说明不同专业的电工培训效果不同。

五、建议

(一)要使考试成绩趋于正态分布,除了加强电工培训单位的科学性管理外;还要提高考核部门的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的科学性,可以定期对理论试卷和实操试卷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2012届的理论成绩最不趋于正态分布,应该对2012届的理论试卷进行科学性分析,如检查试题区分度、难度、效度等。三届学生的实操成绩都不成正态分布,应该对实操试卷进行科学性分析,除了检查试题区分度、难度、效度外,在每年考证前,还应对考评员进行培训,这样可以使考证评分更具有科学性。

(二)根据实操成绩与理论成绩正相关的特点,可以在前期的电工应用技术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下功夫,要求学生学好电工理论知识为考取电工上岗证做好准备。还可以在电工培训中,利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电工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电工实操技能的水平。

(三)在电工培训中,要加强对男生的管理,以便提高男生的考试成绩,同时使男生的考试成绩趋于正态分布。特别要关心计划外培训女学生,首先,要让她们克服怕电的心理;其次,培训教师要热情而耐心对计划外培训的女学生进行理论和操作指导;再有,对她们进行榜样教育,让考取电工上岗证的女学生对正在培训的女学生传授经验。

(四)加强计划外培训班的管理,可以成立临时班委会,协助培训教师管理临时培训班的纪律;还可以采用导生制,即培训教师选出几位或十几位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充当指导教师,让他们与平时成绩差的学生组成互助小组,好学生带动差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培训效率。另外,增强计划外培训教师的责任意识,对计划外培训学生补习电工理论知识,增加计划外培训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技能培训实效,进而使学生的实操成绩接近正态分布。

(五)对电工基础差的专业,在电工培训中可以增加辅导时间;还可以开设电工技能考证网站,让有意向报考电工上岗证的学生浏览,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如:学好电工应用技术或电工电子技术,做好每一个电工实验;还可以通过网站学习和巩固电工基础知识,再有,可以开发电工技能模拟操作实验,让学生上网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电气培训计划篇(4)

论文关键词:供用电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调研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行业体制的改革,供用电技术专业背景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电力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服务理念已由计划用电向开拓市场转变,由用电管理向营销服务转变。电力工业从大电网、大机组、超高压、高自动化阶段,进入了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大区联网和全国联网阶段。由于本专业发展速度较快,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电力行业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电力企业调研内容

(1)了解供用电专业人才服务面向的就业岗位类型。

(2)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等的建议。

(3)了解电力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专项技能的要求。

(4)了解往届学生对本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在现场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5)与去台交流的教师进行座谈,探讨台湾教育教学模式。

(6)协商师资培训项目,为本专业建立“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储备师资力量。

(7)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方面的合作,探讨“配电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就业单位类型和岗位类型

通过对电力企业及相关行业进行广泛的调研,得到专业服务面向的就业单位类型和就业单位岗位类型。就业单位类型有:供电企业,电力设计部门,电力建设工程公司、电力设备修造企业,社会各行业自备供、配电系统,电力用户等单位。就业单位岗位类型有:配电设计,配电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及检修,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电力负荷控制,用电检查,抄表核算收费,装表接电,配网自动化等岗位。

三、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原有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比较接近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经企业调研和课题组教师对就业职业岗位类型的深入探索和分析,现将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

具体来讲,结合对电力企业的调研情况,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供用电技术专业方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掌握供用电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作为电业局、县电力公司的配电中心一线工作人员,从事电力客户服务、配电维护、电能计量与计费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学院充分发挥校企一家的优势,制定具体措施、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三上三下”,即“上学历、上职称、上水平”和“下企业、下基层、下一线”。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认证工作,以支撑学院职前职后“互为加强、互为支撑”的办学理念,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增加“双师”素质教师数量,改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

1.专业带头人培养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1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给予重点培养。安排其到相关企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到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培训,主持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参加专业学术活动。计划在三年内培养出1名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专业视野,具有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专业带头人。

2.“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在本专业已选派2名青年教师到福建省电力公司离岗研修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计划每年继续派出1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给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横向科研项目,实现校企互动,体现“产学研一体化”。

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对进校3年以内的教师分阶段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申报工程和技能系列职称,将专任教师培养成懂理论、会操作、能培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计划于1~2年内在福建省电力公司所属企业范围内,聘请6名兼职教师,形成1:1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另外,积极开展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教学互助活动,共同提高专业知识、技能与授课技巧,承担校内外教学任务特别是担任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指导任务,协助开展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技术岗位(群)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职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职业能力结构

职业素养、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电力营销与用电管理能力、配电运行能力、线路设计运行与检修能力、配电系统设计能力等。

2.支撑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

如支撑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能力的课程:“电工技术”(由原来设置的电路、电机、电子合为一门课程)、“电气工程制图与cad”、“电气工作安全规程”、“配电线路”、“配电设备”、“配电系统”、“配电线路规程”、“配网自动化”、“电气运行”、“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钳工实训”、“电工工艺实训”、“线路带电作业实训”等。

3.创新课程设置

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老三段式的传统课程设置,按“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素质教育教学包”要求设置能力素质式课程体系。

文化基础教学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文”(包括电力应用文和科技文写作)、“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基础教学包:“电工技术i”(含实训)、“电工技术ii”(含实训)、“钳工实习”(含实训)。

专业技术教学包(一体化教学):“供用电系统”、“配电设备”(含实训)、“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含实训)、“安全用电与安规”(含实训)、“装表接电与内线安装”(含实训)、“供用电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含实训)、“配网自动化”(含实训)、“用电管理”(含实训)、“电力市场营销”(含实训)、“电气制图与cad”(含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

专业拓展教学包:“建筑配电与设计”(含实训)、“电力工程预决算”、“电气运行”(含实训)、“带电作业”(含实训)。

素质教育教学包:“电力法律与案例分析”、“准军事化与电力企业文化”、“职业口才与训练”、“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电力办公应用软件”。

六、初步教学改革

1.理论教学改革

为了形成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我们在课程目标中,融入了职业岗位群的国家职业标准对知识的要求,使课程内容以职业内容为主线。文化基础教学包、基础教学包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技术教学包、专业拓展教学包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均实现一体化教学,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教学。通过素质教育教学实现职业能力中对相关知识的要求。

2.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了“四层次、三培养”集中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层次”为:实验、实训、实习、设计;“三培养”是指培养工程素质、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四层次实践环节,层层递进,构成了能力培养的有机整体。

开展电工技术、继电保护试验等,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进行电能表接线、检查、错接线查找,低压排故,配网自动化调度,带电作业,杆上作业实训等,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通过配电线路、配电室、配电站、开闭站、开闭所等毕业设计,电气运行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等专业性设计、实训和生产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专业教学改革的牵动下,已形成了“装表接电”实训室、“低压排故”实训室、“电气运行”实训室及“配电设计研究所”等,计划在3年内,建立“配网调度实训室”、“电力负荷控制实训室”等。逐步形成实验与实训,基础与专业,校内与校外,相互衔接、配套成龙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一体化教学建设

(1)教师一体化建设。任课教师负责本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并负责实验、技能训练的指导,即大纲、教材、备课、讲课、实验实训指导等一体化。

(2)教室一体化建设。包含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三合一。教师在一体化教室边讲理论边示范,学生边练习,突出技能培训功能。

(3)教材一体化。包含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指导及考核、技能训练指导及考核等内容,即教材、实验指导书、实训指导书一体化。

对主要专业课程如“配电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等10门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整合相关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大纲。

七、深化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深入,是把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融“教、学、做”为一体。

(1)探索建立“讲、演、练”一体化的教室,如配线线路设计施工与检修、装表接地与内线安装、配网自动化、带电作业、配电运行等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在一个教室里进行,边讲边练,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2)变实验指导书为实验任务书的改革,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主的实验教学。

电气培训计划篇(5)

关键词:发电企业;员工培训;培训计划

作者简介:刘继儒(1957-),男,江苏邳州人,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江苏 邳州 2213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142-02

良好的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树立员工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使员工个人和团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面貌发生质的改变,有效地提高员工士气,而且能够让员工很好地融入企业,自觉地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另外,良好的培训有利于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1972年建设的发电企业,2002年完成4×300MW技改工程项目,成为有4台300MW机组容量的燃煤机组的发电公司。现有员工690名,其中管理人员48人,生产技术人员118人,生产技能人员363人,在以上三类人员中,专科以上335人,年龄46岁以上153人。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论容量,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发电企业中是属于中游偏下的小厂;论厂龄,它是一个年龄偏老的发电企业;论人员结构,各类人员的组成普遍存在“老的老,小的小”现象。就是这样一个论厂龄、论容量、论规模、论人员结构都不占优势的企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上却是硕果累累。

一是在江苏分公司成立6年来,根据江苏分公司发展需求,陆续向该公司输送了近80多名各类人才。

二是江苏徐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举办的2010~2012年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的大赛中均有选手荣获“中国大唐优秀技能选手”称号,实现在集团公司大赛“三连冠”的好成绩。

三是2012年,一名技能人员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2011~2012年度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四是技能人员李维哲的“改进的磨煤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纵观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与徐塘发电公司“用心、到位、做实”的员工培训理念密不可分。

一、“用心”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工作能否收到良好效果,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培训计划是员工培训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培训方向,是提高所有员工业务水平的具体蓝图。培训计划制定得周全、严密、实用、质量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的好坏。所以“用心”制定计划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徐塘发电公司的具体做法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是教育培训计划制定前,公司领导及教育委员会都要召开专门会议,分析各类人员技术现状,找出技术“短板”;确定培训方向和重点。

二是对当年生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设备的更新改造,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等问题,分析出相关人员缺什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下一年度培训的项目。

三是根据集团公司教育培训计划中所列竞赛、调考项目,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关工种的培训计划、努力目标,及具体实施措施。

四是各部门根据自己部门工种、岗位、人员结构、技能情况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出本部门需要培训的重点,力求因人而异,强调有针对性。

五是根据人员性质和培训形式的不同分类汇总,分别列出“公司年度生产人员常规培训计划”、“公司年度管理部室培训计划”和“公司年度竞赛、调考计划”。

六是明确每个培训项目的实施时间、地点、举办形式、参加人数、达到效果、责任人等。

各部门计划制定后报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将公司拟定的培训重点项目和部门上报的内容进行汇总融合,再组织各部门进行讨论、修改,公司教育委员会审订,公司领导批准后以公司文件形式下发。做到培训工种有方向,岗位有范围,个人有目标,效果好评价,力求做到全面、详实、可操作。

二、“到位”抓好培训流程

1.认识“到位”

在刚进入教培岗位时,有位电力局长曾经说过:“‘安全’和‘(教育)培训’是电力生产的左膀右臂,要像抓安全那样抓教育培训”。“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有个口号叫“安全生产、齐抓共管”,可想而知安全在徐塘发电公司电力行业的重要性。但是,员工的技术素质恰恰是保证安全的基础,没有高素质的生产人员去管控设备,是万万不能保证安全的。所以,人才培养确实与安全同样重要,同样要受到大家重视,也就是首先需要解决认识“到位”的问题。

2.宣传“到位”

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公司每年都评选学习标兵,对被评为学习标兵者进行重奖,使广大员工学有目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对公司已经制定且正在执行的有关教育培训的文件和有关奖惩规定,进行再学习,使其充分领会公司对培训的重视和有关要求,充分认识到教育培训是员工的最大福利。

3.组织“到位”

为了使各级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工作,把此项工作做“到位”,徐塘发电公司每年在下达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时,都要修订公司教育委员会和公司三级培训网络,特别是在修订公司三级培训网络时要重点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部门教育培训第一责任人,同时还要确定一名具体负责人。如果集团公司举办的竞赛工种与部门直接相关,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必须是副主任或者部门一把手,具体负责部门的培训工作。班组的培训网成员必须明确班长或技术员是班组教育培训第一责任人。

4.实施“到位”

实施到位是培训成败的关键,再好的计划,如果敷衍了事,虎头蛇尾,走过场,或者是“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实施不到位,就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要真正做到实施到位,一是要充分发挥公司教育培训网络成员的作用,做到各负其职,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直到个人,不留死角和空白。二是早安排。每月月底人力资源部将下月各部门的培训项目提前上网公布,要求各部门按计划组织实施,做到早计划、早准备。给予提前安排解决“工、学”矛盾的时间。三是不漏项。计划中安排当月完成的项目必须完成,不准拖拉、偷懒不做。实在由于生产任务重不能当月实施的,要由部门领导提前写出延期申请,并报人资部批准,申请的同时还必须说明再实施的时间、地点等。四是实施过程中不缺位,特别是像大型专题讲座,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竞赛、调考之类的项目,要求事先拿出详细实施方案或实施计划报人力资源部,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人力资源部或公司领导必须参加,该到位的一定要到位,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缺席。

三、“做实”提升培训效果

“做实”培训是取得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所谓“做实”,就是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或奖励,从长远的发展来讲,就是要和待遇、升迁挂钩。近几年来,公司一直按照制定的“员工教育培训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和奖励,且已经形成了培训工作的常态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参加上级部门像分公司、集团公司举办的大型活动,如培训班、专业调考、技能大赛等对公司声誉产生较大影响的教育培训活动,该公司加大了奖惩力度,比如,2009年3人因没有参加集团公司点检抽考(当时确实还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每人扣罚了3个月的奖金,并全厂通报批评;2011年有12人参加集团公司脱硫调考,没有达到公司事前制定的目标,每人加罚300元。

在考核的同时,徐塘发电公司对在集团公司大赛中取得名次的人员进行了奖励。如在集团公司三届大赛中获得集团公司授予“优秀技能选手”的人员,公司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8000元,所在部门再给予个人奖金2倍以上的奖励。为了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针对前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专利发明人李维哲,在公司召开的2012年先进表彰大会上,公司给予通报表扬并奖励人民币10万元。从而使每个员工切身的感到:确实是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坏不一样,有技术的和没技术的就是不一样,极大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学习热情和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转变了“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传统模式。

电气培训计划篇(6)

1.1实践教学应试性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到位

尽管目前大多数航海类高校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对船舶电子电气员船上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明显增加一些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但是很多实践课程是虚设的。在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很多院校存在着侧重理论知识、实践内容的训练方面薄弱,侧重固定的评估考试题卡、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分析故障、排除故障能力的系统规划。加之马尼拉修正案要求船舶上强制增设船舶电子电气员岗位,很多航海类院校需要根据公约对船舶电子电气员岗位培养的要求改变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被进一步被动改变,很多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无法做到和船上实际情况相符。这些原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的专业理论与海事局评估实训要求脱节,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分析解决实际故障能力不强[2]。

1.2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欠缺

目前国内的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普遍的做法是,在实训授课中,教师首先会把与实训题卡相关的理论知识讲给大家,以此来做铺垫,然后授课教师会将题卡的内容教授给学生,再给大家实际操作进行演示,最后把完成题卡需要注意的问题、评估考点,甚至包括每一评估题卡评估考官可能提问的问题都讲授给学生。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完全是在教师指定的情况下,机械地完成题卡内容,学生缺少或者说根本不需要主动积极的思考。然而评估考试时一旦考官提出与题卡相关但教师上课并没有涉及的问题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其结果只能是学生的独立思考性被日渐消蚀,动手能力较差。

1.3主管机关对电子电气员评估体系建设不完善,教学难度大

从海事局电子电气员评估体系来看,很多评估项目不注重营造实训创新的环境,没有制定新的针对性强的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而航海类院校现在采用的评估体系,是一种以评估成绩合格认定为满足岗位适任要求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2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2.1借鉴电子电气员IMO示范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中的薄弱环节

IMO示范课程实训部分更侧重电气控制、电子技术的应用与修理,对通信导航技术在实训中对设备的维护修理提了要求,而实训大纲中对通信导航系统的要求偏高偏多。IMO的规定与实际船公司对电子电气员的要求更贴近一些。传统实训方式下电子电气员所掌握的实际解决故障能力已经难以满足航运企业对电子电气员的要求,因此了解当前航运企业对电子电气员的具体技能要求并针对要求更改实训内容是电子电气员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适当修改实训大纲,加强电子电气、电力电子、船舶电站、甲板电控设备的实训、船舶计算机及其网络等的教学和培训,适当减少通信导航设备的课程。加强中压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适当调整通讯导航的原理实训,使之更侧重维修与保养操作。

2.2合理规划认识性实习,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总体把握

认识实习是实践教学计划重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并为以后专业课学习拓展理论知识,增加感性认识。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认识性实习应主要了解船舶总体结构、各主要电气设备和系统及相互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安排学生到实船上进行认识实习,所以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是保证认识实习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认识性实习前应该根据实纲编制实习任务书,使学生了解需要重点进行的一些基本电气设备维修和设备操作技能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认识实习兴趣,并布置学生每天写实习日记,最后完成认识实习报告,通过实操训练了解作为一个电子电气员在船上大致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提高指明方向[3]。

2.3划分实操训练功能模块,采取项目化模拟情景教学

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和船舶轮机模拟器及驾驶台模拟器的组成特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与主干专业课程相关的功能模块,如主机工作站、辅机工作站、船舶电站、架机联系与集中报警工作站、通讯导航工作站等训练模块。学生通过对每个模块的训练,对比模块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提高对该模块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实训授课过程中,将实训题卡进行“项目化”教学,进行情景模拟,使实训更真实。如在船舶电站模块的实训中,通过设置“自动电站的手动操作”和“常规电站发电柴油机机械故障导致全船失电的应急处理”等具体项目现实工作情境的模拟训练。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项目”是由小组通过分工协作来共同实现,这就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养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

电气培训计划篇(7)

改变方面:

一、 增加了新鲜的血液,经过公司范围内的报名及选拔,从炼油厂、芳烃厂、烯烃厂、尼龙厂共引进了六名仪表和电气专业中高级技术人员,充实了技术力量,现在已拥有19名员工,全部为本科学历;

二、 随着项目部内储运、公用组的组建,仪电组也将公用专业业务剥离了出去,更专注于仪表和电气专业。

重点工作方面:

一、 为总体设计提供基础材料和数据。 公用工程的水(生产水、生活水、循环水、除盐水、除氧水)、汽(3.5MPa、1.0 MPa)风(公用风和仪表风)、氮等品种在可研阶段判断可以部分利用原有产能基础上,2015年逐条逐项落实到与公司原有相关管网的接引位置和具体管径;电气专业就66kV热电厂66kV系统的安全性、从热电厂的引出回路、电缆路径等进行了落实;

二、设计审核。按依法合规、长周期运行、方便检维修和节省建设资金投入四个方面对可研文件报批修改阶段、总体设计阶段落实进行审核,仪电专业在几个阶段先后几个版本的审查中共提出审查意见316条。

三、为三个工艺培训组提供仪电专业技术培训。渣油加氢、催化及芳烃组的现场操作人员划归我部后,开始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训。应各培训组要求,仪电组派出人员对几个组进行了共计182学时的培训。电气专业主要包括现场防爆设备、阴极保护系统、异步及同步电动机、防雷、防晃电、变频器、UPS电源、继电保护等相关知识;仪表专业主要包括现场仪表测量(温度、流量、压力)、安全联锁控制系统(CCS、DCS、SIS、PLC)、执行器件(调节阀、定位器等)以及其他如安全栅等。

技术交流和考察。

1、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电气专业在集团公司一级资源市场内、仪表专业在公司仪表资源市场导则内,先后与38家设备供应商进行了技术交流。涉及的设备主要包括:大型防爆电动机、高中压继电保护、高低压断路器、高压阀门、高压浮筒液位计、高压切断阀、高压热电偶、DCS系统、SIS系统、调速器系统等。

2、先后参与和组织了13次考察,主要目标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近几年新建成的相关装置。包括四川石化、广西石化、呼和浩特炼油厂、金陵石化、惠州炼厂等,从新建装置的建设管理、特殊设备选用、运行维护经验等几方面进行了考察。

3、组内人员培训。一年来,仪电组针对项目进展情况,一直把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放在重中又重的位置。针对专业大部分人员年轻和原为班组技术人员的特点,从规范学习、经验分享、分类分段、全员讲课几方面着手。

4、上半年主要从规范入手,先后对“仪表选型设计规范”、“仪表安装设计规范”、“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隔离和吹洗设计规范”、“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仪表供电设计规范”、“仪表接地设计规范”、“仪表系统防雷设计规范”、“在线分析仪系统设计规范”、“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等。

5、下半年从设备类型入手,针对该类设备,从原理、图纸审查、技术协议签订要点、验收、安装注意事项、调试、事故案例方面贯穿进行。经过讲解,使受训者对该类设备有了一个完整和清晰的认识。主要进行的设备类型有“分散控制系统和先进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CCS和MDS系统”、“PLC、油品调合系统和CDS”、“温度、压力、流量、物位仪表”、“在线分析仪表”以及“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系统”、“GIS、高压柜、低压柜”、“电力变压器、高低压变频器、UPS、EPS”、“现场电动机、照明系统、接地系统”等。

6、 全组人员多次集中学习项目管理手册,精确自我定位,做到工作中依法合规,不越权,不渎职,在多头绪繁杂的改造项目中发挥螺丝钉的作用,配合好其他专业和部门完成改造任务。

明年计划:

一、配合总体设计板块审查、基础设计材料提供,以及基础设计审查和详细设计开展工作。按照项目进度安排,明年将是改造项目设计方面的关键年,4月将完成基础设计审查,接下来将开展详细设计。相关专业的设计资料提供和设计内审方面任务很重,仪电组仍将按照依法合规、长周期运行、方便检维修和节省建设资金投入四个诉求完成相关工作。

二、继续抓好技术交流和设备考察。按项目进度要求,明年将开始长周期设备订货等工作,仪表专业部分高压阀门和液位计等在此列。参与技术交流和技术协议是仪电组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新项目新管理型式的试炼,多学习多了解,为以后大批量订货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视培训工作。新项目对专业技术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问题,不断加强培训、交流和学习是依法合规做好各项工作的条件之一。2016年仪电组会继续坚持在辽化公司制度管理、相关专业技术规范、专业技能以及项目管理制度方面通过培训进行引导,顺利圆满完成项目建设阶段任务。

友情链接